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筑牢银行体系“6.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筑牢“防火墙”
――关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建设的思考
《红旗文稿》
&&&&期号:
&&&&作者:
赵利胜 郑友德
  职务犯罪是与国家公共活动相伴生的社会现象。建立和完善我国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事关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昌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长效机制。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大力加强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职务犯罪又称“腐败犯罪”、“职业犯罪”,主要是指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职能,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作为腐败的极端形式,职务犯罪极大地损害了社会正义,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和政治廉洁,是人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预防职务犯罪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管作用。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权力失控,产生腐败,从根本上讲,是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必须进行权力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不断改善权力运作的体制环境。首先,要在战略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目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等于唯经济是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存在。如果政治发展不能及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两者之间距离太大,必然为权力“寻租”、腐败泛滥提供空间。其结果,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一方面很可能被腐败分子窃据、挥霍,另一方面还要为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造成的额外支出“买单”。近年来,围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我们进行了以放权为主的权力体制的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权力下移又导致不少集体、单位甚至个人缺乏制约和规范。由此可见,仅有放权还不够,还必须在监督权力运行上做好文章。其次,要大力推进权力体制的科学化,使权力的配置和结构设计严格遵循权力运行的客观规律。针对权力体制中过分集中、缺乏制约功能的弊端,应当始终坚持把权力体制的调整和改革置于民主和科学的原则指导下进行,不断完善权力体制,强化监督制约。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权力腐败的滋生,通常呈反比关系。尽管民主政治不能保证完全根除腐败,但却是一道管用、好用的“阀门”,可以起到减少腐败发生和控制腐败规模的作用。实践一再证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和政治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努力实现二者之间协调一致或“同频共振”。
  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对腐败的惩治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原则,这是以法治腐,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反腐败斗争的法制化包括: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强有力的反腐倡廉的监督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完善的廉政法律体系,如反贪污的立法;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适应的,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装备良好、反应迅捷的执法队伍。当前,迫切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继续完善反腐败和廉政立法。抓紧制定强化反腐败、廉政建设地位的法律,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得到坚实的法律支撑;抓紧完善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法律,有效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抓紧完善对违法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惩治的法律,让“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进一步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改善执法条件,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坚持标本兼治方针,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再次,要发挥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作为司法机关之一的检察院,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全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发挥预防工作的整体效能。
  加强内部建设,不断优化执法环境。执法环境不好是诱发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而执法执纪机关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是优化执法环境的重要内容。优化执法环境,要求执法执纪机关严格执法执纪,不仅要态度坚决地反腐败,还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执法执纪机关必须紧紧依靠党委和上级机关领导,坚信党和国家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顶住压力,敢于碰硬,善于碰硬,狠刹说情风;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执法执纪人员素质;充分认识到个别人的干预不能代表党委的意见,迎难而上,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就检察机关来说,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和系统预防、部门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防止脱离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分工和定位的现象。可以说,优化执法环境除了执法执纪机关自身应积极努力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需要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外在的约束机制对于反腐败斗争是“硬道理”,但决不能因此而放松干部自身的素质教育。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从近年来陷入职务犯罪深渊的国家公职人员看,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在思想防线上出现缺口的。缺口一开,当五花八门的诱惑像潮水一般涌来的时候,便必定形成溃堤千里之势。教育当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行的。古人尚且懂得不能搞“不教而诛”,何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时代。必须持之以恒地、反反复复地、苦口婆心地对干部特别是身处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同时,也要不断改进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力戒教训的面孔、硬性的灌输、乏味的语言、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由感性层面向情感层面渗透进而向理性层面渗透的形式,润物无声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干部自觉奉行的精神形式。干部思想境界的提高没有止境,对广大干部的思想教育也没有止境,思想教育必须贯穿于干部培养、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教育预防与制度预防的关系。教育预防与制度预防都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要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就必须消除产生职务犯罪的主客观条件,而教育预防和制度预防正是消除犯罪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手段。另一方面,教育预防和制度预防两种手段,统一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之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必须承认目前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权力运作尚不规范,少数公职人员的封建特权思想尚未彻底肃清。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制度预防,健全法制,规范权力;通过教育预防,消除封建特权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考察那些廉洁成风、从未发生过职务犯罪的单位,基本上都是平时廉政教育搞得好并且各项规章制度相当周密完备的;反之,一个频频发生职务犯罪案件的单位,不是教育松懈,就是制度疏漏,或者兼而有之。由此可见,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教育预防是思想基础,制度预防是手段保障,必须双管齐下,不可偏废。   
  打击与预防的关系。打击和预防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坚持打防结合,“攥紧两个拳头”,才能切实收到现实功效和长远功效。打击并不是单纯地惩罚犯罪,更重要的是通过惩罚犯罪起到警示作用,预防再次犯罪,即案后预防。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击也是预防。而预防职务犯罪必须建立在打击的基础上,不打击就不能向社会表明职务犯罪的违法性,预防就不能获得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认同。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同志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打击优于预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是非常有害的,不但阻碍了廉政建设的进程,而且不能挽救一大批本可以避免犯罪的干部。既要治患于已然,也要防患于未然,不能“重打轻防”,更不能“只打不彷”,而要把打和防有效结合起来,把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扎扎实实地贯穿到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当中。
  治标与治本的关系。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在较短时间内控制职务犯罪现象,更重要的还是要彻底消除职务犯罪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治理职务犯罪。治标是治本的基础和必经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铢积寸累、久久为功的治标工作,治本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治本是治标的最终目的。一味治标,或者仅仅满足于治标,搞那些“一阵风”、“运动式”、“一会儿紧一会儿松”的短期行为,不仅对于长远的治本工作并无多大帮助,而且也会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陷入反复拉锯的恶性循环当中,把本来可以根治的“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顽症”。
  依靠群众与依靠法制的关系。法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保障,但是单纯依靠法制去搞职务犯罪预防还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这是因为,法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制度是死的,它的实施仍要靠人,需要国家机关带头践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二是法律制度由于其成文性,制定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其内容与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难以同步。法律制度自身的固有局限性决定了预防职务犯罪尚需结合其他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号召群众广泛参与。我们知道,预防职务犯罪是党和人民愿望的集中体现。做好这项工作,不但不能脱离群众,还要紧紧依靠群众,大力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在这里,要特别注意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即依靠群众并不意味着否定依靠法制,可以不受法律的制约而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依靠法制并不意味着否定群众参与,没有群众参与的法制,是少数人的法制,缺少阳光的法制,失去广阔深厚的社会基础的法制。我们常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依靠群众与依靠法制相结合,正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网站编辑: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不代表求是理论网立场和观点。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防火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