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即将开战的中美贸易战幕的经济战,盘点双方手中各握什么牌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nginx/0.7.67中美经济战:双方手中各握什么牌? 【经济风云】
我的图书馆
中美经济战:双方手中各握什么牌? 【经济风云】
中美经济战:双方手中各握什么牌?
&&&&中美即将开幕的经济战,与其说像棋局,不如说更像牌局,因为高手对奕,棋手得神定气闲,想好了再落子,步步为营。如今当选总统川普及其团队更像是打牌,而且觉得自己握有一手好牌,正在向对方频频亮牌。本文盘点一下中美双方手中各握有什么牌。&&&&川普人事布局与外交谋划&&&&正如我在《川普时代中美关系新棋局》中说的,川普的战略思想是:对内,以美国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放弃意识形态之争。从他最近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中可以看出:提名的国务卿人选是埃克森美孚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理由是他“有与各种外国政府成功打交道的丰富经验”,这一任命遭受诟病的是他与普京私交过密,曾获克林姆林宫授予的友谊勋章——这证明川普的外交确实不以意识形态为念。在新设的国家贸易委员会(National Trade Council)中,川普任命因反对美中贸易而闻名的经济学家皮特·纳瓦罗(Peter Navarro)为主席,则充分说明他的外交将围绕美国经济利益为中心,并以中国这个第二大经济体为贸易战主要对象。&&&&川普最在意的是中美贸易当中美国对中国的巨大逆差,因为中美贸易失衡不仅具有巨额的单向不平衡特征,而且持续了30年之久,从1985年的39亿美元一直扩大至2015年底的3657亿美元,创下国际双边贸易的逆差纪录。面对这种情形,川普作为今后的美国总统,想不在意也难。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对这类情况如此描述:两国间经常项目收支的逆差,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5%,会发生激烈摩擦;超过2%,就会引发报复行动;如果一国对另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那就是政治问题。&&&&美国奥巴马政府其实已经在反击中国的倾销了。从对中国出口的钢铁征收巨幅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到对中国产品发动11次“337调查”,再到第13次将中国推到WTO的被告席位上。总之,在不扩大贸易战事态的范围内,美国做了一切可能做的事情,包括在中国加入WTO十五周年之际,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而川普则发出警告,要中国今后在贸易中守规矩。&&&&川普亮的牌,哪几张是必胜牌?&&&&那么,候任总统川普手中究竟有哪几张“必胜牌”?大概有这么几张:&&&&一、贸易制裁。如果提高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关税,效果会是这样:如果是替代性不强的产品,除了中国产品别无其他,结果就是美国消费者买单;如果是替代性强的产品,则是中国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降低,慢慢被挤出市场。“中国制造”基本都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性及其初加工产品:如纺织服装、机电、钢铁、有色金属等,替代性很强,这方面中国处于不利境地。中国可能采取的就是报复性措施,增加美国产品进入中国的关税。美国依赖出口的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航空产业以及工程领域制造设备的产业,结果会导致这些行业的出口减少。川普面临的反对者不是中国,而是这些美国产业。这些产业的游说公关能力都相当强。&&&&二、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中国的外汇市场实行汇率肮脏浮动,被定为汇率操纵国名至实归。给定这个名号后,可以依据美国1974通商法第310条(即美国综合通商竞争力法Omnibus Foreign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第1302[a]),向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自美国《1988年汇率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法》(Exchange Rat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Act of 1988)出台后,美国财政部每半年会向国会提交一份国际经济和外汇政策报告书,并通过国会发布。从1989年至1994年,中国、南韩都曾被美国评为“汇率操纵国”,但1994年之后,美国财政部就没有再将其任何一个主要的贸易伙伴评为“汇率操纵国”了,美财政部官员也曾公开表示“这种称谓过于政治化”。&&&&如果川普总统想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修改标准也许是可易可难之事(共6项指标)。但我更感兴趣的是:1994年之后,美国国会时不时总有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的动议,却始终未能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背后究竟是出于哪些考量?如果这些考量因素没有消除,这张牌虽然是“必胜牌”,但掣肘因素可能太多。&&&&中国手中握有哪些王牌?&&&&中国媒体现在的感觉很好,已经从“中国或成最大赢家”进化到“中国成世界乱局稳定器”。但这些虚头巴脑的说辞只能安慰自己,还是看看在中美经济战中,中国手中握有什么王牌吧。&&&&一、中国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关键时刻可成制胜法宝。&&&&这个说法我没查到官方来源,但每当中美发生摩擦时,都会成为爱国青年搬出来的必杀利器。只是今年形势早已非昨日可比,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正在经历“汇率破七外储保三”的紧要关头。为了让人民币不要贬值过快,保住外汇储备不跌破3万亿,今年8-9月,中国共抛售了281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到10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额降至1.12万亿美元,为近6年以来的最低点。&&&&但中国抛售美债之后,美国债市却一直向好。这个“必杀利器”看来不太管用。&&&&二、中国是对外投资的第二大国,引进外资缺了中国资本这块,川普的引进外资大业要大打折扣。&&&&这话乍看有道理。但细思却有诸多问题,因为中国现在正想方设法限制资本外流。说起来有趣,中国相关政策变化赶不上时势变化快的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对外投资这点。今年9月,中国商务部宣称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对外投资流量跃居全球第二”,中国正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没想到才三个月不到,央行就正式宣布“向资本外流宣战”。缘由实在再简单不过,因为对外投资还有一个消极说法,那就是资本外流。9月份商务部沉浸在“资本净输出国”的骄傲当中时,可能没注意到当时中国央行及外汇管理局其实已经陷入痛苦之中,因为8.11正是中国汇改一周年,人民币却面临持续贬值,央行从中嗅到了资本持续外流的危险气息。&&&&此后中国不断出台各种措施,限制本国民众换汇,但是,外汇储备还在急剧减少。最后为了货币维稳,中国政府不得不于11月出台新规,跨国企业500万美元或以上的资金汇出须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此外,跨国企业在中国的银行账户与外国附属公司账户之间的资金汇入汇出金额也面临更严格的限制。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示,如今各公司只能将相当于他们中国资产30%的金额汇出国外。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之前指引下的100%。&&&&外汇储备减少迫使中国限制资本外流。面对美国对中国不公平贸易的怒气,中国智库本来已经想出“以中美资本项目顺差对冲美中经常项目逆差”这一招来平息,现在也没法实施了。&&&&三,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向外输出巨大产能,而川普的经济政策包含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美一供一需,正好契合。&&&&但这真不是中国手中的王牌,一是那产能是中国过剩产能,其中与建材有关的几大行业,正好是全球五大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完全是由需求方话事的“买方市场”,由美国说了算。二是全美贸易委员会新科主席纳瓦罗先生,正是《致命中国:美国是如何失去其制造业基础的》(Death by China: How America Lost its Manufacturing Base)一书的主要作者,他还亲自执导了一部同名纪录片,采访了大量美国制造业的CEO、中小企业主、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成员、国会议员等,通过统计数字展示了中国的各种问题,从中国政府操控汇率、不遵守贸易规则,到使用奴工、不顾及环保,历数中国如何通过与美国不平衡的贸易,偷走了美国的制造业和工作机会,无所不包。可以想象,今后中国与这位彼得·纳瓦罗先生打交道,会遇到多大困难。&&&&从中美两国现在各自握有的牌来说,美国占的优势要大一些。但是,川普出手更象是美国的拳击,习近平迎战时更象太极拳,很可能不会正面迎击,而是“借力打力”。川普虽然在大选中胜选,但各种反对力量例如民主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K街游说集团,以及共和党内的建制派力量对他的对华政策都有批评声音,有的还非常尖锐。美国是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再加上媒体这第四权力,它们都有影响华府政治的可能。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萧公霸金,区域技术总监,对黄金白银行情走势的演绎有…
杨珞谦,从事现货黄金白银和原油沥青等投资业务咨询及…
从事金融相关领域工作数年,实战经验丰富,对于行情分…
智信财经为专业的现货分析团队,多年的经验,高级的人…
金誉国际首席分析团队资深白银原油天然气现货分析师、…盘点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 中美合作稳步前进
日11:08&&&&&&&&
本报记者 莫莉&&&&&&&&来源:金融时报
  6月7日,为期两天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下简称“经济对话”)在北京落下帷幕。在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货币政策日趋分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中美两国高层一年一度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本次经济对话自开幕以来吸引了全球诸多关注的目光。
  据悉,在本次经济对话中,中美两国就中美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重点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的沟通,达成了多项成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闭幕式致辞中表示,经济对话的成果为两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正能量”。
  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总体而言,这次经济对话成果丰硕。颇为重要的是,这次经济对话表达了中美两国高层希望通过接触、谈判来化解分歧,通过合作来共同推进国际新规则演变,而不是让中美之间的分歧加重带来恶果;两国均希望把中美之间的摩擦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培育并进一步扩大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
  经济对话力促合作
  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和美国可谓是全球两大“重量级”经济体。因此,中美关系不仅对两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更对未来全球经济前景具有深远意义。近来,在美国大选、南海问题等诸多复杂因素之下,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对当前的中美关系心存担忧。然而,从中美双方在本次对话中举行的多轮会谈来看,两国领导人均从大处着眼,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并淡化处理分歧和矛盾。
  据悉,在本次对话期间,两国高层就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打造双边务实合作新亮点、妥善管控分歧与敏感问题、处理好中美在亚太的关系、加强双方在重大国际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话不仅气氛坦诚务实,双方还在战略、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具体而丰硕的成果。双方承诺将在军事、网络安全、反腐、执法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参加本次经济对话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均表示,此轮对话成效显著,双方取得了多项合作成果。
  就经济金融方面来看,两国高层就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加强在美人民币交易与清算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并达成共识。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美经济对话取得丰硕成果,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人民币业务将在北美开展。中国决定给予美方2500亿元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将来在美国会有人民币清算行。对于各界非常关注的中美投资协定谈判(BIT)问题,中美双方表示,将在6月中旬交换新的负面清单出价。
  中美合作期待持续深化
  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被公认为是事关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大事的最富有实质性的对话机制之一,2009年首轮对话举行。回顾此前的七轮对话,不仅中美领导人交流的领域不断扩大,其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延伸,取得的成果更趋丰富和务实。专家表示,从过去数年来的发展来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不仅在为两国促进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更为两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为中美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增长,完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加强在二十国集团等组织内的合作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比以往,本次对话取得的成果“更上一层楼”。根据新华社发布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具体成果清单(全文)》(以下简称《清单》),中美双方共在双边合作、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气候变化和能源合作、环保合作、海洋合作、科技、卫生和农业合作、地方合作、双边能源、环境、科技对话共9大方面达成120项共识。
  “《清单》里面颇具亮点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梅新育说,第一,中美有关军事方面的合作和接触、特别是关于军舰双方撞击和相遇方面的谈判达成共识,这有利于保证中美双方不至于因为某些摩擦而恶化至冲突;同时,包括中美联合军演等共识也有利于将中美军事方面的摩擦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第二个较为突出的是,中美双方表示愿意共同努力,为G20杭州峰会取得成功奠定基础;同时,中美两个大国愿意赋予全球交流决策平台之一——G20更高的权重性。第三,《清单》中有关全球供应链安全、能源等方面的规定,反映出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贸易大国,愿意携手通过中美合作的途径共同推动国际规则的完善和前进。第四,中美两国在反腐败追逃追赃问题上达成的共识也颇具意义。
  还有经济学家指出,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中美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但即便如此,两国之间的对话不仅没有受阻,反而议题更加广泛,讨论更加深入,成果更加丰富。人们不能期待一次对话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从本次对话来看,双方已就中美共同关心领域的合作形成一系列共识,这会为未来中美合作持续深化奠定较好的基础。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旅游年开幕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