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2016并购重组名单股通过名单

并购重组概念股
企业并购重组是搞活企业、盘活国企资产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多采用现金收购或股权收购支付方式。随着并购数量的剧增和并购金额的增大,拓宽新的企业并购融资渠道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关键之一。并购重组概念股:大通燃气、恺撒股份、众信旅游、信维通信、东方国信。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讨论主题:
央企并购重组概念股名单
发表日期: 12:00:34.0
注册时间: 17:04:22
  加速重组央企 中投二号已进入最后审批程序
  被视为央企重组加速器的&中投二号&,或许很快就能起锚。
  11月18日,国资委相关司局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投二号&筹建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审批程序,一旦各部委讨论通过,该公司将立即启动运营。但该人士同时表示,&'中投二号'这个名称是外界赋予的一种称谓。这个公司的定位、架构以及运营模式等细节仍在讨论之中。&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投二号&草案已得到国务院认可,正向各部委征求意见。
  未经国资委确认的消息称,这家被广泛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暂命名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据记者了解,&中投二号&对央企的股权重组职能将更强,且重组方式更加&市场化&,或将成为资产规模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超越诚通和国开投
  &'中投二号'的成立,旨在接纳国资委下属资产规模较小、资质较弱的中央企业资产。&国资委有关人士透露。
  业界认为,一旦&中投二号&成立,国资委在资产管理方面将拥有&三驾马车&。另两家分别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投)和诚通集团(以下简称诚通)。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个权威渠道获得消息显示,上述&三驾马车&的说法并不准确,&中投二号&的股权重组职能将远远超越前两者。一旦按照预期模式进入运作,&中投二号&将成为资产规模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2005年,诚通和国开投先后成为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主要承担托管职能,集中处置央企的不良资产和辅业资产,以推进央企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
  与两家&前辈&公司的试点定位不同,&中投二号&是在筹备多年后,必须由国务院特批才能设立的一家大型国资经营性公司。
  一家外资投行北京代表处董事总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旦&中投二号&获准成立,其在国资委系统内将扮演核心的出资人角色,其资产重组能力将远远超过国开投和诚通。&或许,其他两家的相关托管资产未来将集中纳入新成立的'中投二号',从而使这家公司发挥更大的资产管理功能。&&市场化模式&重组
  据当前消息,首批将被放进&中投二号&的央企约10家,一些贸易类资产可能最先装入这家新公司。
  目前,国资委下属一共有132家央企,其中包括12家科研院所。&由于科研院所可能按产业链的方式进行合并,再加上只保留80家~100家核心央企,初步预计至少20家排名靠后的央企存在重组的可能性。&上述外资投行人士表示。
  至于具体的重组方式是采取股权划拨还是托管,国资委上述司局人士表示,&估计各种形式都有,但是核心原则是按照市场化模式重组。&据记者了解,被重组进入中投二号的企业,可以先采取托管经营,再与外部的同类企业重组,或出售给外部战略投资者。
  &外部投资者可直接参与被淘汰央企股权投资,从这一点而言,市场化模式得到了体现。但是,目前这只是在理论上被认可,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上述外资投行董事总经理对记者表示。他认为,真正担心的是,&中投二号&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聘用兼具国资背景,同时熟悉资本运作的高级管理型人才,这将决定其能否发挥真正的市场价值。(每日经济新闻)
  央企重组大戏火热上演 三十多家一年内完成整合
  编者按: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让所有行业陷入低迷,但同时也给行业内部整合带来机会。从今年年初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到随即而来的钢铁、水泥、家电、煤炭、电力、医药、铁路和汽车等行业内部整合潮涌,意味着2009年四季度到明年全年,重组将是中长期投资主脉络。
  特别是随着国资委制定的央企整合方案时间表在2010年即将到期,按照国资委原定计划计算,将有30~50家央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整合,这将为投资者带来一定交易性机会。
  两大主线把握资产整合的宝藏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个行业可以独善其身,然而&危机&就是&危&中有&机&,本轮金融危机就给国内的许多行业提供了绝好的整合机会。从年初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到随即而来的钢铁、水泥、家电、煤炭、电力、医药、铁路和汽车等行业资产整合的全面展开,预示着上市公司的资产整合在今年已经开始加速。尤其2010年是央企重组完成既定目标的最后年限,如果央企整合步伐不加快的话,目标恐难以实现,而央企加速重组必将推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格局的改变。
  那么,如何把握资产整合带来的重大机遇呢?综合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与各产业的目前动向,投资者可从两大主线把握资产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主线一:产业发展规律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产能过剩、成本上涨以及资金饥渴是资产整合的主要推动力。申银万国将其分为三种形式,即主业化、专业化和一体化整合。主业化:鼓励已经上市的中央控股公司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专业化:将不同的主业资产打包,注入相应的上市公司,实现模块化的整体上市;一体化:把同一产业链上不同位置的资产捏合成一个公司。这些投资线索反映出国家产业整合的大逻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各个行业进行资产整合的投资线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企重组的高发区同时也是产业重组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军工、有色、钢铁等大的领域。另外,行业集中度偏低的房地产、医药、家电和旅游等行业也值得关注。
  钢铁方面,七巨头或成重组主角。工信部日前透露,该部已组织制定《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培育三至五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并积极推进六至七家具有较强实力的钢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战略性兼并重组,以解决国内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等结构性矛盾。
  事实上,国内钢铁企业重组的步伐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2005年米塔尔洽购华菱钢铁到2006年宝钢收购八一钢铁、鞍钢整合本钢,到2008年河北钢铁旗下上市公司&三合一&预案出炉(即唐钢股份吸收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引入宝钢的广东钢铁集团挂牌;武钢和柳钢重组成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挂牌等;再到今年8月初,山东钢铁集团高层正式确定以及收购日照钢厂协议的签署,钢铁业的重组一直都在稳步推进。随着近期济南钢铁和莱钢股份的同时停牌,意味着山东钢铁集团启动整合旗下两大钢铁企业的步伐已进入关键时刻。
  目前国内钢铁产业重组格局已初步明朗,宝钢系、鞍钢系、武钢系、河北系、山东系、首钢系和江苏沙钢系七大巨头的格局已经显现。中信金通证券分析师李烈宏建议投资者关注首钢股份和济南钢铁。他认为,就首钢股份而言,从其目前频频的兼并重组动作来看,通过资产置换注入公司来解决其上市公司存续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煤炭方面,资源逐步向大企业集中。今年8月底,山西省启动我国规模最大的企业重组行动,矿井数将由2598个压缩到1000个。大型煤矿企业成为煤炭兼并的主角,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地方骨干企业经过省政府的同意,可兼并附近的中小煤矿。&看集团背景、看整合机会&是国金证券给出的投资建议。国金证券分析师龚云华建议关注集团/股份公司产能倍数大的公司、整合地方中小煤矿机会相对大的上市公司。从外延式扩张空间看,西山煤电、开滦股份、大同煤业、恒源煤电、金牛能源、国阳新能和平庄能源潜力最大。
  医药方面,以国药集团和上药集团为先锋的医药重组大幕已经拉开。9月16日国药集团与中生集团联合重组,有专家认为,未来国药集团可能以天坛生物为整合平台,将中生集团资产注入,打造以疫苗和血制品为核心业务的生物制药航母。此外,国药集团还可能收购上海医工院并以现代制药为平台在化学药领域拓展。等到国药控股香港上市、中生集团注入和上海医工院整合完毕后,国药集团旗下将拥有国药控股、国药股份、一致药业、天坛生物和现代制药五家上市公司。
  在上海市国有资产的优化布局以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部署下,10月15日,上药集团、上实集团公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本次重组由3项交易构成,1,上海医药换股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2,上海医药向上药集团发行股份购买上药集团医药资产;3,上海医药向上海上实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并以该资金向上实控股购买医药资产。安信证券高级行业分析师洪露判断,按增发后新股本计算,上药重组后年业绩分别为每股收益0.43元和0.52元。按照2010年业绩0.52元为计算基础,参考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30倍的PE,目标价为15.6元。
  而北药集团和华润系医药资产重组的不确定性较大。华润医药资产主要来源于重组央企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医药资源,直接或间接控股三九医药、东阿阿胶、双鹤药业、万东医疗等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北京医药集团不仅持有上市公司双鹤药业48.89%的股权以及万东医疗51.51%的股份,还持有北京赛科药业、北京紫竹药业、北医股份、中国医药研究中心、北京万东医疗装备公司、本元正阳基因技术、辽宁华源本溪制药、双鹤高科天然药物等公司。有专家认为,待到北药集团控制权明晰,合并重组才会逐渐展开。
  随着上海国资委将旗下医药资产整合完毕后,北药集团也有可能上演类似整合路径,即地方国资委强势介入,华润丧失控制权。当然也不排除华润进一步增持,并获得控制权的可能性。但是,只要是北药集团的控制权得到明确,那么旗下多家公司发展都有望获得大股东更多的支持,接下来整合重组也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另外,华鲁集团旗下的新华制药和鲁抗医药、太极集团旗下的太极集团、西南药业和桐君阁以及华立集团旗下的华立药业、昆明制药都存在资产整合的要求。
  家电方面,近期一系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火热进行中。如美的对小天鹅A的收购显山露水、四川长虹派高层进驻华意压缩、美的进军冰箱压缩机、海信空调家电资产作价25.4亿元注入ST科龙等。
  目前,家电行业虽然开始从价格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和技术竞争,但是产业规模化竞争仍旧是目前产业的一个热点。从目前各家电巨头的整合结果来看,美的通过收购荣事达、华凌和小天鹅,组成了&美的白电系&;海信通过收购科龙、容声,结合自有的海信品牌,已形成&海信科龙系&;再加上白电企业海尔电器和专注空调制造的格力电器,白电行业四大巨头格局已经形成。海尔、美的、海信三大企业的资本运作,再一次加速了行业进入强者恒强时代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9月15日青岛海尔首期股权激励计划的获批,增强了后续资产整合的确定性和紧迫性。中信证券分析师胡雅丽认为,在获得股权激励和严格的实施条件双重效应下,公司既定的资产整合和治理改善步伐有望加快。后续的主要步骤有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股权、整合该公司洗衣机和热水器资产、收购青岛海尔少数股东权益、解决关联交易问题等,这些均为海尔未来的增长打开空间。
  主线二:发展区域经济
  因为考核机制的转变、地方间的比肩效应和集团公司间的财富效应,让地方国企的整合和整体上市的步伐似乎比央企更快,以上海为核心的东部领跑区,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山西、湖南和湖北为核心的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工业区,这四大区域的上市公司表现尤甚。
  作为地方国企重组先锋,上海板块是最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重点区域。今年以来,上海国有上市公司整合悄然提速,上海广电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上药集团和上实集团纷纷展开资产整合。不久前,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介绍了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他表示,当前资本市场为上海国资重组整合提供了好时机,上海市国资委已经圈定了下一批即将重组的国有企业名单。此举意味着上海国资重组已经拉开大幕,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剑峰认为,相对而言,非金融国资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更多。首先是国资集团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及集团整体上市,可以关注的重点个股有交运股份、上海机场、爱建股份、华域汽车、亚通股份、自仪股份、锦江股份和强生控股等。其中上海机场曾在股改时承诺将虹桥机场注入到上市公司。另外,光明乳业、百联股份、中华企业、上海贝岭、新世界、中国铅笔、兰生股份和张江高科也具备资产注入概念。而上海金陵和金丰投资可能会剥离资产成为&壳&资源处理;双钱股份和上海梅林则有望引入外资重新整合。
  另外,在房地产业方面,上海国资委保留的3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集团:上海地产、上海城建和上海建工,其未来3至5年,将以多元化融资和项目储备为突破口,保持上海房地产领先的集团地位,旗下上市公司还有中华企业、隧道股份、上海建工。上海国企整合高潮是和当地政府换届及市府新管理层到位,还有地方政府的政绩目标密切相关的,这一点在分析其它地方国企整合行为的时候,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因素。
  同样,渤海经济圈是另一个重点关注区域。环渤海经济圈连接了东北、华北和华东,从狭义上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三省二市&,而广义上延伸到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环渤海圈特殊的地缘优势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承接国内经济增长的重心北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环渤海经济圈的正式确立,将对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企业的上市公司资产整合带来新的契机。
  1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研究人员认为,天津滨海新区三合一,且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将为当地的地产、金融和港口等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此前,天津港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9.51亿股转让给天津港发展。由此市场预期,未来将进行天津港运营资产的整合,提升天津港在渤海湾区域的竞争力。海泰发展8月13日也公布了资产整合方案,海泰控股以持有的天津滨海颐和投资有限公司100%国有股权和天津滨海思纳投资有限公司100%的国有股权认购海泰发展定向发行股份。
  除上述两大重点区域外,山西、湖南和湖北为核心的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工业区这两大区域的上市公司重组,早就进行得火热,如正在进行的山西煤业重组、湖南五矿集团整合、辽宁营口港和锦州港的潜在资产注入、股权重组、港口升级和新设施开发等。
  央企重组加速引领整合浪潮
  2010年,国资委确定央企完成重组后保留80~100家期限的最后一年,但现有央企数量仍有132家,距实现央企整合目标仍有30家到50家公司没有完成整合。而近期从金瑞科技控股大股东长沙矿冶研究所被五矿集团整合,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再到中航工业旗下的*ST昌河、ST宇航、洪都航空、中航重机、贵航股份、东安黑豹、中航三鑫、中航地产、西飞国际等多家上市公司因涉及重组事宜而宣布停牌,以及其他多家央企宣布重组事宜,意味着央企重组正进入最后攻坚战。
  科研院所央企整合重点
  10月26日,长沙矿冶研究院和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至此,央企数目调整为132家。
  科研所并入央企是央企的重要整合思路之一,而近期五矿集团整合长沙矿冶研究所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资料显示,目前仍有14家科研院所尚未被央企整合,具体上市公司包括有研硅谷、北矿磁材、大唐电信、高鸿股份、烽火通信、现代制药等。在这些公司中,集团资产规模较小的现代制药、有研硅谷、北矿磁材等值得重点关注,一旦这些上市公司所属集团发生重组,上市公司将有望受益于集团整合,如长沙矿冶研究所旗下的金瑞科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业内人士认为,金瑞科技是国内最大的电解锰生产企业,五矿集团在湖南湘西及湖北等地均有储量颇丰的锰矿资源,在五矿集团重组矿院之后,金瑞科技将成为其锰矿资源整合及开发应用平台。
  长安重组汽车行业整合预期加强
  林左鸣和徐斌&十一&期间一次茶歇后的长谈,成就了我国首例央企汽车重组案。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告长安集团与中航旗下汽车业务进行战略重组。中航工业将旗下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两集团重组成立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工业持股23%.重组完成后,长安集团将在全国拥有9大整车生产基地、21个整车工厂和27家直属企业。现有150万辆产能将提升到220万辆。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孟滔认为,此次重组虽仅限于长安集团层面的整合,在短期内不会对上市公司东安动力与长安汽车的业务做出调整,但长安集团的整合却有利于长安汽车与东安动力的中长期发展。
  作为国内乘用车市场最大的独立发动机企业,李孟滔认为东安动力此前的长期发展前景并不清晰,因为发动机是乘用车产业的核心零部件,通常都掌控在整车厂手中,同时也是轿车产品相互竞争的焦点,而此次划拨至长安集团后解决了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问题。他认为今后东安动力将成为长安集团发动机的核心平台,由于长安集团整车的研发和销售实力都强于中航工业,因此东安动力在长安集团的控制下,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对于长安汽车而言,长安自主品牌轿车未来可以大批量搭载东安三菱的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其产品竞争力有望大幅提升,这将是公司未来业绩的主要增长点。
  长安集团的此次重组,也重燃了投资者对同行业的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想像。今年8月,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和启明信息的同时停牌,被投资者认为是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启动。虽然此信息被一汽集团否认,但市场却普遍认为一汽集团整体上市已指日可待。据一汽集团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正在推动中,根据公司的规划,整体上市早则2010年完成,迟则要等到2013年才能完成。
  中航工业军工整合先行者
  长安集团的此次整合,只是中航工业资产整合的一小部分。2008年11月,中航工业成立之后,即提出2011年,实现子公司80%的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2013年,争取集团80%以上的资产进入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达到2400亿元。截至2008年末,中航工业资产总额为3145亿元,旗下共有20家上市公司,未来几年内,至少还将有1500亿的资产注入这些上市公司,因此有分析师感慨,并购重组是航天军工业最重要的投资机会。
  根据中航集团的有关规划,在中航集团下属的20家上市公司中,洪都航空和成飞集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飞机公司中运输机、支线客机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技、ST宇航,分属于航空发动机的主机、传动和控制业务板块;*ST昌河、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系统公司中航空电子、航空机电、元器件和民品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飞机中的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深天马A、飞亚达A、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贸易物流公司的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物流和置业板块;而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A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
  《红周刊》根据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统计,中航工业旗下的*ST昌河、ST宇航、洪都航空、中航重机、贵航股份、东安黑豹、中航三鑫、中航地产、西飞国际等多家上市公司资产整合重组已经在运作中。
  电力央企资产注入风起云涌
  作为央企必须保持控制的七大支柱行业之一,电力行业具有较大的整合空间。今年以来,像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国电电力等各电力巨头纷纷加快了整体上市或者资产收购重组事宜。
  9月28日是长江电力与三峡总公司的资产交割确认日,在历时一年半之后,公司收购的18台三峡机组、辅助专业化公司的股权由三峡总公司交付给长江电力,长江电力开始享有被收购资产的一切权利、权益,自此,三峡电站整体上市基本完成。
  国投电力于今年6月开始宣布进行资产重组,将以8.18元/股的价格发行9.4亿股购买大股东国投公司持有的国投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虽中途遭遇波澜,重组事宜险些腰折,但在11月5日,公司却表示本次定向增发已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电力资产实现整体上市。有分析人士指出,重组完成后,国投电力总装机容量和权益装机容量分别较重组前增长86.13%和84.82%,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公司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提高,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在电力系统央企加快资产整合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第三大的电力集团,国电集团也加快了对国电电力的资产注入进程。早在2006年股改之时,国电集团就承诺,将以国电电力作为国电集团全面改制的平台,通过资产购并重组,将国电集团优良的经营性资产注入公司。11月13日,在停牌一个月之后,国电电力发布公告宣布,将以6.79元的价格向国电集团定向增发7.83亿股,收购国电集团持有的江苏公司80%的股权。国电电力表示,本次发行完成后,将增加公司的控股装机容量458万千瓦,增幅达到32.03%,公司的发电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公司收购的江苏公司所属电厂的净资产收益率在电力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收购完成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都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除上述3家公司外,投资者还可关注黔源电力、华电能源。前者作为央企华电集团惟一的水电上市公司,集团很可能通过重组,将公司打造成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整合平台。而后者则因华电集团承诺将公司作为东北地区的资产整合平台,有望在2010年前将其铁岭电厂和富拉尔基电厂注入公司。(证券市场红周刊)
  航天军工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科技(000777)
  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公司--航天机电(600151)、航天动力(600343)、火箭股份(600879)、中国卫星(600118)
  中国航(601111)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信息(600271)、航天晨光(600501)、航天电器(002025)、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长峰(600855)、航天科技(000901)、中兴通讯(000063)
  中国航(601111)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飞国际(000768)、中航精机(002013)、力源液压(600765)、贵航股份(600523)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飞亚达、深南光A、深天马、*ST宇航(000738)、哈飞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东安动力(600178)、昌河股份、南方摩托
  中国船舶(600150)工业集团公司--广船国际(600685)、中船股份(600072)、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600150)重工集团公司--风帆股份(600482)、鑫茂科技(00083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辽通化工(000059)(000059)、新华光(600184)、北方天鸟、北方创业(600967)(600967)、晋西车轴(600495)(600495)、凌云股份(600480)(600480)、北方国际(000065)、长春一东(600148)、北方股份(600262)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长安汽车(000625)、中国嘉陵(600877)、ST天仪
  信息技术
  中国电(600795)子科技集团公司--沙河股份(000014)、天通股份(600330)、华东电脑(600850)、四创电子(600990)
  中国电(600795)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长城电脑(000066)、长城信息(000748)、长城开发(000021)、深桑达、夏新电子、中国软件(600536)、上海贝岭(600171)、华东科技(000727)、天通股份(600330)、中电广通(600764)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上海邮通、成都电缆、南普天、东方通信(600776)、波导股份(600130)、东信和平(002017)、上海普天(600680)
  中国卫星(600118)通信集团公司--中卫国脉(60064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ST大唐(600198)、高鸿股份(000851)
  彩虹集团公司--彩虹股份(60070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通信(600498)
  石油石化
  中国石油(601857)(601857)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油化建(600546)
  中国石油(601857)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600028)、S上石化(600688)、泰山石油(000554)、S武石油(000668)、S*ST石炼、S仪化(60087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油工程(600583)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化国际(600500)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河池化工(000953)、沧州大化(600230)、ST黄海(600579)、蓝星清洗(000598)(000598)、星新材料、蓝星石化、天科股份(600378)
  电力能源
  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长江电力(600900)
  中国华能集团--华能国际(600011)、内蒙华电(600863)、北海港(000582)
  中国大唐集团--桂冠电力(600236)、华银电力(600744)、大唐发电(601991)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华电能源(600726)、华电国际(600027)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电力(600795)、长源电力(000966)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吉电股份(000875)、漳泽电力(000767)、九龙电力(600292)、上海电力(60002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天地科技(600582)
  中国葛洲坝(600068)集团公司--葛洲坝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夏利(000927)、一汽轿车(000800)、一汽四环(600742)、长春一东
  东风汽车(600006)(600006)公司--东风汽车(600006)、东风科技(600081)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ST阿继(000922)
  中国东方电气(600875)(600875)集团公司--东方电机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轴研科技(002046)、中工国际(002051)、鼎盛天工(600335)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时代新材(600458)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ST汇通、时代新材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铁二局(600528)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路桥建设(600263)、振华港机(600320)
  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林海股份(600099)、常林股份(600710)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鞍钢股份(000898)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宝钢股份(60001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钢股份(600005)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ST吉炭(000928)、中钢天源(002057)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安泰科技(000969)、金自天正(600560)
  新兴铸管(000778)集团有限公司-- 新兴铸管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攀渝钛业(000515)、长城股份(000569)、攀钢钢钒(000629)
  中铝(601600)公司--中国铝业(601600)、包头铝业(600472)、焦作万方(000612)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五矿发展(600058)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色股份(000758)
  北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硅股(600206)
  北矿冶研究总院--北矿磁材(600980)
  长沙矿冶研究院--金瑞科技(600390)
  中国远洋(601919)运输集团--中远航运(600428)、中远发展、中集集团(000039)
  中国海运(集团)公司--中海发展(600026)(600026)、中海海盛(600896)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国航(601111)(601111)
  中国东方航空(600115)集团公司--东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600029)集团公司--南方航空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长航油运(600087)、长航凤凰(000520)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中粮地产(000031)、S吉生化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地产(000024)(000024)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万科(000002)、东阿阿胶(000423)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ST中房(600890)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保利地产(600048)(600048)
  华侨城集团公司--华侨城、深康佳A(000016)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中水渔业(000798)、中牧股份(600195)、SST中农
  中国国旅(601888)集团公司--国旅联合(600358)
  中国中旅(集团)公司--中青旅(600138)
[老道88]的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新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