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 私募 区别和私募股权投资有区别吗

天使投资 、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融资三者有什么区别?_中国资本联盟-爱微帮
&& &&& 天使投资 、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融资三者有…
 一篇文章简单扼要的区分天使投资(Angel)、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以及一个初创企业所处的几个主要阶段,其抱怨称国内的介绍不是过于冗长就是词不达意。这里提供的是海外资深投资人DavidCummings的一些见解,相信已经足够简单扼要。  上周在和一个进行过多次创意期初创企业投资的天使投资人进行交流时,他提及说自己其实对于小型的私募股权融资(PE)也非常感兴趣。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进一步问他接受小型私募股权融资的企业大概会是怎么样子的。他回答说大概就是营业额去到50万美金左右的哪些初创企业。嗯,此时我意识到我们讨论的其实并不是同一回事。  在我看来,各种投资的区别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天使投资(AngelCapital)  创意阶段(ideastage)到种子阶段(seedstage)  0–1百万的营业额  还没有盈利  小股东  风险异常的高  不存在负债情况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  早期阶段(earlystage)到发展阶段(growthstage)  100万美元以上的营业额  没有盈利  小股东  风险很高  负债情况一般  私募股权融资(PrivateEquity)  发展阶段(growthstage)  2000万美元以上的营业额  至少500万美元的盈利  大股东  风险中等  很高的负债率  所以,在我看来,前面的那个天使投资人其实想要谋求的是处于种子期的初创企业的天使轮融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融资之间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且各自存在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同时下面也跟大家说说一个初创企业常处的阶段以及相应的营业额是怎么样子的:  创意阶段(IdeaStage):没有营业额,产品也没有出来,有的是一腔热情和创意  种子阶段(SeedStage):营业额不超过100万美金(通常都是不超过10万美金),产品已处于可工作状态,处于寻早产品/市场匹配(product/marketfit)阶段  早期阶段(EarlyStage):有着100万到500万美元左右的稳定营业额,有着一套可复用的用户获取流程。  发展阶段(GrowthStage):拥有500万以上的营业额,有着优秀的团队,正在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扩张  本文英文版来自DavidCummings的博客,此中文译本由天地会珠海分舵提供。免责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中国资本联盟”认领(可发邮至: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中国资本联盟”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如觉侵权,敬请通知“中国资本联盟”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平台微信公众账号:CACNORG。(投稿、商务合作、各金融资本机构人员招聘信息(要求合法正规金融资本机构、招聘信息要全面真实、平台免费发送。)发送邮箱:) 更多金融资本资讯,案例、法规、分析、干货、PE/VC、IPO、并购重组、银行、证券、信托、债市、项目融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劵化、风险管控、融资租赁、小贷、保险、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创业孵化等,学习、交流,尽在《华夏资本联盟》官网:(投稿、商务合作、各金融资本机构人员招聘信息(要求合法正规金融资本机构、招聘信息要全面真实、官网免费刊登。)发送邮箱:)敬请点击“阅读原文”链接,精彩无限……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联盟平台涵盖银行、券商、基金、信托、保险、私募、资管等各大金融机构高端从业人员,提供最新金融资本干货资讯、商务合作,致力打造金融资本高端交流平台。添加时请注明机构+职务+姓名,联盟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联盟官网: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硅谷创业王眼里的下一个大机会
Peter Fuhrman 王岩松 /文
创业是一件失败率极高的事情,只有极少数的创业者成功建立了一家超过10亿美元市值的独角兽高科技企业。Elon Musk已经创立了三家,雷军目前有两家。硅谷传奇人物Bill Gross已经创立并成功实现资本获利退出了七家此等规模的企业—eToys, Overture, , Netzero, Centra, 和
Citysearch。
Gross创立并一直亲自管理的Idealab是美国最早的,大概也是目前最成功的孵化器之一。Idealab创立于1996年,当时38岁的Gross已经创立并成功出售了两家软件公司,他决定用其中的部分收益,以及一些他熟识的投资人对他的投资,来创立他自己的企业孵化器。
从创立之初,Idealab就选择了一条与加州的主流投资界完全不同的投资路径,Idealab创立的企业大多数来自于Gross自己的创意想法。Idealab为自己的初创企业提供约25万美元的初始资金,并为其聘用合适的CEO负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Idealab有一整套全职团队负责为其初创公司在发展初期提供包括财务、法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初创公司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个公司的“看家本领”——技术和产品上。如果公司发展按照预期,Idealab会协助公司从外部的投资基金募集资金,位于硅谷的几家大型风险投资机构都是Idealab忠实的拥趸。
20年来,Gross创立了150多家公司,其中已有45家单独上市或被收购,成功实现资本退出,另外还有差不多数目的企业目前处在孵化和运营发展阶段。
Gross创立的超过10亿美元市值的独角兽企业中包括了很多超级成功电子商务和线上广告公司——Overture,发明了现在 Google 、百度等巨兽产生主要营收的pay-per-click商业模式,2003年被雅虎以16.3亿美元收购. Idealab最近还有两家公司与其他科技创新公司完成了合并,合并后的公司Twilio和Taboola现在也都成长为超过10亿美元的大家伙。这些年来,Gross还创立了多家最终成功出售给Google,eBay,AOL,AirBnB等行业巨头的科技公司。除了互联网,Gross还在清洁能源、机器人、在线教育、无线网络、3D打印、家庭医疗护理等领域创立了多家科技企业。
Gross很早以前就停止从外部融资了,一直以公司而非基金的方式在运作Idealab。Gross无论是在想法还是行动上都更像是一个亲力亲为的创业者,而非通常意义的风险投资家。
每当Idealab有项目成功退出,股东们都会得到不菲的分红,收益的其余部分留存在公司中为新的初创公司提供资金,这样的安排很好地兼顾了股东利益和企业发展需求。Gross是Idealab的最大股东。他有着绝大多数技术公司创始人梦想中的创业环境——创立新公司的充沛想象力和热情,每年都可以适时创立若干家新公司,充足的创业资金和人才支持。
Gross在中学就开始了创业生涯, 极少接受媒体采访. 在过去的20多年间,Bill Gross经常早于大多数人敏锐地觉察到技术领域的新机遇。任何对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可以解决哪些“大”问题、如何孵化成功的创新企业,以及中国的创业创新大环境可以如何与加州的创新生态圈紧密的联系与合作,等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来听听Bill Gross怎么说。
Peter Fuhrman
王岩松 |文
China First Capital(中国首创)董事长和COO
过去的几年,无论是在老家美国还是世界的任何地方,包括中国,风险投资和孵化器都有了巨大增长。目前仍有很多资金在急迫地寻找值得投资的新想法。请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有哪些“超级趋势”是你认为将在未来35年改变世界的经济体系的?
好的,我可以很快向你解释这些问题。我们从人口增长开始。目前的预测是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当前的74亿增长达97亿。更多的人口意味着在环境、安全、信息等方面将面临的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我们须要科技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未来主要的挑战有哪些?我认为主要有六个方向。我是一名骨子里的工程师,所以请允许我给你列一个名单:
气候变化;
如何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可负担的医疗照顾,以及如何预防和阻断疫情的产生和全球蔓延;
食品安全,在全世界范围为人们提供最够的、安全的食物;
科技的受益人群和其他还没有享受到科技所能带来的福利的人群之间越来越扩大化的差距;
未来的工作形式和内容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如何确保人们拥有可以找到工作的适当技能;
互联网的未来,如何为每一位使用者提供足够好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恐怕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些“超级问题”的人都志在拿诺贝尔奖而非创立科技公司。因此我想了解一下,在有关这些“超级问题”的哪些领域你认为有明确的商业机遇,哪些技术方向既有伟大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又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当然,你不会指望我把我的王国的大门钥匙直接交给你,把我们目前正在投入的领域向你全盘托出。但是,我可以与你分享一下我认为有巨大机会的几个领域,以及我们正在或期待有所创新的一些方向。再一次,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给你列一份名单:
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
水的净化和清洁能源;
新的教育模式,提高个人和群体的教育质量, 比如MOOCs;
农业技术,包括城市农业,在人口密集地区附近就近种植粮食;
高级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提供更好、更智能的数据和决策手段;
3D打印,使用金属和其他新型材料;
物联网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
家居智能化,联网家庭整体解决方案;
虚拟现实和新型人机交互技术;
新型交通工具,包括超级高铁,甚至飞行汽车;
太空新技术,包括更便宜的火箭发射,太空采矿和纳米卫星等;
有关上述所有领域的软件支持和网络信息安全。
尽管仍有很多机会可以使得初创公司仅仅花费少量的投资就可以迅速抢占市场并发展壮大,就像Idealab在过去20年一直在做的那样,但是在很多最前沿领域,即那些通常被称之为Moonshots的“疯狂”科技领域,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长期的孵化支持。当然,这些领域对成功的回报也是远远超出我们之前所能看到的。
几乎所有Idealab的十亿美元级别的退出都发生在互联网的孩童时代,包括Citysearch,<和eToys的IPO,以及线上广告公司Overture的售出给雅虎。退出是越来越困难了吗?
IPOs确实是在减缓。现在在美国每年的IPO总数远少于我们刚开始Idealab的20年前。当时平均每年有超过300家企业在美国IPO,如今这个数目要少于100。今年看起来恐怕要成为美国IPO最少的一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在美国的高额上市费用和后续每年的维护费用,以及越来越重的监管压力。我们现在的退出更多是通过并购的方式,将我们的创新企业出售给更大的企业集团。我认为我们做得还不错。
我简单向你介绍一下我们最近的三个通过并购退出的案例。这三家企业所属于不同的行业——移动电话安全,太阳能和机器人。我们创立了Authy来为客户提供简单有效的移动电话数据和交易安全。我们在去年将其与Twilio合并,已于今年夏天在纽交所上市,目前的市值超过40亿美元。
RayTracker是我们创立的一家太阳能领域的技术公司,其核心技术在于通过精确追踪太阳轨迹来调整太阳能板的转向,以达到提高发电量的效果。将太阳能变得更高效更便捷是我从中学就开始付诸实践的梦想。我们将RayTracker卖给了First Solar,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今天,像RayTracker这样的地面太阳追踪装置已经应用在美国超过90%的太阳能装备上,First Solar是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另外一个我想与你分享的我们近些年的退出案例有一点苦乐参半,因为我们或许过早地推出了一款当时的消费者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的产品。当然,他们现在已经完全接受甚至热爱此类产品了。过早地将一个新想法推向市场可能失败地比过晚地进入还要快。我们的公司叫Evolution Robotics,大概是市面上第一家设计家用扫地机器人的公司,我们既有硬件也有软件。我们开发了很多核心的新技术,包括视觉识别和空间地图标记等。我们将公司出售给一家竞争对手,iRobot,现在他们已经是该领域在全世界范围的绝对老大了。
我们可以聊一下Idealab目前还在运营管理的创新公司吗?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哪些公司你认为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成长为10亿美元级别的企业?
我提到过我有一个一生的热情所在和追求是将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变得更便宜、更高效。我们现在有两家公司,Edisun和Cool Energy,他们都有受到太阳能市场高度关注的核心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Edisun有发电和储能的全套解决方案,可以依据电网的需求向其输电。 Cool Energy采用200年前在苏格兰发明出来的斯特林发动机技术来捕获低温的废热,比如工厂里面的大型装备在运行时候的发热,将其转化为清洁电能。这套技术也可以利用废冷,比如LNG存储装置的巨型制冷系统,来发电。
Mark Andreesen,第一个商业互联网浏览器的发明人,现在是一名成功的风险投资人,曾经说过“软件正在把世界吃下”。他的意思是未来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需要更多更好的软件。我完全同意。这里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些亟需的软件工程师从哪里来?我们已经创立了两家公司来教年轻人如何写软件,CodeSpark 和 Ucode。我们注意到尽管运营环境是全英文的,但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使用CodeSpark来学习如何写软件。我们须要尽快发布中文版本。
另外一个我们看到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是收集和分析更多更好的移动电话数据,并将更精确的分析结果用于更高效的广告推广等领域。这完全有可能成为像让Google和百度赚大钱的“Pay-per-Click”线上广告技术一样,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盈利能力。在该领域我有比几乎所有人都长的历史。Overture,一家我创立并出售给雅虎的企业,正是此类定向线上广告技术的先行者。
在过去的20年,你已经成立了150多家公司,另外还有几百个新颖的想法。纵观历史,全世界范围的创业者中都极少有人能够创立如此多的公司,更不要讲媲美你的惊人的创业成功率了。从这些年的经验中你是否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创业公司成功和失败的要因?
我相信初创公司是最有可能引领世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商业管理形式。如果你可以以恰当的股权激励机制和正确的管理方式将合适的团队凝聚起来,你就打开了人类的潜力之门,他们可以给你无数的惊喜,使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但是如果初创公司的结构和逻辑是如此完美,那为什么还有如此高比例的初创公司以失败告终呢?
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无论是以投资人还是创业者身份的我都非常重要。要算创业失败次数,我大概可以独占鳌头。那些最终失败的企业在创立之初看起来都不错,资金和人才悉数到位,但还是失败了。每一次失败对创业者来说都是无比伤心的事情。因此,我希望通过对创业成功要素进行分析大概可以帮助我自己以及很多创业者降低失败几率。
我试着尽可能全方位地分析、归纳并解读大多数初创公司成功或失败的决定因素。我总结了5个主要的因素——创意,团队,执行力,商业模式和时机。
你创立的孵化器的名字是Idealab,我可以认为这表明你相信“创意”是最重要的因素吗?
我确实是曾经相信创意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我把我的公司命名为Idealab正是因为我尊崇并全力追寻那绝佳的创意突然蹦出——“Aha!”——醍醐灌顶的一刻。但是,我还是通过学习研究多家Idealab内和非Idealab企业的巨大成功和惨痛失败案例仔细审视了对初创公司起关键作用的那五个因素。
我的结论是什么呢?实话讲,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最重要的因素是时机。
时机大概以42%的权重比例决定了一个初创公司的生或死。团队和执行力排在重要性的第二位。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创意仅仅排在第三位。当然这并不是说创意不重要,只是没有那么重要,我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
你提到创意恐怕没有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重要,但是,在过去的三年里,如果以企业估值作为唯一衡量依据的话,最成功的创新企业是两家即时用车管理公司,优步和中国的滴滴。这是否可以作为好的创意可以颠覆旧市场并创造新市场的例证呢?
优步是2011年在旧金山成立的。毫无疑问这是一家让人惊叹的企业,有着绝佳的商业模式,高效的执行力度。但是,可以吸引大量私家车司机加入平台的完美的时机是其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的关键。美国和欧洲的经济仍然在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中缓慢复苏。每个人都在寻求可以多赚些钱的机会。同时,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也在硬件上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人们还在依赖老旧的功能手机和电脑来上网的话,恐怕优步和滴滴都无从产生。
在运营了20年Idealab后,加上之前的接近20年的独自创业和运营经历,你没有对这一切,压力、风险、创立公司的不确定性等,感到厌倦吗?对于你来说,肯定有更安逸的赚钱方式。
完全没有厌倦,事实是正好相反。我想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时代,技术和创新已经渗透到每个领域的每个公司。如果我之前的20年主要的精力用于扶持创业者,那么我希望我未来的20年可以在全世界拓展技术发展的边界,并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者为 China First Capital(中国首创)董事长和 COO,编辑:马克
评论:阿里巴巴成功诠释技术创新可促进包容性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
日,在中国浙江省省会杭州的阿里巴巴总部,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共同展示来自加拿大的龙虾。图片来源:新华社
杭州最近一次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是在740年前,那时南宋()定都于此,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发达的国家。本周的G20峰会让杭州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世界聚焦于杭州举世闻名的历史景点——西湖, 同时也聚焦于最负盛名的本土企业——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马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曾引以为豪地说过:“杭州 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的增长引擎。”他还建议出席G20的友人清晨五点去西子湖畔散步,感受一下杭州兼具古老和现代的美丽景致。
阿里巴巴改变了杭州,也改变了中国。然而,要 想充分理解这一变化,各国领导人理应走出杭州,移步看看那些中国最远、最小、最穷的农村地区。阿里巴巴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可能是最具变革意义的。那些仍然靠 种地为生、占中国总人口45%的农民家庭也享受到了网购带来的便利。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功不可没。
自从2014年在纽交所上市以来,阿里巴巴就宣布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实施“农村电商”计划,旨在帮助十多万农民在淘宝上完成他们的首次交易。
这一计划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电子商务是目前中国农村地区改善生活最迅速、效果最持久的方式。通过线上交易,农民可以扩大销路,还能以更低的价格采购以前在农村采购不到的产品。另外,他们可以向中国数百万的城市消费者直销包装农产品和新鲜农产品。
我就是中国广大城市居民中的一员,总会从淘宝 上买一些来自农村家庭微商的食物。上周,我从网上买了四川的干辣椒,陕西的苹果醋,青海的枸杞和山东的干薯片。这些东西的品质都很好。不过,最让我感到欣 慰的,莫过于多亏了阿里巴巴,我的钱可以直接给到那些农民手里。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过更好的生活,他们一直在辛苦工作。反过来,这也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 距。
不同于美国的两大电商企业——亚马逊 (Amazon )和易趣(eBay),阿里巴巴不向每一笔淘宝交易收取任何的手续费。经济学家称之为“无摩擦贸易”,即无中介无佣金的直接交易。世界上所有农民的共同梦 想,就是有朝一日能直接销售产品,让辛苦的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
线上销售在中国农村的发展显著快于城市。最令人激动的是,这才刚刚开始。在未来,农民可以通过淘宝及其他网站购买种子,肥料和工具,这不仅能够节省大量成本,还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收成。与此同时,海尔公司和京东商城也在积极开拓他们的农村业务。
阿里巴巴正在中国实施耗资近百亿元的“农村淘宝”战略。借此,农民可以获得线上交易的无偿指导。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企业能把电商如此成功地普及到小小村落里的千家万户。中国理应引以为豪,世界理应向其取经。
2016年是中国首次举办G20峰会。各国领导人将就贸易、推动创新和消除贫困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对此,我们理应充满期待。同时,阿里巴巴正忙于将其言语真正付诸行动。它为电商在中国农村的普及所做的贡献,很好地诠释了技术创新超越边界和惠及全民的特点。
关于作者:傅成(Peter Fuhrman),中国首创投资董事长
中国投资人正在价位的高点大举收购美国房地产项目,他们会重演25年前日本在美投资的悲剧吗?
Peter·Fuhrman
王岩松 |文
美国本土最大的产业——房地产业中有越来越多的重量级投资人开始认定这个行业的历史正在重演。他们相信目前大量涌入的中国投资者会像25年前跑来美国投资房地产的日本人一样狂热地买买买,然后,在可预见的未来,赔掉大部分身家。
当年,他们只是把大楼以浮夸的价格卖给头脑发热的日本人,然后以白菜价从没有得到预期回报又急需资金的日本人手中将大楼买回。一买一卖间,日本人损失而美国人获益——他们从中赚取了超过100亿美元。
现在,中国的投资人正像1988年至1993年间的日本人一样争先恐后地涌入美国购买房地产。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这些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多集中在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三个区域,并且只投资一类地产——大型地标商业大楼和地标地块开发。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将曼哈顿写字楼的价格推到创纪录的高点,均价超过1400美元每平方尺,约每平方米10万元人民币。
中国投资人到底已经在美国房地产领域花了多少钱?确切的数据不得而知。很多中国投资人并非使用正规渠道换来的美元进行投资。据美国顶级的亚洲研究机构亚洲协会(Asia Society)最新调查称,他们估计2010年至2015年间中国投资人至少花费了1350亿美元在美国房地产。另有一些业内专家计算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人购买美国商业物业的总额增长超过400%。
中国人去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地产市场——纽约曼哈顿商业物业的最大买家。虽然中国公司的跨境并购一直占据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然而真实情况是,中国人“走出去”的时候,买不动产的花费远超过买公司的支出。
毫无疑问,今年中国人在美国房地产领域的投资金额将会再创新高。中国人寿、中投、绿地、信达都已经公布它们在曼哈顿完成了巨额交易。
无论是中国的机构投资人还是个人,他们相信,人民币会进一步对美元贬值,现在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美国的物业是其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这笔投资最终会随着人民币的贬值而获利。
狂热的中国买家
“中国价格”在美国获得了新的定义。曾经,它意味着中国制造的产品要比本土制造至少便宜三分之一;现在,它意味着本土物业可以至少33%的溢价卖给中国买家。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陷入了狂热,他们极尽所能地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人。最大的几家地产中介商都在大量招聘会说普通话的人员,并为每个项目准备精美的中文资料,一些大型项目甚至首先展示给中国潜在买家。就像25年前的日本人一样,中国投资人已经获得了出手豪阔的江湖声誉——中国人愿意以超过其他外资买家25%,超过本土买家40%的价格购买任何标志性物业。
18个月以前,在美国几乎没有人知道安邦的名字。现在,他们是所有美国地产商的最理想交易方。去年,安邦保险支付20亿美元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卖方是鼎鼎大名的黑石集团,世界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地产投资机构。在美国投资界有一条金规铁律:如果卖方是黑石,那么买方一定是溢价交易了。
基于安邦的收购价格和华尔道夫目前的盈利水平计算,安邦的回报率极有可能低于2.5%。而美国本土的投资人对项目的回报率要求通常是这个数目的两倍,即超过5%。
安邦的盈利计划是将酒店的部分客房改成高级公寓。在公布了这个改造计划后,安邦不得不为酒店的工会员工支付1.49亿美元的“补偿”以得到他们的批准。这又是一个因不熟悉当地法规和行事惯例而造成额外损失的案例。曼哈顿区域的酒店员工工会是美国势力最强的工会之一。算上这笔费用,安邦本已不高的回报率恐怕又要降低一些了。
今年早些时候,黑石公布将旗下16家酒店打包以6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安邦。黑石在此公告发布的三个多月前才刚刚以60亿美元的价格将这些资产购入。安邦的董事长吴小晖将黑石的主席Steve Schwarzman——美国投资界最有影响力也是最具传奇的人物之一,称为他的好朋友。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另外一家来自中国的保险公司,阳光保险,以平均200万美元每个房间的创纪录价格收购了曼哈顿的一家叫Baccarat的精品豪华酒店。这目前仍是美国酒店交易史上的最高单房价格。以该价格计算,阳光保险如果要实现4%的回报率,这家酒店的房费需要超过几乎美国任何一家酒店的平均房费。
纽约最著名的酒店,广场酒店(the Plaza),现在也在叫价出售。四年前买下该酒店的印度人正在面临破产危机。毫无疑问,他们也在尽其所能地寻找中国买家,我们已经看过他们的项目资料。在我们看来,大概只有疯子才会接受印度人7亿美元的叫价。
日本人的前车之鉴
美国市场普遍认为,中国人正在价位的高点大举收购。交易价格已经高到了无法用基本经济学原理解释的程度。
目前很多向中国买家展示的大楼的叫价已经是“负杠杆”的非正常价格,即大楼的租金回报率甚至低于抵押贷款的利率。这和上世纪80年代的情况很像——日本人支付了如此高的收购价格,以致除了物业价格持续走强外,没有任何其他获利办法。而当时几乎没有美国本土投资人认为不动产价格会持续走强。这也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本土地产商急切地要把物业脱手给中国买家。
现如今,说服美国卖家公平对待中国买家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不仅仅体现在交易价格的过分提价,关键的交易条款也往往会被卖方精明的律师“精心”设计一番。美国的房地产的法律法规非常复杂,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接了个“烫手山芋”。
如今的中国地产投资人确实貌似25年前的日本投资人,但两者也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投资人更理性、更慎重,更职业化地评估美国地产投资机会。同时,他们可以从过往日本投资者的惨痛失败中吸取经验。
25年前,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大都相信日本投资人蜂拥购买美国标志性物业证明了日本将很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现在看来,无节制收购美国物业正是压垮当年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本的本土股票市场和房地产跌幅超过70%,并且至今没有恢复。GDP骤减,工资下降。日本的银行,戴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体系的桂冠,纷纷陷入濒于破产的窘境,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为了阻止经济的进一步下滑,日本政府采取了大幅举债巨额投资的极端经济政策。日本是今天世界稳定经济体中负债率最高的国家,负债总额接近其GDP的2.5倍。25年来,日本从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受推崇的经济体沦为最病入膏肓的经济体之一。
没有哪个交易比1989年包括12栋商业大厦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换手更能清楚地揭示日本人投资美国房地产时所犯的错误了。
这个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壮观楼群一直是世界最顶级的高端物业之一。1989年,三菱集团的上市地产公司三菱地产从洛克菲勒家族手中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处物业的大多数股权。当时,洛克菲勒家族急需现金,和当时大多数业主一样,去日本寻找报价最高的买家。三菱,当时是如此担心半路杀出程咬金影响交易,急切地向洛克菲勒家族报出了附带优先购买权的超高价格。他们很快就完成了收购,之后又投资了5亿美元升级改造该楼群。日本人当时的判断是: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物业属于稀缺资源,总是在升值。
但是,三菱并没有在曼哈顿管理大型商业物业的经验。他们的预测模型中以从未在曼哈顿发生过的大幅租金上涨为测算基础。另外,吸引很多日本公司入驻的计划也未能如愿发生。洛克菲勒中心开始亏损。到了1995年,已有超过6亿美元的拖欠贷款,洛克菲勒中心申请破产。三菱损失了几乎全部的投资,同时,日本人还要给美国政府支付一笔巨额的税务惩罚金。
最后一个由精明的美国投资人组成的财团买下了申请破产的洛克菲勒中心。今天,如果该楼群要出售的话,市场价格至少为80亿美元。
当年日本人犯下了几个错误:收购价格太高;借款金额太多;特别是因为对市场的不熟悉,财务预测做得过于乐观。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仅作为被动的物业持有者进场,没有积极和聪明的改造计划;另外,他们的投资还大都仅仅局限于收购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地标建筑,没有平衡的投资组合,风险过于集中。
如何为投资上保险
据亚洲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投资人在美国买入的物业中超过70%局限在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如果加上硅谷和橘郡这两个洛杉矶和旧金山附近的高端社区,这个数字要超过85%。这些被中国人“看上”的区域里的物业的价格现在都达到了其创纪录的高值。但是,中国的投资人可能不清楚的是,这些区域也正是美国地方政府监管最强的区域,很难获得新建批准或更改物业使用用途。这无疑会给不熟悉情况就贸然进入的外来人增加未预料的风险和支出。
完全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到这几个地方购置物业。那里有最多的海外华人,最频繁的中美间航班,最深入地与中国经济的合作等等。当然,那里也是非常适合旅游和居住的地方。
但事实上,这正是当年日本人使用过并使其造成巨大损失的投资逻辑——这几个地方也是美籍日裔的聚居地。快速浏览一下世界的经济发展史,大概没有哪个地方比纽约和加州从冒进的外来投资人手里赚的钱更多了。
现在,美国最大的地产商大都在出售其手中的纽约和加州的物业,然后在美国其他的新兴区域投资,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如今美国绝大部分的GDP和就业增长来自于南方的几个州,特别是得克萨斯、亚利桑那和佛罗里达。而以风险-回报计算,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地产市场是在南方的几个中小型城市,比如得州的奥斯汀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
聪明的中国投资人似乎也应该向灵敏狡猾的美国同行学习,从纽约和加州分分心,关注一下这些快速增长的市场。
另外一个为投资上保险的策略是与本土有良好声誉的业内公司合作。日本人当时都是独往独来,从头学着怎么买,怎么租,怎么管理,怎么赢利,结果交了巨额的学费后,饮恨而退。中国的投资人显然灵活多变很多,在最初的单独尝试结果不甚理想后,复星、海航、万科和人寿在其最近完成的曼哈顿项目中都选择了与本土实力地产商合作。
同时,另外一个显著不同是,当时日本在美国地产领域的投资几乎全部来自其本国的银行、保险公司和地产商。而中国人的投资大多来自于个人在美国购买住宅或小型物业。亚洲协会的报告中提到,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在美国花费总计286亿美元用于购买住宅。这个数字是中国机构投资人同期在美房地产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在美国绝大部分区域,住宅价格还没有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高值。同时,每年的抵押贷款是可以从收入中扣除以降低应纳税收入额的。连带好处是,小孩可以进入美国的免费公立教育系统,毫无疑问,中国人以最快的速度搞清楚美国最好的公立学校在哪里。
另外一大笔来自中国的钱,去年有差不多100亿美元,通过美国政府的投资移民计划EB-5流向了美国地产。该计划的规定是在经政府审核批准的区域或项目投资50万美元,本人和配偶及子女即可申请美国绿卡。每年有1万个EB-5投资移民的绿卡名额。过去两年,90%的EB-5绿卡被中国投资人拿到。
EB-5计划的初衷是在美国最欠发达的区域增加投资和就业人数。但是,一些美国最大的地产商,与他们精明的律师团队一起,寻找、搭建并“巧妙”利用法律漏洞,使得他们可以将EB-5的极低成本的资金用在他们高收益的地产项目上,而这些项目大多数在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发达地区。这与EB-5计划的初衷南辕北辙。美国国会正在讨论是否要因此改革或完全取消EB-5计划。
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无疑是EB-5最大的资金来源。即便如此,EB-5的改革或取消对中国投资人来说恐怕也是好消息。
EB-5不仅没有实现其预定的刺激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其相关机构利欲熏心的操作方式即便是在中国国内也饱受诟病。美国很多大型地产商为给其带来大量中国土豪资源的中介机构支付高额奖励。这些中介机构大多没有尽职向中国投资人全面解释申请的流程、周期和失败率,对拿到美国绿卡后必须支付的高额税负更是避而不谈。大多数有中高收入的中国人,持有美国绿卡并不是一件经济上划算的事情。
税负是在美国地产领域能否赚钱的决定性因素。外资投资人在这方面有根本的劣势,因为美国政府对其并非公平对待。特别是当他们出售持有物业(无论是商业还是住宅)时,都需要支付一项叫FIRPTA的复杂的预扣税。为了确保外资投资人全额缴税,美国政府要求买方只支付85%的款项给外资卖方,其余15%要打到美国国内收入署(IRS)的账户上。要拿到这余下的15%的交易款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外资卖方必须要向IRS证明自己已经足额缴税,而只有IRS被提交的证据说服了,才会放回这笔钱。
在美国,大多数地产投资人经常使用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这一类针对地产领域的特殊税收优惠公司架构来买卖和持有物业。这种架构可以极大地减少税负。REIT无需支付公司的所得税,因为依据监管要求,REIT要将其收益的至少90%分发给股东。
REIT的搭建也并不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投资人还没有使用过这一有效的减税工具——这是颇为可惜的。充分利用美国的法规,合理合法地减税,是在美国投资的必要手段,地产行业因为税负最高,更应如此。
当年的日本投资人和如今的中国投资人另外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中国投资人不大可能像日本人在1995年至2000年间那样将其手中大多数的美国物业匆忙抛售。我们与之交谈过的中国投资人都表示对其美国物业有着长期持有的计划,即便其市场价格持平甚至起跌。
这样的“长久打算”事实上是在美中国投资人的显著竞争优势。如果美国地产业有缺点的话,那就是很少有业主持有物业超过10年。大多数的业内公司,比如黑石,在华尔街严厉的审视下,他们需要不断地买卖物业,以给投资人及时的回报。这样的市场氛围下,就会出现一些适于长期持有的收购机会,这时聪明的中国投资人就会从长期投资策略中获得稳健的收益,即便是物业本身的市场价格并没有显著提升。
美国人口中有越来越高比例的超过65岁的高龄老人,随着国家的整体老龄化,美国的生物和制药公司,每年都在增加其在老年慢性病领域的研发投入,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奥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等。逐年增长的研发投入自然需要相应的研发场所。如今美国急缺新建的顶级生物医药研究设施。这些场所需要特别的构架和通风系统,也需要建在比较适合居住的区域,因为每个设施场所需要为大约800名-1500名科学家提供舒适的办公室和实验室。这样一个设施的建造成本大概要2亿-4亿美元。造价不菲,但是租金回报很高。因为可以与生物制药公司签订长期租约,并且租金收入都可以用来减免税费。
另外一个长期投资机会是为美国的大型上市公司量身定制修建办公大楼,建好后,与其签订长期租约。租金回报颇为可观,且长期稳定。
在中国,企业通常是自持办公和实验场所,上市公司更是大多自建所有需要的不动产,从办公室到宿舍,一应俱全,很少有常年依赖租的场地办公和生产的。但是在美国,华尔街紧盯着上市公司的资产回报率,资产表中不动产比例过高是这些上市公司的大忌。因此往往看到已经规模很大的上市公司的办公和研发场所都是与业主签的长期租约。
另外一个可能适合中国投资人的置业机会是做星巴克等连锁企业的房东。星巴克每年还在快速增长,并且在寻找更多的开店地点。地产合作伙伴需要做的就是将合适的物业买下,然后与星巴克签订15年-20年的租约,回报率可以达到7%-8.5%。如果业主利用财务杠杆进行收购,或者依照星巴克的要求新建店面,回报率还可以更高。该投资的唯一可见风险大概就是在未来的10年-20年间,每天都要来星巴克买咖啡的美国2%-3%的人口突然不来星巴克了。这样的“风险”在美国商业领域大概被认为是最低的风险了。
当年的日本人从来没有探寻和尝试过类似的长期投资稳健回报策略。他们只是简单地花钱和借钱购买著名的地标建筑,然后被动地做房东,等待物业的升值。他们不仅损失了金钱,也损伤了面子。20多年过去后,日本的主流地产投资人,主要是大型保险公司,才渐渐开始回到纽约投资房地产。
日本投资人在30年前来到美国自信满满地投资美国房地产,以为就像卖给美国人电视和汽车那样简单,他们也会横扫美国的地产领域。但最后他们尴尬离场。而中国的投资者,看起来可以做得更好。
作者为China First Capital(中国首创)董事长和COO,原载日《财经》杂志
每个国家都会对某些话题敏感,尤其是当这些话题被外国人提出时。在中国生活了近7年、而且过去40年一直是中国学生的我,本以为自己了解哪些话题不能触碰。显然我还是不懂。
我 正在应对这样一个话题:中国内地的高科技创新,及其为什么看起来如此落后于邻近的台湾。中国领先的商业期刊之一——《财经》杂志最近刊发了我与中国首创 (China First Capital)首席运营官王岩松博士用中文合写的关于台湾杰出光学镜头企业——大立光电(Largan Precision)的一篇文章。
这期杂志出版后不久,该文章就开始广泛流传,紧接着引发了大量愤怒的批评声,主要是指责我们不了解这一话题,忽视了中国内地有很多科技公司至少与大立光电同样优秀——如果不是更胜一筹的话。
我 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发这么大争议,至少在基本事实上没什么可争议的。大立光电去年营收超10亿美元,净利润率超过40%,是其主要客户苹果(Apple) 的两倍多,而苹果在赚取丰厚利润方面已绝非等闲之辈。中国内地有很多为苹果供应零部件的公司,有的直供,有的是分包商。但没有任何一家能达到大立光电的规 模和盈利能力。实际上,没几家公司能实现高于10%的净利润率(相当于大立光电的四分之一)。
碰 巧的是,代表亲台独政党的新总统蔡英文(Tsai Ing-wen)刚在台湾宣誓就职。而在中国内地,似乎没人有心情聆听关于台湾的任何好话。在一个高管微信群中,言辞变得犀利。“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公司。 你作为一个外国人,只是不了解它们罢了。”或者,“大立光电能成功,是因为有美国政府保护,就像台湾自身一样”,还有“苹果从大立光电采购,因为它想阻止 中国的发展”。还有人指出,“华为(Huawei)比大立光电大多了”。没错,只是华为的净利润率还不到10%。
我看到的评论中,没有一条专注于中国科技雄心难以实现的或许更明显的原因:薄弱的专利保护体系、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审查、对信息自由流动的限制,以及尽管现在规模很大、但不愿支持研发新方向的风险投资业。在台湾,这些都不是问题。
大立光电的业绩如此之好,因为它为手机摄像头制造的光学品质塑料镜头在价格和性能方面都没有对手。所有高端手机——不论是iPhone还是售价400美元以上的安卓(Android)手机——使用的都是大立光电的镜头。
中国内地许多企业曾试图进入这一行业。但迄今没有一家获得成功。当然,大立光电希望保持这种优势。它在中国大陆建有工厂,但高价值、机密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都在台湾完成。
高 精度、高像素塑料摄像头基本上无法进行“逆向工程”。无法仅凭购买一台机器,投入一些塑料颗粒,就生产出完美的球面、轻量化的1600万像素的镜头。大立 光电在塑料镜头行业已有近20年经验。今天的成功是多年锲而不舍进行实验和努力的结果。大立光电等了很久才等到市场需求的到来。拥有高利润率和独特产品的 伟大公司通常都是以这种方式崭露头角的。
我们之所以写那篇文章,部分是因为大立光电在内地的知名度不高。它应该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都知道,中国内地已发起一场大规模、高调宣传、多管齐下的努力,以激励高科技创新,升级国内制造业基础。
中央领导层大力呼吁推进哪一行业,这一行业每年就会得到数百亿美元的政府补贴。如果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能够成功的话,大立光电就是中国能收获什么样的成果的近似案例。这关乎的不仅是丰厚的利润和高薪工作。
大立光电还在协助创建一个更大的网络,包括供应商、客户和手机以外的商机。高精度、低成本、轻量化的镜头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物联网(IOT)设备采用。当然,它们还有潜在的军事用途。
因此,那篇文章提出但没有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内地涌现不出像大立光电这样的公司?或许还不到时候?从我读到的评论来看,这是一种主要解释。有些人辩称,再给中国几年时间,中国肯定会出现数十家像大立光电一样利润率较高且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
与此关联的一种观点更直接地牵扯到民族命运和自豪感等观念,那就是:中国拥有5000年辉煌历史,在造纸、火药、瓷器以及提水灌溉等方面实现了很多技术突破。如今,中国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将实现类似级别的突破,改变世界。
针对该文章的所有评论,都没有提及一些几乎肯定会抑制中国创新的根本因素。先从最基本的因素说起:中国内地严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
虽然近期情况稍微有好转,但要抄袭创意和产品并逃避处罚还是太过容易。中国如今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来实施国内的专利制度。但是,整个体系的管理仍非常薄弱。中国法院无法完全独立于政治影响。
而且,即便一家公司赢得了专利权案,且法院作出对中国侵权方不利的判决,原告通常也几乎不可能得到任何金钱补偿,或是阻止败诉方换个省、换个名字另起炉灶。
中国专利制度另一令人不安的层面是:除“发明专利”之外,它还授予所谓的“实用新型专利”。这为不厚道的行为提供了巨大空间。一家公司可将别人的技术换一种用途,或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生产,然后为此申请专利保护。
很显然,缺乏可靠方式保护宝贵发明和专有技术的国家,涌现的发明和专有技术总是会少一些。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在中国,竞业禁止及保密协议通常无法执行。雇员、分包商经常窃取机密信息并创办自己的公司,而不受惩罚。
至少现在而言,中国缺乏拥有全球重要技术的企业,还有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各种信息无法自由流动,原因在于国家对互联网的控制。
如今,商业中很多最酷的新创意都最先出现在YouTube、Twitter、Instagram、Snapchat上。当然,所有这些网站都遭到了中国“长城防火墙”的屏蔽,同时被屏蔽的还有各种传统商业媒体。封闭社会从来不擅长开发前沿技术。
肯定有大量卓越的软件和数据打包技术在参与筑牢长城防火墙。问题在于,在中国以外,这些国家级的在线监视工具不存在真正的付费市场。从纯商业角度看,所有这些自主研发和人力都被浪费了。
中 国的风险投资业(尽管规模达到全球第二)至今不愿对早期及实验性的研发进行投资。相反,风投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所谓的“复制到中国”(Copied To China)企业。这些“C2C”企业在别的地方(通常是美国)寻找成熟或是正在崛起的商业模式,然后创建中国本土版本,因为它们放心地知道,境外创新者 很可能永远无法让这个“仅限中国”的版本关停。
这就是中国三家最成功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和百度(Baidu)——起步的方式。这些公司已经超越了最初的复制阶段,但在中国,“C2C”模式仍然是创立科技公司并获得融资的最常见策略。
在 针对大立光电文章的所有评论和批评中,另一个未提及的因素是:中国的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虽然很难考入,但这些大学的教授们很少拿得出重要的突破性 研究。教授级别由资历和关系决定,与学术水平关系不大。而且,与美国的大学不同,中国大学不为那些拿得出可以授权使用的技术成果的教授提供有吸引力的许可 费用分享制度。
中国境外的科技公司通过上市为创新和增长融资。大立光电早在2002年就在台湾上市,当时该公司规模还很小。但在中国内地, 这类科技公司要想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几乎是不可能的。内地的IPO由政府监管部门紧紧控制。过去三年没有利润的公司甚至不可能获准进入等待上市的 名单,即便上了名单的企业也要等待几年才能上市。
台湾与中国大陆最近之处只有一英里多一点的距离。但两岸在培养和奖励能带来高利润的创新方面却不可同日而语。台湾具有优势的根本领域都是中国大陆的薄弱之处。
尽管或许大立光电是当今台湾效益最好的高科技公司,但台湾还有很多企业同样可以把中国大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在内地近期关于打造创新经济的所有滔滔不绝的论述中,很少听到关于台湾科技成就的讨论,更不用说有关中国大陆可以向台湾取经的说法了。
我们那篇关于大立光电的文章显然触及了一些人的痛处——至少是一些人。要想成功转型为科技强国,中国亟需的一个“创新”或许是愿意更细致地分析、更诚实地评估台湾高科技行业为何出色得多。
傅成(Peter Fuhrman)是中国首创(China First Capita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Mr. Fuhrman Peter和董事总经理王岩松到访苏美达资本,苏美达资本冯斌总经理,范悦谦助理投资总监参与接待。冯斌总经理介绍了苏美达资本的基本运营情况及产业资本 4.0的企业定位,双方就境内外并购顾问,运营改善等领域进行充分交流并达成合作共识。最后,作为苏美达资本资深顾问团队中的并购业务专家,Mr. Fuhrman Peter接受了冯斌代表苏美达资本颁发的高级顾问聘书。
苏美达资本拥有国内外顶级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和决策智囊团,是继强大董事会、专业监事会、精干经营团队之外的又一支强劲力量,凭借他们尖端的科研实力和卓越的实践经验,可以有效提高苏美达资本的决策水平,管控投资风险。
Mr. Fuhrman Peter(中文名傅成)是中国首创(China First Capital)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目前也是《21 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和《福布斯中文版》的定期专栏作家。傅成先生曾在美国著名的塔夫茨大学学习中文与中国历史,被授予“学业成绩最优秀的毕业生” 和“美国大学优等生之荣誉学会成员”等荣誉。之后,他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经济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曾以耶鲁大学研究员的身份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深造,于 1981年作为最早的一批中美官方交流学生前往南京大学学习中国历史。傅成先生曾为福布斯杂志工作十年,工作职责从驻外记者到欧洲编辑事务负责人。 2001年,他离开新闻行业开始了商人生涯,成为美国加州某风险投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2008年,傅成先生建立了中国首创,这是一家专注于大中国区、业 内领先的国际化投资银行及顾问公司,在私募股权融资与兼并收购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国际最高水准的投资银行服务。中国首创的三大 服务领域包括协助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实现融资需求,帮助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实施战略性兼并收购服务,以及为中国的央企和国企设计并实施战略重组和融资计划、获 得发展所需资金。首创同时也是一家知识驱动型企业,持续进行市场与行业深度研究,定期发布研究报告,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成果的高水准在业内具备一定 知名度。
王 岩松博士现任中国首创的董事总经理。王博士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士学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核物理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大学,王博士师从美国等离子体 物理学界泰斗Russell Kulsrud教授,成为Russell Kulsrud教授近十年来招收的唯一一位研究生。在美国能源部和NASA的研究基金支持下,王博士成功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具有颠覆性的解析理论,这套理 论解释了太阳表面和地球磁场中发生的磁重联现象。
正在接受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的阿里巴巴,最近又遭遇了大股东减持。
阿里巴巴最大股东软银6月1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为减少公司负债,将分阶段抛售其所持有的价值约79亿美元的阿里股份。完成减持后,软银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将从32%下降至28%。
这是入股阿里16年来,软银首次出售其股份。
软银在公告中称,此次交易完全源于软银集团资本结构和降低债务规模的需求,本次交易将使软银套现部分所持阿里巴巴股票,以增加其自身流动性。
风 云资本联合创始人周建军分析认为,此次减持主要原因来自软银自身——斥资220亿美元收购美国Sprint电信,使软银背负了巨大的债务包袱。加上日本经 济持续低迷、美国经济数据起伏,软银和孙正义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其次,当前零售业增量市场放缓,存量市场存在天花板,阿里目前的股价到了一个瓶 颈。对软银来说,高位套现收益可观;另一方面,软银未来可能会投向更多更有前景的领域。”
2000年和2004年,软银分别以2000万、6000万美元入股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事实上,以阿里今天的市值计算,孙正义获利近1000倍。
“阿 里未来会成为以满足中国市场消费需求为主、面向全球的电商平台,而软银的目标是成为以美日跨太平洋为主要市场的综合性媒体产业巨头”,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对于软银来说,阿里属于管理层的财务性投资资产,而软银还有更多符合自身目标的战略性投资需求。
事实上,今年3月,软银公司将稳定的国内业务与风险较高的互联网投资业务进行了拆分,总裁阿罗拉将负责领导分拆后的海外投资管理公司;时任日本移动业务负责人宫内谦领导分拆后的国内移动通讯公司。这一计划也显示出软银会更加重视对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对电信资产的并购以及对阿里巴巴等初创公司的早期投资,孙正义让软银从一个计算机软件批发商发展成为一个科技巨头。目前,软银拥有包括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阿里巴巴、中国的滴滴快的以及印度电商公司Snapdeal在内的1000家公司的股份。
受 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影响,软银自2013年以来一直债台高筑。最新年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软银的短期有息债务总额约为151亿美元, 长期有息债务总额约为814.7亿美元。由于负债过高,今年2月,软银股价跌至自2013年收购Sprint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悉,为了筹集资金,在减持阿里巴巴的同时,软银甚至准备放弃旗下的“现金奶牛”——开发了《部落冲突》等手游的世界级游戏公司Supercell。Supercell在股份出售中的估值可能超过50亿美元,腾讯或成为接盘公司。
软银强调,尽管出售了部分阿里股份,但软银与阿里集团仍保持“紧密关系”,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仍为阿里巴巴董事会成员,而且阿里巴巴创始人兼执行主席马云依旧为软银董事会成员。
阿里控制权
对于阿里来说,创始人与资本的控制权问题一直让其备受困扰。
资料显示,2005年,阿里巴巴开始梳理同软银的股权关系,以3.6亿美元现金收购软银所持的全部淘宝股份。此前,软银持有近50%淘宝股份。
2012年5月,阿里再次调整股权结构,根据与雅虎签署的协议,阿里巴巴以76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的50%阿里股份。
根据阿里巴巴IPO招股书,上市之时,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团22.6%股权、软银持阿里集团34.4%股份,另管理层、雇员及其他投资者持股比例合共约为43%,当中马云持阿里巴巴集团约8.9%的股份,蔡崇信持股为3.6%。
软银称,此次的79亿美元的减持计划中,阿里巴巴将会回购约20亿美元,4亿美元出售给阿里巴巴合伙人;50亿美元三年后可转股(ADR)将打包转至该司新成立的信托,未来由“合格的机构买家”持有;另外5亿美元则出售给一家大型主权财富基金。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回应称,“当软银寻求改善它的财报时,阿里巴巴相信通过购回股票,再投资于我们自己的业务,是对我们资金最好的利用方式,也将为我们的股东带来实际的利益。”
阿 里意在通过回购传达自身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中国首创COO王岩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当前阿里的股价和雅虎的估值都反映出市场对阿里的态度平淡。 一方面,蚂蚁金服在国内受到追捧,估值高达600亿美元,而阿里有权获得蚂蚁金服三分之一的股权,也可以得到相当于37.5%股票市值的一次性补偿。蚂蚁 金服一旦上市,阿里获利不菲,但美股市场上阿里股价未有相应表现。另一方面,阿里的股权价值占雅虎市值九成,但当前资本市场对于雅虎的估值却在不断走低。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回购,阿里巴巴集团的投票权将发生变化:交易完成后,雅虎、软银的投票权合计在50%以下,至此,以基础的投票权角度,阿里巴巴的控制权问题得到解决,马云及管理层确立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力。
沈萌分析,这次回购在提高阿里合伙人的控制力的同时,也为阿里另一大股东雅虎出售阿里股权时可能涉及到的回购做了铺垫。
在过去十年中,LP们只从中国PE手上拿回了所投资金的30%;而在同一时期的美国,这个数字是200%。为什么中国PE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却愁云惨淡?
在过去十年中,LP们只从中国PE手上拿回了所投资金的30%;而在同一时期的美国,这个数字是200%。为什么中国PE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却愁云惨淡?
2014年对于美国的PE(私募股权基金)界可谓是一场盛宴,有55%的PE成功达到或超过其融资计划上限,这个比例为2009年以来最高,且融资速 度远超前几年。VC融资额也达到29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69%。同时,美国PE行业的十年平均净回报率也创纪录的达到14.6%。相比之下,中国PE行 业的2014年却又是惨淡经营的一年。
中国PE与美国PE的业绩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虽然去年有221家中国企业在大陆、香港和美国等地上市,比起2013年的66家进步很多,但从业绩来说,中国PE行业在2014年的表现却远不如其美国,尤其是从他们给LP(有限)的投资回报来比较。
从投资集团执行董事先生分享的数据来看,中国的PE在过去十多年中从LP手中获得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融资。融资能力毋庸置疑。
但是,在如何把这些资金以现金利润的形式回报给投资人(LP)这方面,中国的私募基金尚未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在过去十年中,LP们只从中国PE手上拿回了所投资金的30%;而在同一时期的美国,这个数字是200%。也就是说,综合来看,中国的私募行业经历了极为严重的亏损,而美国投资人则享受了投入翻番的回报。
在我看来,PE投资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不应该是IPO的数量,而是这些PE的投资人能得到多少回报,而这正是中国私募行业的问题所在。
钱被困在制造业了
中国的PE都说未来他们希望给投资人带来更高的回报,但PE行业低迷的业绩已经让很多PE遇到了融资困难。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那么会带来至少两个明显的负面影响:
第一,目前总量排名全球第二的中国PE行业将缩水;
第二,也是对中国整体经济带来更大影响的一点是,中国企业的融资将更加艰难,因为PE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推动至关重要。
在刚刚进入中国时,那些顶级PE,如、、、等都有着宏伟的规划蓝图,认为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将很快成长为一个可与美国比肩的新市场,但事情显然没有那么乐观。
当初进军中国市场时,这些PE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用“中国发展故事”募集大笔美元,建立大型的专业团队,现在他们正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回报达不到预期,海外的投资人也逐渐对中国业务失去热情,贩卖中国发展故事不再像从前那么简单。
于是这些私募基金的焦点又慢慢转移回了美国。
这样的情况并非理所当然,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确实,中国经济在2014 年呈增速减缓趋势,进入“新常态”,但很难把责任都归结于此。美国的经济增速远低于中国,美国股市今年的表现也绝没有大涨53%的中国市场那么火热,S&P(标准普尔指数)只有11.4%的增幅。
而一般来讲,当股票市场表现出色时,PE的业绩也能紧紧跟随。
为什么中国PE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却愁云惨淡,与美国PE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一大原因是中国PE已经失去了(实为主动放弃)向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企业投资并获利退出的能力。2014年,投资工业制造业的PE金额只有其 2011年顶峰时投资额的一半左右。2011年的投资额体现了工业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其高水平(超过30%)的增值能力。
短短两三年时间,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制造业在中国已不再受到PE的青睐。一定程度上,这是由劳动力和其他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出口放缓造成的。
另一个因素则是中国的股票市场逐渐像美国和香港股市一样,对上市公司越来越挑剔。
在美国,目前只有电子商务和其他与互联网有关的公司会受到热捧。香港看起来稍微包容些,对制造企业的偏见比美国少一点,特别是如果这家公司是中国国有企业,香港资本市场还是会积极响应。
但是,在私营企业中,那些规模最大的交易还是集中在金融服务、房地产、食品生产和零售领域。
对于在中国开展投资业务的国际PE而言,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投资组合与资本市场的口味是不相匹配的。他们投资了100多亿美元入股数千家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公司,而现在,这笔钱被困住了。
美国PE仍有大把机会
PE当然是有期限的,基金存续期通常为7年-10年,项目的投资持有期通常为3年-5年。
目前,这些国际PE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最好是多个)办法把这些投资变现,来还给他们的LP。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自己,对于中国PE行业目前的困局,我们可以从美国PE的发展历史中找到借鉴。
今天,美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已经发展成为3300多家投资机构、11000多家被投企业的庞大行业,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间其对制造业和其他工业企业所做的成功收购,这些企业通常是因为麻烦缠身所以引入PE来救火、改造、重生。就像的American Axle和TRW Auotive,的Amphenol Corporation,贝恩的Sealy Corporation和其他很多著名案例。
同时,顶尖聪明的公司型投资机构,像沃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霍尼韦尔、江森自控、电气一样,也同样在行业重塑的过程中注入了资金和智慧。
这一战略在过去30年里是如此成功,以至于现在看起来似乎已经没有可心的工业制造业企业可成为美国PE的投资目标了。
一路走来,美国PE在选择、投资、整理、改进,并最终退出这些工业制造业企业的过程中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专家,显示了他们对整个工业部门及个体公司进行分析、巩固、现代化和系统化改造的杰出能力。
中国制造业整体而言,仍处在市场份额支离破碎、管理系统相对落后、库存控制和其他“精益制造”工具无处可寻的状态下,美国PE的上述能力正是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的。
事实上,美国排行前100的大型私募基金中大部分都已经进入了中国,包括像、黑石、KKR、、、投资这样的巨头。对这些公司来说技术和经验储备应该是相当完善的,他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技术经验从西边倒到东边去。
但到目前为止,整合型并购(Roll-up),这个美国PE用过的最基本并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投资策略还没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是中国没有合适的环境?我认为事实正恰恰相反。只是它确实需要PE经理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毅力。
整合型并购发生在那些高度分散的行业,基金通常找到行业中最好的公司和老板,给予强力的资金支持,并以此核心企业为主体,并购同类群体中零散的小公司,以获得经济规模化及更高程度的垄断性权力。美国私募基金已经发现,整合并购IPO会比传统的IPO带来更高的回报。
中国PE的悖论
在中国,PE和VC现在都在追逐移动终端、电子商务、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手机游戏等第三产业。他们对小米是如此着迷,以至于他们在最新一轮投资中 把其估值推到了460亿美元,冲上云霄的报价结果就是没有任何一家基金真的敢投了。中国PE的悖论是,真正完成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少,能盈利退出的项目越来 越少,企业估值却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是,2014年中国那些成功的大型 IPO——、京东、地产、、、万洲国际、——只有一个有国际大PE的中国投资团队的身影出现,那就是万洲国际。但这唯一一个也深陷困境,IPO十分艰难,且上市后股价一路下滑。投资的是日本,与其中国投资分支机构并无关联,且其从阿里上市获得的盈利也并未投入中国。对于那些国际大PE的中国团队来说,2014年基本没有业绩,这对于他们也许是第一次,是不是最后一次,目前存疑。
以我这些年做为中国首创的CEO及之前管理美国一家VC的经历来看,中国与美国私募基金的业绩差距如此之大,大概也是第一次。
作为一个新兴的投资市场,中国拥有太多的机会,以及大量美国所缺少的东西,比如即便是放眼全球也是颇为鹤立鸡群的经济增速,一个有钱且有决心促进经济发展的政府,一个新兴的、迅速繁荣的中产阶层,坚韧无畏的创业精神及逐步走向成熟的巨大,等等。万事俱备,为什么这么多世界上最专业、最成功的投资人却正在遭遇滑铁卢?除了上面的分析,我们还需要继续寻找原因。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性认为创新就应该是孙悟空那般地蹦蹦跳跳,必须是跨越式前进并充满了出其不意;唐僧的小步慢踱最多也就得到一张“勤奋努力”的好人卡,“创新奖”是绝对拿不到的。我们,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投资机构,还有笔者,大部分时间都在梦想和追逐“下一个孙悟空”,本文权作课间休息,谈谈聚光灯外的“唐僧式创新”。
仔细想想,我们现在享用的诸多创新产品,有多少是孙悟空一般突然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呢? 智能手机也是有个叫“手机”的祖先的。
“苹果概念“是沪深两市中比较受关注的概念板块,能够位列其中的绝大多数是大家公认的高科技公司,承载着民众”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的期望。这些公司中,净利润率超过15%的有多少呢?零。
如果传闻准确的话,iPhone 7将会有三个摄像头,两个在后面,一个在前面。这样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要解决苹果手机一直饱受诟病的暗光拍摄质量不佳的问题。众所周知,苹果所采用的所有战术动作都是围绕“销售更多的iPhone”这个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其最赚钱的市场——中国。苹果手机的供应商也大都神经紧张地看着苹果的脸色,并随之喜怒哀乐。但是,无论下一代苹果手机如何改变,有一件事像太阳明天还是会从东边升起一样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一家名字叫大立光电的台湾公司又会赚得盆满钵满。大立光电是一家生产塑料手机镜头镜片的企业,每一台iPhone的摄像头都是由多达5个大立光电的镜片组成的。苹果公司被其他公司“羡慕嫉妒恨”的重要一点是其超高的利润率,而闷声发大财的大立光电在2015年的利润率是40%,大约是苹果的两倍。更多的摄像头,更高的摄像要求,通常意味着更多的镜片,大立光电在高端塑料手机镜头镜片领域“独孤求败”,请读者自行想象大立光电的钱景。
更让人崇拜的是,大立光电的镜片还广泛用在几乎所有的高端安卓系统智能手机上。也就是说,即便是苹果手机的增长开始减缓,大立光电也不大可能会像Cirrus Logic和InvenSense等大多数苹果供应商一样受到强烈甚至致命的打击。
摄像头—以及其拍摄的照片的质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一部手机中如此重要的因素。很难想象,即便是十年前,也只有一半的手机上装有摄像头。手机摄像头的普及将大立光电推升成为当今亚洲最有实力的技术型企业,也是屈指可数的同时向苹果和安卓生态系统销售超高利润率产品的供应商。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大立光电的发展史不是常见于高科技企业的一夜暴富,而是传统行业企业苦行僧般的坚持和苦尽甘来。大立光电成立于1987年,总部在台湾台中。目前在中国大陆有两家工厂,但是其主要产品仍然在台中生产。虽然身家都超过10亿美元,虽然均已超过台湾法定的65岁的退休年龄,两位创始人林耀英(ScottLin)和陈世卿(TonyChen)仍然掌控着公司日常事务。
大立光电的成功是一个有关修行者般忘我无它的专注,有关赌徒般“固执己见”的偏执的故事—他们始终坚信塑料镜片是可以做到与玻璃镜片一样的优质光学效果的。一路走来,大立光电要与当时世界上最成功的镜片公司一一竞争,他们几乎都是日本企业,包括家喻户晓的品牌—尼康,佳能,美能达,奥林巴斯等。
一边是大立光电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利润率和高市场占有率,一边是大陆众多因由劳动力和能源等生产成本日益上涨而“无利经营导致无力经营”的生产型企业,这时光光“羡慕嫉妒恨”恐怕是不行的,我们,包括企业和政策制定者,要分析和学习。
不难看到,大立光电拥有绝大多数中国生产企业所缺乏的—一个能带来高利润率的“独门绝技”型产品。
与A股市场上热闹(笔者认为是虚火)的苹果概念股截然相反,大立光电似乎并不希望张扬他们的超级成功。即便是2002年就在台湾上市,但是他们对其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对苹果产品几近垄断的供应商地位三缄其口,财务预测也总是一副“未来很渺茫”的态度。虽然在过去的两年,公司的股价差不多翻番,但是其市值还不到其预测的2016年净利润的10倍。
当然,大力光电也不是完全高枕无忧。智能手机的销售增长已经出现停滞迹象,有点“雪上加霜”的是,苹果表示一直在努力寻找另外的镜片供应商。不难想象,苹果有多么郁闷要完全依赖大立光电,并且是在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摄像头部分。但是,到目前为止,苹果的寻找是失败的。没有另外一家企业可以像大立光电一样,大批量低价格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供货。大立光电行走江湖依赖的不是其众多的专利。就像可口可乐的配方一样,他们最重要的本事是那些三十年辛苦耕耘累积下来的专有技术—如何大批量高良率地生产高质量的塑料光学镜片。
在手机行业,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大起大落的例子比比皆是,看看小米,一年不到的时间就从世界最高估值变成最高估。而与此同时,大立光电默默地,一个季度又一个季度,用漂亮的财务报表让所有的苹果和安卓系统供应商羡慕不已。
即便在全球手机销售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大立光电2015年的销售业绩仍然增长超过20%,达到17亿美元,净利润更是超过7亿美元。全世界没有几家上市公司可以实现如此漂亮的业绩。
我们屡次从其他苹果和安卓系统供应商企业的CEO们口中听到大立光电的名字,CEO们无一例外地对大立光电赞不绝口,业绩,利润率,垄断程度等等都是如此让人羡慕。“我试图寻找大立光电的弱点,但是除了他们的两位创始人似乎应该退休去打高尔夫以外,我一无所获。”一位曾经试图打入苹果摄像头镜片供应链未果的香港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如是说。
开始的很多年里,大立光电只是台中众多光学仪器公司中一个细分市场领域的小角色,专注于生产可媲美玻璃的高质量塑料光学镜片。这听起来一点都不让人兴奋,因为当时日本和韩国的行业寡头们都是玻璃镜片的拥趸,没有人相信塑料可以实现玻璃的光学效果。最初,大立光电的镜片主要用在扫描仪和投影仪上面。然后,智能手机来了。手机摄像头的像素迅速从2百万到2000万甚至更高。大立光电的春天来了,特别是在过去的5年间,随着手机用户对摄像头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大立光电的产品越发地不可替代。如今,用户要求用手机可以拍出媲美单反机的照片,还要镜头更小更轻,用电量越小越好。要满足如此“不近机情”的要求,玻璃光学镜片完全没有希望。大立光电“赌”赢了。
大立光电另外一个与常识相悖的特点是,大立光电只做摄像头内的镜片,不做上游(大立光电镜片的原材料仍从日本采购,设备也大多是美国企业制造),也不做下游组装。有很多企业做摄像头模组(如下如所示的iPhone模组),这部分整装工作需相当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但是只有不到5%的利润率,中国有多家上市公司就是在做这部分事情。
我们看一下苹果的供应链生态圈,其中绝大多数的零配件都是在中国生产和组装的,但是大陆的生产商几乎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可观的利润,都是只赚个辛苦钱。比较苹果在大陆的生产销售情况和大陆从中的得利,市场上可能没有比这更不平衡的贸易差额了。去年中国人大概买了7000万台iPhone,总零售额超过700亿美元。但是,其中只有零星点点的收益留在了中国,包括政府收取的正规渠道卖出的iPhone的销售税以及众多苹果零配件加工组装企业的工人的工资等,企业所得无几。当然,企业通过A股市场对大都言过其实的苹果概念给予的超高估值而获益是另外的事情。安卓系统生态圈也大同小异。生态圈中绝大多数的收益被高附加值的软件公司和核心零件生产商获得,包括大立光电,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不是大陆的企业。
文章写到这里该问个“为什么”了,为什么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很慷慨地以补贴、奖励、减免税收等形式资助技术型企业,同时以举国之力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大陆本土企业仍然大多在做低附加值低利润率的“me too”(我也是)产品,没有真材实料的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确实,不用看远方的美国,大陆企业比台湾企业都起步晚。但是,除此之外,恐怕还是有一些我们一直主动或被动忽略了的系统性原因的。
我们都太着急,希望拜个师傅就学成七十二变。
企业着急,满世界投资和收购“最前沿(解读:最热门)技术公司”,撒胡椒面一般,虽然每笔投资数额不大,但总数算下来,钱也花了不少,但是没有什么实质的与自有技术和产业的整合。
投资机构着急,在大陆寻找理性的风险投资并非易事。理性和风险看似不相关的两个词正是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的精髓。大陆不缺投资,也不缺愿意冒风险的投资,但是严重缺乏理性的风险投资。PE和VC跟风,股票市场更是炒概念。头脑发热,急功近利的资金是不可能扶持出大立光电这样的企业的。大立光电2002年就在台湾上市了,当时他们还是非常小的一家企业,就是这样一路不急不缓地走来,无需炒作,事情做好,自然有人青睐。要知道,企业会被“棒杀”,也会被“捧杀”的,过冷过热或一会儿冷一会儿热都非长计。
还有一个影响大陆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常常被忽视,因为它看起来很美,那就是用市场换技术的合资企业模式。通过行政手段对外资设定市场准入门槛,使得外资必须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才能进入中国市场,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实确实很骨感,此模式下,国内企业偷懒,既然有外资合作伙伴将技术拱手奉上,还苦哈哈地研发什么呢,费力不讨好;外资企业也不使全力,反正赚一块钱自己只能得五毛。本来我们希望能通过与外资合作的模式加速技术进步,但是,将心比心地想想,外资会把最核心的或最新的技术给我们吗?不会。此模式下我们拿到的始终是过时的技术,更糟糕的是,我们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我们在技术突破方面寄予厚望的大型国有企业,习惯了伸手要,忘记了自己干。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工厂从日本,韩国和台湾工厂手中接过来低附加值的业务,但是预期的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突破还没有发生,我们还是没有炼成可以横行江湖的独门绝技,我们还是为了百分之几的利润率互相争得头破血流。现在,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保力度的加大,就是这百分之几的利润率都恐难以为继。
是该做些什么了。第一步恐怕就是放弃找到武功秘籍的幻想,重新相信天道酬勤。突变是创新,渐变也是创新,恐怕还是创新的主流。大家都踏实一些,自信一些,而非一味迎合外界变化,自主创新首先要“自主”是吧。
另外,创新确实是可以买来的,谷歌也不是闭门造车的,关键是买什么。撒胡椒面式投资或收购大量初创公司,这是买彩票不是做投资。花费当了这么多年世界加工厂辛苦赚来的钱去投资和收购,必须要讲究投资成功概率和投资回报率,收购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企业,比如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此处要强调一下,笔者指的是收购真正的美国高科技上市公司而非目前很火的美国上市中概股退市),风险明显要低一些,至少企业已有稳定的技术,产品,客户和现金流。这样的收购标的可能看起来没有那么“炫酷”,但是清晰、明确、实用。
文章的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大立光电,激励一下自己。尽管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已初显疲态,但是大立光电的增长和利润率仍然毫不受影响。也是,把这已经很好很小很薄的小小镜片做得更好更小更薄这样艰巨的任务,谁还能比大立光电做的更好呢?天道酬勤,诚不我欺。
先收购、后买单的中国特色并购
中国首创(China First Capita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国内正处于早期阶段的并购(M&A)热潮,与其它任何地方都有所不同。中国的并购交易在定价、时间选择、条款、融资以及结构方面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明显不同,对物色中国并购交易机遇的跨国企业和收购公司来说,后果有好有坏。
对于这两类企业(以及希望在中国寻找买家的公司),现在要做的是学习中国式并购的新规则,然后学会利用它们,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
中国企业寻求并购的主要原因与外国企业一样,都是为了提高利润率、提升效率并使投资者满意。主要区别(这一点很突出)在于,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国内的企业收购方——尤其是那些现在最积极试图达成交易的上市公司——并没有资金收购另一家企业。
在世界其它地方,有三种已知方式来支付一笔收购——现金、借款,或者股票。对于中国上市公司来说,这三种方式通常不是极其缓慢,就是不现实。原因很简单:这些公司的留存利润几乎总是不够。
中国的银行业和证券业规则严重限制了中国上市公司利用债务或者发行新股为收购融资的方式。借助杠杆进行融资的交易基本上是被禁止的。因此,中国企业发明了两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来完成并购。它们显示出了某种天赋。两种方法都涉及试图先收购、后支付。
方法一是,收购方先谈判好一项收购协议,然后向证交所申请暂停公司股票的交易。收购方将宣布这一协议,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其股价将猛涨,涨幅往往高达50%至75%。
带 来这种可预测结果的现实是,中国几乎所有上市股票都为小打小闹的散户投资者所购买,这些人被中国券商称为“大爷和大妈”。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未留心看过一家 企业的财务报表,也从未费神研究其竞争地位。相反,他们买入和卖出股票主要依靠券商提供的传言和炒作,或者网上散布的“内部消息”。
在中国,一项被宣布的并购交易如今必定是一起影响市场行情的事件,而后果往往都是推高股价。
一旦收购方的股票复牌后股价如期大涨,收购方就将开启一个艰辛的过程,即向中国证监会(CSRC)申请允许二次股票发行。
如其所愿,二次股票发行将带来完成并购所需的现金。批准过程一般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中国证券规则繁琐,而且要求新股发行价相对于申请时的股价有一个折让。
结果是:“先宣布,再申请”的顺序意味着收购方能够以更加有利于己方的条款,筹集收购目标企业所需的现金,从而降低对股权的稀释。
方法二(与方法一相近)是说服一家友好的国内投资基金来收购目标企业,然后持有其股权,直至真正有意的收购方通过二次发行筹得资金。在别的司法管辖区,这可能被视为“串谋”,因而很可能把每个参与者都送进监狱。而在中国,这正在成为惯例。
实际上,一种专门做此类交易的新形式的投资基金已经应运而生。它们自称为“市值管理基金”(market cap management funds),其宗旨是帮助上市公司进行能够提升公司股价的并购交易,其它没什么用。
它们的赚钱方法是买卖股票,以及把它们代表上市公司收购再转售的公司的价码标高。它们并非境外人士所理解的那种收购基金,因为这些市值管理基金代表某一家公司收购,而没有特别的行业专长,也没有管理被收购企业的经验。它们只是暂时托管者。
收 购者通常会向“市值管理基金”贡献一小部分有限合伙人资本,借此将两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市值管理基金首次收购目标公司到出售给上市的收购方,可能需要 一年或更长时间,之后还要过好几年,这笔收购才会对收购方的盈利产生影响(如果有的话)。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收购方来说,这本身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收购者希望提振自身股价并将其保持在较高价位,以控股目标企业,然后将其与自身业务整合。就寻求并购而言,市值管理胜过了行业逻辑。
到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有证据表明,中国股市投资者担心一笔已宣布的并购交易可能不会有利于收购方。在美国以及其他较发达的资本市场,情况往往相反。在宣 布收购计划时,收购方的股价往往会出现下跌。这是因为在多数情况下,经验证据显示,并购交易的主要受益人是目标公司的股东。对于收购方,并购交易往往被证 明代价高昂,而且协同效应不明显。
中国国内上市公司曾邀请我们帮助就并购交易提供咨询,这些交易明显以“市值管理”为目的。找到有具吸引力的目标企业也在考虑范围内,但相对次要。
大体而言,这里的讨论与计划、实施并购交易的其他任何地方不同。讨论围绕着一旦宣布并购交易,将如何筹措资金、何时停牌、停牌多长时间,以及上市公司股价可能上涨的幅度并保持在多高水平。
如果上市公司具有私企(而非国有企业)背景,董事长通常是最大单一股东。如果市值管理按计划操作,董事长的资产净值将得到最大提振。
跨国收购基金的机遇
中国的并购旷日持久且迂回曲折,这种特点正给跨国公司和收购机构带来颇具吸引力的机遇。在中国并购领域,它们是唯一既拥有现成(或者很容易获得的)资金可完成交易、一旦收购成功又具备良好企业管理经验的参与者。
从中国潜在卖家的视角看,这两点都极有价值,因为它们消除了在同意出售给国内收购方时的很多不确定性。跨国公司和收购基金因此往往是卖家首选的买家。
就 眼下而言,在中国,几乎没有跨国公司和收购基金在忙于完成并购。原因很多,包括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被视为变得对外资更具敌意、很难说服业绩较好的中国 企业的所有者放弃多数控股权。这些担忧都是站得住脚的。但还有更大的力量在起作用,而它们意味着,通过并购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实现扩张是颇具吸引力的。
首先,在几乎所有工业和服务行业,中国终于启动了关停并转和整合进程。成本(尤其是劳动力、能源及偿债成本)正在快速上升,给利润率带来了沉重压力。中国大多数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不再每年增长25%以上,而且正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
规模、效率、质量和现代化管理是对抗惩罚性利润率压力的唯一途径。这就给大型全球企业和收购基金的优势带来用武之地。他们知道怎么做,怎么把一家优秀的中小企业转型为一家大型的市场份额领军企业。
这多少是一个保持得很好的秘密,但世界上一些最成功的并购交易正是大型全球企业对中国私企的收购。那些最成功的收购者通常更喜欢保持低调,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在收购和升级中国国内公司之后做得有多么漂亮。
为何要提醒竞争对手们呢?在每一起广为人知的糟糕案例背后,都起码有三起静悄悄的成功案例。的确,有一家财富500强公司提供了在中国实现成功并购、获得巨大回报的三个绝佳案例。它就是瑞士食品行业巨头雀巢(Nestle)。
1908年,他们第一次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近100年之后,伟大的转型开始了。1998年,他们决定购买中国调味品公司太太乐(Taitaile) 80%的股权。如今,太太乐的规模达到了当初被雀巢收购时的12倍以上。
他们再接再厉,又大手笔收购了中国两个食品与饮料品牌:饮料公司银鹭(Yinlu)和糖果品牌徐福记(Hsu Fu Chi)。在所有三个案例中,雀巢都是收购多数控股权,但不是买断100%股权。他们让创始人继续管理,作为首席执行官和少数股权所有者。
事 实证明,这是一个在中国成功并购的出色模式,并非仅仅适用于雀巢。当与中国企业主讨论把控股股份出售给一家优秀的全球性公司的优势时,我们经常会跟对方分 享雀巢在中国的并购案例,包括中国企业主留任,但可以支出雀巢的资金、利用雀巢的资源去打造一家巨型企业。这是一件相当有吸引力的事情。
在雀巢拥有控股权的情况下,这三家被收购企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目前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中国成为雀巢第二大全球市场,主要得益于这些收购案。仅仅4年前,中国是雀巢第7大全球市场。
从 我跟雀巢中国并购团队的讨论看,他们坦率地表示,事情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所有几起并购交易都尝试进行文化融合,一方面是世界上最一丝不苟、行动缓慢、官僚 气息更浓的文化之一,另一方面是所有中国企业家都熟悉的放任自流、“预备、开火、瞄准”式风格。公司文化的鸿沟不可能比这更大了。不过,实际上融合很成 功,好于雀巢刚进入时的预期。
雀巢告诉我们,他们渴望在中国收购更多公司。中国人的人均食品消费仍只有墨西哥人的一半,这就是未来的增长空间所在。随着食品质量与安全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中国市场的整体格局正朝着有利于雀巢的方向发展。收购更多公司应会帮助雀巢在中国增加营收,并提高市场份额。
在中国的多个行业,情况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有利于精明、大胆的买主。选择质量好的目标,以合理的价格买入,让伟大的企业家转型为伟大的管理人与合伙人,不要事无巨细地从遥远的全球总部发号施令。做对这一切,在中国并购就能成功。不必进行市值管理。
本文作者为中国首创(China First Capita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该博客开设于2008年,其目的始终是用来评估并着重展示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并购行业以及资本市场的趋势和机遇;同时也会同步更新中国首创已发表于主流中文媒体的专栏及评论文章。我们一直致力与用独特的视角追踪分析中国的民营及国有经济形势,资本市场和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各行业的技术创新。对于机构投资者、跨国公司以及个人投资者而 言,投资中国市场依然是最具吸引力同时又极具挑战性的行为。中国首创是一家定位于中国市场并致力于通过帮助中国的非上市企业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的国际化投资银行。
最新的博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险投资 私募 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