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发的股权是司法股权冻结什么意思冻结还是质押

*ST合金“局中局” 大股东所持股权被司法冻结
继近日公布的资产收购预案遭受质疑后不久,*ST合金又因一起股东涉诉的案子被卷进是非漩涡:因为公司现任大股东杨新红与相关方的纠纷,其所持的全部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根据公司公告,该官司将可能造成上市公司大股东之位“易主”。*ST合金董秘夏琼琼对此表示,近日大股东股权被司法冻结与“借款纠纷”无关,而是根据《备忘录》的约定条款,即,日之前乾坤翰林不能注入上市公司,大股东与招银叁号之间则启动相关股权回购。围绕着*ST合金这个壳公司的造富机会,大股东和资本方从最初联手进驻*ST合金终又走到如今对簿公堂。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起合同纠纷案背后隐藏着内情。*ST合金大股东股权再遭司法冻结北京千和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可能成*ST合金实际控制人8月22日,*ST合金发布公告称,因招银叁号与杨新红、北京乾坤翰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乾坤翰林”)合同纠纷一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申请冻结了杨新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作为诉讼保全,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3.66%。冻结日期从日起至日止。公告中的杨新红,即*ST合金现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66%;乾坤翰林是杨新红一手创建的公司。*ST合金目前的股权结构显示,公司第二大股东为共青城招银玖号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招银玖号”),持股比例为12.31%;第三大股东为辽宁省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22%。公司表示,前三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乾坤翰林目前的工商信息则显示,其股东由杨新红、珠海展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共青城招银叁号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招银叁号”)三家组成,工商信息中未公开各家持股比例。招银叁号、招银玖号均为北京千和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参股企业。根据*ST合金这份公告里的表述,杨新红曾在日把自己手中全部13.66%的上市公司股份质押给招银叁号。此外,新京报记者拿到的一份《备忘录》复印件显示,双方约定假如日前,乾坤翰林未能被注入上市公司,杨新红就要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5260万股(即全部13.66%股权)作为对价,回购招银叁号持有的乾坤翰林全部股权。也就是说,如果杨新红的公司乾坤翰林不能在约定时间前借*ST合金的壳上市,杨新红将失去手中的*ST合金股权,这部分股权将归招银叁号所有,招银叁号同时将此前获得的乾坤翰林股权“退”给杨新红。杨新红为何要将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给第三方?*ST合金日公告显示,质押的目的是“为其向招银叁号4.7亿元借款提供质押担保。”杨新红借这4.7亿又作何用途?日的公告中显示,杨新红获得上市公司13.66%股权的资金,来自于“通过向招银叁号转让其持有的乾坤翰林30%股权取得股权转让款3000万元,通过以本次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向招银叁号质押取得贷款47000万元”。仅通过梳理这些公开信息能够得到的结论是:杨新红以13.66%的*ST合金股权先行质押作为担保,从招银叁号获取了4.7亿的借款。除此之外,还以3000万将自己公司乾坤翰林30%的股权卖给“债主”。这些钱都被用于取得前述13.66%的*ST合金股权。上市公司8月22日发布的公告称,若《备忘录》约定的回购条款得以执行……招银叁号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与招银玖号合计持有公司25.967%股权,由此可能导致其共同管理合伙人北京千和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公司形成控制。工商资料显示,千和资本注册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为自然人张蕾和赵景云。其中,赵景云为*ST合金现任董事长。这似乎传递出杨新红“地位不稳”的信号。在此之前,大股东杨新红已从董事会中出局。7亿款项“罗生门”新京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的书面材料显示,杨新红以7亿元对价,向千和资本出让乾坤翰林20%的股权;其中6.7亿元,被通过“借款”的名义“借”给杨新红8月26日,杨新红聘请的代理律师陈若剑称,2015年初,杨新红结识了“千和资本”。根据陈若剑的描述,此时*ST合金的大股东还是辽机集团,其手中25.96%的股份也正需要“接盘侠”。于是,在千和资本的“牵线搭桥”下,日,辽机集团与杨新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13.66%的股份转给了杨新红。与此同时,千和资本参股公司“招银玖号”也从辽机手中接过了12.31%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新京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的书面材料显示,几乎与此同时,包括杨新红、千和资本等在内的各方,通过另外的协议约定,杨新红以人民币7亿元对价、向千和资本出让乾坤翰林20%的股权。卖股权所得的这7个亿,将被杨新红用于购买上市公司*ST合金的股权。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备忘录》称:备忘录明确,“交易实质为招银叁号以7亿元对价受让杨新红持有的20%乾坤翰林股权,以期乾坤翰林成功上市后获得投资收益。”招银叁号同为千和资本参股公司。书面材料及《备忘录》呈现出这样的逻辑,杨新红通过转让乾坤翰林股权换来的是7个亿,而非3000万;杨新红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所用的资金也都是自己的钱,而非借得。新的问题来了:如果杨新红并没有向招银叁号借钱,那么发生在2015年4月的借款和质押事件,究竟又是怎样发生的?记者从前述《备忘录》条款中看到,“为了各方更合理、快速地完成交易”,7亿元股权转让对价中的6.7亿元,被通过“借款”的名义“借”给杨新红。知情人士称,7亿元中的6.7亿元被分别分割为4.7亿元和2亿元的两份借款合同,并附带了股权质押协议,仅把剩余的3000万算作股权转让。“常规情况下,高达7亿元的股权转让将产生巨额税费”,该人士分析称,按照约定,千和资本将承担这一税费。而通过将股权转让款包装成借款,千和资本得以避税。“这可能就是股权转让变成‘抵押借款’的原因。”双方还约定,在特定条件满足的时候,签订《债务豁免协议》,并解除相应的担保措施。仲裁、诉讼,双方对簿公堂千和资本参股的招银叁号发起的仲裁未获胜,随后发起诉讼根据公开信息,杨新红与千和资本“分裂”始于去年8月。上市公司公告,杨新红在2015年4月进入董事会,不过8月就遭到了罢免。陈若剑称,在杨新红与千和资本最初讨论时,杨新红作为第一大股东被承诺可以获得4个董事席位。但是后来,杨新红最终只得到了一个董事席位。而即便是这一个董事席位,杨新红原本想委派懂得资本运作的专业人士担任,但千和资本却不同意,甚至在杨新红明确拒绝的情况下,还被强行选为公司董事。日,北京市仲裁委受理了招银叁号所提起的两个仲裁案件。依照前文所述的两个借款合同,招银叁号要求裁决杨新红偿还两份合同所对应的2亿元和4.7亿元借款及因之产生的利息。日,上市公司公告称,因招银叁号与杨新红的借款纠纷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冻结了杨新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以此作为财产保全——依据陈若剑的说法,这是招银叁号提起仲裁后的配套措施。这第一次冻结直至今年8月才解冻。陈若剑提供的仲裁相关文书显示,2016年7月份,北京市仲裁委驳回了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原因是在2亿元借款合同的仲裁过程中,仲裁委认定该合同为无效合同。接着,招银叁号主动撤销了关于另一份4.7亿元借款合同的仲裁申请。对于这次仲裁,上市公司并未进行公告披露。对于相关仲裁事项未予披露的原因,*ST合金董秘夏琼琼2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已及时披露了股份冻结和解冻的公告,而相关公告能够反映仲裁的情况。日,上市公司公告称,杨新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已经解除了司法冻结。日,杨新红刚刚解冻不久的股份再次遭到司法冻结。原因是招银叁号再次依据《备忘录》中约定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大股东举报*ST合金“虚假披露”*ST合金大股东杨新红不止一次实名举报*ST合金,隐瞒了前文中所述的数份协议今年8月26日,陈若剑告诉记者,目前正准备向证监会、深交所实名举报上市公司。而在此之前,杨新红方面已不止一次向监管部门实名举报*ST合金。以往的举报内容主要为“虚假披露”,具体包括上市公司涉嫌向公众隐瞒前文中所述的数份协议,董事会程序非法、以及该披露未披露的相关事项等。去年7月23日,杨新红首次向深交所提交举报信,5天后,深交所对*ST合金出具关注函并进行调查。三个月后,*ST合金公告进行了“重大协议补充披露”,承认在部分环节的披露中存在“瑕疵”。杨新红方面对这一补充披露内容表示不满,认为对方仍然存在恶意隐瞒、拒不披露。*ST合金董秘夏琼琼28日回复新京报记者称,上市公司关于此事项的第一次公告,是依照股东提供的资料来进行披露的。大股东当时提供的资料显示其获取公司股权的资金来源为借款,上市公司就按照大股东提供的这一版本进行了披露。“第二次披露是因为交易所问询,这个时候上市公司才发现双方签署过《备忘录》”,夏琼琼表示,因为这涉及上市公司的股权变动,上市公司就将其中的主要条款进行了补充披露。欢迎关注腾讯港股微信号“玩转港股”(ihkstock),更多劲爆内容等着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simonchai]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紫光系二次举牌*ST中发 借壳还是炒壳?
这厢,(600520)新大股东接手后,正雷厉风行解决股份被冻结的问题;那边不甘寂寞的紫光系再度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举牌将引发股权大战,还是能相安无事?*ST中发昨日晚间公告,公司股东紫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紫光通信于日至6月20日期间,累计买入公司股份7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2%。紫光二次敲门二次举牌*ST中发,意味着紫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已经持有*ST中发总股本的10%,距离第一大股东铜陵市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三佳集团)17.09%的持股比例进一步缩小。紫光同时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并承诺其后6个月内不减持增持股份。证券时报·莲花财经(ID:lianhuacaijing)记者此前报道,*ST中发控股权近3年来4次转让,今年6月3日,安徽本土最大的企业文一集团,以瑞真商业的名义接盘三佳集团控股权,对价为1.5亿元,从而间接控制*ST中发2707.33万股,罗其芳、周文育母子成为实际控制人。瑞真商业曾表示“存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调整的可能”。合肥房地产界一位熟悉周文育的人评价称,周文育“为人低调随和,有想法也很有执行力”。周文育入主*ST中发刚满20天,已开始逐步解决*ST中发的股权“顽疾”。自2014年起,三佳集团所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份持续被轮候冻结,且其中2700万股股份在冻结之前已质押给。周文育入主之后,三佳集团已接连解决3起与合肥谱光、物华小贷等公司的诉讼,且在6月20日解除了股权质押,但所持股份因其他纠纷仍被冻结中。周文育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紫光的举牌意图,并以“中发是一家公众上市公司”间接回应了记者对紫光举牌的置评请求。他表示,文一入主*ST中发是看好其未来,“如果能对上市公司的产业做出适当调整,加强其内部管理等,我们对中发还是很有信心。”本次紫光系增持,正好发生在公司大股东易主后、新股东竭力化解股权冻结等问题的重要时点上。回顾*ST中发在6月7日公告终止重组转型项目时,曾表示“本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就此次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复牌公告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同一事项”。紫光系“扫壳”对于本次增持目的,紫光表示是“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新业务领域的拓展及转型发展的信心”,这和今年1月紫光集团首次举牌*ST中发时做出的陈述相同。1月27日,紫光集团闪电买入805万股,占中发科技总股本的5.08%,增持均价为16.36元/股。本次公告显示,今年2-6月,紫光集团以18.61元/股的均价买入*ST中发5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2%;紫光通信以17.99元/股的均价买入1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也就是说,紫光用总计2.76亿元的成本换得了*ST中发的1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证监会加强对“炒壳”的监管,但紫光系早已进入“扫壳”模式。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梳理分析,一季度“紫光系”新入驻1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列,远超去年同期持股家数。整体来看,紫光系入股公司流通市值多在20亿元以下,股权结构相对分散,部分公司控股股东还发生变更,传统主业不振,转型预期较强。但紫光似乎唯独对*ST中发“另眼相待”,两次触发举牌红线,一口气达到10%,对其他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则在0.52%-4.04%不等,均不超过5%。回顾5月22日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的表态,他称“紫光集团近期在国内外买入一些公司的股票,首先属于财务性投资,紫光集团资金比较宽裕,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股票投资”。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持有不同观点。电子行业分析师骆思远曾向记者表示,紫光系拥有实业,纯粹炒壳概率并不大。随着紫光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加上清华系收购公司,对壳公司存在刚需;自有平台上市公司定位各异,向外寻找合适的壳公司再注入资产相对更为容易。实际上,考虑到*ST中发的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塑封模等,可以和紫光集团的业务紧密结合,紫光是否会将中发纳入“产业版图”,一直是市场关注点。在6月8日*ST中发的交流会上,有投资者即抛出“紫光对终止发行的事件怎么看”、“目前紫光的持股情况”、“控制人股权转让与紫光集团有过沟通吗”等尖锐问题。如今,紫光再度敲门*ST中发,无疑也是一种表态,后续紫光是继续增持谋求控股权,还是仅作财务投资,值得继续关注。【抢红包】10万现金红包等你来抢!扫码关注:腾讯证券(qqzixuangu)。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goldi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证券代码:600520
证券简称: *ST中发
公告编号:临   
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股份继续冻结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日收到 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转来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
,内容有关本公司控股股东铜陵市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佳集团”)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继续被司法冻结的具体情况。   
2014年 5月 1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向 中登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于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借款6000 万元金融借款合同违约,而三佳集团为其中5000 万元借款提供了担保,因而冻结了三佳集团持有的本公司 股,冻结期限从2014 年5月 12日起至 2016年 5月 11日止 (详见公司临 号公告)。   
现由于上述冻结期限临近届满,而上述债务清偿以及三佳集团提供的担保义务仍未履行,因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又向中登公司 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继续冻结三佳集团持有的本公司 股及孳息(指通过公司派发的送股、转增股、现金红利),继续冻结期限从 2016年 4月 27日至 2019年 4月 20日止,继续冻结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7.09%。   
继续被冻结人三佳集团共持有本公司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7.09%,此次股份继续冻结后累计冻结股份数量为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09%。三佳集团持有的本公司 股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其中 股在本次继续冻结之前已进行了质押登记。   
特此公告。   
铜陵中发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一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历史发布此类公告个股,次日开盘买入持有5天,可实现最大年化收益
股票买入时间持有天数单次收益率
兔 宝 宝
股东人数变化
所属行业:
机械设备 — 通用设备
行业排名:
10/11(营业收入排名)
实际控制:
罗其芳、周文育
已连续下跌4天
打败了79%的股票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1.18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二、拟向实控人定增募资谋转型(终止)
三、紫光集团举牌
四、最新关注—实质控制人变更
个股深一度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紫光系二次举牌*ST中发 借壳还是炒壳?
来源:证券时报网
  这厢,*ST中发(600520)新大股东接手后,正雷厉风行解决股份被冻结的问题;那边不甘寂寞的紫光系再度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举牌将引发股权大战,还是能相安无事?
  *ST中发昨日晚间公告,公司股东紫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紫光于日至6月20日期间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累计买入公司股份779万股,占公司的4.92%。
  紫光二次敲门
  二次举牌*ST中发,意味着紫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已经持有*ST中发总股本的10%,距离第一大股东铜陵市三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三佳集团)17.09%的持股比例进一步缩小。紫光同时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并承诺其后6个月内不减持增持股份。
  证券时报记者此前报道,*ST中发控股权近3年来4次转让,今年6月3日,安徽本土最大的房地产企业文一集团,以瑞真商业的名义接盘三佳集团控股权,对价为1.5亿元,从而间接控制*ST中发2707.33万股,罗其芳、周文育母子成为实际控制人。瑞真商业曾表示“存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调整的可能”。
  合肥房地产界一位熟悉周文育的人评价称,周文育“为人低调随和,有想法也很有执行力”。周文育入主*ST中发刚满20天,已开始逐步解决*ST中发的股权“顽疾”。
  自2014年起,三佳集团所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份持续被轮候冻结,且其中2700万股股份在冻结之前已质押给。周文育入主之后,三佳集团已接连解决3起与合肥谱光、物华小贷等公司的诉讼,且在6月20日解除了股权质押,但所持股份因其他纠纷仍被冻结中。
  周文育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紫光的举牌意图,并以“中发是一家公众上市公司”间接回应了记者对紫光举牌的置评请求。他表示,文一入主*ST中发是看好其未来,“如果能对上市公司的产业做出适当调整,加强其内部管理等,我们对中发还是很有信心。”
  本次紫光系增持,正好发生在公司大股东易主后、东竭力化解股权冻结等问题的重要时点上。回顾*ST中发在6月7日公告终止重组转型项目时,曾表示“本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就此次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复牌公告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同一事项”。
  紫光系“扫壳”
  对于本次增持目的,紫光表示是“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新业务领域的拓展及转型发展的信心”,这和今年1月紫光集团首次举牌*ST中发时做出的陈述相同。
  1月27日,紫光集团闪电买入805万股,占中发科技总股本的5.08%,增持均价为16.36元/股。本次公告显示,今年2-6月,紫光集团以18.61元/股的均价买入*ST中发5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2%;紫光通信以17.99元/股的均价买入1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也就是说,紫光用总计2.76亿元的成本换得了*ST中发的1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证监会加强对“炒壳”的监管,但紫光系早已进入“扫壳”模式。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分析,一季度“紫光系”新入驻1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列,远超去年同期持股家数。整体来看,紫光系入股公司流通市值多在20亿元以下,股权结构相对分散,部分公司控股股东还发生变更,传统主业不振,转型预期较强。
  但紫光似乎唯独对*ST中发“另眼相待”,两次触发举牌红线,一口气达到10%,对其他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则在0.52%-4.04%不等,均不超过5%。
  回顾5月22日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的表态,他称“紫光集团近期在国内外买入一些公司的股票,首先属于财务性投资,紫光集团资金比较宽裕,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股票投资”。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持有不同观点。电子行业分析师骆思远曾向记者表示,紫光系拥有实业,纯粹炒壳概率并不大。随着紫光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加上清华系收购公司,对壳公司存在刚需;自有平台上市公司定位各异,向外寻找合适的壳公司再注入资产相对更为容易。
  实际上,考虑到*ST中发的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塑封模等,可以和紫光集团的业务紧密结合,紫光是否会将中发纳入“产业版图”,一直是市场关注点。在6月8日*ST中发的交流会上,有投资者即抛出“紫光对终止发行的事件怎么看”、“目前紫光的持股情况”、“控制人股权转让与紫光集团有过沟通吗”等尖锐问题。
  如今,紫光再度敲门*ST中发,无疑也是一种表态,后续紫光是继续增持谋求控股权,还是仅作财务投资,值得继续关注。
& &&每日操作策略都会在我的微信号里发布,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laochengucanhui )关注我的股参会。&&
(责任编辑:张彬 UF060)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司法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