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o2o社会环境O2O市场会出现行业级开放平台吗

外卖O2O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亟待新模式出现 |O2O|餐饮|外卖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外卖O2O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亟待新模式出现
  本报记者 张焱
  继互联网打车平台间的烧钱大战后,互联网公司又把烧钱大战打到了餐饮外卖平台上。目前,外卖O2O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程度甚至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由此,业界人士建议,除在制度层面夯实O2O市场外,还需更多创新模式的出现。
  外卖市场竞争激烈
  7月30日,易观智库发布了《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2015上半年专题研究报告》,对2015年上半年餐饮外卖的行业、用户情况进行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订单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成交额超过120亿元。在用户层面,餐饮外卖平台的用户以80、90后年轻人为主,其中女性用户占比更大,高学历也是餐饮外卖用户群体的一个显著特征。
  不仅是国内品牌,、等洋快餐巨头近日也通过自建O2O渠道或与第三方O2O外卖平台合作加速布局O2O外卖市场,以争夺市场份额。
  对此,专注无人售饭机业态的悠米盒子CEO李锦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餐饮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菜品好吃,产品至上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与关键。而实际上,O2O这一概念,也一定要有线下实体作为支撑,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闭环。”
  自媒体微信公号“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表示,“用户规模和用户粘性始终会是内参的两大核心指标,靠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靠高价值的资源、增值服务留住用户。”
  相关报告显示,在中国餐饮行业未来O2O市场上,移动端将成为餐饮O2O的战略性发展方向,发展也将由线上驱动转变为线下驱动。中国经济重心城市北上广深的O2O企业云集,将面临增长天花板的窘境,三、四线城市将会成为接下来的目标,中小城市餐饮行业O2O市场蕴含机会。
  李锦认为,“无人售饭机的商业生态是未来O2O市场的蓝海,因为人工送餐的外卖市场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而无人售饭机零售业态是外卖市场的另外一个领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比较容易突破和取得长足发展的领域。”
  行业亟待新模式出现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O2O外卖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元,占整体餐饮消费比例为5.8%,到2017年,这一比例有望达到9%,外卖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未来增长前景广阔。
  对于O2O外卖市场的物流成本高企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创业者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物流费用高的问题,这样利润就不会被物流配送成本冲淡。
  李锦则表示,无人售饭机的好处就在于一次物流就可以把盒饭全部送到位,这样节约了不少物流和人力成本。
  李锦认为,现阶段外卖市场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外卖市场日益庞大,写字楼等待时间依旧漫长;二是当前餐厨生态没有真正改变,厨师处于雇员地位难以真正释放热情,而有水准的厨师也很难迈出创业的一步;三是目前的私厨平台安全隐患重重,国家监管势在必行。
  “相比线下高达万亿元的餐饮外卖市场空间,‘互联网+’外卖渗透率仍然较低,市场潜力巨大,而对于无人售饭机领域,亟待出现更多的创新想法和模式。”李锦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很多餐饮O2O外卖市场的主要目标是在跑马圈地,快速占领一些市场和获取用户,大量的资金都被消耗在广告推广等方面,而真正忽略了对于产品的研发和升级,因此,餐饮行业亟待重塑和变革,这都需要新观念和新模式的出现。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热门推荐:
  文/宋宣(掌柜攻略创始人,微信号:songxuan16)
  随着资本对于餐饮行业的布局逐渐深入,如今的餐饮互联网化市场也逐渐走向整合和联姻。掌柜攻略近日独家专访了美味不用等创始团队主要成员,CMO陆瑞豪对掌柜攻略透露,美味不用等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将与行业巨头联姻并共同打造餐饮互联网化生态。同时,美味不用等CEO谢新法认为,虽然行业将出现联姻整合,但短时间内仍很难出现垄断型餐饮互联网化服务商,未来全行业仍期待行业级开放平台出现。
  在掌柜攻略看来餐饮互联网化市场如今仍处混战阶段,服务从帮助餐饮企业前端引流(团购、点评、外卖)逐渐延伸到帮助餐饮品牌经营的后端服务(排队、点餐、CRM、ERP),整个餐饮互联网化行业的发展正在进入深水区。
  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鱼龙混杂,市场主题从互联网巨头到小型餐饮信息化服务商。
  2、服务本地化程度有限,大部分服务商服务能力有限仅能覆盖不多的本地市场。
  3、商家对互联网化认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使得餐饮互联网化服务经常出现服务不兼容,平台无法打通的情况。
  由此,行业也就越发需要一个能够兼顾多平台共生的开放标准或底层开放平台。而美味不用等的做法则是努力成为巨头的纽带。
  餐饮互联网化服务大都殊途同归
  海底捞CIO施琦曾用“八国联军”形容餐饮互联网化市场,从前端到后端大量上万服务商簇拥在这一行业中,纵使巨头开始布局餐饮互联网化后端但对于整个餐饮盘子来说,行业依然很难出现根本的改变。美味不用等创始人谢新法认为,目前在餐饮后端市场发力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其实最终路径都是殊途同归,每家都希望为行业带来统一的、标准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但事实上由于餐饮行业高度分散,标准缺失,这一目标实际很难达成,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市场。谢新法也因此呼吁:“互联网平台服务商与餐饮软件商没有互联互通是制约餐饮互联网化最大的阻碍,期待餐饮行业从业者能以开放的心态制订统一的对接标准。”
  行业竞争逐渐过度至流量、效率兼备
  从团购市场爆发到如今餐饮O2O、餐饮互联网化市场占据主流,互联网对于餐饮行业的改造在深耕前段流量入口的同时,同样需要布局后端服务市场。在美味不用等CMO陆瑞豪看来,整个餐饮市场对于互联网化的需求有三方面:“能带多少客人、能提高多少效率、能降低多少运营成本”,事实上同样能满足这三方面的互联网化产品并不多,美味不用等对此布局的逻辑是,通过智能餐位管理系统提高线下运营效率的同时,从其它餐饮巨头平台为餐饮商户导来精准线上流量,努力实现餐饮品牌对于互联网化的要求,但最终到完全覆盖餐饮后端服务仍需要时间。
  行业开放标准受“站队”制约
  在掌柜攻略看来,行业目前出现标准化组织的可能性同时取决于行业资本的联姻情况,限于巨头间的竞争类似的行业标准很难统一的存在。也就是说行业本身缺乏能够统一标准的巨头,但随着百度外卖、美团、大众点评、蚂蚁金服对行业的寸土必争,必然会出现行业间的进一步整合,而由此我们或许可以期盼未来的相关行业标准或许可以由某一个巨头携众品牌共同打造。
  美味不用等希望成为巨头的纽带
  对于美味不用等而言,其路径核心在专注占领“排队”市场,并由此进入“订位”领域。逐渐涉足与“餐位”相关的更多后端服务领域。在掌柜攻略看来,对于“排号”这一细分服务市场的专注使得其较快占领了具有排号需求、占整个餐饮市场1-2%的头部餐饮商家资源,由于具备标杆效应产品也因此迅速在市场铺开。
  谢新法对于美味不用等未来的定位很简单:在专注“智能餐位管理”的前提下,做好巨头的纽带。如今,其为商家导流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与巨头合作,包括大众点评、百度地图、支付宝、高德地图、小米黄页的深度流量合作。这或许是美味不用等布局餐饮后端互联网化的第一步。
  在美味不用等创始团队看来,整个市场缺乏统一的对接标准和行业技术准则。未来或许会出现一个行业联盟去尽可能促成行业标准的达成,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也需要资本的准备,更需要餐饮人的开放心态。随着入局者逐渐开始亮剑拼杀,未来的行业竞争也将侧面推动这一进程,而此时美味不用等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成为一个纽带。由此,其本身也或许将获得更优质的行业资本认可。
  (本文为掌柜攻略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这里,我们关注O2O,关注移动互联网。用最接地气的方式,...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网络食品交易入法 餐饮O2O平台重整商户资源
见习记者&&汪传鸿&&北京报道10月1日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值得关注的修改方向之一便是首次将网络食品安全纳入,并明确了第三方交易平台承担的职责。目前外卖平台排名最为靠前的外卖、饿了么和外卖,均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困扰,如规模扩充迅速、一度失去了对于部分线下商户提供食品安全水准的把控。而其跑马圈地至今,外卖平台已不得不开始重新整理各自平台内的商户资源。“黑作坊”事件频出此前媒体曾多番对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外卖配送平台上存在有卫生问题的商家进行曝光。据上述媒体报道,在市场扩张的大潮中,不乏外卖平台旗下的市场人员主动联系“非法商户”,以入驻自家平台。对此,美团方面告诉记者,美团外卖对于商户有严格的审核制度,要求所有合作商户都必须在后台上传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经营人员健康证后才能上线,美团外卖的工作人员会联系商户并对他们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事实上,目前主流的外卖平台均设有类似的平台内监管体系。目前饿了么方面提供的解决流程办法包括“在商户合作起初提供证照,审核通过后外卖平台称将会对线下门店进行定期的检查”。但最终是否能够加强平台内的食品安全,取决于平台自身的执行力度。“一些地区的线下执行的确会存在部分问题。”一位外卖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后期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在经历过去两年左右时间的狂飙突进后,打击食品卫生方面存在问题的商户,建立合理的行业管理规则,成为现阶段外卖O2O平台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商户,美团的做法是警告、下架。然而,客观的阻碍在于这一高速膨胀发展的新行业如何赢得竞争成为首要的问题。截至目前,各家均未透露已有多少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商户被处理的数据。饿了么CEO张旭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以往存在不少因素影响对于商户审核,例如线下采集的证照有效性难以核实(假营业执照有辨别难度)、存在少部分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线下采集证照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高以及部分商户配合度不高的情况。而对于平台内上百万家商户的例行检查,或需要一个仅次于物流配送人员规模的庞大团队。网络食品交易入法对于外卖平台、上门私厨等餐饮相关服务,于日起施行的新《食品安全法》进一步确认了第三方平台的责任。根据新修订后《食品安全法》中第六十二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这也是国内首次以法律形式规范互联网食品交易行为。IT领域律师赵占领向记者解释,新法的出台意味着消费者在外卖平台预订食品遭受人身或者财产损害,可以要求外卖平台提供餐饮机构的真实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如不能提供,或者该餐饮机构不具有合法资质,则外卖平台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换言之,按照现行食品安全法,平台方应承担三项义务——对入驻平台的餐饮机构进行实名登记;审核餐饮机构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对违法行为有制止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义务。尽管首次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纳入食品安全法,但未来仍待说明解释其具体定义。另外对于类似于外卖O2O平台这样的新兴售卖形态,业内普遍认为需要在不同环节分别做好备案、监督和监管工作。对此,多家外卖平台均向记者表示,接下来将督促资质完整的餐厅尽快上传相关证照,并帮助一些符合条件但未办理证照的餐厅尽快进行资质认证,进一步加强平台商户的审核和排查工作,并将这一项工作纳入线下业务人员的考核体系。
对于希望不断扩充商户规模的平台,如何确保食品安全,并在现行规定下争取更多商户的加入,是其在竞争中寻求的新突破口之一。例如目前已有外卖平台在寻求帮助引导线下商户办证。“有些餐厅长期在做经营,食品品质和管理也都很好,但根据法律法规,经营场所的建筑属性可能导致其难以办理相关证照。”张旭豪称,在需求疏导办法过程中,需思考如何通过备案制或者其它制度来解决这一部分问题。(编辑:陈时俊,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5餐饮O2O行业报告
我的图书馆
2015餐饮O2O行业报告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2015餐饮O2O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一月到九月,全国餐饮收入230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并表示餐饮市场的年末表现依然强劲。在资本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餐饮市场在2014年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达到了9.7%,市场规模成几何倍数级快速扩大。品途网分析认为,2015年高速增长和激烈竞争仍将会是餐饮行业整体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百度、阿里、腾讯以及京东等巨头通过自建或战略投资的方式深度介入餐饮市场参与竞争;而另一方面,相比线下高达万亿的餐饮外卖市场空间,互联网外卖渗透率仍然较低,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移动端交易已经成为现有餐饮市场下的主要渠道,主流外卖平台移动端交易占比都已经过半,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的移动端交易占比都超过80%。根据品途网跟据公开数据测算得出的数据显示,从年餐饮市场的规模扩大了超过10倍。预计2015年餐饮O2O在线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2.66亿元人民币。--------------------------▲西部餐饮创投▲本平台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编于各大媒体阅读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所以未注明,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END—西部餐饮创投:微信号:WCVC11BP通道:邮箱:@qq,com联系我们:023- &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餐饮外卖o2o行业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