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整合潮大整合将会利好哪些股

央企整合股或将崛起-中新网
央企整合股或将崛起
  央企整合概念股在近期的表现值得期待。因为一方面整个央企的改革、整合将成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央企上市公司迎来新的发展周期。所以,国投系、国药系、华润系、中粮系等央企概念股的股价走势值得期待。其中,现代制药、国药股份等国药系可积极跟踪。而国投系整合受益概念股的冠农股份也可跟踪,主要是因为冠农股份拥有国投罗钾20%的股权,而国投系的整合涉及到国投罗钾的上市,所以,冠农股份的基本面将得到提振,值得跟踪。
【编辑:黄政平】
>证券频道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企并购重组浪潮或将涌现 最全央企整合股全搜罗(表)
第1页:分析称新一轮国企并购重组浪潮或将涌现第2页:史上最全央企整合股来了 覆盖200多家公司(表)第3页: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出台 投资机会有哪些?第4页:国企改革的四种重组机会你必须关注(附股)
分析称新一轮国企并购重组浪潮或将涌现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资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国企改革守住两大底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保建云在接受央广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国企改革在已有基础上的新的重大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重大进展,然而,部分地区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国有企业依然效率不高、产权不明的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的步伐已经明显加快。从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围绕国企改革召开过20次全体会议与6次专题会议。日,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两份国企改革的重要文件&&《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被视为这份顶层设计方案出台的前兆信息,同时也被视为下一步国企改革中的方向与原则。此前,尽管已经有部分地区出台了地方性的国企改革方案,但缺乏顶层指导与设计,国企改革推进缓慢,而《意见》的出台则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国家顶层设计方案,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定调。分类改革,方向更加精准分类,成为《意见》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意见》指出,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这样做是一大进步。&保健云认为,&首先,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纳入不同的改革措施当中,不同类型企业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市场环境,这种做法有利于差异化的改革措施,为不同的企业量身定制不同的方案;其次,国企改革的大盘子中不同类型的国企,改革的步骤、路径、地位与影响都不同,便于更加精准化与定向化的改革;三是,分类也为将来探索企业的差异化治理方式开启了新的方向,未来国企的管理方式也将更加灵活。&资本手段助推市场化改革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意见》指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公开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对几十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最关心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且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非常支持混合所有制。与此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大不同是,资本市场将在此次国企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一轮国企并购重组浪潮或将涌现。王建宙表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还有各种非公有资本融合在一起是大家所希望的,但更希望实现混合所有制以后来改变国企现有的机制,更加强调由市场来配置资源,而融入市场,走向市场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强调的改革方向。&这一次的国企改革,有利于国企按照全球通行的国际规则来参与竞争。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国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了竞争力,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企改革也为我们提供了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动力。&保健云说。(央广网)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经济年会今日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次……
0102030405
新闻直通车
01020304050607080910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管清友:央企大整合将会利好哪些股?
&&|&&来源:
&&|&&编辑:
  期待央企大规模的集中整合是不现实的,未来央企的整合必定是谨慎而有选择的推进,市场必将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国家重点鼓励走出去、高附加值、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业内竞争比较需要国家品牌、非生活性领域的行业应重点关注。
央企大整合将会利好哪些股?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央企一直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而随着南北车以及中电投和国家核电的合并,央企的整合重组无疑成为了市场最为期待的一环。但客观来看,央企整合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复杂工程。如果图一时之快而盲目合并,后患无穷,过往已经有过很多惨痛教训。所以,期待大规模的集中整合是不现实的,未来央企的整合必定是谨慎而有选择的推进,市场必将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一、央企整合之路:从&分&到&合&,从&李荣融时代&到&后李荣融时代&
  央企整合并不是新事物,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2003年之前,还没有&中央企业&的说法,只有所谓的大国企,这个阶段&大国企&重组的主要思路是拆分,比如近期合并的南北车就是在2000年由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来,其他影响较大的拆分案例还包括国家电力公司(2003)、中船工业(1999)、中核工业(1999)等。2003年国资委[微博]成立之后,中央正式赋予了&中央企业&的光环,而对央企改革的思路也从&分&转向&合&。
  自那以来,央企的整合大体经历了&李荣融时代&(2003年3月到2010年8月)和&后李荣融时代&(2010年8月至2014年)两个阶段。
  1、李荣融时代:狼吞虎咽,消化不良
  李荣融时代的央企整合速度较快。李荣融明确提出到2010年把196家央企缩减至100家左右,并把&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当作&一生的梦想&,要求央企&做到各自行业的前三名,做不到的,你就自己找婆家,你找不到的话,我给你找&。
  在这种思路之下,一批做不到&前三名&的央企被并入行业&排头兵&。李荣融主政的7年时间里,央企数量从196家大幅缩减至123家,而全球500强的数量则从7家增加至38家,总利润也从2400亿增长至1万亿以上。
  看上去,李荣融时代的央企重组基本实现了&做大做强&的目标,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是&消化不良&。有些央企过于追求做大企业规模,并购超出自身资金实力,以致于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从年间,央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从57%升至65%左右,远远超出国际平均水平。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需求急剧萎缩,很多传统产业的资产负债率飙升。两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冶和中钢。中冶集团在投资唐山恒通亏损74亿元之后,负债率高达85.5%,近乎资不抵债;
  负债率最高的央企是中钢集团。据官方披露,自2009年以来,中钢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连续5年超过90%,巨大的债务负担导致其连年亏损。
  其次是&整而不合&。有些央企形式上实现了整合,但在实际业务经营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并没有实现协同效应,反而因为盲目扩张增加了内部损耗。由中外运和长航两大集团整合成的中外运长航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一开始,两家的整合被寄予厚望。两大集团原来是航运板块的老三和老四,与老大中远集团(运力占55%)和老二中海集团(运力占25%)相去甚远,整合之后可以与中远和中海形成更有效的竞争。国资委[微博]希望以此作为央企合并的教案,要求在2011年完成重组。&[1]&&&&&
大城市生活丰富,工作机会多,更注重能力,缺点是生活...
国内常温奶(即超高温灭菌奶)保质期多为6个月,从国外进...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全央企整合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