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映山红生态农庄政策在松溪有什么政策

历史上的今天
松溪历史天气统计 (到)
历史天气详情
<option value="16年08月
<option value="16年07月
<option value="16年06月
<option value="16年05月
<option value="16年04月
<option value="16年03月
<option value="16年02月
<option value="16年01月
<option value="15年12月
<option value="15年11月
<option value="15年10月
<option value="15年09月
<option value="15年08月
<option value="15年07月
<option value="15年06月
<option value="15年05月
<option value="15年04月
<option value="15年03月
<option value="15年02月
<option value="15年01月
<option value="14年12月
<option value="14年11月
<option value="14年10月
<option value="14年09月
<option value="14年08月
<option value="14年07月
<option value="14年06月
<option value="14年05月
<option value="14年04月
<option value="14年03月
<option value="14年02月
<option value="14年01月
<option value="13年12月
<option value="13年11月
<option value="13年10月
<option value="13年09月
<option value="13年08月
<option value="13年07月
<option value="13年06月
<option value="13年05月
<option value="13年04月
<option value="13年03月
<option value="13年02月
<option value="13年01月
<option value="12年12月
<option value="12年11月
<option value="12年10月
<option value="12年09月
<option value="12年08月
<option value="12年07月
<option value="12年06月
<option value="12年05月
<option value="12年04月
<option value="12年03月
<option value="12年02月
<option value="12年01月
<option value="11年12月
<option value="11年11月
<option value="11年10月
<option value="11年09月
<option value="11年08月
<option value="11年07月
<option value="11年06月
<option value="11年05月
<option value="11年04月
<option value="11年03月
<option value="11年02月
<option value="11年01月
松溪历史天气综述 (到)
自到,松溪共出现:雨965天,多云781天,晴150天,阴105天,雪11天。关注松溪历史天气,关注天气网!
松溪历史风向统计 (到)
微风(1537天)
无持续风向(444天)
西北风(10天)
东风(5天)
北风(4天)
西风(4天)
东北风(3天)
西南风(2天)
暂无实况(2天)
南风(1天)
松溪历史风力统计 (到)
小于3级(1537天)
微风(444天)
1级(13天)
2级(11天)
3级(5天)
松溪历史天气详情
主要城市天气
国际城市天气
松溪天气新闻主办单位:福建省松溪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松溪县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闽ICP备号 网管电话: 信箱:
最佳使用效果: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IE7.0或以上松溪特产_南平松溪特产专题_在线特产网
南平松溪特产介绍 松溪特产专题为您介绍南平松溪有什么特产,松溪特产是什么,南平松溪特产推荐以及南平松溪比较有代表性的特产,推荐特产:松溪绿茶,三层糕,九龙窑瓷器,湛卢宝剑,松溪民间版画,松溪火烧饼,南平煎粿,松溪大理石仿古家具,松溪百年甘蔗。
松溪特产推荐
松溪特产列表
松溪百年甘蔗...
九龙窑瓷器已有千年历史,从出土的瓷器来看,质地坚硬、工艺精巧、纹饰精细,尤其是被誉为&珠光&的青瓷器,在当时已蜚声海内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改革开放后,...
&& 推荐特产
地域范围 松溪县是闽北主要绿茶产区之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北部,闽江源头,是福建省1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之一,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
特定品质 松溪绿茶鲜叶持嫩性好,内含物丰富...
松溪大理石仿古家具...
湛卢,欧冶子所铸,五大盖世名剑之首。 《辞海》载:&湛卢山位于福建北部松溪县境内,山高岭峻,四季雾凝,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遂以剑名山。& 铸剑师简介 欧...
松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北纬27&24&-27&51,东经118&33&-118&55&。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6.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6万人。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
松溪县地...
周边地区特产
热门松溪特产
松溪特产精选王维慎武当松溪派内功
一九一四年旧历三月二日,王维慎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一个医药世家,其父王启文医道精深,闻名乡里,并深得推拿跌打秘法,幼年的王维慎便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爱上了武术,十岁左右,被送到南充精武体育学校,拜林济群为师。王维慎天资聪颖。得林济群先生指点,技艺大进。成为林先生的得意门生。
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后,王维慎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入伍从戎,奔赴抗日前线。一九四二年王维慎所部驻守江西浮梁(今承德镇),一天,有一个人不慎从高处跌落摔伤,生命危在旦夕,王维慎谙熟医药,见状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时一老道人从此经过,华发虬须,修长清瘦,双目明澈深邃,一派道风仙骨之姿,他观察了一下垂危病人的伤势,只见他轻舒右臂,左手捋住右袖口,伸出两根瘦长的纤指在病人伤口处轻轻点了点,从囊中掏出几粒丹药,让病人腿下,顿时气色渐复。十日之后,病人便能下地行走,伤愈康复,王维慎深知拳术医道相依,且十道九医,有如此高明医术之人,安能是等闲之辈,便有拜师之念,数日之后,道人拂袖而去。王维慎挽留再三留他不住,便紧跟不舍,行一峡谷间,道人随手指了指路边一块巨石道:“能移劝那块顽石吗?”王维慎见道人松口,心中大喜,且思忖自幼习练武功,想来移那石头便也算不得什么,谁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石头动了动,那道人住足仰天朗声大笑,走上前去只伸出一只手便把巨石擎上头顶,王维慎哪里相信自己的眼睛,楞了半响才恍然醒悟,顿时跪在道人面前便拜,道人见王维慎有一定功底,心诚意坚,便道:“我乃一介山野贫道,姓李,昊天者是也。原为皇胄,无奈国破家亡,世事多艰,投身武当山修道数年,得山门内松溪功夫,后便云游四方,扶困济危,以度生年。今收你为徒,传你武当松溪派内家拳术,望你切记松溪祖师真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且不可恃技欺弱,胡作妄为。
王维慎大喜过望,又拜了三拜,同老师一道返回。从此朝夕与李晃天大师练功不辍,不觉几年过去。一日李昊天对王维慎说:“相处几载,我的功夫已悉数传之与你,功无止境,你可自己揣摩,尚若授徒,切记教技授德。今将武当松溪派一线传下的秘传经典——《闲谈野议》给你,请你妥为保管为善。王维慎与老师道别后,更加刻苦练功,以期有朝一日能为国为民干出一番事业。
现在谈起这些,王老不无遗憾地说:“文化大革命开始,老师传下的经典被抢去付之一炬。”言语中,不觉暗然神伤。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武当松溪内家拳术的真功实技却被王维慎大师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二、“松溪派的本源出自武当一脉”
谈到传统武术流派的继承和发展时,王老说:“解放几十年了,武术界的门派观念还不够解放,门户观念很吓人。我真怕麻烦。”这正是王老为什么多年隐踪武坛的原因所在,他说:“麻烦不是别的,而是一些不必要且无益于武术继承、研究、发展的口上的争执……
这些话可谓一位老武术家的经验谈。当年为了糊口,王老在川军中任武术教官时,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有许多人来找他的麻烦,甚至进行人格攻击。因此,他从戎之后从未在公共场所练过攀,解放后,王老到上海工作几十年没有谁知道这位埋头苦干的川江汉子意是三十年代就闻名武林的武术大师。七十年代末上海武协主席顾留馨经过各种途径寻晾登门造访王老时,武术界还没有人知道王维慎这个名字,特别使王老不能忘记的是第一次应邀出席在上海卢湾区体育馆进行表演后的情景,这次表演,是粉碎四人帮。后上海武术界的一次露大盛会,各方名家荟萃,各路高手如林。然而,王老却一个也不认识,当王老表演赣束后,功惊四座,一时哗然,有人问此人何许人也,练的是哪路拳,王老便如实相告说:“武当松溪派拳术。”闻者惊讶地问道:“什么叫武当松溪派呢?”。王老听了这话有几分尴尬,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武当松溪派的本源出自武当一脉。它是明代武当内家拳传人张松溪在长江,黄河流域一带,接受了僧、岳、杜、赵、洪、字、慧、化。八家拳术,吸收其精华丽溶于武当张三丰所创内家拳中,形成了独树一帜,风格奇特的新拳种。
此派拳术其法主于御敌,其用旨在健身。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至,僧力打力,乘势取人,内练意识,外练形神,以意领先,以目显神,外视对手,内内外相合,法在机先,贵于宜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悖其则,不拘成规。讲究。抓妨拿脉,打穴击要”,松静圆活,周身一体。如果坚持不懈,勤修苦练,循序渐进,可达到修身,养性。健身,防身的目的。数百年来一直一线相承,圃于道门槛里,世人鲜知。
谈得兴起,王老捏灭烟蒂,从藤椅上站起来,找来一柄三尺长短,胳膊粗细的木棒,用手交替在上面扣抓,发出。吱吱嘿嘿。的响声,那一双绵软柔韧的手,突然变得象刚刀一般在那根被唐得锃光发亮的木棒上留下了几道深深的沟痕;尚若与人交手,真令人实难想象后果。不惟如是,接着王老还当场表演了内壮排打功,只见他右手将圆木抡起狠狠向左胸肋和肩胛等处猛力砸去,发出。嘭嘭。的声音,我慷得额头早渗出冷汗。对于王维慎大师来说,这些只算得是。示范。一下。雕虫小技。而巳,而武当松溪派内功的神威岂是这“抓”“拿”木棒所能体现?在一篇介绍王维慎大师的文章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述:
一九八O年隆冬的一个下午,王维慎应上海武协之约在上海市卢湾体育馆内,表演了武当松溪派武功。那天,卢湾体育馆内,座无虚席。赛场中央悬空、吊着一根粗二十公分。长三米多的圃木,这根粗圆木的,左右和一端,备站着一名身强力壮的青年。随着。准备”的口令,三名青年都抱着圆木,摆着,前推的姿势。王维慎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圆木的另一端。只见他大吼一声:“开始!”。三个青年使出浑身力量,把圆木重重地向他的心窝撞去。一下,两下。三下,……一下紧似一下,一下重似一下,观众们随着撞击声,不约而同地发出。噢噢的惊呼声。
可王维慎竟稳如磐石,岿然不动。据行家分析:这根圆木重遍百斤,三个青年的推劲,加上圆木运动的惯性力量,足有千钧之力,如擅在墙上,可将墙擅穿。全场观众膛目结舌,聱嗅嗅。的赞叹声久久萦绕不敝。接着王维慎又表演丁头顶功夫。他接过一块一寸厚,三十公分宽,一公尺多长的硬木板,猛地双手抡起,狠狠地自击头部,连击三板,厚板碎裂,他却酉不改色,神色如常,……,这时,一位年轻人手举一根胳臂粗细的木棍,对着王维慎小腿迎面打去,人们失声呼叫。不好”。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棍落处发出清脆的。啪。声,而他却毫毛无损,示意年轻人再来几下……。
王维慎技惊四座的表演,使人们褥以窥见到武当松溪派内家拳的精湛内含。人们辗转相告,称他为“自漾弄奇人。”&
(当时王维慎大师隐居在上海一条叫白漾弄的小巷里。)&&
通过和王老亲切的交谈,王老的精彩表演,使我更加感到中国的武术没有失传,真功实技藏于民间。
三、谁知老卧江湖上&&&
犹枕当年虎髑髅
1976年王维慎退隐家居。1983年受聘于上海市文史馆工作,那一年王维慎大师恰好七十大寿。但他除了勤奋工作,一至没有间断武功的习练,并且争分夺秒地追写{武当松溪派内家拳)书稿。当我同王老谈及武当武术系列丛书的出版问题时,王老欣然应允,并说:“武当的东西应归回武当,这也是我的心愿。在这太平盛世,我应该趁有生之年把这些得之于民间的宝贵遗产还之于人民,也是对前辈先贤授技传德的报答,更希望本门后代珍惜继承这一遗产。”
从那坦诚的育谈中,我隐隐感知到一颗高尚灵魂的震颤,心中然升起一片敬意。这就是经过半世坎坷之后一位老武术家的心声,望着大师那坚毅的神态,我忽然想到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的《醉歌》:“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韶裘,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髑髅。”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不也正是王维慎大师那“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的人生写照吗?!
武当松溪派内功,是一套完整的功法体系。内丹功法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门武功(指功法本身)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各自的锻炼目的和效果不同,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依赖性,是相辅相成的。按传统的要求(出于锻炼效果考虑),在修习内丹功法之前,首先必须经过筋骨锻炼(包括各种基本功法),其目的在于舒展骨络,筋络、关节并拉长韧带,从外及里,否则练习静功时,难免腰酸腿痛,骨软肉僵,盘坐不起、体力不支。然后经过经络锻炼(引气归元功法),其目的在于畅通经络,收集耗散之气,调整全身气血平衡。再经过经脉锻炼(坠手、含机桩等功法),其目的在于练气修脉,旺盛气血,充盈骨髓。经过这些层次的锻练,修练内丹功法才能较快地取得奇效,并且消除一切可能出现偏差之虞。反之,内丹功的锻练,也能助长其它功夫,如前所述,它能促进排打功夫的锻炼,又有“功拳结合”之能。
1.基本打坐姿式(结印)
&#9312;宽衣松带,面南端坐在平坦舒适的坐褥上,使睾丸垂悬不触外物。将腿盘曲,足心朝天,足跟抵在会阴穴前面,右腿盘曲压在左腿之上(单盘)。要求右脚的“昆仑穴”(在足外踝后)压在左脚的“三阴交穴”(在足内踝上三寸上)。妇女相反,用左脚的“昆仑穴”压右脚的“三阴交穴”,左脚在上,右脚在下。两足心尽力朝上翻,大腿、小腿膝须放平,不能翘起。
注:“昆仑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要穴“三阴交”,是足太阳脾经要穴,又是足三阴经脉的交会。
故此,“昆仑穴”压在“三阴穴”上,符合“阳穴扣阴穴”、“阳脉冲阴脉”,“阳阴相接”之理。
如坐双盘,则先将左脚心向上翻起,放在右大腿上,然后再将右脚盘压于左脚之上,足心向上,仍然是右脚之“昆仑穴”压左脚之“三阴交穴。”妇女左右脚相反。
&#9313;身子前倾,向前拜扑于地,然后向后微仰,如此三次(目的是使胯骨松开,背脊骨直),然后端身正坐,立背脊,身体微向前倾。
&#9314;上下松肩(肩关节上下、左右抽动),使肩骨松正。
&#9315;右手掌(阴面)握左手掌背(阳面),右手中指尖的“中冲穴”扣压左手掌心的“劳官穴”,右手四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贴在左手掌心上;右手的拇指按压在左手的虎口处的“合谷穴”上(左手虎口要撑圆),然后将左掌心翻向外。
接上,右手握住左手向外平探,掌心向外,两手与肩平。手型不变再往回缩。如此伸缩三次,伸缩的目的是使左右手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松开。
此后手型不变(右手阴面握左手阳面,扣穴位置不变),将两手置于腹下,右手背轻贴在肚脐上,手心尽量向外翻。
妇女握法相反,左手阴面握右手阳面,扣穴位置相同。
注:拇指是手太阴肺经的末梢,“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要穴,放手上结印法也是“阴阳相接”。
&#9316;颈项松直,头微向上顶,提耳根,收下腭,与拨背贯串(督脉拉直)。
&#9317;搭鹊桥:舌头上卷抵住上腭称为搭鹊桥(沟通任督脉,舌不辨味)。
塞兑:口微闭,不思言语;耳不聪而内听无弦曲。
垂帘:眼微闭留一丝光亮,目光内敛,心不随景转。初练者若闭眼容易昏睡出偏。
调型:四肢不动,浑身似金刚。
鼻息:呼吸自然,微细绵长,但不可勉强,更不可着意思息长。
静功的坐式(结印)法,各派不一。以上介绍的坐式是本门所秘传,它有两个基本作用:第一是通过活络,即畅通精气通道,组成回路。第二是起火,即发动气机(详见下面“练功时间”一节的讨论),因此坐式应保持舒适,骨骼松,肌肉松,经脉紧。
若能按以上姿式盘坐,周身不动,则自然不用调身。若觉坐式不尽舒适,则可将身体四肢,前后左右上下蠕动,体察是否已达到上式坐式的要求。力求坐得舒适,则浑身无牵挂矣。
初练静功之诀在于至静。在练本功之前,应安排好一切心事(日常事务等),专心练功;还要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使周围的噪声或突发奇事的声音不致引起心头烦燥;应尽可能告诫家人或同伴不要在练功的时候打扰,并对一切可能偶然出现的喊声、味觉、嗅觉、闪亮等有所思想准备,不至惊慌失措,难于应付。
<font COLOR="#.引火(行功)法
回复到基本坐式,初时垂帘之眼凝视三尺之外一片卧牛之地,仿佛真有一牛睡卧于彼,随呼随吸,一起一伏。良久,神光收回凝视两眼角的大眼子(睛明穴),待两眉间的印堂穴有微微的感觉后,当即印堂穴后面的明堂穴上如置一明镜,将大眼子之神光沿督脉往下照。自大眼子开始下照→鼻准→人中(上唇中间凹处,督脉之末端)→过鹊桥(舌头)任脉下照→十二重楼(喉管)→天突(在喉结下凹处中)→璇玑(在天突下一寸)→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之中间)→鸠尾→中脘→阴交→入黄庭,静待片刻,便觉小腹有微微感觉,即将小腹微内收,同时倒吸一次。此过程便是引火法。
每次练功只能引火一次,不可多引。引火过后即归无为之法,无念无虑以至静。
5.无为法(心法)
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让事物按照其本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让气血自然地沿其轨道运行,而不掺与人为的干涉。
初练者往往总是不能静下来,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或思绪突然撞入心扉,引起烦恼和自责。当静不下,千思万缕缠绕心头之时,便不由自主地强迫自己不要去想,然而越是想要不想事情越是会想,如同陷入泥泽,愈拔愈陷,愈陷愈深,终于不能自拔,于是便自责自恼。这是十分正常的,要达到无念无虑有个阶段,但也有方法可循。流行之法有数息法、意守丹田法等等,目的是使精神集中。
为使初学者掌握致静方法,我们不妨借鉴佛家和道家练功的一些方法。
口诀曰:“有欲观窍,无欲观妙”,“先存后忘”。
注曰:“有欲者,杂念丛生,六尘之所致;窍者,开窍也,六尘之所由。观窍者,欲人守六根是也,无欲者致虚守静,自然妙趣横生。”以六根不净者,是五蕴未空,若要得空,当先存之以虚其心,次忘之以廓其量,随处随时无不自在。”“六根、六尘、五蕴”是佛学的概念。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指色、
声、香、味、触、法六尘;五蕴指色、受、行、识、想五蕴。
佛家认为,(在练功时)人的欲念是由六尘(外界的色、声、香、味、触和内在的法尘)所致。例如,眼见到光(色),则欲辨其色;耳闻声则欲辨其律;鼻吸香、舌触五味皆起香味的感觉,身受触则思动,念头一起则法尘乘入等等。有欲念之人要想致静,则要守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防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乘入。守住眼根(窍,则色不能入;守住耳根,则触觉不能感;守住法(意)根,一念不起,则万念皆绝。守六根而六尘不净者(虽守六根,六尘却不能净绝)是五蕴(色、受、行、识、想五蕴)未空的缘故。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此可见,关于致静,佛教徒自有一套理论方法。故吕纯阳说:“《金刚经》大旨,总是欲人守六根,绝六尘,而六根六尘之不净者,以五蕴未空也。观自在菩萨,特为拈出。”
道家认为:人体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途径获得知识,获得对事物的看法和了解,故也称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其中意为六识之主帅,眼为六识之先锋(意识即是人们的思维活动),故诀窍是“欲伏其心,先摄其目。”《阴符经》说:“机在目。”与佛教理论相区别的是,道教是从人体科学(或医学)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的,通过方士们自身的体验和临床实验,他们发现,色从眼入,则(肝)魂不守舍;声从耳入则(肾)精摇散;鼻辨香嗅,则(肺)魄飞;舌辨味,则(心)神不宁;触及身体四肢肌肤,则(脾)意念丛生。因此合眼光,则魂归肝;凝耳韵,则精归肾;调鼻息则魄还肺;缄舌气,则神志清朗归心;四肢不动则意归脾。其中尤以合眼光为重要,这是因为眼为六识之锋,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次之是四肢不动,意念不起。若守住六根,使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不感受外来刺激。所谓五识各返其根,则精、神、魂、魄、意(称为身体之五灵)各归其所;五灵归其所,则五行(心、肾、肝、肺、脾)不相涉入,四像(精、神、魂、魄)调和,经络脏腑自然能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开动气机,心自然定。从而达到入静和入定的目的。
现代科学的观点是:眼、耳、鼻、舌、身(肌肤)是人体外部感受器官,意识是人类大脑正常的思维活动。以眼(视)觉为例,当外来的光信号入射并刺激眼内的视觉细胞时,视觉细胞产生生物电信号,由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属周围神经系)将生物电信号传送到中枢神经系(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经中枢神经处理后,作出反应信号,又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属周围神经系)将电信号传送到身体的各个效应器官,对入射的光信号作出反应动作。这个反应过程往往很快完成。因此在练功时,色、声、香、味、触五种外来的刺激都将引起中枢神经的“多余”工作,它必须对这些刺激进行分析、比较,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法”刺激引起意识活动,也增加中枢神经的负担,而中枢神经受到刺激,脑神经有活动,则人就安静不下来。在练功过程中,合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四肢不动,使得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受器官感觉不灵敏,感觉细胞的兴奋性受到抑制,当色、声、香、味、触这些外来的刺激作用到感受器官时,感觉细胞不能被激发,因此很少或几乎没有生物电信号到达中枢神经,练功过程中中枢神经很少受到刺激,大脑处于休息状态,这时它将按照“静”的状态去调节身体各部分(这是身体固有的功能)。
由此可见,关于致静致虚的方法,无论佛家还是道家的方法都是符合现代生理科学的原理的,它们的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与现代科学使用的名称和符号不尽相同。当然它们没有现代科学描述得那么细致和具体。但是单从宏观结论来说,上面所说道教的理论似乎比现代生理学要深入一步,因为道教(或中医)认为声、色、香、味、触五种刺激不仅影响到脑神经(中枢神经系),而且分别影响到各自所属的脏腑经脉系统,并且在临床上有相应的治病方法。
松溪派秘传口诀中处理练静功时不能纯静的情况还有两种简便易学的方法
一种是,若万念俱生,千思百虑之时,当正襟危坐,默默自问一句:“你是谁?”休要回答,休要理他,自能猛省回头,醒悟妙旨,百虑尽除。只此一句,多则不灵。正是:“从来菩萨不离身,自家味了不相亲。若能静坐回光照,便见生前旧主人。”呼哉!欲知他是谁,灵山佛祖心。
第二种方法是:按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的次序,默念五脏之神名,一念即走过,休要恋停留。肺金→肾水→肝木→心火→脾土→肺金。此为一转,一转念毕,百虑尽除,至多不过三转,多则无益,而且有害。初学者,切不可用第二种方法,需待内功根基稍实后方可致用。
6.退火(收功)法
引火之后,则致虚守静(行无为功法),盘坐既久,心身和悦,则可下坐,此刻当行退火(收功)之法。盘坐时间多少,由自己体力而定,不可强撑,体力不支,强撑无益,也无效验。但也不可稍有烦累,即不思进益,草草从率。初练时,一般可坐半小时,逐渐可坐一小时,二小时……若体力能支,尽管放心坐下去,坐腿子本身就能消除疲劳,胜似睡眠。
收功之时,先将两手掌心相互搓热,在面上乾抹两转,然后五指如钩,将头发向后梳,发角向两翼抹。然后两手分别搓擦两耳数下,再用拇食两指钳住耳垂部向下拔数下;然后两手中指弹脑后风池穴数下,名曰鸣天鼓。然后前扑倒地礼拜数次(主要是活动背脊和胯关节筋骨,并无迷信色彩)。欢悦而起,将周身皮肤擦热,特别要注意擦按重要经脉、穴位。再沿地缓缓行走几圈(佛家称为跑堂,主要是活动下肢酸麻的关节和筋骨)。最后练一遍引气归元或其它基本功,练本门的四平手拳最适宜。
收功(退火)法主要是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一方面使各部位的肌肉、骨节、筋脉等得到活动,最主要是关闭在练功时张开的毛孔、关窍和穴位;否则毛孔和穴位张开,通风容易得风寒感冒之类的疾病,影响练功效果。
据本门前辈所传,年月日练功时间的掌握如下:
&#9312;每日在亥子之交(晚11时左右)开始上坐,每次上坐时间不限长短,以体力能支为准。
&#9313;每月逢初三、初八、十五、十八、二十三、三十日尤当抓紧时机(亥子之交)练功。
&#9314;每年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前后几日更应闭门依时练功。
松溪派修习内功非常注意掌握练功时间。其理法主要出自《阴符经》,即要“盗天人合发之机”,认为“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这里“杀机”应理解为发生的运动和变化。人与自然界(包括天地)之万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自然界发生变革(运动变化)时,即所谓“天发杀机,地发杀机”是也,人的生理、思想、乃至人类社会都将随之而变化(内功理论中,主要指人的生理)。因而,若能仔细体察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包括天文、地理、气象、物理、化学等知识),体察人体随自然界(环境)变化的生理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即所谓“观天之道”,在练功时,抓住自然界与人体生理共同发生变化的时机逐渐修炼,则能加快练功的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内丹功夫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由此可见,正确掌握练功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道家医学或中医学都是依据“气机”“经络”‘脏腑”和“脉学”等一套理论,配合易学符号和概念,研究人体的生理过程随自然界(环境)曲变化过程。他们认为,人的生理随自然界的变化(如日月星的运行、地理位置的改变、时差、天气的变化、音色等等),主要反应在气血运行(流注)规律上。计算气血流注较常用的方法有:纳子法、纳甲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下面仅举纳子法为例。
纳子法主要是描述一日之中各个时晨十二经络的旺盛关系。它认为,“气血于寅时由手太阴肺经开始流注,卯时流注手阴明大肠经,辰时流注足阳明胃经,己时流注足太阳脾经,午时流注手少阴心经,未时流注手太阳小肠经,申时流注足太阳膀胀经,酉时流注足少阴肾经,戌时流注手厥阴心包经,亥时流注手少阳三焦经。次日子时流注足少阳胆经,丑时流注足厥阴肝经,寅时再流注手太阴肺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气血流注十二经时间
经脉胆肝肺
时辰子丑寅
时间23—11—33—5
经脉大肠胃脾
时辰卯辰己
时间5—77—99—11
经脉心小肠膀胱
时辰午未申
时间11——17
经脉肾心包心焦
时辰酉戌亥
时间17——23
注:随地理位置不同,因时差关系,各地时间销有不同,故气血流注十二经时间不能以北京标准时间为准,应以时辰为准,认日月升降为准。
任督脉分别是阴脉和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阴脉和阳脉。按古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的界想,将人体比如作一个天球,认为“已身自有一壶天。”在《参同契》为代表的内丹派中,乾顶(头部)为(天球)南极,坤腹(下腹部)为北海,任督脉(心肾相交之路)为子午圈,联络南北;龙虎交(肝肺)之径为卯酉圈,联络东西;冲脉是极轴(天柱),直通南北;带脉一因为包络(按:人体之天球是修炼内丹功的自然体验,是精气运行的轨道,并非毫无意义的类比对照,这些美妙的体验,将在以后的功法中谈到)。任督脉(于午圈)的精气动行也是依时而变的,流注规律如下:“人之元气,逐日发生。子时复气到尾闾;丑时临气到肾堂;寅时泰气到玄枢;卯时大壮气到夹脊;辰时,央气到陶道;己时乾气到玉枕;午时妒气到泥九;末时遁气到明堂;申时否气到膻中,酉时观气到中脘,戌时剥气到神阙,亥时坤气而归气海。”
有了这些知识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松溪派的内丹功秘诀,看看结印法(打坐姿式)和练功时辰是怎样符合这些科学道理的。
&#9312;每日亥子之间,万籁俱眠,从十二正经来看,气血的旺盛正从三焦经转到胆经(亥时三焦经最旺,子时胆经最旺)。若此时上坐行功,由于坐式中,两手掌心向外尽力翻起(并轻贴于腹脐下),两掌外翻之力极大地牵动肩部外翻,因此“肩井”穴开;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要穴,此穴一开,胆经始开。又提耳根劲,将胆经拉紧开启(称为起少阳胆经之火),因耳根以上是三焦经末端和胆经始端,提耳根劲,静待(三焦与胆经之气)交会。故此亥于之交,胆经渐旺,上坐行功开启少阳胆经(能启少阳胆经之火,是本门内丹功之秘诀),静待胆经气旺,则所旺之气血在胆经畅通无阻,无有损耗,如此用功最适时。
&#9313;从任督脉而盲,亥子之际,精气从气海(坤气)走到尾闾(复气),正是身中一阳初生之时刻。此时上坐用功,将双脚盘起,会阴穴、尾闾穴、长强穴自然开启,使任脉之坤气过气海时尚有路可循。会阴穴是任督脉之交会,此穴一开,任督始通。故亥于之交,开会阴尾闾,静待一阳之复气到来,则所生一阳元气有路可循,不致损耗。坐式中,头往上顶,身子微往前倾,督脉自然拔起,督脉各穴自开,有助元阳之气上升。懂得这些窍妙,行功方才有效。
由此可见,本门依时用功之法,正是依据气血流注,依时开启关窍,静待元阳之气到来,是符合“天人合发,万物定基”的思想的,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庄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