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人大在职研究生)
(申硕无忧)
(人大在职研究生)
(人大在职研究生)
第三方登录:名师幽默的声音,考试重点和难点讲解,每天限额200张,抢完为止!改变,从这一刻开始!
你现在的位置:> >
201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会计城 | 日
来源 : 网络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例题&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国: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公有制经济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
【例题1&单选题】(2008年)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 )形式。
A.国家所有制
B.股份合作制
C.混合所有制
D.集体所有制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
【例题2&单选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 )。
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
【解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2、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所组成。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
[关注会计城官方微信,获更多新鲜、专业、实用资讯]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3465套总数:5835307套专访:3243部会员:371265位
当前位置:
&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政治教案:4.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政治教案:4.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人教版必修1)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1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18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
材料二: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2、公有制为主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特别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部分资产。
(1)国有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请同学们看刚才展示的材料一、二,它主要表明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怎么表达呢?请看教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因此,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经济单位属于集体经济?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有很多是集体经济,如: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县、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商贸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虽然不如国有企业规模大,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不如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但是,也是我国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35页波导手机的材料,并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波导公司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它里面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教师点拨:刚才大家学习的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内容,表明资产归谁所有。可是,这些公有资产用什么方式、形式来经营使用,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它可以是国家、集体直接管理使用,可以聘任他人管理使用,可以承包、租赁,也可以与其他经济联合、合作等等,总之,哪种形式有利于公有资产发展壮大、取得最好效益,就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当前,股份制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公有制形式。请同学们看教材35页,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
教师点评:上海电气是一种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通过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页,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两个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一局部地区、局部行业也可能不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缺有资源。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教师活动: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见课本37页
(2)私营经济
教师活动: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私营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见课本37页
教师引导: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较,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教师引导:除教材上讲的这几点外,从二者的含义上看,还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雇用劳动为基础。
(3)外资经济教师活动: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他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提醒学生注意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全部资产。并简略介绍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比较,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前面集体经济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集体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说法是不同的。(简单了解即可)
4、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引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生产关系状况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教师引导: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教师引导: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
教师引导: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状况,那么,折椅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教师引导:这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010-
初级经济师考试《初级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升复习指导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例题&多选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实行按劳分配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行计划经济
  D.达到共同富裕
  E.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D
  【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原因:
  1.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例如: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不够先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等。
  2.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
  3.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4.是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
  【例题1&单选题】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是( )。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理顺收入分配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保持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例题2&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
  A.社会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剥削制度、两极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其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穷人经济学&,(解决贫困难题,解决民生问题),是由诺获得者舒尔茨早在1979年提出的。不过,光是&穷人经济学&解决不了中国穷人的问
题,&穷人经济学&的前提是&穷人政治学&。所谓&穷人政治学&,就是要通过必要的财富再分配,帮助穷人脱离贫困,乃至走向富裕。
  【例题&多选题】( )和(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A.解放生产力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
  C.按劳分配的实现
  D.工人做了国家的主人
  E.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被消除了
  【答案】BC
  【解析】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本身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保障,而且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述
  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1)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4)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例题&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C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国: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公有制经济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
  【例题1&单选题】(2008年)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 )形式。
  A.国家所有制
  B.股份合作制
  C.混合所有制
  D.集体所有制
  【答案】A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
  【例题2&单选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 )。
  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
  【答案】A
  【解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2、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所组成。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七个人同吃一锅粥,为了分配公平,用什么办法好?
  【例题&单选题】(200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为了( )。
  A.拉开收入差距
  B.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C.适应多元所有制结构的要求
  D.满足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
  【答案】C
  【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按劳分配,劳动者以其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取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工资、奖金、津贴和劳动分红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
贡献进行分配。其具体形式主要有:利息和利润是资本的收入,租金是土地的收入,非公有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力的收入等。
  在收入分配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例如:
  海尔的分配:
  海尔是国有控股企业,按劳分配。
  联想:
  民营企业按贡献分配。联想集团几千元至几百万元,另有职工持股收益。
  个体经济分配:
  收入减除成本、费、税之后,归个人所有。
  【例题&单选题】(2009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应按( )参与分配。
  A.投入的实际数量
  B.投入者的企业性质
  C.在生产过程中的稀缺程度
  D.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
  【答案】D
  【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金牌网络辅导课程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8号北京科技会展中心2号楼10层10A()
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育路网-百万会员学习社区:
北京育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3
"; clipboardData.setData("text", text); } }, 100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