京东,为什么连年天猫店亏损倒闭多的企业不倒闭,反倒进了世界500强

  很多人可能会比较意外,京东居然依然处在净亏损状态中,而且比去年同比增长 51% 的净亏损……
  这是说明京东经营水平很差吗?恰恰相反。
  京东每个季度有868亿的GMV,意味着京东上每天的商品销售高达9.6亿,每天有440万个订单新增。这可是相当大的数字!
  京东年年亏损,还能活得滋润,主要以下五个方面:
  1、烧风险投资的钱;
  2、上市烧股市投资者的钱;
  3、成就超级规模,玩转“现金流”的生意;
  4、亏损的背后的市场反应;
  5、低利换用户的好处。
  一、烧风险投资的钱
  从京东非典时期的初创,一直到上市之前,全部靠风险投资支撑。
  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巨额资金换京东的成长速度,对京东的考核就是销售额。京东烧钱补贴,强力做大规模,用价格战把竞争对手逼死,规模越做越大,亏损就越来越多。
  即便每年巨额亏损,还是获得了诸多风险投资的亲睐,纷纷帮它“补血续命”,于是终于将其推向上市。
  二、上市烧股市投资者的钱
  2014年,京东终于上市,刘强东在纽约纳斯达克敲钟,京东开始烧美国股民的钱了。
  这时,国内电商仍在快速发展,人口红利仍在。虽然已经没有100%以上的增长,京东的销售增长率依然在业内无人能及,美国投资人源源不断输血京东,也放任其持续、大额的账面亏损。
  三、玩转“现金流”的生意
  比如一个企业一年现金流100亿,每年亏1000万。十年亏损1亿,100年亏损10亿,那么它运作几百年都没问题。
  再来看京东。假设京东今年360亿营收,亏20亿,延期还款一个月,那么京东到年底手里的钱反而多出了10亿(30亿应付账款,减20亿亏损);
  假设明年京东营收540亿,又亏20亿,但年底手里只会减少5亿(45亿应付账款,减20亿亏损,再付掉去年留下的30亿应付账款);
  所以只要京东的营收越来越多,而亏损不是大幅增加的话,京东手里的钱足够用很多年。
  四、亏损的背后的市场反应
  对于京东所销售的单品来看,基本都是高于进价销售的,所以会有毛利,但是均摊掉公司运营成本、物流建设成本、营销成本等,最后就变成了亏损的状态。
  五、低利换用户的好处
  积累更多的用户和销量对京东来说有很多好处:
  1、更大的销量会极大降低商品的平均配送成本
  1 个小区里送 10 件的成本,远远小于 5 个小区送 10 件的成本。对于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这种成本的降低就更加显著了。
  你可以设想一下,若是某个镇上一个星期只有一个订单,快递员专程跑一趟去送这个快递,成本会有多高。
  2、更大的销量让京东拥有更低的进货成本和更长的结账周期
  京东流量变大,成为不少商家销售产品的重要渠道。所以京东在价格谈判上就有很大话语权,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优势。
  京东上一些商品的进价不仅比线下门店的进价低,而且比淘宝店上的进价还更低,这就使得其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很多的商品京东是等卖完了之后,才和商家全部结算的,更长的结账周期又能够让集团储备的周转现金大幅提高,这也是很重要的竞争力。
  3、更大的销量拉高了公司的估值
  巨大的流量和用户购买习惯成为京东很好的竞争壁垒,拉高了公司的估值,使得京东在融资时出让同样的股份可以融得更多的资金,这些资金有进一步地促进建立更好的护城河。
  互联网时代,企业还怕亏损?有了流量和销量,加上现金流,就算是亏损也照样风生水起!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订阅号:中亿财经资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京东首进“世界500强”,BAT为何没入围
日11:23&&来源:
原标题:京东首进“世界500强”,BAT为何没入围
  吴名遂 制图
  最近,《财富》杂志发布2016年度世界500强榜单,京东以上一财年288.4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排名第366位。京东成为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影响力更大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BAT)三大巨头却依然没能跻身世界500强。
  论营收,BAT确实追不上京东
  据四家公司发布的年度财务报表显示,2014财年,京东营收总额为1150亿元人民币,而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分别为789亿元人民币、525亿元人民币和490亿元人民币。
  2015财年,虽然腾讯营收总额首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但仍未能改变京东营收总额大大高于BAT三巨头各自营收总额的局面。这一年,京东、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的营收总额分别为1812.87亿元人民币、1028.63亿元人民币、762.04亿元人民币和663.82亿元人民币。
  可在利润收入方面,京东与BAT的差距却是反过来的。2016年一季度财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三巨头盈利分别为91.83亿元人民币、53.14亿元人民币和19.87亿元人民币,而京东却亏损9亿多元人民币。
  与中国互联网企业不是营收高利润低,就是营收低利润高的情况相比,在本次“世界500强”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互联网企业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营收和利润可谓齐头并进。据《财富》 杂志网站信息,Alphabet公司财报年度营收额超49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超1000亿元人民币,均高于京东和BAT三家公司的总和。
  是营收重要还是利润重要?如何正确评价一家企业的实力?在中国公众的传统观念里,《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榜单似乎代表了一家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BAT进不了榜单而京东却进了,是不是说明BAT已比不上京东了?
  以营收排名,过于“简单粗暴”
  “如果以《财富》杂志榜单来比,过于简单粗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孟宪忠指出,《财富》杂志的榜单被翻译成“世界500强”并不准确,若翻译成“世界500大”会更好。他认为,“强”是指一家企业的竞争力,但《财富》杂志的排名标准并不能反映一家企业的竞争力,更多反映的是规模或体量。
  根据《财富》杂志网站公布的资料,2016年“世界500强”排行榜是根据公司截止日不晚于日的财务年度的营业收入对公司进行排名。近年来,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始终占据世界500强首位,但从全球企业综合实力、发展前景来看,沃尔玛未必称得上“最强的企业”。
  “如果以营业收入来排名,则营业收入确认是以走流水形式表现的企业更容易进入到榜单,如零售类企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余峰指出,“沃尔玛能长期居于‘世界500强’榜单的首位,就与其营业收入确认形式息息相关。”
  所谓“走流水”,就是卖一样产品就确认一次收入。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无论从影响力还是竞争力来看,这些营业收入“走流水”的行业如零售、石油、钢铁、煤炭、汽车等似乎都已变得不那么重要,有些行业在中国当前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已被挂上“去产能”的牌子。
  “所以,并不是企业的体量越大越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余明阳指出,体量大并不代表企业的质量就好。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京东, 为什么连年亏损的企业不倒闭, 反倒进了世界500强?_资讯_突袭网-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
当前位置&:&&&&京东, 为什么连年亏损的企业不倒闭, 反倒进了世界500强?
热门标签:&
京东, 为什么连年亏损的企业不倒闭, 反倒进了世界500强?
编辑:张德勇评论:
四、亏损的背后的市场反应对于京东所销售的单品来看,基本都是高于进价销售的,所以会有毛利,但是均摊掉公司运营成本、物流建设成本、营销成本等,最后就变成了亏损的状态。
很多人可能会比较意外,京东居然依然处在净亏损状态中,而且比去年同比增长 51% 的净亏损……
这是说明京东经营水平很差吗?恰恰相反。
京东每个季度有868亿的GMV,意味着京东上每天的商品销售高达9.6亿,每天有440万个订单新增。这可是相当大的数字!
京东年年亏损,还能活得滋润,主要以下五个方面:
1、烧风险投资的钱;
2、上市烧股市投资者的钱;
3、成就超级规模,玩转“现金流”的生意;
4、亏损的背后的市场反应;
5、低利换用户的好处。
一、烧风险投资的钱
从京东非典时期的初创,一直到上市之前,全部靠风险投资支撑。
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巨额资金换京东的成长速度,对京东的考核就是销售额。京东烧钱补贴,强力做大规模,用价格战把竞争对手逼死,规模越做越大,亏损就越来越多。
即便每年巨额亏损,还是获得了诸多风险投资的亲睐,纷纷帮它“补血续命”,于是终于将其推向上市。
二、上市烧股市投资者的钱
2014年,京东终于上市,刘强东在纽约纳斯达克敲钟,京东开始烧美国股民的钱了。
这时,国内电商仍在快速发展,人口红利仍在。虽然已经没有100%以上的增长,京东的销售增长率依然在业内无人能及,美国投资人源源不断输血京东,也放任其持续、大额的账面亏损。
三、玩转“现金流”的生意
比如一个企业一年现金流100亿,每年亏1000万。十年亏损1亿,100年亏损10亿,那么它运作几百年都没问题。
再来看京东。假设京东今年360亿营收,亏20亿,延期还款一个月,那么京东到年底手里的钱反而多出了10亿(30亿应付账款,减20亿亏损);
假设明年京东营收540亿,又亏20亿,但年底手里只会减少5亿(45亿应付账款,减20亿亏损,再付掉去年留下的30亿应付账款);
所以只要京东的营收越来越多,而亏损不是大幅增加的话,京东手里的钱足够用很多年。
四、亏损的背后的市场反应
对于京东所销售的单品来看,基本都是高于进价销售的,所以会有毛利,但是均摊掉公司运营成本、物流建设成本、营销成本等,最后就变成了亏损的状态。
五、低利换用户的好处
积累更多的用户和销量对京东来说有很多好处:
1、更大的销量会极大降低商品的平均配送成本
1 个小区里送 10 件的成本,远远小于 5 个小区送 10 件的成本。对于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这种成本的降低就更加显著了。
你可以设想一下,若是某个镇上一个星期只有一个订单,快递员专程跑一趟去送这个快递,成本会有多高。
2、更大的销量让京东拥有更低的进货成本和更长的结账周期
京东流量变大,成为不少商家销售产品的重要渠道。所以京东在价格谈判上就有很大话语权,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优势。
京东上一些商品的进价不仅比线下门店的进价低,而且比淘宝店上的进价还更低,这就使得其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很多的商品京东是等卖完了之后,才和商家全部结算的,更长的结账周期又能够让集团储备的周转现金大幅提高,这也是很重要的竞争力。
3、更大的销量拉高了公司的估值
巨大的流量和用户购买习惯成为京东很好的竞争壁垒,拉高了公司的估值,使得京东在融资时出让同样的股份可以融得更多的资金,这些资金有进一步地促进建立更好的护城河。
互联网时代,企业还怕亏损?有了流量和销量,加上现金流,就算是亏损也照样风生水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亏损迟早倒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