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业布局工业布局的特点

中国钢铁产业区域布局调整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中国钢铁产业区域布局调整研究
【摘要】: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行业,钢铁产业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区域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在经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钢铁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经营环境恶化和环保压力空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分析未来钢铁需求,判断钢铁合理产能,调整优化钢铁产业发展布局,对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从总体和区域钢铁合理需求分析出发,在判断未来需求的基础上,分析钢铁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提出我国钢铁产业区域布局建议,以期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线索。
本文运用钢铁需求的“S”形规律和部门需求分析法对未来20年我国钢铁的合理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钢铁需求已步入峰值区,峰值期间我国钢铁需求总量在7.3~7.5亿吨之间。按照“S”形规律对我国钢铁需求预测结果显示:乐观情境下,未来钢铁需求趋势将呈缓慢下降态势,到2025年前后达到稳定,后平台期消费量在6~6.6亿吨之间。按照部门需求分析法对钢铁需求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建筑业在钢铁消费结构中将快速下降,到2035年降到38%,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以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钢铁的需求将会上升。
本文以经济发展水平和钢铁运输半径作为划分标准,将我国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四个区域。通过对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钢铁消费水平进行分析,运用“S”形规律对不同区域钢铁消费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处于钢铁需求的峰值区间,未来该地区钢铁需求量将会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水平,但需求占比会有所下降;其它三个区域钢铁需求还会呈较快的增长趋势,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个地区将在年前后先后达到钢铁需求的顶点,顶点时钢铁人均消费量分别在470~490kg左右、320kg左右和350~380kg左右。
通过对我国钢铁产业布局的现状进行剖析,发现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呈现东多西少、北重南轻,内陆多、沿海沿江少,缺水地区钢铁产能比重大,资源依托为主的格局和钢厂城市型布局依然明显几个特征。通过对影响钢铁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发现目前影响钢铁产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铁矿石、废钢等资源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而环境因素对未来钢铁产业的合理布局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趋势,结合需求预测的结果,判断了未来我国钢铁合理产能。总体来说,我国保持8-9亿吨的钢铁产能是相对合理的,但生产结构中,电炉钢的产能占比将会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对我国未来的废钢供应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判断2020年以后我国废钢资源的供应能力将会以较快速度增长,届时,电炉钢产能也将较快提升,预计到2035年,我国电炉钢产能占比将达到55%。
依据不同区域的需求水平和出口能力分析,本文也对不同区域的合理产能布局进行了判断,未来东部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将会有所下降,并将大幅转变生产结构,预计到2035年,东部沿海地区电炉钢产能占地区总产能比例将达到70%左右;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区域内钢铁产能将会适量扩张,但主要是通过承接通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方式增加产能,产能扩张以满足本区域内需求为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426.31【目录】:
摘要5-7ABSTRACT7-10第一章 绪论10-18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0 1.2 研究现状10-15 1.3 技术路线15-16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16-18第二章 我国钢铁需求趋势分析18-33 2.1 我国钢铁消费历史及现状18-19 2.2 合理粗钢需求预测19-33第三章 区域钢铁需求分析33-39 3.1 区域划分33-34 3.2 区域钢铁需求分析34-39第四章 我国钢铁产业区域布局现状及影响因素39-51 4.1 我国钢铁产业区域布局现状39-44 4.2 我国钢铁产业区域布局特点44-45 4.3 钢铁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45-51第五章 我国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方案51-57 5.1 合理布局原则51 5.2 总体布局51-56 5.3 区域钢铁产业合理布局方案56-57结论57-59致谢59-60参考文献60-63个人简历6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明星;[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刘军;谢锐;王腊芳;;[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田山川;张文忠;;[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李国平;[J];地理研究;1999年03期
韦伟强;;[J];东南亚纵横;2006年11期
郑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王高尚,韩梅;[J];地球学报;2002年06期
谢承祥;李厚民;王瑞江;肖克炎;;[J];地球学报;2009年03期
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于汶加;;[J];地球学报;2010年02期
王安建;;[J];地球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楚序平;[D];南开大学;2009年
夏绍模;[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雒应福;辛存林;;[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孙丽萍;吴光;李华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杨玉建;王丽华;封文杰;朱建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王京涛;王瑞珍;栗静;;[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程红霞;李永树;林粤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潘琪;[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王福君;安甜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董树宝;;[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丁琪琳;;[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谭洁;张瑞萍;赵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地;刘佳丽;;[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王书平;闫晓峰;吴振信;;[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晓晓;孔云峰;;[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徐永良;;[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张必胜;肖剑平;;[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滕吉文;;[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滕吉文;张永谦;阮小敏;;[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叶乘伟;;[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陈颖;王连军;王亚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新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孙海军;[D];南开大学;2010年
羊卫辉;[D];暨南大学;2010年
肖建清;[D];暨南大学;2009年
赵黎黎;[D];南昌大学;2011年
张伟;[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高映红;[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叶宏伟;[D];浙江大学;2011年
宋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徐慧娟;[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舒;[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詹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巢旭;[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黄志钦;[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杨荧彬;[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孔黎明;[D];郑州大学;2009年
郭琳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超;[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张瑜;[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广生,冯宗宪,曾凡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李博;靳取;;[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刘一可;詹云娇;;[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韩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李军;孙敬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梁进社,孔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王建军;;[J];商业研究;2007年11期
易纲;;[J];财经界;2003年01期
刘兰娟,谢美萍;[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王腊芳;文雯;赖明勇;;[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卞亦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卜庆才;[D];东北大学;2005年
马立杰;[D];山东大学;2007年
赵昌旭;[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海霞;[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许金菁;[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朱克力;[D];重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涛;[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20期
陈全;[J];冶金管理;2000年10期
陈嘉琦;;[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07期
吴东云;;[J];铁合金;2007年05期
吴东云;;[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0期
周京波;;[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3期
;[J];酒钢科技;2007年Z1期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价格协会冶金分会价格研究课题组;;[J];冶金财会;2008年02期
宋志敏;张俊玲;高咏梅;;[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8年06期
周丹;胡小娟;;[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天森;;[A];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吕福在;;[A];第三届先进轧钢精整、包装及钢材加工配送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陈雷鸣;陈中涛;;[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C];2010年
苗沛然;杨晓东;;[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邓崎琳;;[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左新法;;[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09年
王兰玉;苏福源;;[A];2011年全国冶金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1年
David PAlain PDaniel LRobert A李红;;[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蔡九菊;杜涛;郦秀萍;毛建素;刘丽儒;;[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卜庆才;陆钟武;;[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方尚俊 通讯员
宋明玉;[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罗兵;[N];中国质量报;2011年
;[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本报评论员;[N];中国冶金报;2011年
徐虞利;[N];上海证券报;2008年
裴玥;[N];国际商报;2009年
王京 姚志远;[N];现代物流报;2010年
木易 李亚;[N];现代物流报;2010年
王亚彬 李亚;[N];现代物流报;2011年
撰稿:罗忠河 曾巧巧 刘航 杨凯 孙宁;[N];中国冶金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文伟;[D];中南大学;2010年
李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刘军;[D];湖南大学;2012年
赵黎黎;[D];南昌大学;2011年
肖文忠;[D];中南大学;2010年
孙毅;[D];吉林大学;2013年
吴新春;[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谢向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燕凌羽;[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李海涛;[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国慧;[D];天津大学;2011年
李源;[D];燕山大学;2013年
纪谦;[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李红普;[D];西北大学;2012年
范大伟;[D];天津科技大学;2012年
张艳飞;[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孙欣;[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郭海燕;[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曾燕云;[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汪义平;[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影响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水能丰富B、铁矿丰富C、煤矿丰富D、土地廉价C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钢铁工业特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钢铁工业特点
上传于||文档简介
&&介​绍​了​钢​铁​行​业​的​特​点​以​及​钢​铁​行​业​负​载​方​面​的​基​本​特​征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None
读图和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钢铁工业分布情况”图
材料二:山东省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由济钢、莱钢重组成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今后将通过股份制形式重组日照钢铁公司,并将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逐步将中小钢铁企业纳入大型钢铁集团发展,以提高产业集中度。计划到2012年,使沿海地区钢铁产能由2006年的18%提高到50%以上,并在日照着力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2000万吨精品钢铁生产基地。
(1)依据材料,分析目前山东省钢铁工业的分布特点。这一分布有何不足?
(2)依据材料分析山东钢铁行业未来布局的变化趋势。
(3)钢铁工业建在什么地方,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你在决策钢铁工业的区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日照钢铁公司选址日照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1)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及内陆地区 中心城市污染严重,水资源紧缺,运输矿石的费用高。(2)产业中心将向日照临海地区转移,一半以上的产能将聚集到沿海地区。
(3 dcooco.n< cooco因你而专业c)因素:原料(铁矿石)、能源(煤炭)、水资源、交通(海运、铁路)、市场、政策、劳动力。区位条件:日照临海、临港、临铁路,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压力容器、;有反应锅/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切片机/粑式干燥;发酵罐/过滤器/铝、不锈钢贮罐/离心式旋转薄膜蒸;设备/回收、碳化、中和、合成等塔类设备;钢铁工业布局;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一)钢铁工业生产的特点;钢铁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生产部门;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矿石原料和燃料;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是化学、物理的变化过程,对环境;
压力容器、
有反应锅/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切片机/粑式干燥机/导热油锅炉/乳化釜/化工垃圾焚烧炉
发酵罐/过滤器/铝、不锈钢贮罐/离心式旋转薄膜蒸发器/不锈钢波纹填料/锅炉辅机、水处理
设备/回收、碳化、中和、合成等塔类设备
钢铁工业布局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了钢铁,就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为可能。同时,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动力、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钢铁工业与其他工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钢铁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这种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互相协调起来,保持正常的比例关系。
(一)钢铁工业生产的特点
钢铁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生产部门。从矿石的开采,依次将矿石熔炼成生铁,将生铁炼成钢,将钢轧制成各种形状规格的钢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分为矿山开采(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四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一个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生产过程包括若干厂矿,如采矿、选矿、烧结、炼焦、耐火材料、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生产部门,以及化工(氮肥、三苯等)、电力(热电站、电厂等)与其他(如炉渣制品、水泥等建材生产)一系列工业企业。如武钢就是由15个主体厂矿和30多个辅助生产部门所组成。
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矿石原料和燃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地球上含铁化合物有300多种,但具有工业价值的只有五种,即磁铁矿,赤铁矿、铁的氢氧化物(以褐铁矿为主)、菱铁矿和含铁线泥石。铁矿石的储量和品位直接影响利用价值及矿山的服务年限和开采规模。焦炭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石灰石、锰矿石、萤石和耐火材料等是钢铁工业的辅助材料。所以钢铁工业的发展必须伴随着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矿山开发和建设。
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是化学、物理的变化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被列为污染危害最大的三大部门(冶金、化工和轻工)、六大企业(钢铁、炼油、火电、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和造纸)的首位。环境污染主要反映在气、水、渣三个方面。废气主要是从燃烧系统排出的。污染过程很复杂,污染也是多方面的,有毒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烃、粉尘等。附近居民受二氧化硫的影响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系统的病症。废水主要有焦化厂的废水,它含有酚、氰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废水就地浸透污染地下水;排入江河、湖泊则污染地面水,使生活饮用水和水生生物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引起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处理好废水,合理排放,以免污染环境。同时在选厂时应尽量把工厂建在不透水层的地带,减少工厂废水对深层地下水的污染。废渣主要是高炉渣,要有一定的堆放场地,平均每年生产一吨生铁,相应排放出0.6吨的炉渣。目前一般都可利用来制造水泥、渣砖、渣棉或制作肥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革新,如采用电炉炼钢、冷轧工艺等,其污染的程度可得到改善。
(二)钢铁工业的建设条件
钢铁工业的建设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用地面积较大:每生产一吨钢铁一般需要2平方米左右的用地,再加上钢铁企业的建设,需要一批为它服务的和被它带动发展起来的工业企业用地,则范围就更大,一般要比钢铁厂本身的用地扩大2~3倍。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多采用大型高炉多座联立装置,要求地基承压力高。同时要求厂区面积形状上适合于现代化钢铁工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有储备大量原料和半成品的仓库、场地,并保证有继续发展的预留地。
用水量大:一个年产350万吨的钢铁厂需水6米3/秒,其中冷却用水占5米3/秒;如用直放式,平均每炼一吨钢需水100~200立方米,故钢铁工业应有足够水源保证。目前我国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大都位于几条主要河流的沿岸,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考虑了用水和运输条件。在北方缺水地区建厂应考虑循环用水。
用汽量大:生产一吨生铁一般需要0.3~0.4吨/小时的蒸气。为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最好在厂区附近建立热电站供电、供热,也可建自备锅炉供热。
用电量大:一个年产100万吨规模的钢铁厂,要有3万千瓦的电力设备配套。由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供电要可靠,要求有二个以上的电源或至少用二条线路供电。
运输量大:一个大型的钢铁厂生产一吨钢铁,厂内外平均货运量20吨左右,其中原料运输5.5吨。沉重和大量炽热的货物运输,要求长达上百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因此,铁路专用线的接轨、编组站的设置、铁路构筑物的位置、地势的情况,对钢铁工业的选址以及对工厂总平面的布置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运输出入量极不平衡。一般原材料运入量占总运输量的73~83%,而成品、副产品的运输量只占17~27%,所以必须考虑运输工具的合理利用问题。
协作面广:主要有产品原料的协作,如钢铁厂和焦化厂、重机厂和化工厂之间的协作;副产品和废品回收的协作,如炉渣制造建筑材料,部分可供钢厂利用;辅助工厂的协作,与为钢铁厂服务的工厂建立协作关系;此外,在厂外工程方面如水、电、气、管线、运输方面的协作等。总之,钢铁企业本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生产综合体。
职工人数较多:由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产系统,不仅拥有的生产部门很多,同时职工人数也很多;因此在布局上不仅要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且要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正确处理工业与城市、工业区与生活区的相互关系,合理组织上下班的人流交通。
(三)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
我国年产100万吨以上的钢铁联合企业称为大型企业,如鞍钢、武钢、包钢、马钢等;年产10~100万吨的为中型企业;10万吨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合理配置钢铁工业,对于均衡合理布局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工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的规模有越来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向。如在五十年代末,我国所建的最大高炉容积只有1500立方米,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建成规模也只有100~300万吨/年。而现在我国拥有的最大高炉容量为2500立方米,最大钢铁企业的规模为600万吨/年。国外六十年代以来新建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多在600万~1200万吨/年之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已达1600万吨/年。一般说来,扩大企业的规模,采用工艺先进的大型设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与燃料动力的单位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有的甚至还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平均投资,这是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的。但同时工业规模的扩大,必将引起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工业企业的规模越大,其分布条件受地理条件的制约性也越大。如建设一个1000万吨/年规模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需要开发
铁矿石储量二、三十亿吨以上的大矿山,建设150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和发电容量达100万千瓦的大电站,为其供应原料、燃料和动力,需要占地30多平方公里,还必须有很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以适应5000万吨/年厂外运输量的需要。按上述要求,象这样庞大的生产综合体,必然会给选择合适的厂址增添不少困难,从而使其分布只能局限于个别地区。所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虽然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骨干与基础,但它们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为数不多的。
钢铁工业基地的位置,如果既接近铁矿产地,又接近燃料基地,这是很理想的配置方案。如我国的本溪、渡口等钢铁基地,就具备了上述的优越条件。但在多数的情况下,原料和燃料却往往不能在空间上结合,这就增加了钢铁工业厂址选择的困难和技术经济比较上的复杂性,使钢铁工业的分布在原料与燃料基地二者之间摆动。十八世纪后半期和十九世纪初,在用焦炭冶炼生铁的最初发展阶段上,由于单位产品的燃料消费量很大,如炼一吨生铁需用5吨煤炼成焦炭的时候,钢铁厂的位置选择在燃料产地较为有利。因为把矿石运到煤那里比把煤运到矿石那里更为经济。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随着冶炼焦比下降,生产一吨生铁所需要消耗的炼焦煤减少到2吨,而目前每炼一吨生铁所需的焦炭则进而减少到0.5~0.8吨,而所需的铁矿石则是2~4吨。同时,钢铁工业对冶金焦用煤的质量要求很严,一个钢铁企业往往要求有多个煤矿提供不同煤种与牌号的煤炭。因而,随着冶炼生铁所消耗的煤和焦炭比例的减少和贫铁矿的开采量的增加,钢铁工业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大多数靠铁不靠煤分布了,使钢铁工业明显地出现向铁矿基地分布的趋向,如我国的武钢、包钢等都是如此。因此,钢铁工业的最优布局,应是同时接近煤铁资源,或采取以接近铁资源为主,并能方便地取得炼焦煤的位置上。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概如此,如苏联的库兹巴斯钢铁基地的布局就位于燃料基地。库兹巴斯是苏联东部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生铁、钢的年生产能力接近1000万吨,所产的钢轨占全苏1/3,各种钢材供应周围广大地区。就整个钢铁基地而言,直到目前,大部分原料(铁矿石)仍依靠区外,但生铁的成本在全苏各大钢铁厂中是最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库兹巴斯有发展钢铁工业的优越条件,可以就近供应优质炼焦煤和动力。在苏联,长期以来,有一种“钟摆式”的理论指导钢铁工业的布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由于工业生产联合化、协作化的发展,选矿和运输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种带倾向性的意见,认为钢铁厂接近燃料产地一般说来更为有利。其根据是:现代大型钢铁工业的生产,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电力,而随着钢铁工业中心的建立,很容易吸引机械、化工、电力等工业部门,形成一个较大的工业综合体。而钢铁厂及与其结合在一起的电力、化工、机械等工业的联合,实际上表现为变相的燃料动力工业综合体。根据他们的计算,直接的冶炼过程每生产一吨钢材约需要1.2吨标准燃料,但对整个综合体系来说,每生产一吨钢材则需要消耗2.6吨标准燃料,而铁精矿原料只需1.3~1.4吨。因此,他们提出,即使利用中央区的铁矿,大部分成品再返回中央区,在西西伯利亚建厂(规模为500万吨/年生铁),每年节省费用万卢布。西西伯利亚钢铁工业基地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建设的。
以上例子,也说明了钢铁工业对于原料(铁矿石)和煤炭资源的依赖性。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实践也一再证明:发展钢铁工业,首先必须有充足的原料和燃料。必须大力开发矿山资源,使矿石和煤炭资源有足够的保证。例如,我国冀东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主要矿山多靠近铁路和滦河,交通、水电等建设条件也很好,区内炼焦煤与冶金辅助原料资源也相当丰富。因此,大力开发冀东地区的铁矿资源,对于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上所述,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是钢铁生产集中化和联合化的反映。这种类型的钢铁工业,对原料、燃料、建设条件、协作关系要求都比较高。现代化的大型联合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它能带动一批为它服务的工业企业的发展,而且能吸引一大批其它工业在其附近发展。同时往往又以用电、交通条件为发展其他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一个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布点与建成意味着新的工业中心的形成,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因此,必须在全国和大区域范围内统一布局。在布局上除了考虑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外,还要考虑全国和地区之间的生产平衡和国防安全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它在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中小型钢铁企业,由于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建设周期短,建厂的技术经济条件比较容易满足,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适当发展,使其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互相配合、分工协作。
因各地的资源条件、建设条件、消费对象的需要不同,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矿山、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和铁合金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大工业中心服务,或为矿区附近某些工业服务等。
总之,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它不仅受原料、燃料与建设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众所周知,钢铁工业的布局应该接近原料或燃料产地,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但位于日本沿岸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原料、燃料全靠国外供应,产品亦大量出口。在生产远离原料地和消费地的情况下,日本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竞争能力。之所以如此,除了企业本身采用了先进技术和大型高效设备外,其中方便的海运条件无疑也是一种重要因素。
目前一些国家正在研究采用更新的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提取金属的方法,如不需要再设置高炉,平炉和其他复杂车间;正在设想从矿石中直接使金属还原,将以粉末状的金属放入电炉再熔炼,或将其直接压制成必需的产品;正在拟议用中子照射加工金属的新方法。一旦冶金工业实现了新工艺,将会对钢铁工业的布局,以及钢铁厂的布置产生深刻的影响。
PS:钢铁工业的生产,需要的原料品种多(如铁矿石、焦炭、石灰石、耐火材料等)、数量大,消耗的燃料和水也较多,产品也都是笨重的钢锭、钢材,所以钢铁工业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生产系统,影响其布局的因素也很多。从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出发,运费因素应是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因而不论是原料还是成品,货运量都是极其庞大的,为了降低运输费用,钢铁工业的布局应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或拥有良好水运条件的地区。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94钢铁工业特点等内容。 
 钢铁工业特点_能源/化工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介绍了钢铁行业的特点以及钢铁行业负载方面的基本特征压力容器、 有反应锅/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切片机/粑式干燥机/导热...  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特点_冶金/矿山/地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余是江南钢城...  钢铁 行业特点。钢铁 行业特点2011 年用钢行业需求有哪些亮点? 武汉伊万博格科技有限公司|数控切割机|升降系统 2010 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在 国家...  中国钢铁行业新时期的四大特征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钢铁行业发展特征中国钢铁行业新时期的四大特征 自 2003 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GDP 连续 5 年保持...  2012年钢铁行业发展的特点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2012年钢铁行业的发展及特点。2011 年是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的一年。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钢铁工业中的污染物及表现特征_冶金/矿山/地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钢铁工业中的污染物及表现特征钢铁工业有哪些污染物,表现为哪些特征形式,高炉烟气含什么污染 物,...  钢铁行业采购特点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论文钢铁行业采购特点 摘要: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制于原材料的采购,铁矿石为钢铁的主要原材料,钢铁行业的采购特点可从 摘要...  钢铁行业物流的特点_专业资料。钢铁行业物流的特点钢铁冶金物流概述一. 钢铁行业特点 1 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指从事铁、锰、铬及其合金的金属矿的采掘、洗选、烧结、冶...  生产工序用能特点及管理重点 主要工序用能特点及管理重点 钢铁企业属于资源密集、能源密集的行业,主要的外购能源种类有煤炭、焦炭、电力等,钢 铁联合企业的生产过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产业 布局注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