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京津冀一体化燕郊全面发展以来,燕郊适合北漂吗

12月12日下午,河北燕郊福成路发生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被疾驰而来的宾利撞飞,面包车司机受伤,宾利车司机抢救无效身亡。事发现场有围观群众表示,“燕郊就这一辆宾利车”,死者是“燕郊首富”李福成之孙。于是,那些鲜亮的标签注定了这不再是一起纯粹的交通事故。截至昨晚22点,此条新闻在有的门户网站的跟帖量已达12万,关注度极高。有一条“老天有眼,但大多时候选择性失明”的跟帖被顶得极高。甚至还有人诛心地评论道,“来路不正的钱花费出去,必会要他家一条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围观了,而是赤裸裸地仇富。哥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已经年届70岁高龄的李福成,这个时常被当地人冠以“中国牛王”称号的老人排名2016河北胡润富豪榜第9位,系福成肥牛创始人,名下有福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成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而且,你能想像得到吗,几十年前的他,还只是一个读过一年书,满大街卖香油的穷小子!那么,这个李福成到底是何许人也?又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变成如今房地产大腕儿的,哥今天就给你好好扒扒这位传奇“燕郊首富”的发家史。1、小磨香油创业 赚了第一桶金李福成1946年9月出生于河北三河市。只上过一年小学的他,20岁起便在当地生产队油坊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自行车,驼着两只香油桶,敲着梆子走街串巷卖香油。1982年,三河县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个体户,26岁的他决定大干一场,东挪西借凑钱买了产油工具,又花心思把旧机器改造成机械磨油机,功效高,质量好,这一年芝麻加工量就达到20万斤,获纯利1万元。后来几乎垄断了全县的香油业务,甚至还因此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忠祥的采访。2、5000块借钱买牛 一发不可收拾成牛王1985年贷款5000元的李福成去三河月利交易中心购买了7头牛,掌握了用做香油剩下的废料麻酱渣喂牛的诀窍。从此他就开始了买牛育肥卖牛,一心一意做起了养牛生意,创办三河市兴隆庄养牛场,并于1993年正式组建河北三河福成养牛集团总公司。1994年李福成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养牛状元”称号。到1996年底,公司固定资产达到5000万元,出栏肉牛3.2万头,存栏8000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牛王”。3、专给北漂盖房子 一不小心盖了半座城提起整个创业经历,最为李福成唏嘘的还是跨界进入房地产领域。2002年9月李福成看准时机成立三河福成房地产开发公司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与燕郊彼此成就对方的地产之路。在燕郊及地产圈他有一句话颇具影响力,“只要有北漂,我就一直盖房子”。也正是因为福成集团清晰的市场定位:专给北漂盖房子,李福成的地产项目很快就打下了燕郊地产的半壁江山。相继开发有尚品福成项目、上上城项目(500万平米为全国单个项目建筑面积最大的商品住宅楼盘),上上城青年社区项目(创造了十个月间55个亿的销售神话)。伴随着地产项目的遍地开花,李福成也着手带领公司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沿着食品、地产两条产业主线,李福成布局了一系列上下游品牌。如今走在燕郊大街上,放眼望去,“福成”名牌随处可见,当地人经常笑言“半个燕郊都是李福成的”。既然提到燕郊的房子,哥当然不能一笔带过这个神奇地方的楼市。燕郊这几年的楼市可谓直冲云霄,从2005年的几千元一平米,到现在的两三万,直直的就翻了五六倍。大燕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燕郊已在北京的国际化背景下被多次提到。这是一个与北京处于“藕断丝连”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被百万“北漂”包围的城市,还是一个比顺义、平谷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要近得多的城市。与北京通州只有一河之隔的河北燕郊,从第一站到北京的CBD中心国贸直线距离25公里,不堵车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这也成为燕郊当地房产中介对外宣传的噱头。这座被称为北京“睡城”的河北小镇,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房价从不到1万元/平方米,到2万元/平方米,再到3万元/平方米,这一路涨上来,燕郊仅仅用了2年的时间。甚至燕郊某楼盘在10月6日开盘,单价高达4万元/平方米。在930北京楼市调控新政中,关于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规定: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购买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自住型商品住房、两限房等政策性住房除外)。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讲真,930这个炮仗还是挺响的,炮仗一放,北京没怎么动弹,环京除了燕郊,可都吓尿了一大片。在大炮仗声音里,有的人喊出了燕郊将跌到13000的口号,让一些早年8000入场的吃瓜群众以20000左右的价格抛出了,夯实了燕郊的市场。有人开始怀疑燕郊的价值,把自己18000入手的房子以23000的价格抛出,从此再也买不回来。不过,930政策至今两个月多月过去了,燕郊的房市慢慢苏醒了。燕郊的价值,远远被低估,在副中心猛烈加速推进的这几年里,燕郊还会经历更多的小风小浪。但是,深深嵌入在北京怀抱里的“神区位”,本身就是燕郊无人能及和无与伦比的超强利好。房子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越跌,越没人买,越涨,越有人买。扫描二维码,关注哥 的微信公众号:kancaige,就能马上看到更多精彩内容哦!
关注公众帐号和主创团队互动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现在位置:
微信关注我们30万燕郊北漂族跨省上班
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有约30万白领跨越北京和河北两地上下班,每天上班车程约为四五个小时,提起这种两地生活,不少受访者称,就一个字“累”!但不少人表示,燕郊房价低、消费相对较低和北京收入高是选择跨省上下班的最主要原因。
文/记者赵琳琳
所居地与通州区只隔一条河
下午5时30分,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国贸桥下,大北窑南站候车站台,身穿粉色羽绒服的小杨正拿着手机戴着耳塞看着韩剧。
不断有人跑向这个设置在北京CBD最繁华处的公交车站,不一会儿,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涌满了站台,这些年轻人绝大部分是刚刚从国贸或其他区域的公司下班,到这里搭乘开往河北省燕郊经济开发区的公交汽车回家,小杨就是其中一个。
据报道,即使是不完全统计的数据,目前,像小杨这样每天跨越河北和北京上下班的“北漂”白领们估计已超过30万人。
说是从北京到位于河北省中部的燕郊,实际上大多数人居住的燕郊经济开发区与北京市通州区只隔着一条潮白河,潮白河的西边是北京通州,而过了潮白河大桥就是燕郊。他们选择在河北燕郊购房安家,需要每天花费最少4到5个小时“跨省上班”。
“上班的确是太远了,每天挤公交就是个问题,但没办法,总得安顿下来上班和生活。”小杨说。
专家:政府可加大燕郊第三产业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京津冀经济合作区,北京是发展龙头,而北京的不少工业企业已向周边转移,燕郊经济开发区建立后,也有助于北京经济的发展。
徐逢贤研究员表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两千万,人口已很饱和。“燕郊的房价确实比北京便宜很多,即使现在一万多元的房价也仅仅是北京三环房价的约三分之一,因此吸引了许多白领前去安家置业,这使得部分人口向燕郊等地转移,可以部分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每天“跨省”奔忙的白领都认为交通仍不够方便,公交车太少仍然是他们的一大困扰,还有不少白领表示,即使住在燕郊仍然会选择到北京购物。
对此,徐逢贤研究员表示,从政府的层面来说,目前,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燕郊的第三产业,以方便居住在燕郊的白领们的出行和购物。
针对堵车问题,他说,目前,燕郊和北京国贸区间的公交车有约4班,相对已经比较便利,还可以适当再增加一些,以减少路上的私家车流量,减少堵车几率和时间。
杨小姐:每天超4个小时花在路上
小杨今年26岁,在北京中关村地区的一家公司从事IT硬件销售类工作,来北京已经5年。
大学毕业后,小杨留在北京工作,去年结婚了,“我和老公的工作都在北京,还比较稳定,就商量着想在这里买房安家。”首付是毕业工作后攒的一点,双方家里又凑了一点,但因为在北京工作还不够五年,受到限购的影响,小杨和老公没有购房资格,再加上北京动辄三万五万的房价,“就算我俩把手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也很难负担北京的高房价,我们一直也在关注燕郊的房价,去年六七月份,干脆就在燕郊一个小区买了套小户型。”
搬进新房后,小杨和老公过起了“跨省”上下班的生活,每天光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超过4个小时。
“感觉不太方便,要说在那边,生活住行还可以,但上班实在太远了。”谈及入住燕郊一年来的生活感受,小杨对记者说,“下班的点儿坐公交车的人太多,但是如果自己开车,每天上下班油钱再加上路桥费也不少。”
李先生:“燕郊最大好处是房价低”
除了814路,还有其他几个班次的公交车也到燕郊,公交车站的候车站台上是一排一排的铁栅栏。
下午6时许,车站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了,不少人拎着晚餐煎饼、火烧甚至玉米棒子急匆匆地向车站赶过来,不一会儿,三四排栅栏里的等车的人就挤满了。
今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先生也是浩浩荡荡等车“大军”中的一个,他是河北人,家就住在燕郊,提起跨省的生活,他就一个字“累”!
李先生告诉记者,每天6时多就要梳洗穿戴好准备出门上班,一路上几乎都在打瞌睡,“我的单位是个小公司,对上班时间要求不严格,如果是大公司对上班时间要求严格的,那更累。”记者问及住在燕郊的感觉,他说:“最大的好处除了房价便宜,整个生活成本总体也比北京低。”
李先生工作已经七八年,在北京一家设计类公司工作。“没办法,北京的收入和河北当地工资收入差距太大,我在北京的公司月收入能达到6000元至8000元,如果在燕郊工资可能不会超过3000元。”
他说,北京的高消费尤其是高昂的房价是他望京止步的最主要原因。“以后肯定想搬去北京住,上下班不用这么辛苦,谁不想这样,只能多赚钱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对于目前这种跨省上下班的生活,李先生说,最头疼的是交通实在不方便。
记者在车站观察发现,这些长途汽车发车比较密集,一般一趟车到站、上满客后几分钟内就会来第二趟空车,但在李先生眼中,这样的密度远远不够。
“一般排队至少半个多小时。”他说,下班后很多人都很疲惫,所以希望能有作为,他希望公交车班次能再密集点。
记者观察:住在燕郊 休闲娱乐仍在北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房价低、生活成本低是不少人选择住在燕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过,一些居住在燕郊的白领也表示,尽管住在燕郊,生活娱乐和消费的重心仍然在北京。
本报记者日前前往燕郊采访,燕郊距离北京东三环CBD中心国贸以东约30公里,紧临北京最东部的通州区。一下潮白河大桥就进入燕郊,约一公里长的马路两边至少聚集了不低于30家各种各样的售楼处和房地产中介机构。
一位楼盘销售员对记者说,目前燕郊的房价和前几年相比已经上涨了两三倍,从最初的三四千元到目前均价1.2万元左右,“不过就是这样也比北京便宜多了,现在北京通州的房价都接近三万了。”
这位销售员说,和北京比起来,燕郊无论是房价还是生活成本都要低很多,“比如在北京国贸上班,在附近租个50平方米的一居室要三四千元,在燕郊一样的房甚至面积更大的,1000多元搞定,我身边有个客户,退了北京的房到燕郊来租房,一个月省下好几千。”
在上某城小区,无论是小区门口还是小区里的地面停车库一溜儿排开,停着的汽车绝大部分都是北京牌照,极少有“津”字头的天津车和“冀”字头的河北车。
一位住户告诉记者,除了公交车外,还可以选择搭地铁,2012年年底开通的北京地铁六号线最东边的草房站距离燕郊只有15分钟左右的车程,如果不怕花钱还可以选择拼车,因为每天大部分住户都是去北京上班,“不超过15元就能拼车到国贸桥。”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现在位置:
微信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