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影响因素需要哪些数据

新闻爆料QQ: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文章摘要】
  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相对具有可得性和真实性,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本文遵循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析步骤,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相关理论,然后收集年的自变量及因变量相关数据,接着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进而得出分析结果并解释其代表的经济意义,最后应用该计量经济学模型作出预测。
  【关键词】
  外汇储备;国民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外债余额
  1 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与样本数据的收集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考虑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数据的可得性,经过反复筛选,就上述重要因素分别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汇率、进口额、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外债余额作为代表性指标。选取的数据是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各变量的符号定义如下:
  Logfer&外汇储备的对数值(亿美元)
  Loggdper&美元单位化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值(亿美元)
  Logim&进口额的对数值(亿美元)
  Logem&出口额的对数值(亿美元)
  Logfdi&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对数值(亿美元)
  Logbfd&外债余额的对数值(亿美元)
  2 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
  线性模型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优劣可以依靠博克斯-考克斯(Box-Cox)变换来进行比较。
  由回归结果可得RSS2=8.088380,RSS1=1.223879,n=26,计算得1/2nln(RSS2/RSS1)约为24.549241,该值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1的2分布的临界值3.84,因此可以判定双对数线性模型在拟合度上优于线性模型。
  3 模型参数的估计
  根据之前的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ogfer=&0+&1*loggdper+&2*logim+&3*logem+&4*logfdi+&5*logbfd
  4 模型的检验
  4.1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利用各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比较应变量对各单个自变量回归的R值,可见外汇储备受外债余额的影响最大,因此选择如下模型为初始的回归模型:
  LOGFER=-9.925(-17.68) +2.373*LOGBFD(30.11),R2=0.9742 D.W.=0.89
  综上所述,回归方程中现只有loggdper,logfdi以及logbfd这三个解释变量,外汇储备函数应以 logfer=f(loggdper,logfdi,logbfd)为最优,拟合结果如下:
  LOGFER=-10.972+0.851*LOGGDPER+0.309*LOGFDI+1.171*LOGBFD
  (-12.13) (3.23) (2.14) (3.22)
  R2=0.9832,R2=0.9809, D.W.=1.32
  4.2 异方差检验
  异方差检验,首先采用图示检验法,用OLS法下得到的残差平方和X散点图初步判断不具有异方差性,接着在Eviews中对模型进行怀特检验,输出结果分别如下:不包含交叉项的怀特检验结果如下:F统计量的p值为0.1937大于0.05,Obs*R-squared的p值为0.1776也明显大于0.05,个参数t检验的p值明显偏大,所以接受原假设。综上,该模型不具有异方差性。
  4.3 序列相关性
  上述回归模型中杜宾统计量为DW=0.332537,而5%显著性水平下,n=32, k=2,查表得上限和下限分别为dL=1.37, dU=1.50,显然此时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从残差项et和&et-的关系图也可判断随机项呈现序列相关。D.W.检验中,D.W.=1.32,而5%显著性水平下根据n=26、k=3查表可得临界值dL=1.22, dU=1.55,dL<d.w.  4.4 参数的稳定性检验
  经济结构的变化往往导致计量模型结构也发生变化,使得模型的预测与分析功能失效。因此下面要进行对模型参数稳定性的检验。采用的邹氏检验: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顺利并轨后,实行了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建立了银行间的外汇市场。因此1994年可能是一个断点。日起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款协议,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因此在2001年、2002年可能产生断点。经过上述四次邹氏检验均发现,F统计量的p值较大,故不拒绝原假设,认为其在1985年至2010年间结构是稳定的。
  4.5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4.5.1单位根检验
  为了保证了DF检验中随机干扰项的白噪声的特性,因此在对单位根检验时采取最经典的ADF检验。下表为被解释变量与3个解释变量的&统计量分别在三个模型下的p值大小。
  由上表1可知,被解释变量与3个解释变量在水平值下p值均较大,不拒绝原假设,即存在单位根;而在一阶差分下三种模型中至少有一种模型的p值小于0.05,拒绝了原假设&=0。因此可以认为,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即I(1)。
  4.5.2 协整检验
  已经证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均为I(1)序列。现需对其残差项et检验其单整性。以确定各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AEG检验结果如下:AEG检验的水平值情况下,在第一个检验模型(含有趋势项及截距项)中,p值=0. ,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残差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进而可确定回归方程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I(1,1)。此外模型的设定也是正确的,说明回归方程的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不是伪回归。
  4.5.3 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表述定理为,如果X与Y是协整的,则他们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总能由一个误差修正模型表述。
  若初始回归模型为Yt=&0+&1*At+&2*Bt+&3*Ct+&t,则其一阶非均衡关系可写成:&DYt= a&DAt+b&DBt+c&DCt-&*ecmt-1+&t,用于本论文模型中即为&DLOGFERt=a&DLOGGDPERt+b&DLOGFDIt+c&DLOGBFDt-&*ecmt-1+&t,对此误差修正模型用OLS方法估计其参数(如表2):
  Dependent Variable: DLOGFER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5/13 Time: 20:20
  Sample (adjusted):
  Included observations: 25 after adjustments
  误差修正模型为:
  &DLOGFERt= 0.597&DLOGGDPERt﹣0.085&DLOGFDIt+1.233&DLOGBFDt﹣0.649ecmt-1
  5 模型经济意义的解释
  LOGFER=-10.972+0.851*LOGGDPER+0.309*LOGFDI+1.171*LOGBFD
  &DLOGFERt=0.597&DLOGGDPERt﹣0.085&DLOGFDIt+1.233&DLOGBFDt﹣0.649ecmt-1
  本文模型中显示出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余额的影响的长期弹性分别为0.851、0.309和1.171。而误差修正模型给出了短期非均衡情况下外汇储备对于各解释变量的弹性,分别为0.597,-0.085以及1.233。其中外债余额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贸易的不断频繁,外债余额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对外汇储备产生了巨大压力,其中中短期外债占比逐年增长。因此我国应控制中短期外债的发放,才能使得外汇市场更加稳定的运行,外汇储备处于更适宜的规模。</d.w.
责任编辑:肥肥学号班级;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题目:;南京审计学院2009级金审院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外汇储备呈;关键词:外汇储备回归分析模型检验;一、文献综述;(一)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二)我国外汇储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
南京审计学院 2009 级 金审 院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生姓名 应豪 学号
业 金融学 班级 7班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1980年到1996年,我国外汇储备从零到1000亿,用了16年时间;而第二个1000亿,则是从1996年到2001年,只用了5年时间;从2002年开始,我国每年外汇储备增加额都在2000亿以上。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截至2011年9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2017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外汇储备带了巨额损失。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担心和争论也纷至而来。人们或有怀疑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或指责外汇储备的积累输入了通货膨胀,或认为人民币汇率因此而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如此等等。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并用E-views统计软件对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实证角度揭示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决定机制,并对优化外汇储备规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
一、 文献综述
(一)外汇储备的定义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外国货币,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外汇储备是我国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在1980年以后有了很大的增长,促进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中国外汇储备从1994年汇改时的516.2亿美元,到1996年的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除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两到三年间,均保持了较快增速。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保持了高速增长,、 2007年增速超过40%。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有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随后,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上升,截至2008年9月末,达到创纪录的19056亿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美元、欧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2008年10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为自2003年
年底以来首次下降,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9460.30亿。2009年六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2万亿美元,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的国家。至2010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 24470.84亿美元。至2011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
(三)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中国坐拥万亿美元的高额外汇储备,这是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上佳的安全系数。超过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者增长超过适度区间,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资源使用效率,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1、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保证我国偿还外债。保证对外债的还本付息是每个国家外汇储备的作用之一。我国的外汇储备保留额度,与相应的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840.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200.2 亿美元,上升28.06%。外汇收入为1876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4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81%。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1732.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85亿美元,增长 2.27%,占外债余额的31.56%;短期外债余额3757.0亿美元,增加1164.4亿美元,增长44.91%,占外债余额的68.44%。
据初步计算,2010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1.63%,债务率为29.25%,负债率为9.34%,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为21.68%,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短期外债比例过大,这将给我国债务偿还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我们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使其与债务结构相匹配,提高清偿能力。
(2)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当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导致出口锐减,或因季节性因素及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国际收支逆差时,国家可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限制性措施。二是当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需要进行紧急或长期调整时,国家可以动用充裕的外汇储备进行调节,以缓和调整过程中的外部冲击,从而降低各种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
(3)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条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和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我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开放,履行WTO承诺放松外汇管制,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为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做准备,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
(4)有利于实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我国进行积极主动的外汇管制调整,进一步放宽境外投资的外汇限制,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早在日就透露,我国正计划取消全国境外投资用汇规模限制,以满足企业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的需要。而且将重新颁布《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以便把近几年境外投资外汇改革的试点经验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加以明确和巩固。同时逐步放宽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规模、品种等限制,力争在扩大对外金融投资方面取得新进展。因此,充足的外汇储备能为实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强大的资金保证。
2、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1)增加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了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被认为是增加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一定的虚增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产物。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中央银行实际上扮演了外汇市场最终出清者的角色,而包括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外汇需求受到高度抑制,造成虚假的“供”大于“求”,
难以真实反映外汇供求水平,使由供求形成的价格与实际价格相背离。
(2)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而国有企业加工贸易增长乏力。加工贸易的发展尽管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出口增长,但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阻碍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3)限制了我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由于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币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在人民币缺乏弹性的汇率政策下,外部资本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变化等经济问题输入到国内,表现为高价进口和廉价出口。这样使得中国商品的国际销售价格较低,在国内加工制造能力过剩的前提下,每年形成巨大贸易顺差,不断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还造成资本项目下外币的国际过剩资本输入到中国,尤其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演变成为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使国内利率政策、其他金融和财政政策失去原本的效力,造成国民福利的损失。中国经济外部不均衡引发了国内人民币流动性过剩,人民币汇率弹性不足等问题,并且我国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
(4)加大了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它是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的波动通过存款、贷款、拆借等业务影响商业经营成本和收益的可能性。2007年中国向国外借债3736.18亿美元,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外汇储备实际是对国外实际资源的购买力,它们若得到有效利用,就可以增加国内投资和加快经济发展。因此,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实质是将这些实际资源储备起来,牺牲和放弃利用它们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机会。这是一种经济效益的损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使用国外实际资源的投资收益率的损失。由于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其用于国内外投资发展经济的收益率,超过需求的外汇储备则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和机会成本的加大。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6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同时,我国又持着近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却是借钱给国外,其潜在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外汇储备既不能过少,也不宜过多,外汇储备规模必须合理适度。因此,有必要了解外汇储备的发展规律,从而调整外汇储备的政策取向,彻底摒弃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陈旧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适度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对于外汇储备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对外汇储备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量模型来观测。
二、模型设定
(一)前提假设
本文将使用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的计量方法建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函数,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分析。回归法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是根据以往的一些数据得出当时储备的变动模式,所以可假定过去时期内储备是适度的,而且储备的适度性在过去的变动趋势也适用于将来的情况。
(二)模型变量的设定
1. 净进口水平(NM)。净进口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净进口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外汇储备持有额的下降,净进口水平与外汇储备呈反相关。
2.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外商直接投资额中,有一部分并未实际利用起来,为了模型能够更科学合理,这里FDI选用的数据为实际使用的外资。我国资本项目的顺差大于经常项目顺差,所以仅从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FDI应是我国外汇储备的最主要来源。
3.货币供应量(M2)。 这里的货币采用广义货币M2,由于《中国统计年鉴》里公布的M, 数
值是以人民币记的,所以必须按相应各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其换算成以亿美元为单位的数据。即已将汇率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考虑进来了。汇率决定了本币与外币交换的价格,所以它必然是影响外汇储备的一个内生变量。我国汇率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也构成了我国外汇储备几次大的剧烈变动的重要原因。M2的统计单位为人民币,将其折算成美元,必须将M2除以汇率e,所以在下面的分析中,M2均指经过汇率调整后一美元表示的货币供给量。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的相关度极高,用E-views计算的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9
correlation matrix
M2 1....000000
4, 对外借款(DEB).对外借款一方面构成外汇储备形成债务性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同时它面临还本付息,也会影响外汇储备的规模。
在本模型中,影响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是净进口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和货币的供应量,对外借款和汇率水平,整合后选取以下四个变量:净进口水平(NM)、外商直接投资(FDI)、货币供应量(M2)和对外借款(DEB)。
(三) 确定模型的关系形式和参数的范围
经过散点图观察可知,外汇储备(RE) 与净进口水平(NM)大致呈线性关系
外汇储备(RE)与外商直接投资(FDI)成线性关系,RE~FDI: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75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参考勿抄等内容。 
 我国外汇储备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专业资料。我国外汇储备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护本国 货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流动性...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内容摘要: 引起广泛...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  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当年汇率中间价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外汇储备;...原因出发, 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 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此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巨额的外汇储备也 预示着一国经济发展中对外均衡的不...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以及我国长年内需不足,导致外汇储备一直保持 增长...参考文献: 1、宋娟.基于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管理对策...  一、中国外汇储备概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参考文献] [1] 郭梅军,蔡跃洲.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武汉:...  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金融学 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高额外汇储备所引发的人民币升值不 利于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角度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 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下一章文的实证分析提供...  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及影响因素分析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外汇储备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1990 年-2012 年, 我国...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基于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基于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汇储备降低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