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食食用盐批发发手续卖盐处罚

当前位置: >
盐改新政20天 多地跨省销售遭无理由扣押原标题:盐改新政20天 多地跨省销售遭无理由扣押
  最近几天的每个下午,向文勇都会到贵州省遵义南火车站一仓库探望5个集装箱车皮,他担心它们会莫名消失。每个车皮里装载的是60吨食盐,盐袋子上写明食盐产地来自300公里外的重庆合川。
  今年1月1日起,我国延续2700年的食盐划区经营制度被打破。国务院在日正式发布关于盐业体制改革的文件,决定从日开始,盐业企业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跨省跨区域销售食盐。
  贵州省关于全省食盐市场经营管理的通知。
  面对突然放开的全国食盐市场,以前的同行变成了对手,国内各个省多达170家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展开了一场跨境盐业市场争夺战。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全国爆料热线)从多个盐业公司了解到,面对越境而来的异地食盐销售队伍,遭遇的却可能是当地盐务执法部门各种变相的执法打击。
  300吨食盐异地备货被暂扣
  向文勇是重庆盐业集团贵州地区的工作人员,为了抢占贵州盐业市场,从日开始,重庆盐业集团通过铁路向遵义运送了6个车皮300多吨食盐,结果等来的却是当地盐务局没有任何名目和执法期限的查扣。
  日,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改革过渡期间食盐专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自该通知印发之日起,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可以运输食盐到销售地备货,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可以跨省备货,省级以下食盐批发企业可以在本省范围内跨区备货。
  根据该通知精神,从日开始,重庆盐业集团首先向贵州发起跨区备货行动,从合川盐场往遵义南火车站先后发出6个车皮360吨食盐。日,6个车皮食盐陆续抵达遵义南火车站。
  日下午,重盐集团贵州地区工作人员向文勇作为收货人赶往车站提货,结果意外遭遇遵义市盐务局执法人员阻拦。
  重盐集团贵州大区总经理雷音介绍,当地执法人员要求重盐方面提供提货人身份证明原件、产品抽样报告。向文勇出示了身份证明和重庆盐务局的质检报告后,执法人员不予认可,要重新质检。
  遵义市盐业公司强行将6车皮食盐拉入自己的专线仓库卸下。事实上,日,遵义市盐务局就已经发函给当地铁路部门,要求铁路把重庆发过来的6车皮食盐转至当地盐业公司专线仓库卸货并协助调查。
告知函。(受访者供图)
  告知函上载明,经遵义市盐务执法人员初步了解,该批食盐涉嫌违反盐业改革政策,发货人和收货人涉嫌违反国家相关盐业法规,遵义盐务局决定对该批盐产品进行先行登记保存于贵州盐业集团遵义公司南站仓库,并对该批食盐进行抽样取证,“如收货人来办理手续,请告之提货人与遵义盐务局联系,由此产生的法律纠纷由遵义盐务局全权负责。”
  日上午,重庆盐业集团坚持提货,除了最先到达的60吨食盐提出以外,其余300吨食盐继续被扣。
  当地盐务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告诉物流驾驶员,他们只认当地的食盐准运证,重盐集团的食盐准运证无效,如果运送就罚款扣车;同时告知卸车搬运工,该批次盐涉嫌违规,需要协助调查,不准装车。
  1月14日,遵义市盐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练启刚对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表示,遵义盐务局对重盐集团运送过来的300吨食盐只是代为保管,“至于出具执法的法律文书,很快会有的”。
  练启刚承诺第二天一定给重盐方面一个执法说法。结果第二天,练启刚再次爽约,被扣押的300吨食盐解封遥遥无期。
  多地食盐跨省销售被扣
  重盐集团在贵州的遭遇在全国并非孤例。1月2日,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山东肥城精制盐厂发往河南省新野县的30吨盐,被当地盐业公司稽查人员以“未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跨区批发行为违反了《食盐专营办法》”为由暂扣。
  盐厂销售人员在展示了盖章版的食盐批发许可证后,新野县盐务局工作人员回答:“你的证是你的,食品安全是一地一证的制度”;见问题没有解决,有媒体记者电话采访河南省盐务局,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只是出了一个方案,并没有具体的细则出台”,执法对错现在无法评判。
  随后几天,国内先后发生了四川久大食盐在河南被扣押、重盐食盐在湖北被查封、陕西盐业公司强行要求进入陕西的盐企运用其平台销售等事件。
  更有甚者,江苏多地盐务局在1月7日-13日短短6天内,共计没收了中国盐业总公司运来的19批中盐牌食盐产品,理由包括“非法批发食盐”、“未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销售不合当地规定碘含量的食盐”、“供应商合法手续不全”以及“不能卖外地盐”等等,有的甚至在缺失行政处罚单和罚没单据的情况下直接扣押。
  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跨境卖盐的矛盾加剧,除了查扣,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动用警力介入冲突的极端情况。
  打击物流配送商控制盐运网络
  除了通过各种变相的执法手段拒对手于省外,各地盐务局也开始意识到,随着市场的放开,食盐批发物流网络更加重要,因此对与外盐合作的本地物流批发商也更是用各种方式予以警告惩戒。
  1月3日,在贵州黔南州都匀市,当地批发物流商泓胜粮油贸易公司进货60吨外地食盐,结果直接被当地盐务局以先行登记保存的名义暂扣。
  1月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当地食盐物流配送商覃万建进货了近20吨外地食盐。到货的第二天,当地盐务局执法人员赶来,以其没有销售许可证为由,将全部食盐暂扣,并开出天价罚单,决定处罚14万余元。
覃万建收到的告知书。(受访者供图)
  覃万建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自己只是负责食盐配送,对此并无违规行为。根据工信部的规定,食盐批发企业(含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开展异地食盐销售经营活动可以通过自建物流系统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配送合同委托其将食盐配送到商超、销售网点以及从事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的单位等食盐终端用户。
  1月12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顺昌食杂经营部因为进货60吨外地食盐准备批发,直接被当地盐务局威胁不准对外出售,因为终端不准卖外地的盐。
熊堂秀收到的白条。(受访者供图)
  在贵州丹寨县,当地食盐经营户熊堂秀因为销售外地食盐,结果被当地执法部门暂扣10件食盐。执法人员留下的却是一张白条,没有签名,也没有公章。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获悉,目前在湖北省,因为涉嫌销售外地盐而被当地盐务执法人员查扣的物流配送商多达10多家,分布在全省的10多个县市,查扣数量两百多吨。
  在贵州遵义被扣300吨食盐中,遵义市盐务局局长练启刚就表示,只要重盐集团交出这批食盐的送货目的地和收货人,遵义盐务局就立即放行这批食盐。对此,重盐集团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
  重盐集团贵州大区经理雷音表示,重盐此次火车运输过来的300吨食盐手续完全合法,遵义盐务局无从处罚。重盐集团绝不会因为食盐被扣而交出物流配送商的名单,因为一旦交出,整个物流网络就会遭遇当地盐务局的重重刁难恐吓,甚至被瘫痪。
  部分地方公开发文出台保护政策
  除了执法精准打击之外,部分省份盐务局还公开发文进行地方保护。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早在日,贵州黔东南州的工信委、食药监、发改委、工商、盐务管理局就提前联合发文,发出关于加强全州食盐市场经营管理的通告,其中最后一条明确规定:在过渡时期,为降低各重要场所食盐安全隐患,建议全州范围内学校、机关食堂、餐饮企业、大中型超市进盐选择各县市盐业公司直接配送,确保以上场所食盐的供应安全。
  部分省市更是出台规定,认为异地配送食盐违规。在去年12月27日出台的《山东省盐务局关于规范盐业市场秩序确保食盐安全的通告》上,山东盐务局明确:开展跨区域批发的食盐批发企业、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含多品种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不得以代售和物流配送等名义搞变相分销、代理。不得委托其他没有食盐批发资质的单位、个人转批、代批。
  根据工信部号文规定,食盐批发企业可以通过自建物流或者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服务。山东盐务局的通告明显违反工信部的规定。
  盐改难题需要地方出台条例破局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谭宗泽认为,在盐改初期出现这么多市场混乱情况应该是正常现象,毕竟几千年的盐业行政割据体制需要打破,各方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
  谭宗泽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理顺盐改的法律体系,从全国性的立法修改到地方的条例出台,要保持连贯性和可操作性,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省市都未出台执行条例,都在观望;另外还要让所有盐务执法队伍从盐务公司分离出来,保持利益脱钩,执法中立,不能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推进盐改的顺利进行。
  长期关注盐业改革的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钰彬律师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全国共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170多家,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化淘汰和洗牌将加速,最后可能只会剩下十分之一左右的垄断性大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盐业体制和相关法规修改滞后,如果盐务执法部门不能和盐业公司分离,不能改变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将加剧洗牌过程中的矛盾,延缓盐改的进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现行的《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分别由国务院于1990年3月、1996年5月颁布,这两部法规对促进我国盐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建立起了以食盐专营制度为核心的盐业管理体制。
  虽然食盐专营制度在确保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稳定盐价和应对突发事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食盐专营采用的计划管理、政府定价等措施,也产生了许多弊端。比如,食盐专营体制导致了行政割据、各自为政,以至于流通环节多、效率低下,形不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目前,工信部已经启动了《食盐专营办法》《盐业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全国人大修改。
  面对被贵州执法部门非法扣押的300吨食盐,重盐集团不愿在等待,该集团相关人士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全国爆料热线),他们将上书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讨要一个合理的说法。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范永松)
相关阅读:相关推荐:无食盐批发许可证、食盐零售许可证经营批发零售业务的处罚
无食盐批发许可证、食盐零售许可证经营批发零售业务的处罚
1、《食盐专营办法》第十条:国家对食盐批发实行批发许可证制度。经营食盐批发业务,必须依法申请领取食盐批发许可证。未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不得经营食盐批发业务。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未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经营食盐批发业务的,由盐业主管机构责令停止批发活动,没收违法经营的食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经营的食盐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
2、《湖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十七条:食盐批发、零售实行许可证制度。《食盐批发许可证》由省盐业主管机构核发,并报国务院盐业主管机构备案。《食盐零售许可证》由省盐业主管机构统一制作,县级以上盐业主管机构核发。未取得食盐批发、零售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食盐批发、零售业务。 禁止伪造、涂改、转借和买卖食盐批发、零售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食盐批发、零售许可证从事食盐批发、零售业务的,由盐业主管机构责令停止批发、零售活动,没收违法经营的食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经营的食盐价值三倍以下的罚款。
县盐务管理局 
| 总浏览量:人次
主办单位:双峰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双峰县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县政府值班电话:
县政府门户网站联系电话:
备案序号:湘ICP备号
技术支持:温州盐商状告盐务局垄断:为何我们不能跨区卖盐
  温州盐商状告盐务局&垄断&经营
  省盐务局:在食盐专营改革之前,仍将按现有法规严格执法
  87吨腌制盐运至玉环被查扣
  □通讯员 尚法 本报记者 陈洋根
  &都是在山东进的同一个品质的腌制盐,只是在卖的时候包装不一样,我们的价格要比&官盐&便宜三分之一,但由于拿不到食盐运输许可证,不但无法和&官盐&竞争,还有可能坐牢!&说这话的,是温州浙鲁盐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老徐。
  几个月前,老徐的公司从温州总部调拨87吨腌制盐到玉环分公司时,被台州当地盐务局查扣,老徐公司两名员工还因涉嫌非法经营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事后,老徐多次向浙江省盐务局申请食盐运输许可证,但没有得到批准。
  而早在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今年5月,国务院决定再取消4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中,包括食盐生产限额年度计划审批、食盐分配调拨计划和干线运输计划审批。此外,去年11月20日,工信部首次确认,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总体方向是政企分开,取消食盐专营。有媒体将之解读为明年国家将废除食盐专营。
  不得已,老徐以盐务局&垄断&经营为由,将浙江省盐务局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撤销盐务局不予许可的决定。
  9月2日,杭州上城区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
  从总部运往分部的腌制盐
  被盐务部门查扣
  老徐是温州人,从事盐业经营已有10多年,目前他的公司在省内大部分地市都设有分支机构。去年2月,老徐拿到了玉环分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项目包括工业盐和食盐零售。
  今年3月初,老徐的公司从山东采购了一批质优价廉的腌制盐。3月25日,他调运一部分运往台州市玉环分公司。
  4月8日,当地盐务局在突击执法时,没收了老徐玉环公司库存的87.1吨腌制盐,同时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4月20日,老徐公司玉环分公司2名员工因涉嫌非法经营罪,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
  对于盐务局&违法购销腌制盐&的处罚理由,老徐觉得挺冤枉,因为经省盐务局盐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他从山东购进的这批腌制盐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但台州当地盐务局表示,即使老徐这批腌制盐检测合格,也不合法,因为老徐公司已经涉嫌跨区域用盐。 按照《浙江省盐业管理条例》规定,未经省盐业主管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省外购销食盐、其他用盐。
  多次申请办理运输许可证未获批
  温州盐商状告盐务局&垄断&
  在9月2日的庭审过程中,老徐说,从今年3月份起,自己就多次向温州市和浙江省盐务局提出办理食盐运输许可证的申请。直到5月20日,省盐务局才作出《食盐专营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至于为何不给老徐发食盐运输许可证,省盐务局在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里提到,经审查,老徐公司作为食盐零售企业,应当从当地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小包装食盐,无需跨省或省内跨设区市运输办理食盐。
  盐务局一方认为,《食盐专营办法》中规定,托运或者自运食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核发的食盐运输证,而《食盐专营办法》中提到的&自运&就是自己使用的产品,老徐公司将腌制盐运到玉环分公司,如果是自用没有问题,但是要批发销售或零售就不行。盐务局核发食盐运输许可证,相关单位和个人除了要具有批发或者零售资质之外,对食盐的来源和去向是否合法都要严格审查。
  老徐则强调,自己公司是具有工业盐、食盐销售资质的企业,公司按照《浙江省盐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将大包装腌制盐调运到玉环分公司时,被盐务局以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未经盐务局行政许可,无准运证调运腌制盐为由扣押货物,两名员工还被抓。可当他们公司向盐务局申办腌制盐准运证时,却又被盐务局无理拒绝。
  食盐专营明年取消?
  盐务局表示在此之前仍将严格执法
  食盐是否包括腌制盐?省盐务局不给老徐公司发放腌制盐运输许可证的行为是否合法?
  法庭上,老徐和省盐务局一方围绕两大焦点展开了辩论。
  &如果将腌制盐当食盐卖,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腌制盐的税率比食盐要高很多(腌制盐税率为17%、食盐税率为13%)。&老徐提到,腌制盐不同于食盐,腌制盐有自己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包装规范,是农业生产链中农产品初加工的基本原料,属农业用盐范畴,而且不列入国家年度盐产品指令性计划。从国家层面说,从2015年起,国家连食盐的运办理和调拨指令计划都取消了。此前浙江每年腌制盐的用量在40万吨左右,食盐每年用量20万吨出头。另外,玉环县撤销了盐务局(玉环盐业公司),他们公司从总公司调运腌制盐到分公司的行为,完全符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则,行政许可不能作为地方行政垄断企业的&保护伞&。
  盐务局一方则坚持认为,《食盐专营办法》和《浙江省盐业管理条例》均规定,食盐指直接食用和制作食品所用的盐,在浙江包括腌制盐、渔业和畜牧业用盐都参照食盐标准。老徐所在公司虽然在今年3月6日取得了《食盐零售业务备案确认书》,但其经营范围仍限定为食盐零售,而《食盐专营办法》规定食盐零售单位应当从当地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企业购进食盐,因此即使作了食盐零售备案,其被企业登记机关核定的范围决定了其无需进行省内跨市食盐运输。
  根据省盐务局一方在法庭上的说法,目前我国对食盐还是实行专营制度,因为食盐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和餐桌安全,早在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食盐专营办法》,对食盐产销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对食盐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盐务局一方提到,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这一消息当时经媒体公布后,一些媒体将其解读为食盐专营放开,社会资本自由经营,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是将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权下放至地方政府,并不意味着废除食盐专营,国家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的依据仍是《食盐专营办法》,虽然食盐专营改革是趋势,但在法律法规没有改变之前,盐务行政管理部门仍将严格按照《食盐专营办法》执法。
责编:贺超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腌菜企业非法卖盐156吨 老板获刑三年
&来源:&&作者:
张兰 黄旭 李进
  合肥一家腌菜企业,却干起了卖盐的生意,4年间销售了156吨食盐。日前,包河区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对企业老板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据了解,合肥市歪头腌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经营范围是酱腌菜的生产销售,孙某某是企业法人代表。2008年,该公司向合肥市盐业公司申请办理了“食品加工用盐供应卡”,每年可获得100吨低于市场价格的散装加碘精盐。2010年9月到2014年5月,这家公司在没有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情况下,将从盐业公司获得的156吨的低价散装精盐,多次销售给韩某某等人,获利1万余元。 5月24日,合肥市盐务管理局执法人员查获了非法食盐1.1吨。
  记者了解到,因犯非法经营罪,孙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企业也被判处罚金4万元。
延伸阅读:
 10月09日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盐批发许可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