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
&&&&&&&&&&&&&&&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浏览次数:
来源:合肥日报
 视力保护色:
  8月6日,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委主任孙丽芳率调研组,就贯彻落实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来肥进行专题调研。副市长吴春梅主持汇报会并汇报我市有关工作。  在听取汇报后,孙丽芳说,合肥市贯彻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行动快、力度大,措施有效,开展工作扎实,有效推动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合肥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积极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希望合肥市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主动做好服务,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民族工作,在全省发挥好示范效应。  吴春梅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不断完善民族乡村发展差别化扶持政策,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委员单位帮扶制度,加快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发展民族乡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接下来,我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调研,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送去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关爱。怎样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地球军3779
利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减少冲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暂时没有找到,您可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江西日报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大江网-江西日报
省领导在资溪县新月畲族村调研
【字体:&nbsp
&nbsp 】&【】&
  本报讯(记者魏星)3月3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达恒深入资溪县新月畲族村,就加快畲族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陈达恒指出,资溪县要不断完善发展民族经济的思路,依托畲族村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良好生态优势,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做好苗木产业和畲族风情旅游产业文章,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魏民随同调研。
  陈达恒实地察看了该村的村容村貌和苗木种植基地,详细了解当地畲族群众生产生活、畲族文化、风俗习惯和产业发展等情况。当了解到该村近年来苗木种植面积已达700多亩,村民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苗木专业村时,陈达恒非常高兴。他指出,畲族村的发展思路清晰,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苗木产业,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致富的步伐,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陈达恒强调,资溪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要通盘考虑,加大政策倾斜,增加资金投入,落实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优惠政策。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大力挖掘畲族文化,把畲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促进畲族民族风情旅游的发展。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5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大江专题我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欢迎您来到临沧市政府门户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我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9:17:23
&&&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采取优先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水、电、路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先安排和扶持一批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重点抓好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的道路通行条件,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节水灌溉工程,认真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之路,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自2005年起,我市对在临沧境内人口38243人的布朗族和人口4128人的德昂族聚居村实施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发展项目。其中布朗族、德昂族聚居的73个行政村中,已列入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发展规划的有24个村(两个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达21792万元,整合其他相关部门资金258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7062万元,共实施了578个项目。受扶持的24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安全饮用水、有安居房、有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地;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纯收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扶贫开发纲要和两基攻坚计划提出的要求)。&&“兴边富民”工程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在耿马、沧源、镇康3县累计投入资金18.59亿元。2008年下达资金758万元,涉及镇康、耿马、沧源三个县的18个乡镇32个村委会,实施基本农田水利、道路建设、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开发项目。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有力地改善了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08年对全市四个特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制定出台了《临沧市扶持特困民族发展规划》,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户肯自然村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龙乃自然村两个省级试点已启动,投入资金128.2万元,其中民族专项资金扶持83.7万元,自筹及其他渠道争取资金44.5万元,以种植业、养殖业发展项目和特色民居改造、道路建设、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逐步推进特困民族聚居村综合发展示范项目。&&&&为认真组织实施好帮扶项目,我市加强了上海市民宗委对我市镇康县军弄乡哈里村的哈里和下寨两个自然村进行对口帮扶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组织实施了2008年度上海市民宗委对口帮扶12个自然村,补助505万元,实施种植、养殖、道路硬化、人畜饮水、房屋改造、农网改造、文化场所建设、沼气建设、灌溉沟渠、农村适用技能培训等10大类66个子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按照“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要求,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兴边富民示范村”创建工作。2008年共安排资金140万元(2008年项目计划跨年度2009年实施),实施人畜饮水、村寨道路硬化、产业发展、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5个项目,涉及凤庆、云县、临翔、耿马四个县(区)的5个乡镇5个村委会。&&&&目前,我市继续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积极采取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产业发展投入、推广普及农村科学使用技术等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今日临沧录入:hy&&&&责任编辑:hy&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便民查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东地区少数民族概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