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云南省三保合一一还要买居民医疗保险吗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七省份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并轨 三保合一仍有客观障碍
专家:“三保合一”仍有客观障碍
《经济参考报》记者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天津、青海、山东、重庆、广东、宁夏、浙江等七个省份或社保统筹地区完成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合,并建立起统一的、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制度并轨后,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等,均可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省份内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实现统一的管理部门、筹资标准和信息系统。新农合基金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统一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从执行上看,绝大部分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和经办,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
“整合后的城乡医保制度优于原来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天津市财政局有关人士表示,制度合并的优势,一是居民就医定点医院范围、用药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服务设施目录实现了与职工医保资源共享。二是结算快捷省事,所有医保定点医院实现了刷卡就医、联网结算。三是门诊特殊病种增多,范围与职工医保相同。
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医保制度并轨任务进展仍然缓慢,何时完成改革至今尚无结论。
2013年4月份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曾要求,当年6月底前完成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等。然而一年过去,在我国多数地区,三大医保制度中城镇职工医保制度、城镇居民医保制度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计委统管。
“当前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间既有交叉又有断裂,管理部门的分散也带来了财政的重复投入和管理上的相互掣肘,存在着重复建设、信息不兼容的问题,管理层面也存在协调上的困难。”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机构、制度之间的隔阂,使不同的医保之间难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重复参保现象增加,导致财政负担和管理成本增大。此外,参保人在不同的医保制度之间进行转移接续也存在障碍“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整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势在必行。”
对于这一点,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整合医保体制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卫生财政与绩效研究室主任应亚珍表示,现行的三种医疗保险制度中,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有很多相同之处,最具融合的基础。两者的自愿参保(参合)、筹资标准、筹资主体等筹资政策基本一致,覆盖人群的经济能力、现有保障受益水平也相差不大,两者并轨管理几乎不存在政策障碍。
不过,她同时表示,城镇职工医保在参保政策、筹资模式及筹资水平等方面与其他两个保险制度的差异较大,特别是筹资水平相差5到7倍左右,保障水平的差距还客观存在。“所以,全国还鲜见把三种医保制度完全并轨的实践,即使有少数地区把三种制度整合在一个部门管理经办,也没有一个地方实现基金互通、补偿政策统一。”应亚珍说。
对于未来如何实现三大医保制度的整合,由国家卫计委组织编写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报告(年)》(下称“报告”)提出了两个思路。一是先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再与职工医保整合为全民医保制度。二是先将城镇地区的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以家庭为单位整合为城镇基本医保制度,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医保参加人口增加,新农合参加人口减少,待城镇化完成之时再考虑建立统一的全民医保制度。
但报告同时指出,这种整合路径必须正视城乡之间的差距,“整合进度不能操之过急”。采用“分步走”的战略,整合医保管理体制,可能是现实和有效的途径。(李唐宁)
[头条推荐]
订阅新华手机报
请点击进入&
24小时热榜
>>>>>>>>>>>>“三保合一”医保改革新进展
山东城乡医保与新农合并轨
保险学堂纵览
“三保合一”医保改革新进展
山东城乡医保与新农合并轨
发布日期:
导读:所谓“三保合一”就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实现统一。早在几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就提出“三保合一”,但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不少“挫折”导致多年来“三保合一”工作悬而未决,近日山东地区传来好消息,2014年全面落实“三保合一”,将整合城镇居保与新农合,统一由人社部门管理。
新一站向您推荐
xyz_product-vm-ins-product2“三保合一”带来的难题:医保管理权归属难定
原标题 [“三保合一”带来的难题:医保管理权归属难定]
  本稿来源:《健康报》
  编者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提出,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管理职责,做好整合期间工作衔接,确保制度平稳运行。事实上,“三保合一”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社会关注。对于老百姓和广大医务人员来说,关注的核心不是医保管理权最终花落谁家,而是整合之后,看病就医的费用能否得到合理分担,诊治方案的效果能否得到制度保障,有限的医保基金能否发挥更大的健康保障效益。从今日起,本报将刊出连续报道,展示业界对于“三保合一”的探讨与思考。
  ■管理权整合引发关注
  今年3月10日,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名为《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的报告,对于其中“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由一个部门承担”的表述,立即引发各方关注。
  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管理层面实行“三保合一”的改革决心进一步得以印证。
  然而,“由一个部门承担”所指的是哪个部门,接下来公布的一系列文件均未作明确说明。据记者多方探查,这一问题的最终答案将在今年年底前揭晓。
  目前,我国的3项基本医保制度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新农合由卫生计生部门管理。
  由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在筹资水平、资金来源和政策待遇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目前部分地区依据现实需要,将两项制度加以整合,探索出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但在不同地区,由卫生和人社部门分别管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我国客观上形成了4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存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步伐的加快,由两个部门分管医保制度造成信息不通、转移接续难以实现、农民工和学生重复参保等问题,医保制度“碎片化”早已广为诟病,医保管理权整合已成大势所趋。
  ■新农合艰辛十年结硕果
  事实上,按照国家当初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前身)的机构设想,新农合在起步之初原来也应由该部管理。只是,和职工医保有法律保障的强制参保不同,新农合是自愿参保,社保部门因为在基层收费“没有腿”,拒绝了新农合的管理职能。
  新农合起步之时,筹资水平仅有30元,其中个人出资10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再分别补助10元。这么少的个人出资,加上财政仅拿出的2亿元资金,却要保障8亿多农民的健康,这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卫生部门还是“咬牙”接了下来。一位参与新农合政策制定的卫生部门管理人员对记者说:“卫生部门是居民健康的终极责任主体,我们不能不管。”多地负责新农合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当初发动农民参合的困难。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副局长金道旭说,要农民掏钱太难了,要靠乡村医生一家一户敲门宣传,一点一点地把费用筹集起来。贵州省贵阳市卫生局合医办副主任赵艳芳说,除了卫生系统的人,还要请别的部门同志帮着去动员。据记者了解,当初为了提高参合率,有些地方卫生系统不得不自掏腰包,替不愿参合的农民交费。
  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全国筹资水平也从当初的30元,发展到2013年的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参合农民的补偿待遇水涨船高:2012年,新农合服务人次达到17.44亿,在乡镇卫生院一级的门诊实际补偿比接近50%,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平均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55%。2013年,这一比例有望再提高5个百分点,平均达到60%左右。(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仅用10年,新农合迅速发展为全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制度,即便是在筹资水平极低的情况下,新农合也一直提倡“实际补偿比”,而非人社部门的“政策补偿比”,用接近职工医保1/10的筹资,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历尽艰辛后,新农合的管理成效获得了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可。
  “三保合一”的规划提出后,医疗保险的管理权交给哪个部门,社会各界也出现了不同意见。
  ■戏剧性的国际经验与数字比较
  负责此次机构调整的中央编办曾在短时间内密集召开3次专家咨询会议,就整合医保管理权分别听取各方意见。富有戏剧性的是,卫生部门拿出的数据显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大部分国家的医保都由卫生部门管理,人社部门的数据则刚好相反。
  为了辨明数据真伪,中央编办只好委托外交部协助核实。
  关于外交部门的反馈意见,记者最新了解的情况是,目前,各国采用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分为免费医疗、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3个类型。其中,实行社会保险的3个典型国家,即法国、德国和日本,均从一开始就由卫生部门管理,部门整合之后,则由统管卫生和社保的大部制管理。
  刨除国际经验不谈,卫生计生部门提出的理由是,大部制改革将国务院医改办从国家发改委划入卫生计生委,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部门对于医改的统筹规划职责,而医保制度是“三医联动”的重要一环。人社部门的理由则是,医保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不仅名正言顺,而且还能规避卫生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而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是“公正的第三方”。
  2012年,新农合参合人口达到8.0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分别为2.64亿和2.71亿。从基金数量上看,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入合计4821.14亿元、居民医保基金收入为432.93亿元,新农合基金收入为1974.97亿元,另外,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为268.35亿元。
  一个在管理人数上占优,一个在基金总量上占优。从不同的角度看,医保管理权归谁似乎都有道理。
  ■是折腾,还是少走弯路
  对于国际经验的借鉴价值,两部门也各有观点。人社部下设的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1998年至2006年主要分管医保工作的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在今年4月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立足于改革实践,而不是立足于外国模式和虚妄假设。
  他认为,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问题早在上世纪的1998年机构改革中已经解决,那就是由当时新组建的劳动保障部(现为人社部)管理。他说:“把一个&朗若白昼&并经过改革实践业已解决的问题,又当作一个&尖端命题&来研究,不免带有&折腾&之嫌。”
  曾任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医院运行监管处处长、现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钟东波则认为,医疗保障制度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度自身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因此,简单地比较国际上哪个部门管辖的多和少,没有太大意义,关键要看内在的趋势和规律。
  当前,我国基本医保制度覆盖的人口已扩展至全民,医保的管理重点从如何筹钱转变为如何更好地“花钱”,制度的目标也从财务风险分担逐步转变为保障健康。钟东波认为,在此背景下,医保和医疗服务的结合更为紧密,卫生部门统管医疗和医保的优势也更为明显。
  对于医保管理权的争论,固然存在部门利益的博弈,但在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毛正中看来,争论是为了少走弯路、少点折腾。
  多位支持卫生部门的学者认为,医保管理权的最终归属,应取决于我国医保制度的根本目标,到底是为了确保基金安全,还是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让有限的医保基金充分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对于此轮大部制改革和机构调整,中编办副主任王峰曾表示,一方面要简政放权,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那么,医保管理权改革到底应分权制衡还是整合协调,有学者认为,当责任界定的边界清晰时,应该分权;当医保和医疗对医疗行为的监督职责难以划分时,责任内部化才是更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冯存真)
&&&&&&</div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2016年医改解决“三保合一”详解
2016年医改解决“三保合一”详解
  2016年医改解决&三保合一&:陕西率先移交医保管理权,具体内容请看CN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消息吧。
  医保由谁来管应尽快做出决定,惟其如此,才能更快地解决&三保合一&。白重恩强调,管理权归属迟不落定,意味着&三保&长期以来的割裂、重复以及给老百姓带来的异地结算等问题很难真正解决。
  医保归谁管,人社、卫计部门争论不休
  日前,《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下称&《方案》&)规定,陕西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后,将由卫计部门统一管理。城乡居民医保管理权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就在5月底人社部才首次宣布,全国已有11个省级单位明确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由人社部门统管。此举一度被视作人社部和卫计委管理权之争尘埃落定的信号。
  此前,两部门曾于2013年围绕医保管理权展开激烈争夺,未见分晓。如今,长达3年的公开争夺眼见落槌,人社部期待的一声脆响恐又延宕。
  变化陡生
  目前已有11个省级行政区全面实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二保合一&,山西、河北、湖北、内蒙古也已出台整合总体规划,上述省份均由人社部门统管城乡居民医保。而《方案》出台后,陕西则成为首个将管理权交给卫计委的省份。
  &人社部的重拳又一次打在了棉花上。&有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支持人社部门统管医保的专家对陕西的做法反应强烈。
  &十几个省份的管理权都交归人社部门了,陕西又交给卫计委。&长期关注医保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院教授郑功成不愿就此多作评论。
  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则更关心&二保合一&交归卫计委后,恐将造成与城镇职工医保的进一步割裂。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表示,陕西方案缩小了省内两部门在医保管理权上的差距,强化了两方的&对峙&,这很可能导致未来&三保合一&遥遥无期。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对陕西这种加强版&对峙&局面的出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朱俊生做出上述评价。
  一位参加了5月底人社部组织的&职工医保筹资与待遇调整研讨会&的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时就有多个省份的人社部门负责人向部里反映,由于在城乡居民医保统筹权的争夺中失利,省卫计委将目光瞄准了整个医保的管理权。
  这位专家认为,在32个省级行政区中,率先出台规划的15地的城乡居民医保虽都归人社部门统合。但陕西作为第16家生此变动,很可能就是出于上述背景。
  朱俊生表示,这可能会让省级人社部门非常焦虑,卫计委能不能拿走整个医保管理权,关系到省级人社部门的存续。地方卫计委的做法可能是游说省政府分管领导,一旦分管领导决定,人社部门就再无转圜余地。
  迟不落槌
  年初,国务院公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要求今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作出规划部署,各统筹地区于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意见》对统合工作的指导可谓详备,但唯独不提管理权的归属问题。只强调&提高统筹层次,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
  曾多次参与国务院及部门相关研讨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医保占财政收支及GDP的比例很高,关涉重大,&这很可能是中央和国务院之所以至今未能定夺管理权归属的原因。
  国家新农合专家指导组副组长王禄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医保占财政收支和GDP的比例可通过医保基金总量与财政收支相除的方式计算。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而人社部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1193亿元,支出9312亿元。
  新农合资金未算在内的情况下,仅城镇基本医保一项,就分别占到财政总收支的7.35%、5.30%。
  &我不认为部门竞争是坏事。&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江特聘教授刘国恩认为,两套管理系统并行探索,互相竞争,有利于提升医保的管理能力。
  此外,刘国恩认为,不同省份两部门对医保的管理能力也多有差别,因此要允许各地根据自身情况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
  竹立家则表示,这种竞争是&医改进入深水区&的体现。而&进入深水区&就意味着很难对不同的探索做出&对&与&错&的判断,要允许各地做不同的试验。
  然而,中国医保处于条块分割、分疆而治的局面已久。
  作为世界最大规模医疗保障体系的新农合,2002年由中央提出,2003年开启试点,2007年全面推进,2008年人数超过8亿,完成&全覆盖&。
  城镇居民医保则在2007年开始试点,2011年底参保人数超过2.2亿,人均筹资水平略高于新农合,由人社部门管辖。
  分治带来的是高昂的管理成本和城乡居民的待遇差异,对&三保合一&的呼吁由来已久。
  也正因此,相比上述专家对竞争所持的乐观态度,蔡江南和白重恩有更多的担忧。
  蔡江南认为,医保由谁来管应尽快做出决定,惟其如此,才能更快地解决&三保合一&问题。白重恩则强调,管理权归属迟不落定,意味着&三保&长期以来的割裂、重复以及给老百姓带来的异地结算等问题很难真正解决。
  朱俊生表示,陷入部门利益的争夺意味着注意力无法投放到更重要的问题上。
  花落谁家
  陕西《方案》给误以为&大局已定&的人兜头一盆冷水,争夺长达三年,但双方的论点都无所出新。
  公开报道显示,这些理由甚至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当时,原卫生部就曾争取接管医保基金的管理权,而卫生部接管医保基金也被称为&一手托两家&。
  相比人社部门,主张&一手托两家&的卫生部门更容易陷入激辩中心。
  挺卫派认为,&一手托两家&,可以使协调成本&内部化&,减少部门间的行政摩擦和管理成本,还能平衡医保基金、医疗服务提供和医疗行业监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挺卫派的另一条理由是,没有医保管理权作为手段,卫生部门将难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蔡江南认为,不&托两家&就难做改革的论点难以成立。在他看来,医保支付等相关改革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监管确实能起到作用,但作用的前提是治理结构、服务价格调整等公立医院改革举措的到位。
  &上海做了这么多年的总额预付,还有新尝试的按病种付费,最后证明都是效果有限。&蔡江南认为,以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为抓手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公立医院的机制未能得到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不能本末倒置。
  反对&一手托两家&的挺社派专家强调,&管办不分&的情况下,如果医保管理权划归卫生,公立医院改革的压力就更加小了。因为这相当于用&自己的钱&养&自己的儿子&,没有改革动力。
  朱俊生也更倾向于人社部统管,不过他坦言,不论是人社部还是卫计委,都没有摆脱&管办不分&。卫计委是对医院管办不分,而人社部是对经办机构管办不分。效率低下、治理结构&官家独大&是两者共同的问题。
  &谁来管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相比之下,我更关心老百姓能否从中受益。&刘国恩说。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福建今年将实行“三保合一”&城乡居民医保并轨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福建今年将实行“三保合一” 城乡居民医保并轨
2016年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30元,三保(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合一……近日,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同时也是全省医改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2016年福建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发布,透露了我省卫生计生不少新举措。
关键词:“三保合一”
2016年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30元,其中政府补助标准不低于410元。同时,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年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45元,新增部分全部用于基层签约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试点。
同时,今年我省各地要将推进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硬任务,全面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医保管理体制整合。随着这一制度的建立,也就意味着,城乡居民保险制度的合一,不再分城里人跟农村人。
关键词:“三调一控”
会议提出,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运行机制方面,实行“三调一控”。“三调”就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一控”就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比如,在人事制度方面,将省属公立医院现行的人事编制总量核定制度改为根据医院床位数核定人员总量,编制使用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保障医院对人员使用管理的自主权。
(责编:林洪熙、施云娟)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推荐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 三保合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