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伟大聪明的投资者者是天生的

今日热门版块
史上最令人绝望演讲:你已经没有机会成为伟大的投资者了
15094 次浏览
23 位用户参与讨论
.jpg (24.57 KB, 下载次数: 9)
史上最令人绝望演讲:你已经没有机会成为伟大的投资者了
02:46 上传
已有23人评论
首先,大量阅读书籍、杂志、报纸并不是建立“护城河”的资源。任何人都会读书。阅读自然无比重要,但不会赋予你高过他人的强劲优势,只能让你不落在别人后面。投资界的人都有大量阅读的习惯,有的人阅读量更是超群,但是我不认为投资表现与阅读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你的知识积累达到某个关键点后,再多阅读就会呈收益递减效应。事实上,读太多新闻反而会伤害你的投资表现,因为那说明你开始相信记者们为了报纸销量而倾泻的所有废话。
另外,任凭你是顶尖学校的MBA,或者拥有注册金融分析师资格、博士学位、注册会计师证书等等数十种可能得到的学位和证书,都不可能让你成为伟大的投资者。哈佛也无法把你教成这样的人,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也不能。我要说的是,MBA是学习如何精确地获得市场平均回报率的最好途径。你可以通过MBA的学习极大地减少前进道路上的错误。这经常能使你得到丰厚的薪水,即使你离成为伟大投资者越来越远。你不可能花钱买到或是通过读书学习而成为伟大的投资者。这些都不会让你建起“护城河”,只是让你更容易获得进入这场赌局的邀请而已。
我知道有人会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也无意冒犯在座诸位。我不是指着某个人说:“你几乎没有机会变得伟大了。” 这个房间中可能会出现一两个能在职业生涯中实现20%复合回报率的人,但在不了解你们的情况下很难提前断言那会是谁。
往好的方面讲,虽然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在职业生涯中达到20%的复合回报率,但你们依然会比普通投资者做得好,因为你们是哈佛的MBA。一个人能学会如何成为一般级别之上的投资者。如果你们聪明、勤奋又受过教育,就能做得足够好,在投资界保住一份高薪的好工作。不用成为伟大投资者,你们也可以赚取百万美元。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高智商和努力钻研,你就可以学会在某几个点上超越平均水平。因此无须为我今天说的话而沮丧,即使不是巴菲特,你们也将会有一份真正成功且收入不菲的职业。
但是你们不可能永远以20%的复合回报率让财富增值,除非你的脑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有某种特质。我不确定这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但如果你到青少年时期还没有这种特质,那么你就再不会有了。在大脑发育完成之前,你可能有能力超过其他投资者,也可能没有。来到哈佛并不会改变这一点,读完每一本关于投资的书不会,多年的经验也不会。如果你想成为伟大投资者,那些只是必要条件,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它们都能被竞争对手复制。
我认为,至少有7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的共同特征,是真正的优势资源,而且是你一旦成年就再无法获得的。事实上,其中几个特质甚至丝毫没有学习的可能,你必须天生具备,若无就此生难寻。
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当日这天到来的时候(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市场彻底崩溃,几乎没人有胆量再买入股票。而在1999年(次年即是纳斯达克大崩盘),市场几乎每天都在上扬,你不会允许自己卖掉股票,因为你担心会落后于他人。绝大多数管理财富的人都有MBA学位和高智商,读过很多书。到1999年底,这些人也都确信股票被估值过高,但他们不能允许自己把钱撤离赌台,其原因正是巴菲特所说的“制度性强制力”(institutionalimperative)。
第六个特质是,左右脑都很好用,而不仅仅是开动左脑(左脑擅长数学和组织)。在商学院,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天资聪颖的人。不过主修金融的人,写的东西一文不值,他们也无法创造性地看待问题,对此我颇感震惊。后来我明白了,一些非常聪明的人只用一半大脑思考,这样足以让你在世上立足,可是如果要成为一个和主流人群思考方式不同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投资家,这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右脑占主导的人,你很可能讨厌数学,然后通常就无法进入金融界了。所以金融人士很可能左脑极其发达,我认为这是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伟大投资家的两边大脑都发挥作用。作为一个投资家,你需要进行计算,要有逻辑合理的投资理论,这都是你的左脑做的事情。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根据微妙线索来判断该公司的管理团队。你需要静下心来,在脑中勾画出当前情势的大图景,而不是往死里去分析。你要具备幽默感、谦卑的心态和基本常识。还有最重要的,我认为你也得是一个好的写作者。看看巴菲特,他是商业世界里最杰出的写作者之一,他同时也是古往今来最好的投资家之一绝非偶然。如果你无法清晰地写作,我认为你也不能清楚地思考。如果不能清楚地思考,你就会陷入麻烦。很多人拥有天才般的智商,却不能清楚地思考问题,尽管他们心算就能得出债券或者期权的价格。
最后、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少见的一项特质: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毫不改投资思路的能力。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当股票开始下跌,人们很难坚持承受损失而不抛出股票。市场整体下降时,人们很难决定买进更多股票以使成本摊薄,甚至很难决定将钱再投入股票中。人们不喜欢承受暂时性的痛苦,即便从长远来看会有更好的收益。很少有投资家能应对高回报率所必须经历的短期波动。他们将短期波动等同于风险。这是极不理性的。风险意味着你若押错了宝,就得赔钱。而相对短时期内的上下波动并不等于损失,因此也不是风险,除非你在市场跌到谷底时陷入恐慌,被损失吓得大乱阵脚。但是多数人不会以这种方式看问题,他们的大脑不容许他们这么想。恐慌本能会入侵,然后切断正常思考的能力。
我必须申明,人们一旦步入成年期就无法再学到上述特质。这个时候,你在日后成为卓越投资者的潜力已经被决定了。这种潜力经过锻炼可以获得,但是无法从头建立,因为这与你脑组织的结构以及孩童时期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不是说金融教育、阅读以及投资经验都不重要。这些很重要,但只能让你够资格进入这个游戏并玩下去。那些都是可以被任何人复制的东西,而上述7个特质却不可能。
我即将告诉你们的是:我不是来教你们怎样成为一个伟大投资者的。相反,我是来告诉你们,为何你们中只有极少人敢奢望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花了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查理·芒格、沃伦·巴菲特、布鲁斯·博克维茨、比尔·米勒、埃迪·兰伯特和比尔·阿克曼等投资界巨子,你们就会明白我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超越常人的智力,并且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达到今天的水平。你们是聪明人中最聪明的人。不过,即便我今天说的其他东西你们都没听进去,至少应该记住一件事:你们几乎已经没有机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你们只有非常、非常低的可能性,比如2%,甚至更少。这已经考虑到你们都是高智商且工作努力的人,并且很快就能从这个国家最顶级的商学院之一拿到MBA学位的事实。如果在座的仅仅是从大量人口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样本,那么成为伟大投资者的可能性将会更小,比如5000分之一。你们会比一般投资者拥有更多优势,但长期来说你们几乎没有机会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其原因是,你的智商是多少、看过多少书报杂志、拥有或者在今后的职业中将拥有多少经验,都不起作用。很多人都有这些素质,但几乎没有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使复合回报率达到20%或25%。
谢谢楼主。
又看了一遍
第二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是那种极度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获胜欲的人。他们不只是享受投资的乐趣——投资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清晨醒来时,即使还在半梦半醒之间,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研究过的股票,或者是他们考虑要卖掉的股票,又或者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将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以及如何规避它。他们通常在个人生活上会陷入困境,尽管他们也许真的喜欢其他人,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对方交流。他们的头脑始终处在云端,梦想着股票。不幸的是,你们无法学习这种对于某种东西的执迷,这是天生的。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强迫症,你就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布鲁斯·博克维茨( Fairholme Funds的创始人,选股思路深受巴菲特影响,组合集中、低换手率、很少越界)。
第三个特质是,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强烈意愿。这点对于人们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让伟大投资者脱颖而出的正是这种从自己过去错误中学习以避免重犯的强烈渴望。大多数人都会忽略他们曾做过的愚蠢决定,继续向前冲。我想用来形容他们的词就是“压抑”(repression)。但是如果你忽略往日的错误而不是全面分析它,毫无疑问你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还会犯相似的错。事实上,即便你确实去分析了,重复犯错也是很难避免的。
童年的经历影响一个人一生
经济护城河是一种结构性(structural)的优势,就像1990年代的西南航空。它深植于公司文化和每一个员工身上,即使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西南航空做的是什么,却没有别人能复制。如果你的竞争者知道你的秘密却不能复制,那就是一种结构性的优势,就是一条“护城河”。
在我看来,实际只有4种难以复制且能持久的“经济护城河”。一种是规模经济,沃尔玛、宝洁、家得宝就是例子。另一种资源是网络效应,如eBay、万事达、维萨或美国运通。第三种是知识产权,比如专利、商标、政府许可或者客户忠诚度,迪斯尼、耐克和Genentech即是此中典范。最后一种是高昂的用户转移成本,薪资处理服务公司沛齐(Paychex)和微软就受益于此,因为用户转向其他产品的成本实在高昂。
就像公司要么建立一条“护城河”,要么就忍受平庸,投资者也需要一些超越竞争者的优势,否则他就沦为平庸。
现在有8000多家对冲基金和1万家共同基金,每天还有数百万计的个人投资者试图玩转股票市场。你们如何比这些人更有优势?“护城河”由何而来?谁说伟大投资者是天生的?
我的图书馆
谁说伟大投资者是天生的?
& & & 上周提出了一个问题,巴菲特是精神病态者吗?  回答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精神病学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凯文-达顿曾经把精神病态者的独特技能归结为七种——1.无情;2.魅力;3.专注;4.坚毅;5.无畏;6.正念;7.行动。  而在上期专栏中,投资大师马克恰好也谈到了他认为的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  那么,巴菲特是精神病态者吗?让我们来做一个连线游戏——把马克所说的伟大投资者的7个特质,与凯文所总结的精神病态者的7个特质做一个对对碰。  伟大投资者的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请看:精神病态者的1号特质“无情”——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这意味不被大众情绪所传染,这是一种高度不共情的能力。  伟大投资者的第二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是那种极度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获胜欲的人。  请看:精神病态者的3号特质“专注”。精神病态者大多具备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专注力。  伟大投资者的第四个特质是,基于常识的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  很多事实证明,精神病态者往往具备超乎寻常的嗅觉。心理学家安杰拉-布克曾做过一个实验。她向47名男大学生分发《精神病态自测表》,根据结果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她让12名志愿者沿走廊走过,并录下他们的步态。这些人有些曾受过伤害,有些没有。  然后布克让47名大学生看这12段录像,要求他们按照从1到10的等级对每个目标的易受伤害程度进行评级。  实验结果表明,高分组的人比低分组的人更擅长判断别人弱点。后来,布克更是到监狱中为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做这个测试,结果表明他们的判断力更加精准。  这是一种天生的嗅觉。  伟大投资者的第五个特质是,伟大的投资家都对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怀有绝对的信心,例如巴菲特即使是在面对大量批评的时候,也坚持不投身疯狂的网络热潮。  请看精神病态者的4号特质“坚毅”。他们具备一种能力,按照自己的路线前进,丝毫不左顾右盼。  伟大投资者的第七个特质是,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毫不改投资思路的能力。  请看精神病态者的5号特质“无畏”以及6号特质“正念”。事实上,精神病态者根本不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他们的焦虑水平远远低于常人。  做完这个连线游戏之后,你一定有了惊奇的发现——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居然有五个与精神病态者的特质相吻合。  你会相信这只是巧合吗?  事实上,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精神病态这种现象。  《精神病态特质量表》的发明者利林费尔德认为精神病态是一个谱系,如果把它看成正常人格的延展,那么从逻辑上来说,精神病态本身就是一个标量,在一定的情况下,它有可能带来优势。  而我要介绍另外一个有趣的研究。2010年,斯科特-利林菲等三位科学家对每一位美国总统的传记作家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多位美国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精神病态特征,其中为首的是肯尼迪和克林顿。  社会学家约翰-雷说,极低和极高水平的精神病态都不是最佳状态,中间某个水平是最具有适应力的。  高水平精神病态者经常给自己招来麻烦,而低水平精神病态者则很容易焦虑。如果把状态调整到中间的某一个值,则很可能在社会上占据优势。  行文至今,再来看马克所说的,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主要依靠天赋以及童年期的培养,在成年期之后无法习得。这一点我并不赞同。  外科医生、陆战队兵、拆弹专家等多个行业的实例表明,你的精神病态水平是可以后天训练的。  这意味着,握住调音旋钮的,除了上帝之手,还有你自己的手。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伟大投资者的7个特质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来源:格上理财
,抢购高收益理财产品:详情咨询:400-166-1188
  我即将告诉你们的是:我不是来教你们怎样成为一个伟大投资者的。相反,我是来告诉你们,为何你们中只有极少人敢奢望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花了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查理芒格、沃伦、布鲁斯博克维茨、比尔米勒、埃迪兰伯特和比尔阿克曼等投资界巨子,你们就会明白我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超越常人的智力,并且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达到今天的水平。你们是聪明人中最聪明的人。不过,即便我今天说的其他东西你们都没听进去,至少应该记住一件事:你们几乎已经没有机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你们只有非常、非常低的可能性,比如2%,甚至更少。这已经考虑到你们都是高智商且工作努力的人,并且很快就能从这个国家最顶级的商学院之一拿到M学位的事实。
  如果在座的仅仅是从大量人口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样本,那么成为伟大投资者的可能性将会更小,比如5000分之一。你们会比一般投资者拥有更多优势,但长期来说你们几乎没有机会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其原因是,你的智商是多少、看过多少书报杂志、拥有或者在今后的职业中将拥有多少经验,都不起作用。很多人都有这些素质,但几乎没有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使复合回报率达到20%或25%。生涯中实现20%复合回报率的人,但在不了解你们的情况下很难提前断言那会是谁。往好的方面讲,虽然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在职业生涯中达到20%的复合回报率,但你们依然会比普通投资者做得好,因为你们是哈佛的MBA。一个人能学会如何成为一般级别之上的投资者。
  如果你们聪明、勤奋又受过教育,就能做得足够好,在投资界保住一份高薪的好工作。不用成为伟大投资者,你们也可以赚取百万。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高智商和努力钻研,你就可以学会在某几个点上超越平均水平。因此无须为我今天说的话而沮丧,即使不是巴菲特,你们也将会有一份真正成功且收入不菲的职业。但是你们不可能永远以20%的复合回报率让财富增值,除非你的脑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有某种特质。
  我不确定这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但如果你到青少年时期还没有这种特质,那么你就再不会有了。在大脑发育完成之前,你可能有能力超过其他投资者,也可能没有。来到哈佛并不会改变这一点,读完每一本关于投资的书不会,多年的经验也不会。如果你想成为伟大投资者,那些只是必要条件,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它们都能被竞争对手复制比――想想企业界的各种竞争策略吧。我相信你们在这里已经上过或者将要上战略课程。你们或许会研习迈克尔波特的文章和书籍,这是我在进商学院之前就自学过的。我从他的书里受益匪浅,在分析公司时仍然总会用到这些知识。
  现在,作为公司的CEO,什么样的优势才能使你们免受残酷的竞争?如何找到合适的点来建立起广泛的巴菲特所说的“经济护城河”(economic moat)?如果技术是你唯一的优势,那么它并不是建立“护城河”的资源,因为它是可以、而且最终总是会被复制的。这种情况下,你最好的希望是被收购或者,在投资者认识到你并没有可持续性优势之前卖掉所有股份。
  科技是那种寿命很短的优势。还有其他的,像一个好的管理团队、一场鼓动人心的广告行动,或是一股高热度的流行趋势。这些东西制造的优势都是暂时的,但它们与时俱变,而且能被竞争者复制。
  “经济护城河”是一种结构性(structural)的优势,就像1990年代的西南航空。它深植于公司文化和每一个员工身上,即使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西南航空做的是什么,却没有别人能复制。如果你的竞争者知道你的秘密却不能复制,那就是一种结构性的优势,就是一条“护城河”。
  在我看来,实际只有4种难以复制且能持久的“经济护城河”。一种是规模经济,沃尔玛、宝洁、家得宝就是例子。另一种资源是网络效应,如、万事达、维萨或美国运通。第三种是知识产权,比如专利、商标、政府许可或者客户忠诚度,迪斯尼、耐克和nentech即是此中典范。最后一种是高昂的用户转移成本,薪资处理服务公司沛齐(Paychex)和微软就受益于此,因为用户转向其他产品的成本实在高昂。
  就像公司要么建立一条“护城河”,要么就忍受平庸,投资者也需要一些超越竞争者的优势,否则他就沦为平庸。现在有8000多家对冲基金和1万家共同基金,每天还有数百万计的个人投资者试图玩转。你们如何比这些人更有优势?“护城河”由何而来?首先大量阅籍、杂志、报纸并不是建立“护城河”的资源。
  任何人都会读书。阅读自然无比重要,但不会赋予你高过他人的强劲优势,只能让你不落在别人后面。投资界的人都有大量阅读的习惯,有的人阅读量更是超群,但是我不认为投资表现与阅读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你的知识积累达到某个关键点后,再多阅读就会呈收益递减效应。事实上,读太多新闻反而会伤害你的投资表现,因为那说明你开始相信记者们为了报纸销量而倾泻的所有废话。
  另外,任凭你是顶尖学校的MBA,或者拥有注册资格、博士学位、注册会计师证书等等数十种可能得到的学位和证书,都不可能让你成为伟大的投资者。哈佛也无法把你教成这样的人,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也不能。
  我要说的是,MBA是学习如何精确地获得市场平均回报率的最好途径。你可以通过MBA的学习极大地减少前进道路上的错误。这经常能使你得到丰厚的薪水,即使你离成为伟大投资者越来越远。你不可能花钱买到或是通过读书学习而成为伟大的投资者。这些都不会让你建起“护城河”,只是让你更容易获得进入这场赌局的邀请而已。
  经验是另一件被高估的事情。经验的确很重要,但并不是获得(,,)的资源,它仅仅是另一张必需的入场券。经验积累到某一点后,其价值就开始收益递减。如果不是这样,那么60岁、70岁和80岁就应该是所有伟大资金操纵者的时代。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一定程度的经验是玩这个游戏所必需的,但到了一定时候,它就不再有更多帮助。它不是投资者的经济“护城河”。查理芒格说过,你们可以辨别出谁能正确地“理解”,有时那会是一个几乎没有投资经验的人。
  什么是投资者必备的竞争优势呢?就像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投资者的“护城河”也应该是结构性的。它们与一些心理学因素有关,而心理因素是深植在你的脑子里的,是你的一部分,即使你阅读大量相关书籍也无法改变。我认为,至少有7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的共同特征,是真正的优势资源。
  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当日这天到来的时候(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市场彻底崩溃,几乎没人有胆量再买入股票。而在1999年(次年即是纳斯达克大崩盘),市场几乎每天都在上扬,你不会允许自己卖掉股票,因为你担心会落后于他人。绝大多数管理财富的人都有MBA学位和高智商,读过很多书。到1999年底,这些人也都确信股票被估值过高,但他们不能允许自己把钱撤离赌台,其原因正是巴菲特所说的“制度性强制力”(institutional imperative).
  第二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是那种极度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获胜欲的人。他们不只是享受投资的乐趣――投资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清晨醒来时,即使还在半梦半醒之间,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研究过的股票,或者是他们考虑要卖掉的股票,又或者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将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以及如何规避它。他们通常在个人生活上会陷入困境,尽管他们也许真的喜欢其他人,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对方交流。他们的头脑始终处在云端,梦想着股票。不幸的是,你们无法学习这种对于某种东西的执迷,这是天生的。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强迫症,你就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布鲁斯博克维茨(Fairholme Funds的创始人,选股思路深受巴菲特影响,组合集中、低率、很少越界).
  第三个特质是,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强烈意愿。这点对于人们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让伟大投资者脱颖而出的正是这种从自己过去错误中学习以避免重犯的强烈渴望。大多数人都会忽略他们曾做过的愚蠢决定,继续向前冲。我想用来形容他们的词就是“压抑。”如果你忽略往日的错误而不是全面的分析它,毫无疑问你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还会犯相似的错误,事实上你确实分析了,重复犯错也是很难避免的。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祝玉婷&RF13009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三板公司保障项目XS30天120期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8.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0 元6.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30 天可投金额 0 元7.5%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19 天可投金额 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这个钱包能赚钱
7日年化收益3.21%额头深刻的皱纹和斑驳的脸庞,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当地人给断掉的鼻子贴上了创口贴,一时在网上走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精神病人与交易大师
  2005年,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与艾奥瓦大学的心理学家与神经经济学家组成了一个联合研究小组。他们设计了一个20轮的赌博游戏,游戏的规则很简单―抛硬币,如果你输了,赔掉1美元;如果你赢了,获得2.5美元。
  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在这个游戏中,参与者具备“概率优势”。也就是说,最正确的策略就是每一轮都投钱。
  好玩的地方来了。
  出人意料的实验结果
  研究小组选择了三组人参加这个实验。一组是正常人;一组是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杏仁核)受过损伤的病人;一组是大脑中与情绪无关的其他区域受过损伤的病人。
  结果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
  随着游戏的进行,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参与者,变得越来越保守,他们在游戏的后期不再下注,以图保住胜利果实。
  而第二组的参与者则丝毫不为“胜利果实”所动,他们一路下注,最终赢得了比其他两组多得多的钱。
  情绪是交易的敌人
  发现了吗?尽管只需要小学数学水平你就能发现正确的策略,但是正常人却很难执行这个策略―他们被情绪拖了后腿。
  如果把这个实验视为一个交易员考核,那么,显然是第二组完胜。由于大脑受损的缘故,他们不再受到情绪的干扰。而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下,情绪的干扰对交易不利。所以他们相当于挣脱了枷锁,一路向前。
  事实上,在大部分情况下,情绪都是交易的敌人。不过,如果你由此得出结论说,精神病人更适合做交易员。这个结论显然过于武断。但另一方面,你不得不承认,这个有趣的实验其实值得我们深思。
  疯子的优秀
  事实上,英国科学家凯文-达顿对精神病态者作了长达30年的研究,他有一个精神病老爸,有一个精神病至交,他成为了全世界这个领域的权威。他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写了一本书《为什么疯子比常人共容易成功》。
  他的研究表明,精神病态的人有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不共情。
  简单地说,就是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在人际关系中,这种人显然会到处碰壁。但是在某些特定领域,他们会表现得比常人更加优秀。
  巴菲特的贪婪
  让我们继续以交易为例。当整个市场陷入极度恐慌,如果你跟市场共情,那么,你的情绪也将是恐慌的。
  而巴菲特说,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是你贪婪的时候。
  还记得他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末期是多少钱买入的高盛吗?不妨问问自己,那个时候你敢买吗?是什么拖了你的后腿?
  事实上,凯文的研究远不止于交易层面。他发现,拥有某些精神病态特质的人,不但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交易员,也更容易成为一个更好的CEO,一个更出色的律师或者警察等等。
  当然,前提是一个合适的度。
  “日晒”的玄妙之处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精神病态就像阳光,暴晒可能会致癌,加速一个人的死亡。但是有规律地晒晒太阳,合理地接受日光照射,对健康和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他甚至总结了我们应该从精神病态者身上学习的七个要素,同时又不会走火入魔―无情、魅力、专注、坚毅、无畏、正念、行动。
  不知道为什么,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禅师们。
  巴菲特是精神病态者吗?
  你可能会被这个标题吓一跳。那么,在跳完之后请试着坐下来。相信我,我不会拿我很喜欢的巴老爷子来耸人听闻。
  我要先向大家介绍另外一个人,马克-塞勒尔。马克是对冲基金Sellers Capital Fund的创始人,曾在晨星公司担任首席股权战略师。2008年,他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场著名的演讲,我称之为“你不能成为伟大投资者的七个命门”。
  马克演讲的一开场就毫不留情地给座下哈佛的高材生们泼了一大瓢冷水,“你们几乎已经没有机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你们只有非常、非常低的可能性,比如2%,甚至更少。这已经考虑到你们都是高智商且工作努力的人,并且很快就能从这个国家最顶级的商学院之一拿到MBA学位的事实。”
  伟大投资者拥有7个特质
  马克说,你的智商是多少、看过多少书报杂志、拥有或者在今后的职业中将拥有多少经验,都不起作用。很多人都有这些素质,但几乎没有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使复合回报率达到20%或25%。
  “除非你的脑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有某种特质。我不确定这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但如果你到青少年时期还没有这种特质,那么你就再不会有了。”
  马克在给高材生们泼完了至少一桶凉水之后说出了他的重点―“我认为,至少有7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的共同特征,是真正的优势资源,而且是你一旦成年就再无法获得的。事实上,其中几个特质甚至丝毫没有学习的可能,你必须天生具备,若无就此生难寻。”
  坚毅、无畏和正念
  请看精神病态者的4号特质“坚毅”。他们具备一种能力,按照自己的路线前进,丝毫不左顾右盼。
  伟大投资者的第七个特质是,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毫不改投资思路的能力。
  请看精神病态者的5号特质“无畏”以及6号特质“正念”。事实上,精神病态者根本不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他们的焦虑水平远远低于常人。
  做完这个连线游戏之后,你一定有了惊奇的发现―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居然有五个与精神病态者的特质相吻合。
  你会相信这只是巧合吗?
  事实上,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精神病态这种现象。
  谁说伟大投资者是天生的
  我要介绍一个有趣的研究。2010年,三位科学家对每一位美国总统的传记作家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多位美国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精神病态特征,其中为首的是肯尼迪和克林顿。
  社会学家约翰?雷说,极低和极高水平的精神病态都不是最佳状态,中间某个水平是最具有适应力的。高水平精神病态者经常给自己招来麻烦,而低水平精神病态者则很容易焦虑。如果把状态调整到中间的某一个值,则很可能在社会上占据优势。
  行文至今,再来看马克所说的,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主要依靠天赋以及童年期的培养,在成年期之后无法习得。这一点我并不赞同。外科医生、陆战队兵、拆弹专家等多个行业的实例表明,你的精神病态水平是可以后天训练的。
  这意味着,握住调音旋钮的,除了上帝之手,还有你自己的手。
  伟大投资者与精神病人的重合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精彩纷呈,令人震撼的演讲。但这显然不是我要说的全部,事实上,我要说的还没开始。这篇演讲我曾在数年前读过,但直到我看过凯文-达顿关于精神病态者的研究之后再重读此文,忽然有了豁然开朗之感。
  马克口中的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与凯文所提出的精神病态者的普遍特质居然有着高度吻合。
  那么,巴菲特是精神病态者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建议你先默念三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果断与无情
  回答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精神病学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凯文?达顿曾经把精神病态者的独特技能归结为七种―1。无情;2。魅力;3。专注;4。坚毅;5。无畏;6。正念;7。行动。
  而投资大师马克恰好也谈到了他认为的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
  那么,巴菲特是精神病态者吗?让我们来做一个连线游戏―把马克所说的伟大投资者的7个特质,与凯文所总结的精神病态者的7个特质做一个对对碰。
  伟大投资者的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请看:精神病态者的1号特质“无情”―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这意味不被大众情绪所传染,这是一种高度不共情的能力。
  获胜欲与专注
  伟大投资者的第二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是那种极度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获胜欲的人。
  请看:精神病态者的3号特质“专注”。精神病态者大多具备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专注力。
  伟大投资者的第四个特质是,基于常识的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
  很多事实证明,精神病态者往往具备超乎寻常的嗅觉。心理学家安杰拉?布克曾做过一个实验。她向47名男大学生分发《精神病态自测表》,根据结果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她让12名志愿者沿走廊走过,并录下他们的步态。这些人有些曾受过伤害,有些没有。
  精准的判断力
  然后布克让47名大学生看这12段录像,要求他们按照从1到10的等级对每个目标的易受伤害程度进行评级。
  实验结果表明,高分组的人比低分组的人更擅长判断别人弱点。后来,布克更是到监狱中为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做这个测试,结果表明他们的判断力更加精准。
  这是一种天生的嗅觉。
  伟大投资者的第五个特质是,伟大的投资家都对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怀有绝对的信心,例如巴菲特即使是在面对大量批评的时候,也坚持不投身疯狂的网络热潮。
  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
  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
  第二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是那种极度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获胜欲的人。他们不只是享受投资的乐趣―投资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头脑始终处在云端,梦想着股票。
  第三个特质是,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强烈意愿。
  第四个特质是,基于常识的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
  第五个特质是,伟大的投资家都对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怀有绝对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对批评的时候。巴菲特坚持不投身疯狂的网络热潮。《巴伦周刊》为此把他做成了封面人物,标题是“沃伦,你哪儿出错了?”当然,事后这进一步证明了巴菲特的智慧,《巴伦周刊》则变成了完美的反面教材。
  第六个特质是,左右脑都很好用,而不仅仅是开动左脑(左脑擅长数学和组织)。我相信一个伟大投资家的两边大脑都发挥作用。作为一个投资家,你需要进行计算,要有逻辑合理的投资理论,这都是左脑做的事情。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根据微妙线索来判断该公司的管理团队。你需要静下心来,在脑中勾画出当前情势的大图景,而不是往死里去分析。你要具备幽默感、谦卑的心态和基本常识。还有最重要的,我认为你也得是一个好的写作者。
  第七个,同时也是最少见的一项特质: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毫不改投资思路的能力。
  在说完以上七个特质之后,马克反复强调,人一旦步入成年期就无法再学到上述特质。他认为这种潜力与人脑组织的结构以及孩童时期的经历密切相关。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伟大投资者的十个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