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带动园区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级

以创新加快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作者:吴昀国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重点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们在这里举办此次会议,可以说是完全契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特别是这次会上提出在国内国外双边互建产业示范园区和电商示范园区的发展目标,更是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园区转型和“一带一路”战略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形成了立体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格局。我相信这样的制度设计和模式创新,将会加快推动企业和园区的转型升级的步伐,并进一步开拓中国企业、园区走出去的空间。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其自身也肩负着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自身转型升级的使命。现在园区模式和其创造的经济效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的成功案例表明,产业园区不但能够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还能通过资源共享、消除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问题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也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园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加快推动园区转型升级,要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来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天的大会上,很多园区的代表都作了精彩的发言,也就一些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初步形成了共识。
  首先就是要重新进行园区产业规划和定位。要从依靠园区优惠政策向构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转变,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转变,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关键性企业进驻园区,并以此为龙头建立起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逐步培育和发展起产业集群,并进一步强化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信息咨询和中间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其次是要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通过控制产品价值链的优势核心环节,延伸优势产业链条,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优势产业链,并把这些主导优势产业链做大、做强、做高、做长,实现从招商引资到“选商选资”的根本转变,实现园区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
  第三是要强化产业园区的外部联动机制。从当今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来看,技术层次在不断提升,已呈现出由单一制造业转移向整个产业链转移、由单纯考虑劳动力成本向考虑综合商务成本转变的趋势。从国内产业转移看,则出现了“北上、西进、郊区化”的趋势。我们要注重这些趋势和特点的变化,通过与国内外园区的交流、沟通和协作,特别是与国外高新技术集群的联系,清楚地了解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进一步提升我们园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水平。
  第四是要强化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建设,为产业园区企业交流搭建平台,比如这次的活动就为我们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的机会。希望会后我们大会主办单位和新成立的中国企业园区国际合作联盟和中国企业培训国际合作联盟,能继续为大家提供高端的、定制化的服务,帮助我们的园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和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中寻找到新的商机。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国家战略相关规划的出台与落实,我国投资和产业分布的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带内相关企业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新机遇。广大企业应该将自身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战略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将自身的资源配置和区域布局与国家战略规划结合起来,特别是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前瞻性研究,为可持续发展制定长远蓝图。
  这次的活动有阿曼、、苏丹等多个阿拉伯国家的驻华使馆官员参加了我们的会议,都明确表达了欢迎中国企业进行投资合作的态度,并愿意为大家提供投资、商贸和园区建设的咨询和服务,愿意为大家搭建一个交流沟通、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桥梁。
  我相信,只要我们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因势利导,巧抓机遇,做出特色,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在中国企业和园区的转型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本文系《中国企业报》集团社长在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首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上的闭幕辞,标题为编者所加,有删节)
(责任编辑:HN054)
07/27 19:0107/27 19:0107/27 18:5807/27 09:4107/24 02:0407/23 11:4907/23 02:2907/23 01:49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工作
& & & &昨日上午,省长陈豪主持召开省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强调要结合我省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着力抓好围绕7类重大工程包和4类新的工程包进行梳理并积极争取更多重大建设项目进入国家盘子,落实好国家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便利企业注册,推进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政府服务和监督,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工作。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意见》。会议强调,当前我省正处在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主阵地、主战场,全力打造开放型、创新型经济,推进产业向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迈进。以园区的转型升级带动全省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带动全省跨越式发展。要把园区主导产业定位放在重中之重,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和关联配置为方向,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着力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要集中力量推动重点园区发展,省级着重推进10个千亿元园区建设,州市重点推进50个百亿元园区建设。要深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大胆创新产业开发、建设和管理模式,坚持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推动发展。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和《云南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云南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同意成立云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对全省城乡规划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论证和审议。会议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编制水平。高度重视并编制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及地下管线(廊)专项规划,科学合理地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好,地下管线(廊)建设好,做到地上地下相统筹。要坚持开门做规划、科学谋发展,使我省各类城乡规划更加突出时代要求和地方民族特色,更加符合云南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要强化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提升规划的执行力。  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年)》。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以安居房建设和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产业培育壮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寨环境整治、劳动者素质提高六大工程,通过3年努力实现相关工作目标,全面改善和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沿边地区人民群众率先脱贫、实现小康。  会议审议通过第一批省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了省发改委等第一批10个省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将向社会公布。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决定废止11件政府规章和20件规范性文件,对67件政府规章和126件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8500.00元/平米
2.00元/平米*天
6800.00元/平米
5200.00元/平米
35000元/㎡
27000元/㎡
3000元/平米
20000元/平米
5000元/平米
风险提示:本网站所刊载的房产、家居信息仅供参考。参阅本网站所刊载信息的人士, 如欲进行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有关的任何交易行为,请以政府主管部门公示信息、房产、家居生产者、销售者或者其他法定权利人的公布信息为准。本网站不对所刊载的房产、家居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合规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构成任何交易要约、承诺或者类似意图。本网站所刊载信息如出现任何错误或者疏漏,我们将本着发现即更正的原则,尽量予以完善。敬请各位阅览者注意及知悉我方立场。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京ICP证030367号苏州工业园区DD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
【】 【】&
【字号&&&&中&&】
为开发区高端转型作示范
――园区探索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系列报道②
&&& 产业优化升级,是推动开发区“高端转型”的必由之路。苏州工业园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持续优化“存量”、全力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同时,不断提升“增量”,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打造中国开发区的升级版。
&&& 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50多家
&&& 全区七成外企建有研发机构
&&& 贝克曼库尔特是世界实验医学领域中仪器设备、试剂、应用软件开发和制造的领军企业,其苏州公司在园区已扎根18年。今年10月,贝克曼决定在园区再展拳脚,把仪器新厂及研发中心放到苏州,进一步提升其检测分析仪器及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能力。贝克曼苏州公司总经理高国政表示,中国研发中心的设立,可以分享园区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无限商机,预计2019年在苏州研发的新一代分析仪将卖向全球。
&&& 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这是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极具标签意义的两个名词,它在推动区域外贸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园区有这么一组数据:&
&&& 1994年至今,已集聚外资企业5400多家,占全市开发区总量近三分之一,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50多家。园区以占苏州3.4%的土地、7.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但是回望过去21年的高速发展,一份靓丽、丰实产业地图的背后,却深藏着园区对于“贴牌”“代工”、低端加工的警醒。
&&& 近年来,园区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为目标,深入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在持续优化“存量”、全力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同时,不断提升“增量”,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促进区内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共享中心、管理中心类的功能性机构,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三星高世代液晶显示屏、IBM全球交付中心、礼来胰岛素、沃尔沃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等一系列高端外资项目花落园区;百特医疗研发中心、德尔福研发中心、罗氏诊断等外资研发中心相继“落子”。目前,区内70%的外资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经江苏省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占苏州全市的近“半壁江山”。
&&& 园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致力于探索外资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机制,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抢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机遇,积极引进高端产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销售、总部等职能。鼓励区内优势跨国企业主动实施兼并重组,将集团海外高端产能转移到园区;鼓励现有企业主动加快转型升级,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提升技术水平,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新的业态;鼓励企业从制造环节向服务延伸,使加工制造向投资、品牌和生产性服务升级。加强对产业链前端设计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发挥其对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园区将构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探索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融合发展机制,鼓励有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内资加工贸易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完善落实促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措施,引导加工贸易企业积极开展内销,扩大国内分销业务,强化本地化配套。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鼓励企业实施节能规划、使用节能技术,减少对资源要素的依赖。
&&& 互联网+制造业激发“耦合效应”
&&& 工业4.0成企业转型升级“利器”
&&& 江南嘉捷是国内电梯行业的龙头企业,年产电梯近2万台,在10年时间里产量翻了10倍,但是员工数量依旧保持在250人左右,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依靠的是车间里一排排的自动化生产线。“之前一个部件要20个员工完成,且流程很长,但是现在只需一名员工负责处理异常情况。”公司制造部负责人介绍,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不仅节省了人力,更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今年初,江南嘉捷又建立行业领先的远程监控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掌握每台在用电梯的实时运行状况,把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相结合,产业能级快速提升。
&&& 近年来,园区积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探索扩大工业智能化应用,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 今年10月25日,中德工业4.0技术展示创新中心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成立,一条全球领先的工业4.0全自动流水线亮相,流水线展示了人机交互机器人、平板式电脑信息控制系统、信息集成车间管理系统等诸多智能制造的前沿技术。这条装配流水线不仅用于展示,还能用于实际操作运用,它可以被拆分成很多基础模块,模拟不同的企业形态,为企业提供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培训,提升现代制造业水平。
&&& 工业4.0,在苏州工业园区早已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成为众多企业实实在在的转型升级“利器”,激发了互联网+制造业的“耦合效应”。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是博世在中国的最大生产基地,近年来打造人、机、物全互联模式,实现物料自动配送,设备运行预警、远程实时检修,实现价值链的最优化,其工业4.0项目已经成为示范样本在多家德国工厂推广应用。
&&& 《总体方案》提出的“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园区已积极实践,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信息化环境,提升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销售网络,优化生产经营流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新产业和新产品,促进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
&&& 纳米“金丝线”串起新兴产业
&&& “三驾马车”年均增长约30%
&&& 一滴“纳米药水”让电视机的显示屏升级换代,一层薄薄的纳米膜让普通透明玻璃直接播放电影,一根无痛纳米微针让病人免去打针之痛……5年间,园区的纳米企业增加4倍,产值增长7倍,纳米技术已经渗透进了30多个产业领域,就像是一根“金丝线”串起了园区的新兴产业。
&&& 今年,园区纳米领域动作频频。9月25日,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揭牌,全省纳米技术产业领域的“大脑”、“中枢”落户园区并启动运作,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在高温超导、表面催化纳米诊断等领域突破10至15项重大关键技术,培育20至50家行业地位高、规模大、成长快速的重点企业,推动5到10家重点纳米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10月7日,“江苏?安大略纳米技术创新中心”成立,这是继芬兰、荷兰、捷克、伊朗之后,苏州纳米城迎来的第五个国际纳米技术创新中心,纳米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的国际化步伐加快。
&&& 2004年开始,园区相继提出了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纳米技术产业三年双倍增等产业转型“大计”。纳米作为“1号产业”被响亮提出,其影响力迅速扩大,成为国内领先、全球瞩目的园区新兴产业品牌。在园区,有“一粒米”的神奇,还有“一片云”和“一颗药”的精彩。“云计算”和“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与纳米产业组成了推动园区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三驾马车”。当前,MEMS、微纳柔性制造、氮化镓等领域产值增长迅速;医疗器械开始规模销售,一批新药陆续完成临床实现上市;智慧云、健康云、教育云等云计算产业初具规模。“三驾马车”年均产值增长都在30%左右。
&&& 园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发展机制。加大政策、资源等倾斜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科研院所、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实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探索专利导航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将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区域主导产业。根据《总体方案》,园区将深入实施自主品牌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政府采购政策,建立政府科技经费购买专业服务机制,不断增强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活力。
首席记者 钱怡
《苏州日报》日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版权所有
苏州工业园区计算机信息中心管理维护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定位,推进产业集聚,促进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我市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现结合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产业强市”战略,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为方向,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化、链条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全市工业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经营、从资源优势转向创新优势、从分散布局转向融合集群,实现我市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特色化,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就业带动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依照现有产业基础,科学编制规划,细化产业分类,壮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内生增长动力。(二)坚持分类引导、集群发展。根据现有条件和资源禀赋,合理确定全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围绕区域分工和错位发展,科学确定各地发展重点和方向。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推进全市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三)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及高端人才,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致力创新驱动,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四)坚持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绿色低碳、清洁安全发展。三、产业定位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全市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电装备、家居制造四大特色产业和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智能电网四大新兴产业。按照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定位要求,各地原则上选择2个特色产业和1个新兴产业,努力形成科学合理、优势互补、配套完善的区域产业布局。沭阳县:重点发展2个特色产业,纺织服装(针织、包覆纱、窗帘、布艺)、装备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纺织、食品、包装专用装备,储能电池);重点发展1个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新型电声元件、新型片式元件)。泗阳县:重点发展3个特色产业,纺织服装(棉纺、家纺、丝纺、品牌服装)、家居制造(家具、橱柜、地板)、汽车配件(汽车轮毂)。泗洪县: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机床、泵阀);重点发展2个新兴产业,电子信息(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力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移动终端产品、光电子器件)、新型膜材料(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其他膜材料)。宿豫区:重点发展2个特色产业,食品饮料(啤酒酿造、方便食品、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环保设备、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1个新兴产业,新型材料(高性能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光伏新材料、共性基础材料)。宿城区(含运河中心港产业园):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纺织服装(高档服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制服、毛纺);重点发展2个新兴产业,绿色建材(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建筑组件、玻璃深加工、建筑工业化)、智能电网(互感器、组合电器、电力电子器件及装备、智能在线监测)。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食品饮料(乳制品、果蔬饮料、焙烤食品);重点发展2个新兴产业,智能家电(空调、冰箱、冰柜、洗衣机、小家电及配套核心部件)、光电(电容式触摸屏、光热发电系统集成及关键设备)。市湖滨新区:重点发展1个新兴产业,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聚酯材料、碳纤维材料)。苏州宿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精密机械(自动化工业设备、高端精密零部件);重点发展1个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计算机终端、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微电子技术、网络通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市洋河新区: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食品饮料(白酒酿造及包装印刷相关产业);重点发展1个新兴产业,生物科技(高端保健品、新型酶制剂、生物育种)。四、主要目标(一)规模总量。到2020年,全市四大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500亿元,四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四大特色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80%左右。(二)集聚区培育。到2020年,培育5个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集聚区,6个超200亿元的集聚区,6个超100亿元的集聚区。(三)企业培育。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年均增加150个;全市形成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8个,超50亿元企业30个。五、重点任务(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食品饮料产业。依托宿豫区、宿迁经开区、洋河新区食品饮料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酒类、饮料、休闲食品三大优势行业,培育竞争优势,扩大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中高端产品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酿酒行业,加强对高档白酒贮存、勾调、发酵、功能微生物酿酒等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增加名优白酒比重,引导白酒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对保健酒、啤酒的产品开发力度;饮料行业,大力发展茶饮料、果汁饮料、蔬菜饮料、含乳饮料和谷物饮料,鼓励发展低热量饮料、健康营养饮料;休闲食品行业,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营养化、保健化的烘焙、膨化、糖果等休闲食品。引导食品饮料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加快技术更新和改造,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2.纺织服装产业。依托沭阳县、泗阳县及宿城区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抓住国际国内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发展原料、棉纺织、丝绸、毛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打造混纺纱线基地、超细旦长丝及超薄面料制造基地、包覆纱制造基地、袜业基地和高档服装基地。原料行业,提升纯棉纱、混纺纱、涤纶纱等原料生产能力,加强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纱等产品开发;棉纺织行业,提升高支精梳纱、高档抗皱免烫面料等产品质量,研发高档特色布料、多种纤维混纺面料、交织面料、提花面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丝绸行业,研发复合型、差别化、功能性丝绸纤维及高档丝绸面料,发展丝绸装饰、家纺等产品;毛纺织行业,开发生产高支、精纺、轻薄型呢绒面料,加强对防皱、防缩、免烫、抗起球、多功能组合整理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提高产品品质;服装行业,提升服装设计开发水平,健全品牌价值体系,重点发展一批综合实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扩大新型高档品牌服装生产比重。3.机电装备产业。依托沭阳县、泗洪县和宿豫区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以及泗洪县电子信息产业园、苏宿园区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专用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计算机及周边设备、高效储能电池、电子元器件等,引导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精密机械和仪器仪表等产品。专用机械设备,重点研发公路养护机械、砌块成型成套设备、纺织机械、环保除尘设备等,提升专用机械设备制造水平;汽车零配件,改造提升现有汽车零配件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做大内燃机配件、油嘴油泵、涡轮增压器、汽车底盘、汽车轮毂等产品规模总量;计算机及周边设备,重点引进、发展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平板显示、应用数码、网络及通信设备等产品;高效储能电池,改造现有铅酸蓄电池生产工艺,重点研发锂电池产品,开发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储能蓄电池、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等高性能新产品;电子元器件,积极引进、发展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元件、磁性元件、敏感元件、微波元件等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鼓励建设各类研发平台,突破关键技术,促进产品优化升级,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4.家居制造产业。依托沭阳县、泗阳县、宿迁经开区家居制造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家具、橱柜、地板等木业终端产品。人造板行业,改造提升现有中高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等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发展以绿色环保、综合利用、复合材料、替代珍贵树种为特点的新型板材产品;木业终端行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家居制造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品牌家具、橱柜、地板、节能门窗、防火门、木制工艺品等终端产品。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开发新产品,逐步淘汰落后产品,促使家居制造企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化;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建设集创意设计、展示交易、制造检测、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家具专业园区,打造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1.智能家电产业。依托宿迁经开区家电产业园,以节能、环保、智能型家电产品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及其配套核心部件产业,突破变频、空调制冷剂替代等应用技术,开发变频控制模块和芯片、高效环保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直流电机、空气源热泵等关键零部件,积极发展厨电、中高端生活电器产业,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引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努力打造国家级家电生产基地。2. 绿色建材产业。依托运河中心港产业园、宿城开发区两个绿色建材产业集聚载体,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房屋建筑材料、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建筑组件、玻璃深加工、建筑工业化等,打造国内知名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节能环保型房屋建筑材料,以建筑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新产品为开发方向,大力发展新型节能门窗、功能性建筑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等;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建筑组件,以光热利用为重点,发展集光热产品、光伏玻璃、光伏面板、建筑安装龙骨为一体的建筑组件;玻璃深加工,围绕绿色建筑、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力发展钢化玻璃、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光伏玻璃等具有热反射功能、低辐射功能、自洁净功能的高端玻璃产品;建筑工业化,推动建筑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建立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3.功能材料产业。依托泗洪县膜材料产业园、宿豫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市湖滨新区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功能性膜材料、玻璃纤维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高性能纤维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等新兴领域,引导发展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技术,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功能性膜材料,重点发展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ET(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等;玻璃纤维材料,研发耐高温、抗腐蚀等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积极发展玻璃纤维布、玻璃钢、玻璃管道及其相关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功能玻璃、特种陶瓷、人工晶体和半导体材料等;高性能纤维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高强高模、抗燃、传导等功能的新型纤维;先进结构材料,重点发展耐腐蚀、耐高温、高压高强的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4.智能电网产业。依托宿城区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围绕输变电相关环节,大力发展互感器、组合电器、电力电子器件及装备、智能在线监测等产业,重点突破高压组合电器技术,抢占行业制高点,培育壮大智能电网产业。互感器,重点发展GIS配套互感器、电子互感器、光电式互感器,做大做强高压互感器领域;组合电器,重点研发、生产智能复合式组合电器等相关产品;电力电子器件及装备,围绕促进柔性输配电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变流器、电子开关和电子交流电力控制器等;智能在线监测,重点发展输变电环节智能在线监测技术。(三)扶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检验检测、电子商务、品牌策划、设备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与各专业研发机构、研究院对接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依托市湖滨新区、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加快建设云计算中心、科技创业园、软件产业园、文化创意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以承接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服务外包企业;鼓励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将工业企业生产辅助服务、售后服务、生活服务等外包给社会专业化服务企业;引导资源要素配置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业的转型升级。六、保障措施(一)编制产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要明确发展目标、产业细分方向,确定功能定位,坚持节约集约,防止分散布局。各地要根据产业定位情况,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二)强化要素支撑。对各地新引进符合产业定位的重大项目,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保证用地;符合相关条件的,积极争取土地点供指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集聚项目的支持力度。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水平,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三)转变招商方式。突出产业招商。各地要围绕确定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入研究产业链条和集聚规律,突出纵向延伸和横向集聚,梳理缺失环节和薄弱环节,采取“建链、补链、强链”等措施,制定本地“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编制招商项目,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补齐产业链的关联企业。突出专业招商。各地要根据产业定位,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实行专业定向招商。突出园区招商。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力军、项目建设的主阵地,要做到一切向招商倾斜、一切为招商服务,形成良好的招商和服务氛围。(四)推进载体建设。开发区是产业集聚的主战场,各地要引导具有相同要素需求的企业,相对集中布局;加快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提高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强化污水处理、尾废处置、供热供气、仓储物流等配套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优化检疫检验、报关通关、融资担保等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园区服务水平;支持建设产业研究院、科研工作站、产品检测中心,进一步提高园区协同创新水平;推进园区公舍、人才公寓等生活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对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的吸附力。(五)加大政策支持。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符合产业定位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填补产业链条的特色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各地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各地符合产业定位的重大项目优先推荐列入省、市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优先推荐企业争取国家、省各类专项资金扶持。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向确定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倾斜。(六)加强统筹协调。市级层面成立市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工作,研究制定招商引资考核、要素供给、优惠政策等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产业集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并对不符合本地产业定位而属于其他地区产业定位的项目,鼓励引导企业向相关园区转移。市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职责,加强对各地产业集聚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以科学务实的举措推动我市产业快速集聚发展。附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