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改签发到站到站地址,原票价的保险能退吗?

火车票改签新政今实施:开车前48小时可变更到站
火车站改签区和乘客中新网6月10日电 (生活频道 汪洁)近日,颁布火车票改签新政,乘客到站目的地能改签,原票开车前48小时以上可变更到站。此举赢得点赞声一片,网友认为更加便利了,也呼吁更进一步的实施“开车当日可改签”政策。铁老大再颁火车票改签新政 原票开车前48小时以上可变更到站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铁道部“动作”不断。近日,12306网站发布针对火车票新政,自今日起,乘客在开车前48小时~15天期间内如需变更目的地,可使用“变更到站”的车票改签服务。对开车前48小时~15天期间内,改签或变更到站至距开车15天以上的其他列车、又在距开车15天前退票的,采取核收5%的退票费等措施。此前,火车票改签服务针对的主要是车次或者乘车时间的变更,此次新增了针对到站目的地的服务。铁道部表示,在原车票开车前48小时以上,旅客可任意选择有余票的列车。办理“变更到站”时,收费方式为,新车票票价高于原车票的,补收差额;新车票票价低于原车票的,退还差额,对差额部分核收退票费并执行现行退票费标准。办理“车票改签”时(即到站不变),新车票票价高于原车票的,补收差额;新车票票价低于原车票的,退还差额,同样对差额部分核收退票费并执行现行退票费标准。为何此时推出这些措施呢?铁道部表示,车票预售期延长到60天后,铁路部门推出了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退票费的便民措施,受到了广大旅客的欢迎。但少数囤票者利用这一便民措施改签车票,占用客票资源,影响了其他旅客正常购票。为了维护公平购票环境,自日起,对开车前48小时~15天期间内,改签或变更到站至距开车15天以上的其他列车,又在距开车15天前退票的,仍核收5%的退票费。网友称赞改签新政比较便民 呼吁实施“开车当日可改签” 铁道部此举赢得部分网友点赞。如有网友认为,此举比较便民,如网友“痛你就嘶吼”表示,只办理一次手续的这个服务还是不错的,记得以前陪女朋友买票,排队退票之后还得再排队买票。期待铁路部门更加完善的服务措施!网友“快乐秀人生”表示,不管怎么说,在社会潮流的倒逼之下铁老大做出的便民之举还是值得称赞的。也有网友认为,临时改签多半是因为有急事,期待政策进一步改进,将改签时限设定在开车当天。如网友“追梦者Lintina”表示,“什么时候把当天不能改签其他日期的事儿解决了,如果赶得上当天的,还用得着改签吗?”网友“me就酱紫”同样表示,48小时以上还是很不方便,开车前12小时内想改签都不行,只能退票,损失好大。学生族认为此项措施对于他们而言意义不大。如网友“淺夢R”表示,“对异地上学的学生来说,目的地只能是家或者学校,所以请把买票时间缩短一点吧,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放假吖,可是却有迫切回家的愿望!”黄牛党哭晕在厕所? 网民:或反而降低黄牛党炒票风险铁道部方面表示,此次出手是因为此前的提前60天放票、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退票费的措施使得少数囤票者在临近开车48小时前,将囤积未出手车票改签为距开车15天以上其他列车票,然后办理退票,不仅逃避了囤票成本,而且占用了客票资源,也影响了其他旅客正常购票。“铁老大”此番出手是否会让“黄牛党”哭晕在厕所呢?网友认为,此举虽然便民,但在开车前48小时内改签与大多数乘客临时紧急改签,在时间上存在一定冲突,可能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方便大部分乘客,反而给“黄牛党”制造了机会。如网友“OH_HelloTiger”担忧,“一般乘客买票行程都是预定好了的,就算有突发事件需要改地点也是极小概率事件,就算只能退票也不见得是麻烦多少人,这个新政策感觉为‘黄牛’降低了炒票风险,会让普通人更买不到票。”网友“fjtndl福建三明”认为,“开车前48小时改签?只有‘黄牛’才经常有这机会,我们有急事才改,两天前还能预知未来?”网友“长得帅一定死得快”表示,“我们的目的地很明确(不需要变更到站),这个除了对‘黄牛党’有用,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另有网友建议制定更完善的监管制度,让票贩子无漏洞可钻。
事实+梯次退票方案受质疑 日起,火车票实行梯次退票方案。据了解,目前铁路部门针对退票费执行“阶梯”政策:开车前不足24小时退票,收取20%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退票,收取10%的退票费;开车前48小时到15天退票,收取5%的退票费;开车前15天以上(不包括15天)退票,不收取手续费。然而,梯次退票一经公布就引发了热议。铁路部门表示,实施新的退票方案是为了避免铁路运力资源浪费。铁路退票一是越逢客流高峰退票量越大。二是退票时间集中,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退票的比例为73.5%,根本来不及返回网络再次销售,这也是频繁出现旅客购票无门、但车上多有空位的原因。尽管用经济手段促使旅客合理规划行程、掌握退票时间是一种办法,但不少消费者也质疑称,标准提升是否过高。“梯次退票”成为“时间就是金钱”的真实写照,那么火车晚点给乘客带来的各种损失又由谁来买单?对于外界呼吁的铁路应设立自身赔偿制度,包括在停运以及晚点时进行赔偿的规定,铁路部门依旧是“无动于衷”。(腾讯新闻综合北京晨报、齐鲁网等报道)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ndyxq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卖火车票搭保险,退票改签有点烦_社会_钱报网
卖火车票搭保险,退票改签有点烦
核心提示:
提醒消费者,如果选择在代购平台购票,一定要注意核查代理商的身份信息,保存好订单号和有关支付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应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元旦一过,大部分离家在外工作的人就开始盼着过年回家和家人团聚了。只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完成&&买车票。要说火车票的抢购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一点不夸张。除了现场购票,网络和移动端的发展也让网络购票快捷方便,一些网络购票平台应运而生。不过,通过网络平台代购火车票所导致的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
一个月前,浙江省消保委组织消费维权义工,开始在几大主流火车票代购平台进行实际购票调查体验,深入了解目前火车票代购平台的消费状况。昨天,这份沉甸甸的《火车票代购平台消费调查报告》出炉,调查结果显示:代购平台存在捆绑销售保险严重、保险费用过高保险内容不明、限制退改签服务、已取票用户退款不及时等问题。
代购车票超票面价185%
捆绑销售保险问题严重
本次调查采取购买同日期、同类型、同车次、同城市票价对比的方式,调查各平台的火车票售票、退票等消费环节。共抽取了铁友网、114票务网、赶火车网、携程网四家火车票代购平台及12306铁路总公司官方售票网站,以及杭州火车东站现场购票。
调查结果显示,在车站窗口和12306网站购票,消费者所花费用均只付车票票面价13.5元(杭州东至绍兴北的火车票),而其它四家代购平台均有额外的费用产生,最高的为赶火车网,消费者需支付38.5元,超过车票本身价格185%。
票价为什么会高出那么多?原来,几家火车票代购平台均额外要求消费者购买保险,费用为10~20元不等。当消费者提出不需要购买保险时,代购平台均表示不买保险将延迟出票,甚至不保证出票。而早前,铁道部发出公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售票环节中不得在国家规定的票价和客票销售服务费之外加收其他任何费用&。这种做法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钱江晚报记者在随机采访普通旅客和网络代购火车票相关的信息,发现不少消费者都对代购平台&买车票就得买保险&这一做法存在疑虑,但是考虑到目前一票难求、回家心切等因素,所以多花个十几二十块钱也就认了。
其实,车站方面已明确表示,车票本身已经包含保险内容,消费者无须另行购买。据了解,购买汽车票的保险费用大约为2~3元/张,购买飞机票的保险费用也仅为20元/张。
购买的保险内容不明
退改签麻烦附有条件
调查发现,几家火车票代购平台都只标明了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为交通意外险及最高赔付金额。关于保险责任、理赔内容等事项均并未具体说明。
而保险行业业内人士介绍,火车票本身已经包含了道路运输承运人责任险,该险由所在交通运输单位投保,保额一般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虽然承运人责任险与交通意外险并不存在重复保险,但交通意外险出险概率很低。一些代购平台按票面价出售车票本身没有赢利,而往往通过高价保险费来获利。同时,购票网站对保险事项的约定不清,一旦出险,很可能造成日后的消费纠纷。
除了购票,退票和改签也是车票服务的重要环节。在调查退票环节时,几家代购网站对于购买保险的消费者,车票的退票方式与退款费用均与铁路部规定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针对未取票订单,只接受处理开车前3小时的。几家代购平台都表示,对选择购买保险的消费者,将能享受优先处理订单、支持人工退、改签的待遇。而对不选择保险的消费者,将延迟订单处理到2小时或2小时以上,才能确定代购是否成功,并且不提供人工退票、改签服务。
此外,本次调查中几家网站均按相关标示对车票票价进行了退款。然而各平台都表明若在火车站已退票或改签的用户,应退保险金额要在20个工作日左右后才退回原支付账户。
浙江省消保委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将火车票网络代购平台纳入监管范畴,采取有效的市场监管。
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如果选择在代购平台购票,一定要注意核查代理商的身份信息,保存好订单号和有关支付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应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更多内容请见钱报网(
责任编辑:黄砗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签和变更到站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