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西秀区高级中学七眼桥大塘河高郊农业生态养老开发项目是那家公司

沉默的塘河(外二章)--《散文诗》2016年01期
沉默的塘河(外二章)
【摘要】:正塘河沉默了,似乎忘记了曾经的歌、曾经的舞,曾经奔跑的脚步停下了,她沉默着。塘河没有源头,也没有河口,只有很多河弯,通向村庄这头、那头。一股一股,一层一层,千年万年,粼粼地闪着,清凉着每一个夏季,浸润着每一个冬季,缤纷着每一个春秋。你曾是塘河边奔跑的女孩,朝着家的方
【关键词】:
【分类号】:I227【正文快照】:
塘河沉默了,似乎忘记了曾经的歌、曾经的舞,曾经奔跑的脚步停下了,她沉默着。塘河没有源头,也没有河口,只有很多河弯,通向村·庄这头、男15头。一股一股,一层一层,千年万年,鄰粼地闪着,清凉着每一个夏季,浸润着每一-冬季,续纷着每一个春秋。你曾是塘河边奔跑的女孩,朝着家的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挺中;[J];音乐天地;2005年05期
王泽润;赵路伟;;[J];音乐生活;2010年03期
张俊文;;[J];会计之友;1989年01期
程才实;[J];城乡建设;2003年12期
郭兆甄;东红;;[J];四川音乐;1982年04期
龚宝珠;;[J];牡丹;2009年06期
龚宝珠;;[J];短小说;2009年02期
王振海;;[J];黄河之声;2009年10期
叶雪松;;[J];海燕;2002年03期
林泉;;[J];北京文学;200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栋;[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静;[D];清华大学;2005年
王国卿;[D];天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现在的位置:贵州希望网>>
西秀区七眼桥镇扶贫工作站到雷屯村查看扶贫项目施工进度
作者:赖智晨 && 文章来源:西秀区七眼桥镇 && 点击数:
&& 更新时间:日
为落实好青岛对口帮扶项目,让扶贫之花早日挂果,同时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履行扶贫工作站工作职责,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日,西秀区七眼桥镇扶贫工作站带着&跟进度、抓质量、保工期&的任务,到该镇雷屯村查看2016年度青岛对口帮扶《西秀区绿源丰金刺梨产业示范园区管理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情况 ,在施工现场各种机器一同齐发,开挖、推土、回填,各个施工点上工人正在抢抓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50%,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序推进。
在现场,七眼桥镇扶贫工作站对项目施工单位提出要求:一是施工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同时项目施工要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设计要求执行,切莫任意修改相关指标;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收集好相关资料、完善相关手续及加快推进,确保工程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文章录入:信息员西秀 责任编辑:chenmeizai
相关链接:
没有相关内容
还没有任何项目!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贵州希望网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西秀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安顺去试试网
当前位置: >
2016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编辑:电子政务办
[我要打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1月13日在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西秀区人民政府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西秀撤市设区以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发展动力活力最足、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同时也是我区思想行动更加自觉、发展理念更加开拓、干事激情更加高涨、自身建设更加务实、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主动引领新常态,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守发展底线和生态红线,以“一三四三”工程为抓手,统筹协调推进“四化同步”,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任务,顺利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为西秀迈向“四个全面”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注重发展质量效益,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综合实力精彩连跃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时刻绷紧发展这根弦,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省、市各种政策机遇,千方百计扩总量、提速度、稳增长、争位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位实现了从2011年46位提升至2015年第10位的大幅跨越。
打好了经济总量翻番仗。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5.9亿元,是2010年的2.8倍,年均增长15.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4亿元,是2010年的3倍,年均增长26.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337.2亿元,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8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亿元,年均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0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052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打响了质效双升攻坚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科技研发投入达1.32亿元,是2010年的12.3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16%,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基本达到省级同步小康创建标准。先后列入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省文明城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首家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省级农村金融信用区。
打赢了外界评价翻身仗。五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举全区之力,集各方之智,成功承办了全省第三届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等一系列省级重大会议,创造了“西秀速度”,积累了“西秀经验”,奏响了“西秀声音”,塑造了“西秀品牌”,凝聚了“西秀力量”,国家、省级领导多次到西秀调研指导工作,河北等省外发达县区及省内兄弟县区纷纷前来考察,实现了我们“走出去”和别人“走进来”的有效互动。
——我们注重挖潜力扩投资,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发展根基更加牢固
我们始终把项目作为施政抓手,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外联内引向上争,大量项目资金落地西秀,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不断夯实,筑牢了后发赶超的基石。
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实施亿元项目工作责任制,组建16个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派驻工作组,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在一线研究措施,解决问题,有力督促了项目进度。全区上下群策群力,在国家、省级项目竞争立项中成绩多次名列前茅。“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253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3亿元(其中2015年完成361亿元),是规划目标158亿元的6倍,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交通水利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建成建制村通村油(水泥)路894公里,实现乡镇通油路和行政村通组硬化路全覆盖。完成县乡道大修(提等改造)92公里,新建蔡轿产业公路、久联科技大道、安木公路。全面完成普安高速、六镇高速、贵安大道、木紫公路及沪昆高铁客运专线过境段征拆协调工作,安紫高速、花安高速征拆工作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0.1亿元,建成油菜河水库并投用,新场河水库形象进度达70%,大硐口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引千入虹工程建成通水,治理病险水库48座,新增灌溉面积11.4万亩,解决17.1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信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资2.6亿元,建成集信息消费体验、中小企业云服务、旅游大数据服务等平台为一体的西秀区消费信息产业服务平台。建成覆盖城区范围的城市精细化指挥中心,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79.7%,3G覆盖率达98.3%,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实现光缆全覆盖,云峰屯堡景区、旧州古镇景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新天地、宏宇小区“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并逐步延伸。
——我们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现代产业,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挑战,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始终保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步伐不停,坚持“赶”、“转”并重,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有力推动增量优质、存量优化。
新型工业蒸蒸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亿元,是2010年的3.5倍;规模以上企业106户,是2010年的2.5倍。围绕产业发展,强力推进园区建设,新建园区道路24.5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98.2万平方米,引入首发集团投资10亿元全面改善园区基础条件,园区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入园企业183家,园区工业总产值160亿元,位列全省千亿级开发区17个重点培育园区第7位。鑫龙食品、久联民爆等一批具有现代先进技术水平的食品、化工项目建成投产。
高效农业活力四射。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扩大蔬菜、经果、茶叶、烤烟、中药材、金刺梨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3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7个市级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产值百万元以上农业企业42家,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377家,成功打造“柳江鸡蛋”、“瀑珠茶业”、“刘官山药”等20余个知名品牌。粮经比从“十一五”期末的60:40优化为28:72,完成农业总产值23.9亿元。
文化旅游风生水起。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3.9亿元,接待游客1039万人次,分别是2010年的2.9倍和3.7倍。云峰八寨、旧州古镇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区列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完成虹山湖一期和夜景升级版打造,云山本寨传统村落恢复原貌,苗岭屯堡旅游商业综合体和“旧州屯堡·山里江南”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区已然成型,建成百灵希尔顿·逸林等国际大酒店3家,建成屯堡旅游大道、邢江河湿地公园环线公路、旧州至浪塘慢游道、旧州至浪塘观光小火车,“快进慢游”旅游体系初步形成,成功承办以“美丽乡村·让多彩贵州更加精彩”为主题的全省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得到时任省委书记赵克志:“安顺的这届是历届办得最好的一次”的高度评价。旅游业成为带动三产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旅游业带动下,物流、信息、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新兴产业好戏连场。安顺绿色动力垃圾发电新能源项目、兴贵恒远复合保温砌块项目建成投产,贵州洪能仓储环保能源餐厨垃圾回收项目基本建成,实现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吃干榨尽”,变废为宝,走在全省领先地位。家喻新型环保建材在北京新三板成功上市。“互联网+”行动积极推进,建成黄果树(豪德)电商产业园,引进京东、淘宝、黔包网等98家省内外知名电商和企业入驻,实现了西秀珍品出山更加快捷。
——我们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城镇增添魅力,城乡面貌变化巨大
我们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提升功能做精城区,创新路径做强城镇,注重特色做美乡村,精心演绎好城乡统筹发展二重唱,城镇化率达53%,较2010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
靓丽城市更加舒适。建成东二环路、中华东路延伸段等城市干线203公里,打通北四号路等19条断头路,全面完成城区主支干线“白改黑”工程,城区路网“微循环”初步形成;建成3个城市综合体,2个城市公园,4个市民活动广场,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38个,改造面积1987.8万平方米,完成民主路夜市搬迁及新夜市“安顺好吃街”建设。城区面积从40平方公里拓展到90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从33.7万人增长到46.3万人。
城镇品牌各具特色。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旧州镇、七眼桥镇、轿子山镇列入全国重点发展建制镇,抢占了城镇发展先机。省级示范小城镇旧州,市级示范小城镇轿子山、七眼桥、大西桥累计完成“8+X”工程93个,完成投资32.5亿元;旧州镇“1+N”镇村联动模式在全省推广,成为省级绿色低碳小城镇;杨武乡丘陵山地新型城镇化试点初显成效,大屯河农业高效产业示范园区“两委一中心”正式挂牌。
美丽乡村让人向往。深入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本寨等5个市级、大黑等19个区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规划编制,鲍屯、本寨、云山等13个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235户、小康寨建设46个、小康房建设1160户,完成重要干线景观整治,以浪塘、鲍屯、本寨等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浪塘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本寨获评“最具人文气息乡村”,我区获评全省“美丽乡村”产业示范县。
——我们注重改革扩大开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动力显著增强
我们坚持把改革作为第一动力,突出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全面深化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改革,以勇气和智慧探索出符合西秀实际的改革之路,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经济改革添活力。有力推进“先照后证”制度改革,率先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新增各类主体8502个;“营改增”试点积极推进,减免纳税人税负2.5亿元,成立PPP项目中心,组建城投、工投、交投、文旅投等平台公司,累计融资81.7亿元,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有效发挥;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安顺油脂集团成为全省混合所有制改革示范。
行政改革提效率。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撤并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水务局;创建新太、凤凰、马槽三个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我区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完成建制村撤并和村改居工作,372个建制村撤并为193个,基层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积极推进旧州镇、轿子山镇、七眼桥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委托下放事项195项,整合设置乡镇法治工作委员会、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
社会改革惠民生。实施“学区化”管理试点改革,“择校热”现象得到缓解;“医卫分离”改革全面铺开;积极构建“大城管”模式,建成5个城管·公安便民、利民警务平台;顺利完成岩腊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并在全区铺开,启动本寨、云山屯农村宅基地确权入股旅游开发试点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破冰;率先在全省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水养水”经验在全省推广;不动产登记工作有序推进;宗教事务行政执法试点等改革工作有力推进,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对外开放增动力。突出高层带动,区级领导干部先后352次组队到北京、深圳、东莞、青岛等地招商考察,成功签约项目399个,“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6.6亿元,是“十一五”总量的18倍。借助青岛定点帮扶机遇,“飞地经济”助推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成功引进德国巴斯夫、大润发超市、红星美凯龙、华润集团等9个中外500强企业落地。
——我们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天蓝山绿水清地净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做足“绿”文章,森林覆盖率达43%,较“十一五”期末提高了17.8个百分点。
布局绿色网。大力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建成5个城市山体公园、小型游园,启动全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完成造林任务40.5万亩,新增森林蓄积56万立方米,新增城市绿地255.7万平方米,完成石漠化治理73.2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全省园林城市,旧州镇获评“省级生态乡镇”;旧州镇浪塘村、大西桥镇鲍屯村、刘官乡大黑村获评“省级生态村”。
编织清新网。邢江河获批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是我区获得的首张生态建设国家级名片,虹山湖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创建获批,进一步彰显了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城市特色。深入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在大气污染防治及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等方面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99.65%。
筑牢净水网。实行区域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千峰河、邢江河等重要水源保护“河长负责制”,省级考核连年优秀;完成旧州、七眼桥、轿子山三个示范小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安顺东片区、轿子山、旧州三个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大西桥、七眼桥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新增污水管网5.4万米。
打造洁净网。累计投资15亿元,加大环卫市政设施改造,实现城区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启动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我们注重增进民生福祉,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社会事业跨越发展
我们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目的,坚持以实际行动兑现向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和增福工程,获得了群众的广泛点赞。
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实施年度重大民生工程,扎实办好年度民生实事,五年全区财政民生领域投入资金119.9亿元,年均增长12.5%,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低、农低分别提高到495元/月、2640元/年,提标幅度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0%、95%和96%。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310套,建成8583套,惠及困难群体5.3万人。实现乡镇中心敬老院全覆盖,建成农村幸福院15个。新建人行天桥13座、星级公厕43所、公共停车位4178个。扶贫攻坚有力推进,实现8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34个贫困村出列,4.46万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十件实事基本完成。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累计教育投入35.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3倍。建立西秀教育基金,“4+2”教育突破工程、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建设加快推进,“9+3”计划圆满收官。通过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增加优质中小学学位5000个,扩大了优质资源覆盖面。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建成西秀区高级中学、九小新校区,合并安吉职中、宁谷职中组建安顺机械工业学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惠及学生7万余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达1241人。顺利通过省“两项督导”及基本“普十五”考核验收。卫计事业走出新步伐。卫生固定资产和设备总值为十一五期末的7倍;建成区中医院并纳入市级管理;新建区人民医院新院,荣获民盟中央、西部促进会“微天使”工程肿瘤微创治疗示范点,成功加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启动“西秀健康云”平台建设和互联网医院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407万人次农村群众受益,减免医疗费用5.8亿元;人口事业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双降”目标。文体广电事业取得新进步。建成西秀文化中心、西秀区档案馆、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数字阅览室,391个农家书屋,区乡村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市民健身中心、安顺市户外健身步道;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任务,累计放映公益电影14898场,举办“虹湖音乐季”系列专场活动12场,成功举办“悦道杯”环屯堡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创业就业实现新高度。建成蚂蚁众创空间,出台西秀创客十五条优惠政策,引进喜马拉雅3D打印等32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残联“百合花行动”在全省推广,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6万人,是“十二五”期间目标任务数的5倍。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平安西秀建设深入推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成以“天网”视频监控为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实现“双98”。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实现双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连续5年为零,实现50个煤矿重点监管县(区)成功摘帽。“法律六进”活动纵深推进,建成20个乡(镇)、办事处法律援助工作站,287个村(居)挂牌成立法律援助联络站。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更好落实,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提供更多关爱服务。
——我们注重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推进职能转变,行政效能大幅提升
我们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职能和作风转变,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和区人大各项决议决定,建立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工作的常态化机制。五年来办理区级人大代表建议342件、区政协提案491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政务公开不断强化,政府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依法向社会公开。
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编制完成政府部门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并依法公开,行政审批事项从2010年的264项清理为206项;新建区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服务,累计受理各类事项67278件。作风建设持续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三公”经费大幅压减,公车改革顺利推进。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实现部门、乡(镇)协同办公系统横纵互联,极大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实施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企业和重大项目分级协调制度。
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强化。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着力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68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85人,收缴违纪款1150余万元。民生监督不断深化,办结民生监督问题3439件。
与此同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依法按章履职,档案、气象、移民、消防、老干、外侨、人防、国教、改制、应急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以时不我待、背水一战的勇气,接过“接力棒”,奋力“中途跑”,跑出“加速度”,打好“漂亮仗”,用实干换取了一串串精彩的数字和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绩,向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可以说,作为西秀建设者,我们干出了无愧中心城区地位的自尊,干出了省级同步小康创建达标的自信,干出了迈大步走前列作表率的自豪。
五年的生动实践证明:班子精诚团结是干成事业的前提。区政府领导班子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怀和“功夫必须在我”的当仁不让,自觉强化全局观念、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团结协作的强大合力,成为克服经济发展道路上困难和问题的制胜法宝。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是干成事业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5+2”、“白加黑”的拼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大力发扬“马上就办”作风和“钉钉子”精神,把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营造了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的良好氛围,干部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能干。群众信任支持是干成事业的基础。我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精心谋事、潜心干事 ,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十三五”,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秀人更有底气、更有志气、更有信心。
过去五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和各方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人民警察、中央和省、市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西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产业支撑较弱,科技创新不足,城乡建设有待完善,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升,干部执行力有待加强等等。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力戒自满,正视矛盾、直面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是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做好“十三五”工作,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及贵阳、贵安、安顺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以更快的节奏、更实的作风,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区委四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发展总纲,坚持主基调和主战略,大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突出产业优化、全域美化、城乡均等化,打造“1343”升级版,推动“五化”协同发展,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作为促进新跨越,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走出一条有别于省内其他市州中心城区、具有西秀特色的发展新路,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现行标准下农村、城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左右,2020年总量突破500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8%、16%、16%左右,结构优化为8.6:36:5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8%左右;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80%左右的农村建成美丽乡村;城镇化率达到61.5%左右;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60%;城镇绿化率达4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2020年超过198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2020年超过43800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万吨左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100%;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值保持在优秀梯队;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在国家、省控制指标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进入全省中心城区前列。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一、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优化结构、提升动力,打造“大产业”升级版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调高、调优、调轻的思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指示要求,加快构建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结构优化、开放合作、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西秀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做大基地,培植园区,扶持龙头,创建品牌,扩大市场,以工业“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为抓手,主动服务,做强项目。借助“飞地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大数据经济”,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增强发展动力,实现新型工业做大做强。依托军工企业技术力量及资源优势,强化军工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军地产业合作园中园,激活装备制造业。借助蔡官电厂项目,推进煤电化、煤电铝一体化,促进产业链延伸,产业幅拓宽。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以新型主体激活工业发展潜力,积极扶持做大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大型企业、上市企业。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培育做优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按照整体布局、逐步消化、渐进优化的原则,科学规范园区功能区划,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力争建成千亿级园区。走出一条工业园区特色化、产业结构多元化、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新型工业转型升级新路。
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发挥现代高效农业园区龙头带动作用,立足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高效农业、集约农业、生态农业等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标准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围绕菜园子、茶园子、果园子、药园子、花园子等特色牌,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地)。不断提高生态畜牧业占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到“十三五”末实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在农产品仓储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观光农业、信息农业、物流农业的第三产业上发力,力争农产品加工率达50%,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培育壮大一批新型混合所有制农业企业,实现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推动农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可追溯的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到2020年建成1个国家级、5个省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全域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加大旅游精品线路开发力度,做优大屯堡旅游圈,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接待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旅游发展要素集聚、设施标准、业态多元、服务规范,积极融入“黄-龙-屯”一体化进程。推进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建筑和流动文物的保护与开发,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活西秀茶产业观光游、美丽乡村游、文化特色游、度假休闲游、避暑养生游、科研考察游、会展商务游,将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建成吃有所品、住有所居、行有所乘、游有所感、购有所获、娱有所乐的国际山地特色旅游目的地。
推动新兴产业提质增量。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大3D打印、虚拟现实、裸眼3D等高新产业培育,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互联网+”与经济发展融合上“高大上”,把“互联网+”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推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夯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安顺大数据中心,做好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在大数据与公共服务结合上“接地气”,推广大数据全领域应用,构建大数据与物流运输相结合的物流体系,加速商品线上线下流通,改善城乡流通现状,提高群众生产生活便捷度,实现教育、医疗、养老、保健等公共服务向基层覆盖,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网络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型建筑建材业,加快现代物流、工业研发、创新金融、文创动漫等新兴产业培育,打造西秀经济发展全新增长极。
二、以协调发展为重点,统筹城乡、缩小差距,构筑“大城镇”新格局
依托山地特色,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围绕“五型”城市目标,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优化城镇功能布局,缩小城乡差距,打造具有西秀特色山地新型城镇化。
强基础固根基。借助黔中城市群发展机遇,积极融入贵阳、贵安、安顺一体化发展,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积极申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试点,加快海绵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内点对点半小时快速通达交通格局,加快城市综合体及商业街区建设,形成中心城区多商圈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管理粗放”等城市病。加大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力度。补齐乡镇水、电、路、管、气短板,实现乡镇供气全覆盖,加快国省干道、县乡道路的提等改造工作,抓好过境高速、国省干道征地拆迁工作。打实城镇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战,统筹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均等化。深入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农村宜居环境工程及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等项目,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
强服务促均等。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均等服务示范区,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统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文化等场馆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精神价值和人文含量。推广“两委”、“一三五”等西秀成功经验,探索乡镇公共服务新模式,落实乡镇总体规划,提高乡镇服务功能聚集度。加快推进城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完善服务要素,探索建立“30分钟乡村社区公共服务圈”,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服务全覆盖。
强支撑缩差距。按“一分三向”的新型城镇化“安顺模式”,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重点集镇和美丽乡村集中。在城市新区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发挥城市多商圈功能,增强城市经济带动力,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千”工程,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扩展城市发展辐射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品质化转变,增强城市居民幸福感。强化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园区与城镇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实施“一镇一特”战略,大力培育城镇优势产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实施“一村一品”战略,按照农民身份变职业、传统变现代、物权变资本、产品变商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到2020年,将城区建成宜居宜业新型城市;将乡镇建成含更多旅游名镇、商贸小镇、农特大镇、数据新镇、人文强镇的新型活力城镇;将农村建成文明美丽乡村,建成40个以上省、市级美丽乡村。
三、以绿色发展为基础,突出环保、强化治理,织密“大生态”绿色网
牢守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实现天常蓝、山常绿、水常清、地常净。
在“建”上出实招。坚持规划引领环保,强化生态红线意识,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环城林带、城镇公共绿地、山体公园等城市生态缓冲区建设。强力打造邢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和虹山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河流、水库水系连通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还原生态功能。建成两个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实现乡镇稳定水源全覆盖,实现不同区域水资源科学配置,保障镇、村供水。实现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垃圾无害化处置一体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在“治”上出狠招。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大力提升环境监测信息能力。着力控制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重点在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地质灾害治理、水资源保护管理上发力。全面推行重要河流及水源地保护“河长制”,强化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城乡居民绿色理念,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和节能产品,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快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区创建。利用市场化运作,破解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瓶颈。到2020年,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在“产”上出新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行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在节能、低碳、循环等绿色产业上创新,推动相关技术、装备、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培育循环经济产业,淘汰和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低端产业。通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方式,建成低耗能、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园区。
四、以改革开放为关键,锐意改革、招大引强,打造“大平台”多元版
坚持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内陆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做强平台。继续壮大城投、工投、交投、公投建、文旅投等区级平台公司,全面实现主体信用评级“AA”级以上,拓宽融资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国有资产自身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长期发展留下空间。推动 “5个100”工程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建筑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要素保障,让“金篮子”装更多“金鸡蛋”。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乡镇平台公司建设,实现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农业园区公司,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村做大开放型经济。继续加强创新型平台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产品研发、生产示范、技术推广、信息交流、人才培养上的深度合作,实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
做优招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借助黔中经济区优势,瞄准国内和国外发达地区,抓好有助于形成业态聚集、产业升级的优质项目。创新招商体制机制,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支持西部的优惠政策,丰富招商形式,加大对外推介,深化与欧美、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合作,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交流,拓宽招商空间,优化内部环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营造“政府主导、领导带头、部门服务、社会参与”的招商氛围。实现“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区外资金年均增长30%左右。
做大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科学谋划投资项目,以规划定产业、以产业定项目,加强项目储备,谋划一批支撑性强的重大工程项目,谋划一批符合国家和省、市政策和资金流向的重大工程,谋划一批纳入国家、省级规划盘子的重点项目,谋划一批关乎民生改善和区域发展的重点工程,规范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行领导干部包保项目和向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派驻工作组制度,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
深化改革。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机制,逐步放开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生态旅游等方面的融资渠道。发展“楼宇经济”、“飞地经济”、“银发经济”、“总部经济”等新模式。加大引银入区力度,积极引进各大金融机构落户西秀,激活金融市场。规范民间金融体系,探索建立民间金融机构管理体制,促进集体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深化农村用益物权运作机制改革,加强用益物权的确权保护,利用资源交易平台,增强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水权和林权等用益物权的资本性和流动性。大力实施以农业人口转移为重点的户籍制度改革,实现进城农民安居乐业。深化新型城市综合管理体系改革,整合社区、城管、住建、交警、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力量,建立城管、公安综合警务平台,实现从管理型城管向服务型城管的转变。
五、以共享发展为目标,改善民生、全面小康,书写“大民生”新篇章
坚持共享发展,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广大人民群众,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切实做到脱贫对象、脱贫项目、脱贫资金使用、脱贫措施、驻村帮扶、脱贫成效“六个精准”,认真落实区“33761”和“1+11”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制定脱贫计划,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资源的精细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的精准化扶持。明确部门的协作责任,推动扶贫开发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每个村至少培育1个特色主导产品,每个乡镇建成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让一批贫困人员就地转成生态保护人员,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一批,推进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实现专项脱贫、行业脱贫、社会脱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脱贫格局。实现1.96万户,5.34万人脱贫,109个贫困村出列。
唱响民生事业好声音。推进教育公平,基本普及15年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消除同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科学分配教育资源。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鼓励民间办园,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深入实施农村“薄改”计划,完成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乡镇基础教育设施投入力度,弥补教育资源短板,实现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发展医卫事业,加大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鼓励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专科医院建设,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医疗服务机制,建成西秀中医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全面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充分保障就业,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统筹做好困难特殊群体就业工作。成立一批见习基地,实现多渠道就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严格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拓宽维权渠道,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三留守”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关爱,完善相关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打好社会治理持久战。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建设乡镇电子政务服务中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隐患。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应急体系和应急平台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天网工程”,打造“平安西秀”升级版,巩固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实现“十三五”开门红,巩固提升同步小康创建达标成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左右,力争达到2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长8%左右,力争达到26亿元;第二产业增长16%左右,力争达到96亿元;第三产业增长17%左右,力争达到16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6亿元,增长13.5%;外贸进出口总额6600万美元,增长25%;招商引资省外境内到位资金增长3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0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00元,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54.4%;民营经济比重增加到70%;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万吨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项目投资,外联内引上争,做强县域经济发展“火车头”
紧抓投资拉动不放松,围绕强基础增后劲,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高起点谋划项目。着力在棚户区改造、扶贫、生态建设、新兴产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高标准谋划编制一批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以省、市项目观摩会为抓手,全力做好绿色能源示范县生物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项目、双堡镇大坝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综合建设等项目培育。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库投资额达7000亿元以上,实施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69个,总投资达681.2亿元。
大力度建设项目。启动国道长顺县马路场至木山堡公路、省道旧州至板桐关和挖沙坡至张家庄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安顺至风雷厂、蔡官至新场、黄腊至龙青、七眼桥至跳蹬场、关帝庙至旧州、九溪至七眼桥(雷屯—九溪段)县乡道改造工程,积极配合做好都香高速、北斗湖路、花安高速、安紫高速征地拆迁工作,大力发展匝道经济,确保交通投资完成12亿元。加快推进大硐口水库前期工作,确保下半年开工建设,实施大屯河产业园区自配水工程建设,完成2016年重点县农业水利建设工程,恢复、改善、新增灌溉面积10850亩,确保完成水利投资3.2亿元。
全方位拓宽投资。突出招商引资主渠道作用,围绕“五大新兴产业”导向,以西秀产业园区为重点平台,重点引进电子信息、铝型材生产、生物制药、养老健康、输配电器生产和民爆物品等上下游配套关联项目,招大商、引强商、选好商,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形成“园中园”,确保实现招商引资省外境内到位资金425亿元。加强政银企合作,充分发挥国资公司、城投集团、工投集团等平台公司作用,创新融资渠道和方式,加大融资力度。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努力盘活土地收益。积极争取政策性投资,大力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高水平做好服务。坚持申报项目抓落地、拟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服务,狠抓在谈项目、签约项目和在建项目的跟踪推进调度,不断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对新加坡工业园、佛山共建产业园等有意向的项目,盯紧客商,做好对接,争取尽快签订协议;对青岛宏达可控性生物降解膜项目、中粮饲料等新签约项目,加强督促协调,促使按约定及时开工建设;对贵安生态建材产业园、东屯生态观光园等在建项目,建立跟踪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促使项目早日投产见效;对永玖贸易、华顺煤机等已建成但经营困难的项目,积极开展回访,摸清经营情况,帮助企业破难题、促转型、提效益。
二、全力以赴抓工业升级,促进提质增效,按下县域经济发展“快进键”
深入开展遍访项目、遍访企业活动,加快推进传统工业提档升级,以大数据产业引领创新驱动,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盘活存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支持安大、安吉、新安等军工、航空和装备制造企业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推广安大军地合作模式,加强军地对接,打造军地产业合作园中园,将军工企业技术等优势资源,转化成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势力量。力争开工建设投资50亿元的蔡官电厂项目,发挥电价优势大力发展煤电化、煤电铝产业,加快黄果树铝业深加工及下游产品培育。实现轴承创新战略联盟抱团发展,继续抓好白酒、民族制药、茶叶、特色食品、民族民间工艺品等特色产业发展,擦亮特色产业“五张名片”。
做大增量,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互联网+”和云服务技术,在孵化平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做文章。重点围绕黄果树(豪德)电商产业园、西秀信息消费产业等服务平台,发展大数据产业,支持喜马拉雅3D打印、中建科达智慧健康等项目加快发展。深入挖掘我区中草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强化与省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对接,建立黄柏、头花蓼等中草药种植基地,启动百灵大健康医药产业集中配送中心建设,加快雄丰药业中药饮片综合加工及医疗器械生产项目、天健华夏七十三医院及附属养老设施建设,带动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
提高质量,精准定位园区布局。以实现整体规划、逐步优化和渐进消化为目标,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建立园区项目引入退出机制,精准定位园区功能布局,逐步形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全面启动区工投集团与北京首发集团10亿元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推动园区基础提档升级,建成西九号,北二号路并通车,启动西一号、西二号东段、北三号等道路建设,完成60%以上工程量,建成海诺集团北片区污水处理厂并投用。加大西秀科技产业园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标准化厂房附属设施建设,确保入驻率达90%以上,加快启动庆万嘉羊毛衫生产项目,实现外贸出口产值1亿美元以上。与家喻新型建材等企业签订清洁生产承诺书,确保成功创建省级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加大园区要素保障,借助贵安新区调规,争取更多规划用地指标用于园区工业用地计划,确保新增入园规上企业12户,园区工业增加值实现12.5亿元。
三、全力以赴抓城镇建设,以点连线带片,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器”
围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不走“摊大饼”老路,做足“蒸小笼”功夫,开创城乡统筹新局面。
做强做全城区文章。深入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双轮驱动”,加快万绿城、家喻大都会、苗岭屯堡、长欣中央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全面启动茶城片区、黄果树大街沿线、北部新区大水沟等25个棚户区改造工作,坚持安置优先,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和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动区城投集团与房开企业融资合作,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快推进中华东路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有序推进城区老旧危楼改造,将城市空地变成公共空间和城市绿地,打通环湖西路、南水路西段、凤东路二期、建设路二期等断头路,启动北五号路、北航路(西秀区段)和头铺麒麟广场建设。启动实施总投资1.84亿元的安顺市供水调度中心及应急水源改扩建工程。深入开展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特别是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全力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做大做优城镇文章。全面推广旧州“1+N”镇村联动模式,重点加快旧州、轿子山、七眼桥、大西桥、蔡官、岩腊等省、市、区级示范乡镇“8+X”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向乡镇延伸,增强小城镇中心镇辐射带动及吸纳能力,有力推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在旧州打造首个四季花海,为特色城镇注入新的元素。以“丘陵山地新型城镇化试点”为引领,重点加快杨武乡“一园六点一区”建设,将杨武乡打造成绿色生态和山水田园型示范小城镇,成功列入市级示范小城镇。加快推进旧州、刘官、黄腊等三地城镇带建设,以点连线带片,推动镇域经济加快发展。
做活做美乡村文章。借助承办2016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现场会契机,以“六个小康”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把乡村当做景点打造,重点围绕“旧州镇猓狸—彭家苑—大西桥镇下九溪—鲍屯”、“双堡镇大坝村—杨武乡平田村—猛邦村”两条线路,着力打造沿线村寨,年内完成19个村升级打造,将鲍屯、九溪打造成省级示范点,将黄腊乡龙青村、轿子山镇秀水村、东屯乡西屯村打造成市级示范点,确保“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覆盖率达100%。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围绕旅游带动、产业带动、生态示范、健康体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四、全力以赴抓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用好县域经济发展“助推器”
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抓园区促带动。加大西秀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区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7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投入,推进“乡乡镇镇建农业园区”工程,力争建成东屯、黄腊2个省级高效示范园区,辐射带动蔬菜、茶叶、中药材、水果种植面积分别达25万亩、14万亩、7.8万亩、15万亩,烤烟收购10万担。加强青岛对口帮扶工作,建成东屯乡青岛莱西、寿光两个高效蔬菜产业园。积极抓好青岛生态肉牛项目对接工作,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实现肉蛋产量5.45万吨,水产品3000吨,畜牧业产值占一产比重达到35%。
抓市场促生产。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抓手,力争年内实现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全覆盖,80%行政村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打造电商扶贫示范乡镇5个,电商扶贫示范村20个,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扶贫示范县。加强与广州物流连锁协会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接,打通生产环节和终端环节“隔阂”,借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山药、茶叶、经果、大米等优势农产品出山,变存量为增量,变优势为产值,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1000万元。持续加大对金刺梨、薏仁米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
抓要素促效益。整合资金、人才、土地,做好要素保障,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产出效率。培养种植大户30个、专业合作社40个,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0人,继续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户1000人加强技能培训,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制改造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00元。
五、全力以赴抓旅游发展,促进文旅融合,点燃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以大屯堡旅游圈为核心,做美城市精品旅游带、做活屯堡文化旅游带、做强示范城镇旅游带、做精美丽乡村旅游带,助推旅游业提档升级。
大力强化业态培育。深入开展“屯堡文化汇”系列活动,加快旧州核心商业街区、邢江河沿线农家体验和农业观光业态培育,开发露营、骑行、徒步等旅游产品,实现业态上高中低结合,产品上新奇特融合,激活“山地全域旅游”,提升大屯堡旅游圈文化内涵。建成八一电影制片厂实景演出基地一期项目,大力提升西秀旅游品牌和形象,带动文创产业提档升级,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增长28%。
大力夯实旅游基础。大力推进全省旅游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文旅投公司做大做强,积极探索国有资产参股旅游开发。紧抓“黄—龙—屯”一体化进程,提升景区发展水平。重点加快“旧州屯堡·山里江南”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区、云峰屯堡景区升级改造一期、虹山湖景观整治三期、溪桥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大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旅游标志标牌,建成一批景区客栈、停车场、公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中国物流黔中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建成4万平方米现代电子商务仓储一体化配送中心,启动京东世纪商贸城建设,将西秀打造成为黔中商贸物流集散地。合理布局城区商业网点,规范城区市场建设,启动农贸市场三期建设。加快融资租赁、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六、全力以赴抓绿色发展,突出建、管、护,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生态屏”
以实现天常蓝、山常绿、水常清、地常净为目标,着力打造南部九龙山山脉、北部金银山山脉“城市绿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突出“建”生态工程。抢抓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机遇,抓好人工造林、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建立政府、公司、集体和个人在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中的收益分成机制。完成荒山造林10.8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3800亩、森林抚育2.5万亩、造林补贴3.8万亩,完成东屯乡石漠化治理14.37平方公里,确保森林覆盖率达47%以上。积极做好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加快推进虹山湖湿地公园建设,力争将虹山湖申报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突出“护”生态环境。深入实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推进环境保护大检查和网格化监管,重拳打击违法行为。结合扶贫脱贫工作,扩充村级护林员养护队伍,加强森林保护力度。推进千峰河、邢江河和油菜河等主要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加快中心城区、城乡垃圾收运、污水处理系统全覆盖工程建设,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
突出“管”生态破坏。全面落实省市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加强对重点减排企业的督查管理,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落户西秀,确保外排污水和废气稳定达标。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行清洁能源生产,加快全省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支持安顺绿色动力垃圾发电、兴贵恒远新型建材等循环经济项目加快二期、三期建设,积极培育一批绿色、环保、低碳、循环项目。
七、全力以赴抓脱贫攻坚,开准“药方子”,拔除县域经济发展“穷根子”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深入实施“33761”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区级“1+11”脱贫攻坚配套举措,同步推进农村、城市精准扶贫,力争全省脱贫攻坚现场观摩会在西秀召开。
强化精准识别。按照“规模控制、严格程序”的原则,严把入口关,确保应进则进、应扶则扶。进一步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对全区109个贫困村、1.96万户贫困户现状进行再排查、再核实,实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同时,根据不同原因、不同类型贫困户,有针对性制定年度脱贫计划和措施,确保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研究制定城区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保两手抓、两手硬。
强化攻坚成效。积极争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认真谋划实施旧州、杨武、岩腊、蔡官等乡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工程,加快优质蔬菜、精品水果、生态畜牧业、中药材、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发展,加快贫困村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农村公共服务上水平。通过产业和就业扶持7000人,生态效益补偿扶持2000人,对“两无”人员实行民政低保兜底,全面实施教育、医疗扶持救助保障政策,确保农村群众不因学、因病致贫返贫,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均纯收入增速13%以上。
强化资源整合。推进金融扶贫。整合金融扶贫资源,组织实施好小额到户贴息贷款、省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项目,结合实际,设计好支持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金融项目。抓好对口帮扶。进一步加强与青岛等对口帮扶城市对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不断提升对口帮扶成效。引导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广大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综合运用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转变发展观念,激发发展活力,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强化督查调度。建立完善脱贫攻坚督查调度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责任书,对区、乡、村三级脱贫攻坚“作战图”不定期开展督查,区政府定期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报告,及时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实行乡(镇)政府及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脱贫攻坚述职报告制度,对完不成脱贫任务,搞“数字脱贫”的严肃问责。建设西秀区扶贫大数据中心、脱贫攻坚网站,制作全区脱贫攻坚手机APP客户端,建立沟通上下、政策宣传的工作平台。
八、全力以赴抓民生事业,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筑牢县域经济发展“压舱石”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让西秀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完成虹山湖二期工程建设。2.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24000户,完成公租房建设2000套。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2015年分别提高10.1%和18.64%。4.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279人,8个贫困村退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622户1985人。5. 新增城镇就业20800 人,新增创业600 户,创业带动就业2000人。6.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77个,实现全区66个一类贫困村活动场所达300平方米以上,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62个。7. 建成2个大型车辆停车场,新增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1000个。8. 启动县道改造62公里,完成县乡道提等改造5.2公里、通组路、连户路建设300公里、通道绿化工程300公里。9.解决岩腊片区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2.2万人饮水安全工程,启动雨棚水库、芦坝水库建设。10.完成中心城区106座城市山体景观绿化工程,建成山体公园1座。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西秀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扎实推进教育“新两基”工作,大力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 启动2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2所中心城区中小学、1所标准化幼儿园新建工程,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和继续教育,扶持发展特殊教育。全面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激励政策。着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建立区级卫生应急救援服务平台。完成区人民医院搬迁并启动二期建设,建成7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1个中心卫生院建设达二级医院标准、建成“健康小屋”30个以上。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两馆一站”免费对外开放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全省第三届农运会筹备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进蚂蚁众创空间加快发展,新引进入驻创客(团队)20家以上,将其打造为创新示范基地。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让西秀群众有更多安全感。深入推进“平安西秀”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快推进“天网”工程全覆盖,实施“平安细胞工程”,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继续抓好“阳光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无毒害”创建活动,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完成区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并投用,实现乡镇禁毒宣传教育园地全覆盖,每个乡(镇)、办事处至少创建一个禁毒先进示范村(居)。完成“康复中心”和“工读学校”建设并启用,实现“特殊人群”有效管控,加强专业反恐力量建设,切实巩固和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达到优秀水平。加强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建立完善各类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实现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双降”目标。加快创建实施“12349”信访管理新模式,建成区、乡联动视频接访平台,畅通信访渠道,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九、全力以赴抓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凝聚县域经济发展“向心力”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巩固提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加快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政府职责,推行依法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确保各项决策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切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坚持从严治政。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实施办法和区委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成西秀区党风廉政建设综合信息工作平台,着力打造民生监督数据笼子,重点围绕退耕还林、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强化执纪监督问责,着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
坚持科学施政。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决做到以政府权力清单消除权力寻租,以责任清单规范政府行为。围绕将区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全省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变“现场跑”为“网上跑”,有计划推进乡村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建立,搭建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全面实施政务公开,完成区政府门户网站整体迁移到省政府门户网站云平台,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快速发展。
各位代表,脱贫攻坚号角已经吹响,西秀跨越图强始于今朝。
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适应新常态、彰显新作为,为实现西秀后发赶超,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一三四三”工程:指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二四”攻坚战要求,结合西秀提速发展、后发赶超、率先小康奋斗目标所制定的战略部署,即:紧紧盯住“做大城市、做强产业、夯实基础、推动跨越、率先小康”一个目标,扭住“投资、招商、改革”三个关键不放松,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山地特色城镇化、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和现代旅游产业升级版”四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安全感满意度提升计划、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计划、小康六项行动计划”三个计划,努力建设实力西秀、宜居西秀、开放西秀、平安西秀、文明西秀。
2.四个全面: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3.国家智慧城市:指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
4.“三网”融合: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连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5.“8+X”工程:指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要建设或完善“8个1”项目(1个路网、1个标准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农贸市场、1个市民广场或公园、1个敬老院、建设1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1个污水处理设施或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和“8+3”项目(“8个1”项目再加上1个体育场、1个产业园区、1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后再新建若干地方政府自选项目。
旧州镇“1+N”镇村联动模式:指旧州镇在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中的首创经验,指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结合下辖村寨的资源禀赋,在产业结构、村庄整治、民主管理等方面实行以镇带村、以村促镇,达到共同加快发展的做法。
7.“两委一中心”:指法律服务委员会、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8.“先照后证”:指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再办理有关许可证。
9.“三证合一”:指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10.“一照一码”:指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学区化管理:指在行政主导下以一定的方式把特定区域内的相关学校结成办学共同体,实行区域间、城乡间统筹规划,达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医卫分离:指将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分离,将基本医疗服务资产国有化、管理市场化,通过托管、能人领办等方式,将乡镇卫生院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部分资产(办公地点、设施、设备等)与投资方共同成立乡镇医院,乡镇医院采取“资产国有化,管理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
13.“飞地经济”:指发达地区与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
14.“法律六进”:指法律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15.“三严三实”:指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
16.工业“百千万”工程: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按照“帮一个、上一个、招一个”的要求,省级抓“百”户企业立标杆、市级抓“千”户企业强骨干、县级抓“万”户企业夯基础,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工业发展良好格局。
17.工业“双服务”:指服务企业和服务项目。
18.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六个小康行动计划:指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寨、小康讯六项行动计划。
20.“135”西秀经验:指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推行区域化党建,扁平化管理、网格化服务,建成党建互助浓墨重彩、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社区服务绚丽多彩、社区面貌流光溢彩、群众生活多姿多彩的和谐社区。
21.“一分三向”:指实施户籍属性与居住地分开,引导人口向市区、重点镇、美丽乡村聚集。
22.“十百千”工程:指加快推进10个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100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1000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指严禁盗伐滥伐林木、严禁掘根剥皮等毁林、严禁非法采集野生植物、严禁烧荒野炊等容易引发林区火灾行为,严禁擅自破坏植被从事采石采砂取土等活动,严禁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造成生态系统逆向演替。
5个100工程:指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
25.“楼宇经济”:指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自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6.“银发经济”:指以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新型经济模式,包括卫生健康、家政护理、日常生活用品、保险医疗、金融理财、旅游娱乐、房地产、教育咨询等各领域。
27.“总部经济”:指企业总部及具有总部功能的企业职能部门所在地,借助“总部资源”的向心力,形成以总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和消费市场,带动总部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
28.“33761”: 指3年时间内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实现7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发展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社会保障到村到户,健康保障到村到户),做好6个小康行动计划(小康水、小康路、小康电、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29.“1+11”文件:指以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为一个总纲,《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扶贫生态移民力度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关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实行包干扶贫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少数名族特困地区和数量较少民族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关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西秀区贫困乡(镇)、村退出实施方案》、《西秀区电商扶贫实施方案》等11个文件为配套的系列文件总称。
30.“薄改”: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31.“三留守”:指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32.“五大新兴产业”:指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标准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型建筑建材业。
PPP模式: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
34.“一园六点一区”:指在杨武乡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具体目标,一园即大屯河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六点即平田公共服务示范点、大屯河丘陵山地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观光游示范点、传统农耕与民俗体验示范点、猛邦普里庄园示范点、家合文明乡风示范点、杨武农民集中建房示范点,一区即普里风情体验区。
35.“两无”:指无业可扶持和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
36.“新两基”:指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
37.“两馆一站”:指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
38.“12349”信访管理新模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日出台《关于创建县域信访管理新模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求各县区创建实施“12349”县域信访管理新模式。“12349”指“一个机构、两项职能、三大制度、四个平台、九项机制”。一个机构是指各县(市、区)要建设好群众(信访)工作机构,确保适应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需要。两项职能是指各县(市、区)群众(信访)工作机构既要履行协调各职能部门做信访人群众工作的职能,又要履行协调各职能部门做非信访人群众工作的职能。三大制度是指创建实施阳光信访工作制度、责任信访工作制度、法治信访工作制度。四大平台是指建设好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群众直通交流平台、县级群众来访联合接访平台、上下联动视频接访平台、人民建议征集平台。九项机制是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县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干部包案化解工作机制、信访事项办理“三级调处”机制、涉京“四访”依法治理工作机制、信访代理代办工作机制、信访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处置机制。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你可能会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法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