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净收益的折现值

用收益现值法企业价值评估的几点体会本文关键字 资产评估方法(4 种):用收益现值法企业价值评估的几点体会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沃兆寅众所周知,资产评估方法有种:()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测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确定被评估资产价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资产评估时,被评估资产必须具有独立的连续提供求未来收益的能力。资产的未来收益必须能用货币计量;产权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也必须是能用货币来衡量的。因此,收益现值法适用于对企业整体资产的评估。对于能预测未来提供的、能以货币计量收益的单项资产,也能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完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应扣损耗或贬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格的一种方法。重置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可以重新建造或购买,具有有形损耗、无形损耗特性的单项资产以及可重建或购买的整体资产(除与整体资产相关的土地外)。因此,重置成本法适用于难以确定收益,市场上又难找到交易参照物的评估对象。()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法是指按市场现行价格作为价格标准,据以确定资产价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运用现行市价法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充分发育的、活跃公平的市场,尤其是二手货市场、旧货市场;要能找到近期的、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类似的参照物(已经成交或已标价尚未成交的均可);要能在市场上收集到参照物的技术资料和交易资料,地理位置方面的资料,功能方面的资料以及交易时间、条件、动机和价格等方面的资料。凡是现行交易市场有交易的资产,均可运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现行市价法适用于单项资产交易价格的评估。()清算价格法。清算价格法是以资产的清算价格为标准来估算评估对象价格的一种方法。所谓清算价格,是指企业由于破产和其他原因,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将特定资产快速变现的价格,清算资产变现的方式可以是一项完整的资产出售,也可拆零出售。清算价格法适用于企业破产、抵押、停业清理等情况下的资产价格评估。收益现值法作为对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最具说服力、最能体现资本未来获利能力的一种评估途径,是西方企业并购评估的主要方法。由于我国资产评估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受市场条件、从业人员经验、素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和正视这些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减少评估工作受到的误解和指责。一、收益现值法的企业价值评估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资产在未来的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然后累加求和,据以确定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在具体评估实践中多用于无形资产及整体企业价值的评估。收益现值法评估整体企业价值是指通过估算企业在未来经营中的预期收益,并按适宜的收益率折算成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企业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作为最能体现资本未来获利能力的一种评估途径,是西方企业并购评估的主要方法。由于我国资产评估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受市场条件、从业人员经验、素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和正视这些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评估工作受到的误解和指责。因为收益现值法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评估值=未来收益期内各期的收益现值之和,即:评估值P=∑Fe/(1+i)t其中:Fe—未来t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当收益期有限时, Fe值中包括期末资产剩余净额值。收益期限n (年)、预期收益额Fe是由评估人员分析预测评估对象的未来经营收益情况确定。折现率i是将未来收益折成现值的比率,它反映资产与其未来收益现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由评估人员根据社会、行业、企业和评估对象的资产收益水平综合分析确定。据此分析,收益法的评估参数有预期收益额、析现率(适用本金化率)。资产的收益期限。  (一)预期收益额  在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中,预期收益有两种表现方式,即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  1 净利润  净利润即所得税后利润,相当于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的余额。即: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所得税率)  其中,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得税前全部利润的数额。按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则有: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 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资金活动结果。在数额上它是以收忖实现制为原则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差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净现金流量有营运型和投资型两类。  营运型净现金流量是对现有企业常规经营运行情况下的现金流入。流出活动的描述。一般用于企业资产的整体评估,有的也用于无形资产的整体评估和单项评估。其计算公式如下:营运型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追加投资  投资型冷现金流量是对拟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在建设期,投产期和达产期整个寿命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投资型冷现金流入量-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  投资型净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产回收  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固定资产投资+注入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特种基金  技术资产评估中最常选用的是投资型净现金流量。这一指标,按照资金来源可分为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自有资金现金流量、国内投资现金流量和国外投资现金流量。在评估实务中,因评估的是技术资产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利后的归属,所以一般用全部投资的净现金流量作为预期收益颇。  3 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的比较  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都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其预期值均可用资产评估的收益法,这是三者的其同点;对同一企业或同一资产,这三个指标不仅在数值上是不相同的,而且在其财务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公式上均有重大差异。   净利润是静态指标,净现金流量是动态指标。  净利润指标界定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净现金流量指标界定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净利润均不含折旧费和贷款的利息支出,而投资型净现金流量含有折旧费和利息支出。营运型净现金流量含折旧费不含利息支出。  三个指标既有重大的不同而又存在着内在的确定性的联系:  利润总额-所得税金=净利润=营运型净现金流量-折旧+追加投资  评估界一致认为应提倡以净现金流量作为预期收益额。因为它以收村实现制为原则,排除了人们主观认定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干扰;同时,它不仅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数量而且考虑到收益的时间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它还是税后指标。因此净现金流量比净利润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或技术资产的净收益。 (二)确定折现率折线率是将未来有限期的预期收益换算成现值的比率。本金化率则是将未来永续性预期收益换算成现值的比率,永续性折现就是本金化。前者用于预测期的收益折现,后者用于续营期的收益折现。一般说来整体企业价值评估折现率由基本收益率和风险报酬率组成。1.基本收益率当收益取净利润时,可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基本收益率。基本收益率依评估目的不同而不同,如股票上市、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兼并、联营,可用社会安全收益率(同预测期的国债利率复利化的利率)。与外商合资时,也可采用国际上本行业平均资金净利润率。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也称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总资产获利率=全行业净利润/全行业资产总额。2.风险报酬率风险补偿额相对于风险投资额的比例称为风险报酬率。影响风险报酬率一般有四方面因素:(1)负债风险;(2)市场风险;(3)企业经营素质风险;(4)外部环境因素风险。行业资金利润率和行业风险报酬率的测定,一定要与被评估企业及其所在的行业的各种风险相适应,人为地扩大或缩小资金利润率或风险报酬率,都将严重影响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价值的正确性。同时还要注意折现率与整体企业资产评估收益额之间口径的一致,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相对准确性。折现率的各项影响因素分析取值时,可以和确定预期收益额的各项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取值相对应,并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三)确定收益期限一般说来企业的收益期限就是其存续期限,就是其经济寿命或法定寿命。对合资、合作、合营企业一般是其合同章程中规定的年限;对国有企业、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可视为无限期。一般说来企业近期的收益可以相对准确的预测,而远期的收益预测值,其准确性相对较差,只能做出趋势性估计。前面讲的是一般情况,但在评估整体企业价值时关键是要具体企业的情况具体分析。本文讲的企业价值,是把企业看成由人指挥的运转着的组织,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价值是创造未来收益的能力。对企业资产而言,不同资产拥有者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融资条件及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同,决定了对同一资产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效率,因而所产生的效益水平也不同。资产的专用性又决定了并非每个经济主体都可以获得他利用效率最高的资产的使用权。所以,确定企业的收益期限和确定收益额的分析预测紧密相连,应该说收益额的分析预测工作做得够细,这里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就不大。收益现值法评估整体企业价值的思路一般是采用分段式收益折现模型。将企业的未来收益分为两段:预测期和续营期。在预测期内,企业收益呈不断变化的趋势,故需对其进行逐年计算;在续营期,企业收益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状态。若该企业的经营具有周期性,则预测期应该等于其周期,而不应教条的规定不论什么行业所有企业都是五年或几年。二、使用收益现值法整体企业资产评估的局限中国证监会2004年的第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对收益现值法使用预测收益数据和评估结果提出了严格的刚性规定:与实现的利润相比低于0~10%内是不需要进行解释工作的;10%~20%应当做出解释和道歉;超过20%时需要被审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令2004年第03号《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当交易值与评估价值之间差异超过10%应当暂停交易。资产评估理论对于评估精度也规定评估的精度应当达到10%,房地产评估教科书有15%的规定。这些都是针对评估的精度或者误差,尤其是关于收益方法。但是:评估理论上对评估的精度或者误差问题无明确的分析,教科书也没有给出科学的解释,很少人对此进行研究,今天这个问题已经牵涉到评估师的法律责任。  整体企业资产评估是对独立企业法人和其他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经济实体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企业整体资产是由多项资产所组成的资产的总体,这种资产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获利能力。整体企业资产评估的对象是经济实体的全部资产和全部负债。与单项资产评估相比,整体资产评估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整体企业资产评估中应考虑的因素  1 企业现实存量资产  企业现实存量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全部可确指的资产。一般情况下,企业拥有的资产数额越大,其获利能力也就越大。因此,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首先必须考虑以单项资产评估值为基础的企业资产总额。这是对整体进行评估的基础。  2 企业资产的匹配情况只有内部资产结构合理,匹配协调,才能最大限度的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企业资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资产的匹配包括各类资产之间的匹配和同类资产之间的匹配。一般来说,固定资产盈利能力较强,但固定资产的增加,势必导致流动资产需求的增加,当流动资金短缺时,就会造成停工待料,使固定资产闲置,造成企业收益率下降。  3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同样的资产,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其获利能力相当悬殊。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考虑,除注意企业经营管理思想方式、方法和手段外,还应对企业的人员构成、技术素质,特别是企业信誉等进行综合考察。  4 企业的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的结合,对企业的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集聚效益包括生产技术集聚效益和社会集聚效益两种。企业所处地理环境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评估时也应着重进行考察。  5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产品技术发展前景、市场发展前景和企业所属行业等,评估时应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察。  整体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在《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中有明确的规定,在近期内应采用重置成本法,同时采用收益现值法分析验证重置成本法的评估结果。  1 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整体企业评估的重置成本法也称成本加和法,指分别求出企业各项资产的评估值并累加求和,再扣减负债评估值,得出整体企业净资产评估值的一种方法。因重置成本法是基于企业重置各生产要素为假设前提的,因此,当被评估企业明显存在生产能力闲置、资源浪费时,评估时要认真慎重计算经济性贬值,并详细说明评估依据和计算过程。  2 运用收益现值法评估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现值法是将企业未来收益折算为现值,从而得出整体资产评估值的一种方法。评估人员应在认真调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历史损益情况、行业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的发展前景,逐项分析企业各类业务收入、业务量的大小,以确定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应用收益现值法评估整体企业资产的基本假设前提是“持续使用”,即假设被评估企业仍按原设计使用,包括保留资产所处的位置,保持原有的经营方式和经营风格。“持续使用假设”在整体企业评估中的含义是,企业继续经营,它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从中产生收益。如果企业产生的收益是负值,它就不能或不应该继续经营,即“持续使用假设”不成立,这就不能采用收益现值法评估。  收益现值法对整体资产进行评估,是将企业内部的各不相同的单项资产作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要素整体进行评估,它不是各单项资产的简单加总,而是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资本化价格。因此,整体资产评估具有整体性特点,即评估价值中很难分解出企业各类单项资产的价值。整体资产的评估值是由企业未来收益和折现率、资本化率决定的,而未来收益及收益的折现率是由企业经营状况、获利能力和客观环境决定的,而这些又都是通过预测,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确定的。因此,企业的整体评估具有预测性和预期性及较高的不确定性。  从理论上讲,采用收益法评估比按重置成本法评估更具有说服力。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及经济发展程度,近期内,对整体企业进行评估时,一般仍采用重置成本法,同时采用收益现值法分析、验证重置成本法的评估结果,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无形资产,并为收益现值法的运用积累经验。(二)收益现值法的应用问题收益法在各种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总结如下:一是确定性的收益现值法理论模式与不确定性的现实的不匹配;二是资本化率或者贴现率的操作手段只是逼近内部收益率。其原因在于:1.资本化率的非独立变量本质和定义的循环性导致共时性分析时无确定解或无解。2.对于未来预期必然是困难的。这样就导致评估精度方面必然有隐患,这是理论的责任和实务的无奈。当然评估界在尝试各种解决的办法。解决的方案有两个:1.将不确定性理论、模糊理论、概率理论、非线性数学等引入对于预期的分析;2.放弃对于未来预期的深度和长远分析,从现在和过去的角度,以市场观察的方法,使用效用分析理论来分析收益与价值之间的稳定关系,并且将这种关系形成规律或运用于评估对象。综上所述,收益现值法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是受多项因素影响的,是通过参考历史的和现实的依据对相关因素未来变化作出合理的假设来预测未来,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思路和途径。企业价值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与存量资产相关,但其资产与获利能力不完全匹配,因为资产的专用性决定了特定经济主体仅能获得他一定程度的利用效率的资产的使用权。收益现值法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不是一种简单的公式运用或加减计算,收益现值法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实际上是一种专业技术分析,鉴定与经济、管理、法律因素等综合分析的有机结合,是资产评估师的专业判断。收益现值法对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最具说服力,因为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目的不是重建企业,而是更看重目标企业的获利能力。
分享到:责编:LelcroAdmin价格鉴证师考试
1.选择试题2.注册/登陆3.开始答题4.提交试卷5.查看成绩6.答案解析
您的位置:&& && && && 试卷题库内容
试题来源:
正确答案:
1.企业整体收益现值计算公式错误,持续经营企业的整体收益现值应采用分段法收益计算公式。
& &2.净利润公式错误,还应减去管理费用。
& &3.所得税计算错误。一般纳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自日起实行25%的所得税税率。
& &4.未来净收益预测错误。不能以一年的收入或利润为基础简单外推。
& &5.折现率计算错误,未来各年预期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不应再加行业风险报酬率。
& &6.第一阶段折现值计算锵误。收益年限应为0.5年。
& &7.第二阶段折现系数和折现值计算错误,净收益应折现至日。
& &8.第三阶段折现值计算错误,未来各年预期收益现值应使用年金本金化法(无限年期收益公式)计算。
& &9.价格鉴证结果表述有误,应为企业净资产价格(或所有者权益价格)。
& &10.鉴证结果金额没有大写。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填空题:
2002年9月,&&公司办理合法手续后,占用农民王某尚未成熟的8亩玉米地,双方达成协议,按玉米完全成熟时的状态进行补偿,但由于双方对补偿价款达不成一致意见,起诉至人民法院。法院于日委托&&价格认证中心对玉米补偿进行价格鉴证。
& &&&价格认证中心经全面调查分析及测算,确定该村类似土地的玉米平均亩产量为440公斤。按当地政策规定,70%属于合同定购,20%属于待售,10%属于自食自用。当年玉米每公斤的定购价为0.80元,保护价为0.76元,市场收购价为0.72元。
& &经查阅、分析当地价格主管部门的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得知,当地玉米的社会平均成本为每公斤0.6元,比王某自报的成本低0.06元。当地上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2%,近三年的社会平均纯收益率为10%,农业税率为5%。
&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市场价格法和生产价格法进行价格鉴证。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注:上述价格和数量都已折算成标准品的价格和数量,玉米秸秆价格忽略不计):
& &玉米总产量=440&8=3520(公斤)
& &1.市场价格法
& &合同定购部分价格=&0.80=1971.20(元)
& &待售部分价格=&0.72=506.88(元)
& &鉴证值P1=合同定购部分价格+待售部分价格=.88=2478.08(元)
& &2.生产价格法
& &生产成本=+0.06)=2323.20(元)
& &含税生产成本=+5%)=2439.36(元)
& &鉴证值P2=+12%)=2732.08(元)
& &采用简单算数平均法对以上两个鉴证值进行平均,确定最终鉴证值:
& &(P1+P2)/2=(2.08)/2=2605.08(元)
& &本次价格鉴证结果为:鉴证基准日王某8亩玉米地的补偿价格为2605.08元(人民币贰仟陆佰零伍元零捌分)。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
背景资料:
& &某市一综合大厦,于1999年10月底建成,用途为综合,其中1至3层为商场,建筑面积为4100平方米;4至10层为写字楼,建筑面积为7600平方米,建筑总容积率为3.8。该大厦用地是在1997年10月底以出让方式获得50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地价为1250万元。2002年该大厦所有者因经济纠纷被起诉,&&市人民法院因审理案件需要,于日以&&号价格鉴证委托书,委托&&市价格认证中心对该宗土地在日现状基础设施条件下(基础设施条件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进行鉴证。&&市价格认证中心于日出具了价格鉴证结论书。 & &据调查,该大厦以往租赁合同中商场的实际租金为5.2元/建筑平方米&日,写字楼的实际租金为3.6元/建筑平方米&日。目前同类物业的平均租金水平按可出租建筑面积计算为:商场4.9元/平方米&日(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75%),空置率为6%;写字楼为3.8元/平方米&日(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68%),出租率平均为80%。各类物业出租的费用为:年管理费为租金的5%,年维修费为重置价的8%,每年需支付税费为30元/建筑平方米,年保险费为重置价的2&。该大厦为框架结构,重置价为3000元/建筑平方米,经济耐用年限为60年,该市从1997年至2002年物价指数每年上涨9个百分点,当地土地还原利率为8%,综合还原利率为9%,一年按365天计算。
答案解析:
做了该试卷的考友还做了
······00158资产评估计算题-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00158资产评估计算题
导读:假设前4年技术类资产累计价格上涨率为15%,甲企业减少收益按折现值计算为50万元,增加研发费用以提高技术含量、保住市场份额的追加成本按现值计算为10万元,请评估该项专利许可使用的最低收费额(以万元为单位,将预期超额利润折现得出该商标评估价格=5000×(P/A,乙企业资产重置成本为4000万元,折现率确定为1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专利评估值(不考虑流转税因素),(3)乙企业资产约当投资
考例1、甲企业许可乙企业使用其生产可视对讲电话的专利技术,已知条件如下:甲企业与乙企业共同享用可视对讲电话专利,甲乙企业设计能力分别为150万部和50万部:该专利为甲企业外购,账面价值100万元,已使用4年,尚可使用6年,假设前4年技术类资产累计价格上涨率为15%;该专利对外许可使用对甲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由于失去垄断地位,市场竞争会加剧,预计在以后6年,甲企业减少收益按折现值计算为50万元,增加研发费用以提高技术含量、保住市场份额的追加成本按现值计算为10万元。请评估该项专利许可使用的最低收费额(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解答与分析:重置成本净值=100×(1+15%)× 6/(4+6)=69(万元)
重置成本净值分摊率=50/(150+50)×100%=25%
机会成本=50+10=60(万元)
该专利许可使用的最低收费额=69× 25%+60=77.25(万元)
考例2、某企业决定将使用了10年的注册商标转让。据调查,该企业使用这一商标的商品比其他企业同类商品的单价高出5元,该企业年生产量是900万台,假设目前市场情况表明未来5年市场需求量和企业生产量可以达到1000万台。假定折现率为10%,该商标权转让价值是多少?假设不是转让所有权,而是通过许可使用合同将该商标使用权许可给另一企业使用。合同约定:使用期限为5年,经预测该企业使用该商标后每台产品可新增利润5元。第一年至第五年的销售量分为20、25、30、40和 55万台,利润分成率为30%,折现率确定为10%,该商标使用权的价格是多少?
解答与分析:使用商标每年可获取的预期超额利润为:0万元
将预期超额利润折现得出该商标评估价格=5000×(P/A,10%,5)=8=18954(万元)
新增利润(万元) 折现系数
折现值(万元)
该商标使用权的价格=614.56×30%=184.368万元
考例3、甲企业将一项专利使用权转让给乙公司,拟采用对利润分成的方法,该专利系三年前从外部购入,账面成本80万元,三年间物价累计上升25%,该专利法律保护期十年,已过四年,尚可保护六年,经专业人员测算,该专利成本利润率为400%,乙企业资产重置成本为4000万元,
成本利润率为12.5%,通过论证分析,技术人员认为该专利剩余使用寿命为五年,另外,通过对市场供求状况及有关会计资料分析得知,乙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为年产某型号产品20万台,成本费用每台约为400元,未来五年间产量与成本费用变动不大,该产品由于采用了专利技术,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未来第一、第二年每台售价可达500元,在竞争的作用下,为维护市场占有率,第三、第四年售价将降为每台450元,第五年降为每台430元,折现率确定为1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专利评估值(不考虑流转税因素)。
解答与分析: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本例资料没有给出所得税税率,应该理解为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对收益的影响。(此判断方法可以推而广之)。
首先确定利润分成率:(1)专利重置成本=80×(1+25%)=100万元
(2)专利约当投资量=100×(1+400%)=500万元
(3)乙企业资产约当投资量=4000×(1+12.5%)=4500万元
(4)利润分成率=500÷()=10%
确定评估值:(1)确定每年利润额
第一、第二年:(500-400)×20=2000万元
第三、第四年:(450-400)×20=1000万元
第五年: (430-400)×20=600万元
(2)确定每年分成额
第一、第二年:0万元
第三、第四年:0万元
第五年: 600×10%=60万元
(3)确定评估值=200÷(1+10%)+200÷(1+10%)2+100÷(1+10%)3+100÷(1+10%)4+60÷(1+10%)5=200×0.....万元=528万元(允许有一定误差)
当然,所有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是相通的,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在其他资产评估中广泛应用。比如,对房地产评估运用收益法也可以在实际考试时涉及。
考例4、某商场的土地使用年限从日起40年,商场共有两层,每层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60%.一层已经于日出租,租期5年,月租金为180元/平方米。二层暂时空置。附近类似商场一、二层可出租面积的正常月租金分别为200元/平方米、120元/平方米,出租费用为租金的20%.折现率为10%.试估算该房地产日出售时的总价格。(带租约)
解答与分析:首先计算每层可出租面积=00平方米。
该房地产出售后的前三年需要继续履行原租约,一层只能按照180元/平方米计算租金收入,二层需要按照正常月租金120元/平方米计算租金收入,带租约的前3年期间每年的出租收益=(180+120)×1200×12×(1-20%)=3456000元=345.6万元。
因为土地使用年限从日起40年,而到日已经经历了4年,还剩36年,再扣除必须履行租约的3年,所以,租约期满后,还可以继续按照正常租金出租33年,每年的出租收益=(200+120)×1200×12×(1-20%)=3686400元=368.64万元。
最后,计算带租约的出售价格=345.6万元×3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68.64万元×33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509.8万元。
考例5、评估机构于2002年1月对某公司进行评估,该公司拥有甲企量发行的非上市普通股票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经调查,由于甲企业产品老化,评估基准日以前的几年内,该股票的收益率每年都在前一年的基础上下降2%,2001年度的收益率为10%,如果甲企业没有新产品投放市场,预计该股票的收益率仍将保持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下降2%.已知甲企业正在开发研制一个新产品,预计2年后新产品即可投放市场,并从投产当年起可使收益率提高并保持在15%左右,而且从投产后第3年起,甲企业将以净利润的75%发放股利,其余的25%用作企业的追加投资,净资产利润率将保持在20%的水平。若折现率为15%,求公司所持甲企业股票日的评估值。P281
解答与分析:新产品投资以前两年的收益率分别为:10%× (1―2%) =9.8%以及9.8%× (1―2%) =9.6%
新产品投产以前两年内股票收益现值=100×1×9.8%/(1+15%)+100×1×9.6%/(1+15%)2=8.52+7.26=15.78(万元)
新产品投产后第一和第二年该股票收益现值之和=100×1×15%/(1+15%)3+100×1×15%/(1+15%)4=9.86+8.58=18.44(万元)
从新产品投产后第三年起股利增长率=净利润中用于追加投资百分比*股票收益率=20%×25%=5%
从新产品投产后第三年起到以后该股票收益现值=100×1×15%/(15%-5%)×1/(1+15%)4=150×0.(万元)
该股票评估值=15.78+18.44+85.77=119.99(万元)
四、核心考点之四――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的基本计算思路与无形资产评估的收益法保持一致,但是考核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时,命题者更加侧重于收益折现的分段法和年金资本化法。运用分段法时一定要注意,前若干年的收益采取逐年折现的思路,从第某年开始的年金收益按照财务管理或者管理会计中学习过的延期年金,按照二次折现的思路计算。所谓二次折现的思路就是第一次按照普通年金折现,第二次按照复利现值系数折现。
考例1、某企业为了整体资产转让,需进行评估。经预测该企业未来5年净利润分别为100万、110万、120万、150万、160万,从第六年起,每年收益处于稳定状态,即每年均为160万。
该企业一直没有负债,其有形资产只有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且其评估值分别为100万和500万,该企业有一项可确指无形资产,即一个尚有5年剩余经济寿命的非专利技术,该技术产品每件可获超额净利润10元,目前该企业每年生产产品8万件,经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分析预测,在未来5年,每年可生产10万件,经预测折现率和本金化率均为6%.请评估该企业的商誉价值 (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二位)。
解答与分析:该企业商誉价值评估应采用割差法进行。首先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整体价值,再运用加和法计算出企业各单项资产价值之和,再运用企业整体价值减掉企业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得到企业商誉价值。单项有形资产评估值为600万。
非专利技术的预期年净利润为100万元,在折现率和本金化率均为6%的情况下,各年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0.0、0.1、0.7473.采用收益法估算出非专利技术评估值=100×(0.0+0.1+0.7473)=421.24(万元)
当然采用收益法估算出非专利技术评估值也可以借助年金现值系数,而且采用年金现值系数是考生首先会想到的,这里之所以没有采用年金现值系数,是想培养考生的应变能力。
评出商誉价值=整体资产评估值-(有形资产评估值+非专利技术评估值)=2524.18-(600+421.24)=1502.94(万元)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考核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商誉的计算,商誉的计算又多半围绕着割差法。因此本例涉及的商誉的计算思路希望考生能举一反三。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往往还会联系折现率的计算,采用β系数法计算折现率的公式一定要记忆清楚,这应该不是什么困难问题。如果题目中要求计算折现率,但是又没有给出β系数,则可以利用无风险收益率加风险收益率的思路。
考例2:甲企业因股份制改制需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日。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预计甲企业2004年至200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0万元,110万元,120万元,120万元,130万元,从2009年起,甲企业净利润将保持在按2004年至2008年各年净利润计算的年金水平上。该企业有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67万元,评估基准日评估价值为916万元。该企业的可确指无形资产仅有一项专利技术。该项专利技术可改善企业现有产品的性能,从而能以更高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并且可维持三年的超额收益期,预计该专利产品第一年售价为300元/台,销量为4500台,第二年售价为250元/台,销量为5000台,第三年售价为210元/台,销量为6000台,同类产品的正常市场销售价格为200元/台,该专利产品的单位成本与同类产品大体相同。假设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均为10%,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如果不考虑流转税因素)。请评估甲企业的商誉价值(以万元为单位)。
解答与分析:采用收益法计算该项专利技术的评估值=(300-200)×4500×(1-33%)÷(1+10%)+(250-200)×5000×(1-33%)÷(1+10%)2+(210-200)×6000×(1-33%)÷(1+10%)3=.67÷1.1+.67÷1.21+6÷
1.331=++2723.5元=44.27万元
有形资产评估价值=916万元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人文社科、IT计算机、文档下载、资格考试、教学研究、考试资料、word文档、教程攻略以及00158资产评估计算题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现金流现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