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里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与硅谷的距离有多远

|||||||||||
最新播报:
中关村距硅谷还有多远
长期以来,中关村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反之,是否有一天硅谷也能被称为“美国的中关村”?培育出无数创业公司、发展成上千亿美元市值的科技企业、一个个白手起家的创业神话,无疑是硅谷吸引世界目光的原因。那么,硅谷的孵化体系究竟强在什么地方?中关村与硅谷相比还有哪些差距?中国孵化器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中关村创业大街运营方之一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秦君的脚步,一起走进硅谷,进一步了解硅谷创业孵化模式的精髓,跟上世界创新的步伐。
硅谷的中国创业者
禾赛仪器是在硅谷发展的一个来自中国的创业团队,几天前,CEO李一帆在孵化器举行的一场活动中,把他们初步成型的产品拿出来展示,人气极高。
初见李一帆,感觉到他从内到外散发着领导基因,活跃因子极强,充满生命力。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他,有世界500强公司的任职经历,人脉资源丰富,善社交,需求清晰,目标明确,十足的创业坯子。
李一帆创立的禾赛仪器主要从事开发高端在线气体分析仪器,可以高精度快速分析混合气体成分,在大气环境监测、工业废气检测和危险气体泄漏检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核心技术来自世界领先的斯坦福大学气体分析实验室,导师为国际激光吸收光谱大师、美国工程院院士汉森(Ron Hanson)教授。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二代样机的开发,正在与意向客户共同测试产品。李一帆和他的伙伴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将硅谷最先进的硬件技术引进到中国并产业化。
硅谷的孵化器有什么特点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科技参赞王俊明
硅谷有着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各类科技中介服务非常健全,创业者们对于中介服务机构依赖性很强,科技服务机构也为创业者们从开公司到上市的整个发展过程提供相关的配套资源。
硅谷有三类孵化器:第一是传统围绕高校的、以大学为中心的孵化器。比如斯坦福、伯克利,依托大学的公共资源、硬件条件,与周围的风投、产业紧密结合,软硬结合;第二是提供软服务的,如YC,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投资基金和创业导师。这类平台将投资人和创业项目紧紧联系在一起,解决了创业团队在初创期非常重要的融资问题。天使投资领域的雄厚基础,为以融资服务为主的孵化器提供了天然的土壤。这也是硅谷本身的优势;第三是由政府支持的专业科技园区,如SAN JOSE的生物科技园,吸引了很多相关企业,因为它拥有公共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平台可以开放租用,和当地风投紧密联系。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孵化器,主要都要满足三个要素:一是投资,投资人一定要理解项目,并且从头到尾地参与到项目的创业过程中,从投资人的角度提供有益的建议,并帮助项目成功获得融资;二是创业导师,创业导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经验,有奉献精神的同时也要有能力帮助创业项目,在高度、深度和广度上都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辅导,帮助创业者降低风险和盲目性;三是后续的支持,在创业项目初步实现产品化,从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阶段走向市场的时候,需要孵化器在商业资源的导入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方面对创业项目给予支持。在这方面,硅谷的孵化器非常重视人脉关系网络的搭建,而且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大企业众多,很多创业者都在这里获得了很好的市场拓展机会。
中关村和硅谷的距离正在缩小
中关村示范区硅谷联络处主任谈锋
硅谷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组织松散,其次是无为而治,最后是产、城、人的融合带来的可持续发展。
硅谷的形成不是计划出来的,也不是由特定组织规划建设起来的,完全是自发成长的过程,目前硅谷地区包括39个城市,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特色的产业领域,也都有城市建设及配套,有一定的人口基础。这里体现产业、城市、居民的结合,不是单纯的科技用地或商业配套,不仅有高度完善的产业要素的聚集,也同样具备非常完善的商业与生活配套,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内生的系统动力,城市之间又能够达到一种资源分配的均衡性。
中关村也是一个区域的代名词。随着产业生态要素和创业生态要素的重构发展,以及产业发展和产业服务模式的不断变革,中关村也在朝着产业发展、产城融合、注重生态与人文的整体区域构建方向发展,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市场和社会资源的推动力。在这一点上,中关村与硅谷的距离正在逐步缩小,不再是一个“园区”,而是“区域”,承载着更多产业与城市共生发展的元素和机制,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将主要来自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的创新将使中关村的区域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革。
中国的创业服务应该瞄向世界
清控科创董事长兼总裁秦君
这次来硅谷一直在走访不同类型的孵化器,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在看差距。和国外孵化器比,国内的孵化器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表现在:
第一,孵化器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能力,做体系建设、孵化服务,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对于产业、行业和技术要熟知,如果没有很好的积累和能力,是没有办法为尚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服务到位的;
第二,国内的孵化器目前还是以综合性孵化器居多,各种业态集合在一个平台上,资源分散,服务也很难聚焦。而硅谷的很多孵化器则是小而精的,它们将资源聚焦在一部分企业上,或者就是将自身的优势资源做深做足,而不强调面面俱到,反而更容易出成绩;
第三,投资方面的差距,现在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人开始做孵化器,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帮助项目,更容易以高估值、高融资额为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取悦投资人的技巧成了必修课,往往容易忽略市场能力。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真天使,让项目先成长、先收获,自己再获得水到渠成的价值回报;
第四,帮助企业成功需要具备超强的商业能力,软资源和软体系才是最终能够支持孵化器成长的因素。在这一方面,过去我们做得很不够,有环境因素,有资源聚集程度的因素,也有能力的因素。
现在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环境土壤,比如中关村,创新要素聚集程度也相当高,孵化器向软环境建设转型的速度也前所未有地在加快,更要以围绕企业的商业发展为主要核心设计孵化模式,这是帮助创业者实现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谁也绕不过去。
这次在硅谷,我进一步看到了创业者对孵化器的真正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加深以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的创业者都在将市场瞄向全球。
他们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理解并融入全球规则、拓展全球市场渠道、整合全球资源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对接和融合将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创业者们也必然参与其中。这是非常好的趋势,中国的初创企业还有来自中国的创业者们,体现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开放和积极,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创业服务机构,都有责任助他们一臂之力。
[责任编辑:[转载]从硅谷到中关村:最后一英里的距离
波士顿的128号公路是美国工业的精神中心,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风险投资就在这里大获成功,并最终通过互联网,造就了今天的硅谷。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强大的助推力和“引擎”作用,就不可能有硅谷神话。正如一位美国的风险投资家所言,“硅谷的故事很好听,但神话的诞生不仅归功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在于它特殊的运作方式——风险投资。”
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其风险资本投资占全球风险投资市场的70%左右。在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各国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和提升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性。“硅谷模式”成了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从80年代开始,风险投资就进入了我国,并在1998年民建中央“政协一号”提案的带动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设立风险投资的热潮,一些网络公司一夜成名,一些创业者一夜暴富,一时风险投资“风景这边独好”,好景不长, 2001年和2002年,中国风险投资开始进入低潮;2003年到2005年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态势,中关村终究没有拷贝成中国的“硅谷”。风险投资在中国遭遇寒流。
按照成思危先生的观点,硅谷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用。青木昌彦在其经典著作《比较制度分析》中也对“硅谷模式”的信用和文化机理做了精辟的分析。按照他们的观点,中关村和硅谷之间最大的距离不是空间距离,而是制度的距离,文化的距离,精神的距离。中关村在将风险投资这个新型的金融工具引进的同时,并没有将风险投资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引进过来。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和变化的社会,而这种文化精神的内核是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和不断进取,这些都是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沃土。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活动,预示着前瞻性的社会价值——接受进步的变化、推崇超越传统的发展和保持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风险投资充满活力,不断变化,它挑战既有的实践,冲击商业力量的中心和打破传统的规则。
在硅谷,人们能深切感受到,硅谷最大的特色并不在于企业的技术优势,而在于其独特的文化氛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经指出:“硅谷的优美之处是它那能够产生相互激励的文化结构。它包括对失败者的宽容,对所谓“背叛者”的宽容,喜爱寻求风险、自我再投资,对变化的热情、论功行赏、合作精神、公司的多样化以及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信念等等。”
对于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更多的人从法律体系、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的健全去进行反思和完善,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确实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府的积极引导,这是美国以及其他风险投资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的。如果说制度是一种硬约束的话,文化就是一种软约束。制度可以移植,人才可以培养,但文化的移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美国有冒险创新的精神、诚实经营的信用环境以及尊重个人价值和权益的人文传统。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硅谷精神”是不相容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儒家文化倡导服从,倡导知足常乐,并以失败为耻辱,这种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每个神经里面。中国很多发现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要责任人确保项目成功,并要以自己的家产做担保,这种严重厌恶“风险”的做法只能“逼良为娼”,导致很多风险投资企业只好去炒股票,做房地产等风险很小的项目,完全背离了风险投资的初衷。
成思危先生在前不久表示,中国要实现从“躯干”国家到“大脑”国家的转型,关键还在于制度创新,要重视制度创新,就是要鼓励创新不怕失败,容忍合理的失败,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诚哉斯言!我们欣喜地看到,处于改革前沿的深圳市政府不久前做出了一个很人性化的规定:不会追究改革失败者的责任!这是需要胆识和战略眼光的。中国要实现从世界工厂转型为知识型经济体的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关键是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一个宽容失败的文化软环境,需要改造我们的国民人格和文化传统,只有这样,中国的风险投资才能真正迎来拐点,缩短中关村和硅谷之间的文化距离。
2006年4月7日,由成思危先生倡导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将在深圳召开,这是中国风险投资界一年一度的盛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险投资业风采的舞台和交流的窗口。3月27日,和成老谈起中国风险投资的未来,成老用了四个字:审慎乐观。我想,乐观的原因是在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推动下和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必将迎来第二次勃兴。而审慎的原因则在于文化的建设,人格的转型绝非一蹰而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更多公众号:gh_8dfae1008c10服务创业的一切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从华强北到硅谷,距离究竟有多远,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主题信息(必填)
主题描述(最多限制在50个字符)
申请人信息(必填)
申请信息已提交审核,请注意查收邮件,我们会尽快给您反馈。
如有疑问,请联系
傻丫头和高科技产物小心翼翼的初恋
个人大数据技术博客:
本人热爱编程,有着很强的兴趣,做事认真中关村距离硅谷还有较大差距 未来应在四方面努力
作者:高星
原标题:中关村距离硅谷还有较大差距 未来应在四方面努力
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高星 鲍聪颖)今天下午,2012中关村论坛年会首次面向社会正式发布“中关村指数2012”。“中关村指数”项目总负责人赵弘研究员介绍了中关村指数的编制情况并发布“中关村指数2012”。赵弘表示,中关村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关村距离硅谷、距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仍需努力,任重道远。中关村未来应该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做出努力:第一,拥有一些在行业里引起重大变革,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的这种标志性的重大创新成果。我们中关村确实成果很多,在上个世纪我们涌现出很多带有行业颠覆性的、振动性的大成果。比如汉字照排技术,再比如非典时期中关村企业研制的非典疫苗也是走在前列。但是这些成果在全球来看还没有产生足够多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成果。第二,努力培育一批对市场有影响力、控制力、话语权的品牌企业。硅谷每三到五年会产生一家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比如我们熟悉的谷歌、惠普、苹果、思科、英特尔、甲骨文等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巨型企业,都进入世界五百强,在行业里面有很大的控制力、很高的很强的话语权。我们中关村企业很多,知名企业比较有限,大家比较熟悉的联想、百度、京东方这是很有名的,但是这些企业的影响力也就主要仅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还够不上巨型企业。第三,努力整合空间资源。中关村形成差异定位,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形成多元的格局,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推进集群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关村一区多园之间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定位,很多园区之间产业比较混淆还有一些园区做发展初期没有明晰的定位,或者定位明确,但是迫于发展的压力,招商的时候没有选择。同时还有一些园区招生的时候,招的企业质量不高,或者这个企业当时不错,后来发展的不好,换的时候难度很大,成本很高。第四个方面努力构建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关村对全国的辐射我带动作用。中关村是全国的中关村,越来越成为全球的中关村。但是中关村走向全国面向体制机制的瓶颈约束,走向全国就要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但是目前问题比较严重。赵弘表示,中关村距离硅谷有多远,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我们的改革真正离我们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体制建立有多远。中关村先行先试做了很多很艰难的探索,但是很多问题不是中关村一家能够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整个方方面面给予更强的推进,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