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朋友认识人民币生孩子给480元人民币好吗?

没钱要不要生孩子~_刚看了奇葩说的一期~没钱要不要生孩子~正_宝宝树
2共2页 直接到页
没钱要不要生孩子~
我们父辈这代兄弟反目的例子还少么,我爸家都不是因为房子问题,都闹得不来往了,现在的孩子更自私更霸道,当然,教育也是问题,不过多少人真的有精力同时带两个孩子呢,如果二胎,我觉得最好是妈妈全职带,不要靠老人,那会相对好一点
回复 &要当妈的周兜兜&
10:39:50发表的
我同事生二胎一开始就说大宝不同意的,然后生了,有的生好大宝会喜欢,有的就不喜欢…
国外是不是那么好的,但是国外能学的更自立一点,这个你肯定能体会吧
回复 &跨年&
10:41:52发表的
我在德国留学回来的。国外没有那么好的,普通人生活根本没有中国人奢侈的,下馆子很少,买东西也很少,但人家照样快乐。教育也是,不是都要上大学,念不完也没关系。生活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出去留学是能见识不少,但真正能不能适应就要看个人了。
长辈带就肯定很难教好孩子了,现在孩子也难带,四个老人顾不过来一个的,两个估计是闹翻天了,所以我之前说的个人的精力还是要考虑的,经济也要考虑,如果经济条件好,就完全可以全职了,那孩子出生到读书,妈妈都能比较好的照顾,因为生二胎本来就是一大家子的事情,如果妈妈为了自己的事业考虑,坚持要上班,我觉得也不负责任的,像发达国家,台湾香港,很多多胎的家庭,妈妈都是全职的
回复 &要当妈的周兜兜&
10:45:42发表的
麻麻全职带真的是最好了,但是可实现的很少?除非你找了个赚的动的老公愿意你在家,养你和宝宝,并且以后也不会嫌弃你,再并且自己也要脸皮够厚,伸的出手问老公要钱给自己花…当然娘家有钱的不算咯
对的,哈哈,和我想的一样
回复 &要当妈的周兜兜&
10:53:31发表的
所以其实结论很简单的,就是经济条件和是不是有人带,同时满足,二胎没问题,缺一,二胎就是个问题
不可否认,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孩子,更喜欢攀比,性格更自卑,我认识的人都是的,有些小时候条件不好的,大了有出息了还是要攀比,有些嘴巴不说的,也看的出他很介意条件上的差距,所以我坚持至少我得朋友圈子,我孩子要在中上水平,至少不要让他觉得他爸妈什么都给不了他
回复 &_AEN&
10:51:31发表的
是的呀~没钱养宝宝,自己宝宝都比别的宝宝差心里肯定不好过的~有条件提供好的干嘛一拆二、拆三啦~现在和以前又不一样了喽,以前大家家里都拿粮票的,现在每家每户情况都不一样的呀!
有同事就是呀,整天说他孩子吃的进口的有多好,其实我也没觉得国外东西有多好,吃了也就是放心点而已
回复 &韩小蛙是逗逗的老妈&
11:06:59发表的
想到一件事,碰到过一些经济条件还不错但个人素质略低的父母,给孩子买点啥好东西都要喊喊喊,朋友圈喊,当着孩子的面也要喊,个有撒好喊的,让孩子知道那么多真的好吗
家里人不可能给我打的,呵呵
回复 &甜豆薇薇安&
11:30:09发表的
孩子不能打,有的儿子也很乖的哦
我是没有小孩不会死星人,哈哈
人名币在涨,外币在跌,你为什么认为不够呢?而且你了解过留学市场吗?我德国,美国,澳洲,日本,南非的亲戚都有,都在那里读大学,成家立业,定居有,回国也有,不是所有国家都够,我承认,本来留学就是量力而行的,我又不是醒着头皮都要上的人,之前我可以肯定得跟你说,澳洲,德国,肯定是够了,你认为不够是太浪费,德国不要学费的,一个月生活费200欧,房租300欧,你自己算算一年多少钱吧,我亲戚现在还在德国读硕士呢,没准备就不会有可能,这本来就我自己得计划,没要别人跟着做,够不够到时候再说
回复 &树友15-08-09 12:39:39发表的
每月3000不间断,存到孩子18岁出去读大学算下来70万人民币,就算这期间通过理财等手段使得这70万变成100万以上人民币,你觉得就够孩子国外大学四年的费用了么?何况还是18年后?目前送出去留学的,每年都至少需要3,4十万了。所以不知道您哪来的自信靠每月存3000以后送孩子出国读大学。
南非我肯定不考虑呀,我只是有妹妹在那里定居,呵呵
回复 &nikiie&
13:06:09发表的
南非还是别考虑留学了吧总觉得听着就不是很靠谱。。。澳洲和欧洲除了英国都还好不贵。
累死一家人,不负责呀
不过我妹妹比我小三岁,我自认为我很能干了,她比我能干多了,自己在约翰内斯堡读大学,南非其实是很乱的国家,只要露一点财立马被抢光,她小学二年级就去了当时一点英文都不会的,妈妈也不在身边,爸爸忙生意,也挺不容易的,感觉好可怜,但是她跟她国内同父同母的弟弟比起来,真心是强太多了
再说个例子,我弟弟以前在国内那个坏呀,小混混,天天打架闹事玩女人,20岁被他爸抓去美国了,过了3-4年回来了,整个人变了,懂礼貌,沉稳,就是个大人了,他说他去了美国后参加伊拉克战争了,当过兵,在美国读了大学,懂了很多道理
我不是一股脑认为国外都是好的,我只是不想让孩子在中国的童年过的不幸福,读到大学毕业发现学历一点没用,孩子的学历对我来说一文不值,他的见识,修养,品德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在中国,太难学到了,家长对孩子再严厉,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收到坏境的影响太大,我身边很多自己是老师,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塌糊涂的
回复 &nikiie&
13:06:09发表的
南非还是别考虑留学了吧总觉得听着就不是很靠谱。。。澳洲和欧洲除了英国都还好不贵。
目前看来人民币值钱的,外币每年都跌,再不行可以提早外币换好,但是目前看来是不划算的,其实国外通货膨胀很慢的,最简单的就是二十年前留学真的是要非常有钱的,十年前稍微有点钱,现在留学普通家庭也可以,我也没啥好的投资方式,还是乖乖存钱算了,呵呵
回复 &韩小蛙是逗逗的老妈&
13:40:17发表的
个人有个人的计划,你的计划很好呀,不存钱肯定是留不起学,今年存3千,十年后存3万,十年前能存下3百就不错了,正常情况下收入和通货膨胀是成正比的呀,存款数额当然也水涨船高,谁真的这么傻存十几年都3千啦
是的,对大家都好
回复 &魔芯嫲嫲&
13:44:31发表的
说的没错,我坚决不生二胎,我不想我女儿受到伤害,真的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其实很难。譬如,我生了2胎是个儿子,个么我要给他准备婚房吧,那凭什么女儿就没有呢,我自认为我没能力买得起两套房子,把一份爱给女儿,把女儿培养好,远比把这份爱一分为二的好,至少我没这个精力
是的呀,我也就是觉得一样花这点钱读书,国外学到的更多,中国的教育有多失败大家都知道呀,绝对不存在自己孩子喝了洋墨水就高人一等的感觉,即使他回来工作和中国同学历的人工资一样高,我也不会觉得白去国外了,有句话不是说了么,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哈哈,如果留学要比国内贵好多好多,超出我能力范围,那我肯定不会选这条路的
回复 &韩小蛙是逗逗的老妈&
13:56:18发表的
尽力而为咯,没准备日子肯定是过不好,有准备还要被喷我啊看伐懂了,以后留学我觉得跟度蜜月一样,就是有余钱谁都会去的标配,不存在什么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想法,看看都不让人看啊,滑稽伐
我说了不是每个国家都够的好吗,没必要来挑刺吧,美国好学校都私立,一年花100万都行呀,没上限的,我亲戚德国读书一个月5000人民币不到呀,过挺好了,不用打工的,美国英国本来就是很贵的,包括日本也不便宜,量力而行
回复 &树友15-08-09 14:00:17发表的
我亲戚在美国读书,一年就要20万!
是的,不争了,我也是切特饱了,本来是我自己事情,只是想交流一下而已
回复 &韩小蛙是逗逗的老妈&
14:09:00发表的
听得懂的人就听,听不懂的人多说无益,存多少钱办多少事,但同等条件下我肯定优先考虑留学,至于理由就是出去多看看有啥不好,多看看也错啦
是呀,我亲戚出国的同龄兄弟姐妹,有7-8个,我不说他们都很优秀,但是比我们在国内的亲戚孩子比起来,成熟,懂事,有担当,除了有1-2个家里是做生意的,其他都是打工的家庭,没很优越,当时他们的家长送出国的压力可要比我们这辈大多了,他们父母都是体力活,工资低,还有老人要照顾,现在的我们好歹都是空调吹吹,办公室打混等发钱的
回复 &nikiie&
14:15:30发表的
对的,见识、修养、品德还有能力...都超级重要。不过说实话但凡出国后变的强大的都是他们的经历啊很多国内经历不到的他们不但要经历而且大部分是还要一个人去经历。
我朋友10年前了1萬人民幣換了1萬美金,現在1萬人民幣能換1萬多美金,我只知道不存款永遠不會有錢,而且正算發算要搞清楚,國外的物價可以10年省直20年不漲的,比如我10年前去讀個書,一年要1萬歐,10年前要換1萬歐,要10萬人民幣,但是現在換1萬歐只要7萬人民幣,歐洲的開銷如果沒漲的話就是留學費用降低了,據我對歐美國家的了解,他們生活消費的漲幅是非常小的,而且很慢,你說的貶值我也承認,但是相對工資也在漲,你可能說工資漲的沒有貶值快,那我只能說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不存錢就永遠沒有可能,我們畢竟只是打工的,不是做老闆的,投資有風險,存款沒風險,個人選擇
回复 &旅行者15-08-10 06:29:36发表的
货币贬值没算,你会发现你存款的速度是比不上贬值的速度的。
一般对孩子教育有觉悟的人,我是相信能教育好孩子的,你一定也可以
回复 &ine魚&
01:22:19发表的
国外留学确实很重要,但我觉得,家教更重要。我身边就有例子!他们家大的女儿,13岁。自己家有公司,年收近千万吧,具体不详!最近买了5艘海运船,还接了个大单,也算是很有钱了。但这个大女儿就一点不奢侈!青春期差不多都比较叛逆,但她不,上暑期班中午要在外面吃,每次都会把小票留着,然后计算一个月的总额。有一次去了妈妈推荐的一家吃午饭,花了45元,她说好贵,第二天就节约吃了面包,结果不够就去星巴克吃甜点,去星巴克不止是为了吃想吃德甜点,还为了省流量!他爸还给她看公司的账,我觉得家教的太好了,我家以后要是这样就好了。
没钱要不要生孩子~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50元人民币里藏有的惊天秘密!好多人竟然都不知道.._智慧生活小知识-爱微帮
&& &&& 50元人民币里藏有的惊天秘密!好多人竟然…
点击“智慧生活小知识”关注我哟?定期为您推送生活中优质健康、百科知识和实用小窍门,提高您的生活品质!为什么50元上会有西游记4师徒呢?说明现在想赚50块钱比取经都难啊!★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教你轻松瘦掉肚子微信号:qipa0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一个女人如果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何以掌控自己的人生?!猛戳关注,让你天天瘦! &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教您美胸秘诀&微信号:vipp25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做女人就要挺,爱美女性最全面的丰胸保健知识及方法,做时尚、自信、完美女人,好身材从胸开始。&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简介:老师通过这个喝的东西成功帮助上百位有肥胖困扰的朋友们,在一个月内瘦了10多斤!还不会反弹,她是如何做到的?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加好友,在线咨询-------------------------------居家生活小助手微信号:yisheng510▲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生活小助手,专门搜集生活中的实用小常识、小智慧、小窍门、 偏方大全、养生健康等信息,为您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与便利!&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易经风水算命学微信号:fsmm20▲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 解密风水,相学百态,生肖运势,天地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运用风水给生活带来好运!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做饭菜谱大全微信号:caipu33▲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家常菜谱、美食做法、地道特色、健康美味、热门菜肴,每天为你推荐一道简单实用易上手的菜谱,让你轻松变大厨!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美白祛斑手册微信号:ookk25▲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美丽从行动开始,每天为你分享美白、护肤、养颜、美容小知识,让菇凉们皮肤越变越好,成为气质美丽女人!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这样打扮很好看&微信号:vipdd88▲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时尚不是买出来的,而是穿出来的,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爱美丽就从穿衣开始!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教你学会说话技巧微信号:shuo26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与人交流,15%靠智慧,85%靠沟融,关注我,让你学会与人沟通的说话技巧,成就好人缘!&&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瘦腰瘦腿瘦肚子微信号:ccpp38▲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减肥瘦身不只是一种外型美的追求,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每天教你健康减肥,完美瘦身!! 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每晚睡前故事微信号:gushi230▲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每晚22:00点发布一条睡前故事,愿你看见,愿你安眠。 记住,是完全免费订阅哦~如何关注① 长按复制“微信号或灰色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②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点击展开全文
让生活更美好学习点:小常识、小窍门、小趣味、好方法、科普知识、偏方秘方、生活百科、健康知识,每天学点小知识,健康生活每一天 欢迎关注!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认识一元以上的人民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认识一元以上的人民币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谁有人民币给我点好吗?_百度知道朋友就像人民币,有真有假【人生经典】
朋友就像人民币,有真有假【人生经典】
朋友就像人民币,有真有假
不够优秀就不要腆着脸继续占便宜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或许正是在戴尔·卡耐基这句名言的指引下,很多人都把人脉积累作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但是,哪些人更容易积累有效的、为你所用的人脉?凭什么别人就甘愿为你所用?你是否把自己的成功过于依赖在人际关系的构建上,而忘记了自身能力的积累?如果没有思考清楚这些问题,而盲目崇拜人际关系,可能只会陷入本末倒置的境地。  有一次在北大讲座,遇到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说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脉重要?”看着他一脸大杂烩的表情,我先拿出本子记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告诉他说,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会仔细写篇文章放在网上的,然后给了他我的博客地址。而后又补了一句,“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让我们细说从头。先动脑思考一下,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就都已经有一些选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自知。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事实:幼儿园里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作朋友。那么,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么?答案并非肯定。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机会、也恰好愿意多花一点心思与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交谈的话,你也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的心目中,与所有成年人一样,朋友被划分为“真正的朋友”和“一般的朋友”。以下我们姑且把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叫做“小强”。  当时我很好奇。耐心等待小强告诉我谁是他“真正的朋友”。最终,他告诉我,真正的朋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男孩,另外一个是女孩。那我就问他,“为什么你认为那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小强一秒钟都没犹豫,告诉我说,“他从来都不抢我的玩具,他跟我换。”我又问他,“那,为什么你认为那女孩是你真正的朋友?” 这次小强犹豫了好一阵子,在确定我会给他保密之后,磕磕巴巴地说,“她好看。我把新玩具全都先给她……”我笑。过一会儿又问他,“她觉得你好看么?”小强愣了一下,满眼的无辜,“不知道……”我又问,“那她现在手里的玩具是谁的?”小强突然显得很紧张,“不是我的。”我决定不去问那小女孩什么问题了。  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是大多数人想要结交的朋友。但是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的人是如何理解他们大多数人的行为的。刚才小强说他那个“真正的朋友”从来都不“抢”他的玩具,而是“换”。注意这两个词。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所谓的“心计”。确实有些人有很深的城府,至少比另外一些人更深,他们可以用常人想不出的,就算想得出来也做不到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最普遍的情况。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小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玩具数量,使得他从概率角度出发很难遇到“公平交换”,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多少玩具,甚至干脆没有玩具,所以,那些孩子实际上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与他进行“公平交换”。对他来讲,不公平的交换,等同于“抢”,没有人喜欢“被抢”。而与他“换”的那个男孩,让小强感受到公平。小强也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却不拥有的,所以,他也去“换”而不会去“抢,”因为他自己就不喜欢 “被抢”——把最新的玩具都给那女孩先玩……  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可是,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对方的负担。这样的时候,所谓的“友谊”就会慢慢无疾而终。也有持续下去的时候,但更可能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便实现“公平”。电影《教父》里,棺材铺的老板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决心找教父考利昂替他出气并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的时候,亚美利哥就是“索取方”。许多年后,教父考利昂终于在一个深夜敲开了亚美利哥的门……  所以,可以想象,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同样多或者资源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事实上,生活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哪怕在校园里,“交换”本质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但是,同样性质的行为并不鲜见。比如,某系公认的才子,会与另外一个系里公认的另外一个才子会“机缘巧合”地邂逅而后成为“死党”。俗话常说,“英雄所见略同”,可能就是他们一间如故的原因,所以,他们之间的谈话以及任何其他活动往往都会让他们觉得相互非常“投机”。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当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识时,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俩会联手创造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迹。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  不是因为他们两个要好,才各自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很优秀,才可能非常要好,而后命运的碰撞产生绚丽的火花。  而反过来,这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人,事实上往往并不“低调”,也并不“平易近人”。这并不是他们故意的。他们无意去惹恼身边那些在他们看来“平庸”的人,只不过无形中他们有这样的体会——“与这些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除非有一天,这些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自己,因为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是,他们开始“谦虚”,他们学会“低调”,他们显得“平易近人”。  好多年前,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别人求助于我的时候,我内心往往非常抵触,却又怕别人说我是所谓的“不够意思的人”,于是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有一次特别受伤的时候,突然一闪念,想明白,原来这种尴尬本质上并不是来自于我没有“乐于助人”的品性,而是来自于我自己的精力并不足够旺盛,没有旺盛到处理自己的事情绰绰有余的同时,还有大把的时间精力用来帮别人做事——事实上,我自己根本已经是正在过河的泥菩萨。后来,我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否太白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下属分配足够的工作。——这是那天晚上与我来讲非常惊喜的一件事儿,因为我发现我正在独立思考。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从我重新思考雷锋的领导那天开始,我挣扎着去学习如何做事量力而行。说起来好笑,自己的智商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到“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1)承认自己能力有限;2)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3)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所以说,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并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常言说,“事多故人离”,是非常准确的观察。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况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最终更可能使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换”;每次交换的落空,都进一步造成自己的损失,使得自己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就是质量下降,进一步使自己更可能沦为“索取者”——恶性循环,甚至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还有些人,过分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并全然不顾自己的情况究竟如何。对于这样的人,人们常用一些专门的词来描述他们,“谄媚”、“巴结”、“欺下媚上”、甚至“结党营私”等等。这样的人,往往也不是他们故意非要如此的。他们只是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所以,才希望能够借助其他的力量。而一个人越是渺小,越是衬得他的欲望无比强烈。这样的人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一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有意无意地用亲密的方式提及大家仰望的人物,无论他们与“大人物”是否真的存在私交密往。在中文语境里,他们就会只说名字不说姓氏:李开复不叫“李开复”,在他们嘴里是“开复”;李彦宏不叫“李彦宏”在他们嘴里是“彦宏”,沈南鹏不叫“沈南鹏”,在他们嘴里就是“南鹏”;最近我听到更恐怖、更另人毛发悚立的是,“小俞”(俞敏洪),“小邓”(邓峰),“大想”(理想)……  整体上来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的话,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有些资源很难瞬间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尤其在这些资源的获得更多地依赖出身和运气的现实世界里。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很容易从零开始,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也好学识也罢,是可以通过努力必然获得的东西。一个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六个小时”;耐心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至少五年,长则二十年”。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又发现另外一个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可能想明白或者预想到的事情(当然我现在也依然智商平平,只是多了些智慧):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才被认为是优秀的。  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  甚至,你会获得意外的帮助。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会有很多另外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为你提供帮助。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帮助往往确实是 “无私”的。正如没有哪个医生做到救死扶伤之后仅仅因为酬劳太少而恼羞成怒的一样,那些品质优秀到一定地步,境界豁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 “施恩不图报”。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本身就已经比什么都重要,并且可以令他们身心愉悦。然而真正有趣的现象是,被帮助的你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辈,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最终皆大欢喜,只因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同时的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良性循环。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如果人脉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重要的话。事实上,我总觉得关于人脉导致成功的传说其实非常虚幻,只不过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我并不是说,从此就不用关心自己身边的任何人了,或者说从此就无需与任何人打交道了。善于与人交往也是一种需要学习,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践的技能。我只是提醒你,别高估自己,误以为自己有那么多足够的时间可以妥善地处理好你与你身边所有人的关系。浏览一下你的手机通讯簿里的名字吧,有多少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这么多年,我只见过两三个人回答我说,“最长时间没联系的,也不超过两个星期。”其中一个还是特别固执而特殊的人,他的手机通讯簿里,总计才有 22个名字。  事实上,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当你把时间花费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哪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终,“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已。  这实在是一个大到写两本书都可以的话题。以下是我的几个简单的,但实践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建议: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李光斗:富人混圈子&穷人走亲戚
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谁都知道“关系”的重要。没有“关系”,寸步难行。有人还总结出一句话:“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而在维系社会关系层面,穷人与富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富人混圈子,穷人走亲戚”。
富人们喜欢混圈子结交朋友,穷人们喜欢走亲戚拉拢人情。亲戚的纽带是血缘和通婚,人脉的拓展则靠社会交往。
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但是到底什么样的朋友才会给这条路?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一段这样的台词:千万不要和丈母娘打麻将,千万不要和比你有想法的女人上床,千万不要和朋友合伙开公司。虽是戏言,但“不要和朋友合伙开公司”这句话值得我们对人与人交际中的“强弱关系”深入思考。
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 Granovetter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是一种“强联系”的表现;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然而却是肤浅的社会认知,通常所说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一种“弱联系”的表现。
Granovetter的研究还发现:帮助大多数美国大学生找到工作的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关系”,而很多时候是社交圈里一面之缘“弱关系”。富人们的聪明之处在于会把大多数的时间花在与“弱关系”打交道上,就是所谓的拓展人脉。“强关系”虽然稳固,但是“弱联系”能把不同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为他们提供有用的信息。根据弱联系理论,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机会的多少,与他的社交网络结构很有关系。如果你只跟亲朋好友交往,或者认识的人都是与自己背景类似的人,那么你肯定不如那些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认识的人机会多。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富人们总是能通过各种渠道来建立起自己的圈子,混圈子成为富人们的常态。三个美国研究人员,Eagle,Macy和Claxton,做了一件有点趣的实验。他们搜集了2005年8月整个英国的几乎所有电话通讯记录,英国政府有全国每个小区的经济状况数据 —— 你可以查到哪里是富人区哪里是穷人区。这样他们把电话通讯记录跟其所在的三万多个小区居民的经济排名对比。结果非常明显,越是富裕的小区,其交往的“多样性”越明显。这个研究发现,小区的经济排名与其社交网络的“社会多样性”和“地区多样性”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3和0.58。这意味着越是富人越容易跟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联络,而打电话时间长短,跟经济排名的相关系数是 -0.33,也就是说富人虽然爱跟各种人联系,但真正通话时间比穷人短。
在中国,很多企业家在事业有成之后,纷纷选择去念个 EMBA ,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新东西,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为了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找一个和他们现有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吻合的成功人士的圈子。这是每一个富人都乐于混的圈子,里面既有成功企业家,也有政府官员、还有文艺界名流……可以说这是一个各种资源和人脉兼备的圈子,有人甚至能从中重新找到“真爱”。所以富人们很乐意每年花上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学费,在百忙之中每月都挤出时间来,去跟一些成功人士攀上同学关系。而在美国,做慈善,热忠公益活动是富人们混入成功人士圈子的主要方式。像美国博物馆,芭蕾舞剧团,歌剧院,常春藤学校或是一些高端的慈善机构,都是一些非富则贵的传统贵族家庭执掌的圈子。富豪们每年都要捐款几万美元甚至几十万美元,动辄还要来个上亿美元的捐赠,给学校造一个教学楼什么的。富豪做慈善,既是担心背上为富不仁的恶名,想要反馈社会,也是为了混个小圈子。
富人们所在这个圈子里,大部分人具有高超的生存智慧和获取财富的本领。他们在一起交流生意,探索致富之道,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分享信息、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可以说,生活在这个圈子里,想不富都难。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亲朋好友之间的交谈内容通常会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你对这个圈子的动态、信息流动基本了如指掌。尽管亲朋好友很愿意跟你交流,但是话说多了也就没有了新意。“穷人走亲戚”就是囿于这样的一个小圈子之中,感情是稳定的,但是谈资总是局限在家长里短,而且里面传递的信息大多数是陈旧的,由此产生的冗余信息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像富人们之间的互通有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关系的宽度和广度,决定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增广贤文》中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明人们早已洞悉了社会关系的实用价值。有人说,现在80后的社会关系靠“拼爹”,其实,“拼爹”已经不是个案,而且很多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不仅“拼爹”,而且“坑爹”。上一代积累的社会关系网,被他们大肆挥霍滥用。但是,一个靠拼爹才能出头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上一代的资源优势,必须通过公平的渠道传承,必须给底层的人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做到这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拼爹流行,绝对会让其他年轻人变得心灰意冷、满腹怨气,甚至心生绝望和恨意。
如果说80后靠拼爹,那90后得靠刷朋友圈了。90后是名副其实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一代,时时刻刻用手机关注着好友的动态。如今,各种社交软件的盛行,他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之人。社交网络也成为他们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
如果不擅社交网络,不仅找不到工作,而且找不到老婆。最新一项研究发现,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结婚对象是在网上认识的。这项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的调查发现,网络约会已经膨胀成一个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产业,互联网已经改变了美国人婚恋的模式。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约翰·卡西奥普说:“互联网问世以来,我们发现人们在寻找配偶上有一个戏剧性的转变。而且那些曾经网恋的夫妇比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的夫妇婚姻更快乐”
社会关系五花八门,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战友、客户,甚至仅有一面之缘的人,都可能结下某种特殊的交情。无论是富人混圈子,穷人走亲戚,还是80后拼爹,90后刷朋友圈,其实都是在某种环境下与外界产生的联系的方式,由于处地或身世背景的不同,维系社会关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如何维系和发展社会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发表评论:
馆藏&1242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朋友生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