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盖网2016必倒闭年劲胜厂会倒闭么

版权声明:
o 凡注明“东莞时间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o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时间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邮箱:(请将#替换成@) 处理时间:9:00—17:00三星代工厂亏损倒闭大潮:劲胜降800%,万人大厂普光停产!! - 焦点信息网
东莞15家上市企业公布了年报。小编众里寻他千百度,目光只看三星的“小伙伴们”。三星在东莞的重大供应商劲胜精密陷入亏损,净利润同比下降800%以上。而在此之前,同为三星代工的万人大厂东莞企业普光,已经停工。 盛极一时的“三星代工”,在东莞已开启退市大潮。又一个三星供应商巨亏作为三星的供应商,上市企业劲胜精密业务一直比较稳健。但是,今年风向逆转。企业劲胜精密披露,预计上半年业绩净利润-17010.22万元至-16773.96万元,下降幅度为820%至810%。而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2362.53万元。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8亿-1.7亿元。董事会的分析,还是说了句真话。除了归咎于受第二季度传统淡季的影响,手机出货量增速整体放缓导致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三星。“公司主要客户三星塑胶精密结构件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三星客户N ote系列、A系列金属精密结构件在上半年销量不达预期,影响了公司金属(CN C)精密结构件的销量和当期的营业收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抱着三星这棵大树,已经不靠谱了。为应对塑胶精密结构件业务大幅下滑,劲胜精密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电子品牌,如魅族、仁宝等。接下来,将积极开发新客户、增加优质客户群体。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导入和硕、京东及部分台湾地区新客户。万人三星代工普光已经停产劲胜精密的日子,还算好过。东莞市普光液晶显示器厂,这个曾经员工近万的大厂,三星在东莞的亲密小伙伴之一,今年已经停工了。普光是一家中韩合资企业,建厂时间为2007年。主要代工三星集团的手机液晶屏。今年5月份,三星手机业务锐减,到了6月份,三星完全断货。于是,该厂员工集体放假。6月底,普光的设备出现银行的封条,7月初银行已过来拉器械设备了。行情如此,估计再想复工,已希望渺茫。劳动部门介入,赔钱了事,大量的员工,逐渐散去。昔日万人大厂,就这样基本终结了!三星代工似乎在与东莞告别其实,三星巨头自身的业绩,出现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其业绩已经下滑了50%。设在东莞厚街的三星视界,2013年出口总额超过51亿美元,而在2014年,则降到了41亿美元左右,一年降了10亿美元。尽管仍然保持着东莞市出口总额第一的头衔,但其当年迅猛的增长势头,已转为跌势。而其近20个点的跌幅,严重拖缓了厚街镇的出口总额。2013年纳税5.47亿元,曾经位列东莞是外资企业纳税榜单第二,仅次于徐福记的6.8亿元。但是在2014年,尽管三星视界出口总额巨大仍然巨大,并没有进入纳税前十名的外资企业榜单。东莞这个世界制造之都,曾经现在仍然是电子、模具厂的摇篮。往前挪移几年,东莞代工企业都曾以能接单三星、苹果为荣。因为成为他们的供应商,也就意味着技术上的一流,业务的保障,利润的提升。但随着中国本土品牌华为、小米等品牌的崛起,外国机在中国市场的被国产机的挤压,制造业的转移,三星代工首先撑不住了。如今,三星代工,似乎正在与这个时代告别。苹果代工厂也不好过了不独三星代工,给苹果代工的部分东莞企业,日子也不好过。2014年,台湾第二大触控面板生产商胜华科技因业绩恶化宣布破产重整,12月8日,其设在大陆的子公司,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万士达)、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胜科技)、和苏州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建科技),已于12月5日停工并遣散员工。万士达是胜华科技设立在大陆较早的工厂之一,于1995年4月开始运营,主要生产中小尺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现有员工约5000人。在当地知名度较高,连当地公交汽车的站台也冠名“万士达厂”。代工厂万士达倒闭,其主营客户不是三星,而是苹果和小米。尽管小米第三季度销量增长了20%,但其触摸屏供应商胜华科技却正走向破产。由于胜华科技预期平板触控屏将爆发式增长,在东莞松山湖和越南大规模扩建厂区,从而占用了大量资金,但市场并不如预期,加之与大陆相关面板厂商的激烈竞争,胜华科技持续亏损陷入破产重整困境,由此牵连大陆子公司。总结原因,还是这个行业产能过剩,以及胜华科技误判行业形势,进行大规模扩张,从而导致资金链断。既然是产能过剩,东莞代工企业的日子,还能好过么?文/资勇庭↑2014年东莞企业营收、纳税赵亦富/实习生张巧玲/编辑资勇庭/责编编后语 爱莞事小编开放私人微信,合作、报料、投稿、陪聊,请联系aiguanshi。厌倦了欺骗、浮夸、空洞的微信圈?就关注信息时报新东莞官微!原创、人物、干货、沉净!搜罗七彩人生扫我小故事大智慧扫我微信公众号:AiGuangShi手指长按二维码即可加关注!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说明出处。VR是未来 但为何说大部分企业会倒闭_凤凰科技
VR是未来 但为何说大部分企业会倒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毋庸置疑,VR/AR是继手机、平板之后摆在厂商面前的诱人蛋糕,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VR在KickStarter、Indiegogo等众筹平台上,在VRVCA、Rothenberg Ventures、Boost.VC和ViveX等VC圈内,2016年绕不开的关键词就是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毋庸置疑,VR/AR是继手机、平板之后摆在厂商面前的诱人蛋糕,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2016年是AR/VR元年,有的单凭专利和概念视频从阿里、Google等巨头处融得巨额资金,没错说的就是Magic Leap;有的当做手机业务失利后的救命稻草,例如HTC和锤子;有的厚积薄发,凭借着HoloLens一战成名。那么在2020年,AR/VR行业又会如何哪?援引市场调查机构Digi-Capita做出的预估报告,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AR比重为90亿;VR比重为30亿)。数据统计AR/VR行业自然也是VC热捧的对象,根据Digi-Capita截止2016年3月最新年度统计数据,VC在AR/VR行业的投资额超过17亿美元,其中12亿美元是今年第一季度完成的,四家AR/VR独角兽分别为Magic Leap(市值$45亿), Oculus(市值$20亿), Blippar(市值$15亿), Mindmaze(市值$10亿)。数据统计AR/VR企业从VC那里拿到了足够的资金,那么又是如何将技术成果转换?成功的商业模型都有哪些?Digi-Capita预估2020年的硬件销售(每$10赚$4)、电商销售(货物和服务,每$10赚$2)、广告销售(每$10赚$1)和移动数据/语音将会占据AR/VR总营收的80%。数据统计在肯定AR/VR业务在未来成长为科技中流砥柱的同时,大部分企业会在这场浪潮中折戟。究其原因固然有Google、Facebook、微软等庞大体量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自身短板将极大的制约企业发展,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关门歇业。来自科技巨头的竞争压力竞争是推进AR/VR行业前行的驱动力,竞争同时也造就了AR/VR企业的英雄冢。在这样的风口,企业将直面什么样的市场竞争?目前行业还处于野蛮生产阶段,这片新蓝海也源源不断的吸引大量企业涌入,可是行业框架已经基本成型,三星、Facebook、Google等巨头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在百万级才是起点的行业游戏中企业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目前VR行业的主要玩家是Facebook、三星、HTC和索尼。除HTC之外,其他三位玩家都在各自行业中处于老大地位,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例如三星手机拥有亿级别的用户;Facebook拥有亿级别的社交用户;索尼PlayStation游戏主机拥有千万级的用户,这都成为了其发展VR的重要先决条件;而HTC Vive之所以热门的原因则离不开硬件本身的性能和卓越的沉浸式体验,更离不开HTC在手机市场失利后的孤注一掷。庞大的用户规模又能转换和培养多少VR用户哪?凭借着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的超高人气,2014年9月三星就和Oculus公司开展合作推出了售价为99美元的Gear VR硬件,经常有购机送Gear
VR的活动,甚至猜测Galaxy S7/S7 edge为此依然保留了显然和旗舰不相符的MicroUSB端口。然而直到今年5月,三星才宣布Gear
VR用户数量突破100万,由此可见,用户到VR转换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大公司尚且如此,企业想要培养/抢夺用户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如果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做支撑很难继续下去。AR/VR企业打造优质体验需要付出高昂成本在面对来自科技巨头的竞争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一家AR/VR企业的核心或者说最吸引消费者的东西是什么?沉浸式体验!然而体验的代价是高昂的!驱动消费者掏腰包的必然是深刻的沉浸式体验或者耳濡目染的诱惑,媒体报道企业宣传之外最佳途径就是铺设线下体验店,然这必是一场比O2O更为惨烈的烧钱比拼;其次构建硬件+算法+内容的生态圈,吸引开发者抢夺用户必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面对这样的资金洪流,又有多少初创企业可以&经历风雨得见彩虹&哪?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只有5分钟的VR电影,受Google的邀请该作由《速度与激情》系列华人导演林诣彬(Justin Lin)执导,推荐用户科学上网在YouTube上进行观看:那么你猜猜这段VR电影每分钟的成本是多少?100万,单位是美元!同样,Oculus影片工作室Story Studio制作VR电影《LOST》(实际时长为3分钟,但观影者可自定义观影节奏可调整为10分钟)的成本也将近1000万美元。在这里我们不妨做个有趣的计算,身价40亿的国民老公王思聪能够拍摄几分钟?答案是拍摄9个小时就会耗尽资产。固然伴随着Jaunt、Otoy、Structure、Panorics、Matterport等相机/后期制作方面的成熟,VR电影的拍摄成本将会逐步下调,但硬件、算法、生态、商业每一环都需要庞大资金的持续支持。面临技术不成熟、内容不丰富、公众认知度不高的局面,企业真正实现盈利至少需要5-10年时间,又有多少企业能够走过多轮融资最终成长为上市企业哪?在手机教父--周永明离场,雪姨--王雪红二次致歉,过去一年累计亏损达到189亿新台币的当口,VR仿佛成为了HTC这家曾经市值超过300亿美元公司唯一的救命稻草。4月下旬,公司宣布启动面向全球VR创业团队的扶持项目--Vive X加速器计划,计划共同投入超1亿美元的基金支持;6月下旬,公司宣布分拆Vive业务成立全资子公司,联合28家全球顶级风投公司,成立虚拟现实风投联盟(简称VRVCA),资金规模将达到上百亿美元。线下体验店或者说AR/VR网吧被认为业界最快的变现方式之一。一方面可以通过门票来获得现金流;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内容、硬件以及电商的重要入口提供展示和分销等服务。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残酷的,投资成本过高、宣传手段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游戏粘性不够,而最吸引消费者关注的色情VR显然无法出现该渠道上,而体验店如何定价哪?门票过高吸引不了顾客;门票过低,亏本赚吆喝又能持续多久?HTC Vive现已经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并在新闻稿中称若一切顺利年底之前线下体验店数量突破10000家。援引VR日报报道,今年5月6日HTC联合网吧平台运营商顺网科技开展线下体验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挑选50 家网咖免费赠送虚拟现实设备。硬件都免费了,租个门面开几个包间,体验店就可以红红火火的搞起来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HTC和顺网的设想中将消费者沉浸式体验摆在首位,因此对体验空间、硬件支撑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网咖需要专门为其准备体验展位和符合要求的PC端支持,这就意味着顺网免费提供一台售价7000元的HTC Vive之外,商家要为此投入至少20000元。加上宣传、水电、租金的高昂成本和少量的体验者和回头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验店会始终处于亏本运行状态,需要持续的资金扶持。AR/VR企业需要大量技术积累AR/VR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模糊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官模拟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AI)复制模拟人类的情感。如果将AR/VR技术比作一个人,现在的TA只是蹒跚学步,TA的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因此也存在无限可能。当前AR/VR技术还停留在视觉和听觉模拟阶段,正不断的朝五官模拟的道路前行。在AR/VR技术方面,走在最前端的是微软,没有之一。公司自1940年开始就从事该领域的研发,从Kinect到HoloLens积累了大量的算法数据,在今年人机交互顶级会议上由微软研究院提出的&触觉重定向&技术更是为解决触觉提供了方向,甚至微软开始将AR和VR交汇打造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然而,这项研究是建立在微软自1940年所做的大量算法数据基础上的,而初创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技术积累,哪怕在某项AR/VR技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微软、Google、Apple等站在VR金字塔顶端的大企业所收购(典型的就是Oculus),最后AR/VR企业成为技术的附庸或者倒闭。庞大的运算能力(未来或许被云计算所替代)是构建AR/VR的基础,然最关键的就是硬件和算法(SDK)的组合,从原型到开发者版本再到消费成品的过程需要雄厚的技术积淀。企业在研发硬件的时候必然会面临算法和资源的问题,若不考虑组建自己的SDK,那么研发出来的产品必然会是一个空壳子;若考构建独立的SDK,对于很多初创/中小型VR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哪怕在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也面临精力和专业人才的限制。科技企业需要人才支持:AR/VR企业另一个内部因素就是VR人才。根据领英(LinkedIn)公布的报告显示VR人才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印度等以IT高科技为主导的创新型国家和地区。VR人才分为三大梯队,美国VR人才占全球总数的40%,为第一梯队;英国以9%位于第二梯队;而加拿大、印度、法国和中国等位于第三梯队,VR人才的比例在1%-5%之间。在全球VR人才最集中的三个国家中,美国的VR人才在全球独树一帜,大部分供职于Google、微软、英特尔、亚马逊和苹果等大型IT巨头,利用这些企业雄厚的研发资金和多元化的业务优势开展VR 研发和基于商用及消费端的VR 商业化。而英国、加拿大则多以学术研究型人才居多,大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主导VR 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VR科技的公司与机构AR/VR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然而当这些人才都聚拢在科技巨头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并未培养或招募有核心技术的人才,而是调用其他领域的开发人员来拼凑临时的跟风团队,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缺乏创造力,成为技术含量低,偏向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厂商,甚至会引申出众多的抄袭乱象。AR/VR毋庸置疑是未来,在优胜劣汰的严苛竞争中必然会有大部分企业被洗牌倒闭,也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场残酷的游戏中来。
[责任编辑:王圣威 PT010]
责任编辑:王圣威 PT01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619257
播放数:657437
播放数:335602
播放数:5808920
下列哪项不能防止电脑辐射?
对啦,马上看美图~
答对才能看美图哦~
不对,再猜猜呗~(深互动)劲胜精密: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接待会议纪要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接待会议纪要   接待时间:日 15:00-17:00   接待地点:公司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调研机构: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武天祥   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吕江峰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梁铭超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晏楷钧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潘东煦   长沙鼎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官浩   深圳市综毅润邦投资有限公司熊丹/陈金东   盈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祁滕   北京清和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孙辰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俊彤/邓彩群/田婷/马红丽   深圳市泰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韩丽华   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赵珉   厦门普尔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马国庆   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腾达   金元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何伟   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杨金金   广东冠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黄耀   大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王汉洲   生命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荣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武天祥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邵洁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郑建林   广东汇财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贺晗/陈涛   景泰利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吕伟志/刘驰   深圳玖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何魏伟   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李浩鹏   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熊胜江   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丑凯亮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韩庆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胡誉镜/马枭   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程晨   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坚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少勃   上海弘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孙兆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朱辰喆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蒋飞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蔡清源/许子佳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菁   广州非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彭新彪   深圳锦洋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邱凌苍   巨杉(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宏为/何亚东   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朱明儒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林桢   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吕志鹏   鼎钧资本(湖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思遥   深圳袆海恒航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唐袆/周鲁昆   深圳市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张珣   上海博鸿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李永喜   冠丰投资范宇   个人投资者周振宇   劲胜精密接待人员:王建先生、王琼女士、曹豪杰先生、周洪敏   嘉熠自动化接待人员:李志坚先生   调研人员主要参观了公司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听取了曹豪杰先生和李志坚先生对公司整个智能制造项目情况进行介绍;随后,调研人员同劲胜精密和嘉熠自动化接待人员进行交流,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调研机构:劲胜是国家智能制造示范点,目前整个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劲胜精密:公司投资建设智能制造项目,是在“中国制造2025”大的背景下实施的。2015年7月份,公司成功申报国家移动终端配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10月份,公司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建设出具规模。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等领导一行莅临劲胜精密东城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参观考察。在公司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公司总经理王建先生向万钢副主席一行介绍了公司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整体推进情况与工作成效;同时汇报了劲胜向服务型制造业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的发展战略。参观结束后,万钢副主席对劲胜精密推动移动终端配件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给赞赏和肯定。   调研机构:请介绍公司智能制造战略整体布局情况?   劲胜精密:2014年以前公司主要是提供精密结构件解决方案;2015年开始,公司收购创世纪进军智能装备领域,掌握高速钻攻机床设备;通过创世纪取得嘉熠自动化40%股权,强化自动化集成实力。公司参股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快速进入国产系统软件行业。   公司将充分发挥与创世纪、嘉熠自动化和艾普工华等企业的协同效应,未来将基于智能制造示范点的建设经验,打造劲胜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提供自动化改造、智能工厂改造等服务,形成自己独立的品牌,成为智能制造系统方案解决服务商。   调研机构:公司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特点?   劲胜精密:公司智能制造项目主要特点:一、三国(国产装备、国产数控系统、国产软件);二、五化(生产柔性化、工艺数字化、过程可视化、决策的智能化和装备自动化);三、一核心(以智能工厂“大数据”为核心),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   调研机构:智能工厂“大数据”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劲胜精密:智能工厂“大数据”应用可以实现决策智能化,通过运用历史工艺大数据,优化工业开发和设计;优化NC加工代码;实现设备健康诊断;优化能效监控;实现断刀监测;实现刀具寿命的最大化等。   调研机构:“大数据”能效健康优化体系在哪些方面?   劲胜精密:全时能效监控优化包括:车间、生产线、设备能源实时监控;设备、班组、生产线和车间电能定额管理;错峰用电排产;刀具磨损报警功能;自动生成电能效益报表。   调研机构:“大数据”在设备健康诊断方面能达效益如何?   劲胜精密:“大数据”的设备健康诊断方面,主要是通过主轴电流数据,转速、进给速度等数据的实时和分析,能够及时识别设备异常及故障,降低品质损失和维修成本。   调研机构:“大数据”对刀具寿命有很多提升?是如何实现的?   劲胜精密:传统加工对刀具的主要还是人工及一些辅助工具去监测,但是对刀具一些细微的变化是很难监测的。现在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电流数据监控与分析,判断刀具老化状况,大幅度提升刀具平均寿命。   调研机构:能否介绍一下嘉熠自动化的基本情况?   嘉熠自动化:深圳市嘉熠精密自动化科技公司成立于日,前身是成都市嘉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嘉熠自动化是一家具有丰富自动化经验(专注于苹果供应链自动化集成应用)的科技公司,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技术研发和现场实施队伍,具有自主的自动化知识产权体系,可为客户提供整体自动化改造服务的技术型公司。目前嘉熠自动化为劲胜公司国家智能制造示范线及其他客户在提供自动化改造服务。   嘉熠自动化业务和产品包括: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设备集成控制系统、自动化装夹工具、RGV/AGV小车、自动化检测设备及软件、RFID设施等。   调研机构:能否介绍一下艾普工华的基本情况?   劲胜精密:艾普工华专注为汽车及零部件、机加工、轨道交通等离散型制造业企业提供车间级、用于生产计划排程、质量管理等,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透明化的应用软件系统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是为离散制造业提供高效、可靠、智能的数字化制造运营MES解决方案、项目实施及运维服务。   艾普工华拥有多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软件产品等,技术研发和内部管理水平领先;产品成熟、专业,服务能力强,市场前景和发展势头良好。   调研机构:公司智能制造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   劲胜精密:公司智能制造项目有申请自己的发明专利:智能通用手抓、智能通用料盘等;同时公司承担着草拟3C制造企业/行业/国家智能制造六项标准的任务,包括:智能工厂体系建模标准;智能车间数据集成标准;自动化设备集成标准;生产运营管理标准;虚拟车间仿真建模标准;大数据分析标准。软件著作权方面包括:PLM系统、CAPP系统;高级计划排程系统;物流仿真系统;虚拟仿真系统;生产指挥调度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在线质量管控系统。   调研机构:公司一直提智能制造项目能够为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请问这个效益能够提高多少?   劲胜精密:公司智能工厂示范项目是作为国家项目,对效益提升是有要求的;国家验收也有一个综合指标:(1)生产效率:提高20%;(2)运营成本:降低20%;(3)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4)产品不良率:降低30%。   调研机构:公司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目前是否具有帮助客户改造的能力?   劲胜精密:公司现在具备帮客户做解决方案的能力,但现在客户不可能把车间花费太长时间进行改造,今年需要解决标准化和模块化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期推广就比较容易。   调研机构:请问公司国家智能制造示范点项目战略意义在哪里?   劲胜精密:公司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国家层面,采用智能装备、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工业软件实施智能制造,对提升国产智能制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示范意义,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探索途径;   区域层面,在东莞地区实施,对劳动力密集型的区域如何通过智能制造事项转型升级具有示范意义;   行业层面,由3C行业的典型企业牵头,对于促进3C产业智能制造升级意义重大,同时可推广到其他行业;   企业层面,不仅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同时满足未来市场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需求,更促进企业向智能服务业“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调研机构:现有的国内设备同同类国外设备相比是否有差距,差距是多大?   劲胜精密:目前国内CNC设备同国外的法那科、兄弟等品牌公司同类设备相比在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整体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生产出的产品效果没有差别,完全满足产品生产要求;国外企业卖给国内企业的数控系统是低端的,性能不会比公司购买的国内高端的强,但单价有很大的差别,国产的为进口价格的6折。但是国产机器人在精度方面和国外的设备差距还比较大。   调研机构:公司现有的业务智能改造项目现在是在3C行业做,未来是否有打算延伸到其他行业推?另外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未来如何打算?   劲胜精密:智能工厂系统服务方案方面,智能工厂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分析运用,通过数据去驱动公司的管理。公司以创世纪、嘉熠、艾普工华的经验在手机行业先做推广,其他行业有需要也可以做推广,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改造服务。   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中塑胶结构件、镁铝合金、粉末冶金等业务,公司将积极开发更多的3C行业和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等行业客户。   调研机构:通常来说,国家示范项目都会有政府补助?公司在这方面是否有享受政策优惠?   劲胜精密:目前公司智能制造项目有工信部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点资助款,政府资助款是分阶段拨付给企业的;近年来东莞市政府也加大了对智能制造项目的资助力度。   调研机构:未来金属精密结构件的趋势不变,公司现有的CNC设备是否还会增加?   劲胜精密:公司在提升自身智能产能的同时,加强同外部制造企业的合作;公司通过接客户的订单,一方面自制,另外可以外发给外部制造企业;同时公司和银行机构可以为外部制造企业提供数控机床和金融租赁的服务。   调研机构:国内有很多手机制造方面在投资自动化改造,为什么劲胜能够申请到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项目?这么迅速的建立起来智能制造示范点?   劲胜精密:公司能获得智能示范点,是因劲胜有制造的实际经验,懂行业的具体制造工艺,知悉如何把智能制造落到企业转型实处;是公司同创世纪、嘉熠自动化和艾普工华等其他企业的协同效应结果;同时也是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和政府的扶持下完成的。另外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过程,公司通过发明创造,解决精密结构件生产中“少量多样”等问题。   调研机构:示范项目投产设备使用年限是多长?   劲胜精密:设备一般根据会计准则去折旧;而且现在投产设备都是通用型的,不是只能做手机等精密结构件,也能做其他产品,设备在短时间内不会淘汰的;后期具体还是看行业技术变化革新。   调研机构:2016年整体业绩是否会有好转?   劲胜精密:公司管理层会努力做好现有的精密结构件业务、智能装备业务和智能制造项目。具体的业绩情况,请参考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
查看更多个股新闻,请登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倒闭的企业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