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大考博英语光华金融博士主要考哪几门?启道考博在哪里?

苹果/安卓/wp
积分 9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本帖最后由
21:02 编辑
国内的人对留学生的感情很复杂!他们只愿意承认国内985院校本科毕业再拿奖学金到美国前100大学留学然后最后绿卡留下来的这部分人是“留学生”,至于那20%回国的人,是不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
& & 现在的海归如果不是PH.D,想找个好地方真的很难了,家里背背硬的除外。英硕现在满大街都是了,其实HR心里很清楚的,英国那边只要有钱什么学校都可以上。至于本科的,基本上都是国内高考上不了的去读。如果真的有能力,为什么不在国外找呢?还真别小看了国内的金融硕士,虽然土点,但人家有校友资源,说白了有师兄师姐在,人脉就是力量。至于能力,人家可能在毕业前已经在里面实习很长时间了,在英国等国外的硕士,一般也就一年,补习英语的一年半,毕业论文也不写,答辩基本没有,更别说去什么好的机构实习。就凭听过牛教授的课,人家就会招吗?至于英语,很负责的说,本土的券商银行基金保险,清一色的中文。就连很多合资投行,比如中金,也是中文。英文也就是看看国外报告的时候用下,国内考研的英语不比雅思简单吧,毕竟人家还有一堆博士在那儿呢,看不懂英文是不可能的。英语口语好不是坏事,但并不是工作能力的体现。
想报考,首先要了解中国哪些院校设有金融学博士点,每所院校的优势,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报考的院校。我们来介绍一下设有点的院校。根据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对学校进行了一个分门别类:
金融博士点第一梯队:传统强校,四大名校
1,清华大学:高盛前全球副总裁曰:“清华经管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优秀的校友资源”,在前总理担任院长期间建立起了全世界阵容最豪华的顾问团,,,EDP项目常年国内第一,教育部排名中:清华工商管理全国第一,管理科学第二。经济学也是历史强校,中国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就是清华的资深教授,清华毕业,51年被调往北大。近年来引进很多顶级海归如钱颖一,李稻葵等等。
2,北京大学:ccer,经院,光华,汇丰,北大的“四大学院”各具特色,师资在国内基本上无敌,两个MBA项目也是全国的佼佼者。CCER学术已经和世界接轨,明星云集,倘若中国20年后经济学能得诺贝尔,那CCER 几率最大;经院感觉就是一群ZZ学家,除了ZZ他们还会啥?光华生源确实不错,只可惜名字太土了(全国不知有多少个学院叫光华了),院长张维迎的形象和学历(陕西西北大学)实在不敢恭维,而且一口不流利但纯正的陕北话,大大降低了光华的形象;汇丰商学院的学生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们受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最具国际化潜力的。四个学院招生和清华经管(普硕每年招6人)比实在太多,影响了其声望。 时代硕博在职硕士教育
3,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欧在上交是三国鼎立之势。国人都知道中欧商学院是亚洲第一,但不知中欧原本就是上交和欧盟合作的学院,原本就是属于上交的直属学院(学校主页上就是将中欧放在院系目录上);上交的高级金融学院开了国内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国际师资,全国际培养方案);上交的安泰经管学院国际化程度,生源,师资也在国内首屈一指,管理学硕士项目也经常被FT排到全球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上交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学科设置中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的束缚,给学校发展现代经济学很多方便。
4,复旦大学:凭借着江南第一名校的名气和众多杰出校友的光环,复旦在上海滩的实力无人出其右,生源全国第三,就业更是力压北大直逼清华。国际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管理学院和哈佛,MIT,LSE,WUST,UCLA等等顶级大学的合作MBA,和金融工程项目;经济学院和陆家嘴金融城,巴黎一大,等等合作金融学项目如火如荼。但由于复旦还有很大一批原政治经济学的老教师任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给复旦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金融博士点第二梯队:国字号的中国顶尖大学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很强,但没有传说中那么强。
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排名包揽了经济学的两个第一,工商管理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实力全国前茅,社科实力有目共睹。生源也是和复旦争夺文科第三,和中科大争夺理科第五。但由于体制问题,其校友在现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够突出,不多说。但人大校友大量活跃在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等核心权力部门。
金融博士点第三梯队:质量高,规模小的“精英大学”。
1,上海财大:都说上财的实力来自于上海的地理位置,殊不知上财改革的力度和决心是国内高校少有的。校长亲自挂帅“赶走了”以政治经济学自居的各院长,请来诸如王能和田国强等等为代表的海归派,而且请来一大批美国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教学管理全部向美国看齐,而且上财的生源蒸蒸日上,稳居前十,假以时日,上财必将成为中国的LSE或LBS。
2, 中央财大:,六大财院之一,名字很牛,有众多国家重点学科,就业优势在于各大国有银行和中央企业。虽然请来了武大的邹教授搞了CEMA(出国很好),现在由于历史的束缚,国际化改革步伐没有上财等一些海派高校快,但依旧在生源和业界影响力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
3, 对外经贸:生源虽不如当年可以招文科状元的水平,但生源也算是顶级的;就业非常好,特别是外企,经常是将四大保底,每年有很多人去中金等国内顶级券商。北大ccer,光华,五道口的统考第一常年是外经贸的毕业生。
4,中山:华南老大,更是商学顶级强校。岭南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两个MBA项目常年占据商业周刊排行榜前十名。但中大的两个独立学院和庞大的学生规模(学校面积1万1千多亩,本科招8000多人)大大降低了中大生源和声望。
5,武大:经济学传统名校,和南开一样有过曾经的辉煌,邹恒甫(78年后第一个拿到哈佛博士的大论人)是武大毕业的,武大的经管法结合的WTO学院,还有IAS都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就是武大毕业但现在由于学校规模太大(本科招8000多人),武汉地理位置不行等因素,学校还在走下坡路,令人惋惜。
6,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名校,江学长和钱学长盛名远播,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常年在教育部排行榜上排第一,合并了实力很强的陕西财经学院,但毕竟是西北方,商科再好也无用武之地。 电话:010-
金融博士点第四梯队:综合性大学的商科高手
1,南开:老牌名校,更是老牌经济学名校,数学全国前三,精算全国第一,没有并过校,学校规模非常小,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大学,但是最近十几年不会炒作和宣传,使得南开在华南地区影响力日衰,生源都跌出了10名开外。但是国家的振兴天津政策势必会大大提高南开今后的发展潜力,南开钱途无量。
2,厦大:会计全国第一,经济金融也算顶级行列,学校更是大刀阔斧地改革,经济学院更是效仿ccer搞了王亚兰研究院。但是可悲的就是厦大本身一个很精华的学校(没并过校),为了图大,搞了一大批不该搞的工科如:机械工程,计算机,等等(分数极低,研究生290以上就可,而且还招不满);厦大还大幅扩招,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和生源。厦门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厦大是个非常美丽的学校,但是厦门绝不是一个商业城市,也不是金融中心,地理位置又是一大硬伤。
3,南大:中国顶级名校,学校文理实力超强,没有并过校,学校规模非常小(本科招生不到3000人),是一所精英大学,学风朴实。生源虽不如从前,但还可排在全国排前 7,出国排在全国第5,商科算不上顶级,但学校也是有几个经管类的国家重点学科,加上生源和地理优势,今后肯定有更多的发展动力。
4,中山:华南老大,更是商学顶级强校。岭南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两个MBA项目常年占据商业周刊排行榜前十名。但中大的两个独立学院和庞大的学生规模(学校面积1万1千多亩,本科招8000多人)大大降低了中大生源和声望。
5,武大:经济学传统名校,和南开一样有过曾经的辉煌,邹恒甫(78年后第一个拿到哈佛博士的大论人)是武大毕业的,武大的经管法结合的WTO学院,还有IAS都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就是武大毕业但现在由于学校规模太大(本科招8000多人),武汉地理位置不行等因素,学校还在走下坡路,令人惋惜。
6,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名校,江学长和钱学长盛名远播,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常年在教育部排行榜上排第一,合并了实力很强的陕西财经学院,但毕竟是西北方,商科再好也无用武之地。 电话:010-
金融博士点第五梯队:巨无霸级的航空母舰
1,华中科技大学:靠着中国计量经济学泰斗林少宫(和钱学森做同一艘船回国),培养了不少国际经济学顶级人才(田国强等等),被称为“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家群”现象。
2,浙江大学:农学实力超强的合并强校,有6个校区,2个独立学院。充分体现了1+1+1+1&4的理论,博士点数量全国第一,硕士点数量全国第一,EI数量全国第一,SCI数量去全国第一。但总感觉浙大就像中国的GDP一样,总量很多,但一平均就排在很后面了。而且浙大商科(经济管理)大部分师资来自于杭州大学,比如浙大经济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史晋川)就是杭大政治学本科,复旦经济学硕士,复旦在职博士。师资实在不能和其他强校相提并论。管理学院的农业经济管理全国第一,但很可惜是农科。就业也马马虎虎,主要是浙江的民企和国有银行,113年来没有应届毕业生去高盛,券商也是凤毛麟角。学校金融和会计学都没有博士点,其中会计居然没有会计硕士硕士点,而且只有一个政治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
3,山东大学:数学强校,金融学有一个院士坐镇,专门研究金融数学。
4,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很强。
5,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是国家钦定的重点学校
金融博士点第六梯队:曾经的财院
1,西南财大:当年的西南财大就是现在的上海财大,得万千宠爱,但风水轮流转,现在的西财无论从生源还是师资都已掉队,而且规模过于庞大,学术研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东西。但西财最近的海归引入计划,表现出西财与时俱进的决心。
2,东北财大:实力很强,但唯独没有进211的6大财院之一,但在东北影响力很大。
3,中南财大:如果不和中南政法合并,绝对进不了211,财经实力和东财差不多,生源一般,区域优势一般
载入中......
硕士换成博士就尼玛成新排名了?
总评分:&学术水平 + 1&
上交的经济金融有那么强嘛?
在武书连的排名中,好像上交挺差的。
本帖最后由 dxsheng 于
20:56 编辑
南开的金融是第四梯队?都是怎么想的?你要是不知道中国金融学实力的分布,就别在这儿写这么多字,要不然会被别人笑话的。你好歹先看看全国哪些高校的金融学是全国重点学科,然后再来说这个排名行不行?要不然真的会对别人产生误导的。
总评分:&学术水平 + 1&
所以,二者难度相当,就是上交对英语口语要求较高,建议你考上交,别考上财!
笑而不语!
LZ,你发的帖子的内容,我看到过的,我看到的还比你这里多出一个南科大,你是不是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你怎么把中山,武大,西安交大一下子排在第三梯队,又一下子排在第四梯队,排错了很容易起误导作用的。西安交大的金融真的很强吗?
仅供参考,大家看看就行!
貌似211几乎都有点 是吧显学啊!
瞎整某某某,,,,
本帖最后由 pingguzy 于
05:22 编辑
笑话,回国就代表混不下去了?人各有志。
版主应该删了这样的帖子,这样的帖子没有任何实质有用的信息,都是抄袭之前的帖子拼凑来的。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苹果/安卓/wp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金钱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作为一名社科院金融所的博士生,原来在考博的时候受益于论坛,各位前辈对我的帮助很大,所以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为走在考博这条路上的同学们分享一点我的经验,也是对一路走来的总结。这次分享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是比较宏观的部分,社科院和一般大学的区别之类;第二是具体三门初试的复习,以及复试的大致情况;第三是导师篇。因为我考的是金融所,所以下面情况基本是关于金融所的。至于网上能搜到的,就请自行解决,这里说一些个人感受。首先呢,这里的硕士和其他有的高校一样,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不同的是专业硕士是双导师制,有一个在企业里的导师,还有一个所里的导师,一般情况下平时跟着企业导师的时间多一些,他会带着你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所里的导师负责你最后的论文。博士生的话,在大学里,可能你跟了一个导师,基本就他管你了,但是在这里,可以说你考进来,基本就是跟了所有的导师。因为学生不多,在职的博士生又很多,所以如果你是全职的学生,那么经常在所里晃荡的你,就会被所有导师所熟悉,好处是你可以接触各个大牛,视野刷得一下就拓宽很多了,坏处是,可能会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我记得开学典礼上,王国刚老师说过一句话:“我们研究的都是中国最前沿的问题”。后来我发现这句话不假,高校做的科研可能涉及范围会比较广泛,会比较杂,但是在这里,拿到课题的机会会很多,而且一般都是现在中国急需解决、正在面对的问题,所以实效性很高。这里的导师不会单纯强调数理、建模能力,相反,老师们对学术的把握都是历史性、长久性的,所以,你的思维方式甚至会发生很大改变,变得更加深入。例如和老师讨论过一个关于印花税的,他们不仅会问每次是怎样调整的,还会追问为什么这样调,其实每次调整都是出现问题了,在当下有历史性原因的。我们这里每周五会有一个“金融论坛”,请一些各个领域的专家大牛们来讨论问题、讲解问题,很多领域都会涉及到,记得有一次是一个老师讲关于近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定义,好吧,难道不是1840?这就是他们的思维,会去质疑一些你看似已经是可以当做定义来背的东西,很刺激吧,哈哈。总之,金融所的老师在学术领域都有非常独特的间接,所以考试也是非常公平公正的,他们非常注重你的知识体系,这个下面会讲到。 好了,现在说说考博吧。大家都知道初试要考三门课程。先说英语,要做往年的真题,会有重叠的部分,这个重叠,不是指题目的重叠,而是单词,有一些重点词汇,去年在题干中,今年可能在选项中,明年可能在短文中,所以这一类的词汇,特别是自己的记忆死角,一定要下工夫,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下,看见很多都是平时狠狠背过的词,感觉很爽的,也会让自己安心很多。英语复试有口试和听力,口试一般两个老师面试,我们那届是一个海归老师主持,就不指名了 ^_^,一般都是自我介绍,研究方向,根据你研究生做过的项目提问,半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多看看你的硕士毕业论文,摘要什么的背下来好吗,专业英语不是那么好的人,至少多背几个相关摘要还是可以凑活用一段时间的。有一个小技巧是,一般老师会问你论文的内容,这个时候请把摘要噼里啪啦流利得甩给她,如果问你以后对哪个研究方向感兴趣,听好了,翻到硕士论文的“本文不足之处”,在英语面试的时候,这个不足之处就是你的博士研究方向,别管以后好吗,进去再说,大多数人的方向都不会和这个“不足之处”神吻合的,老师以后不会记着你今天说什么,然后逼你研究“不足之处”的,相信我!接着是经济学原理,这个是经济所出题,所以哪位老师出的就不是特别清楚啦,这门课程考的比较基础,注重逻辑推理。有5到6个名词解释,3选2的简答题,2选1的论述题,包括宏观、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的方式比较偏向引用,论述的时候要联系实际,所以近期发生的一些热点,包括这几年连贯性的热点,哪怕今年说的不是很多,也要关注一下。最后是金融学原理,这个是金融所出题。经济学原理可能和往届考题会有重叠,所以对经济学原理来说,真题很重要,但是金融学是不会重叠的,大家要切记。我考的时候是考“特里芬难题”与“国际体系变化”,但那年“人民币国际化”炒得很热,所以我解释完这个概念加上自己的理解,还特意往人民币话题上靠了靠。所以这样看来,热点要关注,要有自己的理解,要和知识点联系起来应用。例如今年博士资格考试有类似的题,美国量化宽松的国际效应,如何解释反应市场供求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这个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所以老师们会想考一个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感兴趣的话题,甚至不一定是自己完全明白的。答专业课我当时有一个小技巧,每段每段之间,会空一行,这样方便老师找我的答题的点。两门专业课,我当时是看了学校的指定的那几本教材,当时还没有出王国刚老师第二版的《资本市场导论》,我是下了98版的电子书,找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看,今年好像新出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电子书用的顺手就想办法下电子书,随身携带也方便,如果不放心,或者跟很多人一样,喜欢闻淡淡的油墨香,好吧,买一套翻一翻,考完了可以做收藏。除了那几本指定书目,我还看了老师发表的文章,公开的言论之类,这些都很重要,从读每位老师的著作、发言,都可以看出他们对哪些领域比较关注,比较有见解,如果你觉得他们出考题会出他们不是特别了解的领域、也不怎么懂的知识点,好吧,那就看辅导书好了。。。。。。再说一次,他们近期关注什么很重要,例如上次讨论,说道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很高,中小企业金融选择权小于央企,还有温州的案例,银行信用、市场信用,私人信用,银行成本太高,市场信用不完善,在有的情况下,私人信用反而是比较有效的手段。扯远了。。讲一下专业课的面试,基本每年考博报名一般是120到150个,金融所招8-12个,我们那届是12各,应该会有略微浮动,不会低于8个。金融所是这样的,硕导带硕士,博导带博士,博导一般不会带硕士的。面试大家不要怕,面试是为了让老师了解你,不是为难你的,基本在职的就问实务操作,全职的就问硕士论文,不要夸大自己,要不卑不亢,娓娓道来。王国刚所长是主要提问人,所以建议大家找些他的视频看看他的风格,例如最近在人大的一个讲座,我觉得就讲出来他对金融学的理解(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下)。如果你的硕士论文是东拼西凑突击完成的,你就一般很难讲清楚论文里面的东西了。有同学会问,哪些硬件会为你加分,发论文也行,做过社科基金也行,如果这些都没有,亮出你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他们的问题,你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也行。总之,如果前期的简历很漂亮当然好,但是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尽量展现对知识的把握,打动他们也没有问题,我当时就没有已经发表的论文。注意一下,会有十个左右的老师面试你一个,所以不管你的知识储备怎样,首先要做到不要慌,要表现自己真正的能力就行了。 好了,最后是各个导师的特点,这个是很多同学关心的,我说几个比较熟的。如果你读博士,是为了做自己,自己有一套非常独特的东西,想找一个比较能尊重你的,不会狠狠批评你的,那李扬老师很符合你的条件;如果你的看法,和王国刚老师的比较吻合,又能经受得住他的批评(他批评你就惜福吧,关心才批评,如果有一天他对你态度特别好,恭喜你,你被放弃了),那么好的,相信我他会把你带上一个学术的高峰;接下来说殷剑锋老师,他比较爱带着学生,抓的比较紧,想学东西,喜欢跟着老师做课题的,那就选他了;如果你以后更想到实业部门工作,那么,王松奇老师会是不错的选择;保险学有一个郭金龙老师也很不错,对,不是北京市委书记,哈哈。 好了,先跟大家分享这么多,总之,读博的乐趣有很多,如果你对知识真的是热爱,博士是一个带你入门的好途径。祝大家考试顺利,我们金融所见!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总评分:&学术水平 + 4&
热心指数 + 4&
信用等级 + 3&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460, 订阅: 48
很赞,在职的想辞职考金融博士了,以后向你多请教哈
谢谢楼主分享,找到了楼主说的书了 资本市场导论(第2版)(套装共2册) [平装]
~ 王国刚 (作者)
/%E8%B5%84%E6%9C%AC%E5%B8%82%E5%9C%BA%E5%AF%BC%E8%AE%BA-%E7%8E%8B%E5%9B%BD%E5%88%9A/dp/B00JEYJTGY/ref=sr_1_1?ie=UTF8&qid=&sr=8-1&keywords=%E8%B5%84%E6%9C%AC%E5%B8%82%E5%9C%BA%E5%AF%BC%E8%AE%BA
视频还没找到。。。
找到了楼主说的视频了,很清楚呢 视频: 社科大讲堂--改革历程中的中国资本市场
/v_show/id_XNzE4ODc1OTQ4.html
你好,楼主,想了解下跨专业能报考金融所吗,我是学数学的
赞一个,大牛!!!
好向往楼主的博士生活啊
社科院有在职的吗?是在北京还是上海?
金融学博士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考博英语分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