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平菇料中加入食用石膏粉粉和高锰酸钾是为什么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B6-1302 邮编:350028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要点
核心提示:发酵好的原料营养增加,富有弹性,空隙度提高、水分适中,pH值7~8,更有利于平菇菌丝的生长。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平菇栽培的生产成本,作者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将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北方一般秋季可在8月末至9月初栽培,发酵好的原料营养增加,富有弹性,空隙度提高、水分适中,pH值7~8,更有利于平菇菌丝的生长。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平菇栽培的生产成本,作者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将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北方一般秋季可在8月末至9月初栽培,此时温度适宜,杂菌感染率低,而且发好菌后温度正好适宜出菇。
2 优质菌种
选择菌种时要一看长势,二看纯度,三看菌龄。优质菌种要求:菌丝纯白,有光泽,生长均匀整齐,粗壮旺盛;纯度高,无杂菌感染;含水量适中,与瓶 (或袋
)壁紧贴,无干缩、松散和积液现象。
3 原料选择和培养料配方
生产中主料首选棉籽壳、玉米芯,其次可选杨、柳等,辅料可加麦麸、豆饼等氮源。原料必须干收干贮,用之前提早暴晒、预湿。此外还需石灰、石膏等材料。栽培时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栽培原料,常用配方如下:①棉籽皮96%、石灰3%、石膏1%,另加50%多菌灵0.1%;
②玉米芯78%、麸子15%、糖1%、石灰5%、石膏1%,另加50%多菌灵0.1%。
4 建堆发酵
首先对场地和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其次将原料暴晒24小时。建堆时,先将主料和辅料混合均匀,加足水分(培养料含水量65%~70%)和化学药品,做到三均匀(即主料和辅料均匀、干湿均匀、料药均匀),并达到两个指标,即含水量达到65%~70%和pH达到10。
建堆时将料堆成宽1~1.5 m、高1~1.2 m、长度不限的龟背形长条堆。建堆后用木棒(直径5 cm)在料堆上插通气孔,每隔33
cm插一孔,孔与孔之间呈&品&字形,以利通气发酵,还可在料堆膜上再盖草帘和塑料保温保湿。一般在建堆48~72小时后进行翻堆,生产中根据距料表面 33
cm处温度达到65~70
℃并维持24小时后进行。翻堆时必须将料松动,以增加料中含氧量,同时把堆中心的料翻出来,四周的料翻入中心,以便培养料均匀发酵,全部发酵过程大约
6~8天,一般情况翻堆3次即可。然后把培养料扒开摊平降温,并使其排出废气。开堆时可见适量白色放线菌,质地松软、有弹性,浅褐色,无异味、有芳香味,料含水量适中(60%~65%),pH值在6.5~7。
5 装袋接种
选用宽20 cm、长45 cm、厚4丝(0.04
mm)的聚乙烯塑料袋,提前用缝纫机轧12行,每3行1组,共4组。塑料袋用前最好先系好一头,将塑料绳在手掌上缠一圈剪开,约20 cm,系时留1.5
cm的头,每50扎成一把装在袋内备用。装袋前将菌种瓶(袋)外壁用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
分钟,将菌种掰成红或杏核大小(太大菌种与料接触面积小,太小菌种吃料能力差),放入消毒的盆中。因为发酵料中仍有一部分被抑制的休眠的杂菌,所以必须加大接种量到20%。
待料温降到30 ℃以下,将料摊开进行接种。接种一般采用层播法,即将塑料袋一头用绳扎紧,一般分4层播种,上下各1层,中间2层,投种比例为3 ∶ 2 ∶ 2
3,两头多,均匀分布,中间少,周边分布,将菌种装到微孔处。装袋太松,培养料与薄膜之间有空隙易进空气发生污染,还容易在袋内产生侧生菇;装袋太实,特别是袋子中间部分,则透气性差,菌丝生长不好。装袋时将木棒或竹棒放在袋中央,等装完袋后拔出,也可扎口前用直径1
cm的木棍打洞到袋底,然后再扎口。另外,菌袋两头可各放一层厚度1
cm的料,让菌种在适宜的湿度下迅速萌发吃料,起到一种保护的作用。菌袋放在菇棚中摆放成&#&或&品&字形,避免&针眼&挤压,以利通气。
6 发菌管理
菌袋接种后,移入发菌场地排放,进行发菌管理。发菌是平菇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此阶段主要注意温度和通风,否则会造成大批菌袋烧菌而报废。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要做到&勤观查、勤管理&,具体措施如下。温度适宜时接种后两天菌丝萌发,三天吃料,接种后10天内发菌温度应控制在15~18
℃; 接种后10~20天发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8~20 ℃,每天注意通风,20天以后随着菌丝生长的加快加大通风量 ,保持室内温度在20~22
℃。中间定期翻堆,将菌丝长势正常的和较差的分开堆放,将被杂菌污染的袋子及时拣出进行处理
,一般30~40天菌丝长满菌袋。菌丝发满料袋后解开两端袋口的细绳,以使菌袋氧气增加,7天左右菌袋的菌丝更加粗壮、浓密、洁白,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丝已经成熟转入出菇期。
7 出菇管理
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并可进行催蕾管理。这时应拉大昼夜温差达10~15
℃促进原基分化,并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加大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主要是向棚顶、地面、墙体喷水,菌垛也应适当的淋水,使其原基迅速分化,为使其顺利出菇,袋口应常保持湿润状态,这时应加大通风量,通风对原基分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菇蕾出现达到70%时,可以把报纸撤去,这时以向空气喷水为主,但不宜向菇蕾直接喷水,容易把菇蕾激死,当菌盖长到1
cm以上时才可以向菇体直接喷水,喷水时应结合通风换气进行。出菇场地最好保持室温16~22 ℃,空气相对湿度85%~90%,给予500~1 000
lx的散射光,适度通风。一般情况下3~5天,可见针状的原基(桑椹期);7天左右后可见火柴杆一样的原基(珊瑚期),珊瑚期2~3天后菌盖达到玉米粒大小(形成期);再过5天左右,子实体迅速生长达到成熟。
一般要求平菇长至八分熟、菇盖充分展开、孢子尚未放射时采收。采收前轻喷一次雾化水,以降低空气中漂浮的孢子,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并保持菇盖新鲜。采收时,一手按住出菇培养料,一手捏住菇柄,轻扭即下。对丛生成对的子实体,可以一次采下,菌褶向上整齐地放在筐内。
每次采收后,清理残留的菇柄和杂物,以防腐烂招致病虫害。然后整理菇场,停止喷水,降低菇场湿度,养菌5~7天,让伤口上菌丝恢复生长,并形成原基。待一下潮菇长出后,再喷水提高湿度。一般可采收8~10潮菇。
您好!有的时候病毒病的初期,新叶会变黄。但是如果您的这种变黄发生的比较普遍,有可能不是病害,而是营养和水分问题。例如,前一....
造型水果黄瓜的技术原理是:生长时期黄瓜果实会逐渐膨大,将幼果置于特制模具中,控制其生长空间,使其在模具中长大,形成人们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解决自家蔬菜需求,笔者对蔬菜种植....
有网友咨询:请问老师番茄灰霉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发病特点是什么,防治方法是什么?下面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主要症状1、果实....
瓠子瓜又叫瓠瓜、扁蒲等,为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藤本植物,其嫩瓜营养丰富、质地清凉、水分多、味清淡,具有清暑解热之功效,可炒食....
114果蔬网是专业蔬菜、上市场,为您提供最新、信息,实时查看、以及最新、。果蔬种植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菇培养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