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将带来哪些影响

十天内免登录
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在京闭幕。
政策落地4个关键程序1、中共中央的决定2、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3、各地实施方案报批4、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在京闭幕。会议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专家普遍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人口数量会暴涨吗?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十三五期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出生人口将出现万的小高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从人口数量上来说总人口将适当增加,2029年到2030年出现最高峰值达到14.5亿。十四五期间进入缓慢下降、逐步稳定的阶段。预计政策实施后,人口更替水平将逐步达到正常的1.8左右。他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于人口年龄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对于人口素质的提升也将起到促进作用。此外,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家庭逐步简约化,全面二孩的放开,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子女教育。政策落地还要多久?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为参照系,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恐怕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第1关:中共中央的决定;第2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3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4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不过,“全面二孩”的实施意味着实行36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彻底瓦解,对法规中现有条文的影响会比“单独二孩”更大,到时各地计生条例或许会做更大范围的修改。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从群体上看,“70后”受益最大,“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较大,而“50后”和“60后”赶不上末班车。能否缓解老龄化趋势?原新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到本世纪中叶可以使老龄化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对于人口老龄化水平的短期和中期影响不明显,而远期下降作用比较显著。陆杰华说,全面放开二孩只是第一步,想要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让大家敢生二孩、实现长期稳定适当的生育率,下一步需要考虑如何鼓励和引导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在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下生育,尤其是社会公共政策,从女性职业、产假、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来推动,降低养育成本。他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总和生育率已达到平衡,低生育率趋势难以改变,尤其是“80后”和“90后”,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所以需要观察政策的效果,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可能会有第三步调整,比如调整社会抚养费或者鼓励三孩等。给哪些行业带来利好?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普遍二孩对楼市是重大利好。楼市需求与人口有关。全面放开二孩限制,将明显促进人口增长,而且十几年后将增加劳动人口数量,小幅再现人口红利。既有助于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楼市需求。从住宅需求结构来看,未来十年,随着小孩子增多,三房四房改善性需求将成主流!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认为,普遍二孩利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这是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顺应了民意,利于经济稳定,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于股票市场也是重大利好消息。”更有不少证券公司发布了“二胎概念股”。计生部门何去何从?政策发布后,卫计委官微第一时间发微博称,将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按政策生育,充分肯定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计划生育工作者付出的艰苦努力。要修订完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做好政策衔接,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按政策生育,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人口学者、北大教授郭志刚表示,不是说不要计划生育,现在生两个,不还是在计划吗?让普遍生两个,老百姓高兴,能减少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宏观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的人口发展走向正常化和均衡化有好处,何乐而不为?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监测和缓解老龄化等方面。十八届五中全会送出惠民“礼包”困难高中生免交学杂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一对夫妇可生两孩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技术工人工资将上涨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医疗医保医药联动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将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蓝天白云看得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背景】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我国总人口继续增长,2014年末达到13.68亿人,受人口年龄结构以及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出生人口从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687万人,保持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年人口不断上升。2011年,我国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9.4亿后开始回落。2014年降至9.3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提高到2014年的15.5%,总量达到2.12亿人。综合新华社、人民网、新京报报道
本文来源:厦门日报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一周楼盘热点
1集美区 21000
3集美区 20000
4集美区 350万元/套起
5思明区 35000
6海沧区 24000
7集美区 400万元/套起
8集美区 17000
9漳州市 7900
10翔安区 13000全面二孩&影响几何
&&来源:&&&&
原标题:全面二孩 影响几何  养老难、娶妻难、招工难,即将爆发的大规模人口问题,已经被最高决策层所注意。   10月29日闭幕的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对于昨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宣布,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国内多名人口学、社会学、社会改革发展及经济专家,详解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的意义。   单独两孩实践遇冷   全面二孩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中国人口学会副秘书长陆杰华认为,这应该是意料之内的一项政策,“也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把生育决策权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到夫妻之间。”   至于为何选择这个时间节点的问题,陆杰华分析说,生育政策调整,是基于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毕竟我国人口比较多,之所以到现在放开,也是需要一步步来。从单独二孩政策到现在全面放开,我们也是经历了两年多时间。   单独二孩政策从2013年落地至今至少,从申请数据来看,并不是那么美好。   对于单独二孩的实际情况与预期之间问题,陆杰华说,之前他们也在浙江进行过调研,发现实际情况明显低于预期目标。并且申请单独二孩的人比较少,“单独二孩达不到一定要求,这就需要进行全面放开的这一步。”   事实上,中国“单独二孩”政策实行近一年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就称,当局原本预计新政策推行后,每年将增加超过200万个新生儿,但截至今年8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70万对提出申请,而目前获批的仅62万对,远远低于官方预期。   “我觉得这和单独二孩的人群不一样,毕竟是全部放开,我估计数量大概在一亿人左右的家庭。”在谈到全面放开会不会导致人口爆炸性增长时,陆杰华的态度是,政策实施后,2017年和2018年的生育规模可能会有明显增长,至于增长的有多高,还需要看未来的数据。“肯定比不放开要高一些,有堆积也是正常的,没堆积才是有问题。现在百姓在生育上也更加理性,毕竟受到的主客观影响也比较多。”   中国劳动力人口3年连降   新政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已出现严重扭曲。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新增劳动力人口逐年降低,由此带来目前的养老难、招工难问题已日益严峻。   本报智库专家、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说,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6-59周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去年减少了371万,降幅超过2013年的244万。该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是在2012年,当年15-59周岁年龄段人口减少了345万。   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劳动力供给的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压力骤增。这也造成很多“中国制造”产品的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卓勇良说,正如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末经历过的一样,伴随劳动力人口下降而来的同样是经济增长的减速。劳动人口减少虽说可以防止失业率上升,但同时也将推高劳动力成本,进而削弱制造业和出口竞争力。   陆杰华说,这也有利于对未来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毕竟我们国家主要还是家庭养老,这样也是为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式,提供有利的人口环境。   面对“失独”之殇   有助家庭结构合理化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在这个节点全面放开二胎,从宏观角度来说,对于促进整个中国人口结构的合理化有重大积极意义;从微观角度来说,也有助于每个家庭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尤其是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独家庭之痛。   近些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集中凸显,养老、子女教育甚至于独生子女本人的个性发展都已成为问题。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讲,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风险性就在于唯一性。现在愈加引发社会关注的失独家庭就是该风险下的牺牲品。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失独父母,老无所依,这种痛本是可以通过调整生育政策避免的。因此,全面放开二胎,对于优化家庭结构有正面、有效的作用。   二孩生下来   对经济有拉动作用   钱报智库专家、浙江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经济层面来看,这个时候全面放开两孩,也确实是时候了。   按照目前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来看,在未来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会进入一个加速递减的过程。这对于整个经济消费是不利的。即使在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已经变成了人口净流出城市,当地的房地产等行业都不景气。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徐剑锋表示,全面放开两孩之后,对于经济肯定会有一个拉动作用,短期来看,一波新生儿的出生肯定会促进婴幼儿市场的发展,而从长远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对于拉动内需的作用是巨大的。   他注意到一个数据,放开“全面二孩”后,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每年将带来新增的消费将超过700亿,此外,随着新生人口的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需求势必将会增加。新一波的人口红利将会到来。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_新浪房产_新浪网
下载“乐居买房”
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扫描到手机 楼盘消息早知道
扫一扫,用手机看本文更加方便的分享给朋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29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专家普遍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29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专家普遍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缘何再次调整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
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率不断上升、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生育至少两个孩子),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出生人口有所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2013年增加47万人,人口出生率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在我国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与前几年相比上升幅度比较明显。
“作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一步,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基本符合预期。”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单独二孩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从单独二孩的实施开始,国家卫生计生委就不断强调这只是对计生政策的“逐步调整完善”。专家认为,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调整,保持了政策连续性,也体现了渐进性。
迎接全面二孩: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人口结构将发生变化
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是专家们的共识。
顾宝昌说,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增加未来劳动力的供给和缓解老年扶养负担;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和经济平稳增长,焕发社会活力和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那么,全面二孩实施后,我国人口形势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十三五期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出生人口将出现万的小高峰。”原新分析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从人口数量上来说总人口将适当增加,2029年到2030年出现最高峰值达到14.5亿。十四五期间进入缓慢下降、逐步稳定的阶段。预计政策实施后,人口更替水平将逐步达到正常的1.8左右。
他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于人口年龄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对于人口素质的提升也将起到促进作用。此外,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家庭逐步简约化,全面二孩的放开,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子女教育。
在人口专家陈卫看来,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与生育水平的上升也具有一定的关系。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的人口指标,正常范围是103至107。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在119至121的高位间徘徊。2014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降到115.88,即每100名出生女婴对应115.88名出生男婴,回落到14年前的水平。
“在高生育率条件下,即使存在强烈的性别偏好,出生性别比也不会异常,因为性别偏好基本都能得到满足。”陈卫说,伴随出生人数和生育水平的上升、生育意愿和性别偏好的弱化,我们有理由预计,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将出现长期下降并回归正常水平的趋势。
除了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原新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到本世纪中叶可以使老龄化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对于人口老龄化水平的短期和中期影响不明显,而远期下降作用比较显著。
全面二孩之后: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是否意味着生育政策的“句号”?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赋予了新内涵,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杨文庄说。
专家们认为,要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在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同时,还应当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政策,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使生育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满足群众新的计划生育健康需要,需要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拓展服务人群、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顾宝昌认为,应重新考虑一孩奖励政策的持续性,同时处理好过去的遗留问题和失独家庭问题。重新审视生育审批制度和孕检制度,管理和服务要走向尊重意愿、满足需求、便利群众、积极引导。应该鼓励各地根据各自的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工作模式。
江西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锋刚正在做一项关于人口红利的调研,他认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不再是数量红利,而是人口素质红利。全面放开二孩,核心问题不在于人口总量,而在于人口结构以及人口变化的速率问题。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劳动力素质方面下功夫。
“显而易见的是,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前的传宗接代为主,到如今的优生优育,国人的生育理念发生巨大变化,全面二孩的实施,有助于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吴锋刚说。
热日 11:03
热日 08:56
热日 10:04
热日 08:58
热日 10:34
热日 10:45
热日 14:14
热日 08:57
热日 08:47
热日 11:11
热日 14:35
热日 14:34
如果泡沫总会破灭,那么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如何认识泡沫,如何与狼共舞,以及如何控制风险。以实现在泡沫破灭的时候,损失小一点。专家谈“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政府责任将更大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教研室主任刘爽教授做客中新网,解读全面“二孩”政策。 中新网 李卿 摄
中新网10月30日电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教研室主任刘爽今日做客中新网访谈时表示,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会对我国产生长远的影响。人们生的孩子多了,对医疗等就有更多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有了更大的责任。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政策的出台,是否会带来人口激增,能有效缓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积极的影响?为此,中新网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教研室主任刘爽教授做客,为网友详细解读。
刘爽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将近四十年了,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这两种共同力量的作用下,转变了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的轨道。一方面,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现代人口增长的模式,人民的生育水平很低,死亡水平也很低,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死亡水平也在降低,就出现了低出生、低死亡。
另外,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生育水平下降,少年儿童人口在整个人口中间占的比例下降。老年人,因为过去是高出生,累积了很多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就出现了老龄化的局面,老年人口在社会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是从人口结构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刘爽补充指出,人口增长如果变化,对别的结构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劳动力结构、性别结构,所以这些年我国也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等一些社会变化,或者叫人口变化,也出现了众多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人口做了调控,通过计划生育。另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这种社会变化带来了社会结构性的变化也影响到人口的结构变化,这是两股力量作用的结果。
谈及将实施的“”政策,刘爽进一步分析,从全面的可生育二孩的政策出台以后,实际上从国家的角度看,会面临一些变化。人们生的孩子多了,对医疗比如妇幼保健就有更多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个对国家对政府来讲,有了更大的责任。孩子出生以后,他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对社会发展,当然对社会发展有贡献,同时也对社会发展有要求的,包括后面的教育、就业等等。
刘爽指出,此次政策的出台会对我国产生长远的影响。 当然,从人口本身来讲,它对于改善人口结构,特别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包括在未来更长远的时间,对劳动力的结构,增加劳动力,有很积极的影响。如果从家庭角度来讲,可能更好的满足一些家庭,他们对于孩子的数量需求等,对增进家庭幸福和谐也是有积极影响的。
(原标题:专家谈“全面二孩”:将更大)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核心提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于人口年龄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对于人口素质的提升也将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全面二孩的放开,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子女教育。专家们同时表示,要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在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同时,还应当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政策,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使生育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29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专家普遍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缘何再次调整?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
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率不断上升、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生育至少两个孩子),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出生人口有所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2013年增加47万人,人口出生率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在我国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与前几年相比上升幅度比较明显。
“作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一步,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基本符合预期。”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单独二孩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从单独二孩的实施开始,国家卫生计生委就不断强调这只是对计生政策的“逐步调整完善”。专家认为,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调整,保持了政策连续性,也体现了渐进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等相关政策,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说,期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网友纷纷畅想“十三五”期间改革再发力、百姓更幸福的民生图景。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1270万教师获益。破解廉价救命药谜题还需要政府的强化监管和严厉问责。面向全省遴选深受百姓喜爱的特色餐饮名店、特色农家院。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最美无偿献血志愿者/团体评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两孩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