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延迟训练法官网退休年龄对股市是利空吗

您现在的位置: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已经拟定: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6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已经拟定: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6 人社部专家详解延迟退休时间表
  在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等背景下,近年来,&延迟退休&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争论。
  据人社部官网11月21日消息,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出席巴拿马召开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世界社会保障峰会时介绍中国的社保制度时再次明确提到,将适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记者从人社部获悉,目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已经拟定,正在按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2016年内方案将向社会公布,或将分群体先后实施。虽然最终的退休目标年龄仍未公布,但尹蔚民及人社部相关专家都表示,65岁为世界普遍的退休年龄。
  尹蔚民指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社会保障对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也面对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一个层面是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让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尹蔚民指出,中国目前医疗保险已实现全覆盖,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将剩下的1亿多人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统筹城乡,整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使社保制度公平地覆盖到每一个人。
  尹蔚民强调,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当中,为适应流动性和许多新的就业形态,社会保险制度要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从筹资机制到待遇给付要有合理的安排。同时,中国是未富先老,养老保险保持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提高统筹层次,从省级统筹到全国统筹,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互助共济。二是养老保险基金要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三是适时出台渐进性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四是完善个人账户制度,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以&携手塑造社保未来&为主题,来自中国、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俄罗斯、乌拉圭、阿根廷的部长和来自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经合组织的国际机构代表齐聚一堂,探讨社保在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创建包容社会方面的作用。当日,历时5天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闭幕。
  延迟退休政策在正式落地前,还需经过制定方案、报经中央同意、向社会征求意见等环节。该政策将遵照&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原则,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最终到法定退休年龄。目前,从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向人社部提交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看,均建议推迟至男女同龄的65岁退休原则。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何时实施?附人社部渐进式延退时间表
早在2016年7月,尹蔚民就曾公开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在今年出台。4个月后,尹蔚民在世界社会保障峰会上再次透露,中国将适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接着,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原副司长张建明对媒体透露,“目前方案还在报批中,预计明年出台方案,并在下届政府任期推行”。实际上,有关退休制度的改革已经从退休年龄这个切口开始了。2012年6月,《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其中已经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2016年7月,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分三步走: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三是会在之前做及时的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地听取和征集意见。&&&广东广播电台股市广播成立于1993年,是广东省唯一的股市专业,财富动力网是广东广播电视台股市广播FM 95.3官方网站,为证券投资者提供快捷、权威、简明、实用的股票市场金融资讯、内参、数据、策略服务。编辑:xiansuwen&
财富放送 广东广播电视台财经互动第一平台,与明星主持亲密互动,打造您的财富大伽朋友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财富放松微信号:cffsf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财富动力网无关。财富动力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1月17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在广州揭牌成立,备受海内外关...||||||||||||||
当前位置:&&
2022年后延迟退休可行吗?
关注177478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记者会上说,我们希望今年能够把延迟退休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具体实施还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3月10日 中国经济网)。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根据我国老龄化快速推进、养老金缺口逐步扩大、人均寿命提高、健康状况改善以及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等现实状况,将延迟退休摆上改革日程是完全必要的,并且采取&渐进式&的做法是符合国情的。《决定》站在我国社会经济全局整体高度作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改革部署是高瞻远瞩的决策。
延迟退休涉及每一个工薪阶层不同群体的实际利益,每一个工薪人员都十分关心。如何操作?如何把握拿捏好&渐进&二字?何时开始延迟?都在议论纷纷,试图得到权威消息和分析。
今年两会上尹蔚民部长的一番话,基本说清楚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设想、步骤和时间表。&渐进式&三个字说明,延迟退休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或者说要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期。&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是国际上通用做法,是否有一个具体时间表呢?确实有,各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有不同的渐进时间。和美国,虽然只是延长了3、4年的退休年龄,但却用了30至40年的时间去过渡,时间越长,给大家调整的空间越大。那么,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缓冲期应该多长,何时起步?又需要多少年&渐进&呢?尹蔚民部长在前面的阐述中已经表述的非常明确:就是先把这项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的预期。比如现在公布了这个方案,5年以后才可以实施。具体推算,如果2017年推出延迟退休方案,具体实施应该在2022年以后。这个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中国实际呢?需要具体分析。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1978年,国务院104号文件再次明确,就是女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别,现在被认为是对女职工的不公。但是,当时制定政策时却是出于对女职工的照顾。考虑到女性职工身体体质等方面的原因,从而照顾女职工提前退休休息。而今天却被诟病为对女职工的不公。离开制定政策之初的善意谈论不公往往驴头不对马嘴。
根据人均寿命考虑,建国之初我国人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而现在已经达到74.8岁。最主要的是健康状况显著提高,身体体质增强,承受简单和复杂劳动的能力提高。这个时候,一直坚持建国之初根据那时人均寿命制定的退休年龄,确实不妥,确实是对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从老龄化社会到来对劳动力的影响来看,从2013年开始,16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下降,劳动力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而相反,由于退休年龄过早,一些身体状况良好的劳动力却退休在家无所事事。适度延迟退休年龄,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应对劳动力红利消失,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当然,从养老金缺口来看,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是赡养比2:1。目前,我国职工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20年将下降到2.94:1,到2050年将下降到1.3:1。而一些省份已经突破警戒线,比如:黑龙江养老金赡养比已经降至1.42:1,上海早在2009年已经降至1.41:1,东北的吉林、辽宁以及其他老工业基地和职工密集的省会城市养老金缺口问题都已经非常突出。延迟退休是提高赡养比率的一个途径。
从发达国家来看,延迟退休是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尽管遭受到民众示威游行的强烈反对。
延迟退休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对就业非常不利。匆忙延迟退休年龄,必然占领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影响到经济、民生和社会稳定三个重大问题。中国的最大国情是13亿人口。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背后是庞大的就业压力。现在每年我国需要安排的就业人员在2400万人左右,而每年真正能够实现就业的仅为1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将有1400万人找不到工作。这还是在经济增速高达10%左右支撑下。然而,我国经济不可能再保持如此高速,目前已经回落到7%左右,未来不排除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李克强总理曾说: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150万人就业,下降同样如此。从10%下降到7%已经影响到450万左右劳动力的就业。
如果再匆忙延迟退休年龄,那么,必将出现老年人占领年轻人工作岗位,加剧年轻人就业压力,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火上浇油的情况。统计显示,每年离退休人员在600&700万人,延迟退休年龄必然使得600-700万适龄就业人员面临失业。一个经济下滑,一个延迟退休可能吃掉目前的全部就业岗位。延迟退休对年轻人就业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上个世纪60-70年代是中国的生育高峰,波及的下一波就业高峰是目前的80后和90后。这个年龄段劳动力缓解应该是80后和90在正常生育阶段的下一代,大概在2031左右,到那时中国劳动力将出现大的拐点。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的《中国劳动力变动趋势及判断》报告指出,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3年、2021年均达到9.26亿的双峰。也就是说2021年的十年后,中国劳动力将出现结构性短缺。如何权衡好延迟退休与影响就业的矛盾需要智慧。
渐进式延迟退休,在劳动力急剧下降时期顺势而为延迟退休是最佳选择。根据前面推算,大约在2020年我国人口出现拐点,劳动力供给缺口开始急剧增大。如果不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话,一系列矛盾将会爆发,整个社会负担成本都会增大。
仅从对就业影响来说,要求采取渐进式、对就业冲击小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最早应该从2020年开始启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每年延迟半年退休,十年时间即到2030年男性延迟到65岁退休,女性延迟到60年退休。
对于老龄化快速增长出现的养老金缺口问题,通过两个渠道完全可以弥补:一是财政资金提高补充养老金的比例,如果我国财政资金3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那么,每年至少增加社保资金3万亿元以上。
二是笔者完全同意财政部长楼继伟先生关于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缺口的观点。1997年这部分职工领取养老金却没有缴纳养老金,本质是国企的欠账,同时,1997年以前财政预算大量投入到国企里,国有资本规模这么大背后是财政资金扶持和没交养老金造成的。今天,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资金缺口,确确实实是在还历史欠账。
如何划拨呢?最佳选择是将国企的一定比例股份划拨给社保基金,或者暂时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托管运营,或者成立专门经营划拨社保国有股份的。这就要求国企应该尽快全部改制上市,然后将一部分股份划拨给社保基金。比如:我国目前经营性的国有资产高达50多万亿,如果划拨20%,那就是10多万亿,基本能覆盖缺口。而且当基金进入经营后,能够避免基金的贬值问题,从而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
需要强调的是,这部分国资股份划拨给社保基金后,完全由基金运作经营机构独立经营决策。一般情况下,获取年终红利的收入,也可以根据股市走势,到达较高盈利点后出售股份,获取股票高价差收入。当然,同样可以在股市低迷、公司股票价格较低时,出手买进股票。这样的话,不仅仅充实了社保资金缺口,而且实现了巨量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再者,也搞活了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有了庞大的国有资本充实社保资金缺口的坚强后盾,不仅解决了职工养老的后顾之忧问题,而且给降低企业和在岗职工缴费率奠定了基础。
因此,人社部预计在2022年开始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措施,是慎重的,是科学的,考虑和照顾到了各个方面的利益以及矛盾。
总之,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新生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少抚养比例平衡问题越来越凸显,整体延迟退休将是大趋势。当然,在实际操作上可以更加灵活一些。比如:建立弹性机制,在不是&一刀切&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出台灵活的延迟退休政策,给民众在退休上更多的选择。
本文作者:
(经济学家、著名财经评论家)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渐进式延迟退休利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