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县定花农产品批发市场叫什么名字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
频道 - 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热点搜索:
供应信息导航
农产品购销直通车
更多价格走势和区域比较信息
管理频道:&&荆门京山县特产介绍,荆门京山县特产列表
京山县特产介绍
白花菜是中国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作物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即为贵族宴宾珍肴。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大为赞赏,并将它定为每年的贡品。它不仅以其质优、味美、色鲜深受大众青睐。京山独特地理环境决定了白花菜生长的地域性,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乳酸和碳水化合物、有解赋、开胃、健美之功效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它的生产、加工继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腌制而成。白花菜是具有地域的名优特产,其口味鲜美,经常食用,可开胃增加食欲……
“风干鸡”又名“刘皇叔婆子鸡”。这种鸡易保存又不失新鲜,醇香、软嫩,老少皆宜,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系刘备之妻孙尚香腌制发明,已有3000多年历史。……
藜蒿,又名蒌蒿、芦蒿、柳蒿、菊科蒿,属野生草本植物。早在明朝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时,人们每年在清明节作为“贡品”进贡到南京,从此以后人们逐渐形成采集野生藜蒿为食的习惯。藜蒿是当今人们十分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促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并含有丰富的芳香油。嫩茎凉拌或炒食,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芦蒿以鲜嫩茎杆供食 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每百克嫩茎含有蛋白质3.6克、灰分1.……
羊肉营养价值:  羊肉鲜嫩,营养价值高,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风味瓦块鱼做法:  1、草鱼背肉及腩肉切成小段;  2、用腌制材料将鱼块拌匀,密封放入冰箱冷藏过夜;  3、平底锅烧热,放油烧热,将腌好的鱼块(沥干水份),放入中小火慢煎  4、煎至表面金黄色,再翻面煎至表面金黄,鱼8成熟即可;  5、生姜切丝,京葱切段,泡椒切小段;  6、锅内冷油,放入泡椒,生姜丝炒出香味,再加入京葱炒出香味;……
京山板栗是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的特产。京山板栗以果实匀称、色泽油亮、口感香糯甜润、成熟早等特点驰名中外,深得消费者青眯。京山县是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主要产自三阳、绿林等镇,全县现有板栗经济林面积20万亩,其主要特色品种为“青毛早”、“红毛早”。该品种属全国最早熟品种,该板栗1989年被省林业厅指定为全省推广栽培的早熟优良品种。一般于每年的中秋节前夕上市,且品种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京山县现有优质板栗1万公顷……
京山香菇是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的特产。京山产“京燕”牌香菇营养丰富,无污染,味道鲜美,被誉为“菇中之王”。京山香菇采自京山县内深山,主要以绿林、杨集、三阳等镇居多,营养丰富,无污染。据医学报告,富含蛋白质和12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降低胆固醇,还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产生。由于它味道鲜美,被誉为“菇中之王”。是当前最流行的绿色保健食品。“京燕”牌香菇于2006年荣获了第十五届“中国食品博览……
京山黑木耳是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的特产。京山“京燕”牌黑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京山黑木耳产自绿林、杨集、三阳、新市等镇,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黑木耳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等病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京山银杏是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的特产。京山银杏果因其果实肉厚而闻名,为上等干果,营养丰富,味道甘美,药食俱佳。银杏树又名白果树,植物界的“活化石”,京山银杏产自杨集、绿林、新市、三阳等镇,银杏果因其果实肉厚而闻名,为上等干果,营养丰富,味道甘美,药食俱佳,银杏种仁中含有淀粉、粗蛋白、核蛋白、粗脂肪、蔗糖、矿物质、粗纤维等,是高档滋补果品。“京燕”牌银杏于2006年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屈家岭黄桃是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特产。屈家岭黄桃因“个大汁浓、色正饱满、口味纯正、营养丰富”的特质,荣获“湖北特色优质农产品”称号。屈家岭管理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黄桃,种植面积现已达到3.8万亩,桃树约170万株,其加工生产的黄桃罐头、黄桃汁畅销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在国内也吸引了安徽、湖南、广东等省客商。 目前,屈家岭管理区是全国重点黄桃种植加工区,种植规模居全省首位。…… 地理标志产品 京山白花菜是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作物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为贵族宴宾珍肴,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赞其质优、味美,并将它定为每年的贡品。 白花菜集中生长在湖北中部的安陆市各地伏水等、清明河乡等的一带,及京山县境内与安陆市接壤的漳水河两岸,以及当地人有将白花菜腌制食用的习惯。 康熙《安陆县志》记载:“白花菜:夏月开小白花,可为齑,香味绝胜,有红梗白梗两种,红梗尤美,他处皆不及亦土性异也。”全市各地均产,生产于府河两岸。 19…… 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京山桥米因原产于京山县孙桥镇而得名,其颗粒细长、光洁透明、可口不腻、喷香味美,早在明嘉靖年间就被御定为“贡米”。 特定品质   京山桥米的稻谷颗粒园实,米白质重,或蒸米饭,或煮稠粥,雪白一片,喷香馋人,食之似糯不腻口,如粳不稀软,较”691”中稻为糍,比”国际稻”见香,能开脾胃,增食欲,营养丰富,且出米率非常高,能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历史上曾是朝贡皇帝的御米。  京山桥米的优质,来源于桥米产田优质的土壤。……
臭豆腐“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淹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产生一种叫硫化氢(H2S)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在蛋白质分解后,即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又具有鲜美的滋味,故“吃着香”。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有些人对它敬而远之,有些人则将吃它当成了一种嗜好。其实,臭豆腐属于发酵豆制品,制作过程中不仅会产生一定的腐败物质,还容易受到细菌污染,从健康……
京山县是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全县现有板栗经济林面积20万亩,其主要特色品种为“青毛早”、“红毛早”。该品种属全国最早熟品种,该板栗1989年被省林业厅指定为全省推广栽培的早熟优良品种。一般于每年的中秋节前夕上市,且品种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年产板栗干果6000吨,并远销国内外。目前,全国板栗经济林中优良品种率达75%以上。板栗生产的综合效益良好,每年全县板栗产业创造的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山区户均板栗产……
对节白蜡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木犀白蜡名贵树种,是世界景点、盆景、根雕家族的极品,被誉为“活化石”或“盆景之干”。对节白蜡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到2000年左右。树形优美,盘根错节,苍老挺秀,观赏价值极高。叶型细小秀丽,叶色苍翠,树节稠密且垂直对称,耐摘叶,耐修剪,极好造型。树质细腻、结实,色泽乳白、光亮,是根雕的最佳材料之一。树枝茂密,绿荫盖地,庄重典雅,净化空气,是公园、风景区、城区街道、行政机关、企业、院校和住宅小区……
京山县孙桥镇余家沙坡村六组与蒋家大堰村六组之间,有一蒋家大堰,灌溉着附近一条山冲的一百二十多亩稻田,出产的稻谷颗粒园实,米白质重,或蒸米饭,或煮稠粥,雪白一片,喷香馋人,食之似糯不腻口,如粳不稀软,较“691”中稻为糍,比“国际稻”见香,能开脾胃,增食欲,营养丰富,且出米率非常高,能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历史上曾是朝贡皇帝的御米。   据传嘉靖降世时,啼哭不止,老兴王一家惊恐万状,出榜招医。恰好武当山真武大帝云游到此,揭……
桥米,是传统的名特产品,早在明嘉年间就被嘉靖皇帝定为贡米,这种米具有颗粒长,感观好,光洁透明,可口不腻,喷香扑鼻,能增加食欲,是宴请宾客的佳品。……
藜蒿,又名蒌蒿、芦蒿、柳蒿、菊科蒿,属野生草本植物。早在明朝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时,人们每年在清明节作为“贡品”进贡到南京,从此以后人们逐渐形成采集野生藜蒿为食的习惯。藜蒿是当今人们十分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促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并含有丰富的芳香油。嫩茎凉拌或炒食,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香菇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香菇的栽培和食用在我国约有七百年的历史,一向被视为“山珍”。京山产“京燕”牌香菇九一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定名注册,同年被中商部评选为优质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属唯一首举,同时也是食用菌家族之佼佼者。京燕牌香菇较之其它菇类,具有肉质肥厚、花纹明显、香味独特、营养丰富等优势,所含胺基酸、维生素、炭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还有铁、钙、葫罗卜素等矿元素,对人体具有特殊的营养与理疗抗癌作用,是风靡当令……
全国特产搜索京山金农网,农产品,价格,农业信息网,种子种苗,.cn
京山金农网
|&|&&|&&|&&|&&|&&|&&|&&|&&|&&
·面积:3172 平方公里
·经度:113& 07' 东·纬度:31& 01' 北·海拔:68 m
·人口:70 万()&
·邮编:431800
·电话区号:0724
·县人民政府驻新市镇
*&nbsp&&[2-2]
*&nbsp&&[2-2]
*&nbsp&&[2-2]
*&nbsp&&[2-2]
*&nbsp&&[2-2]
*&nbsp&&[2-2]
*&nbsp&&[1-31]
*&nbsp&&[1-31]
*&nbsp&&[1-31]
*&nbsp&&[1-31]
&&&&本地供求信息
&&&&京山农业快讯
· (11-11)
&&&&最新农业科技
&&&&企业大户
所属栏目:
相关内容:
全国供求联播
本地天气预报
乡镇信息站
京山地方特色产品
员 服 务 电 话
本站目前没有站长,如果您有兴趣和能力管理这个分站,
&&&&&&&&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备案编号:农产品公司起什么名字好?_百度知道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_百度百科
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
湖北京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京山县城东面,创建于1992年8月,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国土面积18.9平方公里,辖三个社区、1.8万人,设派出所、财政所、土管所、工商分局等6个部门单位。2002年8月,县委、县政府采取“区内设园、以园带区、园区共建”的建设模式,在开发区兴办工业园区,构筑工业发展的良好载体。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8.3平方公里,距县城中心区2公里,长荆铁路及皂当公路从境内通过。
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建设情况
近年来,开发区按照“政府造环境、法人办企业、共同经营开发区”的理念,实行“封闭式管理、市场化运营”,倾力打造工业发展的起飞平台。在硬环境建设上,建立和完善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自筹资金和引进外资为重要来源的多渠道投入新体系,投入6.3亿元完成了已审核批准面积的“七通一平”,开发区建设框架已经形成,为客商在开发区投资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软环境建设上,开发区不断创新政策、体制和机制,努力完善“三大服务体系”(引进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开工投产“经常性”服务体系),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有国土、建设、环保等20多个单位为其办理审批业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城市信用社等5家金融机构分别在开发区设立了营业或分理处,武汉海关在京山设立了商检办,为企业办理通关业务。目前,开发区已引进企业30家,其中规模以上10家。基本形成机械、纺织、农产品加工、药业等四大主导产业。2005年,开发区实现GDP81900万元,工业总产值149800万元,工业增加值33000万元。
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未来展望
今后开发区将以灵活的机制、优惠的政策、高效的管理为支撑,按照“工业主导、城市带动、项目支撑、环境创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引资建设、项目推动”的建设方案,构筑工业发展的良好载体和城镇建设框架,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发展。在产业上,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医化、轻纺、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形成以京山轻机为龙头的机械加工区、以伟嘉公司为龙头的轻纺产业区、以贝添利公司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区、以太子药业公司为龙头的医药生产区、以幸业食品为龙头的食品农产品加工区。到2010年,全区计划GDP达到4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
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主要职责
1、在城区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2、在县委、县政府授权范围内,制定开发区建设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和行政管理规章,并组织实施。
3、管理开发区范围内的开放开发事务、承办涉外事务。
4、管理开发区内行政村、街道居委会的行政事务和精神文明建设。
5、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党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
6、负责开发区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在规定权限内审批开发区的投资项目。
7、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发区的土地依据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管理和核配。
8、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落实开发区内征地拆迁还建,人口转化和劳动力安置事宜。
9、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规定,负责兴建和管理应由开发区承担的基础设施,兴办相应的社会公益事业。
10、根据县政府授权,负责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建设和发展工作。
11、对开发区内企业单位进行管理和指导,保障企业依法自主经营。
12、领导和协调有关部门设在开发区派出所机构和分支机构工作。
13、行使县委、县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及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委托行使的职权。
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开发区管委会内设5个职能部室。
1、党政办公室
负责开发区党委、管委会中心工作及涉及管委会部室相关工作的综合协调、督办落实;负责文秘文印、商密网公文、报刊的收发管理和档案管理;协助做好全区党建、组织、纪检(监察)、宣传、人大、政协、工会、妇联、共青团工作;组织拟定开发区综合性文件、管理制度和综合性报告及主要领导讲话;做好机关人事编制、工资、财务、后勤保障工作。
2、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
负责全区武装工作;负责全区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负责全区普法教育及反邪教工作;负责全区巡逻队管理及长荆铁路开发区段的安全维护。
3、社会事务部
负责全区计生、民政、教育、卫生、文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负责园区企业用工的调查摸底、宣传、招聘与协调工作;负责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组织协调工作。
4、建设管理部
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的规划设计、预算、组织施工及竣工验收工作;负责园区征地拆迁补偿的现场登记、测算、评审申报及资金争取工作;负责区内居民点规划及私人建房的审批工作;负责园区按规划组织实施及违建控违的督查或及时上报查处工作;协助做好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的申报工作;负责征地拆迁资料和工程技术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
5、经济发展部
负责制定开发区年度经济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做好全区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审查、立项和合同签订工作;做好园区在建项目的服务协调、投产企业的指导服务和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全区经济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及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入园项目合同档案及经济档案整理归档工作;负责涉农事务管理工作。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京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机关编制18名,其中管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4名;中层领导职数10名,其中正职副科4名。
核定开发区管委会机关工勤编制1名。
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京山经济开发区党委、管委会班子配备情况
黄元峰 男 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江 洪 男 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曾 峰 男 开发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曾德寿 男 开发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唐 莉 女 开发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打造优质发展平台 推进园区跨越发展
京山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8月,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总面积32.16平方公里。近几年来,京山经济开发区在省、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大干快上强基础,扩张产业增实力,优质服务树形象,促进了园区建设大发展。
一、主要成绩
——建成面积不断扩大。截止2011年底,园区建成面积达11.3平方公里,比2006年园区建成面积2.3 平方公里增长391.3 %。目前在建区10.36平方公里,待建区10.5平方公里。
——产业集群初具雏形。2006年园区仅有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三个产业,到2011年底,园区发展到五大产业,并初步形成了以京山轻机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以国宝桥米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以伟嘉纺织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以凯迪生物发电为龙头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永兴水泥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五大产业集群。五大产业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税收及规模增加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全区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48.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70亿元、规模以上规模主营业务收入111.1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17.82%、294.95%、311.76%、418.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的30.19%。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201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34.63亿元,比2006年增长447.94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99 亿元,比2006年增长424.56%。截止2011年底全区固定资产累计投入105.9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4.63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11年全区引进新项目51个,比2006年增长401%。其中过亿的项目25个,比2006年增长450 %。招商引资合同额30.92亿元,比2006年增长783.57 %。其中外商投资额806万元、省外境内投资额1303亿元。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2011年在开发区建设的项目68 个,比2006年增长466.67%,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比2006年增长1500%。到2011年底止,园区共有项目128家,其中亿元企业15家,规模企业45家。
——农民参保全面推进。2011年底全区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达2912人,占全区失地劳动力总数的98.5%,其中415人已达到享受养老保险年龄,领取了养老保险金。
二、主要做法
1、突出规划引领,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开发区既是京山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也是京山县工业发展集中区域,因此在工业园区规划上,我们十分注重园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是注重整体规划的科学性。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请武汉大学、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到开发区多次考察、踏勘、论证,做出了县市一级具有领先水平的工业园区整体规划。二是注重功能区划的合理性。按照布局集中、优势积聚、资源集约、培育集群的原则,将产品相近、产业配套的企业进行功能区划,明确园区重点培育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并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了规划图,划分了区域,落实了地块。五大产业规划净面积26866.65亩,占总规的55.69%。三是注重园区建设的品位性。把工业园区当城市来建设,引入“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理念,即考虑造成又顾及兴市,做到城与市同步延伸、同步发展,与工业生产区高标准的配套企业服务区,建成后的绿化面积可达20%,不仅使园区成为京山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而且成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现代化的工业新城。
2、突出基础先行,营造园区发展环境。我们按照“七通一平”的标准,累计投入资金14.63亿元,完成了建成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一是道路路网基本成型。园区总体规划的“四横十四纵”道路网络,已完成“两横六纵”,目前有“六纵”正抓紧建设,余下的“二横二纵”将按规划迅速启动。二是管网建设同步推进。新建道路同步配套管网建设,做到弱电管线入地。排水雨污分流,绿化同步跟进。确保道路施工到哪里,管网延伸到哪里。三是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的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正抓紧装修,将于五月全部竣工完成,建成后将成为省内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服务中心,真正做到园区管理及各项服务不出区。占地30亩的开发区电力服务中心,正抓紧建设,计划年底竣工营运,可就近为园区企业和项目提供便捷优质电力服务。占地143亩的开发区企业服务区,兼居住、教育、医疗、购物、银行、餐饮、休闲娱乐等诸多功能,计划10月份营运,可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便利的配套服务。
3、突出要素保障,破解园区发展瓶颈。我们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变化,想尽一切办法优化要素保障,为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保障用地需求。近几年来共清理闲置土地7宗,可供项目用地341亩;实施迁村滕地增减挂钩,增加项目用地165亩;推行集约用地,提供项目用地558亩。2011年我们已开始在园区实施拆迁还建房建设,改过去的“一户一基”为集中还建上楼房,将为项目建设提供大量用地。二是保障电力需求。在园区建有35KV和110KV变电站的基础上,根据园区项目发展需要,又投资1.8亿元建220KV智能变电站,计划年底可投产营运。三是保障资金需求。每年从县财政筹措2亿多元,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前期工程;争取金融机构向园区企业和项目建设投放贷款达10亿多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园区项目贴息贷款资金。四是保障用工需求。通过组织开展企业用工招聘会,培养本地农民工,引进外来务工人员,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每年为园区企业提供就业2000多人,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4、突出产业兴区,促进园区发展提速。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首要工作,引导优势项目、优势产业向园区聚集,用项目来推动园区发展。一是积极引进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富荣家纺有限公司是开发区独立引进的一家台商投资企业,厂名由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亲自题字。偶尔一次在与武汉党校关教授的闲聊中,得知这家企业的老板翁先生想到大陆投资,我们穷追不放,通过关教授与翁先生进行联系,多次到武汉接他们来开发区考察,经过半年多的接触洽谈,终于使这个投资1.5亿元的项目在园区扎下了根。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我们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型经济,力争做到引进一个龙头企业,培植一个产业集群,形成一个循环经济体系。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宝桥米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实施“一袋米”工程项目,“国宝”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其生产出来的稻谷可供凯迪生物项目直燃发电;其加工出来的细米可供裕丰糖业制造怡糖和米汁。目前,以国宝桥米为龙头,辐射出了制糖、制油、食品饮料、生物发电等多个利用粮食产业资源循环生产的工业项目。三是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凯迪生物发电项目在园区落户后,由于该项目选址在一个山坡上,那里山石坚硬,土方工程量相当大,客商老板要求我们在3个月完成土地平整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全力以赴,组织了50台挖掘机,200辆拖土车,雨天当作晴天干,双休当作工作日干,晚上当作白天干,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土地平整任务,并为企业节约工程资金近400万元。
5、突出以人为本,确保园区发展稳定。征地拆迁是天下第一难,我们始终把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贯穿于全过程,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得到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在拆迁的近一千多户房屋中,没有一户是强制拆迁,没有一起群众因为征地拆迁进京赴省上访。一是征地拆迁晓之以理。2011年因国家政策的调整,征地拆迁难度相当大,但我们总是用真情来打动农户,用行为来感动农户,用发展来启发农户保证征地拆迁任务完成。被拆户张××,属两层楼房,还带有临街门面的房子,由于房屋有一定的租赁收入,我们到他家做工作不少于50次,好话说尽,各种办法都想到,他并不理睬,并四处扬言:“谁拆我的房子,我就用汽油在房顶上焚烧,制造开发区特别新闻”。并写了30多页的上访信准备赴省、进京,但我们还是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为他办保险,帮助其宅基地挖脚填土来感化他,经过一年的工作,终于与我们签约拆迁。二是把群众冷暖始终挂在心头。八里途二组张××已50多岁,土地和渔池被占用后,完全无生活来源,他后来在外打工不慎将一支腿打断后被截肢,并多次上访,我们得知后,根据他的要求为他办理了保险和低保,并每年坚持送1000元钱和300斤大米进行慰问,他感动万分。三是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倾尽所能。我们通过与县劳动部密切配合,与园区企业老板协商,无偿培训钳工、机械、药学、纺织等专业的失地劳动力1000多人,近800人已安排就业。2007年在没有政策和现成模式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新路子。开始由于农民对参保政策不理解,要求保费全部由县政府和村集体承担,我们在白天找不到人的情况下,利用晚上时间召集全体村民会议,请劳动部门为群众宣讲政策,动员村干部带头参保,通过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群众开始理解并积极投保。
三、发展规划
(一)、总体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新城、千亿新园、生态新区”为目标,抓住中国农谷建设和省、市、县高度重视开发区发展的机遇,突出发展灵魂,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加大企业服务的力度,加速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全省县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的位次不断前移。
(二)经济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00亿元、规模工业实缴税金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120亿元、招商引资总额200亿元。利用外资10亿美元以上,出口创汇20亿以上。
(三)园区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1、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整个园区规划的32.1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将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总规“四横十四纵”道路网络全面建成,管网、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2、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园区重点培育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
(1)机械制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区从事机械的规模企业达到10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新增就业人数8000人。
(2)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区农副产品的规模企业达到1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实现利税10.3亿元,新增就业人数3000人。
(3)建筑建材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区从事建筑建材的规模企业达到3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新增加就业人数2000人。
(4)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区从事纺织服装的规模企业达到1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实现利税4.2亿元。新增就业人数4000人。
(5)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 ,全区从事新能源新材料的规模企业达到3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新增就业人数500人。
(6)其它产业,到十二五末,完成产值50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 [1]
.京山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山县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