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视制作公司沪莲影视公司是骗子公司

两年收购四家公司,捷成影视是何方神圣?
6日上午,捷成世纪董事长徐子泉率领旗下5家影视传媒公司在四川电视节上集体亮相。捷成影视正式成军。
一直觉得对电视剧这片水域有着澄澈的了解,不管是水面上驶过快艇,还是水下滑过虾米,都在我们雷达监控的范围之内。但突然有一天,一只完全陌生的大白鲨跃出水面,直上云霄...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捷成影视浮出水面就是这种感觉。母公司捷成世纪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音视频技术,跟影视行业相关,但参加电视节时不进节目展区,而是设备展览的常客。捷成不显山不露水,两年间收购了四家影视内容和渠道公司,壮大为资产总量、营收总额和净利润皆数得上的业内重镇。正所谓“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如果不是这次四川电视节上组团亮相,捷成影视还将低调地匿迹于江湖。
(1)内容 渠道,产销一条龙
要说捷成收购的这几家公司,那也不是无名之辈。
瑞吉祥是电视剧《新水浒传》和《十月围城》的操盘者,中视精彩是《牡丹亭》和《多情江山》的出品方,星纪元是《特种兵之霹雳火》《我是机器人》的制作方。都是在业界深有根基,并且取得了相当成绩的成熟公司。华视网聚是唯一的一家渠道公司,主营业务是版权分销,手上有4万小时电视剧、6000部电影的版权,电视机顶盒、小米盒子、手机三大运营商、各大视频网站都是他们的销售渠道。
我们知道,综合性的影视传媒集团,玩的都是多元化经营。有的在影视业务之外,横向发展了游戏业务,纵向发展了影视地产,比如华谊兄弟。有的守着影视内容深耕,狠抓电影,参股优质电视剧公司,成立动画电影公司,比如光线传媒。还有的横向收购类型相近的公司,一举扩大了电视剧产能,比如华策;还有的是影视
体育的路线,比如华录百纳...总之,资本加持之后都会多方出击,但像捷成一样打通上下游水道,全产业链化运营的公司还没有。
捷成新收购三家内容制作公司,再加上原有的影捷公司,具备了年产800集电视剧的实力,从体量上来说可在行业内位列三甲。母公司捷成世纪从事音视频技术,与众多电视台有着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这在其子公司影视产品发行时将成为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华视网聚是专业做版权分销的,其四通八达的全媒体发行出口,将成为制作公司们最大的福音。在其他制作公司还在一对多地“大海捞针”时,捷成系旗下的制作公司和华视网聚已形成产销一条龙,立体作战的态势。谁家的效率更高,一目了然。事实上,在内容和渠道公司的整合还在过渡阶段的2015年,这四家公司的净利润预计将达到5.6亿元,这个数字足让业内咋舌。而他们明年的利润预期是8亿元,若果能实现,将极有可能成为依托内容产生的利润最高的影视公司。
捷成还在兴建一家影视拍摄基地,为制作公司拍戏提供配套服务。这同样是着眼于打通产业链各环节的努力。影视剧组惯用的几个影视基地实在是有些用滥了,上海滩的那几条街道,秦汉和明清的几处宫殿,观众基本上看吐了。如果有新的影视基地好看又好用,那将是整个中国影视行业的福祉。
当然,蓝图总是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中间还有太多艰辛的工作。
(2)兴趣 信心,发展有动力
上市公司喜欢讲故事,这是我们深知的。我们之所以愿意对捷成影视高看一眼,相信他们有极大的可能把上面提到的规划完成,是有原因的。
这是一家跟影视行业素有渊源的上市公司。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就涉足影视投资了,这么多年来从未中断。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时候,管理部门要求“主业突出”,这才剥离了影视业务。一段时间以后,上市的捷成世纪就与广西电视台成立了影捷公司,从事内容制作。从2014年开始,捷成世纪开始收购成熟的影视公司,出手稳准狠,逐渐形成今日之局。
这种与影视行业一直以来的紧密关系证明,捷成扩大影视版块不是心血来潮,不是玩票,不是单纯的资本运营,而是带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经验准备打持久战,要好好地驰骋一番。这与某些做餐饮的上市公司临时起意购买影视制作公司,把股价炒上去之后又生枝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万事万物,要想求得进益,最好的动力始终是兴趣和诚意。
收购的都是在影视业界打拼了好多年,有作品、团队和声望积累的团队,这是重新成军之后能够稳步前进的基础。将上下游资源整合一处,这是1
1大于2,求得能量倍增效应的途径。对中国电视剧的暂时困难不以为意,坚定地看好行业的前景,愿意为之投入资金和心血,这是一家影视公司能够负重远行的良好心态。
前进道路多艰险。市场和政策的不可测因素很多。不是每一次心怀美好愿望的出发,都能抵达胜利的彼岸。但是,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成功总是跟随苦干加巧干的人。对于这样一个在中国电视剧的景气指数不高的时刻毅然加盟的上市公司,我们乐观其成,甘为点赞。愿他们“抄底”成功,前程灿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影视公司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