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农业发展的2016餐饮业现状与前景和前景

谈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和理解
&&来源:&&&&分享到:
  无论从国际发展形势,还是从国内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质量更科学的阶段演进,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2014年北京APEC峰会期间,习总书记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内涵做了阐述。
  在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描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个主要趋势和特征:
  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从投资需求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正大量涌现;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同步发生;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从市场竞争看,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既要探索全面化解产能过剩的办法,又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途径。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相对于旧常态、非常态而言的。从经济运行实际情况看,2008年之前,我国经济主要是以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2009年开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切换到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2013年后,步入新常态阶段。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入总结、综合研究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充分展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
  经济发展新常态一系列趋势性、转折性的深刻变化,是不是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经济增速看,高速增长可能难以持续,中高速增长将渐为新常态。针对这一变化,必须破除“GDP崇拜”、“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 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催动经济驶入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
  从增长动力看,投资和要素投入拉动明显减弱,以消费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主的多元拉动将渐为新常态。面对这一变化,必须更好统筹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变革、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来打破供给瓶颈,多点发力,多向培育,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从产业结构看,传统产业格局正加快打破,三产融合、高端高质、信息化引领的发展将渐为新常态。应对这些变化,必须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升级之路,更加注重融合发展、高端发展、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从发展方式看,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已抵“天花板”,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将渐为新常态。顺应这个变化,更加要求我们必须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加大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力度,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发展持续转向质量效益集约型。
  从竞争格局看,单打独斗的发展已非常受限,抱团发展、联动发展、互利发展将渐为新常态。这一变化趋势,要求我们进一步落实好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优势互补、深度合作、抱团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从管控风险看,各类隐性风险已逐步显现,防范和化解风险将渐为新常态。面对环境变化,必须始终站高望远,保持警醒,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坚决避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牢牢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
  在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思路、模式、途径、手段、举措、方式、保障,正迈向更高级、更合理、更科学的新阶段。认清和顺应变化,是做好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前提。认识正确了,就像坐电梯;认识错位了,就像爬楼梯。孰优孰劣,就立见高下啦!
  经济发展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新常态,是不是可以表述为“六个常态”?
  新常态是一种“时常态”。 如今,中国发展面临经济放缓、消化产能过剩任务繁重、内生动力不足困难,宏观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也是必经的历史阶段。新常态下,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传统的手段不好用了、经济增速慢下来了。从边际效应理论考量,这是到达一定阶段,经济杠杆的作用则会逐步弱化。准确把握新政策,弄清政策最鼓励做什么、群众最希望做什么,在增量扩容中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扶优培强中延伸产业链,在创造革新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时代的新要求。
  新常态是一种“正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对“下一个十年”政策方向做出战略判断。这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的系统总结,是对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后的准确定位。从2010年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比较大,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累积的问题逐步凸显,经济发展出现不同于以往的特征,步入了新的正常状态。正常状态,就是经济学所说的潜在增长率的概念。不少机构研究表明,中国潜在增长率7%~9%,这是一种正常状态。
  新常态是一种“优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三大显著特点。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优化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增长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反映。我们必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实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率为支撑的质量高、效益好的发展。“优常态”,是坚持思想转变、经济转型同步,创新创意、开放开发并举,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新常态是一种“实常态”。就是妥善处理好稳中求进与转型升级的耦合关系,树立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发展理念,稳中有进,进中有转,做到速度与效益两不误、实干与实效两促进。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不光是总量问题、产业问题、结构问题,更有转换问题、协同问题、实效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和要求,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正确认识今年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可能,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构建持续前行的经济生态。
  新常态是一种“活常态”。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增长目标,将不是简单的速度预期,而是区间化的增长概念,而且目标也更加灵活、更加多元。实现区间化的增长概念、多元化的目标、均衡化的发展模式,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研究。围绕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发展方向,坚持以更活的市场、更实的创新、更宽的政策,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发展,鼓足勇气,铆足干劲,奋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努力实现后发赶超。这是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新常态是一种“理常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今天的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入“另一个轨道”。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理性、理智的判断。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长动力转换较慢,稳增长任务仍然艰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处于爬坡越坎阶段,产业层次整体不高的局面亟待改变;深化改革后翘效应尚需时日。对此,必须采用正当恰当的措施,重回发展正道,推进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新常态孕育新机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后,有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增长动力的切换,有现代元素的增多,有法制建设的保障,有制度环境的改善。机会,依然很多很好。
  “一带一路”战略的机会。从2013年起,党中央英明果断做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打通联接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对外开放系统。“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大手笔,是普惠制的,交汇点也好,支撑点也好,外围点也好,都将直接或间接得到实惠,大大缩短时空距离,深化交通区位经济优势,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发展空间。重大机遇相互叠加,十分难得。我们要认识机遇,抢抓机遇,激活机遇,用好机遇,争取更大更多更好的作为。
  信息技术变革的机会。如今,在我国,移动互联和大数据不仅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有关部门数据表明,我国手机用量达到了14亿多部,是全世界最多的,也是世界其他国家不能比的。据测算,我国2015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以后每年仍将大幅增加。如果加上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3D打印的普及,一个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将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机会。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也就是“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到城里打工,本质上还是农民,这不叫城镇化。真正的城镇化,是已在城里的农民工,先要变成城里人,户籍要变;再是,同城里人一样,要享受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服务等城里人享受的一切。这个巨大变化,将带来很多机会。据测算,一个农民工进城,政府投资约10万元。当前大约有3亿农民工,投资总额可想而知。新型城镇化,乃是今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机会。改革开放30多年,先是农业活力迸发,再是工业超过了农业。最近几年,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最值得称道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是在70%,全世界平均在60%。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了工业增加值,服务业成了中国第一大就业主体,吸纳就业人数超过了制造业,目前,也可称为第一大经济主体。按照这一趋势,未来几年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将要达到50%,等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和。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活力必将进一步凸显。
  中西部地区崛起的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人口红利减少以及其他因素,中西部发展机遇大了,近几年,经济增速一般超过东部沿海。中西部和东部刚刚改革开放时,基础完全不一样,交通四通八达,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力度大大增强。今天,中西部地区的崛起,有了好的根基,完全可以不需要东部快速发展那么长时间。中西部崛起,还有一个特殊优势,就是“城市经营成本指数”,即在不同的城市投资企业、经营服务,成本是不一样的。毕竟,绘制一个宏伟蓝图,在一张白纸或者涂描不多的地方,比在密密麻麻的地方容易得多呀。
  企业走出去的机会。我国这几年已经成为净资本输出的国家。“走出去”有很多挑战,法律、制度、贸易封锁、融资难、文化差异等等,但从主流上看,中国企业“走出去”,现在是一个好时机。欧美国家现在主动招商引资,特别是美国认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允许再发生,因此又开始再工业化过程。另外,欧洲国家也积极欢迎中国企业到他们那里投资,有一些国家还给予减免税优惠。
  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社会事业,既是事业,又是产业。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社会。综合国力,一般由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的力量组成。社会事业,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先进文化,以全面的、辨证的、联系的眼光,善待发展中的社会,以坚定的信念、强大的力度、无比的自信,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既是为了公益事业发展,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
  新兴业态加快推进的机会。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的业态涌现出来,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的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比如,基于产业链、工业链的延伸和细分的业态,包括服务外包、服务配套、配件研发、商贸、物流,都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服务平台,社交网络平台,像博客、微博、微信、交友;即时通信类,像上哪儿吃饭、买什么东西、到哪里去游玩,等等。这些,与过去完全不一样,都有宽阔的舞台。
  思路最为重要,也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常态,关键要探索确立新思路。必须坚持微调与预调常态化,发展速度区间值要不断探索;必须打破调控与被调控两分法,将改革与调整贯彻到底;必须重视结构性问题,运用经济杠杆,探索建立新的监管框架;必须在调控中注重定向调控,瞄准突出问题,确定靶点,精准、及时、适度;必须强化系统治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兜底。思路,一次受挫后,再换试一次。如果还是不行,就要另辟蹊径了。
  探索确立中央决策紧跟深跟的思路。经济发展新常态,是重要的思维创新。要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丰富内涵,把认识统一到中央战略部署上来。过去,衡量地方的发展,增长速度快、生产总值高,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在新常态下,我们要的是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就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过去强调稳增长,往往采用扩投资,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但是治标不治本。新常态下,把稳增长更多依靠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提高质量效益上。
  探索确立梯次推进经济规律的思路。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将占据经济增长的核心位置,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鉴于此,找准比较优势,确定发力点,避免同质化竞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让人才、资金、项目活力竞相迸发。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谁看得远、抓得住,哪个地方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抓住用好重大契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让“树苗长成大树”。这既是遵循经济发展大规律,又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很重要!
  探索改革发展不断演进的思路。在新常态下,谋划改革发展,要求我们既要吃透中央精神,领会改革战略意图,保证改革不走样,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微观搞活的小气候,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在发展方面,在保证质量效益前提下,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快一点,为服务全国大局之“稳”做出更多贡献。改革方面,要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良性互动,赋予地方改革试验权,鼓励不同区域差异化试点。只有这样,改革才有源头活水,发展就能沿着正确道路划桨前行。
  探索确立基层干部群众摸索的思路。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差异很大。因此,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强调同一性,也要尊重差异性;既要注重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底层突破;既要同中央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又要积极鼓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发展目标,开拓进取,主动作为,大胆突破。各个地方基础、条件、情况不一样,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率、结构调整空间和创新发展驱动力不尽一致,不可能要求各地整齐划一、齐步迈进。有的地方发展目标可以高一些,有的地方就可能会低一些。
  经济结构雷同化、经济增长起伏化、经济方式单元化、经济发展常态化,催促着我们对经济工作的思考,聚焦更理性、更科学、更有效方向,采用综合措施,走好新常态下发展新路子。新常态,决不是不要经济速度了,决不能片面理解为增速下降,决不可把增速下滑作为无所作为的挡箭牌。必须牢记经济建设中心,用心用力,久久为功,善做善成。
  推进结构转型。无论是经济科学发展,还是结构调整优化,或是发展动力转化,新常态下的结构重组、产业升级、产城互动机遇多多。要通过创新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激活产业消费,提振内需;通过摒弃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发展,形成独特竞争力;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替代相对饱和的传统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后劲;通过打破行政藩篱,整合优势资源,促成区域有效合作。适应新常态,必须观念上转变,认识上到位,工作上得力,措施上有效,服务上优质,努力使经济发展转到做大总量、做精增量、做好质量、做优效益上来。
  构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点。要围绕经济新常态,搞好产业集聚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推动主业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努力形成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为依托的产业集群。要围绕产业链延伸,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重大任务,搭建载体,用好平台,大力引进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强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高端产业集群。要把服务业作为战略增长点、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作为转型升级的抓手来培育,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活性服务业与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融入“一带一路”。开放与发展是一对孪生兄弟。对外开放度不高,投资合作领域不够宽,“走出去”主体实力不强,是开放的主要问题。必须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顺应“一带一路”发展,向东对接发达地方,向西融入西部开发,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以新一轮“开放红利”稳固“经济全球化红利”。注重引资数量与质量并举,鼓励企业走出去,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借鉴外地经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贸易自由投资为方向,推出负面清单,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完善大通关体系,提高更便利服务水平。
  加快城镇建设。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根据城镇化发展规律,当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数据时,人口转移型城镇化将被结构转换型城镇化取代,成为城镇化主流。加快推进城镇化,潜力巨大,作用非凡,意义深远。必须把城镇化最大潜力与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要继续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对外美誉度。持续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依托县城和县域中心镇,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促进政府与民众互利共赢,让农民过上同市民一样待遇的生活。
  做优现代农业。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诸多新理念、新举措、新业态,必须抓好贯彻落实,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产业,抓好加工、流通环节工作,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集群式发展,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健全金融支农制度,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落实惠农强农政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的同时,探索农业集成发展、集约发展、集聚发展的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面对难啃的“硬骨头”、棘手的“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精准对接政策,精深谋划措施,精确制导推进,以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提高质量效益。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建立统一行政办事大厅,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政府权力、责任清单制度建设,探索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制。推动核心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革,打造一批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化国企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探索推行员工股权激励制度。推动要素市场改革,完善交易市场体系,努力实现效益最大、效率最优、效果最佳。
  着力创新驱动。创新是时代的召唤,是最优的举措。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与工业、农业、商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引进或共建一批科技孵化中心,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激活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网络经济,注重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逐步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
  优化要素保障。充裕的要素,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前提。要切实抓好土地供应,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意识,加大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力度,全力挖潜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对现有零散土地整合、置换,拓展用地空间。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深化政银企合作,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做好融资平台建设,化解金融风险,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鼓励企业把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想方设法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对劳动者技能培训,维护好合法权益,搞好优质服务,延长人才的倍增效应,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证。
  完善发展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要制定完善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措施,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做大做强创业投资基金,大力扶持初创期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改善融资服务环境,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民众创造。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以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带创新,建立健全人才“绿色通道”,构建覆盖全过程政策扶持体系。对外来投资者,要在居住、工作、就医、子女就学方面,提供便利,创造环境,推进服务,释放环境红利。
  重视改善民生。检验一切工作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受惠、百姓是否满意、生活是否改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开辟就业岗位,促进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以创业带就业,以培训促就业,以项目增就业。把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作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物联网服务模式,培育新的消费点,努力增加公共服务投资,筑建优质便捷服务体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前,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深化认识,加深理解,切实做到政治坚定、信仰坚定、行动坚定。在正确判断中,采用正确方法,做好正确事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才是最重要的。
  注重提升能力。成败的根本原因,不在别人,而在自己。而能力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元素。能力的提升,主要是知识的、经验的、智慧的积累。知识的积累靠阅读,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要根据岗位需要,以政治性知识、业务性知识、补充性知识、前沿性知识为主要内容,致力打造学习型个人。经验的提升靠实践,针对本职工作难题,深入调研,厘清思路,提出对策,积淀经验,不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智慧的积累在创新,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蕴藏着真知灼见。必须深入群众中去,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聆听呼声,倾听意见,坚持用开放思维解决问题,善于用创新理念破解疑难。
  注重依法办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应有之义。在很多单位的职责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负责某某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这充分说明了法律的重要性。如今,在向法治社会过渡中,如果不懂法,开展工作就会被动,推进工作就会盲目,完成工作就会很难。只有懂法、讲法、依法,我们的工作就有根,就能经受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才能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深入学习法律,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约束,尊重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遵守法律、纪律、制度,自觉按法律规定推动工作。
  注重制度建设。没有制度不行,制度有缺陷也不行,制度执行不力更不行。在经济新常态下,制度的订立和实施,显得更加重要。在一些单位,室外的橱窗、室内的会议、办公室,张贴或者悬挂着各种规章制度。一些地方和单位经济长期徘徊,重点工作上不去,群众关系紧张,等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够。必须筑牢规则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善于把成功经验提炼为制度,形成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体系。坚持把执行和维护制度视为基本职责,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增强“制度畏惧”感,严格按制度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规章之下没有例外。
  注重责任担当。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并蒂而生。眼下,中央大政方针业已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善抓落实、能够落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要深化攻坚意识,凝聚精气神,既要胆大,又要心细,大力营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要深化担当意识,笃定强烈的责任感,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争先,聚焦重点,持续发力,锲而不舍,发挥更好作用。要深化落实意识,一切用行动说话,一切用作为来体现,一切用实效来检验。要特别牢记:这水平那水平,不落实就没水平。一个下级做好工作,就是对上级的最大支持;一个部门做好工作,就是对全局的最大支持;一个地方做好工作,就是对上级单位的最大支持。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座指示仪,引领着社会行进。精彩一直在前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定无比的信心,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以筚路蓝缕的作为,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铿锵有力步伐!(吴金山)
编辑:耿倩作者: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建议
[摘要]:2015年中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前景及政府政策指导。农村物流八大突出问题及指导意见如下:1.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2.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3.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4.推广先进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5.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村物流装备;6.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7.培育农村物流经营主体;8.强化政策措施保障。
& &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有关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总体要求,加快落实《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全面提升我国农村发展水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物流健康发展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新时期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农村物流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流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物流体系仍较为薄弱,流通渠道不畅,组织方式落后,服务水平较低,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二)农村物流健康发展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村物流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一头连着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当前,我国农产品&卖难&、&买贵&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和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成本支出上升并存,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推进农村物流发展能够有效构筑农产品和日用消费品在城乡间的流通渠道,推动城乡生产生活物资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三)农村物流健康发展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举措。农村物流是现代物流体系的末端环节,由于基础弱、链条长、环节多、涉及面广,对全社会物流成本影响较大。近年来,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管理等部门立足各自职责,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菜篮子工程&、&新网工程&、&下乡工程&、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等措施,对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流通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各部门间政策缺乏协同,尚未形成推进农村物流发展的合力,导致资源整合利用不足,农村流通效率不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利用,是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举措。
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发〔2015〕1号文件精神,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组织模式、提升装备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新四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五)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农村物流市场,探索创新农村物流服务模式。强化政府的引导扶持,加大对农村物流公益性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村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探索建立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管理多部门共同推进农村物流发展的新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依托各部门和行业在农村物流发展中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共享与合作开发,形成&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
&&试点先行,有序推进。根据不同的基础和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推进路径和工作重点,探索差别化和多样化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强化试点示范,探索积累相关经验,完善政策体系与制度规范,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推进范围。
三、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
(六)统筹规划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统筹农村物流发展,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强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快递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实现统筹布局、资源互补、共同开发,逐步完善以农村物流枢纽站场为基础,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强化区(货运枢纽)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重点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集散中心(基地)的有效对接,构建广泛覆盖、功能完善的农村物流枢纽站场体系。按照县、乡、村三级网络构架和&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共同推进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
(七)推进农村物流枢纽站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具备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加强与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相关规划的衔接。做好物流园区与重点农业生产基地和优势农产品产区产地市场、田头市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农资配送中心、邮政和快件处理中心的对接。以提升功能、拓展服务为重点,对已建成物流园区(货运枢纽)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重点包括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的流通加工和仓储配送、邮政和快件分拨、农产品冷藏及低温仓储配送等服务功能。
(八)加快县级农村建设。统筹县级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农资配送中心、农产品收购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等各类资源,加强以公路货运站场为依托的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建设,强化商贸流通与货运物流的业务对接,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优化物流运输组织。健全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与上、下游枢纽节点间的运输组织网络,扩大向农村地区的延伸和覆盖,实现区域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与干线物流网络的有效衔接。
(九)完善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乡镇客运站场资源,按照客运站、交管站、农村物流点等&多站合一&的模式,加快对乡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设施的改造。结合本地区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客运服务、交通管理、农资及农产品仓储、日用品分拨配送、再生资源回收、快递配送等功能的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完善乡镇邮政局所、农资站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打造上接县、下联村的农村物流中转节点,支撑农村物流各类物资的中转仓储和分拨配送。
(十)健全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继续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以及邮政&三农&服务站、快递网点的建设。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按照加强合作、多点融合、惠民共赢的原则,发展紧密型农村物流联系网点,健全农村物流的末端网络,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以及各类物流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发布。
四、推广先进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
(十一)创新跨业融合发展模式。按照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跨部门共建共管,跨行业联营合作发展的新机制,大力推进&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鼓励农村商贸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整合分散的货源,外包物流服务业务,与农村物流经营主体开展深层次合作。引导物流运输企业与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资配送中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逐步发展产、运、销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服务。推进合作社与超市、学校、企业、社区对接。支持邮政和快递企业将业务延伸至农村地区,打通农村物流&下乡与进城&的双向快捷通道。结合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探索适应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直供直销等的物流服务新模式。
(十二)优化物流运输组织。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广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物流&货运班线&模式,开展县至乡镇、沿途行政村的双向货物运输配送服务,提高农村物资运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鼓励市到县和县到乡的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和快件,健全小件快运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引导运输企业与农村商贸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共同制定运输、配送计划,积极发展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提高农村物流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
(十三)积极推广农村电子商务。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导农村物流经营主体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业务,鼓励乡村站点与电商企业对接,推进农村地区公共取送点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网上购销对接等交易方式,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推广应用水平,降低流通成本。
 五、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村物流装备
(十四)推广应用经济适用的农村物流车型。制定符合农村物流发展需求,适应农村公路技术特点的农村物流车辆选型技术标准。大力推广适用于农村物流的厢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规范使用适宜乡村地区配送的电动三轮车等经济适用车辆,探索建立农村物流专业运输车辆的标识化管理政策。鼓励各地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电动车辆以及清洁燃料车型,加快淘汰安全隐患大、能耗排放高的老旧车辆,提升农村物流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
(十五)提高农村物流设施装备的专业化水平。推广农村物流运输的托盘、集装篮、笼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和专业化包装、分拣、装卸设备,提升农村物流作业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鼓励企业配置先进适用的冷链检验检测设备,研制储藏保鲜、的关键技术与装备。
&六、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
(十六)加快县级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县级交通运输运政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整合农业、供销、邮政管理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有效融合广大农资农产品经销企业、及中介机构的自有信息系统,搭建县级农村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农村物流供需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实现各方信息的互联互通、集约共享和有效联动,及时高效组织调配各类物流资源。加强与乡、村物流信息点的有效对接,强化信息的采集与审核,形成上下联动、广泛覆盖、及时准确的农村物流信息网络。
(十七)完善乡村农村物流信息点服务功能。对乡村信息服务站、农村综合服务社、超市、邮政&三农&服务站、村邮站、快递网点等基层农村物流节点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改造,推进农村物流信息终端和设备标准化,实现与县级农村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培养和发展农村物流信息员,及时采集农村地区供需信息,并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十八)提升农村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村物流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农资经营企业、邮政和快递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鼓励相关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利用条形码和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逐步推进对货物交易、受理、运输、仓储、配送全过程的监控与追踪,并加快企业与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鼓励农村物流企业积极对接电子商务,创新O2O服务模式。
 七、培育农村物流经营主体
(十九)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鼓励、支持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延伸农村经营服务网络,推动农产品物流企业向产供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引导大中型农村商贸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将自营物流逐步融合到社会化物流系统,采用参股、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十)引导支持中小企业联盟发展。鼓励中小商贸流通、物流企业采用联盟、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支持农村物流骨干企业以品牌为纽带,采用特许加盟等多种方式,整合小微农村物流经营业户,改善农村物流市场主体过散、过弱的局面。规范农村物流市场中介组织经营行为,发挥专业化服务功能,实现农村物流货源和运力信息的及时汇集与匹配,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品质。
(二十一)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物流经营服务规范和信用考核办法,健全信用评价工作体系。完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定期开展信用认证和考核评价。建立农村物流市场主体信用披露与服务制度,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诚信系统的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支持建立统一的诚信监管信息平台。
八、强化政策措施保障
(二十二)健全体制机制。发挥县级人民政府在推进农村物流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管理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物流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各级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农村物流的工作对接,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十三)加大资金支持。各地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管理等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对站场设施建设、邮政&三农&服务站和农村快递网点建设、设施装备改造、信息系统建设、组织模式创新等具有较强公益性的项目予以引导扶持。建立和稳定交通运输、农业、供销等对农村物流的支持资金渠道,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物流的财政投入,推进各方扶持政策融合,提升政策叠加效益。
(二十四)深化政策落实。继续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和完善物流用地政策,加大对农村物流设施建设的倾斜,引导利用已有的客运站、交管站、收购站(点)、乡镇邮政局所等设施和已有存量用地,建设扩展农村物流设施和提供相关服务。积极协调税务部门,按照《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34号)要求,落实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物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金融创新,重视解决农村物流企业的融资贷款难题,加大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在农村物流中的运用。支持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农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
(二十五)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农村物流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督行为,建立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管理等部门协同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农村物流市场运行监测,在部分农产品产销大省,选择典型线路、典型农产品,将其产销价格、运输价格、运输成本纳入监测范围,及时了解农产品物流动态,建立健全预测和预警机制,做好应急预案,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二十六)开展试点示范。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物流试点和示范工程,选择一批农村物流需求及发展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的县(市),通过示范建设,在体制机制、设施装备、物流组织、信息平台、市场培育和规范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及时总结发展经验,加强宣传和交流推广。
本文整理:56联盟网()
新闻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r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