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购一个商品能一次刷两张银行卡如何购买京东自营商品吗

双十一能让人静静吗|京东|价格战_凤凰资讯
双十一能让人静静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边是“双十一”电商平台销售额年年创新高的喜讯,一边却有消费者网购时的无奈。今年电商“双十一”之争,终于从拼价格到争品牌——追求独家销售资源,以吸引、维持人气……事实上,在电商集中促销之前,国际工商总局和发改委连发规定和提醒,警示平台商家不得限制、排斥经营者参加第三方平台的促销活动。并且,商家不得使用“仅限今日”“今日特惠”“明天涨价”等不实语言或者其他带有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等标价,诱导顾客购买。
原标题:双十一能让人静静吗双十一,让消费者省钱的同时,能省省心吗?电商们都在“拼”双十一。尽管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治理“刷单”问题,但刷单商家仍是生意不错。拼价格到争品牌商 “刷单”行为不减一边是“双十一”电商平台销售额年年创新高的喜讯,一边却有消费者网购时的无奈。今年电商“双十一”之争,终于从拼价格到争品牌——追求独家销售资源,以吸引、维持人气……事实上,在电商集中促销之前,国际工商总局和发改委连发规定和提醒,警示平台商家不得限制、排斥经营者参加第三方平台的促销活动。并且,商家不得使用“仅限今日”“今日特惠”“明天涨价”等不实语言或者其他带有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等标价,诱导顾客购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仍旧有些杂声在帮助双十一的伪装“高潮”,更诡异的是,早前双“十一”未开始,电商大佬们已“开撕”。文、图整理/广州日报记者 李光焱案例一天猫京东开撕 有商家“弃东”而去11月伊始,京东商城的一封公开信,撕开了电商暗地竞争的面纱——京东直指天猫强迫商家“选边站”,只能在天猫、京东平台“二选一”。更火爆的是,11月3日,京东表示已经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扰乱电商市场秩序。天猫随后回应称,京东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天猫不会强迫商家“二选一”。然而“躺枪”的是鞋类品牌木林森,其近日已关闭在京东网站上的店铺。京东的回应是:关店,并永久不再合作。目前,京东举报阿里尚无明确结论。知情人士透露,二者互为最大竞争对手,由于促销政策差别,确有多家商家准备从京东“撤退”。今年早些时候,优衣库也关闭了京东上的店铺。因为阿里承诺将会为优衣库天猫店带来更多交易和销售额。对于天猫和京东而言,平台能否做大吸引消费者,如今已不再完全取决于拼低价,而是要争取更多的独家品牌商入驻。“有竞争就一定会有‘站队’,只不过是否公开而已。”分析人士认为,当年“3Q之战”虽以法院裁决而告终,但类似做法业内一直都存在。案例二双十一好赚钱 “刷单手”忙不过来“最近‘刷单’的小伙伴肯定都发现了这个现象,单子多了而且要求低,很好刷……双十一临近,卖家拼销量拼得很厉害。最近没空的也不着急,接下来还有元旦春节!”进入双十一,“刷单手”的生意更好了。日前,有“刷单手”晒单称,现在一天刷四五单非常容易。而且,进入刷单平台后,都不必“货比三家”,直接下单“秒拍”,迅速搞掂每单少则2元,多则4.5元的收益。据知情人士向广州日报记者透露,“刷单手”一般经熟人相互介绍,通过群派活。需要刷单的平台先将商品购买金额、刷单费付给刷单组织者,然后刷单手去指定网上店铺下单、购买、支付——卖家收款(自己的钱)、发货(当然是空包裹)——刷单手/买家收货、给好评。正常情况下,为了躲避电商平台的打击,刷单手要先伪装成真实的购买者、伪造真实的购买流程,“货比三家”,然后才找到需要刷单的店铺,不能直奔主题“一秒下单”。这事儿看起来有点讽刺。11月3日,阿里、京东等20多商平台和130多位网店经营者联合签名,承诺“诚信守法经营,不售假不刷单”。案例三借双十一“放价” 游戏道具原是假从2009年电商开始造节“双十一”至今,网友大概都知道有这么个专门拼价格的“节日”。这不,与打折前暗中抬价、双十一促销再回到平时售价的伎俩不同,有骗子则瞄准游戏玩家,虚构双十一游戏道具低价出售,骗玩家购买。玩家阿坚和小鹏痴迷于一款打斗游戏,小鹏基本不花钱“熬时间”来升级,而阿坚则是个急性子,没时间却愿意花钱买游戏“装备”提升战力,迅速升级。11月2日,阿坚正在家里玩游戏时,突然看到系统聊天框里有一个卖“绿宝石”的广告,说是双十一“绿宝石”提前“大放价”。于是,他果断付款两次共1111元买了道具。但当发现使用“绿宝石”道具时,道具数量依旧为0,被骗了。案例四价格提高一倍 双十一再打五折“2015双11全球狂欢节★11月11日,00:00开抢!活动售价190元!包邮&用券★抢先收藏,加入车”据读者反映,名为“茉莉雅集”的品牌,在淘宝上出售的“格纹羊毛西装九分裤 MLCKZ093”,11月5日定价为380元。如果按照促销的190元计,则是5折。可是,有“眼尖”的消费者查询10月份的销售记录发现,在10月份该款九分裤售价本来就是190元。“我一直关注它,发现如今是原价提高了1倍双十一恢复原价!”消费者“记不住秘密地康”说。火爆网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使用‘原价’、‘原售价’‘成交价’,也不能用‘仅限今日’等语言,并不会对电商卖家造成任何实质性困扰。”事实上,无休止的口水战、引起审美疲劳的价格战,开始引起消费者反感。尽管工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下称《规定》)和《关于规范网络零售价格行为的提醒书》(下称《提醒书》),苦口婆心地要求电商平台/电商卖家理性经营,但依然挡不住电商的“聪明”。其一是电商会在促销上打擦边球。避免使用《规定》和《提醒书》中的内容,并非难事。用词不同,暗含的意思大同小异。其二是买家维权成本(主要是时间、精力)高,遇事之后多会“不了了之”。如《规定》第九条就要求,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自行解释商品完好、增加限退条件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规矩都是对过往现象的约束,定规矩容易,但跟不上电商发展的新形势。而且,如何让规矩成为单个消费者手中的‘利器’,才是避免电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关键。”艾媒咨询CEO张毅说。网购骗术新招不得不防勿轻信双十一 “现金礼包”日前,支付宝官方就发出申明:打着支付宝名头“发给您一个双十一现金礼包”的链接是假消息。因为,如QQ、微信、支付宝等都可能绑定了银行卡、身份证,不要看到免费、红包等字眼就马上去点击或转发,以免自己和亲朋好友上当受骗。促销二维码 不要随便扫不法分子会将精心设计的一个含木马病毒的压缩包转换成二维码,当它以双十一优惠的面目出现时,手机用户一旦扫描,木马病毒就进入了用户手机。当用户访问购物网站时,这个程序就会记录下你的账号、密码以及支付密码。用户银行卡内的钱就会被盗走,或是被不法分子用于支付其他消费。钓鱼网站 不得不防在双十一消费狂潮中,也不乏钓鱼网站。如果你在正规的渠道获得了另外一个所谓更便宜的购买网址,请勿相信,这多半是钓鱼网站。定金慎付、代金券 慎买以优惠促销为名,要求消费者支付少量定金,购买时再付余款。如果你不仔细阅读定金使用规则,就很可能掉进陷阱。另外,有些不法分子以搞活动的名义预售,要求消费者提前购买代金券,真正购买时才能减价。但当消费者按照约定的时间购买该产品时,该产品却下架了,或者连网上店家都找不到了。“卡单”退款 多为骗局据报道,消费者王女士前不久接到一个自称淘宝某网店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她在淘宝买的商品因系统故障没有支付成功,“卡单”了,需要再支付到其他账户。李女士打开对方用QQ发来的链接,输入银行账号,并把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了对方,结果是银行卡被扣了5000多元。其实,“卡单”多为骗局,当对方要求你提供身份证、验证码以及支付宝、银行卡的相关信息时,务必清醒。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309555
播放数:1457465
播放数:22594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您好,分享的企鹅
网购次日“客服”来电 宁波男子银行卡遭刷光
在京东商城上购物下单付款成功仅一天,宁波的小周就接到了骗子电话,因为对方准确说出小周的下单信息,小周深信不疑,并按照对方指令,一步步进行操作。之后,小周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卡内的钱被洗刷一空。网购第二天,被骗子骗走了卡里所有的钱7月22日,家住江北区的小周在京东四家第三方卖家分别购买了四件商品,刷的是其父亲的银行卡,共计234元,下单付款成功后,他退出了付款平台。第二天,小周突然接到一名自称是“京东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在7月22日所购买的四件商品,因京东平台系统出错,订单被取消,需要客户申请退款,重新下单。奇怪的是,该“客服人员”用的电话是浙江宁波的个人手机号,小周便对其产生了怀疑。可是,在接下来的电话中,“客服人员”不仅能说出小周的购买产品、下单时间等信息,还能准确说出小周父亲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等”。基于此,小周深信不疑,便同意该“客服人员”请求,并称愿意按照其提供的步骤进行退款及重新下单。随后,小周收到一条带链接的消息,点开后发现,该链接与京东退款界面几乎一样,便更加相信该“客服”。按照网页中的内容和提示,小周填写了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几分钟后,小周父亲的手机收到了银行短信,账户内被划走9892元。这时小周才惊觉,遇到骗子了,于是立即联系对方,对方返回了500元,第二天,又返回了1000元,同时,小周在假网页中使用过的另一张银行卡也被刷走2000多元。7月27日,对方再次联系到小周,称只要提供其他的银行卡信息,可以将余下的8000多元返回。这一次,小周再也不信了。“下单不到半天时间,订单信息就泄露出去了,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京东方面出了问题。”小周向记者强调,如果对方没有说出那么多完整真实的个人信息,自己恐怕也不会上当受骗,而且,事发后,自己也确认了京东的真网页,订单确实被取消了,可商品还是收到了。目前,小周已经向江北孔浦派出所报警,警方表示,这是骗局,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如查实是卖方泄密,那卖方需承担相应责任事发后,小周向京东商城投诉,但没有得到任何解释。记者通过搜索发现,小周的遇骗经历并非个例,全国各地都有人中招,套路和小周所遭遇的大同小异。昨天,记者联系京东客服,描述完整个事件后,对方的回答是,京东不可能恶意泄露客户信息,建议消费者进行报警,京东会配合警方调查。消费者的信息遭遇泄露,京东是否担责?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大成(宁波)律师事务所的刘海林律师。刘律师表示,根据新消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经营者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因此,首先要明确在购物环节中,消费者的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如果最终查实是京东方面导致,那么当然要承担相应责任,给消费者一个交待,“如果消费者自身警惕性足够高,在接到骗子电话后立即进行核实验证,那么也不会遭受损失,所以,消费者自身也要对此事负有一定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phoenixho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骗子17个手机号绑157张银行卡疯狂盗刷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作者:
银行卡一直在手中,密码也未曾向人泄露过,到银行查询却发现卡内的现金早已不见了踪影。在收到不是本人操作的手机验证码短信后,及时拨打客服电话挂失银行卡,修改网银密码,阻止犯罪嫌疑人对账户的进一步操作,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原标题: 骗子17个手机号绑157张银行卡疯狂盗刷
  银行卡一直在手中,密码也未曾向人泄露过,到银行查询却发现卡内的现金早已不见了踪影。今年1月以来,成都及国内多个城市相继发生了类似蹊跷案件。
  近日,成都市公安局青白江区分局于成功破获了一起跨省特大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7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通过钓鱼网站等方式窃取银行卡主信息,并建立QQ群分工协作,冒充本人拨打客服电话,添加银行卡的绑定手机号码,从而获取验证码,在网上盗刷电子商品后转卖变现。
  3张银行卡 牵出离奇大案
  今年5月10日上午,一名神情慌张的女子来到成都市青白江大弯派出所值班室,焦急万分:“我三张银行卡里的钱,莫名其妙损失了7000多元!”报案女子林某告诉民警,“我没有丢过银行卡,也没有开过网上银行,密码也只有我本人知道,根本不存在盗刷的可能性。”
  但是林某卡里的钱到底去哪儿了?警方很快成立了专案组展开调查。“我们先是从三张银行卡入手,很快找到了共同点。”办案民警张螺说,就是银行卡都绑定了手机号码,而且有两个不同的手机号码,不过却不是受害人林某本人的号码。这两串数字成为了本案的突破口。
  专案组经过系列走访排查,6月4日在成都某小区门口将犯罪嫌疑人黄某、李某和王某三人抓获。在对黄某家中进行搜查时,共查获涉案工具笔记本电脑2台、涉案手机8部、涉案手机卡17张、涉案银行卡22张。
  “我们将查获的手机号码拿到银行比对,发现这17张手机卡竟然绑定了157个银行卡账户。”民警经进一步审讯发现,黄某等人今年1月至6月,疯狂作案100多起,其中已经核实52起,涉案金额高达70余万元。
  在3名嫌疑人被抓捕的第二天,专案组民警在成都市一家网吧内把黄某的上线杨某抓获。循线追踪,专案组民警分别在南京、广州、武汉、凤台、郑州等地分别展开抓捕工作,分布在全国10多个省市的嫌疑人相继落网,一条黑色利益链条逐渐呈现了出来。
  他们冒充卡主绑定手机号
  这个犯罪团伙到底是如何盗走他人银行卡上的现金呢?“银行卡的身份证号、账号、密码、绑定手机号信息,这是盗刷银行卡的前提。”办案民警李祥说,去年底,21岁的嫌疑人杨某建立了一个QQ群,专门用于银行卡犯罪信息交流。
  在这个群里,有人负责网上获取银行卡信息,有人负责拨打客服电话,冒充银行卡户主,添加银行卡的绑定手机号码,用于接收银行验证码短信。最后,再利用手机快捷支付等方式,网上购买电子门票、游戏点卡等电子商品后转卖变现。
  同时,还有人利用“网络炸弹”等软件,向被害人原绑定手机发送垃圾短信,掩盖银行卡正在消费的事实。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
  民警提醒
  不安全链接不要点击
  目前,信用卡、网上银行等电子金融业务,都推出了手机绑定功能,也就是把手机号码的持有者,默认为银行账号或支付宝账号的用户,通过手机号,用户可以轻松实现更改密码、网购、转账等操作。
  办案民警称,不少用户在享受新支付方式的同时,却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的安全问题。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点击不安全的链接,更不要随意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在收到不是本人操作的手机验证码短信后,及时拨打客服电话挂失银行卡,修改网银密码,阻止犯罪嫌疑人对账户的进一步操作,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编辑: 王如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两张银行卡被盗刷31笔 手机始终未收到验证短信|盗刷|招行_凤凰资讯
两张银行卡被盗刷31笔 手机始终未收到验证短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月3日,市民段女士的两张招商银行卡遭人盗刷,总计盗刷31笔,刷走资金1.8万元。然而她说,自己的手机一条短信验证码都没收到。
原标题:两张银行卡被盗刷31笔 手机始终未收到验证短信
7月3日,市民段女士的两张招商银行卡遭人盗刷,总计盗刷31笔,刷走资金1.8万元。然而她说,自己的手机一条短信验证码都没收到。运营商称,当天受害人手机产生20多元短信费;专家分析,收发的验证短信被劫持了。当事人讲述:盗刷31笔,没收到一条短信家住明德门的段女士说,7月4日下午1时许,中国银联95516给她打来电话,问她有没有一笔468元的消费,她说没有,对方告诉她:“赶紧刷一下手机,可能手机中病毒了。”下午2时,一朋友通过微信告诉她,给她转了账并发了短信,但她的手机并未收到短信。于是,她打开手机银行查询,这一查把她吓了一跳:自己的一张招商银行卡,7月3日被人盗刷了12笔资金,金额从199元到499元不等。她赶紧拨打110,并到明德门附近的招行营业网点查询,工作人员建议她到北大街开户行查询处理。下午5时许,她想起还有一张在招商银行的工资卡。用手机银行查询,发现7月3日也被人盗刷,总计19笔,数额从100元到10000元不等。其中1万元的那一笔,后来又返还到了她的账上。除这笔外,她的受损金额总计8000多元。而所有这么多笔交易发生时,和银行卡捆绑的手机,一条短信都没有收到。她打电话给运营商,工作人员查询后说,7月3日一天她的手机就产生了20多元的短信费用。也就是说,她的手机7月3日曾经发了数百条短信。但她查询手机短信记录,发现根本没有发出过短信。担心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她关闭了短信功能,并将手机刷了机。晚7时许,她到公安高新分局白沙路派出所报了案。银行提醒:发生这样的事一定要报案7月5日上午,在招商银行白沙路支行,华商报记者见到了段女士。她把两张卡里的余额都取了出来,银行对两张卡的资金进行了冻结。银行打印的两张卡的交易明细表上,被段女士怀疑的交易多为“银联无卡自助消费”或“支付通在双向类商户的交易”。其中一张卡为12笔,另一张卡为17笔。段女士说,她通过手机银行查询发现,17笔的那一张少打了两笔交易,一笔是被盗刷100元左右的交易,再就是前面被盗刷的那一笔10000元又返了回来。段女士说,北大街网点办理的银行卡,一直在使用手机银行和一个第三方软件,以前还使用招行网页版缴过电话费;而工资卡6月份因为转账需要才开通了手机银行,平时很少用。对于两张卡上资金都被盗刷,她感到很不理解,“既然对方是为了弄钱,为什么刷走了10000元还会退回来?”她觉得,自己的钱放在银行,银行就负有保护资金安全的责任。招行白沙路支行大厅主管田女士表示,这些资金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刷走的。用第三方平台支付,不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银行也无法监管。只要用户注册使用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可以按照第三方规定的验证方式,进行支付和划转,所以手机短信验证码非常重要。发生类似情况,一定要到公安部门报案,将报案的书面回执材料交给银行,银行就可据此向相关第三方申请资金冻结,并进行资金流向查询,尽力挽回或减少客户损失。安全提醒:个人银行账户最好分级管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副教授杨超表示,尽管段女士没有看到短信,但短信实际上是收发了的,只不过被劫持了,而劫持短信时几乎不留痕迹。至于盗刷的10000元又返了回来,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在支付的最后关口,被什么条件限制没能成功,又自动返了回来。这种情况说明,第三方平台在用户身份验证方面的缺陷——过分倚重手机短信验证码,却忽视其可被拦截的缺陷。田女士说,由于第三方支付非常便捷,往往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比如走到一个地方,手机上就会收到一条带链接的短信,点击之后就会下载盗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和密码的木马软件,这就是伪基站在搞鬼;手机上下载应用或上网,也可能被染毒或中木马……用户对此要有所提防。杨超建议,为了保卫资金安全,手机要到正规市场下载应用,可疑链接不要点,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不要浏览不规范网页,最好安装安全软件。对自己的银行账户实行分级管理:最主要的账户不要开通任何网络业务;专门设立一个转账账户,只出不进,限额设置低一些;使用第三方支付不要一直关联银行卡;另外,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要放太多钱。如果遭遇类似情况,赶紧给银行客服打电话进行挂失,紧急止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309555
播放数:1457465
播放数:22594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高校教师22元买袜子遭网络诈骗13万元
来源:综合
作者:成都商报网
原标题:成都高校教师一夜被骗13万元
  今年3月,成都某高校教师熊巍在京东上购买了一双袜子,花费22元。5月18日晚,由这起22元的交易,引发了一场网络电信诈骗,熊老师损失惨重,三张银行卡共计被骗超过13万元。
  “因京东系统更新造成商家未能正常收款,导致商家保证金无法退回,要求客户本人退换商品协助处理。”在连续三次接到自称是京东“俞兆林官方旗舰店”客服人员电话,要求帮忙处理一笔订单之后,熊巍终于答应了对方。他登录自己的京东账户,发现买袜子产生的22元订单,已显示为“返修退换货”,以为是京东客服所为,点进这个链接。
  熊巍点开后发现,该链接与京东退款界面几乎一样,便完全相信了“客服人员”的说法。于是,按照网页中的内容和提示,他填写了银行卡号和密码,在该页面最后一步填写发送到手机上的验证码,一番操作后,熊巍工行牡丹卡上立即被扣走4998元。直到此时,熊巍才产生怀疑,他立刻致电“客服”,“当时对方也故作紧张,说由于我的验证码输入错误,导致双方金额被扣,他们那边保证金也被扣了几万元。”紧接着,他手机再次接到信息,称牡丹卡又先后支出13000元和870元。
  熊巍立即向“客服”表达质疑,并称要打电话问京东客服,“但他们说已经联系到京东客服正在处理,会马上退回被扣款项。”随后,熊巍账户上陆续收到共计13870元。在卡上收到13870元后,熊巍又接到“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让我确定是否已经退回部分款项,当我电话确定收到钱后,没过多久,又支出13770元。”他说,还来不及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对方马上说因为牡丹卡被冻结,无法转入退款,转来的钱会被立即扣走,并要求提供其他卡号,以便退款。
  熊巍又先后换了两张信用卡,几乎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了操作。事实上,每输入一次验证码,熊巍的卡上就被刷走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金额,期间,他手机上收到了金额变动信息,但“客服”告诉他,这些钱只是作为“银行调试”,很快会被退回。
  在对方一步步引导下,熊巍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却一步步深入陷阱,猛然发现时,3张银行卡上共计13万元已被骗走。直到5月19日凌晨,这场骗局才结束。
  被骗当日,熊巍到派出所报了警,除了一张受案回执单,目前他还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京东平台有“重要提醒”
  不会以订单异常和系统升级为由 要求客户点链接退款操作
  成都商报记者发现,其实在熊巍被引导进入的“返修/退换货”页面上,有一则“重要提醒”:京东平台及销售商不会以订单异常和系统升级为由,要求您点击任何网址链接进行退款操作。烦请关注京东平台“谨慎诈骗公告声明”。不过熊巍说,当时自己并没有注意到。而致电熊巍自称是京东商家客服的手机号码,显示地址为“浙江宁波”,但面对一个显示为手机号码的“客服”电话,熊巍同样没有引起警觉。
  同一账户异地登录 京东商城客服:正在研发提醒技术
  根据京东商城客服查询,熊巍的账户早在今年1月,就在福建、辽宁等地被登录。让熊巍不解的是,5月18日晚,对方登录其账户一边修改信息,一边引导同样登录了账户的自己进行操作,“同一账号同时在不同地方进行登录,京东方面并没有提醒用户或者对这种行为进行阻止。”京东客服人员称,目前同一京东账号确实可同时在不同地方进行登录,京东方面正在进行技术研发,将对账号异地登录进行提醒。
  成都商报记者 逯望一
  实习生 赵方
(责任编辑:刘盛钱 UN649)
&&&&&&</div
一图看懂各地限购令 外地人买房难上加难![]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怎么解绑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