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威胁美容院退钱强制消费怎么办

美容院强制消费消费者投诉讨回公道 - 大洋新闻
您的位置:>> 大洋新闻
美容院强制消费消费者投诉讨回公道
17:15 来源:
  近日,龙口市黄城的刘小姐与同事李小姐一起逛街时,一位某美容院女孩热情和她们打招呼,宣传美容院最近搞活动,可免费体验一次,并赠优惠券,持本券购买产品可打6折优惠,脸上经常长“痘痘”的李小姐被说动了心,二人随女孩来到了该美容院,李小姐说先试试看效果如何再决定买什么产品,美容师打开了一瓶化妆品,抹在李小姐面部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向李小姐推荐这种产品,称用一个阶段后会不再起”痘痘”
,坐在一旁的刘小姐是一位医生,听着美容师的话有点夸大其词,就建议李小姐先试一下,效果好再来买,李小姐觉得有道理,而且价格也不低,一瓶要300多元,所以就告诉美容师先试试,效果好下次就来买,闻听此言,原本温柔热情的美容师马上就象了一个人,说化妆品都打开了又说不要,不行今天不交钱就别想走出这个门。李小姐辩解道:“你只说是免费体验,也没说交钱。”双方争执不休,在美容院的威逼下,李小姐交了350元,买走了那瓶已开封的化妆品。李小姐随后拨打了市消费者协会的电话对此事进行了投诉。
  龙口市消协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美容院的电话,联系到美容院的负责人,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经调查,消费者所述属实。市消协在此基础上对双方进行了调解,解释了《消法》的有关规定,对美容院的误导宣传和强迫消费的做法提出了批评。经调解,美容院负责人向李小姐赔礼道歉,并退回李小姐的购物款350元。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
(编辑: newsroom)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州日报大洋网()
随时随地畅享资讯
订制《广州日报》手机报:发送AA到
订制《信息时报》手机报:发送AB到
向朋友推荐
【】 【大 中 小】 【】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用户名:密码:
数据下载中...美容院声称“免费美容”&消费者体验被强制消费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美容师说这是毒素你信吗
喜欢逛街的姐妹们,常会碰到一些美容院发放免费体验卡,叫你上门体验。这些免费的美容体验,可得多个心眼,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落入陷阱。为什么这么说,来看看下面这个案子吧。
昨天,乐清市检察院以涉嫌强迫交易罪,批捕了一家美容院的3名合伙人和4名员工。
今年8月7日,小熊和朋友小车一起去逛街,路过乐清北白象镇白塔王村的一条弄堂,几名男子过来搭讪。“美女,我们店里在做活动,可以免费做皮肤测试,还有免费的试用品。”说着,男子递上卡片,“凭这张卡,您可以到我们美容店免费体验一次。”
一听是免费的,两人心动,在男子的带领下来到一家美容院。之后,又被带进了不同的房间。
一位美容师给熊小姐做了“皮肤测试”,就是用一种药膏涂在脸上,再用仪器将药膏抹开。不一会儿,只听美容师惊讶地说,“哎呀,皮肤变黑了!你平时肯定不注意保养,毒素都堆积在体内,把毛孔堵塞了。”熊小姐拿镜子一照,果然自己的脸变黑了许多。
接着,美容师便推荐做一次皮肤彻底清洁,价格为298元。“如果不做,以后你的脸发生什么问题,本店概不负责。”招架不住推销,熊小姐拿出了自己的银行卡,并说出了密码。没多久,她就收到一条扣款298元的短信。
接着,美容师又推荐了一款面膜,还没征得熊小姐同意,就敷在了她的脸上。很快,扣款短信又来了,1000元。过了一会儿,熊小姐又收到一条短信,扣款700元。经解释,是朋友没带够现金,在熊小姐卡上代扣的。
最后离开的时候,熊小姐又被“消费”了一瓶价值460元的补水产品。
从美容院出来,两人一碰面,就发觉自己受骗了,随即报警。
这家名叫“路易馨浓”的美容店是今年7月1日才开张的,截至8月13日,乐清市北白象派出所已经接到近10次电话报案。民警告诉记者,“报案的都是女孩子,都说自己在美容院免费体验后,被胁迫消费,稀里糊涂花了好几千块钱。”
可有个问题是,原本好好的脸,为什么用了美容店的“皮肤测试膏”就变黑了呢?脸上出现的黑色物质,到底是不是体内的“毒素”?
经检测发现,这家美容院的“皮肤测试膏”里含有较多重金属,经过仪器摩擦后,会起化学反应,脸就会变黑。美容院就是利用这种手段,让顾客选择他们的“专业排毒”。
大多数顾客看到自己脸黑乎乎的,不好意思出门见人,美容师又利用年轻女子的爱美之心,诱导甚至威胁她们被迫消费。
负责招揽顾客的丁某说,他有自己的标准:必须是年轻女性,“她们大多涉世未深,爱臭美,又比较稚嫩,容易骗,不会拒绝,就是吃了亏一般也不敢声张。”
经乐清市检察院审查,这家美容院以免费测试皮肤送小礼品为诱饵,将顾客带至美容院内,利用“测试膏”会让顾客皮肤变黑的特点,多次欺诈胁迫顾客进行美容消费。目前,涉案的7名人员因涉嫌强迫交易罪被批捕。 (通讯员 岳思轩 记者 汪子芳)
(责编:曹欢欢(实习生)、封欢欢)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美容院忽悠顾客进店强制消费 讨要密码自行取钱
时间: 11:01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吉萧翰 钟涵冬
  经泸州市江阳区消委会调解,1712元已被退回
  日前,泸州市某大学大一学生文慧(化名)和谢筱筱(化名)被一家美容院“忽悠”了,并被索要银行卡和密码。在泸州市江阳区消委会的调解下,美容院一次性退回消费者现款1712元。随后,江阳区消委会还对该美容院负责人进行了行政约见,要求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遭遇:先“忽悠”进店,再“强制”消费
  “来嘛来嘛,试一下又不要钱的,给你们免费做个护理还送一套!”3月24日中午,在泸州市某大学读大一的学生文慧和谢筱筱走到关圣殿附近,还没反应过来,便被一位在路边发邀请函的女子拽住。随后,这位女子将二人带进了关圣殿商场内的某美容院。
  接下来,文慧和谢筱筱两位姑娘便遭遇了美容院的“系列套餐”――先是进行个人信息登记,然后又被测试了皮肤,最后被忽悠拿出银行卡付款。文慧告诉记者,她们根本就没同意,但美容院方就打开一些产品,把护肤品涂抹在两人脸上。一开始都没说要钱,等到中途才开始说涂抹的产品非常划算,文慧说身上钱不够,美容院就让两人拿出银行卡并说出密码,然后自行派人去银行的ATM机上取钱,先后取了7次,共1712元。
  随后,两人向江阳区消委会对该美容院进行了投诉。
  解决:责令商家退回1712元全款
  接到投诉后,江阳区消委会的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关圣殿某美容院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对消费者反映的情况逐一进行核实。
  江阳区消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美容院没有否认曾对文某、谢某二人进行皮肤测试,但是他们认为,“我们说的是免费送一套美肤护肤品,并没有说皮肤测试的护肤品是免费的。”除此之外,美容院某员工还表示,“本来已经打开盒子了,而且你们都已经使用了,这肯定是要付钱的。”
  在了解事实真相后,江阳区消委会认为,美容院对外宣传的是免费,但是在提供服务消费的过程中,未经过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店内的商品开盒,要求消费者付费,而且在消费者的银行卡上自行为消费者进行支付的行为,有带有强制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倾向。“开盒需付费未尽到告知义务,美容院的管理也存在问题,对工作人员及美容师疏于管理,因此必须退款。”江阳区消委会工作人员柳勇表示。经江阳区消委会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商家一次性退还消费者现款1712元。余贵银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吉萧翰实习生钟涵冬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美容消费暗藏重重“陷阱” 消费者几乎无法留证|美容店|强制消费-健康资讯_华商网健康
美容消费暗藏重重“陷阱” 消费者几乎无法留证
[摘要]小宁的美容消费过程堪称典型,免费领赠品变成了消费甚至强制消费。
小宁的美容消费过程堪称典型,免费领赠品变成了消费甚至强制消费。记者采访省城多名美容消费的投诉者,强制消费、无资质却做医疗美容项目、产品无中文标识来源不明成了重重“陷阱”。而对美容行业的监管,涉及卫计委、工商、食药监、商务局等多个部门,他们各自有分工,但多数市民并不了解,投诉的过程漫长。而更重要的是,有心设陷阱的美容店能留给监管部门的把柄少之又少,最可能涉及夸大宣传的过程,消费者几乎无法留取证据。图片来源于网络陷阱一:赠产品赠体验最后还得自己埋单免费的产品和体验让不少从未进行过美容消费的市民走进了美容院或者美肤养生会馆,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这样的免费赠送最好不要相信,因为免费赠送的最后,多数还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消费者买单,并且很可能难以维权。市民小邹的经历与小宁类似,11月22日傍晚,她在二环南路旁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发传单,一家美容店的推销人员让她到地下一层的美容店里体验美容,而到店内做了一个脸部检测后,让她体验了一个面膜产品。“做面膜的过程中,就说我需要买产品,而且我一个人在那里,好几个人给我推销,心里还挺怕的。”小邹说,免费体验的面膜变成了收费200元,而产品则是130元,最后她花了330元才离开。“前后耗了两个小时,我并不想买,但是拗不过后来也同意买了,一开始价钱更高,因为我一直不买,店里的人给降了价。”之后,小邹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回了130元产品,但免费体验的面膜只能退回一半的钱。小邹说,她每次经过这个购物中心时,仍会有这家美容店的推销人员向她推销免费体验,而且每次的说辞都不一样,有的说自己每天必须推荐多少人,不推荐完就不能下班;有的说托人帮个忙,简单领个赠品就可以出来。陷阱二:做医疗美容项目实际并无资质市民王女士通过团购网站在历城区一个小区内的美容店做了文身,但没过几天,文身就出现感染,发红变肿出脓,她也开始发烧。事后她才知道这家美容店并没有做文身项目的资质。而另一位女士在一家美容美发连锁店做头发时,却被推荐做除掉身上扁平疣的仪器治疗。记者了解到,深入到真皮以下部位的美容应该属于医疗美容范畴,文眉、文眼、文唇线等尽管伤口很小,但都深入真皮以下,应当被认定为医疗美容,而一般的美容店只能做化妆或一般护理等保养方法的生活美容。市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做生活美容的美容店只需要取得公共卫生许可证,但是不能做医疗美容项目。而做医疗美容项目的,一般从名称上看就有医疗字眼。市民消费时,可以先辨别美容店内的资质证明,用到医疗器械和侵入身体真皮的美容服务,一定要到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地方做。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容院消费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