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争议的经济问题吗?

也来谈谈我家的经济问题_再婚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3,850贴子:
也来谈谈我家的经济问题
同样,老公月收入两万二三
就是短期内无法成长一支...
目前我对白山的观察,没...
看来冲击不小,机关事业...
这可能就是命啊 ,有钱...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我月收入五千,再婚两年,各自婚前有房,目前居住他的婚前所购房,但有贷款,他工资每月还贷。
我婚前房出租,我们都不到四十岁。各自有孩,不带身边。每月交抚养费。
再婚这两年,老公总想经济共融,他说,我的每月五千拿出作家用,他的两万攒起来,写我名字,交我保管,我仍然不答应,怕吃亏
后来,因为钱,一直吵架。再后来,形成了这样的局势,他每月拿出五千家用,若不够,我填补,他两万二三,二三千他要用做自己零花,余下两万,房贷和抚养费每月四千,他保险一千,还剩一万五,五千买菜做饭家用,一万存起来写我名我保管,但我始终感觉这一万和我没关系
也就是说,他在家里,啥活不干,我负责所有家务和买菜。每月五千稍不留神,明显不够,我还的填补自己的工资,然而,他扔不满足,时常惦记我工资填补了多少?怀疑我把自己的工资攒作私房
我越来越觉得再婚一场,就是互相算计,每月攒下的一万,虽写我名,但他孩大学用钱或有事、他会全部拿出不会考虑我的意见,因为他会认为那是他的钱!
月入2万3的话,年终奖会有几十万吧
哎,看得出你的纠结!另外他不干家务不好,夫妻间要互相关心!多体谅!你的月薪不高!但他每月收入好在还给你名下!两个人遇到不易!和他好好相处吧!毕竟再婚本来不易!再嫁找到合适的人也少!
再婚请选百合实名婚恋网,会员信息100%隐私,资深红娘专属定制婚恋方案.百合高端婚恋网,10年行业领先经验,百年好合,相爱一生
怎么会没有用啊,得经过你的同意才能动用你名下的存款呢,也可以用到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身上,遇到事情二个人商量这笔存款的用途,挺好的,
你可以把那个每月存在你名下的用掉。不到40,正是需要打扮的时候。每个月逛四次商场,一万根本不够用。……人是越买越想买。是去了拉萨,要去巴黎。而如果天天在小区广场逛,结果都不想出门,只想躺上看电视……不过未来那么久,共融没有啥不好。……家务要共担,或者他的一万存款拿三千出来请。……女人的独立,尤其思想独立,永远是从生孩子和家务里走出来。
挣多少都纠结
建议家务共担更好,因为对方也要学会做饭做菜做汤,你老了他侍候你。当然你也要会做饭做菜炖汤,他老了病了,你也侍候他。……一个人担家务,老了就是你侍候他,他侍候不了你。极少老人老了还学做家务侍候老伴的,除非是心疼子女为子女减轻负担。……
这样有啥不好?你的五千自己存起来,是你的私房钱,他的一万存你名,动用你也有份,最起码需要征得你的同意。
我男友现在负担家用.我们在他父母家吃饭.其它家务我做.钱没有交给我.我还经常买些水果零食.他还经常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有点不平衡呢
原来我俩也一块存钱.但他儿子买房就把他存的那份全部拿走.也没和我商量.我觉得存在一起没啥意义.还得记帐报帐
上层人的社会,不了解。我只想说,人要知足,毕竟这样条件的男的没那么多。
男方做的挺好了,你单身不用吃喝用吗?
条件都不错,就是都太自私。
楼主从再婚合作关系中得到福利了……你的收入你自己存着,你的房子出租了收租子,这都跟老公跟家庭没关系,这比之前你单身状态下经济改善多了。难道想回到没房租收入且工资花光的过去?既然从再婚这活当中得到好处,又埋怨再婚干嘛?
你只看到我的福利,你没看见我的付出?他什么也不干,我包家务。五千都得省着花,每月都得再添补。他存我这的一万根本就是留给前孩的,有次跟他半开玩笑说我孩将来也要用钱咋办,他也半真半假的半开玩笑说你有工资,你这些年私房了攒了不少了吧……我无语
除非特别会算计,女人管钱挺累的。钱不是用来管的,是用来投资的。做个只理财自己钱的甩手掌柜是最舒服的。
月收入1000的路过
既然互不信任,何必在一起
婚姻一算计,算到台面上了基本也和离差不多了
家务活老公能分担好多工资都变成共同财产 其实男人有爱就会主动帮忙做家务 因为不舍得你一个人忙碌。
不明白为啥存的钱一定是你老公的工资?你们也算是经济共融,两人工资放一起,支出放一起,剩下存起来,何苦一笔一笔记得那样清楚
只看到了各种算计
楼主想要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当前位置: &
我们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1)
扫描到手机
15:54:35 &白云先生 & &
一、全球化的黄金时代中国经济的内部问题,主要是从外部传导过来的。中美密切合作的全球化黄金时代结束,中国生产,西方消费模式,一去不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为继,本来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向前呼啸行进的马,累死了。净出口增长这匹马没了,马车的动力没了,怎么才能让马车继续向前行驶呢,这便是中国经济,当前一系列问题的起因和根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经济问题_百度百科
《经济问题》是主管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学术月刊,创刊于1979年。创刊至今,本刊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术问题上坚持“双百”方针;坚持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服务。本刊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经济理论工作者、实际经济部门工作者、大专院校经济系师生、企业管理者、各级领导干部及一切爱好经济理论和经济实际研究的人士。20多年来,本刊主要以稿件质量作为刊发标准,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理论界人士的好评。在迄今为止进行的四次全国性核心期刊评比中本刊都榜上有名:1991年在由中南财大图书馆中西文经济学核心期刊测定课题组组织的评比中,本刊列中文经济学核心期刊前100种的第13名;1992年由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共同发起组织的核心期刊评比中,本刊榜上有名;1996年、2000年还是由1992年的单位,再加上中国科技信息所、等单位组织的中文核心期刊评比中,本刊连续榜上有名。近几年本刊还被中国社科院等多家单位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经济问题期刊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经济问题主要栏目
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
经济问题办刊宗旨
《经济问题》杂志以“把脉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风尚”为办刊宗旨,以第一线科技、教育工作者为读者对象,追踪科研、教育工作动态,反映科教工作者的言论和呼声,关注基层科教工作者在其理论领域内的探索、创新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成果,致力于发展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科学技术、经济问题以及教育教学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文章,是广大科教工作者阐释观点和理论的平台。
经济问题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1]
经济问题获奖情况
连续三次被评为、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经济问题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0.464
被引次数:23206
经济问题来稿要求
《经济问题》自1979年创刊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起来,一
经济问题杂志封面
直以来是、()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在经济理论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扩大。
本刊热忱欢迎各界人士订阅《经济问题》,它将是您的良师益友,给你知识的启迪和思想的丰收。本刊也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同时投稿要注意一下问题:
1.本刊侧重编发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文稿。一般要求文稿有实证分析研究,理论逻辑性要强。
2.来稿要求:
(1)所投稿件要具有,先进性和理论创新性,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数据要可靠、要求逻辑严谨,文章通顺;
(2)文稿一般要求字符字符,论文标题在20字以内;
(3)计量单位要以国家为准,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图片要清晰;
(4)论文摘要要围绕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内容,结论写,不可写成内容提要;
(5)文稿脚注一般为说明性的,参考文献一律放文后,按国家出版物有关规定正确书写,并表明序号,直接引用要表明页码;
(6)文章标题,作者署名、单位及所在地区城市、论文摘要,关键词均要有中英文对照;
(7)来稿要有:姓名、工作单位、出生年、籍贯、性别、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等个人信息,要注明,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以便联系。
经济问题杂志目录
(4)论“存在”假设、经济机制设计与效率不减原理 马本江
(10)基于库兹涅茨假说的我国走向分析 郝玉柱
(14)公平偏好在劳动契约中的作用探讨
(18)地方政府竞争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金融发展视角
(22)和半城市化:困境与出路 王新 王冬
(27)对外贸易发展与我国地区间的关联研究
(31)下中国区域的收敛性研究 江涛涛 郑宝华
(36)中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视角 李敦瑞
(40)低碳经济模式下产业集群的筛选与发展——以江苏为例 卞继红
改革与发展
(45)略论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山西为例 李玲娥
(48)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蔡承彬 蔡雪雄
(52)我国征收效应分析及实施措施 项勇 任宏
(56)政府支农专项的博弈模型分析 章新蓉 王杏芬
(59)我国投资、消费、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陈红梅
(62)大股东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 聂丽洁 高焙
(66)评估应用方法分析——基于算法视角 唐小果 李毓
农村·农业经济
(69)浅析收入差距产生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王静
(74)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江美芳
(79)论农地流转博弈中农民权益的诉求与保障 刘振勇
(82)基于DEA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评价研究——以福建省87家龙头企业为例 陈磊 张春霞 许佳贤
经济问题期刊查询
(权威期刊查询)
经济问题经济热点
在连续几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高达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是否会从偏快走向过热?
资金流动性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大,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多个层面,其背后有哪些原因?该如何有效利用流动性?
1月~4月,CPI(中国)依次为2.2%、2.7%、3.3%、3%。个别月份物价涨幅超过全年3%的调控目标,全年将会呈现怎样的走势?
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依然过快,老百姓反应强烈。房价高涨的背后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房市调控重点是什么?
5月18日,宣布上调、和扩大银行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等三项货币政策,打出“”进行调控。面对宏观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后宏观调控的方向该怎样选择?力度又该如何拿捏呢?
经济问题四“不”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
都不是评功摆好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是充满了忧患。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依然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问题。
所谓不稳定,就是投资增长率过高,信贷投放过多,货币流动性过大,外贸和;
所谓不平衡,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
所谓不协调,就是一、二、三产业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于投资和外贸出口;
所谓不可持续,就是中国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经济问题失衡现象
第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需求旺盛。需求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需求增长的条件下,经济快速增长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要,而且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增加了国家,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平稳,提高幅度较大。上半年消费价格平均上升1.3%,各类消费量供给充足,企业经济效益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月份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5.5%;上半年中央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6%。
第三,供给较充裕,煤、、油、运等“”有了很大缓解。上半年,煤炭供应和电力供应大大增加,全国五大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增长12.5%;生产天然气增长26.7%;产量、钢材产量、货物运输能力和运输量都有所提高。投资品供给充足,生产能力增强,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四,适当,运行总体平稳。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实行等调控工具,控制过快投放,优化,解决银行,取得了明显成果。
第五,财政收入增加,国家财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收入也大大增长22%。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36000亿元,增长20%;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又增长,预计全年将超过40000亿元。国家财力增强了,就能拿出更多资金投资,扶助弱势群体,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社会经济。我国“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开局良好,运行正常。
经济问题应对措施
1,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
这需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第二,要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体系;第三,要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完善法制;最后,要加强股市市场情况信息的及时披露,使股民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
2,用好万亿美元成为新难题
中国实行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是基于外汇安全的考虑。中国要组建一个外汇投资机构,这个机构是超脱任何部门的,依照国家的法律来经营外汇,有偿使用,接受监管,保值增值。 &&&详细
3,组建外汇储备投资公司不会影响
中国对外投资时间还短,十分缺乏经验。截至2005年底,中国非金融类的对外投资只有733亿美元,去年一年新增160亿美元。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简直微乎其微。
4,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困难
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经济问题涉及领域
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将实行覆盖城乡的
在拟定城乡医疗卫生改革方案
.期刊网[引用日期]全球几十年的经济繁荣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章经济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选自《货币放水的尽头:还有什么能拯救停滞的经济》前言,为华章经济金融原创,作者简世勋)  我将自己视为所谓“婴儿潮”一代末期的一员。我们这批人很幸运,数年来享受着快速提高的生活水平。1963年出生的我有些小遗憾,因为当时太小所以不能亲身感受披头士(The Beatles)、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和“爱之夏”(Summer of Love)。然而,从经济角度上看,我出生的年代可谓再恰逢其时不过了。在我人生的头10年里,的人均收入,剔除通胀因素影响后增长了近37%。到我20岁时,人均收入提高了13%。在接下来的10年里,又上升了29%。当我安定下来,庆祝自己40岁生日时,人均收入又增长了36%。总而言之,在我人生头40年中,英国人均收入几乎增长了3倍。  然而,当我要过50岁生日时,有些事情似乎已经变得相当糟糕。在过去的10年里,英国人均收入仅增长了4%,其他发达国家或多或少也是同样境遇。有些国家(包括在内)状况可能会好点。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南欧国家,状况则相当糟糕。大部分国家与自己本国历史相比,表现要差。曾经在我成长的重要阶段里提供支持的经济活力已经消失殆尽,逐渐取而代之的似乎是一个增长日益停滞的时代。这个时代如此漫长,让人心生反感。恰好这个时候,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国家一路高歌猛进,西方世界却迷失了方向。毫无疑问,西方世界正处在第二个“迷失的10年”的危险中。对于我的孩子以及其他数百万“婴儿潮”一代人的孩子来说,这远非是什么令人振奋的前景。  经济衰退时期人们不会过上什么普通的日子。就拿我童年和青年时期所经历过的两场衰退来说,这两场衰退不仅对整个国家,而且对个人、对我的家庭来说,都是相当痛苦的事情。在主义年代,我父亲连续数月失业。然而,即使在衰退最严重的时候,我们依然能看到日后复苏的希望。当时我们觉得,长期经济增长应该是上帝的恩赐,衰退只不过是让人有点烦恼的小插曲,主要归咎于无能的决策者、工会过度的权力、短视的金融机构、懒散的管理者以及令人生厌的石油危机。  不过,当代的经济停滞从根本上完全不是同一件事。在过去几十年里,各种使西方经济在前几十年以傲人速度增长的因素已经失去了魔力:全球化力量的势头在衰退,“婴儿潮”一代逐渐老去。幸好,有更多的女性加入到劳动力队伍之中。新兴国家的崛起带来了竞争,导致工资缩水。这些新兴国家还希望在世界稀缺资源上分得更大的一杯羹,而西方人则会为食物和能源支付更大的代价。  20世纪90年代,人们曾经一度认为新技术能够摆脱这些束缚。我们希望在技术对生产率影响的带动下,经济能够得以扩张。但传奇没能延续,2000年出现了科技泡沫的破灭。由于担心会陷入那样的经济停滞,西方决策者使出浑身解数,猛降利率、削减税收并扩大公共开支。然而,直到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这些政策似乎只是导致更为严重的资源错误配置,大量资金流入市场以及金融业(特别是在欧洲地区,资金更多流向了公共开支领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入生产性投资领域。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开始放缓。  随着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在2008年9月破产,西方国家经济似乎要重蹈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覆辙。作为应对,政策制定者出台了更多的刺激措施。伴随着利率的削减以及对不景气的金融部门提供财政支持,政策制定者甚至开始寻求所谓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幸好,除了欧元区一两个不走运的国家以外,西方国家倒并没有重演;或者说,还没有重演20世纪30年代经济金融的全面崩溃。  然而,即使是采取了五花八门的刺激政策,曾经的高增速现在也只不过是一个遥远的回忆。按照过去经济复苏的标准来看,现在的经济增长极其微弱,令人可怜。信贷体系部分还处于冰冻期。与金融危机之前的预测相比,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水平要低7%~15%。西方国家似乎正在承受结构性的经济恶化。尽管如此,主要是在“刺激还是紧缩”的争论中,经济学家、政治家和媒体依旧自始至终坚持使用那些老套的周期性术语来分析问题。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辩论双方的主要人物却在一件事情上拥有共识,即认为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最终会产生曾经的高增长速度。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与经济学家如出一辙,辩论双方在配套政策上的看法完全对立。那些拥护刺激政策的人相信,宽松的财政政策就像一剂强心针;没有的话,家庭和公司将要继续偿还债务,囤积现金,不去消费而是将钱存起来,而这些会将经济拖入持久的紧缩之中。那些支持紧缩的人则担忧,如果没有适当且可信赖的财政整顿,政府持续增加的高额债务终将导致一场财政危机,引发利率暴增、币值波动以及股市崩盘。尽管双方都对经济复苏信心满满,但都认为对方观点完全错误。  不过,要是双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呢?要是双方都受到了我称之为“乐观偏好”的误导了呢?多亏了莱因哈特(Reinhart)和夫(Rogoff)。我们知道,在重大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复苏将会漫长而艰难。此外,此次金融危机史无前例,我们从未见过有如此之多的经济体同时变得衰弱,也从未见过全球金融体系受到如此重大的创伤。  有些人开始质疑西方世界是否能重拾往日的优雅。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 J. Gordon)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美国经济增长过热了吗?”在戈登看来,持续不断的创新并非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即使创新能够持续不断,戈登的结论是,“在拖动其长期发展达到年1.9%增长速度的一半或略少的过程中,美国面临六大障碍,即人口、教育、不平等、全球化、能源和环境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债务过剩”。这种看法,不仅仅是那些对经济潜在增长持怀疑态度的人用自己手中的“水晶球”做出的长远期预测。美联储前主席本?(Ben Bernanke)在2012年11月的一场演讲中就强调:“不断积累的证据表明,在过去的几年里,金融危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衰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侵蚀了我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型财务公司(,)投资管理公司(Pimco)认为,经济在2009年步入“新常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即进入一段增速持续低于之前增长趋势的时期。  当然,这些言论可以轻而易举地不被理会,因为它们就像是凶事预言家做出未来不再那么丰登的预测罢了。毕竟,有谁会知道哪一种技术创新在今后数十年中得以实现呢?但是,21世纪头10年发展持续停滞这个令人困扰的事实,却不能被如此轻易忽视。当今世界的经济活动水平远远低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水平,我们甚至没有开始考虑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没有足够的增长,就无法满足在富足年代为我们自己创造的权益。我们已经向自己承诺会拥有无尽的财富,从养老金到健康医疗,从教育再到股票市场收益都是如此。但是,这些承诺只有当我们的经济能够按照我们习以为常的高速度增长时才能够实现。经济停滞正将我们的权益一点点瓦解。  与此同时,我们远非像金融危机前那样,能够轻松地按动曾经掌控西方经济政策的“按钮”。那时候,单向微调利率或其他政策就足以保证经济运行平稳。经济政策也不再是技术专家的独享领域,显现了它那与生俱来的政治性。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我回顾了历史并发现,曾经有段时期,宏观决策由政治家掌管,我还发现,经济动荡曾经打乱了政治计划,由于坚持传统观点而引发暴乱。也曾有过一段时期,国家花光了所有的钱。  从经济史和政治史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经济学家来说,一直到他们获得大学文凭之前,在他们的求学生涯中,这些内容几乎没有被教过。历史自身可能不会重复,但它却是引起人们关注那些被当代经济学家愚蠢地抛在一边的重要问题的绝佳方式,并且它为经济持续低迷所带来的风险提供了一个令人警醒的提示:不平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革命以及战争。当经济无法持续提供产品时,这些似乎是一种“默认设置”。  简单来说,我们这个社会并不是为一个低增长世界而准备的。我们对启蒙思想中不断进步观念的依恋,一方面反映了战后经济不断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繁荣不一定有保障。  我们傲慢自大,忽视了像和日本这两个曾经经历过持续经济停滞的国家,认为它们只是某种意义上的特例,就好像经济上发生的基因突变与我们无关。然而,搜集到的证据表明,与这两个曾经辉煌的经济强国一样,西方世界也已经失去了增长动力。  没有增长,社会和政治压力必然显现。为应付孱弱的财政状况,已经发生了足够多的纠纷。欧元区南部成员国似乎正在走上一条毁灭的道路;英国无法兑现其财政承诺,美国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无法就适宜的预算安排达成一致意见;日本政府的债务似乎正在迅速失去控制。  这些都不会使人感到惊讶。通常情况下,政府制订计划的基础是对过去的经济走势做出外推(extrapolation)。在20世纪80年代,以及除日本以外的90年代,出色的经济表现使政府一系列的承诺得以兑现,其中包括低税收、慷慨的福利以及公共开支大规模增加。这些成果只有当经济这只“鹅”一直下金蛋的时候才能实现。不幸的是,在21世纪之初,这只 “鹅”充其量是处于更年期。  然而,这些事情只触及了问题表面。经历了比预期增长要弱的10年,我们对日益枯竭的资源所提出的权益要求也就无法自圆其说。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日益紧张,原因之一就是财政危机在今后几年只会恶化。那些想要收回债务的国家将会施加压力,要求偿还债务;那些债务国不得不更加卖力地讨好债主。代际之间的压力必定越来越大。随着“婴儿潮”一代逐渐步入退休年龄,他们殷切希望能够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以及充分的医疗保障,但年轻一代则可能面临较高的受教育费用、更贵的房价以及更沉重的债务负担,他们要尽力打拼才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此外,三十多年来,西方世界收入不平等明显加剧,经济停滞使业已存在的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一触即发。  随之而来的是信任感的崩溃。一个人的所得是另一个人的损失。通常作为经济扩张阶段特征的互助协议也被抛到了一边,带来长期停滞不前的危险。  政策制定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避免发生下一场危机上,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没人想要经历另外一场危机,但他们却陷入了忽视经济需要增长的危险之中。在“危机避免”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决意要使本国损失最小化。如果各国都这么做,那么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短视的政策、风险最小化以及在政治上寻找替罪羊等不合时宜的做法组合在一起,会使我们陷入低增长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增加了政治和社会危机的风险。  本书的书名应该视作一种表达手法而非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在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中,那些掌握着印钞机的政策制定者再明白不过一个道理,即纸币实际上永远也不会枯竭,货币总是可以被印出来。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通过直升机或者其他飞行器从空中撒钱。不过,有一点却越发明确。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并不能让西方经济增速回到过去几十年我们那一代曾经拥有的水平。尽管如此,针对当前经济挑战的争论,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为启动经济增长而采取最好的周期性措施。本书则提供了一个有所不同的分析:如果没有出现经济复苏,或者说,经济复苏要比过去微弱时,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其中夹杂的经济、政治和历史意义都须慎重考虑。没有对政治和历史知识的了解,经济学本身有可能会日益变成无根之木。不过,即使拥有了必备的知识,也仅仅有可能梳理出某些或许最终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停滞陷阱的结构性改革方案。  无论如何,本书在开始部分将回溯我年轻时代的梦想,那些让我们奔向月球,畅想在火星上生活的梦想。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华章经济金融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范秋美经济有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