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杂粮绥德老汉杂粮,有注册这个商标的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走出黄土地的绥德汉子和他的黄馍馍
如果我问你认不认识黄老汉?也许你会说:全国姓黄的老汉多了去了,谁知道你问的是哪个。
但是如果我这样问:你知不知道那个在陕北绥德街头卖黄馍馍的黄老汉?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这个黄老汉呀,全国人民都知道!&
这个每年冬天都在陕北绥德街头叫卖黄馍馍的黄老汉,名叫黄国胜。一个世代生活在黄土高坡的绥德汉子,家里种着60亩地,冬天卖黄馍馍,夏天捉蝎子卖。&在每年最冷的时候,黄老汉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绥德县城里去卖。
  老黄卖的黄馍馍,也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散放着自然的清香,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产于高寒干旱的黄土高原,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早在8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就开始栽培。世代以来,高原上的糜子都是人种天养,产量低,品质高。
糜子分软硬两种,硬的叫糜,软的称黍。黄老汉以自己多年来做黄馍馍的经验,将软硬比例分为2:8。清水浸泡一夜后上碾,还要细细地筛一边再炒过。炒过的糜子会散发出自然地清香,这也是黄老汉最引以为傲的秘方。
虽然辛苦,但是黄老汉坚持认为机器碾出来的糜子远远没有自家石碾子磨出来的好吃。每次从上碾、揉面、发酵前后要花去3天时间。夫妇俩每天凌晨3点就起来干活,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很是辛苦。黄老汉说:辛苦才能换来钱,懒人赚不到钱。
发酵后的糜子面,包上用自家地里枣子树上打的大枣制成的香甜枣泥红豆馅,排放在一个个大大的竹笼屉里,等待着上炉灶上去蒸制。
干材烈火燃起的熊熊炉火,烧开了炉灶上大锅里的水,让整个窑洞都弥漫着袅袅热气,散发出阵阵粮食的清香。经过20几分钟的蒸制,一笼笼热气腾腾,馍香味甜,笑裂了嘴的黄馍馍,在忙活了三天后终于出笼了。
因为黄老汉人实在,做的馍馍好吃,两个月里他可以卖出将近15000个黄馍馍,去除成本可以赚到大约8000元钱。靠着自己的一双勤劳的双手,黄老汉建起了窑洞娶了妻,养大了一双儿女。这原本只是生活在黄土高坡的人们最朴素的愿望。&&&&
随着中央电视台一部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金灿灿的馍馍让人在屏幕前忍不住地直流口水,让黄老汉和他的黄馍馍顿时名声大振,同时也打破了黄老汉一家平静简单的生活。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能品尝到这地道的陕北主食,在《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沈宏非先生的撮合下,黄老汉与西贝西北菜签约,成了西北黄馍馍的形象代言人。从未离开过家乡的黄老汉走出了黄土地,带着他的黄馍馍进京了。
黄老汉签约成为“西贝黄馍馍”的形象代言人后,这个皮肤黝黑,老实巴交,近60岁的陕北绥德汉子,第一次坐上了飞机,来到北京、上海及深圳等各大城市。他非常自信的说“以前我的黄馍馍是绥德第一名,现在来到西贝,我要做到全国第一名”。
黄老汉在与西贝签约的三年内,每年农闲时间将抽出1-2个月时间,到西贝各城市连锁店进行技术培训和品质监控,同时西贝也将在黄老汉和黄馍馍的家乡—陕北绥德,建立五谷杂粮原料基地,组织绥德老乡按照传统方式种植传统品质的五谷杂粮,并承诺以当地最高价进行收购,同时西贝还将帮助黄老汉将黄馍馍注册为商标,满足黄老汉和儿女将黄馍馍继续发扬光大的美好愿望。希望黄老汉与西贝合作顺利,希望西贝带着黄老汉和他的黄馍馍走进更多的城市。
我的更多文章:
( 08:18:18)( 08:15:4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北绥德小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