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奶业 亏损奶业亏损超半数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 奶农、奶企纠葛深_凤凰资讯
中国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 奶农、奶企纠葛深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央广网北京10月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10月1号,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不过,面对国内奶价跌跌不休,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现状,有业内人士认为,婴幼儿奶粉主要成分是乳清粉,原奶使用量有限,因此,新政对奶业振兴影响没有那么大。
原标题:中国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 奶农、奶企纠葛深央广网北京10月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10月1号,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不过,面对国内奶价跌跌不休,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现状,有业内人士认为,婴幼儿奶粉主要成分是乳清粉,原奶使用量有限,因此,新政对奶业振兴影响没有那么大。三聚氰胺“后遗症”:消费者信心难恢复三聚氰胺事件后,告别十年黄金发展期的国内奶业开始陷入暴涨暴跌的周期怪圈。一般奶业周期规律是:原奶价格上升,受利润刺激,整个行业扩大产能;产能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供过于求导致奶价下跌,生产者承压减产。而目前整体来看,国内原奶市场处在周期底部。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奶价一路上涨,在2014年上半年到达最高点,价格是4.3元/千克。随后奶价开始下滑,直到今年7月,奶价降到谷底,变为3.4元/千克。国内上游奶企正处在调整阶段,不少企业通过倒奶、杀牛削减产能,维持经营,等待新周期的开始。对于国内奶业的“走不动”,乳品问题专家王丁棉指出,一个直接原因其实是消费者信心不足。王丁棉:三聚氰胺事件本身有“后遗症”,到现在在消费者心中很难散去,加上这几年里,有个别的企业在社会责任、产品质量等方面还是做得不尽人意,这一类的影响会使消费者在原来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下,更加地不放心。消费者不放心,就会放弃对产品的选择,而这就是国内奶业“走不动”的直接原因——消费者心态受到影响。利益难平衡:奶农、奶企纠葛深乳业专家宋亮进一步分析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奶企和奶农之间缺乏利益平衡机制的问题。宋亮:“上下游产业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前提是由于我们的养殖太薄弱,表现为分散、市场积累低、抗风险能力差。但是这几年规模化程度提升得很快,散户已经没了,剩下的是规模化。不过目前只是一种松散的规模化,其核心问题在于主体的市场地位低,而市场地位低是由于没有核心资产。奶牛养殖,核心资产是奶牛吗?不是,使其能够和企业博弈的核心资产是土地,拥有土地后,奶农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条件实现规模化,实现最优配置,同时能够和企业形成地位相同的主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跟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从而能保证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内奶业和国际接轨速度加快,也进一步加剧了周期性波动。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奶牛养殖禀赋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接轨过快,导致国内奶业市场受制于人,而需求增长迅速,也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破解困局:转型升级,重获消费者信任原奶价格下行,国外乳制品低价冲击国内市场,中国奶业遭遇发展阵痛。而从长期趋势看,国内奶价要真正实现反弹不容乐观。中国奶业要振兴,必须依靠转型升级来实现。宋亮认为,要跃上新台阶,一方面,生产方式要实现新转变;另一方面,法律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宋亮:“乳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核心,要加快推进三个方面:第一推进土地流转,第二推进农村市场建设,第三拿出一部分资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保险等。安全问题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问题。安全问题带来信心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国家的相关保障法律不够健全,消费者尊严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获得,以及消费者维权的尊严,要通过法律保障。第二,民众的信任问题。当国家的社会制度健康,整个产业发展体系建立起来,安全问题降到很低的时候,民众的信心是可以恢复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46798
播放数:173036
播放数:272645
播放数:454858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里的被指的是什么?
对啦,马上看美图~
答对才能看美图哦~
不对,再猜猜呗~中国奶业亏损面超50% 有些地方开始用鲜奶喂猪
奶业遭遇阵痛 制图:李姿阅 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和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卖奶难开始出现 &原奶价格一直在降,前两年每公斤还冲到过4块钱,现在眼瞅着就要跌破3块钱了。照这样下去,马上就要赔钱了。&最近,河北省行唐县希望奶牛养殖小区的奶农卢香来很犯愁。实在招架不住奶价持续下跌,存栏有1800头奶牛的山东济南养殖大户邱胜明准备忍痛低价卖掉一些奶牛。卢香来和邱胜明的境遇还不算最糟。随着奶价持续下行,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用鲜奶喂猪等现象。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目前我国奶业全亏损面已经超过50%。据农业部定点监测,3月份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51%,同比增长5.8%;同时,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11.9%。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持续,还在蔓延。以至于奶业被一些银行列入&高危行业&。 分析奶业亏损的原因,于康震表示,最近两年以来,随着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和奶业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奶业全行业面临挑战,产品销售不畅,亏损面持续扩大。 一方面,国际奶价与国内奶价严重倒挂。国际奶业经济学会发布的数据表明,今年5月,全球原料奶平均价格折合成为每公斤1.44元,我国10个主产区平均原奶价格为每公斤3.46元。5月3日,新西兰然全球乳制品交易会拍卖价格显示,全脂奶粉每吨2176,比2013年最高价格每吨5208美元降低了58.2%。近期,进口奶粉到岸价为每吨1.8万元,而国内接近每吨3万元。 另一方面,乳制品消费增速放慢。以液态奶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售总量27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6%。但与&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5.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相比,增幅明显偏低。同时,国产奶消费信心还处在修复阶段。 牛蝇叮了奶牛,奶牛会有阵痛。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说,当前,奶业阵痛突出表现为&三重困难&。 一重困难是奶价低。目前,大型养殖场的生鲜乳收购价格同比下降了10%,小规模的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生鲜乳收购价格同比下降了15%。 另一重困难是卖奶难。受消费增速下行压力,乳品企业开始限收生鲜乳,限收量约占生鲜乳生产总量的10%。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也因为销售困难,不得不将没有加工成鲜奶的原奶喷成奶粉,喷粉数量约占生鲜乳总产量的5%。 还有一重困难是亏损大。目前,奶企的亏损面是多年来未曾遇见的。 于康震表示,当前,奶业面临的困难与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国际乳制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有关,但主要还是我们自身竞争力不够强,饲料和人工等要素成本上升快,技术和管理节本增效能力提升慢,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一体化程度仍然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仍然不强。 发展潜力深厚 奶类消费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奶业面临的困难也是一种&成长的烦恼&。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奶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生产方式改善。2015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9%,比2008年提高了29.5个百分点。全株青贮饲料快速普及,机械化挤奶、冷链储运全面实现。乳品企业自建和参股的奶源比重超过了20%。 奶牛单产大幅提高。现在,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6吨,比2008年提高1.2吨,其中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达到150万头,以规模化奶牛场、中高产奶牛群为主体的生产体系初步形成。 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生鲜乳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规模化牧场产的原奶主要质量卫生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2015年,全国乳制品合格率达99.67%。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乳制品产量大幅提升。2015年,我国存栏奶牛达到1000多万头,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870万吨和2782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就目前的需求水平来说,供给基本饱和。 高鸿宾表示,进口乳制品加剧了供求矛盾。今年上半年累计进口乳制品122.6万吨,同比增长30.49%;进口液体奶同比增长77.31%;进口婴幼儿奶粉同比增长25.42%。 &去库存&是奶业的紧迫任务。&需要引导消费,通过扩张巴氏奶、奶酪制品等结构性供给,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说。 虽然供求矛盾凸显,但从长远看我国奶业发展依然具有深厚的潜力,当前乳制品的饱和充其量是临时性饱和。于康震表示,2015年我国人均奶消费量达到36公斤,比2000年增加28.4公斤,比2008年增加约6公斤,但也只有世界平均消费量的1/3。他说:&去年全国液态奶销量增长在各类大宗食品中仍是较快的。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奶类消费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奶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阶段。& 出路就在脚下 改革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奶业发展的&不二之策& 如何应对目前奶业遇到的困难? 有人说,既然进口乳品让我国奶业备感压力,那少进口点不就成了吗?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坦言,其实,国际奶价一直下行是受到奶业发展周期的影响。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间,全美奶牛场的营收下降了35%,今年6月美国奶酪生产商奶酪库存达到75900万磅,同比增加了10400万磅。再说,在贸易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闭关锁国那一套肯定行不通。 &奶业出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改革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中国奶业发展的&不二之策&。针对当前奶业出现的问题,要用组合拳。继续加强奶源基地建设,继续加强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消费引导,要用科学技术、物质装备、发展、经营方式、产业组织改革传统行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 君乐宝魏立华说:&牛蝇叮了奶牛,牛会发力狂奔。&当前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进,奶业创新的活力正在迸发。 提质增效的路子越走越宽。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奶业全行业亏损面超过50%的另一面,是一些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业绩&飘红&。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乳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8%;库存产品同比下降14.28%。这给形势严峻的奶业带来一些暖意。 规模以上乳品企业经营状况尚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从&万头牧场&的经营中探索出了一个打开优质之门的&零一模式&。河北旗帜乳业董事长邓九强介绍,&零一模式&就是&零距离一体化&模式,国内最早实施&零一模式&的已经三次蝉联世界食品品质品鉴大会金奖。牧业董事长高丽娜说,公司生产优质牛奶的奥秘就在于&种养加一体化&和&从挤奶到加工2小时完成&的生产模式。截至去年底,现代牧业已经在全国建成&万头牧场&27座,签约牧草80多万亩,优质奶牛存栏数23万头,泌乳牛单产9吨以上。 奶农奶企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也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全国1.5万个奶农专业合作社像雨后春笋,顽强生长。中鼎牧业另辟蹊径,把中小牧场的奶牛全程托管,把优质原奶供应给大型乳企,当起了一个奶业&服务生&。这家2013年5月才创立的企业,通过委托、入股、自建、技术托管等模式,先后在全国整合牧场140个,签约奶牛存栏10万头,鲜奶1100吨,跃居全国牧业5强,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创新型奶农联合体。 种种探索正带来源源活力。尽管现在形势严峻,但我们深信,中国奶业走出低谷不会为时太久。 大势解读,牛股捕捉,尽在微信号【凤凰证券】或者【ifengstock】& 盘后剖析A股走势,指点明日走势,请关注微信号【复盘大师】或【fupan588】& 股票早餐,股市内参,涨停股预测,尽在微信号【A股情报】或【agqb888】&
[责任编辑:lanln]中国奶业亏损面已超50% 一些地方开始用鲜奶喂猪_网易财经
中国奶业亏损面已超50% 一些地方开始用鲜奶喂猪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奶价持续下行奶业遭遇阵痛 一些地方开始用鲜奶喂猪)
奶业遭遇阵痛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和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卖奶难开始出现“原格一直在降,前两年每公斤还冲到过4块钱,现在眼瞅着就要跌破3块钱了。照这样下去,马上就要赔钱了。”最近,河北省行唐县希望奶牛养殖小区的奶农卢香来很犯愁。实在招架不住奶价持续下跌,存栏有1800头奶牛的山东济南养殖大户邱胜明准备忍痛低价卖掉一些奶牛。卢香来和邱胜明的境遇还不算最糟。随着奶价持续下行,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用鲜奶喂猪等现象。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目前我国奶业全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据农业部定点监测,3月份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51%,同比增长5.8%;同时,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11.9%。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持续,还在蔓延。以至于被一些银行列入“高危行业”。分析奶业亏损的原因,于康震表示,最近两年以来,随着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和奶业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奶业全行业面临挑战,产品销售不畅,亏损面持续扩大。一方面,国际奶价与国内奶价严重倒挂。国际奶业经济学会发布的数据表明,今年5月,全球原料奶平均价格折合成人民币为每公斤1.44元,我国10个主产区平均原奶价格为每公斤3.46元。5月3日,新西兰恒天然全球乳制品交易会拍卖价格显示,全脂奶粉每吨2176美元,比2013年最高价格每吨5208美元降低了58.2%。近期,进口奶粉到岸价为每吨1.8万元,而国内接近每吨3万元。另一方面,乳制品消费增速放慢。以液态奶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售总量27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6%。但与“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5.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相比,增幅明显偏低。同时,国产奶消费信心还处在修复阶段。牛蝇叮了奶牛,奶牛会有。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说,当前,奶业阵痛突出表现为“三重困难”。一重困难是奶价低。目前,大型养殖场的生鲜乳收购价格同比下降了10%,小规模的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生鲜乳收购价格同比下降了15%。另一重困难是卖奶难。受消费增速下行压力,乳品企业开始限收生鲜乳,限收量约占生鲜乳生产总量的10%。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也因为销售困难,不得不将没有加工成鲜奶的原奶喷成奶粉,喷粉数量约占生鲜乳总产量的5%。还有一重困难是亏损大。目前,奶企的亏损面是多年来未曾遇见的。于康震表示,当前,奶业面临的困难与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国际乳制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有关,但主要还是我们自身竞争力不够强,饲料和人工等要素成本上升快,技术和管理节本增效能力提升慢,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一体化程度仍然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仍然不强。发展潜力深厚奶类消费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奶业面临的困难也是一种“成长的烦恼”。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奶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产方式改善。2015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9%,比2008年提高了29.5个百分点。全株青贮饲料快速普及,机械化挤奶、冷链储运全面实现。乳品企业自建和参股的奶源比重超过了20%。奶牛单产大幅提高。现在,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6吨,比2008年提高1.2吨,其中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达到150万头,以规模化奶牛场、中高产奶牛群为主体的生产体系初步形成。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生鲜乳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规模化牧场产的原奶主要质量卫生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2015年,全国乳制品合格率达99.67%。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乳制品产量大幅提升。2015年,我国存栏奶牛达到1000多万头,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870万吨和2782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就目前的需求水平来说,供给基本饱和。高鸿宾表示,进口乳制品加剧了供求矛盾。今年上半年累计进口乳制品122.6万吨,同比增长30.49%;进口液体奶同比增长77.31%;进口婴幼儿奶粉同比增长25.42%。“去库存”是奶业的紧迫任务。“需要引导消费,通过扩张巴氏奶、奶酪制品等结构性供给,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说。虽然供求矛盾凸显,但从长远看我国奶业发展依然具有深厚的潜力,当前乳制品的饱和充其量是临时性饱和。于康震表示,2015年我国人均奶消费量达到36公斤,比2000年增加28.4公斤,比2008年增加约6公斤,但也只有世界平均消费量的1/3。他说:“去年全国液态奶销量增长在各类大宗食品中仍是较快的。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奶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阶段。”出路就在脚下改革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奶业发展的“不二之策”如何应对目前奶业遇到的困难?有人说,既然进口乳品让我国奶业备感压力,那少进口点不就成了吗?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坦言,其实,国际奶价一直下行是受到奶业发展周期的影响。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间,全美奶牛场的营收下降了35%,今年6月美国奶酪生产商奶酪库存达到75900万磅,同比增加了10400万磅。再说,在贸易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闭关锁国那一套肯定行不通。“奶业出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改革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中国奶业发展的“不二之策”。针对当前奶业出现的问题,要用组合拳。继续加强奶源基地建设,继续加强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消费引导,要用科学技术、物质装备、发展理念、经营方式、产业组织改革传统行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君乐宝总裁魏立华说:“牛蝇叮了奶牛,牛会发力狂奔。”当前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进,奶业创新的活力正在迸发。提质增效的路子越走越宽。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奶业全行业亏损面超过50%的另一面,是一些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业绩“飘红”。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乳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8%;库存产品同比下降14.28%。这给形势严峻的奶业带来一些暖意。规模以上乳品企业经营状况尚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从“万头牧场”的经营中探索出了一个打开优质之门的“零一模式”。河北旗帜乳业董事长邓九强介绍,“零一模式”就是“零距离一体化”模式,国内最早实施“零一模式”的现代牧业已经三次蝉联世界食品品质品鉴大会金奖。现代牧业董事长高丽娜说,公司生产优质牛奶的奥秘就在于“种养加一体化”和“从挤奶到加工2小时完成”的生产模式。截至去年底,现代牧业已经在全国建成“万头牧场”27座,签约牧草80多万亩,优质奶牛存栏数23万头,泌乳牛单产9吨以上。奶农奶企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也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全国1.5万个奶农专业合作社像雨后春笋,顽强生长。中鼎牧业另辟蹊径,把中小牧场的奶牛全程托管,把优质原奶供应给大型乳企,当起了一个奶业“服务生”。这家2013年5月才创立的企业,通过委托、入股、自建、技术托管等模式,先后在全国整合牧场140个,签约奶牛存栏10万头,日产鲜奶1100吨,跃居全国牧业5强,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创新型奶农联合体。种种探索正带来源源活力。尽管现在形势严峻,但我们深信,中国奶业走出低谷不会为时太久。
当地时间日,法国勒芒,农民抗议农产品价格过低。
http://img6./photo/-28/600x450_BEDHJLOC5BNQ0025.jpg
http://img5./photo/-28/t_BEDHJLOC5BNQ0025.jpg
当地时间日,法国勒芒,农民抗议农产品价格过低。
http://img4./photo/-28/600x450_BEDHJLQ75BNQ0025.jpg
http://img5./photo/-28/t_BEDHJLQ75BNQ0025.jpg
当地时间日,法国勒芒,农民抗议农产品价格过低。
http://img3./photo/-28/600x450_BEDHJLRT5BNQ0025.jpg
http://img3./photo/-28/t_BEDHJLRT5BNQ0025.jpg
当地时间日,法国勒芒,农民抗议农产品价格过低。
http://img5./photo/-28/600x450_BEDHJLTQ5BNQ0025.jpg
http://img2./photo/-28/t_BEDHJLTQ5BNQ002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高云才
责任编辑:张梅_NF210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 奶业 亏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