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华铭智能股吧与华虹计通哪个后市更具潜力

华铭智能IPO:持续盈利堪忧 历史与财务招质疑
中国网财经6月17日讯(记者 郑岚予)上海华铭终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铭智能”)于日送报招股说明书,拟在上市。针对启动前夕股东上海科投“莫名”退出和第二大股东同时兼任总监两个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对其进行采访,对方均未作出明确解释。从事IPO行业多年的专家也表示对华铭智能历史沿革和财务公正性的。 同时招股书中还暴露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下滑,对上海地铁相关项目依赖严重且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未来盈利能力令人担忧。
  上海科投“蹊跷”退出 财务公正招质疑
2005年国有PE上海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科投”)与华铭智能签署《增资协议》,以990万元增资华铭有限,增资后华铭有限的总股本从2000万变为2500万元,上海科投持股20%。但2010年10月上海科投“蹊跷”地在IPO启动前夕把所持上海华铭20%股份转给了现公司控制人张亮,退出了上海华铭。
众所周知,投资公司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的方式就是所投资的公司上市。但上海科投却在华铭智能上市前退出的做法让人觉得诧异。更奇怪的是华铭的招股说明书中对上海科投退出的原因及过程只字未提。
记者就此事采访华铭方面董事长秘书蔡红梅时,对方的态度相对谨慎,只表示一切以招股说明书为准。
“国有投资公司在上市前退出的情况,业内是有过的。因为国有投资公司大部分资金来源为社保基金,按照《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所投资公司上市后其很大比例将划至社保基金,而且解禁期将延长。业内通常做法是公司劝国有股份退出,并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偿。”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向记者解读其中内幕。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招股书中提到持有公司5.38%股份的第二大股东,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有亲属关系的张红艳,同时还担任了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业内人士估计其职位应为财务总监。
“大股东从财务上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行业评论员李世翔告诉记者,“股东担任财务总监的做法并不是很多,未来如果公司想要有恰当治理结构,这样的问题应该进行整改。”。
“上市公司对财务总监职位的要求是非常高,有忠诚的义务和独立性,要能够如实的客观的、公正的、独立的完成公司财务管理。”有多年IPO辅导经验的炜衡律师事务所郭律师向记者说。
有趣的是,郭律师同时还表示华铭智能这样的做法显得有些“业余”。一般家族企业上市的操作方法是让财务经理做名义上对外公开的财务总监,但是在实际的问题上是股东管理,实权还是掌握在股东手里。
  未来盈利能力下降 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增加
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在2011 年至2013 年,华铭智能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3.14%、31.42%及27.37%。同时招股书中还提示风险:此次融资后公司净资产规模将有大幅度提高,而短期内募集资金难以产生明显效益,因此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可以看出,净资产收益率下滑趋势明显,且未来或将继续大幅下滑。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说明了公司在走下坡路,盈利能力已大不如前。”某投资行业人士向记者解释。
与净资产收益率趋势相反,华铭智能的应收账款余额却在逐年增加,且数量较大。2011年至2013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323.43万元、7,527.10万元和10,296.48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8.58%, 24.63%, 27.34%。
“华铭智能是属于上海本地,订单也是来自上海本地,控制应该相对会好一些,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资深分析师李世翔表示。
记者在采访华铭智能方面时问及账款回收情况,对方并未作出解释。
“如果在这期间项目运营发生故障或者损毁,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难度也较大。如此巨大的应收账款余额,未来能否回收,回收的比例,将决定华铭智能未来的发展。”相关业内人告诉记者。
  未来存隐忧 外地拓展困难
华铭智能主要产品为AFC 终端设备,包括自动售票机和自动检票机。招股书中显示,2011年至2013年,同属上海地铁相关的上海华腾与申通集团皆为前三大客户。2013年,来自上海华腾与申通集团的收入占华铭总营业收入的近40%。
“华铭过于依赖上海地铁项目,对企业未来未来发展是有隐忧的。”铁路行业资深分析师李世翔表示。“而且上海地铁建设,直到2014年底,一直在放缓”
记者还注意到:与华铭同地、同样经营范围的上海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两年的业绩可谓“差强人意”,股价也持续性下跌。其2013年年报及2014年一季度报显示:营业利润同比下降都超过40%。华虹解释的主要原因为所依赖的的上海地铁近两年建设速度放缓。
“华虹计通与华铭智能,一家为上市公司,一家为准上市公司,有比较大的可比性”。记者在询问华虹与华铭的业务情况时评论员李世翔表示。
此外华铭智能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几乎所有产品皆为AFC终端设备。招股书中显示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公司AFC终端设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 800.96万元、13, 936.79万元及14,424.3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92.03%, 86.63%及88.88%。
“地铁建设为地方投资,采购上对本地企业有倾斜,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而华铭智能主要产品技术门槛低,可替代性比较强。所以其在上海本地市场增量小时,拓展外地市场也是相当困难。”某铁路行业资深人士认为。
本文来源:中国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华虹计通:券商独家调研华虹计通
&&&&1.公司主营业务介绍?&&&&本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包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城市通卡自动收费系统(主要包括城市公交一卡通收费系统、其他基于RFID的电子收费系统)、RFID物品识别与物流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读写机具等终端产品。AFC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经营业务,占比最大;RFID业务主要包括票证业务,比如目前已承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续展、西安园博会、北京园博会、青岛园博会、武汉园博会等,以及生产物流管理业务;城市公交一卡通业务比较稳定,在长三角区域比较有优势。&&&&2.华铭智能与公司AFC业务有相似,毛利水平与华铭智能相差有点大?&&&&华铭智能在AFC领域的角色是设备供应商,该公司除了AFC业务以外还有其他业务组成。而华虹计通在AFC领域的角色既是系统集成商也是设备供应商,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中AFC业务的占比较大。&&&&3.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更新周期是多久?竞争是否激烈?&&&&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更新周期一般是十到十五年。北上广深轨道交通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其他还有几十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都在新建,在这些城市新建的轨交建设中,大家都有机会竞争,但为了占据市场,该业务的毛利率确实有下降的趋势。&&&&4.董事会换届后,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是否有新的想法?&&&&董事会换届,但公司主要股东未改变。大股东主要侧重点在芯片制造,对于公司是集成电路应用平台的定位没有改变。&&&&5.国企改革对公司的影响?华虹集团是否有利于公司业务的资源?&&&&国企改革暂时对华虹计通还没有很大的影响,虽然计通是一个国有控股的公司,但也一直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公司的考核,激励均根据公司的业务性质而制定。华虹集团的主要资产投资于集成电路制造业,华虹宏力(华虹半导体)是一家占华虹集团资产比例最大的公司,已于前年12月在香港上市成功;华虹集团下属还有上海虹日,华虹挚芯等企业。&&&&6.华虹集团对公司并购的要求?&&&&华虹集团希望公司寻找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相关的并购标的,具有较高的协同性。&&&&7.AFC市场是否会增加销售人员?&&&&公司已经在西安、大连建设了销售中心,也在加强对销售人员的招聘。&&&&8.AFC业务主要竞争因素?&&&&在招投标时,业主会综合考虑公司以往的业绩、技术水平、项目经验等,但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价格也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扫描下面二维码下载“益盟操盘手”APP热门推荐股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铭智能股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