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人和安庆有钱人买房房的那些事 现在适不适合买房

对于买房的那些事儿,买不起房的我是这么看的 - 今日头条()
“如果买来是自住的,那么就放心买吧,但如果买来是为了投资,那么我觉得还是慎重一点好些,个人觉得现在不是好时机。”这是我一般用来回到“你觉得现在适不适合买房?”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虽然,其实我也没有很懂为什么小伙伴们为啥那么喜欢问我这个买不起房且又不是业内人士的人这个问题,不过我判断的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的,在美、日、香港等地发生过的楼市泡沫破灭必将也会发生在中国的一线城市;第二个是,上帝让你毁灭前必先让你疯狂,而现在的楼市日益疯狂了。没错,我的理由就是如此简单,没有严谨科学的论证,也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仅凭最浅显易懂的常理,以及不知道哪里来的直觉。所以如果大家想看严谨科学的分析论证,建议大家可以移步去【华尔街见闻】、【智谷趋势】等,如果大家还是想听一个小白尝试用大白话讲点不成熟的论断,那么可以选择留下哈。该来了,始终躲不过;该跌了,迟早也会跌1991年前的日本,房价连涨33年,所有人都认为东京及其余六大日本城市掌控着经济、金融、医疗、教育等等资源,且日本本来就地少人多,居民高度集中于特大城市,因此房价不可能有下跌的一天,结果,1991年后的十年,房价下跌90%,至今仍处于大涨前的低位。如果说我们距离发达国家的日本还比较远,那么我们也可以再看看离我们物理距离和经济距离都更近一些的香港。提到香港,相信很多人都会浮现一个四字词“寸土尺金”,这个词语足以清晰明了地告诉大家香港的房价有多高,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亚洲金融中心、购物天堂,香港的经济地位无容置疑,但香港由于地少,只能通过填海造地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来应付过于密集的人口。即便如此,香港楼市也曾经历三次崩盘,幅度都超过30%。而每次崩盘前的预兆都是,房价收入比已经到了疯狂的状态。绝大部分人认为支撑中国一线城市高企房价的重要因素是人口净流入,公共资源高度集中和供不应求的土地供给。其实对于这几点,香港和日本东京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历史还是没让他们的其中一个躲过该来的大跌。而且,我们必须留意的是,一线城市已经有出现人口净流出的情况,证明过高的房价收入比(深圳已经要领跑世界了)已经让相当部分人选择被迫离开,这是相当重要的先行指标。七部委再不出招,楼市就要被玩坏了楼市究竟有多疯狂?我就不说以深圳为代表的房价在16年前后的涨幅了,相信大家已经被一大轮新闻通知过了。我想大家必须更加注意到的是以下这则新闻:“近日,包括住建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工信部、国税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等七部委下发《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中介机构不得强迫委托人选择其指定的金融机构,不得将金融服务与其他服务捆绑,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何为首付贷?简单来说,就是连首付都能给你做贷款,甚至是无抵押贷款。为什么那么恐怖?因为这意味着只要楼价,相当多“聪明人”就能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方式从中获利。大家都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不良的次级贷款造成的,不过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这些次级贷款其实绝大部分就是来源于房地产相关的无抵押贷款。(嗯,我承认其实我也不是非常懂具体的机理,推荐大家可以看看电影【大空头】)。据好些正在或已经买房的朋友介绍,在买房过程中,经纪人都在“偷偷地”给他们推销首付贷,总有“合法”的途径来获得首付贷。仅从这点来看,当今的楼市真的非常高风险,七部委的政策是否有效也只能是拭目以待。房地产周期的实质是信贷周期讲了两个我偏感性的认识,最后感觉还是要给大家讲讲真正专家的看法。近日,在“史上最严限购”的传闻出来后,专家们的主流观点都认为房地产周期的实质是信贷周期。中国房地产的行业需求对利率敏感度相当高,每当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购房需求迅速响应(表现在新增购房贷款),一般在3个月内,由于交易量的下滑会导致房价的下跌(当然,幅度并不大)。下图来源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而另外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央行和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也就是说获得购房贷款的难易程度。由于政府已经接受且承认经济增速下滑的事实,对房地产拉动经济的预期已经日益减弱,因此,以限购为代表的财政政策以及叫停首付贷、收紧购房贷款、上调利率等货币政策相信均会逐步实施。而从需求层面来看,过高的房价收入比以及越来越多专家媒体开始唱空楼市所造成的心理负面预期也将进一步挤压需求。如果是关心股票市场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早已知道以央企为代表的房地产巨头已经开始整合调整,相信行业会迎来一次即使称不上洗牌也必然是大调整的变动。综上所述,便有了全文一开始的第一句话。如果是买房自住,我认为除了今年实在是涨幅惊呆了的深圳以外,其他城市还是可以出手的,毕竟短期内难以出现大跌,而长期来看经过泡沫调整后的房地产行业将会更良性发展。但如果买房投资,那么我认为还是先持观望态度为上,从投资(机)来说,风险和收益是正相关的,其实衡量的应该是值博率,而在当前整体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已经高歌猛进了一轮的楼价面前,值博率真的已经不高了。曾经,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分析方法我都忘了,但依然记得很清楚的是,他自编课本最后一章的标题是“上善若水”。投资最能依靠的不是技术,也不是经验,而是心态。《对于买房的那些事儿,买不起房的我是这么看的》一文作者介绍:君健,一个学金融的互联网人,一个不太安分的年轻人。本文经作者授权UptoYou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微信公众号ID:isuptou)一些有价值的资讯,一些有思考的感悟这里没有一本正经的理想讨论只有前进路上那一点鸡毛蒜皮的共鸣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天
一些有价值的资讯,一点有思考的感悟。
看科技资讯,上中关村在线。
36氪,关注互联网创业
前瞻网是中国快速崛起的科技类研究型新媒体服务平台
IT之家,数码、科技、生活。
虎嗅网是一个有视角的、个性化商业资讯与交流平台,核心关注对象是包括公众公司与创业型企业在内的一系列明星公司。虎嗅网的愿景是:创造让用户更有效率地获取商业资讯并进行交流的方式。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有钱人和穷人真不一样!有钱人想买房就买房穷人想买房都没钱买得起!_百度知道热门推荐:
  订阅“金融那些事”,拨开金融迷雾!
  2016年,有钱人都在买房子。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6富豪消费价格指数”显示,中国的高净增人士会花16%的钱去买豪宅,在各类消费中占比第一。与此同时,豪宅越来越贵了:其价格是各品类中涨幅最高的,达到了13%。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有钱人不缺豪宅,更不缺房子,如今却到了即使上涨也要来抢一套的境地,这是为什么?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印钱: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维持在11.8%的增速。有钱人手中的钱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值钱。
  而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达到了十几年来的最低点。由于经济不景气,市场上的投资产品在变少、风险在提升,人们不愿将钱投到实体经济里。
  富豪们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却没有投资渠道,资产荒的恐惧笼罩着他们。
  所谓的“资产荒并不是没有资产可以配置,而是能够满足投资者预期收益率的资产越来越少。
  现在干什么都赔,炒股更是不赚钱,所以大家一合计,还是炒房吧,房似乎变成我们保护资产的唯一工具了。
  为什么有钱人都在买房子?
  因为他们有钱买得起!
  因为说跌的房价它一直在涨!
  在这里,财姐给大家说个事儿,可能好多人不清楚。
  很多楼盘的价格是怎么做起来的
  那就是房开商自己买自己的房,以下说说操作流程:
  比如是房产商A,开盘了100套房,每套售价100万,那就是1亿的资金量,对吧?现在一开盘,我直接把价格报到200万,暂时没人买怎么办?ok,我去搞一批身份证,比如公司员工的姐姐,部门经理的老丈人,用他们的身份以200万的价格买下来,由房产公司付首付、并还房贷,同时,另外签一份合同,把房子抵押给房产公司老板控股的法人单位B。
  然后,法人单位B拿着这些抵押的房本去找银行做抵押贷款,获得资金,因为这些原本值100万的房子是以200万购买的,那银行的评估认为它值200万,银行就可以放到最高140-160万的抵押贷款,这个资金再拿来还房产公司A的月供,公司就可以有大量的现金流,然后坐等房子慢慢卖......
  你以为银行不知道这件事吗?银行的人都知道,但为什么不管?因为房贷是银行最主要和稳定的利润来源,如果不给贷款,从最底层的审批员到?a href="http://q./cn/601988/index.shtml" target=_blank>中行谐ぃ纪瓴怀扇挝瘢貌坏浇苯稹?/span>
  再加上近年实体不行了,银行越发不给实体贷了,那些做实体的人看到房地产市场这么火于是又做房产去了。两方合力,就成了现在的房产泡沫。
  都知道是泡沫,但是不会破,有一种长期振荡上涨的房价,或许在你生命周期内她永远上涨,下跌与否看利率和汇率趋势,更看国情。
  所以,有钱人都在买房!
  因为他们想将资产保值增值,传给下一代!
  前段时间有人问:在上海有七套房的家庭,孩子还要努力读书吗?
  因为有个司机师傅,家里之前因为拆迁的原因分到了七套房,所以,他并不苛求孩子能有很好的成绩。
  他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就算考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因为家里的钱够我们家花一辈子的了。我现在开车拉客也是为了体验新事物,打发时间。”
  这就是房子的“魅力”!
  当然,金钱不是生活的全部,拥有金钱的多少和是否学习进取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历史上无数的事例都告诉我们,金钱不会是永恒的,而精神和文化才能传承千百年。
  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只是一味复制或做守财奴,而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理念,骨子里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钻研和创新,这样才能长长久久,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扩展阅读:一只羊买房背后的故事
  有那么一只绵羊,它的月薪是5千,它打算用10万为自己建造一个漂亮的窝。而狼却不允许,它告诉绵羊说,土地是国家的,私自建窝是违章建筑,市政会把它拆了,绵羊要个窝只能向王八买。
  说说王八吧,王八是房地产行业的老板,用了20万贿赂了狼取得了开发权,用了60万向狼买了这块地,然后它投资10万建造了一个羊房,在卖给绵阳的时候,收取了各种税费、管理费、监理费,一共收取了绵羊200万的房款。如此一来,绵羊花了200万,而狼却赚了100万,王八也赚了90万。
  绵羊想要买这个房,拿不出这笔钱,向狐狸借了200万,连本带利20要还300万,绵羊全家20年给狐狸打工。就这样,绵羊又被银行抢去了100,实质上是卖身给了狐狸、王八、狼为奴了。
  绵羊为了窝,孩子都不敢生了。绵羊越来越少,狼感到要是这样下去,以后大家都要没肉吃了,于是就一方面开放生育政策,一方面进行房产调控。
  狼表现出非常重视羊房价格太贵的问题,研究部署了遏制羊房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最后认定了羊房之所以卖的太高价格的原因是因为有的绵羊买了羊房后自己不住,而进行倒卖所致。
  于是狼就规定:绵阳买了羊房五年内卖掉的,要缴交10%的营业税,结果羊房的价格并没有降,狼却因此发了财,买卖一个羊房又能多赚20万。
  狼对狐狸说:只借钱给首先交了更多钱的绵阳,并且提高利息,多买羊房的不要借,全部交现钱。这样狐狸也发了财。
  看着狼辛苦的为自己操劳,不断的开会推出各种调控措施,绵羊很感谢狼,但是却发现羊房越来越贵了。
  国王老狼说:这事儿有点复杂,真的不太好办,绵羊们要放心,我们会继续调控,可以向已经有羊房的绵羊征收羊房税。
  狼对狐狸说:只借钱给首先交了更多钱的绵羊,并且提高利息,多买羊房的不要借,全部交现钱。这样狐狸也发了财。
  看着狼辛苦的为自己操劳,不断的开会推出各种调控措施,绵羊很感谢狼,但是却发现羊房越来越贵了。
  国王老狼说:这事儿有点复杂,真的不太好办,绵羊们要放心,我们会继续调控,可以向已经有羊房的绵羊征收羊房税。
  狼对狐狸说:只借钱给首先交了更多钱的绵羊,并且提高利息,多买羊房的不要借,全部交现钱。这样狐狸也发了财。
  看着狼辛苦的为自己操劳,不断的开会推出各种调控措施,绵羊很感谢狼,但是却发现羊房越来越贵了。
  国王老狼说:这事儿有点复杂,真的不太好办,绵羊们要放心,我们会继续调控,可以向已经有羊房的绵羊征收羊房税。
  转自:财经观察室
  关于版权:金融那些事分享金融相关的要闻、干货。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或附上报酬。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更多公众号:kelifang2013唯一指定公众平台。客立方——房地产移动营销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平台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我算是看明白了:有钱人都炒股,没钱的才买房!,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易宪容:现在适不适合买房关键看个人的经济能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易宪容:现在适不适合买房关键看个人的经济能力
  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价格调整的阶段,随时关注价格走势、把握购房时机成为广泛热议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栏目,提醒广大购房者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个人的经济能力等综合因素,正确把握购房时机。
  易宪容谈到买房时机时,再次强调购房者的买房目的,如果是买来自己住,只要有钱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如果买房是为了投机炒作,就要考虑政府对投机炒作所出台的政策。易宪容明确指出,相对于2009年和2010年,政府目前打击投机炒作的政策比较严厉,而且还将有更厉害的政策出台。
  易宪容表示,购房者如果不着急要房子,可以先租房子。因为房地产市场变化比较大,购房者应当密切关注,然后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根据不同形势做出不同判断。目前房价处在调整阶段,而逐渐有人入市购房,那是因为每个人对价格的概念不一样,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一样,所以别人不可能给出适合的判断,关键看自己的经济实力。就像买同样一件东西,有人可能出1万块钱,而有的人只能出5000块钱,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易宪容告诉我们,分析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要看三个重要的信息,第一看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比如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起到最重要的作用;第二个看税收政策,比如物业税、住房补偿等;第三要看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定位,到底是否允许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还是只把住房作为消费产品去除其赚钱的功能。 (记者杨娜)
【编辑:许晓娟】
----- 房产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有钱人没买房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