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6合肥公租房公示拿钥匙的时间

&& &|&&|&帮助中心&|&
&|&&|&独家&|&
&|&&|&直播
&|&数据&|&维权&|&
&|&荐房&|&地图
&|&出售&|&
  2016年合肥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9231套将建成并陆续交付配租,符合条件且有申请意愿的家庭或个人可提出申请,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房源概况
  (一)刘冲公租房:位于庐阳工业区淮北路与阜阳北路交口东北角,2100套。乘坐4、7、47、117路公交到“七里桥”站下向东200米。
  (二)花园大道公租房:位于包河经开区花园大道以南,河南路以东, 2982套。乘坐141路公交到“朝东郢”站下向东500米。
  (三)都市科技园公租房:位于瑶海区都市科技工业园内,东临相城路、南临古河路,1136套。乘坐40路公交到“刘合岗”站下,向东走到包公大道与相城路交口。
  (四)龙腾家园公租房:位于瑶海龙岗开发区史城社区范围内,西临二十埠河,北至明皇路,1214套。乘坐303路公交到“王底”站下向东200米。
  (五)卓然居公租房:位于蜀山新产业园区内汶水路与雪霁路交叉口,1143套。乘坐56路公交到“国家电子商务基地”站下,向东50米,再向北300米。
  (六)南岗家园:位于高新区创新大道与大别山路交口西南角,530套。乘坐快4路公交到客运西站底向北200米。
  (七)永和公寓:位于高新区西部长江西路与石镜北路交口以南,126套。乘坐801路公交到“野生动物园”站换乘665路至“永和公寓”站。
  二、配租对象
  (一)市区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二)主城区(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蜀山区)新就业无房职工。
  (三)主城区(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蜀山区)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
  三、具体申请条件、提供的材料、申请程序请登录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官网http://www./并链接合肥市住房保障信息网http://61.133.142.125:8001/ahinfo/查阅。
  特此公告
  合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chul] tag标签:公租房,住房条件,申请
二手房家居视频论坛
&[政务区][住宅]&[长丰县][商铺]&[蜀山区][住宅]&[经开区][公寓]&[包河区][写字楼]&[新站区][住宅]
?(点击:489)?(点击:353)?(点击:432)?(点击:380)?(点击:366)?(点击:496)?(点击:321)?(点击:464)?(点击:462)?(点击:391)
() 您好,该项目最后一栋16#楼开盘时间未定,102、113平米户型,2梯4户,29层,共116套,12月底交付。价格未定,感谢您的咨询。 () 您好,该项目是商铺,不通燃气,水电是商用的,感谢您的咨询。 () 您好,该项目4#楼推盘时间未定,请继续关注新地产交易网! () 您好,我这里是安徽新地产交易网,如果你有房源出售的话可以在网上填详细的房源资料和您的信息,感谢您的咨询。 () 您好,宝能城暂时无房源在售,预计后期会有加推,具体加推信息还未定。感谢您的咨询。 () 您好,该项目是小公寓,在售5#楼,户型49―77平,均价8000元/平,优惠一次性支付98折。预计下半年加推3#、4#,具体信息未定。感 () 您好,该项目正在认筹,详情请咨询9 ,感谢您的咨询。 () 您好,可以的,感谢您的咨询。
&&&&&&&&&&
&&&&&&&&&&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
均价:20000元/O一房一价
在销售经理当中,她是位年轻的销售经理,在年轻的销售经
&2室1厅&3室2厅&6室2厅&2室1厅&3室2厅&3室2厅&3室2厅&3室2厅2016合肥市本级公租房租金标准发布_直播安徽_新闻中心_安徽网
您的位置: >>
2016合肥市本级公租房租金标准发布
新安晚报 ()讯& 记者今天从合肥市房产部门获悉,合肥市市级投资公租房预计于下月配租,租金标准正式确定,分为7元、7.5元、8.5元/月.平方米三个档次。
据介绍,安徽建工房地产土地资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对市级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周边住宅市场租赁价格进行了评估测算,估价时点为日。依据该公司出具的房地产租赁价格估价报告,市级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周边房地产市场平均租赁价格为:瑶海区都市科技工业园公租房市场平均租赁价格为:10元/月.平方米;瑶海区龙腾家园公租房市场平均租赁价格为:12.3元/月.平方米;包河区花园大道公租房市场平均租赁价格为:10.8元/月.平方米;庐阳区刘冲公租房市场平均租赁价格为:12.2元/月.平方米;蜀山区新产业园二期公租房市场平均租赁价格为:12.1元/月.平方米。
依据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有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承租市级投资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参照区域周边同地段、同类别普通商品住房市场租金水平的70%确定的原则,市级财政投资建设部分区域2016年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为:瑶海区都市科技工业园公租房租金标准为:7元/月.平方米;瑶海区龙腾家园公租房租金标准为:8.5元/月.平方米;包河区花园大道公租房租金标准为:7.5元/月.平方米;庐阳区刘冲公租房租金标准为:8.5元/月.平方米;蜀山区新产业园二期公租房租金标准为:8.5元/月.平方米。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胡霞利
编辑:方昌林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新安晚报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新安晚报官方微信
新安晚报官方微博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新安晚报官方微博
安徽网官方微博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安徽网官方微博
安徽网手机版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手机浏览安徽网2016年交房的业主注意啦 拿房时你需要准备这些费用
发布时间: 11:05:27 &&
来源:合肥网&&
资讯标签:&2016年交房 业主 费用
核心提示:交房时要交哪些费用是准业主们比较关心的问题,除了购房款项外,购房者办理入住手续还需要缴纳哪些费用呢?物业费、煤气、天然气、电话等初装费、开通费是必须要缴纳的吗?在缴纳新房税费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交房时要交哪些费用是准业主们比较关心的问题,除了购房款项外,购房者办理入住手续还需要缴纳哪些费用呢?物业费、煤气、天然气、电话等初装费、开通费是必须要缴纳的吗?在缴纳新房税费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房屋面积经过测量后的补差费用,一般是多退少补!
  2、契税,缴税标准:首套90平米以下1%、90-144平米2%、144平米以上4%。二套房无论面积大小都是4%。
  3、公共维修金,用于物业保修期满后共用部位、共用设备设施的大中修和更新、改造。缴税标准:多层1%,高层、小高层2%
  4、装修时需要交纳的装修保证金、垃圾清理等费用,具体费用需要与物业协商决定!
  5、办理房产证的一些手续费用,如印花税、交易服务费、测量费、公证费、工本费等
  6、银行按揭的会有按揭的服务费和手续费
  办理按揭贷款手续的时候银行要交纳评估费、抵押登记费、公证费、保险费,按揭手续具体费用由各贷款银行确定。
  可参考:1、评估费:房产价值的0.2%。2.抵押登记费:每笔80元。3.保险费:贷款额&保险率&贷款年限。4.公证费:千分之一点五&贷款额。(以上仅供您参考,各个银行在费用上可能并不相同,具体还需要咨询所办理按揭的银行。)
  7、物业管理费
  以购房人验收房屋合格之日起开始计算。如开发商发出入住通知书后,购房人无正当理由不进行收楼的,物业管理费可以从发出入住通知书一个月后开始计算。一般先交三个月。产权人长期不住的房屋或开发商未售出的空置房,均应交纳物业管理费。
  8、煤气、宽带、电话开户和开通需要缴纳的费用!
责任编辑:刘东伟2016年宣城公租房什么时候拿钥匙_百度知道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图文广告位-联系QQ:5824868
图文广告位-联系QQ:5824868
查看: 29230|回复: 25
2016年合肥发展规划出炉
十二大看点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时间: 00:29:10
& && & 摘要 1月18日上午9时,合肥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合肥大剧院开幕。2016年合肥市的发展有怎样新的规划呢?轨道交通一号线将投入运营、建立国际邮件互换局、申报建设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合肥学院“升级”成合肥大学……
  中安在线讯(记者 汪乔 实习生 杜陈晨)轨道交通一号线将投入运营、建立国际邮件互换局、申报建设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合肥学院“升级”成合肥大学…… 1月18日上午9时,合肥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合肥大剧院开幕。2016年合肥市的发展有怎样新的规划呢?记者从合肥市长张庆军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今年合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9%、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增长10%。
  看点一:地铁一号线将建成运营 城际铁路加快建设
  今年合肥人民将迎来自家门口第一条“地铁”开跑的历史性时刻。记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得知,合肥今年将建成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加快建设2号线、3号线,兴建4号线、5号线,启动新一轮轨道交通前期工作。
  同时,合肥将加快建设商合杭高铁、合安客专,建成庐铜铁路,完成宁西铁路增建工程,争取合肥至南京、合肥至青岛等快速客运铁路纳入国家规划,加快合肥至新桥机场至六安、合肥至巢湖至马鞍山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合宁、合安、合巢芜高速公路“四改八”工程,全面建成合裕航道。开工建设合相路,加快建设合水路、合铜路二期及环巢湖道路各连接线,加快推进绕城高速下穿南站南广场、郎溪路高架建设,启动铜陵路高架北延、裕溪路高架东延等工程。加强小街巷改造,建设凤台路等一批支路。
  合肥将继续加大“公交都市”创建力度,建设公交专用道18条,新增和更新公交车600台。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建36处、5700多个泊位。
  看点二:合肥将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申报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
  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合肥将突出十大重点产业,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集聚发展试点和首批4个省级集聚发展基地,谋划申报新一批省级基地,梯度建设一批市级基地。加快推进通富芯片封装、射频芯片研发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江淮电动轻卡、中航新能源汽车、国轩动力电池、阳光三星储能等项目试产投产。
  合肥将积极布局未来型先导产业,推进燃气轮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等一批前瞻性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等建设,全力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修订完善推广应用政策,推动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和产业集聚,申报建设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示范基地。
  看点三:支持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筹建全国再制造产品交易中心
  在支持新兴产业的同时,合肥也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合肥将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安全食品等优势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将推动主城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打造若干综合效益明显的都市产业园区。支持瑶海老工业区加快搬迁改造。筹建全国再制造产品交易中心。
  看点四: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合肥将加快启动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加强中科大先研院等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和十个新兴产业研究院建设,推出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
  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合肥将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引导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争创2个国家级、4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级、15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组织实施爆发性增长源工程,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引进关键技术。加快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支持高新区申报建设国家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
  看点五:力争全年招商3400亿 建立国际邮件互换局
  在招商引资方面,合肥今年将大力吸引跨国公司等在肥设立各类区域总部,力争全年招商引资3400亿元、利用外资28亿美元。鼓励加大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先进设备和群众需求大的日用消费品进口,推进外贸优进优出。
  合肥还将加快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六体系、两平台”,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加大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外向型重大项目招商和建设力度,力争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尽快获批。
  看点六:申报建设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合肥将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启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加快编制主体功能区、都市区(圈)、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等规划。四个城区发展以国际化都市区为标杆,四大开发区着力打造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和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引擎。
  大力推进东部、南部、北部三大城市副中心建设。支持包河、蜀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新站区申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看点七: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 建设特色街区
  今年,合肥将开展25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启动城中村、危旧小区改造项目10个,实施一批燃气配套和管道液化气改造等工程。
  加强城市设计和立面景观综合整治,加快特色街区和寿春路、宁国路、芜湖路、黄山路等精品道路建设。
& && & 看点八:合肥将建国家级农业气象实验基地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合肥将实施种业“百亿”提升工程,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群。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家。
  建设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基地,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实施淠史杭、驷马山两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完成71座中小型水库和2座闸坝除险加固,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同时,加快实施脱贫攻坚,确保今年底现行标准下全市建档立卡的21.5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整体脱贫。
  看点九:对城区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
  近年来,合肥市一直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并获得了不小的成效。今年,合肥将继续大力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清洁能源普及计划,加快推进“气化合肥”,扩大光伏发电示范应用。
  强化工业废气治理,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除尘和脱硫脱硝升级改造,对城区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全面淘汰黄标车,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深入实施全年全域全面秸秆禁烧,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大气监测力度,建立预警体系,多措并举有效缓解雾霾。
  看点十:支持合肥学院“升级”成合肥大学
  记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合肥将整合市属职业教育资源,组建合肥工业学校。合肥市将支持合肥学院高水平创建应用型合肥大学。统筹布局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推进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中心村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正式出版《合肥通史》。
  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办医,深入开展名院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加大对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大力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向基层延伸,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镇职工医保大病救助和城镇居民医保购买商业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看点十一: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新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万套以上
  合肥今年将坚持供需两个方向发力,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积极推行货币化安置和先建后拆,新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万套以上。加大进城农民购房贷款支持力度,推进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推进三水厂迁建、七水厂二期和巢湖三水厂建设,实施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新建肥北500kV等电力工程30项、总投资19亿元。加快天然气高压管网建设,大力发展CNG常规站等新型工业用户,进一步增强供气保障和储气调峰能力。开工建设金源热电2×350MW改扩建工程。
  看点十二:2015年合肥生产总值超5600亿元
  过去一年合肥市又交出了怎样一份“成绩单”呢?据了解,过去一年中合肥经济增长逆势上扬,社会发展平稳健康,较好地完成了去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00亿元以上、增长10.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55.7亿元、增长11.5%左右。财政收入达到1000.5亿元、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1.5亿元、增长14.2%。物价总体保持平稳,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0亿元,达到6153.4亿元,增长15.4%,其中工业投资2049.7亿元。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全年新开工项目6718个,比上年增加195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实现产值2700亿元,增加值698.7亿元、增长22.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9.8个百分点
  去年,合肥深入实施“32+9”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2.3亿元。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00元,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080元、15890元,增长9.5%左右、10.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同比增长11.1%。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市低保标准由户月人均460元提高到510元,农村居民保障标准年人均不低于2100元。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贵阳这样的城市都几条城际了,合肥到现在一个像样的城际铁路枢纽内布置规划都没有(意思就是纸上谈兵都谈不上,还停留在口头上)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合肥南 发表于
贵阳这样的城市都几条城际了,合肥到现在一个像样的城际铁路枢纽内布置规划都没有(意思就是纸上谈兵都谈不 ...
没场子停吧,南站规模根本没法和贵阳北比,第一次去贵阳北都震惊了,我擦这么大的站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燃气轮机项目已经落户巢湖,舰船的核心啊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合肥2020之新风尚——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强市
众多大型文化建设项目在合肥“落地开花”
合肥在线&& 03:46&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 & 合肥3D好人馆、古巢国遗址公园、华谊电影文化小镇项目、迪士尼·孩之宝巢湖迪趣文化产业园、“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合肥书城文化创意综合体、中国电影特效制作基地、白马山国家篮球公园、大圩体育特色小镇……“十三五”期间,众多大型文化建设项目在合肥“落地开花”。
& & “合肥2020”
& & 素描:
& &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建设文化强市。
& & 加强文化高地建设 建设合肥新型智库 彰显现代创新文化
& & 合肥要加强文化高地建设,必将坚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培育塑造城市文化标识。
& & 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肥将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建设合肥新型智库。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诚实做人。
& & 同时,合肥还将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 & 在培育塑造城市文化标识方面,合肥将深入挖掘、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江淮地域文化,培育巢湖生态文化,彰显现代创新文化。
& & 对于合肥的历史文化资源,合肥将创新保护理念,统筹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传承振兴庐剧、巢湖民歌等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 &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更多公共文化设施
& & 到2020年,合肥将有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还将打造一批具有合肥特色的文学、戏剧、歌舞、电影、电视、动漫等文艺精品,推向全省乃至全国。
& & “十三五”期间,合肥将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体系,创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模式,加快推进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合肥市美术馆、合肥市博物馆及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发展档案事业,规划建设合肥档案中心和一批公共数字档案馆。
& & 在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方面,合肥将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提升艺术原创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合肥特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学、戏剧、歌舞、电影、电视、动漫等文艺精品。积极策划承办全国性文化活动,办好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艺术家村(镇),引进一批国内一流的艺术家来肥创作。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崔岗艺术家村在我们身边涌现。
& & 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将建设书香合肥,重视培养青少年和儿童阅读习惯,关注农民工阅读,组织开展“大湖名城、悦读合肥”全民阅读、“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合肥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文化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文艺巡演和“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举办“新春文化庙会”、“全民文化活动周”、“家庭文化艺术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文化活动,培育一批参与度高、效果好的群众文化品牌。
& & 发展优势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增加值 翻一番
& & 迪士尼·孩之宝巢湖迪趣文化产业园、“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合肥书城文化创意综合体、白马山国家篮球公园、四顶山风景旅游区、大圩体育特色小镇……“十三五”期间,这些文化产业项目都将在合肥“落地开花”,合肥也将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实现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合肥轨道交通也将成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新载体。
& & 合肥将依托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和重大文化发展平台,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智能语音、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产业,顺应“互联网+”趋势,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制造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设立若干支市场化、专业化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 & 同时,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挖掘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遗产,规范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支持建设文化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文化类工程技术中心,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此外,合肥还将培育文化市场需求,发展文化产品市场,鼓励发展大中型书城、城镇中小型特色书店、专业书店和社区书店,规范和发展演出市场,扶持艺术品市场发展。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规范文化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文化信息、技术交易等文化资产交易市场。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发展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培育网上书店、网络视频点播、网络付费下载等网络文化消费新模式,拓展艺术培训、文化旅游等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性消费。
& & 随着合肥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和开通,合肥还将探索建立以轨道交通为载体构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 & 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引进更多国际性 文化活动和赛事
& & 提炼合肥城市文化内核,精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名片,综合运用互联网、影视、微电影等多种方式,打造全方位的文化名片传播交流性平台……“十三五”期间,合肥将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城市文化标识。
& & 合肥将充分挖掘巢湖文化价值,以世界级湖泊旅游地为标杆,引进和培育环巢湖国际马拉松、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帆船赛、水上飞机低空飞行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提升合肥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 & 同时,深入打造有巢氏、包公、三国、淮军等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依托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广播影视、数字出版等产业基地,培育新兴文化品牌,发展相关衍生产业和子品牌。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园区和品牌活动,构建文化品牌发展体系,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合肥城市文化标识。提高合肥文化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更加完备的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晨报记者 王姗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合肥2020之新名片——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合肥将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合肥在线&& 03:44&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 & 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平台,企业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为集聚而来的海内外人才提供贴心服务,为中小企业和创业大军创造成长土壤……“十三五”期间,涌动着创新基因的合肥将在创新领域迈入“国际一流俱乐部”,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 & “合肥2020”素描:
& & 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城市,打造国际知名、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 & 定位高端
& & 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
& &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 合肥将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等科学领域,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 国家大科学装置群将在合肥“闪亮登场”。合肥将提升同步辐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装置等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争取新建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先进光源(HALS)、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AEOS)、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成为国家重大基础科学设施建设的主力军。
& & 合肥将支持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科大建设超导核聚变、量子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平台,加快推进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平台等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
& & 合肥还将积极争取新建智能语音、稳态强磁场、特殊环境服役材料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服务中科大、合工大、安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电科38所、合肥通用机械院等高校院所建设。推进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磁约束核聚变等国家实验室,火灾科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汽车节能环保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 & 合肥将在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等科学领域催生一批原创技术,孵化培育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企业,引领和支撑合肥未来产业发展。
& & 成果转化
& & 到2020年研发转化
& & 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
& & 未来5年,合肥将继续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中国农科院食品创新研究院、安徽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中科大滨湖国际金融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支持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发机构来肥合作共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
& & 合肥还将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核心、共性技术攻关,推进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燃气轮机、高端数控机床、量子通信、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装备等一批国家级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
& & 同时,还将建设一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多层次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规划建设中部技术转移中心、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等。
& & 到2020年,将建成新型协同创新平台10个以上,研发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
& & 企业活力
& & 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00户以上
& &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未来,合肥将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 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也将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实现专门技术突破。培育创新创业多元主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来肥创业。
& &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技术标准。
& & 同时,还将面向全球吸引和整合创新资源。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发挥技术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
& & 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00户以上,技术合同总成交额、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翻一番。企业研发机构数、研发投入额、研发人员数、授权专利量占全市比重提高到80%。
& & 人才荟萃
& & 集聚国际国内创新人才资源
& & “人才是第一资源”,未来的合肥将坚持这样的观念。通过引进与培养两个渠道,集聚国内国际创新人才资源,建设人才宜居城市。
& & 合肥将大力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领军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庐州英才培养计划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引进、培育和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团队,吸引和集聚院士、优秀青年科学家、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重大前沿核心技术技能掌握者等创新人才。创新海外引智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平台招贤纳才。
& & 还将坚持招商选资和招才引智并重,采取股权激励、提高薪酬、财政补贴等多种灵活的政策,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 & 同时,将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依托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留学生创业园支撑作用,提高高等院校和各类研究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
& & 人才到合肥之后,将能找到“回家”的感觉。合肥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出入境和子女入学等服务水平,完善人才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技能培训等资助制度,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建立人才发现、使用、评价机制,建设按国际惯例运作的人才市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 & 政策保障
& & 拥有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合肥,也将努力打造优越的自主创新生态环境。
& & 根据“十三五”规划,将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建设,培育壮大天使基金、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和产业基金规模,开展各类股权投资、科技小额贷款、科技担保、股权与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建立完善“投、保、贷、中介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健全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 & 合肥还将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共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成果技术引进中的作用。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深入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探索开展“股权+贷款”等投贷联动试点。
& & “创客大军”将能在这里找到发展平台。合肥将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行动计划,开展“发现双创之星”、中国(合肥)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中国(合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培育一批创客大军。
& & 还将搭建全市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形成“1+13+X”网络化空间布局。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向创业者提供“云计算”、“云存储”、“云搜索”等服务。强化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园区基地的全程创业创新服务,鼓励大型企业利用产业链条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 & 晨报记者 刘淑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合肥2020之新颜值——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合肥在线&& 03:45&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 & 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森林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四大专项行动”,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十三五”期间,合肥将通过努力,让居民生活更加宜居,为城市再增“颜值”。
& & “合肥2020”素描:
& & “有山皆绿、是水则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打造城湖共生、独具魅力的美丽城市。
& & 全力打造 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
& & “十三五”期间,合肥将推进引江济巢、污泥处置、污水处理、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巢湖水环境,同时充分利用湖光山色和温泉、湿地、历史文化等资源,重点开发以健康、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等为特色的环湖旅游产业带,全力打造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
& & 合肥将继续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加快实施巢湖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积极实施COD、TP、TN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比一级A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到2020年,力争巢湖水质和入湖主要河流达标率大幅提升,部分水域及支系河流氨氮和总磷等主要指标基本达到III-IV类水平。
& & 同时实施“引江济巢”工程,补充巢湖流域水资源,提升防洪抗旱应急能力。加快推进兆西河、白石天河等河道整治工程,构筑第二条通江航道;实施裕溪河改造提升工程,到2020年,小流域治理累计投资500亿元。
& & 按照计划,未来合肥将围绕构建完整的巢湖梯级湿地体系,修复巢湖沿岸湿地,提升巢湖水体自净能力,到2020年,完成巢湖生态湿地修复面积2000公顷。沿湖岸线生态化率达到70%;加快城市游憩型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加快乡村湿地(河流、沟渠、池塘、农田等)的保护和建设,减少面源入湖污染;建设污水净化型湿地,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设施)尾水。通过多种湿地类型建设,逐步形成适宜动植物群落栖息的生态屏障。
& & 在合肥“十三五”生态建设水环境项目中,环巢湖综合治理四期项目、市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裕溪河治理工程、中庙藻水分离站工程、巢湖市蓝藻综合治理工程、巢湖生态保护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巢湖生态治理气象保障工程、合肥都市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等项目都纳入计划。
& &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大力造绿建成“大公园”体系
& & 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江淮分水岭脊线、水源地保护区、新桥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均是对城市生态具有决定性影响区域,合肥将在这些区域开展植树造林,构筑森林生态屏障。通过绿色生态格局的构筑,到2020年,合肥累计新增造林面积25万亩。
& &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合肥将以“增加绿量、提升品质”为主线,推进精品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建设。注重景观特色,打造绿化景观示范路,构建绿色低碳出行网络。
& & 同时还将完善城市水系、高压走廊和绕城高速、出城公路等生态景观带、隔离带和绿荫廊道建设,加快建设慢行绿道、绿荫车场、屋顶绿化、景观阳台等多元绿色空间,推进节水型、集水型绿地建设。
& & 构建 “大公园”体系,加强建设市域郊野公园与市区综合公园的绿色廊道沟通。
& & 目前,滁河干渠田园风光带、瑶海湾公园、环巢湖地区矿山治理修复工程、中庙景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生态网络构建项目等已列入合肥“十三五”生态建设项目。
& & 城区重污染企业 全面实施搬迁改造
& &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合肥一方面将加强工业废气治理。淘汰水泥、钢材等行业落后产能,对城区重污染企业全面实施搬迁改造;强化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加大空气污染物监测力度,建立预警体系,有效缓解雾霾。
& & 一方面,合肥加强城市烟尘和油烟污染的控制。城区快速路、主次干道机扫率达到100%;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实现全密闭运输;整治餐饮油烟污染,推进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 同时,继续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新增车辆全部达到国家现行新车注册排放标准。综合防治机动车污染,全面淘汰黄标车及国家强制要求淘汰的老旧车型。实施绿色交通工程,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城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100%。鼓励支持市民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 & 另外,在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方面,将全面实施城区二环内机动车禁鸣。合肥还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色农产品基地为监管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制度。引导支持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研究,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
& & 所有新建民用建筑 严格执行65%的节能标准
& & “十三五”期间,合肥将严格控制高能耗产业过快增长,加快推动电力、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节能改造和能源回收再利用,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的绿色产业。
& & 建筑节能标准也将提高,所有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65%的节能标准。加快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交通节能。
& & 加快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建设,形成从回收、拆解、加工、利用一体化的再生资源产业链条,实现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电池以及其他可利用再生资源的规范回收、资源聚集和规模高效利用,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90%以上。
& & 同时,合肥也将发展低碳科技,加强与名校大所合作,建立低碳实验室和低碳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基地,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低碳设计,以设计为起点降低产品在制造、储运、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的资源能源消耗,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 & 合肥还将打造一批标杆性低碳社区,推进绿色学校、绿色办公等行动计划的实施。传播普及低碳文化,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
& & 全面落实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 “河长制”是合肥水污染治理的有益尝试,并已取得较好效果。“十三五”期间,合肥将继续强化水环境执法,全面实行“河长制”,形成河流巡查长效机制。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把关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和审批,加强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加大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谨慎使用自然资源,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 & “十三五”期间,合肥还将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明确区域环境恢复治理主体的责任、义务和惩戒措施。探索资源环境损害鉴定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相应责任。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权、节能量、碳排放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涵养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制度和监督制度。
& & 晨报记者 余佼佼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合肥2020之新武器——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合肥将打造4大发展极2条产业走廊5条产业带
合肥在线&& 03:44&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 & 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高歌猛进”、传统产业实现“华丽转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带来更多惊喜、“四极两廊五带”产业规划激动人心……未来五年,合肥将持续打好“转型牌”,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 & “合肥2020”素描:
& & 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
& & 拥有4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 & 未来5年,合肥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达到4个。
& & 合肥将打造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IC之都、打造“中国声谷”、跻身全国软件名城行列、建成引领全国的量子通信产业基地、建成“中国光伏第一城”。
& & 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将聚焦机器人、轨道交通、燃气轮机、高端数控机床、精密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物产业方面,将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等领域,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基地建设;同时,将形成具备较强的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的节能环保产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国家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综合保障平台。
& & 传统制造业产值达到九千亿元
& & 合肥将落实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产值达到9000亿元。
& & 合肥将加快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家电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提升都市型食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另外,化工业、采矿与冶金、建筑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也将进一步提升发展。
& & 将建设服务业集聚区
& & 未来5年,合肥将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
& & 未来的合肥,将有众多服务业“品牌”:把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服务外包重点城市、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支持建设知识产权评估、鉴定、交易集聚区、规划建设检验检测服务基地。
& & 拥有滨湖金融后台基地的合肥,还将探索建立区域性金融市场,加快引进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法人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及后台服务机构入驻。
& & 合肥还将依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 & 揽湖入怀的合肥还将围绕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加快打造一批重点A级景区。到2020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亿人次。
& & 另外,商务会展业、生活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 & 将打造若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
& & 根据“十三五”规划,合肥将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将加快推进环城都市精品菜、沿岭特色瓜果菜、沿湖生态水生菜等优势蔬菜基地建设;推进生猪、家禽、河蟹、龙虾等优势品种标准化养殖进程;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进环巢湖、紫蓬山、大圩、三十岗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
& & 合肥还将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连锁店、直营店、冷链配送中心及电子商务,研发和应用农产品物联网,促进产销对接。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设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对接。
& & 互联网平台为市民出行规划线路
& & 未来5年,合肥将制定实施“互联网+”合肥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 & 诸如“互联网+创业创新”, 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发和交付设计研发任务;“互联网+制造”,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启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互联网+服务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一批重大互联网平台项目建设;“互联网+农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交通”,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 “互联网+医疗”,鼓励大中型医院搭建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惠民应用。
& & 培育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 & 根据“十三五”规划,合肥将培育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到2020年,全市中国驰名商标、安徽名牌产品分别达到130个和320个。
& & 还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向民营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到2020年,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
& & “四极两廊五带”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新格局
& & 未来五年,合肥将强化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珠三角、中原经济区以及合肥都市圈合作发展,突出点轴开发,推进网状开发,形成“四极两廊五带”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新格局。
& & 四大发展级分别为:以高新区为核心的西部发展极,覆盖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南岗科技园、蜀山西部新城、蜀山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装备、智能家电、汽车、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以新站区为核心的东北部发展极,覆盖双凤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肥东经济开发区等,突出“芯屏器合”,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产业和工程机械、安全食品、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以经开区为核心的西南部发展极,覆盖桃花工业园、合肥出口加工区、新港工业园等区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以合巢经开区、居巢经开区为依托的东部发展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建筑产业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
& & 合肥还将打造江淮运河产业走廊和东北部产业走廊两大产业走廊以及合六产业带、合铜宜产业带、合淮产业带、合芜产业带、合宁产业带共5条产业带。
& & 四大开发区确定转型升级方向
& & 强化四大开发区工业发展“主引擎”作用,“十三五”期间, 四大开发区将进行转型升级。
& & 高新区将围绕打造“双创特区”和都市区国际化先行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能源、公共安全、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和高技术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示范区、大众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8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
& & 经开区将深入实施优化提升、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开放引领、绿色发展五大战略。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快速消费品等主导制造业;着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产城融合典范。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00亿元。
& & 新站区将突出“芯屏器合”,聚焦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培育打造全球最大、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和特色鲜明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
& & 合巢经开区则突出“创新强区、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优化提升半汤综合城区、花山工业园、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等支撑板块,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安全食品、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高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 晨报记者 刘淑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家乡加油,后年我毕业就回去了,算不上什么人才,混口饭吃,嘿嘿。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没场子停吧,南站规模根本没法和贵阳北比,第一次去贵阳北都震惊了,我擦这么大的站
哈哈哈,合肥媒体天天在家里吹高铁,却不知道已经快被贵阳这样级别的城市爆出翔了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燃气轮机项目已经落户巢湖,舰船的核心啊
我朋友在里面,这种单位玩的什么名堂,你们懂的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贵阳这样的城市都几条城际了,合肥到现在一个像样的城际铁路枢纽内布置规划都没有(意思就是纸上谈兵都谈不 ...
用国家干线做城际用不是更高效?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7 天[LV.3]偶尔看看II
最近在大范围洗脑……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上海铁路局在,合肥的车站永远是那么小家子气,永远得不到高铁枢纽应有的地位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忽悠名城,传销高地;规划名城,制图高地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合肥廉租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