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vmihubvmi库存管理系统5大原则

【富士康科技集团vmi hub 事业处怎么样?】-看准网
富士康科技集团vmi hub 事业处
计算机软件
公司地址 暂无 公司介绍
如果你在这里工作过,分享你的工作经历,让更多人了解这里
对富士康科技集团vmi hub 事业处感兴趣?
这里的老鸟都很热心,可以试试向他们咨询~
你可能感兴趣
看了该公司的还看了
关注看准官方微信
下载看准官方APP
广告等垃圾信息
违禁信息(色情、欺诈、非法传销)
不友善内容(诽谤,人身攻击、骚扰、侵犯隐私)
违法、政治敏感内容
感谢您的举报,我们会尽快处理~
扫描二维码下载&&&&&搜索&“富士康科技集团vmi hub 事业处”&&&&&濛子等4793老鸟等你来聊
订阅公司信息
订阅成功!
向老鸟咨询
把你关于富士康科技集团vmi hub 事业处的问题大胆的提出来,这里的老鸟很乐意为你解答~
写下问题吧~
提交成功!请静静等待老鸟们回答~
小贴士:问题描述的越清楚,越能吸引老鸟来回答哟~物流介绍/VMI-HUB
点击查看大图 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免费存放,在距离1-2小时车程、3-14天的订单或预测前置库存。 & & 在原物料方面,要求贵重与自制的供应商进驻VMI Hub,生产前段尽量做到无库存 (库存属供应商),要货时再调动,其真义已如解释;在半成品方面,依预计需求备料,但注意市场需求变量,随时调整库存量。最好用Min / Max(最大需求量/最小需求量)加配套管制其补充量。半成品需用SFC(现场车间管理系统-Shop Floor Control,在工令投入前自动抓取库存信息,自动排配出较佳出货计划进行供应链管理活动)管制为佳。 & & VMI-HUB运作流程& & VMI-HUB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联系下游厂商与上游供应商的桥梁,代理供应商完成管理客户库存的工作。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规模优势,为整个园区的企业及其供应商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 VMI-HUB系统架构& & VMI-HUB系统架构主要分为3部分:VMI-HUB运作系统,以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库内作业以及出库管理为核心,并包含资料管理、财务结算、统计分析,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基于Web的协同系统,用于满足用户,供应商,第三方服务机构对信息的查询要求;B2B信息沟通信道,包括:EDI,FTP,XML,Email等。&
服务效益/VMI-HUB
& VMI-HUB物流服务&&& VMI-HUB物流服务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内企业整体供应链运作水平。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一对多关系,转变成一对一关系,从而提高效率,节省交易费用,并节约了自建的投资;同时,缩短进料流程,推动快速响应,降低差错率,获得时间和费用的双节省。& & 在大众HUB建成之前,境外供应商往往将货物存储在外高桥,中间多了一次中转;在大众HUB建成之后,境外供应商可直接将货物存储到大众HUB仓库,由原来的20个小时缩短到只要8个小时,节省时间60%。& & 出口加工区物流是口岸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备了口岸物流涉及环节多,相对复杂的特点。因此,将VMI-HUB物流服务模式应用于出口加工区物流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口岸物流中。大众VMI-HUB物流中心无疑将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13:02
贡献光荣榜富士康集团库存管理现状及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mba企业管理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mba企业管理论文标签:
富士康集团库存管理现状及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五、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变幻莫测,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产品多元化以及客户需求多样化,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寻求供应链总成本最小化和客户服务水平最大化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利润的第三源泉,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以及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VMI和JIT库存管理。并以富士康集团为研究对象,结合本人在富士康集团十年供应链管理的经验,阐述了富士康集团库存管理现状,探讨了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剖析,可归纳为:(1)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2)在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库存管理措施缺失;(3)各节点间缺乏供应链整体概念,VMI推行困难重重;(4)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库存管理意识淡薄。
  最后在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富士康集团库存管理改进的策略:
  (1)将富士康集团现有的库存策略ABC分类管理法与供应定位模型相结合,减少物品的特性以及供应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
  (2)针对不同时期产品需求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库存管理手法,以降低库存。
  (3)对现有的供应链组织架构进行重组,提高对客户服务的响应。增加绩效考核,提升供应链整体库存管理意识,增加各节点协调与合作。
  (4)SAP系统的推广和RFID技术的运用,杜绝人为失误,使得SAP数据更准确,信息共享更加及时透明,实现库存管理智能化。
  (5)加强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之结成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促进信息共享,弱化牛鞭放大效应,增进供应双方的沟通协调,提高供货的速度与准确性,提高库存回转率,进而维持库存的最佳化,提升企业供应链的竞争力;通过对库存管理策略的改进,以期实现各节点企业或部门间无缝连接,达到降低供应链上总库存的共同目标,提高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竞争力。
  (二)展望
  本文只是针对富士康集团库存管理现状进行了库存管理的改进,取得显着的效果,实际降低富士康集团的库存水平,提高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以及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但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的问题是复杂的,它受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库存管理问题,不能寄希望于某一种方案可以永远解决所有企业的库存管理问题,对库存管理的研究与改进,任重而道远。由于时间的紧迫、本人知识面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对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
  (1)本文是针对电子制造企业富士康集团库存管理作研究,本文的供应链是由下游客户、上游供应商以及富士康集团组成。文中的改进方案未对客户的管理作具体研究。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交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更提前得到有利的信息,弱化牛鞭效应,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率;有利于合作中的问题解决,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降低库存,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益。因此,对此部分的研究仍需完善。
  (2)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环境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对企业经营必须满足环保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如流程再造,消除供应链环节的浪费等。
  (3)很多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缺工现象严重。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智能化在未来生活工作中应用将会很普遍。库存管理智能化是未来供应链发展的趋势。目前富士康集团对RFID技术应用在库存管理方面还处在计划阶段,对库存管理智能化还需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克松,张若云.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与趋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
  [2]Lee H.L, Billington C. Managing Supply Chain Inventory : Pitfalls and Opportunities, SloanManagement Review. 1992.
  [3]Graham C.Stevens. Successful Supply-chain Management, Management Decision.1992, (28) :25-30
  [4]孙昌琦.供应链决定竞争力[J].理论前沿,2004,4.
  [5]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6]DavidSmichi-Levi.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3
  [7](美)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物流管理一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8.
  [8]特里.P.哈里森(TenyP. Harrison),豪.L.李(Hau L. Lee),约翰.J.尼尔(John J.Neale),黄朔译.供应链管理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9]Bayraktar E ,Koh SCL.Gunasekaran A,et al. The roe of forecasting on bullwhip effect forE-SCM applic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3-204.
  [10]Wathne , KH, Heide,JB. Relationship governance in a supply chain network [J] .Journal ofMarketing, -89.
  [11]Donald Waters. Inventory Control and Management[M] .2005,3
  [12]罗兵、于会强.《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管理库存》[M].
  [13]马士华,周水银,崔南方等.生产运作管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14]伊恩.塞耶斯.如何进行库存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
  [15]周永务,王圣东.库存管控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
  [16]Atkins D,D Sun. 98%-Effective Lot Sizing for Series Inventory System with Backlogging[j] .Operation Research, -345.
  [17]张伟红.供应链环境下CIS制造业库存优化技术[D].上海交大学位论文,2008,12.
  [18]Klaus torn, Ram Ganesha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Inventories: A multiple retailer,one warehouse, multiple supply model[J].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
  [19]朱宏,郭海峰,黄小原.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利润模型及其优化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4 (5): 112-114.
  [20]黄芳.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4.
  [21]郭晓霞.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策略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6.
  [22]Jonah Tyan,HuiMing Wee.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a survey of the Taiwanese groceryindustry [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18.
  [23]周永强.现代常用库存控制模式分析[J].江苏商论,2010,(9): 138-139.
  [24]曹亚克,郑焕.现代供应商库存管理(VMI)在科技型企业中的应用.企业管理,2005, 5.
  [25]赵林霞,李时伟.VMI实现模式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7, 8.
  [26]张丽君,蒋翔,倪健,赵肖彤.运筹学ABC分类库存法与企业库存管理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07,9.
  [27]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8]马士华,周水银,林勇.生产运作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8.
  [29]Lee H ' Padmanabhan V, Whang S .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 : the builwhipeffect .Management Science, ): 546-558.
  [30]王波,申作兰.仓储与库存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0) : 75-77.
  [31]杨赞、蹇令香.购与库存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8.
  [32]赵启兰,刘宏志.生产计划与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0.
  [33]陶玉芬.RFID技术应用展望[J].电脑应用技术,-6.
  [34]Fisher M, Cathon GP. Supply Chain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the Value of SharedInformation [J] .Management Science, 32-1048
  [35]Bradbrook Roy. Wal-Mart and RFID [J] .Folding Carton Industry, July August ):30-33.
  [36]安静,程晓华.国内制造业实施VMI的约束条件分析[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 (3): 51-53.
  [37]徐玲玲.如何成为一流店长.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
  [38]马士华,柳键.供应链库存协调与优化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1-8.
(温馨提示:查看本篇硕士论文其他章节,请浏览本页面左侧←【论文目录】导航)
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返回上级栏目:富士康库存管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富士康库存管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查看: 4235|回复: 12
请各位版主、大侠帮:忙VMI库存管理方式的销售收入的确认问题的探讨,
和爱学习的人一起激发动力
每月至少2次直播分享,有回放
全日制:就业率连年100%
非全日制双证:更高职业起点
国际名校港中大&会计领军上国会
联手打造一流CFO硕士
供需双方签署如下VMI协议:
1、VMI合作范围或基本操作模式:
按照需方提供的预测,供方将其提供的产品运至需方指定仓库(国内库和香港库),并由需方代为保管,需方根据其生产需要从指定仓库中领用产品,产品在指定仓库保管期间的产品法律所有权归供方所有。
供方将产品运至需方指定仓库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右供方承担,包括关税(该产品鼓励出口,免征关税)、清关手续等等。
供方根据需方要求,提供与产品有关的文件和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提前24小时向需方发出VMI送货单。
产品经需方初步清点后在VMI送货单签章确认,视为货物暂收。
供方运至指定仓库的产品经需方IQC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如不合格,即退回。
3、预测和补货
需方每周向供方提供其6-12个月的产品需求预测,供方根据该预测、指定仓库的库存和产品领用情况,每周初向指定仓库补货,并确保指定仓库始终有满足需方最近半月的需求库存。
4、货仓的管理
仓储环境得到供方认可;
需方负责对指定仓库(货仓)的管理,并承担与此的一切费用,包括保险。由于需方的疏忽或故意原因引起的毁损由需方承担,其金额不超过产品的价格(条款所约定的价格)。由于整包装的短少由需方负责,但原包装内部的内容短少,由供方负责并补货。
需方对该产品的库存和出库等信息进行记录。
供方在提前24小时通知需方的前提下,可每周/月检查一次库存或进行存活清点。
需方领用产品后发现产品质量瑕疵,则视为已购买并按退货处理;如属产品在货仓存放期间发现的质量瑕疵,则由供方负责予以更换、补货。
需方根据其生产需求,自行从货仓提货使用,提货的出库记录作为双方结算的依据。提货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按照标准包装提货。
6、所有权和风险
所有权:自需方从货仓提取该产品出库之日起转移,在此之前归供方所有。
风险:产品灭失和损毁的风险自产品检验合格并入库之日起转移给需方。
7、价格和付款
价格:按产品出库当日双方就该类产品所适用的最新更新的价格计算。(一般在订单中注明)
付款:自上述所有权转移之日起45日内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出口发票等账单付款。
8、库存责任
在发生低周转物料(库存量大于3个月的预测用量时定义为低周转物料)时,如低周转物料属于通用物料的,需方不承担库存责任,多余库存由供方在接到需方通知时1周内取走;如低周转物料属于非通用物料的,需方承担库存责任。
9、原料的备货和市场变化
供方根据需方的产品预测自行组织备货,并接受需方的监督和指导,必要时双方可协商备货。如遇到未能预料到的市场变化,需方承诺在之后的3-12月内无条件分批次提取货仓的库存产品。
10、其他条款
一般性条款:略。
我的问题是:
1、根据上述双方良好执行的合同、新会计准则关于收入确认的5个标准,供方是否可在上述所有权转移之前确认收入?具体如下:
A、关于“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在供方委收到任何预付款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视作“订货销售”?供方保留的法律上的所有权是否构成收入确认的障碍?
  B、关于“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供方是否还有“继续管理权”和“有效控制”?
C、关于“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准则讲解》指出:“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的估计”,以及“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商品销售价格通常已经确定。但是,由于销售商品过程中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存在商品销售价格发生变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商品销售价格未确定前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这里的所指的“通常”以外的情况是什么?
如上述供方的产品在协议期内市场价格波动较小(一般是下跌,上涨的可能性较低),是否可以认为“能够合理的估计”?
另外,你认为价格波动到什么程度(如多少%、对利润的影响多少%)时,才可以认为收入的金额不能够合理的估计?
  D、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供方可以确认,无需讨论)
  E、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供方可以确认,也无需讨论)。
2、如果根据前面所述,供方在上述所有权转移时才确认收入,是否有不妥之处?
3、如果供方是拟准备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证券公司内核员、证监会的发审委和审核员看来,上述两种方案是否都存在问题,如“合理估计”方面:如确认收入,他们可能认为不能够合理估计而不应该确认收入?如不确认收入,他们可能认为能够合理估计而应该确认收入?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是可以视作“订货销售”,预收款并非100%必须。
该案例,对收入确认标准的把握,有很大帮助,欢迎大家讨论。
这种方式通常称为JIT,在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属于相当常见的方式。对于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问题,个人理解应当在需方实际从指定仓库中领用了商品时,供方才应作为收入的实现。从大的方面讲,目前国际准则正处于从传统的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换的阶段,某些准则已经比较完全地采用了资产负债表观,如所得税和金融工具准则,以最终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可能性大小作为确认资产和负债的标准,并不一定到交易流程全部完成;但另一些准则(主要是一些较早期制定的准则)仍然是以利润表观为主要导向的,例如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等准则。收入准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润表观导向的准则,强调必须在交易过程已经结束或者实质上结束的情况下才能确认收入,并且强调收入和成本的配比。具体到本案例,在货物运抵需方指定的仓库时,一方面交易过程尚未完成,另一方面这些货物能否被需方所领用,以及最后的价格等,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且不能可靠估计,综合来看就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了,毕竟收入确认是五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的。
另外,个人理解在需方提货前对仓库的管理,并不是基于其对存货的所有权而实施的,而更多地是一般性的保管责任。从合同条款看,在需方提货之前,需方不承担存货价格变动的风险和残次冷背风险,这些风险仍然保留在供方,因此与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同时价格也未最后谈妥,因此收入金额不能可靠计量。
同意chen版意见;另外表扬一下楼主:要是提问的帖子都这样表述该多好啊
VMI是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的缩写,
直译就是“供应商管理库存”,意译可为“寄售”。简单地说,就是供应商把产品放在客户的仓库,客户消费一件,付费一件。消费之前,库存算供应商的。对客户来说,VMI降低了库存成本;对供应商来说,VMI有利有弊。
VMI在操作中设定库存上、下限,比如平均四周的消费量为上限,平均两周为下限。供应商要维持库存水位介于上下限之间。当消费量高、稳定时,VMI不失为一种好模式,因为它简化了围绕订单的一系列操作流程(例如买卖双方不需频繁下单、跟单、催单、收货、付费),供应商的库存周转率也不错;但当需求变动大,或需求量较低时,要么库存水平频频低于下限甚至为零而影响客户,要么库存积压,影响供应商的库存周转率。
VMI程式下,客户一般有一定的责任,例如要保证消费最高水位下的库存,并对供应商的一部分过程产品库存负责(因为为维持正常库存水平,供应商得在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维持一定的半成品)。当然,客户越是强势,其责任就越小。对供应商而言,VMI的库存属客户专用,没法用来支持别的客户,降低了库存资产利用率。例如笔者所在的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当设备装机投产后,大客户往往要求在现场设立备件库存,动辄就几十万、上百万美金,这些备件就是VMI库存,放在台积电的就不能用来支持联电。
对供应商来说,采用VMI可较好掌握客户的消费量,有利于保持市场份额。因为VMI程式下的产品一般消费量稳定,如果客户向别的公司采购,供应商从消费量变化上就很容易看出。有些供应商设定VMI的前提之一就是客户不得向别的公司采购同一产品。此外,VMI也可降低大订单带来的波动。例如笔者的客户中,有些客户的采购、物料管理不够成熟,动辄就下很大的订单,例如半年的消费量,然后就几个月不订货。很短时间里满足这么大的订单,对整条供应链的产能影响很大。但进入VMI后,每周补货多次,每次补货量就小得多,管理起来就方便得多。
在操作中,强势公司很容易把VMI变成压榨供应商的又一种方式,例如设定过高库存上限、下限,迫使供应商承担更多的风险等,所以,也用不着为之唱高调。平等互利下,VMI能降低供应链的总体库存,从而降低总体成本,所以,也用不着一概唱反调。
另外,VMI也不是有些人说的那么前沿,面包房可能已经用了几百年了:早晨给零售店送面包,晚上来结帐,卖掉多少收多少钱,就这么简单。
JIT与VMI,基本上角度不同而已。这里面的问题还是值得探讨,明明是强使客户压榨供应商的资金(占用)。
希望再考虑:
对于“另一方面这些货物能否被需方所领用,以及最后的价格等,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且不能可靠估计”有待商榷:根据合同,“这些货物能否被需方所领用”,至少有90%以上的可能被需方领用;如果是“最后的价格”,就不存在估计的问题了。
希望陈版主在看一下合兴包装(002228)的关于VMI收入确认,好像有问题.
不过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现行的收入准则在利润表观的作用下强调交易过程的完成问题。
你说的或许很对;但需就事论事。
是否与三全食品的收入有些类似,三全食品
的收入确认问题,曾经是证监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可以看一下招股书.
站长推荐 /1
本次调查继续设立小礼品抽奖。祝你好运!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mi hub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