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科伍杄岛被收购了的好还是融创的好

热门推荐:
  现实永远比剧本精彩,世事宛如欧亨利的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昨天朋友圈被两条新闻刷屏,先是杭州出台了最新的限购政策,尚未完全消化,融创中国就和联想控股联合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准备花 137.9亿元收购联想的全资子公司,融科智地。
  小说《基督山伯爵》的结尾用来形容昨天发生的一切很有意思: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杭州限购:情理之中
  昨天,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了最新的限购政策,即自9月19日起,暂停在杭州市区限购范围内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出售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严惩开发商捂盘惜售行为仅仅过去了四天。
  2014年,杭州全面解限后,这是再度重启限购政策,网友戏称说,“又重新封印了!”
  具体政策内容为:
  在市区限购范围内暂停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限购政策充分体现“因城施策”总体要求下实施差别化、精细化调控的思路。
  明确了限购范围为杭州市,但不包含富阳区、大江东。
  限购时间也明确了,新建商品住房以网签平台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二手住房以网签平台房屋转让合同签订时间为准。
  不过呢,杭州新的限购政策,跟北上广深相比,还是显得要温和许多,甚至可以说是“温柔一刀”。
  9月18日当天,杭州新房二手房总共成交5105套,其中新房3265套,二手房1840套!数字背后,是无数难眠的购房人和地产业内。
  至于杭州为何在此时限购,首先有一二线城市上涨的大背景,其次G20峰会之后全国对杭州的整体认知度有所提升,许多人认为这是价值洼地,尤其是杭州在两年前还取消了限购,当时是2014年7月,杭州率先对主城区140方以上住宅、萧山、余杭松绑限购,一个月之后,杭州的限购政策全面取消。
  这才导致大量的外地投资购房需求急剧上市,这也是这次限购临时出台的重要原因,有一组数据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根据透明售房研究院统计,本周(9.5-9.11),杭州区新房签约3191套,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共签约2311套,而截止9月18日晚22点,杭州住宅库存58468套,按照目前的去化速度,住宅去化周期不足30周。
  据说,投资性需求购房比例已经非常高,我们评价杭州的这次限购,情理之中。
融创收购融科智地:意料之外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融创的收购故事,一个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商业故事之一,毫不逊色于你所熟知的乔布斯。
对绿城发起收购,对佳兆业发起收购,对雨润发起收购,还间隙性对中渝置地、莱蒙等多个项目发起并购。
融创这家公司,对于整个地产的发展史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们始终有着无穷无尽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并购神话,这背后,我们相信,绝对不止是孙宏斌,也许还有些你所不知财报上的一些名字。
昨天的故事来得甘冽,更富有延展性,这份昨天晚上的公告让许多业内为之震惊:简单的概括,联想控股137.9亿元出售旗下融科41家地产公司。
协议显示,联想控股将向融创房地产集团转让除与融科资讯中心园区有关的资产负债权益以外的全部资产、负债与权益,交易涉及金额约为136.5亿人民币,相关业务将全部注入融创新成立的子公司中。
交易完成后,融创将涉及中国41个目标公司的股权,这41个目标公司主要拥有42个物业项目,分别位于北京、天津、重庆、杭州等16个城市,总占地面积约69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02.2万平方米,未售面积约730万平方米。
在克而瑞2015年的销售排行榜中,融科智地以125亿排名业内81名,今年1-8月份的销售排行榜中,以100.6亿元排名83名。
如果非要理性的分析,融创借融科智地,多进入了大庆、烟台、大连、景德镇、昆明、长沙等城市。
双方的合作,在打造精品的产品战略上,融创与融科有着高度相似性,基本上属于无缝对接;在区域战略上,双方均已形成多地域布局,既能在核心城市发挥协同优势,又将在全国布局中进行优势互补。
划算不划算,这不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对于买卖,融创的孙宏斌练就出生入死的本领,向来大开大阖没有丝毫多余的花哨,“买卖就是买卖”。
他的买卖论早就自成体系:合适就干,不合适就算。
搜一下百度新闻,最近关于融科的一条新闻停留在:日,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先生莅临融科智谷指导工作,洪山区区委书记黎东辉,融科智地集团副总裁、华中公司总经理任锋陪同考察。
昨天的深夜,我和国内写商业人物出名的一个作家交流,“我觉得联想控股卖掉地产业务顺理成章。只是接盘的是融创,一下子增加了好多戏剧感。”
他用华兴资本包凡一句话来形容这桩人和事:有些人像天上的神仙,看着下面这些人打架。
山水有相逢,故事的背后,是两个耐人寻味的男主角,汉疆唐土,孙宏斌与柳传志。
这二人并没有在彼此的世界里越走越远,并肩战斗的袍泽之情,至少在男人的疆土里,足以书写:那些年我们一起并肩战斗的时刻。
比赛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发现,你们岂不知道吗?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获取相关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附近人在搜什么
融创收融科:“双融会”能否变成“双赢会”
  融创中国并购融科智地开发业务,双融相会让中国房地产市场在金九银十的热闹中又爆出了一桩大事。
  联想控股与融创中国相关协议显示,联想控股将向融创房地产集团转让融科智地除与融科资讯中心园区有关资产负债权益之外的全部资产,交易涉及金额约为136.5亿人民币,在近期并购频发的地产行业,成为外界非常关注的焦点事件。
  而本次并购的商业意义更是远超地产范畴,此次并购更是让外界感受到,在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同类型企业正在谋求通过并购等多种手段,对业务进行深度整合。无论是融创中国所属的房地产这样的传统行业,还是联想控股近期发力明显的消费和服务领域,都进入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变革期,传统行业强强联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新兴领域则有待进一步的拓展。此次并购后,并购双方联想控股和融创中国均实现了主营业务上的聚焦,其未来还是颇值得期待的。
  两道商业算术题
  “1+1=?”和“6-1=?”这是两道再简单不过的算术题,但在商业世界里,他们的答案却可以充满想象空间。
  对于主业是房地产的融创中国而言,双融汇合延续了融创近3年来以并购重组驱动业务拓展的走势,而融科这块拼图的加入,显然会让融创的长板更长,与国外地产行业的并购相比,融创中国得到的不仅仅是地产公司最需要的土地资源,在品牌和影响力上也获益良多。
  融创和融科不仅均是全国性品牌,在高端物业领域也都有着良好的口碑。2016年上半年,融创实现销售金额560.5亿元,位于国内房企销售榜第8位,平均合同销售价格为20300元/平方米,是国内大型房企中产业单价最高的企业,一直专注于高端物业领域。而融科智地的产品线也一直是打造精品著称,可以说在产品战略上这两家企业方向基本一致。
  在衡量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区域布局上,融创已经成功进入20余座核心城市,运营项目156个,总土地储备4600万平方米,而融科在15个城市布局,运营项目53个,土地储备650万平方米。两者并购不仅能有效加强融创在既有区域布局的实力,也进一步打开了融创未来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融创和融科在并购中让外界感受到了“1+1&2”的相加效应,那联想控股的选择则让外界看到了“6-1&5”的聚焦效应。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在年初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就已经表示,联想控股战略投资业务将聚焦于消费与服务领域,此次转让融科智地后,战略投资板块将六去其一,在投资组合上联想控股做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也从一个侧面看到联想控股聚焦战略决心之大。
  从半年报联想控股对外发布的数据来看,其战略聚焦的金融服务、现代服务业、农业与食品板块与去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均实现了超过30%的正向增长,企业价值持续释放,聚焦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如果说融创中国的战略选择是为中国新兴中产阶层供给更加优质和丰富的居住服务,那联想控股则是在为中产阶层构建更健康的餐桌,更方便的医疗、更舒适的出行乃至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这是一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乃至资本的组合拳,而联想控股现在已经让这套拳有了模样。
  可以说,在消费与服务领域,联想控股旗下企业的盈利和体量,在过去两年间都实现快速增长,未来极可能从中诞生出能与IT板块媲美的支柱业务。在2015年上市之后,2016年动作频频的联想控股显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整合大年,剥离房地产业务之后的联想控股无疑将在聚焦主业上投入更大力量,联想控股今天选择做减法有极大可能是为未来对外并购的加法甚至是内部重新有机整合的乘法做准备,在消费与服务领域联想控股的动作仍将加速。
  整合并购做优大于做大
  融创、融科双融相会的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察点在于两家公司的决策者实在是渊源太深,以至于大量描摹中国现代企业历史的畅销书都会提及柳传志和孙宏斌的故事,而融创中国和融科智地的并购则为故事提供了更加出人意料也情理之中的新情节。而如果放在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细致咀嚼此次并购,则会发现故事背后更深层次的底蕴是中国企业战略层面的转型。
  融创和融科均诞生于中国加入WTO初期,可以说企业发展恰逢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的时代,而两者选择在经济增速减缓的大背景下并购整合,其战略方向已经不再单纯追求企业做大,而是选择用做优的办法来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而联想控股自身的战略聚焦,则是更需要体味的调结构之路。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与世界融合和新经济占比不断提升的新趋势,伴随中国居民财富增长,消费偏好不断升级,财务管理、医疗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正呈现出快速放大的态势,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联想控股的战略聚焦应该说也是一种做优的选择,而出让融科则是优化调整投资组合、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正常选择。
  可以看到,在中国经新的转型机遇期,中国企业已经不再盲目去争城夺地,做大的冲动已经让位于做优的踏实,这对于急需要寻找新动力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更好的消息。融科玖玖城 PK 融创伊顿庄园
热门楼盘:
项目优点:融科玖玖城地理位置很好,位于太湖新城板块核心区,将来发展前景不错;
玖玖城的洋房...
不足之处:融科玖玖城附近公交线路较少,目前只有8路和68路,交通不便;
房型不是太好,浪费的...
项目优点:融创伊顿庄园所在茶园新区目前是重庆发展比较热门的区域,区域发展潜力较大。项目周边...不足之处:融创伊顿创园所在区域目前最大的不足就是公共交通出行不方便,没有直达项目地的公共交...
融科玖玖城:
融创伊顿庄园:
楼盘对比:
手机找房:
推荐楼盘:
附近楼盘:孙宏斌3天内两次出手 买下融科后又以40亿入股金科地产|孙宏斌|地产|融创中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财经App:直播上线 博主一对一指导
  来自 地产界
  9月21日22时53分,孙宏斌名下融创中国(1918.HK)发布公告披露,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聚金物业认购金科地产(000656)非公开发行股票 9.07亿股,占金科已发行股份总额约16.96%。认购价为每股4.41元人民币,收购的总代价约为40亿元,这一价格比金科9月21日4.39元的收 盘价有小幅溢价。
  此前9月19日,融创刚刚宣布以137.88亿元收购联想集团名下融科地产名下地产项目。
  公告显示,天津聚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融创中国的间接全资子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物业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
  融 创在公告中称,金科地产在中国主要的核心二线城市从事房地产开发,拥有较好的城市布局。公司看好金科地产的未来发展前景,认为此次认购是一次较好的投资机 会,相信未来将为公司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公告称,目前金科地产拥有在建地产项目约75个,土地储备可建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孙宏斌以外,另一地产大佬许家印名下恒大系早已提前布局金科,经过多次增持,目前恒大人寿持有金科1.77%的股份,并通过前海开源资管计划买入2.31%,合计持有4.08%,逼近举牌线。
  金科总部位于重庆,于2011年通过借壳实现上市。
  澎湃新闻注意到,7月21日,金科发布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4亿股新股,募集资金不超过45亿元的新股发行方案获中国核准通过,当时金科表示,此项资金将用于公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偿还金融机构借款,融创此次认购的股份为其中一部分。
  据金科9月22日发布的公告,除融创外,两家信托公司华宝信托以及重庆国际信托也参与了此次增发。
  公司中报显示,公司实现销售金额约134亿元,同比增长约22%,其中地产板块实现签约销售金额约125亿元,同比增长约29%,签约销售面积约2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41%。
  可以看到,金科的土地储备布局思路与融创类似。
  公司称,近期地产战略布局由2013年的“二三线为主,一四线为辅”改为2014年的“二线为主,一三线为辅”,再调整为2015年的“二线二点城市为主,一
  线和中心三线城市为辅,逐步退出四线城市”,通过重点布局“核心十城”,在深耕重庆、苏州、北京、成都、合肥市场的基础上,逐步进军上海、天津、郑州、南京、武汉。
  除房地产业务外,金科目前还布局了物业管理,教育,能源等业务。
  收购绿城失败后,孙宏斌并没有放弃对收购同行的热情。
  入股金科前,孙还曾尝试收购陷入危机的深圳佳兆业地产(1638.HK),2015年5月,公司宣布放弃并购。2016年1月,融创宣布正式退出雨润的重组。
  此后孙氏开始转向收购公司资产,2015年9月,融创以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花费6.84亿的代价收购天朗旗下的8个项目。今年5月,融创中国44亿买莱蒙地产7个项目;最近的一笔收购就是融科旗下的41个项目。
  融创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融创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61亿元,同比增长106%。截至6月底,融创保有401亿元现金余额,以及约1680亿元的可售货值。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汪孟德表示,今年销售额将达到1100亿元。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融科和融创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