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弹性理论判断分析题,如果货币需求具有完全的利率弹性则财政政策无

上海财经大学年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海财经大学年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考​研​必​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转载]西方经济学——判断题
第二章& 供求理论
F1.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
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3. 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F 4.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
5.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F 6.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F 7.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8.均衡价格一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F 9.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
10.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12.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13.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F 14.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15.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F 1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
F 1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
F 1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
F 19.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
20.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F 21.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F 22.一般来说,农产品的蛛网形状为封闭型。
2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收敛型的。
24.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
第三章& 效用理论
1.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F 2.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
F 3. 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F 5.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6.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
F 7.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
F 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
9.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交点。
10.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F11.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
12.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
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13.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
F 14.价格下降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都是正数。
1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
16.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17.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F2.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3.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F 4.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6.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F 7.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
F 8.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
9.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
F 10.MC曲线AC曲线相交于MC曲线的最低点。
11.AP曲线的最高点和AC曲线的最低点相对应。
12.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
F 13.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平均成本。
14.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15.在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MC>AC,在其右侧,MC<AC。
F 16.平均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少。
F 17.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
F 18.LAC可划分成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19.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端。
F 2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2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描绘出来的。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1.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2.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相同的。
4.企业获得经济利润则一定获得正常利润。&&&&&&&&&&&&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当企业实现长期均衡时,也就实现了正常利润,且经济利润都为零。&&&&&&&&&&&&&&&&&&&&&&&
6.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收益但不等于边际收益。
F8.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
9.在任何时候,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
10.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
11.长期供应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线的一部分,并且比短期供应曲线平坦。
12.超额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
F 13.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F 14.三级价格歧视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歧视的大。
15.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16.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
17.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
18.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
19.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
20.垄断竞争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相互重合。&&&&&&&&&&&
21.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
22.突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
23.在突点需求曲线模式中,在突点左边的需求曲线价格弹性比右边的需求曲线弹性大。
第六章& 分配理论
F 1.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
F 2.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3.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
5.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
6.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7.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8.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9.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10.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F 1.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
2.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进行控制,其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同时兼顾公平。
3.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F 4.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F 5.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
6.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7.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
8.公共物品必须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10.完全竞争市场一定比垄断更以保证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
2.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3.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4.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
6.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
7.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
F 8.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9.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10.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11.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12.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13.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14.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15.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
16.投资增加、消费增加和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17.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
18.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增加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十二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F 1.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2.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
4.当其它因素不变时,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5.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
6.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7.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8.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9.在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F 10.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1.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12.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F 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2.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3.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F 4.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5.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6.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F 7.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
F 8.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9.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0.若1992年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2年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2年到2002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
11.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只要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
12.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1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F14.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
15.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
16.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17.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F 18.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9.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
F 20.滞胀只是一种理论分析。
21.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
F 1.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的特点,因此不必讲究效益问题。
F 2.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
3.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是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F 4.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F5.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
F 7.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
8.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
9.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
F 10.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
11.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1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1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
F 14. “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5.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16..财政赤字成为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普遍现象。
F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货膨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F 1.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2.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
3.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
F4.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5.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M1之中。
F 6.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
7.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8.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
F 9.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
10.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
11.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F 12.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F 13.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14.相机抉择的实质是灵活地运用各种经济政策。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
F 1.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2. 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
3.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
4.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
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
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F 6.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
7. 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
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
9.人力资本理论虽然没有解释列昂惕夫之谜,但发展了资源禀赋理论(H-O模型)。
F 10.当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进口倾向时,乘数为零。
F 11.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12.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高,则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就越大。
F 13.进口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出口是漏出因素。
14. 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所以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减函数。
15. 国际通货的多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
F 16. 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进口增加,不利于出口。
F 17. 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18. 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导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4、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8、在任何经济中,4、在开放经济中,8、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10、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7、在开放经济中,8、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4、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10、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
6.国际通货的多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B.正确
7.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B.正确
8.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A.错误
9.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B.正确
10.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A.错误
1.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A.错误
2.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B.正确
3.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B.正确
4.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A.错误
5.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A.错误
6.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A.错误
7.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B. √
8.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A.错误
9.当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A.错误
10.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A.错误
1.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A.错误
2.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A.错误
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A.错误
4.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A.错误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B.正确
6.“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A.错误
7.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A.错误
8.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B.正确
9.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A.错误
10.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B.正确
1、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A、错误
2、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A、错误
3、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A、错误
4、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A、错误
5、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正确
6、总需求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A、错误
7、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A、错误
8、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A、错误
9、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A、错误
10、如果外汇供求对货币贬值是敏感的,即有较高弹性,那么贬值对弥补逆差是无效的。A、错误
1、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B、正确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A、错误
3、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A、错误
4、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B、正确
5、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正确
6、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劳动需求曲线的斜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B、正确
7、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B、√
8、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A、错误
9、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B、√
10、当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进口倾向时,乘数为零。A、错误
1、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工人而不利于雇主。A、错误
2、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A、错误
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A、错误
4、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B、正确
5、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B、正确
6、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A、错误
7、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A、错误
8、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B、正确
9、当其它因素不变时,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A、错误
10、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A、错误
1、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B、正确
2、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A、错误
3、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只要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A、错误
4、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B、正确
5、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B、正确
6、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B、正确
7、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正确
8、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B、正确
9、当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A、错误
10、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B、正确
1、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B、正确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A、错误
3、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B、正确
4、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B、正确
5、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B、正确
6、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B、正确
7、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B、正确
8、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B、正确
9、滞胀只是一种理论分析。A、错误
10、当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进口倾向时,乘数为零。A、错误
1、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B、正确
2、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A、错误
3、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A、错误
4、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B、正确
5、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A、错误
6、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A、错误
7、“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A、错误
8、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A、错误
9、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B、正确
10、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高,则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就越大。B、正确
1、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A、错误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B、正确
3、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B、正确
4、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B、正确
5、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正确
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B、正确
7、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B、正确
8、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A、错误
9、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B、正确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正确
1、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A、错误
2、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所以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减函数。B、正确
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B、正确
4、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正确
5、在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B、正确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人文社科、外语学习、旅游景点、经管营销、出国留学、行业论文、工作范文、资格考试以及电大西方经济学--判断题等内容。本文共33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经济学分析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