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金融saas的瓶颈哪家好用一点?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各企业中普遍使用的办公软件还是 MS OFFICE 办公软件,但是版本就各有所不同,从都有在用。
用友、金蝶、达速
我们是可以帮您吸引客户过来的,感兴趣请咨询QQ,微信jc[兔子]
office包括 word:文本编辑
excel:表格制作
access:数据库管理
大家还关注
Microsoft Office 201...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按日期检索
2017年一月
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账号
Copyrights. (C) 2013 by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版权所有 | 京ICP备号-2企业SaaS服务绝不是敲几行代码拿百万融资那么简单_新芽NewSeed
企业SaaS服务绝不是敲几行代码拿百万融资那么简单
·  新芽NewSeed  杜撰 
摘要企业级SaaS服务,一定是一个很漫长,很艰辛的产品打磨过程,一定要低下身子,趴在地上深挖用户的需求,这绝没有所谓的在电脑上敲下几行代码就拿到多少多少融资那么风花雪月的浪漫。
  你所看不清的迷雾,正是别人摸黑前行的最好帐幕;你所理解不了的明天,正是别人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今天。而昨天尚被你捂嘴嘲笑的SB\Loser,明天就可能是你仰不能及的新贵、大腕儿。
  很朋友圈特征的一段心灵鸡汤。用阿里上市时广为流传的一句话翻译就是: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正像每一碗鸡汤喝在嘴里不都是味美鲜香一样,这段话在朋友圈的高频出现总会牵出无数个追悔莫及。只不过,有的人是在心底暗暗追悔然后借人度己,而更多的人则是出于虚荣拍着大腿事后诸葛,马后发炮。
  今天的故事,我们还是聚焦于企业SaaS服务市场。但主角既不是被朋友圈刷屏的二维火,也不是尚未上市已可匹敌市值的。但今天这个让很多人听不懂,看不明白的主角,其实与这两家或多或少都有关系。因为他们的创新方向,是帮助每个合作伙伴实现金融赋能。即让每个APP接入他们的金融K后,具备向其用户提供不同小微金融服务的完备解决能力,从而帮助APP实现金融属性的流量变现。这便是发布于2015年的行业独家金融K提供商——金融魔方。
  用笔者温茶慢酒5个小时的交流心得理解:金融魔方是一个将其资质标准化、系统标准化、金融产品对接标准化、运营服务标准化的一整套金融解决方案。他包含了四个具体的子SDK,即红包SDK、钱包SDK、理财超市SDK、保险SDK。
  之于为接入企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细细品来:它用IM红包SDK帮助接入的APP实现用户基于资金往来的强社交关系留存;用非IM场景的B2C、C2B、C2C场景化运营红包实现APP用户全访问轨迹的任务触达和活跃拉新。当APP用户不管是领到IM现金红包还是B2C运营红包,需要看余额,看卡券的时候,就进入了资金和卡券归集、收纳的地方,即包SDK。同时,因该钱包背后有多家完整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支持以及金融魔方本身具备的公募基金代销牌照,使得该钱包俨然成为一个定制化的,自主品牌的集完整支付、充值、提现以及余额生息、理财投资等功能的类、类余额宝产品。这就是金融魔方人嘴里常念叨的业务逻辑:红包带钱包、钱包生理财。
  言怕述赘。用金融魔方CEO刘嘉分享的几个典型案例,可能更清晰的理解他们在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一个什么样的业务。
  “无社交,不产品。无参与,不兴奋。最近很多企业移动办公的APP接入了我们的SDK,因为每家移动办公产品,基本都会涉及协同,而协同的基础又是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老板之间组织架构和即时交流关系的构建。当老板在公司从上到下举力推动移动协同办公的时候,用我们服务的客户,云代账创始人王超王总的话说:行政命令永远不及利益驱动,最好的协同是让员工因兴趣协同而非硬性的任务指派协同。当一个员工完成一个项目中某个分解动作后,点击该步就能领到一个红包的时候,你看员工愿不愿意用你这协同平台办公?”
  “此外,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赛、老板给员工或团队的随机激励、人事给员工的节日福利、考勤打赏、财务给员工的小额报销,都能以红包的形式在移动协同办公平台或企业SaaS服务上跑起来的话,这是一种更为行之有效且喜闻乐见的员工积极性驱动方式。而对于移动办公APP来说,这无疑可以提升企业办公用户的活跃在线时间,当企业用户不需要在发红包的时候去微信互加好友或建群发放的时候,移动办公APP才更有可能摆脱为微信或钉钉打工的命运。”
  “而金融魔方对移动办公APP的价值绝不止于此。有钉钉和企业微信这两条大鳄用免费策略搅局,大多数移动办公企业,仅靠SaaS模式的租用年费或部分项目收入,将很难实现收支平衡。未来,实现了一定用户规模量级的企业移动办公APP或企业SaaS服务应用,必将转入后办公市场的开发,比如企业采购、企业理财,员工社保,员工的电商特渠购物、员工的投资理财、企业或员工的小微借贷等。”
  “当移动办公或企业SaaS级服务APP的企业用户有了红包余额的往来关系及充值、提现习惯后,余额消费购物、余额增值理财就会出现机会。这个时候,金融魔方对接上游金融产品的标准化能力就会发挥价值。其金融超市SDK相当于一个金融的淘宝,聚合了各类合规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固定收益理财、保险、白条、分期等金融产品。接入的办公APP可直接根据其用户画像和平台特征,在企业用户的钱包里根据大数据筛选展示相应的金融产品给用户,让用户按其需求完成自我驱动的金融消费。比如现在已经上线的其中一个APP,在钱包里接入面向企业员工投保的男性防癌险,女险防癌险,节假日旅游出行的意外险、儿童疫苗险等多个险种,备各个年龄段的企业用户为其家人或自己投保。”
  笔者听到这里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之前笔者就职的公司,人力费尽周折谈回了员工商业附加险。QQ群群发消息告知这是公司给大家的福利,公司和个人各担50%,同意的员工将从每个月工资里自动扣减。当时,有一半的,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员工直接在群里拒绝了这项福利,有的员工甚至直言:这是公司变相扣工资,HR一定是拿了保险公司回扣云云。当时的HR瞬间被华丽丽雷倒。费力不讨好的关键,是你所给予的,不是用户想要的。而这也是互联网保险飞速增长的关键所在:中国已经到了全民保险时代,保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家讨厌的是保险公司之前的营销模式,而非保险本身。根据不同用户画像和年龄结构提供自我教育的保险消费,既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又没有感觉到程式化的绑架和强塞,这应该就是金融魔方一直在说的:为接入的APP或平台赋予其服务于自身用户特征及消费习惯的场景化金融服务能力,而不是借助APP或平台的流量去销售某个金融产品。
  面对笔者提出的这个接入,APP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对接的疑问,刘嘉回答道:“如果APP自己找保险公司接入,会面临寻找合规险种、保监会备案、与保险公司TA系统对接、毛利谈判、持续运营等一系列复杂且耗时的技术开发和商务流程。而金融魔方已经接入的40多家保险公司近900多个险种,可以覆盖大多数平台用户的需求,直接对接对应的保险公司完成险种详情展示说明、在线投保、保单生成等全流程服务。大家专业和擅长的领域不同,我们趴在地上把金融这套系统开发和服务对接的脏活、累活多做一些,APP接入就会简单、再简单一点。”
  刘嘉继续分享道:再比如国内母婴APP香港上市第一股,在之前遇到较多的问题是,近5000万有孩子的妈妈用户,总会在孩子达到幼儿园入托年龄时,流失一大批。这些妈妈的社交关系将从APP转向学校老师的微信交流群和孩子的家长之间。经过多次研究,这家公司在香港上市时将金融魔方提供的金融服务打造成母婴金融这一核心业务进行了发布。产品正式上线后,该母婴APP在金融魔方定制的妈咪钱包里推出了不同用户画像的妈妈理财服务。一系列针对妈妈带孩子需要到的妥妥宝等理财产品的推出,吸引了很多妈妈的自我引导式投资。而这些合规、安全的理财资产带来的理性、稳定的收益, 被妈妈们要么用于继续加大投资的力度和频度,要么用于购买APP的婴幼儿产品上。这样,既解决了用户在APP上的持续消费问题,更提升了妈妈对平台的持续粘性。即使孩子入托上学了,妈妈总会打开APP的妈咪钱包关注和跟进自己的理财收益。
  “说了这么多,你们靠什么赢利?”
  “主要有两块、一是我们的四个SDK,都有免费和收费版本,这可以保证我们有基础的SaaS租用收入;当然,一些个性化用户的定制项目,我们也会以外包开发的模式收费。比如国内某家工商代办和财税代记帐的上市公司,定制了一套完整的对内对外的用户帐户体系:含资金帐户、金融帐户、营销帐户,同时要求有复杂的帐务清算能力和财务结算能力,这就需要单独开发、私有化部署,当然,费用也是不菲。另一个是,我们对接的各类金融产品,当各个接入平台的用户有金融消费后,对应的各家上游金融公司,会给我们一定的技术服务和中介佣金,哪怕很小的一点,但聚合起来,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收入”
  最后:想对企业SaaS服务仍的兄弟们说点什么?
  1.&企业级SaaS服务,一定是一个很漫长,很艰辛的产品打磨过程,一定要低下身子,趴在地上深挖用户的需求,这绝没有所谓的在电脑上敲下几行代码就拿到多少多少融资那么风花雪月的浪漫。
  2.&企业级SaaS服务,一定要给服务的企业赋能,而不是掠夺合作企业的用户或流量,强行完成产品的塞入。 &
金融魔方是一家专业的金融SDK系统服务商,为APP一键式接入金融功能模块,包括云红包、云钱包、云保险和理财超市,基本可以覆盖现阶段App中所有的消费场景金融服务需求。...
4493゜11651゜21612゜31592゜41526゜51292゜61116゜71102゜81049゜9933゜10
6846゜14673゜24493゜34167゜43211゜52997゜62808゜72709゜82449゜92405゜10出自 MBA智库百科()
SaaS(Software as a S 软件即服务)
  SaaS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的软件,来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对于许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和应用程序的需要,近年来,SaaS的兴起已经给传统套装软件厂商带来真实的压力。
  SaaS服务提供商为搭建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软件租赁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服务提供商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可以保证每家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企业采用SaaS服务模式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区别,但节省了大量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且像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方便地利用信息化,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
  不仅厂商们关注着SaaS的发展,一些有远见的CIO们也同样对SaaS模式充满了期待。把过去一些底层的事务性工作交给SaaS服务商来完成,让CIO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其它工作。SaaS为CIO的带来了新的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让CIO面临着三重观念转变。
  首先,在战略层面上,CIO应该从以前被动为企业战略服务的角色变为主动地,利用最适合的信息技术去帮助企业提升。
  其次,在管理层面上,CIO要认识到SaaS的大趋势,顺应这种趋势。更多的思考如何利用专业的IT服务,来提高自己的ROI:哪些工作适合外包,哪些软件适合采用SaaS,哪些需要自行购买和实施,这些问题将成为CIO更关注的问题。
  最后,在决策层面上,企业的CIO应在尽可能贴近的同时,努力提高对科技市场的把握和的收集。采用专业的科技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掌握与自己相关的科技市场的动向,结合自己对企业核心业务的理解,进行。这才是新一代企业CIO的价值所在。
  对企业来说,SaaS的优点在于:
  1. 从技术方面来看:企业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的需求。
  2. 从投资方面来看:企业只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不占用过多的,从而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3. 从维护和管理方面来看:由于企业采取租用的方式来进行,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费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
  不过,正如进行其他决策一样,一定要留意SaaS的相关缺点。尤为重要的是有必要知道实施SaaS项目不可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毕竟,通过SaaS解决方案获得的只不过是一个软件平台。以下这些问题需要注意:
  企业的内部流程;
  如何处理审计和合规问题;
  在有效使用工具方面进行,从而解决内部业务问题;
  要定期向提供商支付费用;
  将外部的SaaS解决方案与内部的业务解决方案以及其他外部的SaaS解决方案集成起来。
  SaaS并不是什么“万灵药”,明白这点很重要。另外一点是,与从外部提供商获得的任何服务一样,确保企业可以依靠服务提供商通过持续、稳定、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服务,这同样很重要。不过尽管SaaS提供商本身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还是值得投资购买对方的服务,如果这意味着自己可以避免经历成长的麻烦,更是如此。
  SaaS服务提供商为中小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软件租赁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可以保证每家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企业采用SaaS服务模式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区别,但节省了大量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且像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统,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具体来说saas可以为客户带来如下的价值:
服务的收费方式风险小,灵活选择模块,备份,维护,安全,升级
让客户更专注核心业务
灵活启用和暂停,随时随地都可使用
按需定购,选择更加自由
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市场空间增大
实现年息式的循环收入模式
准面对面使用指导
在全球各地,7*24全天候网络服务
不需要额外增加专业的IT人员
大大降低客户的总体拥有成本
  1. 动态计费。我们只应当为使用的那部分服务付费,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公司的业务是动态的,很有可能有几个月业务量增长,有几个月业务量减少。如果企业的使用量有变化,那么支付的SaaS费用也应当随之变化。这对零售业或等一些受季节性影响明显的行业尤其重要。另外,千万不要答应支付“软件维护费”或者购买事先确定的“用户许可证”,因为这样一来,改用SaaS模式的一个首要目的简化IT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了。
  2. 安全性。安全压倒一切。大多数用户只是问问SaaS厂商是不是采用了(SSL)技术,而安全性涵盖的不仅仅只有这个方面。要向潜在的SaaS厂商询问下列问题:
放置服务器的数据中心有没有24×7全天候的物理安全措施?
数据中心有没有得到保护(保安是不是24小时在周围至少巡视一次)?
谁有权访问这些服务器(只有内部员工可以访问,还是也可以访问?)
有没有日志记录谁何时进入、何时离开?如果有日志,那么隔多长时间审计这些日志?
应用程序有没有使用基于的128位加密技术?
如果多个客户使用的应用程序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那么它们有没有采用逻辑或物理分隔,从而确保你的数据不被未授权的人所看到?
SaaS厂商中可以访问你企业数据的工作人员有没有经过犯罪?知道被定罪的重罪犯是不能访问你企业那些敏感的个人数据,这很重要。
厂商有没有正规的()?对方愿不愿意与你共享该方案、它能消除你的担忧吗?
  3. 完全基于Web。选择一个能提供完全基于Web的解决方案的SaaS合作伙伴,这个同样很重要。这意味着用户应当远离那些需要把应用程序安装到计算机上的厂商。如果仍要维护客户端软件,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带来的一个最主要优点也就荡然无存了。
  另外,问一下SaaS应用程序是不是可以运行在所有浏览器上,还是只能运行在Internet Explorer上?真正的SaaS产品可以运行在任何平台、任何Web浏览器上。由于眼下FireFox、Safari和Chrome等浏览器大行其道,你需要确信: 一旦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崩溃,可以立即在一台新计算机上访问应用程序(不必为本地安装而操心)。真正的无缝切换意味着你的不会受到影响。
  4. 厂商的经验。你需要确信自己选择的SaaS供应商在运行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方面都有着丰富经验。许多软件公司试图对现有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进行程序 “网络化”,简单地改头换面后就开始。实际上,它们只是对传统的软件产品进行一些表面上的改造,并换上SaaS的品牌。这其实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软件开发,而且通常解决不了扩展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不了安全性问题。你所选择的SaaS厂商应当在应用程序托管方面至少要有3~5年的经验,那样才能避免早期采用者遇到的一些问题。
  5. 升级周期。使用SaaS解决方案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能够获得自动升级的便利。升级可确保你总是使用最新版本,而且使用最新功能。这种升级应当不需要任何费用,也根本不需要重新培训你的员工。这意味着一旦部署了新功能,它们对你开展业务的方式应当没有任何干扰性影响。
  6. 集成能力。该SaaS解决方案能不能与你现有的软件进行集成?SaaS服务应当为你提供这样的功能: 只要使用基于文件(Excel文件或.csv文件格式)等方法或者使用就能与内部部署的应用软件无缝交换数据,从而可以让数据在软件之间自由进出。
  7. 备份。企业的数据至关重要,所以,在挑选SaaS厂商时,务必确信对方有相应的备份机制,这一点很关键。最起码,除了每周一次的异地备份外,它还需要每晚进行一次备份。要问的其他问题还有: 服务供应商隔多长时间测试数据库恢复,遇到紧急情况这家厂商能不能从容地恢复大量数据。
  8. 数据中心。确认托管该解决方案的是谁。有些厂商会自己运行和管理SaaS软件(即内部托管软件),而有一些厂商与第三方(名为管理服务或主机托管提供商)签有托管协议。有必要调查一下该厂商用来托管SaaS解决方案的是哪一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最好通过了某些业内的审计,不妨要求厂商出示一份这样的报告。另外,你要确信数据中心采用了N+1配置,这意味着每个系统至少有一套独立的备份机制。万一出现系统故障,仍可以确保可用性。不过,许多数据中心不允许上门参观,但总是可以上它们的网站虚拟参观一下,以了解更多信息。
  9. 可扩展性。可扩展性始终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所选择的SaaS厂商需要证明: 它能够与公司一同发展。问一下厂商他们最大的客户有哪些?你企业的要求会不会超出他们当前的最大客户?厂商会不会需要任何特别的准备才能适应你的未来发展?厂商的发展计划又怎样?别想当然地以为所有SaaS厂商都会与你的公司一同成长。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你有必要事先认真调查一番。
  10. 监控。有没有落实监控SaaS系统的机制很重要。这个关键问题常常被忽视,或者只是一带而过。问问厂商是不是仅仅执行“ping测试”,还是采用了来检查内外的系统。毕竟,即使服务器在防火墙内部顺畅运行,要是防火墙或路由设置出了问题,用户同样无法访问外部系统。
  一旦你选定了SaaS服务供应商,并且与对方建立了合作关系,最好每半年评估一次厂商的服务,确保厂商全面符合上述这10个标准。毫无疑问,SaaS会继续改变软件行业乃至整个IT业格局。SaaS厂商们会继续在这个大舞台上争夺用户,所以,用户应该对厂商进行精挑细选。要记住,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作为用户要做好份内事,换而言之,用户必须确信SaaS供应商也做好了份内事。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44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66页& 8页& 129页& 2页& 8页& 52页& 5页& 35页& 1页& 4页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4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SaaS"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金融社保卡哪家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