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公司董明珠占格力多少股份信箱

董大姐又开腔:格力电器下一步要做芯片|董明珠|格力|新能源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董大姐又开腔:格力电器下一步要做芯片
  来源:&证券时报网
  4月11日,商城义乌“一日三会”,即2016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2016世界电商大会和2016世界微商大会。董大姐在此秀了一把她的“吸金力”,因为有她捧场的微商大会,人气旺得一塌糊涂。出场前,董大姐被一群媒体堵在休息内追问。
  从三年前与的10亿赌约,到2015年高调“秀”手机,格力手机虽然有了足够高的曝光率,但似乎没有多少人见过。因此,越来也多人在问,为什么格力要做手机?
  “格力的手机做得很好,做好格力手机根本不是问题。”不服输的董明珠称,手机已经成为每个消费者的必需品,只要有需要,就有市场,我们就应该去做。我们用最好的产品,用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服务,这个市场就应该是我们的。不是我们去选择市场,而是市场选择我们,这是我们不同的观点。
  那么,格力手机卖了多少呢?董大姐对此的回答是,是不是短时间格力不能做好手机?不会。短时间大家只能看到一个量的变化,但短时间不能说明格力做不好。做得怎样,取决于企业愿不愿意投入,愿不愿意培养人才,而不是我们能不能在这个行业做好。如果有技术做支撑,有品质来保障,我认为没有做不好的,只是一个时间,需要一个认可的过程。
  董明珠称,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格力造手机,也不单单是为了挣钱,逐利。我们想到的是,未来三、五年后,市场是一个怎样的需求,那我们今天就应该去做准备,做思考。
  下一步要做芯片和新能源
  冰箱、手机、电饭煲、新能源汽车,格力还要做什么?“正在研究芯片、还要做新能源”。董大姐如是说。
  在董大姐看来,用遥控器、手机控制的产品,不能真正称得上智能,智能应该更多体现在内涵里面。格力空调本身跟芯片有关系,现在我们要把空调和芯片捏成一个未来的世界,让消费者体验智能环境。
  不过,至于格力怎样做芯片,怎么捏合,董大姐就没有说了。很快就透露了另一个重磅,“新能源,格力研究院已经成立两年了。”
  当下,做新能源很时髦,董大姐的回答也很“高大上”:这是以后我们人类生存必须面对的事,我们的资源,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消耗尽了以后,未来子子孙孙又怎样延续。所以,我们不能在未来资源消耗尽了以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新能源是一个必须要研究的东西。
  董大姐的格力新能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停牌中的格力电器(19.22 停牌,买入)一起收购——拟收购主营新能源汽车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不过,董大姐却说:“新能源太多了,比如说我们通过采集热量,让它变成能源,这就是新能源。新能源不仅仅是指新能源汽车。既然能通过采集热量发电,服务的对象不仅可以包括汽车,还可以是所有领域,为什么要单一指汽车呢?”
  董大姐的多元化逻辑
  “格力有那么多产品,又是大松品牌,又是晶弘冰箱,然后还有手机。这就像盖高楼大厦,该多少层不重要,关键是地基。我们现在地基很扎实,现在我们开始盖100层楼了,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几年前,董大姐自己也曾在日本买电饭煲,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的海淘大军,她为此震撼。“我觉得,中国没有理由做不好电饭煲,我们中国很多企业做了几十年的家电产品,难道一个电饭煲做不出来?格力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做好一个电饭煲,根本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这一次做电饭煲,格力就非常成功,只不过很多消费者不一定了解。
  “格力做冰箱,打格力的牌子,市场肯定会起来,为什么要打晶弘、大松的品牌?”董明珠称,格力做得好,这一点国外很多人都认同。但是,一个格力,不能代表中国制造就好。在很多国外人眼里,中国制造就是低值、低价。中国制造都没有得到认同,格力做得再好,是不是也会受到影响呢?所以,这是格力为什么多品牌的原因,我们就是想让更多的品牌,走向世界。
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马斯克有很多人生目标。和其他所有人不一样的...
双摄像头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手机有限的空间和追求成像质量之...
我认为苹果并没有抛弃3.5mm接口,只不过是将这个接口整合到Light...
SpaceX前四次通过海上平台回收火箭都遭遇失败,这次回收成功对其而言是重要里程碑。
“资本寒冬”反思分享:在创业融资的过程中,哪些坑你需要注意,哪些地方你需要警惕?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的真面目,她到底有多狠!(确实震撼)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的真面目,她到底有多狠!(确实震撼)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的真面目,她到底有多狠!有人说:她走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她霸道强悍,六亲不认。无可否认的是,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来源;综合自央视一套《开讲啦》、正和岛一、董明珠,格力集团董事长,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成功之道!来源:央视一套《来讲啦》二、董明珠:没有实体经济,马云就是死路一条!董明珠在各种场合表达过对中国企业“怒其不争”,在新近演讲中,她表示,中国家电企业,连组织结构都是按照外国人的结构来设计的,当年有人甚至劝她把总经理的头衔改成“总裁”,她回应:“空调不好,什么裁都没有用!”对于互联网,她再次强调:没有互联网我们依然能活下来,但是互联网没有实体经济能活下去吗?究竟在互联网时代能做什么,她认为一定要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以下是她的最新演讲实录。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演讲:董明珠整理:包妹人才既要有技术,又要有人品我们今天问什么叫做人才?他可能没有文凭,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成人才。我衡量人才的标准是要不要留在这里,不是你懂得一点技术就是人才。因为一个人不爱企业,或者他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于企业来说他就不是人才。把人家的专利修修补补,有一点改造,这是经不起推敲的,也经不起市场竞争的,所以根本不是什么专利。那我们格力电器什么时候才真正有专利?从2012年开始,我们每年现在是5000项专利,而且这里面很多的专利都是我们发明的专利。那时候我们来了一个清华博士后,当时博士后好像懂专业的就有两个。但是这个人给我带来了什么?我们跟他说你懂技术,能不能从成本上给我们做研发?因为我们有300%到400%的成本,我们有材料的亏损。他来了之后我们就希望有突破,结果他做了一个产品出来,这个产品出来给我们降低大概40块钱的成本,我们那时候很成功,但是我们觉得这40块钱的成本宁可不降,因为是按照偷工减料的思维去做的。这款空调叫小蜂蜜,空调使用的时候不知道是开了还是关了,这样的开发技术我们根本不认同。当时有一个问题,我们的一个技术每天都有人请客吃饭。很多人到我们这里都说原来格力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竟然天天有人请吃饭。他的精力没有用到技术上,我们的产品能不能用,是技术系统说了算。所以我们的技术系统不是以产品标准来设定你符不符合要求的,而是给了我多少好处,所以我当初坚决把他开掉。我说你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我们格力,格力不注重人才,这样影响多坏?我说我认为这种人不是人才。当时他就走了。我们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企业家,如何用人才?你要问自己,我是人才吗?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人才,你要想想国家在哪里,为国家做了什么,我觉得这就是人才。因为只有拥有这样的抱负才能做出重大的,或者是正确的决策。前段时间人民大会堂终于用上了格力空调,2000年我到人民大会堂,用的不是我的空调,我特别生气,因为你没有大机组,离心机你做不了,你乖乖地只能用别人的。我发誓以后一定用上格力的,十年以后用上了。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研发出来技术,我们国家的核工业产品出不去,出不了国家,为什么?因为它冷却部分必须进口,冷却设备中国没有人造,一旦核工业产品走出国门到别人国家的时候,那个国家为你配套,冷却设备卡着你的脖子,所以走不出去。但是现在我们的核工业产品可以走出去了,因为里面的冷却设备是我的。没有实体经济,互联网活不下去曾经在哈佛大学有一个案例,是我们中国的案例,这个案例是什么呢?有关“售后服务好”的案例。我想一个真正好的设备需要售后服务吗?如果把售后服务作为自己的支撑点,作为自己的发展,你还有市场吗?我买一个空调坏了怎么办?但是消费者真正内心不是担心坏了谁给我修,他更期盼的是不要售后服务。但是我们在哈佛大学的案例只有这样一个案例,别人认为中国的产品还能好吗?别人讲的是技术案例,而我们讲的是什么案例呢?所以我当时提出来没有售后服务是最好的服务。作为制造业来讲,要强调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就是企业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消费者需求作为你的一个概念来放大和欺骗消费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大家都讲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什么?我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没有实体经济,工具干什么用?没有实体经济,马云就是死路一条。我们1400亿销售,甚至以后越来越多的时候,没有互联网工具我们依然能活下来。但是互联网没有实体经济你能活下去吗?前天我在上海的时候听一个老师在讲,美国把互联网用到科技里去了,德国把互联网用到实体经济里去,用到制造业里去了。我们中国把互联网用到运输领域,都是网上买东西。究竟我们在互联网时代该干什么?同样给实体经济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要改变别人。我们要走的是世界上领先的技术,只有你领先别人,只有用你的技术改变消费者的使用,给他带来生活的改变,这就实现了我们的价值。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过不同的时期。我们从1995年进行营销改革以后,紧接着开始注重质量,你格力凭什么说比别人好?这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格力空调里面重视鼓风机,保证比别人系数高一点。所以,你用材料堆出来的所谓的产品质量,依然没有竞争力,依然不会得到世界对你的尊重,因为你没有创造技术。我们的官司太多了,别人都偷我的专利一个企业是不是能做得很好,并不是买一个技术回来,我们现在在哪里买技术呢?我们现在有竞争点。因为技术永远是在发展的,今天他卖给你的时候,意味着他可能有新的技术在储备。就像我们格力电器一样,现在双级压缩机中国最高级的是我们发明的,现在我更高级的出来了,才能卖双级的。格力空调要比外面的其他空调节能一半,什么概念?他用100块钱,我们就要50块钱。我们买别人就能买来吗?是买不来的。需要自己突破,自己研究。但是互联网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我觉得好处很多。除了这点以外我们还在不断的研究。我现在不仅发明了无风空调,这是我的专利。我们格力电器开股东会的时候大家说,因为我们的财务审批制度要加费用,好像是100多万,1000多个项目100万的审计费大家说很低。我要看他的速度,你做不就做,不做就拉倒。但是有一条,我的法务费用提高,因为我们的官司太多了,别人都偷我的专利。我讲雷军的小米是小偷,我怎么会讲错呢?他不敢说。真的碰到我的人偷了我的专利,那我就打他,被打的人都不告我,你旁边急什么。如果小偷我放过他,我们的中国创造永远不可能强大起来。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经常说保护专利,怎么保护?每天拿我的专利卖几百万台,最后只给我两百万,他赚了多少?他还会偷。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小了。我们一个企业创新,一个研发技术,申请上亿资金投入一个专利研发,我们搞出来,轻而易举被别人偷了,那你气愤不气愤?所以我说打他还是轻的。靠这两点,证明格力电器有未来!首先我告诉大家,格力在2004年的时候,曾经遇到一次最大的挑战。当时我们政府希望把格力电器卖掉,2004年的时候我们的销售额138亿,如果我们同意卖掉的话,我们只能按净资产9亿,但是我想今天就没有中国自己的世界五百强。我们政府的建议也不能说错,他迫切地希望我们的城市有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但是你有没有想这个不是中国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有什么值得感觉自豪呢?所以当时我们坚决反对。后来这个买家就说,我们很奇怪,在中国已经收购了好几个企业,都很成功。怎么到格力就变了。因为当时我们的国有资产占了58%,当时我也强烈要求不能卖。结果外资企业告诉我,说给我年薪八千万,我们中国所有的合资企业经营者都是非常满意的,但是我说我不满意。你告诉我,我们中国有多少自己的品牌生存下来了?有多少好的品牌今天不存在了?因为我们的品牌基本上都卖完了,所以我们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有多少人了解中国?高露洁在中国生产,但是原来就是中华。当然还有无数的品牌。2004年我没办法,我就跑到省里去汇报。虽然我们才130多个亿,但是我告诉他几个数据,证明我们格力电器有未来。第一,我们走出去,学习外国的经验。但是什么叫学习?我们更多是模仿,不是学习。中国的家电企业,企业的结构都是按照外国人的结构来设计的,它的名称都是事业部,这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日本。我记得那时候我当总经理,别人劝我赶紧改名,因为“人家都是总裁,总经理显得档次不够”。总裁也好,总经理也好,空调不好,什么裁都没有用!所以当时找张德江汇报的时候我就说,格力电器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研发能力,但是说老实话,我们的研发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看看我们当时是什么样的背景。但是我们坚守十几年,我们改变了。为什么改变?是因为我们坚守,我们相信自己的责任,所以我们成功了。第二,格力电器从1997年开始到去年1400亿,我们没有银行贷款。我这个无贷款,很多人质疑,说我运营得不好,要资本运作才是好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大部分企业都是不行了,但我们的利润增长了50%。当时,我们卖与不卖,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当时省里跟书记汇报完了,书记还没表态。但是我想我是在为国企打工,我觉得作为一个国人我坚持了我自己的理想,也可以说我们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但是一定要卖,我们就没有办法了,非常不高兴。半个月以后,省里来了调查组,调查完以后决定不卖。我们用十年的时间,2004年到2014年的时间,我们给国家的税收是150亿。如果我们卖完以后,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多的税收吗?我们国家格力这个品牌就没有了。而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外国的,所以我们中国人养成了崇洋媚外的习惯。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基本的管理都没有,谈什么发展?格力从1991年开始成立这样一个股份制公司,然后我们到了2014年实现1400亿销售。1995年,当时我们的利润有1000万。但是我们当时的存款是多少?有5000万。如果从财务报表来看,这个企业不错,是盈利的。但是你再进行资产分析的时候,这个企业是一个亏损企业。那时候我们面临极大的挑战是什么?银行追债,上游追款。我们下游欠着。所以中国很多的企业是被这个困死的,没有诚信的环境。我承认的可能我不会实现,你承诺的也不会实现,互相之间在骗,我们企业怎么可能发展?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企业亏损?是管理出的问题。我们1991年的压缩机成本是700多块钱,但是1999年才消化完。这样的困难情况下这个企业怎么能谈发展?更不要谈你的技术。你最基本的管理都没有。我们1995年进行了一次创新,就是营销创新。彻底改变整个市场上的不良行为,或者说一种习惯。我们准备调自己的道路,要求必须打款才能拿货,很难,公司内部觉得都不可能,社会上更觉得不可能。但是我们知道难,到现在我认为春兰是我们的老大哥,做得最大,都很羡慕,但是几年以后就没有了。我们空调行业当时有400多家,现在剩下没几家了。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我们中国的空调2005年才实现能效等级,1995年日本已经有了变频空调。日本卖给我们的压缩机是人家淘汰的技术,甚至已经倒退的技术,卖给中国还赚你的钱,你还高兴。我们有一个企业说,我们的空调好,就鼓风机。其实没有风的是好空调,我们经常讲说空调病,为什么有空调病?是因为我们在享受温度的时候,风对我们有伤害了,可能会导致肩膀僵硬。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还吹自己的空调怎么好。注:本文源自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和凤凰创投共同举办的“中国制造2025新思维董明珠公开课”。由包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发表评论:
馆藏&31109
TA的最新馆藏您所在的位置:>>
董明珠:用自己的形象做格力最好的广告
& 17:17:10
核心提示:美国时间9月24日,包括格力在内的5个中国品牌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纽约时报》上刊发了5个整版广告,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 张钦
  美国时间9月24日,包括格力在内的5个中国品牌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纽约时报》上刊发了5个整版广告,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广告中的那句“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正是格力董事长、总裁董明珠两天前在格力总部珠海喊出的口号。从在珠海高调召集制造业高峰论坛,到次日董明珠形象刷红微信朋友圈,再到次日《纽约时报》的格力广告,这环环相扣的布局推广让董明珠再度“亮”了。
  任性董明珠自己代言格力
  “请成龙做广告要花1000多万,自己做广告一分钱不用花!”代言人期满终止合作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去年董明珠的这番话则让这件正常的事又成了话题。不过如果你只认为董明珠这番话只是为了博眼球的话,那就错了。此后不久,以董明珠为形象的格力广告就每天准时登上央视,先是董明珠与王健林搭档,此后则是董明珠一人披挂上阵。
  对于为什么用自己的形象,董明珠直言不讳,“请一个明星一年一两千万,自己做,分文不取,最起码为格力省下两千万,把这两千万让利给消费者,或者投入研发更好。”但事实上,在请明星代言成风的中国家电行业中,格力显然并不差钱。对此,董明珠透露了更深一层的想法,“其实初衷是觉得自己直接面对消费者,亲自给消费者一个承诺的形式挺好。”她还表示,“包括和王健林的广告,王健林也是免费的。理由也很简单,他比较信任我和格力,信任我们产品质量。我问他要不要广告费,他没要。”说到这时,董明珠格外得意,显然不是为了从王健林身上省下的代言费,而是外界对自己的认可。
  外界很多人把董明珠视为偏执的怪人,觉得她似乎不知道外界对她的看法和评价。但事实上,董明珠对这些十分清楚,身边甚至有团队在收集各种关于格力和她自己的舆情信息。也就是说,董明珠明知被质疑,明知遭嘲笑,她也坚持要把自己形象当作格力最好的广告。
  收入不高员工离职董明珠“随他去”
  其实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如今依然活跃的董明珠已经61岁,这个年龄即便对于男性来说也已是将届退休的年龄。虽然仅仅独掌格力大权三年时间,但年龄让董明珠也无法回避接班人的问题。对此,董明珠也坦言现在没有找到接班人。
  之前朱江洪退休时,董明珠已与其搭档多年,朱董二人共治格力使得董的接班水到渠成。但目前,在格力内部显然是董明珠一家独大,在其强势的背景下,不仅是谁能接班的问题,这位接班人将以何种形式在格力出现,都值得人们关注。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接班人将决定着格力的未来。
  事实上,擅长不按常理出牌的董明珠即便选择一名80后接班也不无可能。不过,董明珠一直强调的员工要有为企业奉献的精神究竟多大程度上能被80后、90后员工所接受?尽管是中国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空调企业,但格力员工的收入水平恐怕只能够得上是行业内的中等水平,这也是很多员工离职的原因之一。对此董明珠的表现是“随他去”:不能认同格力精神的人终究不会为格力做出贡献。但事实上,格力的核心人才都是完全自己培养起来的,当他们成熟后受到外界更多的诱惑而离去时,格力遭受的损失也不言而喻。
到底是想真正卧薪尝胆振作士气,还是“做秀博取同情”?从当事人的言论和事件的前后逻辑判断,这件事做秀博...
近年建成试生产的国家和安徽省“十五”计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一期工程...
企业新闻发布汇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格力董明珠呛声小米入股美的:两个骗子在一起
[摘要]她在公开演讲中称,雷军的企业偷了人家的专利,刚走出国门就被封杀,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它赔我两百万。
(腾讯科技配图)腾讯科技讯(乐天)12月14日消息,小米公司与美的集团今日同时发布公告,小米科技斥资12.66亿元入股美的集团,有意思的是,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今日在会场“呛声”()问他说,你手机做得再大,空气问题你解决了吗?环境问题你解决了吗?所以我讲每一个人在每一个行业有他的贡献,但是不能代表全部,或者你否定所有的人。这个是不对的。我当时在会场的时候,我曾经问过雷军一句话,5年以后你超过格力,也许会超过,但是我觉得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不是收入上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你企业的内涵,你创造了什么,你改变了什么,这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请问今天台下有多少人用小米手机?有两个人举手。为什么用小米手机呢?因为、华为贵,小米便宜。我买一个便宜货,我不是买了高品质的产品,概念上还是要清楚的。当然我希望——作为中国的企业——我希望雷军的企业走出国门,但是很遗憾刚刚走出去就被封杀了,你偷了人家的专利,一个偷别人的东西人还称为伟大企业?要是我的话我就不好意思说。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真正感动世界的是什么?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可能都是企业家,否则不会聚集在这儿,或者未来成就大企业。其实企业大或小并不重要,我是这样的看的。你今天是小企业,明天你可能成为大企业,关键是企业的竞争力是什么。我昨天参加陈伟鸿的鸿基金学院,他希望有更多的智慧,或者把社会上的资源集结起来,帮助我们更多的企业发展。他的题目就是改变,改变才能创造未来。什么叫改变?我们天天改变别人,但是真正成功的企业是改变自己。因为我们不能苛求别人原谅我们,我的产品不好求你买我的吧,同情同情我,帮我把数字搞大一点,我成为第一,明天就不会帮你了。昨天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听说小米和美的合作了,董明珠有点急,我急什么?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它赔我两百万,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如果有一天你的专利比我多,你的质量比我好,我真的有点急了,我得改变自己,我要加油了。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不要浮躁,不要只看到三米以内的距离,一个企业考量自己的时候,我赚了多少钱。我告诉格力电器在家电行业赚的是最多的,我从来没有想我的利润,你为什么得到利润呢?因为你的技术比别人好。现在我做了不要电费的空调,你要买用电的空调你就是傻瓜,这就是你的市场。你用你的技术,用你的诚信感动别人,别人就愿意买你的产品。我觉得一个企业不能靠忽悠别人,或者用简单的概念,赢得一个短暂的市场。为什么中国制造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我们说因为别人没有正视我们。为什么别人没有正视我们?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际社会对我们不公平,第二个是不是我们自己导致别人对我们不公?人家买过你中国的皮鞋,一个星期就坏了,皮鞋一个星期就坏了,别的东西还能做的好吗?肯定不行。所以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效应,很长时间中国制造就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我出国的时候,在美国的酒店里面,台上有两个耳塞,我一问服务人员说怕空调噪音太大堵耳朵的。虽然是百年企业,但是他们停留在原来的技术上,根本没有创新,所以被市场淘汰。外国人用了我们格力空调才知道什么是空调,空调没有声音,没有风。之前用空调的时候考虑风在哪里躲起来,风对人是有影响的。我们作为制造业,仅仅是消费者需要空调,我做出来空调就是好空调?不是这样的,应该从技术上突破。经销商表扬以后给我一个建议,能不能在泰国生产。我说这么好的空调为什么到泰国生产?他说我们消费者一看是泰国制造不用废话就买走了,但是看中国制造推销难度就大。经过这段谈话,我就说一定要国际化,全世界用的空调必须是格力。一个人要有信念,我们往往就是因为太考虑个人的得失,而失去了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我觉得格力一直在坚信自己的要走什么样的路。我告诉大家,格力一年投入研发经费就超过了40亿。我们现在已经有6个研究院,我接近8000个技术开发人员。我们现在拥有的专利,在中国制造业领域,中国的企业,不是空调行业,也不是家电行业,是所有的制造业里面,我们专利数排第四位。航空、华为、中兴他们专利都很多,但是我跟这些企业排队,我在中国排在第十位。有人讲格力电器就是董明珠的影子,当然作为一个领导来讲,如果你没有思想,你不能影响一个企业,不能激活这个企业,要你这个领导干什么?不管怎么样都有他(她)的烙印,格力的烙印就是奉献文化、创造文化、责任文化。我们一直坚信自己,我有这么强大的技术开发队伍,我现在有14000多项专利,这就是我的竞争力。大家都说董明珠太强了,总说人家不好,我声明一下,我不是说人家不好,我只是告诉大家事实真相。昨天我看到雷军在会上已有一篇演讲,但是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的,希望雷军走好。我希望他能改改,随着跟我赌了10个亿,我认为他跟我赌改成跟华为赌,跟世界上手机行业最顶级的赌,那是真正的赌。现在空气净化器也做,你做就做好,结果把日本的人挖来。还说我的净化器不赚钱,只换芯,我告诉你格力的净化器不用换芯,以后你们回去只买格力的空调。互联网时代、什么时代我们格力也不怕。因为有了这么多创新的人,你说我们今天没有空调了,电视没有了。我们平常要用的东西,茶杯没有了,只要有互联网,我能喝到茶吗?不能。所以互联网是工具,我一直认为互联网是工具,真正创造互联网的人是最伟大的人,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既然把我们锁定为传统行业,我们是必败无疑了?我告诉你,我们恰恰把互联网用足用好,我们是赢家。2011年的时候,我们人均产值99万,但是今年,用了两年的时间,我们人均产值已经达到了180万。你认为是不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竞争力。用格力空调,我在家里就知道你是不是使用,我知道你用我的空调会不会有问题?这不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难道互联网属于某一个人拥有吗?不是,属于所有愿意创新的人。
[责任编辑:sonicluo]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力董明珠简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