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自治县公租房补贴,我住在安昌镇下河坝竹园小区,公租房如何领取住房补贴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北川安昌镇统一拆除板房 妥善安置搬离户
】 【来源:
&四川新闻网绵阳10月8日讯(记者郑胜华 钟明明 张金兰 郑雪 摄影报道)前段时间,新浪微博用户“你们呐-Na&ve”发布来自财新网消息,称北川县安昌镇灾民临时安置房因政府限期拆除临时安置活动板房,数百灾民无家可归。此消息迅速得到众多网民关注,并呼吁媒体关注。10月4日,本网记者一行四人前往北川县羌族自治县安昌镇采访调查。
记者来到陈家坝乡太洪村二组韩庆荣家
  村民韩庆荣两年前已搬进新房 板房照片系旧照
  针对日,财新网发布的《板房被强拆 数百名汶川灾民无家可归》一文中出示的证据,即:北川县陈家坝韩庆荣和付成艳老两口在板房前的照片,记者驱车前往陈家坝乡太洪村二组实地调查。在太洪村书记陈德品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韩庆荣家中。韩庆荣夫妇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两年前我居住在过渡性板房时记者照的,现在我们早已住进了新房。5.12地震中我原有的3间小青瓦房屋被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下,2008年6月至9月安排在帐篷临时居住,2008年10月至日安排在太洪村临时板房过渡居住。2009年5月至日我已建成永久性住房,共建房3间,108平方米,已经在当年8月中旬入住新房。建房资金约9万元,其中享受农房重建补助资金1.6万元,农房重建贴息贷款5万元,特殊党费补助3000元,享受其他各类建房补助13290元(搬出板房1500元,农房重建开工补助1500元,调地费4290元,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基础设施补助费6000元)。现在我家分配复垦土地0.65亩,儿子韩世伟(现年31岁)在成都双流县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全家人生活全面得到保障,无后顾之忧。”
&&&&&&&& 按统一规划拆除板房 是为了统建村民新居
   安昌镇党委副书记邓宏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讲诉了拆除板房的三点原因,他说:“安昌镇是由圣灯社区、金霞社区、竹林社区和蔬菜村组成,地震后,共有1848间活动板房,用于安昌镇1235户灾民过渡居住。拆除板房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板房原则上使用期是2年,现目前已使用3年,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二是部分群众的私房经加固后现已可使用,但因居住板房水电费和基础设施维护费均由镇政府负担,部分群众不想搬离,并将自己维修加固好的私房用于出租;三是安昌镇是由中规院统一规划设计,下河坝板房区所规划设计的蔬菜村304户将在原址统规统建,所以需及时拆除。”
508套廉租房 已完工 10月20日入住
安昌镇圣灯社区领取廉租住房补贴签字花名册
  关于板房拆迁后的安置问题,邓宏说:“目前,搬离板房区的102户群众已搬回自己新建和加固的永久性住房;304户各种建设征地拆迁群众,统规统建修建永久性住房,计划10月10日进场动工,预计明年5.12前入住。过渡期租房安置的群众已领取每人每月100元的过渡安置费;508套廉租房用于安置无房低保户入住,目前正处于公示阶段,公示无疑议后,将在10月底前入住;120户群众将采用回购改建现有房源进行安置;剩余的201户群众政府将建公租房解决,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安昌镇群众安置费领取及去向调查表(日拍摄)
  拆除板房前已提前两月做宣传并落实相关补助
  安昌镇人民政府群工办副主任赵立刚告诉记者:活动板房拆除前政府已在日开始宣传,8月12日发公告,9月13日开始拆除,9月底已全部拆除完。针对用于安置1235户搬离活动板房群众的各种政策补助资金,赵立刚向记者讲诉了发放情况:“截止日下午4点为止,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1123人,450元/半年,共计505350元;截止目前,已发放过渡安置费61人,100元/人/月,已发了3个月,共计18300元,其余人员将在10月15日前发完;发放搬家费1032户,500元/户,共计516000元。据统计,发放各类政策补助资金共计1039650元。”
  实地走访三社区 搬离板房户正妥善安置中
   针对安昌镇邓宏副书记、赵立刚副主任向记者讲诉的1235户搬离板房区群众的安置情况,本网记者实地走访了安昌镇圣灯社区、金霞社区、竹林社区,了解目前群众安置及发放各种政策补助资金的情况。
   圣灯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华向记者介绍社区申请廉租房情况:“我们社区共有228户,477人申请第一批廉租房。截止目前,发放廉租房租房补贴450元/人/半年,已发放400人,剩余77人将在日之前全部发放到位。”
  在圣灯社区6层高的新建永久性住房,记者见到了现年76岁的夏世秀老人。“家里就我和儿子两个人,以前我们住的是60多平方的平房,地震被震烂了,社区就安排我们住在板房。我们是9月19日从板房搬出来,住进这个永久性住房。当时搬回来的时候社区给我们发了500元的搬家费。”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夏世秀老人房子原有60多平方平房,地震后由开发商代建,现分得90多平方的房子,超出部分30多平方米按相关政策差额补交。
  金霞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朝勋向记者介绍社区申请廉租房及社区群众居住去向情况:“目前,我们已申请廉租房182户,从板房区搬离的49户群众已搬回经维修加固后的永久性住房。同时,我们将社区每一户搬离板房的居民住房去向情况,都进行了核实登记,做台帐。金霞社区居民一部分已住进了维修加固的永久性住房,一部分已申请廉租房,剩余一小部分已投亲靠友,无一户没有居住点。”
   记者在金霞社区随机走访了一户正在修建永久性住房的尹大坤一家,询问其安置情况。“我们原来是住的平房,地震后,一家10多个人都住在板房。我有3个儿子,当时政府发的灾后重建资金按每户发钱,加我们老两口我家就有4户人,领了8万多元,自己也想办法筹钱修这个房子。在板房的时候,政府8月发的通告,9月就开始找房子了,社区也帮到联系租房,我们现在暂时租环卫所的房子,等年底房子装修好后就搬回来。”当记者在询问其是否按相关政策领取过渡安置费,尹大娘表示已经领取了。
安昌镇竹林社区安置审批表
&&&&&&&&& 最后,记者在竹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太蓉处了解到,该社区目前已申请第一批廉租房205户,住进永久性住房33户。
   在竹林社区办公室,本网记者见到前来领取廉租房租金补贴的社区居民袁琳。“我是来领廉租房租房补贴的,我家有3个人,按450元/人/半年的住房补贴要领1350元。地震前,我没有房子,一直住的是公租房。地震后,我们一直住在社区,直到8月30日从板房搬出来,在安昌镇租了一套房子,这个房子还是社区帮我们联系租到的。目前,我家是第一批申请廉租房的。”袁琳告诉记者自己家的情况。
  据悉,5.12地震后,竹林社区安昌镇肉联厂职工宿舍楼68户属于中度危房,需维修加固后方可使用。记者在宿舍楼4单位5楼见到常年在外打工的赵成红,她说:“我们这个宿舍楼是安昌镇肉联厂单位集资建房,地震后,我们先是住在帐篷,后面住进板房的。这个房子经过维修加固后,我是8月20日就搬回来了,当时还领了500元的搬家费。”
  安昌镇党委副书记邓宏告诉记者:安昌镇原是安县的老县城,5.12地震后,北川县异地重建,将安昌镇、永安镇以及黄土镇的六个村划归北川管辖,北川县人民政府驻地临时迁至安昌镇。由于北川县与安县两政府之间移交问题以及中规院统一规划安昌镇设计程序等诸多客观原因,使得安昌镇灾后重建的进度相较于北川县其他乡镇缓迟了。这也是导致板房群众不能及早搬进新居的原因之一。目前政府正全力以赴,妥善做好安置工作,一定要让北川所有居民都能安居乐业,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
四川新闻爆料qq:
爆料电话:
loading...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北川安昌镇统一拆除板房 妥善安置搬离户(组图)
四川新闻网绵阳10月8日讯(记者郑胜华 钟明明 张金兰 郑雪 报道)前段时间,新浪微博用户“你们呐-Na?ve”发布来自财新网消息,称北川县安昌镇灾民临时安置房因政府限期拆除临时安置活动板房,数百灾民无家可归。此消息迅速得到众多网民关注,并呼吁媒体关注。10月4日,本网记者一行四人前往北川县羌族自治县安昌镇采访调查。记者来到陈家坝乡太洪村二组韩庆荣家  村民韩庆荣两年前已搬进新房 板房系旧照
  针对日,财新网发布的《板房被强拆 数百名汶川灾民无家可归》一文中出示的证据,即:北川县陈家坝韩庆荣和付成艳老两口在板房前的照片,记者驱车前往陈家坝乡太洪村二组实地调查。在太洪村书记陈德品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韩庆荣家中。韩庆荣夫妇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两年前我居住在过渡性板房时记者照的,现在我们早已住进了新房。5.12中我原有的3间小青瓦房屋被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下,2008年6月至9月安排在帐篷临时居住,2008年10月至日安排在太洪村临时板房过渡居住。2009年5月至日我已建成永久性住房,共建房3间,108平方米,已经在当年8月中旬入住新房。建房资金约9万元,其中享受农房重建补助资金1.6万元,农房重建贴息贷款5万元,特殊党费补助3000元,享受其他各类建房补助13290元(搬出板房1500元,农房重建开工补助1500元,调地费4290元,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基础设施补助费6000元)。现在我家分配复垦土地0.65亩,儿子韩世伟(现年31岁)在成都双流县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全家人全面得到保障,无后顾之忧。”
  按统一规划拆除板房 是为了统建村民新居
  安昌镇党委副书记邓宏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讲诉了拆除板房的三点原因,他说:“安昌镇是由圣灯社区、金霞社区、竹林社区和蔬菜村组成,地震后,共有1848间活动板房,用于安昌镇1235户灾民过渡居住。拆除板房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板房原则上使用期是2年,现目前已使用3年,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二是部分群众的私房经加固后现已可使用,但因居住板房水电费和基础设施维护费均由镇政府负担,部分群众不想搬离,并将自己维修加固好的私房用于出租;三是安昌镇是由中规院统一规划设计,下河坝板房区所规划设计的蔬菜村304户将在原址统规统建,所以需及时拆除。”
508套廉租房 已完工 10月20日入住安昌镇圣灯社区领取廉租住房补贴签字花名册
  关于板房拆迁后的安置问题,邓宏说:“目前,搬离板房区的102户群众已搬回自己新建和加固的永久性住房;304户各种建设征地拆迁群众,统规统建修建永久性住房,计划10月10日进场动工,预计明年5.12前入住。过渡期租房安置的群众已领取每人每月100元的过渡安置费;508套廉租房用于安置无房低保户入住,目前正处于公示阶段,公示无疑议后,将在10月底前入住;120户群众将采用回购改建现有房源进行安置;剩余的201户群众政府将建公租房解决,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安昌镇群众安置费领取及去向调查表(日拍摄)
  拆除板房前已提前两月做宣传并落实相关补助  安昌镇人民政府群工办副主任赵立刚告诉记者:活动板房拆除前政府已在日开始宣传,8月12日发公告,9月13日开始拆除,9月底已全部拆除完。针对用于安置1235户搬离活动板房群众的各种政策补助资金,赵立刚向记者讲诉了发放情况:“截止日下午4点为止,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1123人,450元/半年,共计505350元;截止目前,已发放过渡安置费61人,100元/人/月,已发了3个月,共计18300元,其余人员将在10月15日前发完;发放搬家费1032户,500元/户,共计516000元。据统计,发放各类政策补助资金共计1039650元。”
  实地走访三社区 搬离板房户正妥善安置中
  针对安昌镇邓宏副书记、赵立刚副主任向记者讲诉的1235户搬离板房区群众的安置情况,本网记者实地走访了安昌镇圣灯社区、金霞社区、竹林社区,了解目前群众安置及发放各种政策补助资金的情况。
  圣灯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华向记者介绍社区申请廉租房情况:“我们社区共有228户,477人申请第一批廉租房。截止目前,发放廉租房租房补贴450元/人/半年,已发放400人,剩余77人将在日之前全部发放到位。”
  在圣灯社区6层高的新建永久性住房,记者见到了现年76岁的夏世秀老人。“家里就我和儿子两个人,以前我们住的是60多平方的平房,地震被震烂了,社区就安排我们住在板房。我们是9月19日从板房搬出来,住进这个永久性住房。当时搬回来的时候社区给我们发了500元的搬家费。”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夏世秀老人房子原有60多平方平房,地震后由开发商代建,现分得90多平方的房子,超出部分30多平方米按相关政策差额补交。
  金霞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朝勋向记者介绍社区申请廉租房及社区群众居住去向情况:“目前,我们已申请廉租房182户,从板房区搬离的49户群众已搬回经维修加固后的永久性住房。同时,我们将社区每一户搬离板房的居民住房去向情况,都进行了核实登记,做台帐。金霞社区居民一部分已住进了维修加固的永久性住房,一部分已申请廉租房,剩余一小部分已投亲靠友,无一户没有居住点。”
  记者在金霞社区随机走访了一户正在修建永久性住房的尹大坤一家,询问其安置情况。“我们原来是住的平房,地震后,一家10多个人都住在板房。我有3个儿子,当时政府发的灾后重建资金按每户发钱,加我们老两口我家就有4户人,领了8万多元,自己也想办法筹钱修这个房子。在板房的时候,政府8月发的通告,9月就开始找房子了,社区也帮到联系租房,我们现在暂时租环卫所的房子,等年底房子装修好后就搬回来。”当记者在询问其是否按相关政策领取过渡安置费,尹大娘表示已经领取了。
安昌镇竹林社区安置审批表
  最后,记者在竹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太蓉处了解到,该社区目前已申请第一批廉租房205户,住进永久性住房33户。  在竹林社区办公室,本网记者见到前来领取廉租房租金补贴的社区居民袁琳。“我是来领廉租房租房补贴的,我家有3个人,按450元/人/半年的住房补贴要领1350元。地震前,我没有房子,一直住的是公租房。地震后,我们一直住在社区,直到8月30日从板房搬出来,在安昌镇租了一套房子,这个房子还是社区帮我们联系租到的。目前,我家是第一批申请廉租房的。”袁琳告诉记者自己家的情况。
  据悉,5.12地震后,竹林社区安昌镇肉联厂职工宿舍楼68户属于中度危房,需维修加固后方可使用。记者在宿舍楼4单位5楼见到常年在外打工的赵成红,她说:“我们这个宿舍楼是安昌镇肉联厂单位集资建房,地震后,我们先是住在帐篷,后面住进板房的。这个房子经过维修加固后,我是8月20日就搬回来了,当时还领了500元的搬家费。”
  安昌镇党委副书记邓宏告诉记者:安昌镇原是安县的老县城,5.12地震后,北川县异地重建,将安昌镇、永安镇以及黄土镇的六个村划归北川管辖,北川县人民政府驻地临时迁至安昌镇。由于北川县与安县两政府之间移交问题以及中规院统一规划安昌镇设计程序等诸多客观原因,使得安昌镇灾后重建的进度相较于北川县其他乡镇缓迟了。这也是导致板房群众不能及早搬进新居的原因之一。目前政府正全力以赴,妥善做好安置工作,一定要让北川所有居民都能安居乐业,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点击进入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作者:郑胜华 钟明明 张金兰 郑雪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没有相关新闻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77379条
评论265484条
评论234991条
评论196508条
评论182014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北川安昌镇下河坝片区各支路建设项目扫尾工程下河一路和环山路部分道路建安工程
【信息时间:
阅读次数:302
同时发布媒体:&】
&&本项目需在注册后才能进入投标流程,会员请点击这里&[]
&&&如你还不是会员请&[]
绵阳-北川县
北川安昌镇下河坝片区各支路建设项目扫尾工程下河一路和环山路部分道路建安工程
日10时00分
北川安昌镇下河坝片区各支路建设项目扫尾工程下河一路和环山路部分道路建安工程
一、本项目经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以北发改【号批准建设,比选文件已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号为北发改【号。本项目现通过固定价比选方式(E方式)随机抽取中选人(承包人),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潜在申请人参与本项目的比选。
二、比选项目概况(表一):
三、比选内容(合同段划分)(表二)
四、资格要求
(1)一般要求:
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资质要求:企业资质等级不应低于(包括):
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
(3)其他要求:
1、项目负责人:专业:市政公用工程;拟任项目负责人具有二级注册建造师及以上资质证书,并具有相应专业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项目技术负责人须具备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2、按固定价比选办法第三章规定,拟派本项目的负责人携带本公告第六条要求的所有材料原件亲自前往参加抽取活动;中选后项目负责人需压证施工,省外企业需提供入川备案登记证;
3、现场抽取时的审核资料须同时提供加盖单位鲜章的复印件一份; 4、采用A种方式交纳比选保证金的比选申请人应在转账单上注明工程名称 。 。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加比选。
五、报名及购买比选文件
(1)请有意参加本项目竞争的比选申请人,到四川日报招标比选网()下载工程图纸、工程预算控制价清单、比选申请函样本及合同样本,待自检可以接受比选人确定的工程图纸范围的发包总价以及清单中的固定单价(同比例下浮后的),再自愿报名,比选服务费为200.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比选申请人应按“比选申请人网上报名特别规定”的要求报名。
(2)比选公告规定的报名时间最少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各比选申请人网上报名时间为:从日网上发出比选公告之时起至
日10时00分
(3)比选申请人应在本规定的报名截止时间前,按报名的合同段分别提交比选保证金,具体金额见表三。比选申请人可选择以下两种(A、B)方式之一提交:
A.直接向比选人提交。
户  名: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人民政府
开户银行:工行北川支行
账  号:02
比选保证金必须通过比选申请人的基本账户,以银行现金转账方式提交。
B.通过比选网站向比选人提供无条件、不可撤销的保证。
保证金必须通过比选申请人的基本账户,以银行转账方式提交,并保留好银行转账回单,以备抽取时验证。
(4)比选人以比选公告公布的工程发包价(含清单中的单价同比下浮)、工程图纸和合同样本,按照随机抽取方式确定唯一中选人 ,并实施工程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总价包干发包(发包价即竣工结算价)。
(5)本项目(合同段)比选人采用的报价方式、报价要求、工程发包价、保证金一览表
(表三):单位:万元
六、随机抽取中选人
(1)比选人定于报名截止时间即北京时间日10时00分,在有关监督部门以及自愿到场的比选申请人的现场监督下,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人民政府三楼会议室公开举行从四川日报招标比选网()随机抽取活动,从符合资格条件的比选申请人中随机抽取1个作为中选人。
(2)抽取方式。拟任项目负责人应在随机抽取开始前,持以下资料并经现场监督部门审核签字认可,方可参与随机抽取。
①拟任项目负责人有效身份证、建造员(师)原件(绿化等行业未规定的除外);
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
③企业资质证书副本原件;
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行业未规定的除外);
⑤省外企业需出具《四川省省外企业入川从事建筑活动备案证》原件;
⑥企业为拟任项目负责人缴纳的最近6个月养老保险原件;
⑦报名企业交纳比选保证金(工程发包价的5%)的银行转账回单。
⑧比选申请函、授权委托书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3)中选后2日内,除不可抗力原因外,拒签合同的,比选人将没收中选人的比选保证金。
七、联系方式:
比 选 人(全称):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人民政府
地  址: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政府
邮  编:
联 系 人:周勇俊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邮件(E-mail):
                      日 (公章)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
&&&&&»第一篇:
&&&&&»最新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市合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号-2 京公安网安备0号 技术支持:
1,2,3,4,6,7,9,10,11,120int(0)没有账号?
报道称数百名北川灾民板房被强拆无家可归 官方回应
日 13:16来源:
作者:郑胜华 钟明明 张金兰 郑雪
记者来到陈家坝乡太洪村二组韩庆荣家
508套廉租房已完工,10月20日入住
安昌镇圣灯社区领取廉租住房补贴签字花名册
安昌镇群众安置费领取及去向调查表(日拍摄)
安昌镇竹林社区安置审批表
四川新闻网绵阳10月8日讯(记者郑胜华 钟明明 张金兰 郑雪摄影报道)前段时间,微博用户&你们呐-Na?ve&发布来自财新网消息,称北川县安昌镇灾民临时安置房因政府限期拆除临时安置活动板房,数百灾民无家可归。此消息迅速得到众多网民关注,并呼吁媒体关注。10月4日,本网记者一行四人前往北川县羌族自治县安昌镇采访调查。
村民韩庆荣两年前已搬进新房板房照片系旧照
针对日,财新网发布的《板房被强拆 数百名汶川灾民无家可归》一文中出示的证据,即:北川县陈家坝韩庆荣和付成艳老两口在板房前的照片,记者驱车前往陈家坝乡太洪村二组实地调查。在太洪村书记陈德品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韩庆荣家中。韩庆荣夫妇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两年前我居住在过渡性板房时记者照的,现在我们早已住进了新房。5.12地震中我原有的3间小青瓦房屋被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下,2008年6月至9月安排在帐篷临时居住,2008年10月至日安排在太洪村临时板房过渡居住。2009年5月至日我已建成永久性住房,共建房3间,108平方米,已经在当年8月中旬入住新房。建房资金约9万元,其中享受农房重建补助资金1.6万元,农房重建贴息贷款5万元,特殊党费补助3000元,享受其他各类建房补助13290元(搬出板房1500元,农房重建开工补助1500元,调地费4290元,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基础设施补助费6000元)。现在我家分配复垦土地0.65亩,儿子韩世伟(现年31岁)在成都双流县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全家人生活全面得到保障,无后顾之忧。&
按统一规划拆除板房是为了统建村民新居
安昌镇党委副书记邓宏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讲诉了拆除板房的三点原因,他说:&安昌镇是由圣灯社区、金霞社区、竹林社区和蔬菜村组成,地震后,共有1848间活动板房,用于安昌镇1235户灾民过渡居住。拆除板房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板房原则上使用期是2年,现目前已使用3年,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二是部分群众的私房经加固后现已可使用,但因居住板房水电费和基础设施维护费均由镇政府负担,部分群众不想搬离,并将自己维修加固好的私房用于出租;三是安昌镇是由中规院统一规划设计,下河坝板房区所规划设计的蔬菜村304户将在原址统规统建,所以需及时拆除。&
关于板房拆迁后的安置问题,邓宏说:&目前,搬离板房区的102户群众已搬回自己新建和加固的永久性住房;304户各种建设征地拆迁群众,统规统建修建永久性住房,计划10月10日进场动工,预计明年5.12前入住。过渡期租房安置的群众已领取每人每月100元的过渡安置费;508套用于安置无房低保户入住,目前正处于公示阶段,公示无疑议后,将在10月底前入住;120户群众将采用回购改建现有房源进行安置;剩余的201户群众政府将建解决,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拆除板房前已提前两月做宣传并落实相关补助
安昌镇人民政府群工办副主任赵立刚告诉记者:活动板房拆除前政府已在日开始宣传,8月12日发公告,9月13日开始拆除,9月底已全部拆除完。针对用于安置1235户搬离活动板房群众的各种政策补助资金,赵立刚向记者讲诉了发放情况:&截止日下午4点为止,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1123人,450元/半年,共计505350元;截止目前,已发放过渡安置费61人,100元/人/月,已发了3个月,共计18300元,其余人员将在10月15日前发完;发放搬家费1032户,500元/户,共计516000元。据统计,发放各类政策补助资金共计1039650元。&
实地走访三社区搬离板房户正妥善安置中
针对安昌镇邓宏副书记、赵立刚副主任向记者讲诉的1235户搬离板房区群众的安置情况,本网记者实地走访了安昌镇圣灯社区、金霞社区、竹林社区,了解目前群众安置及发放各种政策补助资金的情况。
圣灯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华向记者介绍社区申请廉租房情况:&我们社区共有228户,477人申请第一批廉租房。截止目前,发放廉租房租房补贴450元/人/半年,已发放400人,剩余77人将在日之前全部发放到位。&
在圣灯社区6层高的新建永久性住房,记者见到了现年76岁的夏世秀老人。&家里就我和儿子两个人,以前我们住的是60多平方的平房,地震被震烂了,社区就安排我们住在板房。我们是9月19日从板房搬出来,住进这个永久性住房。当时搬回来的时候社区给我们发了500元的搬家费。&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夏世秀老人房子原有60多平方平房,地震后由开发商代建,现分得90多平方的房子,超出部分30多平方米按相关政策差额补交。
金霞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朝勋向记者介绍社区申请廉租房及社区群众居住去向情况:&目前,我们已申请廉租房182户,从板房区搬离的49户群众已搬回经维修加固后的永久性住房。同时,我们将社区每一户搬离板房的居民住房去向情况,都进行了核实登记,做台帐。金霞社区居民一部分已住进了维修加固的永久性住房,一部分已申请廉租房,剩余一小部分已投亲靠友,无一户没有居住点。&
记者在金霞社区随机走访了一户正在修建永久性住房的尹大坤一家,询问其安置情况。&我们原来是住的平房,地震后,一家10多个人都住在板房。我有3个儿子,当时政府发的灾后重建资金按每户发钱,加我们老两口我家就有4户人,领了8万多元,自己也想办法筹钱修这个房子。在板房的时候,政府8月发的通告,9月就开始找房子了,社区也帮到联系租房,我们现在暂时租环卫所的房子,等年底房子装修好后就搬回来。&当记者在询问其是否按相关政策领取过渡安置费,尹大娘表示已经领取了。
最后,记者在竹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太蓉处了解到,该社区目前已申请第一批廉租房205户,住进永久性住房33户。
在竹林社区办公室,本网记者见到前来领取廉租房租金补贴的社区居民袁琳。&我是来领廉租房租房补贴的,我家有3个人,按450元/人/半年的住房补贴要领1350元。地震前,我没有房子,一直住的是公租房。地震后,我们一直住在社区,直到8月30日从板房搬出来,在安昌镇租了一套房子,这个房子还是社区帮我们联系租到的。目前,我家是第一批申请廉租房的。&袁琳告诉记者自己家的情况。
据悉,5.12地震后,竹林社区安昌镇肉联厂职工宿舍楼68户属于中度危房,需维修加固后方可使用。记者在宿舍楼4单位5楼见到常年在外打工的赵成红,她说:&我们这个宿舍楼是安昌镇肉联厂单位集资建房,地震后,我们先是住在帐篷,后面住进板房的。这个房子经过维修加固后,我是8月20日就搬回来了,当时还领了500元的搬家费。&
安昌镇党委副书记邓宏告诉记者:安昌镇原是安县的老县城,5.12地震后,北川县异地重建,将安昌镇、永安镇以及黄土镇的六个村划归北川管辖,北川县人民政府驻地临时迁至安昌镇。由于北川县与安县两政府之间移交问题以及中规院统一规划安昌镇设计程序等诸多客观原因,使得安昌镇灾后重建的进度相较于北川县其他乡镇缓迟了。这也是导致板房群众不能及早搬进新居的原因之一。目前政府正全力以赴,妥善做好安置工作,一定要让北川所有居民都能安居乐业,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任伟]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川县安昌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