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功的宅 o2o社区便利店O2O便利店品牌?我想挣钱啊

加盟叮当小店O2O社区便利店的5大优势_叮当小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贴子:
加盟叮当小店O2O社区便利店的5大优势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品牌意识越来越强,消费者对品牌连锁店和非品牌店在信任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加盟一间好的品牌便利店就成了创业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叮当小店具有的五大优势:  1.品牌优势:品牌便利店消费者信任程度极高,品牌响亮!广为传播,在百姓心目中有良好印象,大众市民中有很好口碑!一次加盟能终身享用。  2.完善的服务优势:市场调研、陈列指导、促销策划、营销培训、管理咨询一条龙服务。不但方便顾客,更能为你的叮当小店增加大量的人气和订单。  3.媒体推广优势:叮当小店会在在媒体和网络上大肆宣传,更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4.完美的指导经营优势:具有一支以多年从事超市经营管理的服务团队,来进行专人的指导,专线来解决加盟商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5.控制投资风险:公司将为加盟商评估投资成本、严格把关合同纰漏、了解各种情况,杜绝一切不良后果的产生。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失败案例随处可见,社区O2O这个行业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核心提示:战略变来变去,方向换来换去,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赚个吆喝,换个资本市场关注度。其他的一些创业项目就更不提了,说是成功案例也没有说服力。很多人问有没有成功的社区O2O案例可以推荐,无从回答,失败案例倒是随处可见。社区O2O,这个行业也被媒体热炒有三年多时间了,有没有做的还算不错的案例呢?
万科、龙湖、恒大、保利、易居中国、彩生活、拉卡拉、顺丰?哪个可以称得上是成功案例?
战略变来变去,方向换来换去,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赚个吆喝,换个资本市场关注度。其他的一些创业项目就更不提了,说是成功案例也没有说服力。很多人问有没有成功的社区O2O案例可以推荐,无从回答,失败案例倒是随处可见。
很多做了几天社区O2O的人就以为很懂这个行业,但其实一旦亲身去做社区O2O很容易会因为自身所处环境的利害关系而被&干劲&蒙蔽了双眼,难免会想各种理由证明自己的正确性,等到失败了之后就会跳出来总结一堆失败经验与后人分享。
俗话说&旁观者清&,一些前来找我交流表明对社区O2O有想法的人,我都会建议再考虑考虑,想清楚了再做,因为一旦进入市场,角色变了,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就随之改变。
社区O2O这个行业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它不是一个独立而在的垂直市场,其涉及到居民生活半径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所有问题,与各行各业都有密切的相关性,整个行业涉及面十分广泛,涵盖的项目方向非常之多。
我初步整理了一下,大致可划分为18个主要方向:信息、电商、物流、支付、金融、广告、科技、上门、软件、门店、上市、社交、家装、房产、汽车、废品、会所、养老。
这18个垂直方向整合起来,社区O2O市场看起来还是蛮大的,只不过没有一个方向是容易做的,何况有些企业一次想做18个了。
1.信息,互联网的信息聚合
互联网人做社区O2O最先想到的就是从网络信息切入,最初的社区O2O项目多数都是黄页类的网络信息聚合,如今的境况都不怎么样,具体的公司就不提了,一来不做广告,二来不打击人家。其实,从信息内容质量的角度来看,信息类的社区O2O项目也有很实用的地方,但真正使用时,这类应用往往会被忽视。
一来,58赶集的广告轰炸效应之下,他们已经成为最大的生活黄页;二来,黄页应用本身就是低频需求,而且在中国对黄页概念的认知不足。既低频又缺乏认知,而且可替代性又强,又没有变现能力,这也是黄页类社区O2O项目迟迟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如今互联网已经如此深入生活,信息黄页将成为历史,最终命运会沦为社区O2O之下的一个小版块。
2.电商,社区电商愈发尴尬
社区电商最开始被关注还是得益于当时薛蛮子投资的那个项目,这才有了后来的社区电商热,不过貌似那家主打社区商超电商的公司现在的处境并不怎么样,太早的把自己包装成明星公司也不是好事,有太多的围观群众喜欢扒皮了,所以负面是少不了的。
如今的社区电商发展早已不那么激动人心了,包括京东做的商超O2O也逐渐销声匿迹了。电商很大,但社区电商很小。
在商超之后,社区的生鲜电商、餐饮外卖也成为行业关注热点,但生鲜电商始终无法打开市场,而餐饮外卖在社区市场也不像在学校市场、商务市场那般所向披靡。社区电商正逐渐沦为传统电商,市场策略就是推广APP做流量然后卖货,这样的社区电商有何价值可言?
想以社区电商切入到整个社区O2O市场,显然有些过于天真了,社区电商的第一关都过不去,何谈整个社区O2O?有关社区电商的更多内容可参见《王利阳:社区O2O,社区电商价值被高估》一文。
3.物流,把握方向没准有戏
社区物流是我认为最有机会的社区O2O切入点之一,要比社区电商更有潜力,但前提是方向非常关键,具体内容在《社区O2O:社区电商实则是跑腿之争》一文中有过初步探讨。
这两天京东到家也在宣传其众包物流的建设,部分思路方向与我之前的构思有很多想象之处,也算是对我个人对社区O2O方向判断的一个案例证明吧。
但京东到家的众包建设与我的构思还有一定差异的,这一点看了上段提到的那篇文章就会了解,京东到家这么做众包存在严重的&失控&隐患,一旦众包物流出现问题不能第一时间解决,那问题就大了。
社区物流必须要走众包+售后结合的发展模式,因为众包物流才是社区零售的核心竞争力,而售后则是向社区服务市场扩展的根基。社区物流只是切入点,并不是全部。至于有关社区物流快递柜的内容,还可参见《王利阳:求别闹,阿里、腾讯变向切入社区O2O,然并卵》。
4.支付,起步较高很难玩转
电商、物流之后,支付也是很多企业渴望的切入社区O2O的手段。这一市场最常规的玩法就是&一卡通&形式,当然现在基本上都会结合手机,习惯用实体卡的中老年用户可以选用实体卡,而年轻用户则可以直接使用手机APP进行移动支付。其实,无论是实体卡还是手机支付,玩法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都是想整合社区周边的商家,接入便民支付功能,然后改进一下社区门禁,让用户逐渐的适应直到最终离不开它。
这个发展路径,逻辑上是通的,但央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真的落实的话,很多即便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也多半会夭折。况且有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的统治力,其他玩家想绕过它的机会不大,支付宝其实也在逐步向社区市场下沉,周边商家、便民支付等功能一应俱全,下一步最多是解决门禁问题,其实这个暂时不解决也没关系,不是必要问题。
对了,某家想在社区电商市场向阿里发起挑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最近又没什么动静了,其想以所谓的开店宝涉足社区电商纯是自我娱乐罢了。支付不是社区电商的关键核心。
5.金融,可惜看得见摸不着
支付的背后,社区金融才是很多人渴望的利润所在,不过社区金融市场看的见却摸不着,尤其是银行业很早就渴望社区金融市场了,民生、平安、交行、光大、工行等都曾先后寻找机会,但最终却都铩羽而归。
由于牌照问题,以及市场反应不积极,各大银行已经对社区金融失去了耐心,如今反倒是有些物业公司开始打起了社区金融的主意,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详见《王利阳:银行对社区金融已趋冷,社区O2O无信任不金融》。
此前曾有物业打着购买金融理财产品可抵物业费的方式来发展社区金融,实际上与我们常见的在银行大额存款送礼品的手段是一样的,但物业这种脱离了银行体系的社区金融要想壮大比较困难,因为其本质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需要大量的用户资金支撑,而单个或者上千个社区也过于小众,起不到规模化的效果。
此外,在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严格的监管之下,已经没有多少市场空子可以钻了。互联网金融已经这么发达了,社区金融还有多少空间?
6.广告,不能暴富但可小赚
广告一直都是最有效的赚钱手段,社区广告也是一个很可观的市场,现在部分小区公共的室外空间、小区电梯等都有很多广告出现,当然以前也有,不过以前一般都是静态的海报类展示广告,而现在很多都是动态的显示屏,可以加入很多广告,甚至还可以扫码互动,连接wifi等。其实,社区广告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很多城市的小区内让不让有广告位还得服从上面的监管,社区广告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此外,很多楼盘都不是高层楼盘,单个楼内的广告价值有限,广告位很难卖出高价,从另一个角度,社区广告也没有CCTV那样的权威性,也卖不出高价。要是手握足够多的社区广告位,结合上O2O的技术,赚点小钱还是可以,但要有赚大钱的念头还是趁早放弃吧。
7.科技,智慧社区梦中未来
伴随着社区O2O的持续走热,智慧社区概念也开始频繁被提及,海尔、长虹、神州等硬件IT企业都宣称要进军智慧社区市场,近期恒大与腾讯合作也打起了智慧社区的主意,智慧社区成为科技巨头们切入社区O2O市场的主要方式之一。
因为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智慧社区是民生发展的主要目标,住建部2014年5月就已提出到2020年智慧社区比例超过50%的长期目标,这激发许多科技、房产巨头的积极性。
不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老旧小区改造的难度比较大,新建小区就算具备智慧社区的基础设施,但要等用户注满之后才能发挥效用,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智慧社区与社区O2O结合度会越来越高,但短期内智慧社区没有太大的价值。详细内容可参考《王利阳:社区O2O&智慧社区但相辅相成》一文。
8.上门,到家瓜分社区市场
上门O2O是近期的O2O市场热点,而从社区O2O的角度来看,上门O2O与社区O2O市场重合度非常高。
在之前的《王利阳:社区O2O已被上门O2O割裂,还有机会么》一文中我已经有过详细的分析,从服务人群来看,上门O2O做的是&纵向市场&,而社区O2O做的是&横向市场&,既然上门O2O与社区O2O做同一个市场,未来二者肯定还会有更深入的联系,被割裂只是暂时的。
从互联网的规模效应来看,肯定是上门O2O更容易做一些,社区O2O的地域问题限制了其初期的规模效应。但随着社区O2O与上门O2O相互促进发展,一纵一横之间的交集会越来越多,更多的机会也会在二者的碰撞中显现。
近期,某号称融资1亿美元的洗衣O2O公司也在通过某家媒体对外传播向社区O2O转型的意思,虽然个人对他们的转型持怀疑态度,但他们的转型也正好印证了我之前的推论。上门O2O很容易碰到天花板,而在那之后必然会转向没有天花板的社区O2O市场。
9.软件,忽悠物业商户利器
与做信息聚合差不多的还有很多APP+ERP+CRM的软件组合项目,基本上大致思路是要免费给物业、商户提供ERP或CRM系统,然后向住户推广APP,希望通过免费软件的方式拉拢物业和商户的支持。
但实际结果却是即便物业或商户接受了免费的软件,但也没有动力去推动用户使用,毕竟如果不能带来直接收益,物业和商户都没有这个动力,而用户更不会对这类没有商户支撑、物业又提供不了优质服务的APP感兴趣。
况且,想整合周围商户的发展思路,实际上就是与美团、点评等竞争,现在阿里支付宝、百度糯米等也开始大力投入到商户资源建设上,社区O2O类似的项目基本只有死路一条了。
之前曾写过《王利阳:&线上O&的【工具】职能不足以推动社区O2O》,已经说过线上根本不具备推动社区O2O发展的能力,即便有很多合作商户和物业,但不能保证线下的服务质量,线上的一切构建都将失去价值,线上只是工具,不要把侧重点搞错了。
10.门店,价值未被充分挖掘
还有些创业者以为开几个门店就可以做社区O2O了,这与那些以为做个APP就能做社区O2O的一样单纯,门店用好了可以发挥非常大的辅助价值,用不好的话就只能沦为顺丰嘿客的尴尬,参见《王利阳:顺丰社区O2O一波三折,王卫还是没想清楚》。
传统的线下零售和生活服务消费体系都有门店,虽然在互联网人眼里,门店的高额租金是传统行业的弊病,但也不能全盘否定的实体店的市场作用。
在之前的《王利阳:社区O2O,门店用来做什么?》文章中,已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社区门店的市场价值,感兴趣可以翻出来再看看。
其实,很多做社区电商的都在争抢一些便利店资源,一来便利店是社区商超O2O的主要供应商,二来便利店等门店具有快递代收发的职能,这只是目前被挖掘出来的两点市场价值,要是深入挖掘的话,门店的价值可不只这些,而且在我看来门店很有可能成为社区O2O的标配之一。
11.上市,物业们的最大动力
彩生活是最早开始尝试发展社区O2O的物业公司,而且也正是借着社区O2O的概念走热而成功赴港上市,今年2季度时市值达到高峰110亿港元,当时如日中天的潘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豪言&5年后,彩生活市值将过千亿&。
然而从6月底开始,伴随着A股大跌,彩生活的股价也持续下跌,市值近乎腰斩到67亿,基本被打回了原形。过去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把彩生活当成行业标杆看,如今基本上都认清其到底有多少分量了。
彩生活积极探索社区O2O对行业来说贡献非常大,在它的带动下,有太多的物业公司都开始关注到社区O2O市场。今年5月份时号称拿了卫哲和周忻数亿(说数亿的早晚被扒底裤)人民币投资的中奥物业更名中奥到家,全力发展物业O2O超级平台,业内人士表示中奥是在为上市做包装,有彩生活在前,中奥物业也需要有互联网明星投资人做品牌背书。
此外,万科、保利的物业也被传出欲打造O2O服务平台分拆上市的消息。其实,想上市的物业不只这些,然而现阶段都只是想抱着概念上市,根本就不具备社区O2O的服务能力。
12.社交,市场环境仍不成熟
在美国Nextdoor已成为另一种社交风尚,前不久这家公司完成了D轮1.1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已达11亿美元。所以国内自然会有不少Nextdoor的追随者,我本人最开始也是从Nextdoor类的社区社交项目才真正开始研究社区O2O市场的,当时一位好友尝试在社区社交方面创业,历经波折之后还是没能成功。
不过Nextdoor所代表的社区社交市场一直是我所关注的,毕竟社交是最有粘性的应用,反过来,社交也是最难做的产品。
虽然当时没能帮朋友做成社区社交这个事,但我还是觉得社区社交这条路值得尝试,而且腾讯很早就在关注国内这一市场的动态了。不过,社区社交不是谁都能做,此前叮咚小区声称要转做社区社交时,我就知道它已经彻底没希望了。
去年曾写过《王利阳:丁磊的易信向社区社交O2O靠拢更具潜力》,个人认为易信要是往这方面尝试还是很有希望的,包括当时易信做的社交问答、顺风车等功能都很符合社区社交的场景,要是丁磊早点能往这个方向一试,没准今天的易信境况要会好很多。其实,现在也还有机会,就看丁磊听不听得进劝了。
13.家装,积极蹭概念蹭市场
家装O2O与很多上门O2O项目类似,现在都开始积极的向社区O2O靠拢。因为家装基本上都是一锤子的买卖,达成交易完成服务之后就不会再有瓜葛,除非发生纠纷。
家装本身有较高利润的行业,而加入O2O属性之后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易模式促使行业出现价格战倾向,这是家装O2O的弊端之一,而且家装市场获取用户的成本较高,所以就不得不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以确保项目本身的想象空间。
从家装开始,首先延伸到的就是家具、家电、家居三大市场,在这之后就是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社区O2O市场了。反过来,社区O2O市场中也有一部分家装需求,有些小区内也有新房出售,或者是旧房改造,这都是家装服务的潜在市场,家装O2O开始向社区O2O靠拢完全符合市场的发展走势,当然,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社区O2O项目开始打起家装服务的主意了。
14.房产,出售出租短租托管
家装O2O之上,房产O2O也与社区O2O越走越近。那些新房、二手房、长租、短租的房产项目其实也都是社区商业中的关键一环,目前主要由一些房产O2O来经营这块市场,随着房产O2O市场走热,也有一些社区O2O或者大型物业开始关注挖掘房产服务的市场价值了,未来房产O2O企业遇到增长瓶颈时肯定也会转向发展社区O2O市场。
这个市场逻辑也很简单,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最后用户都得居住在小区之内,所以自然要享受到社区O2O服务;反过来,在小区内有房产的人也想出售、出租或者短租房屋,以获得房产投资收益,这部分的工作房产中介可做,物业公司可做,房产O2O可做,社区O2O同样可做。
所以,按照如今O2O的发展进度来看,用不了多久社区O2O与房产O2O的交集会越来越紧密,二者之间的难免会有竞争关系。
15.汽车,洗车保险代检出行
有人打房产的主意,就有人打汽车的主意,在社区O2O市场围绕服务汽车的项目也有不少。其中,最多的就是上门洗车O2O,这也再次证明我之前说的上门与社区做的是同一市场,只是切入方向分别为一纵一横,未来上门O2O与社区O2O会逐步整合到一起。
回过头来,社区O2O中的汽车服务不只有洗车,我还听说过一些保险、代检的项目也都有不错的营收能力。
不只这些,仔细去挖掘社区O2O价值的话,汽车服务还有很多价值可以挖掘,例如小区内的车位出租,同小区的住户拼车,小区内的租车需求,二手车交易等,其实都可以做,只是能不能做好的问题。
现阶段都是由专门的汽车O2O项目来分别切入各市场,随着各项服务的深入,洗车、租车、拼车、停车、代驾、代检、保险、二手车等整个汽车服务市场都会成为社区O2O主要服务项。
16.废品,被忽视的市场机会
很多社区O2O创业者都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以为只有整合商家服务之类的社区商业O2O才有市场价值。如果我做社区O2O创业项目,我只会选择从废品市场开始,而且我也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估计明年可能会有所行动,真正自己去做一个以废品为核心的社区O2O项目。
有关从废品切入社区O2O的内容我没有专门在网上分享过,毕竟在怎么大公无私的乐于分享,也得给自己留点机会不是么?
当然我也不是惧怕分享,很多事情别人听了也不一定能理解透彻,就算能理解也未必能做好,事在人为,即使再好的项目也需要一个有强大执行力的团队。
其实,大概三个月以前有一个以废品为主的社区O2O团队来找我咨询,我也倾囊相授,把我已经想的差不多的东西都说给他们听,帮他们梳理了一下发展路径。当时谈的挺好,说给我些股份邀请我一起干,不过后来也没具体下文了。没有下文也无所谓,这类的情况已见过不少,等时机成熟了,自己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也是蛮有乐趣的。
17.会所,极致社区服务终端
很多小区内都有社区会所,其实这部分是社区O2O的优质资源,如果利用好的话,将是社区O2O最有效的线下载体,至少通过会所可以聚集大量的社区居民,一般小区会所多是居民用来休闲娱乐放松的地方,也是居民聚集的主要场所,在与用户如此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下才更好开展其他社区增值服务。
但大部分物业根本不懂得如何运营会所,他们往往选择将会所外包,每年赚点稳定的租金就够了。
会所或许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社区O2O服务终端,其内完全可以承担很多基础的社区O2O服务,但有一个问题比较关键,经营一个会所每年的固定成本比较高,对于需要快速扩张的社区O2O项目显然无法承受这么高昂的运营成本。
如果说社区O2O项目已经有了稳定的盈利基础,未来完全可以考虑在小区提供会所服务。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比较尴尬,就是会所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有些是归物业的,有些是归业委会的,物业的还好谈租下即可,但如果是业委会的,商业运营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18.养老,未来金矿尚待开发
养老,是一个国家级的议题,社区养老更是各地政府主抓的重点民生项目之一,随着生活条件逐年提高,社区养老的市场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社区养老说的简单一点主要是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每天带着他们打打牌、下下棋、唱唱歌、跳跳舞,提供一些早中晚三餐就有的赚了,要是再复杂一点的话,还得结合上健康医疗、老年旅游等,市场会更为广阔。
目前,国内主打社区养老的社区O2O项目并不多,这个市场与废品回收一样都不被重视,然而在我看来这两个市场反而更有机会。从国家的角度养老和废品都是社会性的议题,如果有企业能做好社区养老服务,至少各地政府都会大力支持的,而且市场本身有非常大的价值可以挖掘,只是一般的年轻创业者们根本想不到服务老年人这回事。
其实,养老是社区医疗发展的主要载体,这块市场非常值得关注。
本文网址:&& 1.2.3.4.5.6.7.8.9.10. 点击排行1.2.3.4.5.6.7.8.9.10. 推荐资讯1.2.3.4.5.6.7.8.9.10. 最新供应1.2.3.4.5.6.7.8.9.10. 最新新闻1.2.3.4.5.6.7.8.9.10.社区O2O:小生意酝酿大平台--百度百家
社区O2O:小生意酝酿大平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社区O2O领域定会诞生一个平台级的企业,但在此之前很可能出现类似当年团购“百团”甚至“千团大战”的局面。竞争力不强的团队会被清洗出去,幸存下来的,将被装进一个新巨头的业务口袋里。
“哪里有懒人,哪里就有商机。”这被视为社区O2O创业者的商业出发点和基石。
消费由人产生,商业区和社区是聚拢人的重要场景。近几年,团购网站的兴起使得互联网渗透到了商业区消费的大多数领域,诞生了美团、大众点评等明星公司。而在社区这一场景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陆续涌入,借着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的东风,掀起了一场名为“社区O2O”的创业大潮。
这些创业者围绕社区,从超市、外卖、物业、家政服务等垂直领域切入,甚至连开锁、维修、保洁这样的小生意也成为他们跑马圈地、寻求整合的目标。
社区O2O创业者的普遍做法是:用APP聚拢消费者,通过合作笼络商家,再加入自身的服务使其形成闭环。虽然与团购相比,社区里的商家和用户比较分散,线上线下连接的难度很大。但多数社区O2O创业者认为,这一领域也有机会诞生出像美团、大众点评一样的平台。
未来,社区里的居民可能通过一个APP,足不出户就完成所有的社区消费行为。平台因拥有社区商家和消费者的数据,从而具备触达和影响他们的能力,除了从导流(量)、促成交易中获取提成外,平台本身还蕴藏着巨大的广告价值。
参与掘金者,除了为数众多的创业公司外,还有百度、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以及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因为社区O2O包括的品类众多,地域性很强,流量主要来自线下,所以短时间内这场较量还难见分晓,市场上会呈现出多股竞争力量盘根错节、相互交叉的局面。
随着跨品类、跨区域整合的进度加快,社区O2O领域也很可能会出现类似当年团购“百团大战”的局面。不同的是,社区O2O的团队更多,淘汰过程更加惨烈,或许形容为“千团大战”更为合适。到时候,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的团队会被清洗出去,幸存下来的,将被装进一个新巨头的业务口袋里。
创业公司赛跑
社区商业受到互联网创业者如此追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根据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的相关统计,2013年中国家庭服务业有从业企业60多万家,从业人数约2500万人,年产值超万亿元。如果把社区周边的餐饮、超市等业态也算上,总量将更加庞大。
今年初,已经有一些项目在这个市场上脱颖而出。5月,社区APP“叮咚小区”对外透露拿到了1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6月,社区服务运营商“彩生活”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这两个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项目,只是社区O2O地图上的冰山一角。一位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社区O2O领域的创业团队数量众多,目前已经拿到投资的就有几十个。
《财经》记者观察发现,社区O2O的创业团队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的小区数量多,智能手机普及度较高,是社区O2O服务试点的最佳地点。
因为要与社区周边的商家谈合作,要从线下挖掘潜在的社区用户,甚至还得自建地面物流队伍,所以社区O2O的模式普遍较“重”,地域性差异又导致其复制难度很大。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创业团队都会以某一垂直品类作为切入点,比如做社区超市的社区001,做外卖的生活半径、到家美食会,做家政的云家政,做物业的彩生活和社宝网,当然,也有最开始就尝试做综合平台类的叮咚小区和小区无忧。
这些创业者深耕的每个类别也都有成熟的硅谷模式可以参照,比如Instacart(社区超市)、Nextdoor(小区社交)、(家政服务),后者都已经拿到了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级别的融资。但多数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创业者表示,因为中美两地社区形态和生活习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单纯复制硅谷模式成功的几率很小。
在做社区O2O的商业模式选择时,以社区001为代表的小型创业公司,更像是一个本地化的开放平台,所有的商品都来自下单用户社区周边的大型超市,由社区001提供1小时快速配送的服务。
社区001的CEO邵元元对《财经》记者表示,在社区超市方面,社区001已经形成了和电商巨头们差异化竞争的态势,短时间内并不害怕巨头们争抢自己的地盘。“他们还在说O2O概念,我们已推进了三年。”邵元元目前正在把业务范围扩大到更多的一线城市。
与社区001一样,生活半径目前也处在快速扩张阶段,但外卖这一市场的竞争状况有点激烈。阿里旗下的淘点点、百度旗下的百度外卖,还有美团外卖,以及今年5月被大众点评网8000万元入股的外卖网站“饿了么”,均涉足其中。虽然这些业务并非巨头们的主投方向,但再小的骆驼也比马大,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少创业团队已被迫出局。生活半径因为做得足够深入,不仅生存了下来,还成为上述巨头们的合作伙伴。
生活半径的CEO徐伟昊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讲其他概念,就讲快,45分钟保证送到。”为了在配送环节建立起足够高的竞争优势,生活半径把30%-40%的支出投到技术上,用来优化流程和节点。
目前,百度外卖等平台已经把部分订单的配送交给生活半径来做。徐伟昊认为,创业团队一定要做到极致,才能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不管是社区001还是生活半径,都把成为社区O2O综合平台当成了自己的最终目标,超市和外卖只是它们达成目的的手段。徐伟昊说:“我们要切入社区,获得用户,在此基础上搭建平台、提供其他服务,到时候就能体现自己的渠道价值和媒体价值。”
社区入口之争
“社区的媒体价值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邵元元告诉《财经》记者,从公司创立至今,他们没有花一分钱用于市场推广。他认为,巨头的流量对社区001“没有价值”,社区001需要更加精准和本地化的流量,而这些流量的最佳入口在社区,而不是线上。
在社区做活动、立展牌、发传单,以及在合作商家放置二维码,是社区O2O创业者聚拢用户更有效率的手段。以超市和外卖品类为例,团购是把用户带到店里去消费,社区O2O做的事情是把店带到了用户家里。而在社区这个决策场景和最终的消费场景里,广告、口碑往往是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
这就是说,对社区O2O来说,O2O不仅仅是Online To Offline,把线上的流量往线下的商家导;O2O还是Offline To Online,从线下获得用户,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来服务用户。
但无论从哪个垂直品类切入,社区O2O的所有服务最终都会被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这个平台会成为社区商业的入口,起到聚集消费者和分发流量的作用。在这样的平台真正出现之前,每个创业团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社区O2O的主角。
除了超市和外卖,家政、物业也是创业团队扎堆的两个重要领域。
云家政是一家从上海起步的创业公司,成立于2011年。其联合创始人孙黎告诉《财经》记者,云家政用了很长的时间去积累家政商户资源,目前在上海已经与近1000家家政中介达成了合作,旗下拥有超过11万名的实名制阿姨(家政服务从业者)。在做精家政服务之后,云家政计划向其他品类扩张,希望能够成为社区的重要入口。
成立于2002年、今年6月上市的彩生活则把突破点选在了物业服务上。其控股公司花样年的董事会主席潘军认为,地产毛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转型社区服务、盘活物业资源、挖掘“房产后市场”是房地产企业最好的出路。“社区消费才是真正刚性的消费。2012年,彩生活服务集团服务的人群约400万,400万人口一年的总消费接近500亿元。我们不想让这500亿元的现金从我们门前流过。”潘军说。
与彩生活做类似事情的还有一家名为社宝网的网站,其CEO陈兴文告诉《财经》记者,社宝网的模式比较轻,通过与大量的物业公司合作而非资本收购的方式来进入社区。社宝网帮助物业公司搭建服务平台,对接周边商户。
陈兴文认为,要做社区O2O,物业是绕不过去的坎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点。“过去物业和业主的关系是对立的。业主认为,你收了钱,但是没有提供服务;而对物业来说,自身没有造血功能,所以只能通过压缩开支来勉强生存。”社宝网要做的便是改善二者的关系,帮助物业进行商业化。一旦做到这一点,“社区就是一座金矿”。
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巨头也已经意识到了物业公司在社区商业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久前,万科地产宣布,开始在旗下十几个小区上线“云上城”,这是一款智能APP,包含一键开门、快速服务、物业账单、社区商城等多项功能。
在上述创业公司和房地产企业的势力之外,阿里和京东等巨头的积极入围也让O2O平台最终鹿死谁手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阿里旗下的天猫物流事业部曾在2012年10月推出“天猫社区服务站”,2013年又将之划归到菜鸟集团,据称目前服务站的数量已超1.3万个,分布在全国64个城市。在线上,淘宝生活服务也耕耘已久,服务项目涵盖了多个类别。
京东也在社区电商进行了布局,宣布与万家便利店合作,打通库存和供应链,打造“1小时生活圈”;而在银行界,民生、兴业、中信、浦发、平安等也在2013年纷纷试水社区银行。有报道称,民生总行将投资300亿元推动小区金融战略,目标是三年要布局1万家。
小区无忧的CEO唐皓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这些玩家以什么方式切入社区服务,“最终多种模式一定会进行融合”。
所以,小区无忧和叮咚小区从最开始就想打造一个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社区平台,但因为涉及面太广,这些服务能不能黏住用户还有待观察。
亿瓯网联合创始人、O2O分析师黄渊普告诉《财经》记者,把诸多的切入领域按照用户使用的频率划分,高频的服务(比如超市、外卖)可以带动低频的服务,更有机会发展成为平台。而且垂直整合的优势强于浅层铺开,扎扎实实做好线下服务,才有可能成为社区O2O的未来入口。
行业洗牌在即
眼下,社区O2O的创业大潮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也存在创业团队功能重合、投资重复、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而且,大多数项目的盈利空间小,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为其发展蒙上了一层阴云。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行业大整合,将会有一批创业项目应声而倒。
为了完成闭环、把控服务质量,超市、外卖这些领域的创业公司,很多都建设了自己的配送队伍。往往在一个小区,经常能看到好几家公司的配送人员来来往往。众所周知,配送环节的人力成本、沟通成本很高,商户提成和向用户收取运费很难覆盖成本。特别是在外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业团队的这些“人力重资产”就会成为拖累。
除此之外,在十几个垂直品类下面聚集了上百家的创业团队,其功能重合问题也不容忽视。很多团队在同一个地区做同样的事情,形不成差异化,不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往往是一种模式火了,就会有无数的团队跟风效仿。一旦有明星项目出现,利用资本和品牌快速整合市场,模式相近的团队将面临很大的生存难题。
生活半径CEO徐伟昊告诉《财经》记者,在其公司创立伊始曾经认真地研究过各个品类的消费频次、刚需程度和现金流问题。超市、外卖这些刚需品类,通过精细化运作,盈利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但像物业、家政等低频服务行业,平台方很难把控服务质量,且形不成有规模的现金流量,倘若不能顺利向其他品类延伸,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风险就会加大。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决定创业团队成败的将是其服务能力。社区O2O的商品就是服务,服务由人提供,被人感知,因此一定不能忽视“人”这个关键因素。这也启示创业者,每一个冷冰冰的业务数据背后都有一张活生生的脸,每一次服务质量的好坏将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在目前风头正劲的几个项目上,体验不够极致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比如社区001能提供的生鲜品类还很有限、外卖类服务送达超时的情况也不少见,而对家政、清洁等服务品类来说,他们的服务水平很难标准化,创业者如何把控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也是很大的挑战。
未来,随着跨品类、跨区域整合的进度加快,社区O2O领域内的“千团大战”一旦发生,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的团队会被清洗出去。
阅读:4844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343
热门文章HOT NEWS
三星Note7“爆炸门”愈演愈烈,在连续遭禁飞和禁用之后,三星...
八卦掌门人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宅 o2o社区便利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