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日本加入亚投行行的经济大国有哪些

亚投行验证了中国的大国经济外交能力
日 09:36:23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冯奎
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亚投行的成功,验证了中国的大国经济外交能力。这个外交能力,从亚投行筹建、开业实践来看,至少包括这么几层意思,一是准确进行全球议程设置的能力;二是准确进行自身目标设定的能力;三是准确关注到成员经济体的利益;四是准确进行包容沟通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中国全球治理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中国应不断巩固与扩大的能力。
亚洲区域基础设施如何改善这个议题,影响面宽、问题严重,手段不足、效果深远而冲突性弱。一是影响面宽。亚洲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拥有全球近一半人口,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二是问题严重。亚洲一些国家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建设严重不足。三是手段不足。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亚洲基础设施领域的年度投资规模仅约为100亿~200亿美元,仅相当于亚洲基础设施所需资金的1/40~1/30。四是效果深远。通过设立亚投行,动员更多资金,支持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将为亚洲经济增长注入长久动力。五是冲突性弱。基础设施领域是受政治影响相对较少的领域。成立亚投行,专注于这个议题,相比较其他全球或区域性议题来说,具有更大的关注度、更正面的外部性。中国是亚洲一员,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大国身份、亚洲区域设施这个全球议题与中国的大国身份也极其匹配。
大国经济外交,应将影响力置于竞争力之前。如果专注于竞争力,势必就制造更多的竞争者。而将影响力置前,兼顾长远的竞争力,则可能通过让渡竞争力的方式让对方获益,赢得合作。以印度为例来说,在年期间,印度经历了一波投资热潮,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例从2002年的2%到了2010年的8%。2010年后,私人部门退出了基建投资,基建投资与GDP的比例也随之下降。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而目前的城市化率只有30%,将有数亿人口面临城市化。在亚洲区域范围内,印度向来与中国有合作,但更有竞争。亚投行确定的投资重点是交通、能源、城市、农村等方向,这都是印度等亚洲国家所急需的。作为亚投行最大的股东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资格获得亚投行的贷款项目支持,但亚投行成立后,中方表示,倡建亚投行的首要目的和优先重点不是支持中国的国内项目,并指出这一决定主要是考虑到本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需求更加迫切的国家较多。明确承诺暂不申请从亚投行贷款,这种姿态就将竞争最小化,体现了中国作为发起国对于机构影响力的长远追求。
大国经济外交,实用主义是基础,因此对于成员国(经济体)利益的关注,是多边机构得以发起、创立并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俄罗斯“脱欧入亚”,以域内身份加入亚投行,就是希望能让俄罗斯亚洲落后部分的基础设施项目获得资金来源。中国已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及最大海外投资国。韩国主流媒体《中央日报》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从国家利益的层面考虑,我们没有理由不加入,因此韩国不理会美国的阻止,选择加入亚投行。德国参与欧亚大陆大型实体经济投资建设项目,这对于德国提高劳动生产率、走出经济增长缓慢现状,是一条重要的出路。未来,亚投行的成功离不开股东的支持,股东的支持力度又折射出这些利益的满足程度。当然不同利益主体的平衡程度是其中重要方面。
大国经济外交,包容与沟通是基本的手段。亚投行在发起动议后,共举办了八次谈判代表会议。~4日,第八次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审议了亚投行2016年业务规划及预算、公共信息临时政策、环境与社会框架、开业准备等一系列文件草案,扫平了成立亚投行一切障碍。亚投行的发起、筹建与成立,一直比较正面,这与多次、多类谈判沟通,持续公开各阶段、各方面谈判进展都有极大的关系。
亚投行成立,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比如日、美并未加入亚投行,这可能会影响到对亚投行的评级。未来,关于“中国独大”“挑战现有秩序”,指责中国搞“战略算计”“不够透明”等等言论,还会以新的概念出现。如何应对这些,亚投行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美国是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股东,因此世行、国际货币组织体现了美国的治理能力。亚投行亦然,它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能力。亚投行的成长,就是中国的成长。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学术秘书长)
( 网站编辑:赵梦姣 )看完才明白:亚投行取代世行的可能有多大
看完才明白:亚投行取代世行的可能有多大
看完才明白:亚投行取代世行的可能有多大
  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应该是近几个月里世界热门的经济事件,今天,是亚投行申请加入意向创始国的截止日期,到目前为止,随着埃及的申请加入,亚投行成员国有了世界五大洲的身影,可以说,一个亚洲地区性的银行,从一开始就具有全球性银行的影子,这或许出乎中国的意料,更出乎美国的意料。
  正是因为如此,这就是美国对亚投行关注并强烈反对其盟国加入亚投行的根本原因。然而,反对无效,即使只有1000亿美元这样一个蛋糕的亚投行,还没有开业,世界大佬就纷纷申请加入。
  既有美国的盟国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强国的德、英、法、意、韩、澳等国家的申请加入,同时也有印、巴、俄等世界新兴经济体国的加入,这样,亚投行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只是区域性银行,而是冠之亚洲之名,实行世界之实的世界性银行。
亚投行只是中国主导世界金融梦想的开始
  这样,美国的担心就来了,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是否会最终代替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这或许是美国目前最担心的,也是美国一直横加指责中国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是否有可能取代世界银行呢?丁丁认为,美国担心有点多余,亚投行离世界银行的距离还相当漫长和遥远。
亚投行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目的只是对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个补充。中国主导亚投行的宗旨相当明确,主要是针对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而设立的投资银行,与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美日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根本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只是对这两个银行的一个补充,并非代替。
  其次,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其实只是一个重新分割世界金融秩序的开始。过去的中国,从来没有设立过类似的世界金融机构,从来都是在美国主导的金融机构中谋求一定的话语权和规则的制定权。
  但美国一家独大,中国在世界金融规则中很少有说话的地方,这对于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显然是身份不符,也必须有属于自己说话的地方,所以,中国主导亚投行只是在试水,试着在美国之外,尝试着开始新一片金融天地。
  所以,亚投行无论如何发展,美国大可放心,亚投行绝对不会代替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只是中国主导世界金融梦想的开始。
  据媒体报道,截止3月30日,一共有44个国家申请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阿拉伯半岛电视台网站刊登专栏作者特摩尔·纳比里(Teymoor Nabili)文章,认为亚投行绝非独立项目,而是“一盘大棋”中的其中一部,由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在被瓦解的过程当中。文章如下:
  有关北京的消息经常在英文媒介上被“秒评”,这是很正常现象,但是,上个月初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并不正常,2月3日,中俄印三国外长举行会晤,但却没有一家西方媒体跟进此次会议进程,对于此次会晤达成的三国联合公报,没有一家华盛顿或伦敦的报纸以社论方式进行评论。
  唯独香港媒体在一篇社论中提及,中俄印三国联合公报阐述了一件西方忌惮的事务——新的世界秩序。
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该观点潜伏在这篇有30多段的温和社论中,指出“无论俄罗斯、印度还是中国都想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稳定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通常,像这样的联合声明必然引起那些“专事惹怒中国人或其团体(China-baters)”的注意,但很奇怪这一次却没有。
  或许,是因为他们被整篇文章浮华的外交辞令蒙蔽,或许注意到了却因篇幅过少而忽略,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
亚投行与相关机构只存在互补关系
  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有关亚投行倡议所引起的混乱,从本月12日开始,向来是同美国同舟共济的传统盟友英国率先倒戈——决宣布申请加入“创始成员国”——由此掀起了一波国家向东转向。
  法国、德国、意大利立刻跟风,紧接着是卢森堡、新西兰和韩国,而至于澳大利亚,即便该国的总理阿博特反对加入亚投行,但最终,澳大利亚迫于形势被迫宣布加入,现在,美国的盟友就只剩下日本不离不弃。
  集体“倒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于国际金融秩序会带来哪些影响?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非常简单的——钱。
  亚洲每年需要8000亿美元投资发展基础设施,这是众多发达国家趋之若鹜的项目,虽然从欧盟秘书长到美国财政部长的说话中都可以看见,大家承认美国在支援亚洲发展上所做的工作,但正如美国财长雅各布 卢的说话:“我们多边运作的模式饱受诟病,这为北京的介入提供了时机和空间。”
  对于第二个问题,鉴于美国和其盟友搁置相关的建议跟方案,时至今日他们仍然坚称:“亚洲发展只需商业运作,而北京的动机却是不纯。”
  美国的说辞令一向行事低调的中国财长楼继伟也公开表态:“亚投行与相关机构只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在泰国拟建的克拉运河
  不少金融分析师指出,鉴于北京正在采取各种策略加速全球迈向多极化,因此,这或许真的是一场变革,因为,亚投行绝不仅是一个独立的项目或个体机构,而是在“一盘大棋”中的其中一步。对于“这盘大棋”,中国政府酝酿多年。
  现在,中国政府持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经济触角遍及亚洲、中东、非洲以及更远的拉丁美洲。
克拉运河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漫长征程上,中国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他们的贸易伙伴乐意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势必成为在数量和作用上能同美圆和欧元等量齐观的国际储备货币。
  此外,中国的上海正被打造成与纽约、伦敦实力相当的全球金融中心,全球资本流动会向东方倾斜,虽然在中国现时的政治背景下,上述的猜测不一定能全盘实现,但至少对于那些害怕中国崛起的国家或团体而言,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
  当前的国际金融秩序在50年前被建立起来,彼时,由于没有可供备选的方案,所有参与国家都欣然接受了这个叫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格局、承认美国的领导,并长久从中受益。
  从美国领导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以日本人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过去,这些机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时采取了一贯的强制性或带有意识形态的附加条件,最终效果往往弊大于利,而今天,他们的能力已经不能操控不断上升的亚洲发展市场。
  华盛顿忽略了什么?我认为,因害怕失去全球主导,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在全球金融结构上作出必要和必须的改革,导致了今天的顾此失彼。
  而现在,一切都要要等待北京做出决定——在3月31日申请截止死线之后,北京会根据不同申请国家的条件,看到底选择谁,加入并成为亚投行的创始国。
  美媒称,中国提出在北京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放弃否决权,此举协助在美国表达担忧之际吸引欧洲国家加入该开发银行。
  据美国媒体3月24日报道,熟悉亚投行内务的人士透露,上述放弃否决权的立场是中国谈判代表在过去几周对美国在欧洲的一些铁杆盟友做出的。
  报道称,据透露,这一立场对争取到首先是英国,其次是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不顾华盛顿的反对而成为北京主导的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
  报道说,北京提议单个国家不能在亚投行决定决策,这一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长期以来执行的单边决策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在这两个机构中虽然只有不到20%的投票权股份,但却主导了过去的部分重大决策,这种做法多年来一直遭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批评。
  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部长级工作晚餐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
  据媒体报道:3月30日上午,北京西城区政府办公区首次对公众开放。副区长孙硕透露,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今年将落户西城区,亚投行的选址已确定,位于全国政协礼堂附近。
  另据媒体消息,3月30日,埃及正式宣布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并向中方提交了书面确认函。中方欢迎埃方的决定。财政部称,作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首席谈判代表会议的主席,中方正根据多边程序徵求现有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
  如顺利通过,埃及将于4月14日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至此,埃及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非洲国家,亚投行的版图已经实现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全覆盖。
亚投行筹建备忘录之初意向国家分布图
  与此同时,芬兰正式宣布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并已向中方提交了书面确认函。在31日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的最后期限前,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到44个。
  从去年10月24日,21个国家签署亚投行筹建备忘录,到今天共44个国家申请加入,数量翻倍,一共花了150多天。155天前,统计只能做加法——首批21个国家中,仅中、印两国GDP位居全球前20位,其他国家都算不上经济大国。
今天的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分布
  155天后,我们可以做“排除法”——全球GDP前20位国家中,仅美、日、加、墨四国未加入亚投行;联合国“五常”中,仅美国未加入。
  小国瞒过,卢森堡最先有意申请,却怕做出头鸟,要求中方保密两星期。
  世界金融秩序的阵痛,令法国人和德国人觉得,一点都不好玩……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中国经济周刊:详解亚投行七大热点话题
&&&&&&&&&&正文
中国经济周刊:详解亚投行七大热点话题谁当首任行长存博弈
& 】 &&&&&&&&&
&&& 【封面故事】亚投行,平衡的支点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朱禁弢|北京报道
&&& 2015年3月,随着6个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不经意间,亚投行火遍全球。
&&& 日,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亚投行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 半年过去,亚投行开始生根发芽。业内预计,这个由中国倡导,专为亚洲量身打造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将促使中国在整个亚洲地区以及全球的经济治理和战略影响力显著增强。
&&& 二战结束70年来,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美、日等发达国家拥有绝对主导权和垄断权。
&&& 国际金融秩序的失衡,使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全球的平衡增长急需一个新的支点。亚投行的诞生恰如久旱逢甘霖。
&&& 截至3月26日,已经有36个国家正式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提交了加入亚投行的申请,合计GDP近3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40%。这一中国主导的多边金融机构刚起步,就被占全球经济总量四成的经济体寄予厚望。
&&& 亚投行肩负为亚洲经济带来繁荣的使命。接下来,30多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将围绕章程谈判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展开磋商。诸如,谁来当亚投行行长?出资额如何分配?中国将以何种姿态出现?《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接近亚投行筹备人士,详解关于亚投行的七大热点问题。
&&& 未来亚投行总部或将在这个区域拔地而起。《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肖翊摄
&&& 1.总部坐落在北京何处?
&&& 3月24日傍晚,太阳还有一树梢高,金融街[6.34% 资金 研报]笼罩在金黄色的夕阳中。在全国政协礼堂附近,一堵水泥墙围挡着的工地正在施工。傍晚的工地上没什么工人,显得安详而宁静。据《中国经济周刊》从多个权威消息源获悉,未来这里将成为亚投行的总部。
&&& 3月25日,筹建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主席、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2014年10月签署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各方已一致同意将总部设在北京。
&&& 尽管亚投行总部落户北京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据参与谈判的人士透露,在确定之前,仍然经历过一番“争夺”。
&&& 在3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已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尼西亚希望亚投行的总部,落户自家首都——雅加达。3月25日,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纠正道,是希望亚投行的东南亚“区域代表处”设在印尼。苏更说:“如果总部在中国,那么还需要其他的区域代表处办公室,针对东南亚的可以设在印尼,雅加达是东盟的总部所在地,办事处设在这里,我们可以在这里与东盟成员讨论项目。”
&&& 据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沙特也曾要求将亚投行总部放在他们国家,以提升海湾国家的金融地位。韩国媒体也曾报道希望能将亚投行总部设在韩国。
&&& 著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像韩国、沙特等都是很有竞争优势的国家。亚投行大家都非常看好,很多国家都想把亚投行总部放在他们家里去,这对提升国家形象很有好处。”
&&& 2.谁会成为首任行长?
&&& 日,就在21个国家的财长和代表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的前一天,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金立群离任,而他的新职务是财政部亚投行筹备组组长,同时也是现任亚投行临时多边秘书处秘书长。
&&& 由广受尊敬的金立群负责亚投行筹备事务,也为这个筹建中的新机构赢得外界信任增分。作为一位老财政人,金立群履历深厚:历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财政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
&&& 但他在国际金融机构任职的履历为他出任亚投行职位加分不少。年,金立群曾在世界银行任职副执行董事。日,金立群出任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任职5年。他是第一个以副部级高官的身份出任亚开行高管的中国人。
&&& 近期,有关亚投行的高管人选一直备受关注。由于中金公司前董事长金立群、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陈欢分别担任亚投行中方筹备组正、副组长,因此被外界认为将成为亚投行的高管。
&&& 汇集中西方经验,思路开阔,是金立群留给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王朝才的印象。他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金立群部长作为我们国家推荐的亚投行负责人,将来如果行长是中国人,他就是行长职位强有力的竞争者。目前亚投行下一步机制怎么弄还在商量。毕竟现在是临时组织,将来行长是谁还没定。”
&&& 谁来当行长?博弈显然存在。
&&& 金灿荣说:“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大国进来都是有要求的,至少要给一个副行长,但是副行长没那么多,这个时候就要平衡了。以前我们跟着美国走,不用操心太多,现在自己要当老大了,肯定很难,每个国家都有要求,摆平很不容易。”
&&& 不难想象,自2014年后新加入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或将为稀少的亚投行高管职位,展开一番争夺。
&&& 3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透露,目前,亚投行筹建工作已确立了以各国财政部参与的谈判代表会议为章程谈判主渠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秘书处)为技术支撑机构的工作机制。中方作为亚投行发起方和东道国担任谈判代表会议的常设主席,承办会议的成员国担任当次会议的联合主席。秘书处从专业角度为章程谈判提供技术支持,金立群为秘书长。
&&& 对于《中国经济周刊》关于亚投行筹备事宜的采访请求,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副秘书长陈欢在回复短信中表示,目前我们秘书处不接受采访,我们只做技术工作。
&&& 据史耀斌介绍,日至16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印度孟买举行筹建亚投行第二次谈判代表会议,各方就亚投行章程草案进行了首轮磋商。各方计划至少再举行两次谈判代表会议,争取年中完成章程谈判并签署,之后经成员国批准生效,年底前正式成立亚投行。
&&& 注:此表系《中国经济周刊》根据目前公开的股份分配原则作出的测算。不代表最终股份分配结果。股份占比分为亚洲国家总占比75%,非亚洲国家总占比25%;每个国家按照GDP 规模分配股权份额。★为非亚洲国家份额。澳大利亚虽未正式提交加入申请,但政府已表态将在3 月加入。各国GDP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IMF
&&& 3.创始国股权如何分配?
&&& 在英、法、德、意等国齐刷刷宣布将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日益庞大的队伍让外界“亮瞎眼”,接下来,现实的问题是:创始国的股份如何分配?
&&&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说,亚投行的法定资本金是1000亿美元,初始阶段的资本将达500亿美元,这其中亚洲国家的占股将达到约75%,非亚洲国家将占25%左右。
&&& 非亚洲国家占股之所以比较低,金立群解释说:“当我们邀请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参与进来的时候,我们主要不是希望他们多出钱,而是希望欧洲国家的加入能够在公司治理、技术支持等方面贡献经验和智慧,促进这个机构的发展。”
&&& 金立群表示,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大国没有参与之前,为了保证股本金达到一定规模,使亚投行能够如期开张运行,在初创阶段中国的出资额可最高达50%,这是根据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体量确定的。
&&& 2014年10月签署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提出,各意向创始成员将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中国经济周刊》根据目前已透露加入亚投行意向的37个国家经济总量,对可能持有的股份数进行估算。结果显示,中国占股39.29%,仍是最大股东。其次是印度,占股7.98%。排在第3、4、5、6、7位的是刚加入进来的德、法、韩、英、意四国。
&&& 如果有新加入的意向创始国,不可避免的,中国占股还将稀释降低。但仍是大股东。
&&& 根据经验,大股东是享有一定特权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在这两个组织中都是第一大出资国,均享有第一大股东的一票否决权。
&&& 金立群对此强调:“‘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是特权,而是责任、担当。作为一个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遵守国际通行准则,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平等待人,有事好商量,尽量以达成一致的方式决策,而不是靠投票权决定。今后,随着更多国家的参与,中国将会单方面稀释自己的股份。”
&&& 不过对于中国是否拥有一票否决权,史耀斌表示,亚投行将按域内和域外划分其成员,随着成员国数量的逐步增加,每一个成员的股份比例都会相应下降。所谓中方寻求或放弃一票否决权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
&&& 资料图
&&& 4.欧洲国家为何争相来“投”?
&&& 截至日, 已由包括奥地利、卢森堡、瑞士等7个欧洲国家正式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申请。
&&& 此前从3月12日开始,富国俱乐部七国集团中的英、德、法、意四国先后提交了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申请。谁也不曾料到,几个美国的欧洲盟友,突然表示要一起加入亚投行。这让原本清一色是亚洲国家的亚投行,瞬间热闹了起来。
&&& 欣喜之余,疑惑也就产生了:欧洲大国如此马不停蹄地加入亚投行,图什么?“是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一语道破。
&&& 根据亚开行的测算,从2010年到2020年,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需求。
&&& “现在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东移,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亚洲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很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大家都想参与这个市场。”刘尚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 金灿荣指出,英国凭借在国际金融方面的领先地位,它的判断力很好,在全球资本过剩的情况下,投资机会成了稀缺资源,而亚洲是少数拥有大量投资机会的地区,所以英国现在进入亚投行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在未来投资机会最好的地区,至少有个优先投资权。
&&& 有专家分析,亚投行的背后是新旧金融秩序的结构性冲突。在关键时刻,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加入,符合欧洲和中国各自的最大利益。欧洲国家可以借此进一步开拓亚洲市场。当前欧洲本身经济是停滞的,中东、非洲、拉美的政局不稳定,在亚洲拥有一席之地,符合欧洲国家自身利益。
&&& 其实根据中方表态,亚投行的大门始终开着。史耀斌介绍说,各方商定将日作为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后需要两周时间征求各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因此,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最早4月15日才能确定。3月31日之前未能申请加入的国家今后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
&&& 金灿荣介绍说,意向创始成员和普通成员还是有区别的。意向创始国有一些优势条件。首先可能拥有一个永久的执行董事位置,执行董事就有发言权,以后新进来的普通成员每年都要进行选举产生执行董事;其次是优先给意向创始成员提供融资。
&&& “优先提供融资对欧洲意义不大,因为前期投资主要是给区域内的创始国,但未来比如英国遇到困难时,它作为创始国可以优先获得贷款。创始国是有一定好处的,但对欧洲来讲,现在主要是拥有发言权。”金灿荣说。
&&& 5.美国、日本如何盘算?
&&& 受经济利益和话语权驱动,仅仅三四天时间,美国的诸多盟友都相继违背美国的意愿,主动要求跟中国“混”。这令美国的处境日益尴尬。 在此之前,美国国务卿曾对韩国外长说,不要急于加入中国领导的银行。同时也对澳大利亚和一些亚洲国家施压。最新的消息是美国的态度略微温和,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希茨3月23日称,美国欢迎亚投行来增强国际金融结构,世界银行与亚投行的合作会确保国际金融体系保证其一贯的高标准。
&&& 而针对美国始终“放在嘴边”的亚投行的标准,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沃尔夫撰文讥讽道,作为世界银行的前员工,美国或许应该审视下世界银行在对非洲一些国家的援助上的不光彩行为。
&&& 3月26日,全球金融期货之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荣誉主席Leo Melamed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论坛现场谈到亚投行时表示,他认为美国加入亚投行的动作太慢了,不加入是愚蠢的。
&&& “美国自己说的话不会这么快就改了,美国加入估计得指望下一届政府了。”刘尚希判断,美国本届政府是不会加入了,下一届政府倒有可能。特别是即便奥巴马政府作出了加入亚投行的决定,也可能会被共和党控制的国会给否决。
&&& 相比美国,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25日报道,日本政府认为亚投行无法充分保证组织运营的透明度以及融资审查的公平性,尚达不到日本加入的条件。日本将观察对亚投行持慎重态度的美国的动向以及亚投行的运营机制,在2015年6月底之前作出是否加入的决定。
&&&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称,日本不要急着加入,因为即使成为创始成员国,中国的主导权也不会被削弱,日美还不如抓紧推动TPP(跨太平洋[2.15% 资金 研报]伙伴关系协议)谈判。
&&& 6.亚投行给中国和亚洲带来什么?
&&& 著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亚投行对于中国的好处有两个:
&&& 第一个是经济上的,可以为中国巨大的基建产能开拓市场,现在房地产降温,中国强大的基建产能出现问题,如果亚投行成立了,作为一个国际公共平台,可以帮中国把剩余产能推销出去。
&&& 第二是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对一个国家进行投资, 肯定有助于中国与这个国家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中国提升战略影响力,还让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提升发言权。
&&& 金灿荣分析称,对亚洲国家来讲,最关键的是发展,发展的关键是基础设施投资,而亚投行正好适应了这么一个需求,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共建、共享、共管的一个精神,本质上是有双赢的性质的。
&&& 有了钱,投向哪里?
&&& 据媒体报道,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其中一项就是从北京到巴格达的铁路建设。
&&&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铁公基”项目(铁路、公路、机场、桥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亚投行的投资将不完全局限于基础设施领域,也包括节能减排项目等,农业也会是一个投资方向;同时,亚投行不仅仅青睐创建型的绿地投资,还会包括跨境并购,参与一些前景看好的现有项目改造。
&&& 7.亚投行如何成为平衡发展的新支点?
&&& 亚投行在成立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这跟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强调以减贫为主要宗旨并不一致。
&&&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亚投行是国际发展领域的新成员、新伙伴,在亚洲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的情况下,由于定位和业务重点不同,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
&&& 目前,日本和美国是亚开行的前两大股东,分别掌握着15.7%和15.6%的股份份额,尽管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就已超过了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但中国在亚开行的股份仅有5.5%。份额少,又没有话语权,其实不仅中国,近年来亚洲发展中国家均对现行国际金融秩序表示不满。亚投行的诞生无疑会给世界的平衡发展提供一个新支点。
&&& 根据规则,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亚洲银行,要获得他们的贷款,都要在政府透明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通过考核;不仅如此,还有环保、雇佣、招投标等方面的多种要求。
&&& 楼继伟表示,亚投行将设立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层管理架构,并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高效、公开和透明。目前各方正在认真研究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治理模式和经验,并广泛听取包括非成员国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在内的有关方面意见。
&&& 金灿荣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很官僚主义,贷款非常慢。我们设立亚投行就是希望在这个方面有一些突破,提高贷款的效率。”
&&& 成立亚投行与中国经济和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财政部财科所刘尚希表示,“经济发展到这一步,对基础设施需求很大,我国的‘一路一带’战略,也需要有一个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机构。”
&&& 亚投行筹建时间表
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在印尼首次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
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
筹建亚投行首次谈判代表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的议事规则和工作计划等事项,并为正式启动亚投行章程谈判做准备。至16日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印度孟买举行筹建亚投行第二次谈判代表会议,各方就亚投行章程草案进行了首轮磋商。
英国、法国、德国、卢森堡、瑞士、奥地利等6国官方确认将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
创始成员国申请截止日期。
公布意向创始成员国名单。
完成亚投行章程谈判并签署。
2015年底前
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亚投行。
编辑制图:《中国经济周刊》采制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麦其)
&& 其它&&头条
&&nbsp&&nbsp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全总及外省工会
省直机关网站
本省党政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
版权所有:山西省总工会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东缉虎营1号 电话:
晋ICP备号 copyright &copy 2005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in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加入亚投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