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格力电器市值多少少的最新相关信息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格力电器|格力电器:品牌价值1463.01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 最新动态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至诚旗下产品:
欢迎来到至诚财经!
格力电器:品牌价值1463.01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推荐阅读=====
  =====全文阅读=====
  ()05月27日讯
  日前,由品牌观察杂志社、中国品牌研究院联合多家全国主流媒体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以及&第六届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对外公布结果。
  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格力排名总榜单第12位,以高达1463.01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名行业第一位,并获得行业内唯一的&空调行业标志性品牌&殊荣,成为此次中国品牌价值榜单家电行业的大赢家。
  空调占有率近50% 企业利润率提高
  此次格力电器以行业双料第一的好成绩向外界证实了格力在空调业无可撼动的地位。尽管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2015年格力主动的价格调整,格力营收和净利润上出现下滑,但格力2015经营收入仍旧亮点频出:格力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已经接近50%;格力利润率三年涨了近一倍,从7%上升到了12.55%。
  为什么价格调整还有好的净利润率?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格力多年来对于创新的实践和能力。获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8000多名科研人员、2个国家技术研究中心、7个研究院、632个实验室、20824项技术专利、7391项发明专利,这一系列数据是格力创新能量的最好注释,也是格力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的强有力支撑。
  格力不断提高的人均产值和卓越的产品品质造就了格力电器强大的市场竞争力。2015年,格力电器继续加大空调研发,推出格力划时代空调、格力金贝等兼具外形美观新品;同时在生活电器上加大力度,覆盖抽油烟机、嵌入式消毒柜、IH电饭煲、电压力煲、燃气灶等产品。
  &格力始终按照&工匠精神&不断要求和挑战自己。&谈到格力对品质的追求,董明珠表示。热门推荐:
  编者按:董小姐干事还是那么的雷厉风行。8月23日早上,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将召开媒体说明会,会议时间定于当天10:30开始,参会媒体报名时间截至当天8:30。此举虽合规,但留给媒体准备提问材料或思考时间却极其有限,特别是外地媒体基本失去了参会资格。如此做法,其背后难道有什么隐情?
  8月25日晚间,就本次并购涉及到的交易方案、交易对手方和交易标的三个层面,深圳证券交易所向格力电器董事会发布了《关于对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问询函》,要求格力电器做出书面说明,并于9月1日前进行回复。就本次收购预案内容看,作为一家现金流极度充裕的蓝筹公司,在目前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背景下,不但没有采取回购方式提升公司价值,相反却选择低价大规模增发来扩大公司股本,此举显然是摊薄了现有股东权益。在收购方案中,除低价增发的做法让人质疑外,还有很多线索指向本次定增收购标的珠海银隆的业绩真实性问题,对其资产评估结果的认定也有待商榷。
格力电器增发方案为何令人失望?
  8月18日晚间,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电器”)在停牌近6个月后发布公告,拟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其增发方案在网上引发了一片质疑之声,一位网友甚至以“出离愤怒”来表达其心情。
  根据公告,格力电器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珠海银隆全体股东持有的珠海银隆100%的股权,收购总价款为130亿元;本次新增对价股份的发行价格为15.57元/股,发行数量为股。与此同时,格力电器拟向格力集团、格力电器员工持股计划等8名特定投资者以15.57元的价格发行股,募集配套资金总额100亿元,配套资金将全部用于珠海银隆项目建设。
  对于格力电器的增发方案之所以在网上引发投资者质疑,笔者认为主要是因其发行价格偏低、且发行数量大幅超出了预期,现有股东的权益被显著摊薄了。
  格力电器新股发行时机欠佳,价值被严重低估
  格力电器于日宣布停牌重组,而在此前的半年多时间里,A股市场曾先后爆发了三轮股灾,格力电器的股价也因此遭受了重创。令格力电器股价走势雪上加霜的是,2015年还是格力电器的业绩调整年,格力电器业绩低于预期。数据显示,2015年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5%。这是格力电器自1996年上市以来的20年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与格力电器2015年业绩大幅下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格力电器的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2015年净利润同比例增长了21.0%,这是美的集团整体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反超格力电器。
  笔者分析发现,格力电器2015年业绩下滑,是格力电器主动降价、推动销售渠道去库存的结果,其终端零售数据并没有下滑。格力电器在与投资者交流时曾多次表示,终端零售数据略增,而在2015年11月份其与投资者的交流中,格力电器还明确表示:“整体库存比去年有所下降,1~10月份安装卡数量比去年略有增长,出货量则少于安装卡的数量,所以处于去库存过程。”由此可见,从终端零售数据看,2015年格力电器的销售量实际上是略有增长的,只不过为了渠道去库存,格力电器向经销商的发货量下降了而已。对于公司业绩问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表示,虽然2015年业绩下滑,但空调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销售净利率不降反升。由此来看,2015年格力电器业绩下滑,是公司竞争策略主动调整的结果,其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销售净利率等盈利能力指标进一步提升。
  笔者认为,目前格力电器的股价并没能够反映出格力电器的内在价值,格力电器的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了。仅以本次拟发行价格15.57元计算,格力电器的总市值为936.65亿元(15.57&60.1573),而从格力电器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报显示,格力电器账面货币资金余额就已高达994.21亿元。格力电器的总市值居然低于其账面的货币资金余额?
  2015年6月,笔者曾撰文《格力电器:A股超级印钞机解析》,当时明确表示,格力电器是A股市场最强大的超级印钞机。将企业账面货币资金余额加上其账面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对外发放的贷款等货币性资产、减去期末有息负债余额,并将这一数值定义为净现金余额;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1季度末格力电器账面净现金余额761.5亿元,位列A股市场两千多家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之首。美的集团和贵州茅台分别以266.1亿元和256.7亿元的净现金余额位列第二和第三位。格力电器账面净现金余额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的2.86倍,是贵州茅台的2.97倍(详细分析见《格力电器:A股超级印钞机解析》一文)。
  格力电器2016年中报资产负债表显示,账面货币资金余额994.21亿元、加上发放贷款及垫款90.66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7.25亿元,减去有息负债77.10亿元(短期借款68.88亿元、向中央银行借款0.02亿元、吸收同业存款及同业存放2.3亿元、拆入资金0.9亿元、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5亿元),由此可以计算出,2016年6月末格力电器净现金余额高达1035.02亿元,较2015年1季度末的761.5亿元增加了273.52亿元。在此期间,格力电器还向股东派发了90多亿元的现金股息。
  由上述分析表明,2015年虽然是格力电器的业绩调整年,报表显示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下滑,但格力电器的现金获取能力却丝毫没有受损,其超级印钞机的能力反而进一步强化了。
  以格力电器净现金余额1035.02亿元加上其账面应收票据(全部为银行承兑汇票)107.76亿元,合计达1142.78亿元,除以其60.16亿股的总股本,折合每股18.997元,再扣除其7月初派发的每股1.5元股息后,仍高达17.497元,显著高于本次15.57元的拟增发新股价格。这意味着,假设格力电器账面货币性资产全部变现并偿付其全部有息负债、并以15.57元回购其全部60.16亿股票后,账面上仍然有100多亿元现金。由此不难看出,格力电器本次15.57元新股拟发行价格严重低估了格力电器的内在价值。
  而即使与格力电器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比较,格力电器的价值也处于显著低估状态。以上周末(8月19日)美的集团27.86元的收盘价计,美的集团的总市值为1783.34亿元,以格力电器本次增发的15.57元的发行价格计算,格力电器的总市值为936.65亿元。长期以来,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现金获取能力,格力电器皆远高于美的集团,其总市值也长期高于美的集团,而以本次增发新股发行价格计算,格力电器的总市值仅为美的集团的52.52%,由此也不难看出,格力电器的价值被显著低估了。
  虽然2015年美的集团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7.07亿元,略高于格力电器125.32亿元的净利润,在净利润上首次实现对格力电器的反超,但这并不足以解释格力电器对美的集团总市值如此大幅折价。
  格力电器会计利润核算保守,净现金流持续高于会计利润
  今年5月初,笔者曾撰文《格力电器2015年报简析》,对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2015年报进行了比较分析,当时得出的结论是,格力电器2015年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如报表中营收和净利润数据反映的那么糟糕,美的集团也并没有如报表中营业收入、净利润数据反映的那么好,国内空调行业总体竞争格局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虽然当时的利润表中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都显示,2015年美的集团超越了格力电器,但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却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来看,2015年格力电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3.78亿元,显著高于美的集团267.64元的金额。2015年美的集团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支付的各项税款却略有下滑,由上年的84.65亿元下降至2015年的83.24亿元;而格力电器2015年利润下降11.5%,但支付的税款却略有增加,由2014年的133.3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37.74亿元。从支付的各项税款这一指标来看,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扩大。
  资产负债表显示,2015年末格力电器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由2014年末的81.93亿元增加至期末的87.64亿元,而美的集团账面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则由上年末的37.80亿元大幅下降至期末的22.24亿元。
  会计报表附注列示的明细项目显示,格力电器账面巨额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由预提费用、长期资产摊销等项目导致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而产生。个人认为,这些项目某种程度上可能反映了格力电器在会计利润核算上较为保守。
  格力电器2016年中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格力电器账面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由2015年末的87.64亿元进一步增加至期末的109.06亿元,增加了21.42亿元,以格力电器15%的所得税率计算,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高达142.77亿元。会计报表附注显示,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预提费用由511.89亿元增加至643.81亿元,增加了131.91亿元。
  根据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分析,格力电器预提费用主要为计提的销售返利,此前笔者曾为此撰文《销售返利:格力电器“核按钮”探秘》。2015年末,格力电器账面销售返利余额由2014年末的466.59亿元上升至期末的530.50亿元,2016年上半年格力电器账面销售返利余额由2015年末的530.50亿元进一步增加至593.55亿元。
  长期以来,格力电器销售返利余额持续增加,对于其增加的原因,格力电器2012年1月《增发招股意向书》中曾对此作出解释:“销售返利逐年增加的原因是:返利计提金额对应当期销售,返利应支付金额对应前期销售,在公司国内销售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由于各期的实际支付金额小于当期计提金额,导致其他流动负债项下的销售返利余额持续增加。”
  格力电器这一说明虽然对其销售返利逐年增加进行了解释,但却不足以解释销售返利增速为何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而2015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但计提的销售返利余额仍大幅增加,2015年销售返利的增加显然不是由于销售规模扩大所致;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85%,但账面销售返利余额却由去年6月末的492.53亿元增加至今年6月末的593.55亿元、增加了20.51%。
  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1.83亿元,593.55亿元的销售返利余额是其上半年营业收入的1.21倍!这也是自2007年计提销售返利以来格力电器销售返利余额首次超过其上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表1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以来,格力电器销售返利余额与半年度营业收入之比由2012年上半年的20.61%持续攀升至2016年上半年的120.68%。2015年下半年以来格力电器在与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多次表示,销售返利政策没有变化。返利政策没变、销售规模下降,而计提的销售返利却仍持续大幅增加,不能排除其超额计提销售返利的可能性。
  分析显示,自2007年以来,格力电器持续计提巨额销售返利等预提费用,2016年6月末,格力电器预提费用余额高达643.81亿元,其中销售返利余额达593.55亿元。巨额销售返利等预提费用的计提使其报表反映的会计利润显著低于其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或者说,巨额计提使其报表反映的获取现金流量能力高于账面所反映的盈利能力。
  前文分析显示,2015年1季度末至2016年6月末这一年零一个季度时间里,格力电器净现金余额增加了273.52亿元,加上在此期间给投资者发放的现金股息90.24亿元,在此期间其获取的净现金高达363.76亿元,远高于其同期账面显示的净利润额161.60亿元。
  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前文分析已表明,格力电器的现金获取能力不仅显著高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而且也高于白酒龙头企业贵州茅台。以8月19日收盘价计算,美的集团总市值1783.34亿元、贵州茅台的总市值为3850.25亿元。而本次格力电器拟发行价格15.57元,格力电器的总市值仅为936.65亿元,格力电器的价值显然被市场严重低估。
  新股发行量超预期,珠海银隆收购代价过于高昂
  根据公告,格力电器本次增发方案包括两个部分,珠海银隆100%的股权作价130亿元,拟以15.57元的价格向银隆全体股东发行8.3494亿股收购,另拟配套融资100亿元,全部用于珠海银隆项目建设,以15.57元的价格发行6.4226亿股,两项合计发行新股14.772亿股,增发新股数量相当于格力电器现有股本的24.56%。
  以格力电器元的每股收益计算,本次增发新股对应的净利润高达30.774亿元(14.772&2.083),以格力电器元的每股收益计算,本次增发新股对应的净利润高达34.759亿元(14.772&2.353);由此可见,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代价不菲。
  根据珠海银隆8位股东做出的业绩承诺:珠海银隆2016年度、2017年度和
  2018年度三个会计年度内的实际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这意味着三年后珠海银隆的净利润才可能达到14亿元。
  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格力电器长期以来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30%以上,即使2015年处于业绩调整期,净资产收益率仍高达28.38%。2016年6月末,珠海银隆账面净资产为42.10亿元,本次格力电器以130亿元股权为对价收购后,以发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资金100亿元全部注入珠海银隆后,珠海银隆净资产将增加至142.10亿元。在如此巨额投入之后,珠海银隆2018年承诺的净利润也仅为14亿元。即使今年下半年和2017年珠海银隆净利润全部向股东派发现金分红、2018年初其账面净资产仍保持为142.10亿元,以14亿元的净利润计算,其201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也仅为9.85%,远低于格力电器的盈利能力。
  一方面,如笔者在《业绩真实性存疑,珠海银隆估值存较大不确定性》一文中分析显示,珠海银隆业绩激增,高度依赖财政补贴,且补贴收入的真实性存疑,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准备计提不足,有虚增利润之嫌,经营净现金流持续为负,其会计利润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以含金量高、2015年确定性的净利润30.774亿元对应的格力电器股权来换取珠海银隆业绩注水、仍有不确定性的2018年净利润仅为14亿元的股权,很难令人相信这是一笔公允的交易。考虑到格力电器会计利润核算较为保守、经营净现金流持续高于会计利润,以及格力电器在空调行业具有的竞争优势、销售净利润率等盈利能力指标持续提升的状况,个人认为,本次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代价过于高昂。
  期待收购方案优化,达成多方共赢
  如前文所分析,2015年格力电器处于调整期,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幅下滑,格力电器账面业绩较为保守,加之2015年以来前后三轮股灾冲击,业绩调整期与股市低迷期叠加,格力电器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格力电器一直是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价值投资标杆企业,相当多的投资者长期持有格力电器股票,其看中的就是格力电器的价值。2015年7月以来的多轮股灾以及格力电器2015年的业绩调整,使得格力电器价值处于严重低估状态。通常而言,当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时,从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出发,上市公司最佳的应对策略是回购公司股票,尤其是像格力电器这样现金流极度充裕的上市公司。
  巴菲特在其5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一直鼓励其持有股权的上市公司在市场低迷时回购股票。然而,格力电器却在市场低迷时不仅没有回购股票选择低价增发;如果增发收购确有必要,增发规模较小,摊薄现有股权比例较小,从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还可以接受,但令人遗憾的是,格力电器本次增发新股规模相当于现有总股本的24.56%。如此大比例增发,摊薄现有股东权益是显而易见的,受到投资者的质疑,也就在情理之中。
  个人认为,格力电器本次发布的增发方案如果最终得到实施,将严重损害其现有股东、尤其是广大中小者的利益,也有损于格力电器长期以来在资本市场建立的良好市场形象。格力电器本次增发方案自公告以来,引发投资者不满,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也是一片质疑之声。期待格力电器管理层、大股东能倾听广大投资者的声音,尤其是发自中小投资者的声音,对珠海银隆收购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切实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达成一个多方共赢的方案。
业绩真实性存疑,珠海银隆估值存较大不确定性
  8月18日晚间,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电器”)发布公告,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珠海银隆全体股东持有的珠海银隆100%的股权,收购总价款为130亿元。笔者在查阅了珠海银隆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相关资料后,发现其信息披露存在诸多疑点,根据已披露的相关信息,难以判断其内在价值,估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相关信息自相矛盾,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及可持续性存疑
  珠海银隆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及销售,审计报告披露的相关信息显示其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2015年珠海银隆纯电动客车销售收入37.10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96.2%,2016年上半年纯电动客车销售收入22.1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9.4%。由此可见,新能源客车的销售收入是珠海银隆的主要收入来源。审计报告披露的珠海银隆两年又一期的财务报表(年的年度报告和2016年上半年报表)显示,2015年珠海银隆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3.48亿元快速增加至38.625亿元,一举扭亏为盈,净利润由2014年的-0.225亿元增加至4.57亿元。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高速发展,珠海银隆的主营业务正处于这个风口上,由此推动其经营业绩高速增长;而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因素就是政府补贴。上市公司宇通客车2015年的年度报告披露了其新能源汽车销售获得的政府补贴情况。在2015年,宇通客车纯电动车销售额92.62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高达52.35亿元,补贴占收入比例为56.52%;插电式汽车销售收入47.13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16.22亿元,补贴占收入的比例为34.41%,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汽车两项合计获得新能源补贴139.76亿元,补贴占收入的比例高达49.06%。由此可见,政府补贴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的比例之高及其对新能源汽车销售推广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在格力电器发布的珠海银隆审计报告中,其没有按产品列示出政府补贴金额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披露的“公司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情况”表中出现了“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项目。2014年、2015年和月该项金额分别为0.503亿元、13.042亿元和6.0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55%、33.77%和24.32%;珠海银隆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纯电动客车的销售,但财报披露的其所获补贴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显著低于宇通客车纯电动客车56.52%的比例。
  同样,在审计报告披露的珠海银隆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单位的名单中,“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也赫然在列:2016年6月末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余额高达20.334亿元,较2015年末的11.840亿元增加了8.495亿元。
  令人费解的是,2016年珠海银隆营业收入中获得的财政补贴收入仅为6.042亿元,而当期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余额却增加了8.495亿元。如果2016年上半年珠海银隆获得的财政补贴收入6.042亿元为真实可靠数据,那么,珠海银隆即使上半年没有收回以前年度应收的财政补贴款、当期应收的财政补贴款6.042亿元也没有收到一分钱,那么,当期应收账款-财政补贴款最多也只会增加6.042亿元,而不可能出现报告中显示的当期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余额增加8.495亿元的情形。
  上述分析表明,珠海银隆审计报告披露的营业收入-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与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而这种数字间的矛盾冲突,笔者认为很可能隐含着下述几方面问题:
  (1)计入营业收入的补贴金额的真实性存疑
  珠海银隆实际计入营业收入的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可能高于其报表附注披露的6.042亿元财政补贴金额,否则,无法合理解释为什么当期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会增加了8.495亿元;与上市公司宇通客车披露的财政补贴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比较,珠海银隆明显偏低。因此,珠海银隆财报披露的营业收入中获得的政府补贴金额的真实性存在一定可疑之处。
  (2)珠海银隆实际收到的政府补贴资金比例可能极低
  审计报告披露,2014年、2015年和月计入营业收入的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补助资金分别为0.503亿元、13.042亿元和6.042亿元,两年又一期累计金额为19.587亿元;令人惊讶的是,2016年6月末珠海银隆“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政府补助”项目余额却高达20.334亿元。可以说,今年6月末其账面“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政府补助”余额高于其最近两年半时间里计入营业收入的政府补贴款项之和的,而这意味着,珠海银隆计入营业收入的政府补贴款可能只是纸上财富,其实际收到的补贴款项占比可能极低。对于这种做法的目的,笔者认为不能排除其虚增营业收入、虚增利润的可能性。
  (3)坏账准备计提不足,有虚增利润之嫌
  由上述两个问题衍生的另一个问题是,珠海银隆应收政府补贴款是否存在坏账风险?是否足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审计报告显示,2016年6月末珠海银隆账面应收账款余额高达47.72亿元,这一金额甚至高于珠海银隆2015年全年含税销售额,其中“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政府补助”项目余额20.334亿元,未披露账龄,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0,或者说,该部分应收账款没有计提坏账准备。
  可供对比的是,上市公司宇通客车2015年的年度报告中,对应收政府补贴款按账龄分析法计提了坏账准备,2015年末宇通客车应收政府补贴款余额为32.69亿元,账龄为1年以内,按5%的比例计提了坏账准备1.635亿元。
  2016年6月末珠海银隆账面应收账款余额高达47.72亿元,其中27.3亿元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账龄1年以内的27.0亿元按1%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如果这部分应收账款按照宇通客车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则珠海银隆利润将减少1亿多元;20.334亿元应收政府补贴款采用余额百分比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0,报表附注没有对其作账龄分析;如果对这部分应收账款按照5%的比例计提应收账款,则利润将再减少1亿多元,考虑到其中相当一部分账龄在1年以上,如果对这部分按10%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则账面利润将会出现进一步下降。
  前文分析显示,珠海银隆“应收账款-新能源汽车政府补助”余额高于其最近两年半时间里计入营业收入的政府补贴款项之和,由此可以合理推测,相当一部分应收补贴款的账龄很可能高于1年甚至2年。而宇通客车应收政府补贴款账龄为1年以内,且按5%的比例计提了坏账准备。相比之下,珠海银隆对应收政府补贴款既未披露账龄,也未计提坏账准备,相关信息披露欠透明,坏账准备的计提不够充分,有虚增利润之嫌。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处于这一风口之上的珠海银隆虽然受到格力电器的青睐,但审计报告及相关报告对于政府补贴收入的信息披露欠透明,坏账准备计提欠充分,财报披露的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存疑;未来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出,其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也将面临考验。
  资产评估报告信披欠透明,估值存较大不确定性
  根据格力电器董事会公告,珠海银隆100%股权截至评估基准日日的评估值为129.66亿元。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同华“)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显示,中同华分别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进行了评估,收益法评估的结果为129.66亿元,比审计后账面净资产增值90.88亿元,增值率234.37%。评估报告将收益法评估结果129.66亿元作为最终评估结果。
  评估报告显示,本次收益法评估采用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即以被评估企业未来预期收益(自由现金流)折现来评估企业的价值。使用这一方法进行评估时,预期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及折现率是价值评估中重要的数据,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评估中折现率如何确定、最终实际使用的折现率,以及评估标的珠海银隆未来各年度的预期自由现金流,评估报告中没有披露任何相关信息。评估报告第55页资产评估汇总表(收益法)的下面注明:“收益法评估结论见收益法评估明细表”,然而,评估报告中却无法找到该评估明细表。
  前文分析显示,2016年6月末,珠海银隆应收账款余额高达47.72亿元,这一金额甚至高于珠海银隆2015年全年含税销售额,审计报告披露的珠海银隆最近两年又一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虽然珠海银隆凭借着计入营业收入的巨额财政补贴收入成功扭亏为盈,但是,补贴收入却只是水月镜花,最近三年的补贴收入基本上都挂账于“应收账款”上且未计提任何坏账准备。因此,在查阅资产评估报告时,笔者对珠海银隆自由现金流量未来能否由负转正、何时实现由负转正,始终心存疑虑,也希望能够从该份资产评估报告中找到答案。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同华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却选择性遗忘了这一关键信息。
  6月份以来,在A股市场引起巨大争议的万科股权之争中,万科披露的购买资产预案中也详细披露了折现率的确定方法及评估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折现率,折现率为14.15%,其中,无风险报酬率为3.97%(10年以上国债的平均到期收益率)、风险溢价6.90%、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4.00%。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这些基础数据,试问,最终的评估结果是如何得出的呢?珠海银隆资产评估报告洋洋数万言,70多页的篇幅,为什么涉及评估结果的预期自由现金流、折现率等关键信息却选择性遗漏了呢?是对相关数据缺乏信心还是另有隐情?缺失了这些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其评估结果显然难以令人信服,其评估结论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力集团市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