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个村都是生产成都办公家具生产厂家的

一、国内市场现象   ●大(地域大、市场大、人口多、前景大、赚钱机会大)   ●快(发展快、变化快、竞争速度快)   ●乱(市场秩序乱、仿冒侵权多、反常怪事多、信用严重缺失)   ●燥(短期导向、大起大落、想法变化多、不法手段多)   ●异(区域差异、体制差异、行业差异、行销水平差异、贫富差异、观念差异)   二、办公家具行业存在的问题   ●品牌专业含金量不足、不高;   ●全民办公环境观念不够;   ●室内设计师对办公室设计和办公家具认知不足;   ●行业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   ●产、官、学、设计、团体没有合力推广办公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主要厂牌对办公环境缺乏足够的关注,投入很少;   ●品牌广告、整合式行销运作不到位;   ●仿冒与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   ●物流、服务、客户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   ●全国性渠道建立组合不科学;   ●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不够;   ●产品策略单一,未能根据大陆市场不同区域的消费档次,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对绿色生活认识不足,没能将环保理念深入产品骨髓;   ●产品和IT行业结合的附加价值未展现;   ●对办公家具与办公环境的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产业领域只能停留在纯粹的办公家具产品,未能扩展到整个办公空间;   ●缺乏适合生产高端产品的专业性生产设施;   ●外销产品档次不高;   ●厂商缺乏设计―艺术―文化的愿景思维;   ●电脑化、网络化程度不足;   ●人才聚合度远远低于人才离散度;   ●相关信息不专业、不充足;   ●资金、财务运作能力不强;   ●在产品品质方面,缺乏追求完美的意识;   ●国际品牌营销保守,本土化不足;   ●目前最大购买载体――政府和集团采购模式不健全。   三、厂牌现况分析   目前市场存在超过5万家办公家具公司,市场运作模式让人眼花缭乱。以下笔者从营业额、品牌、研发、观念等方面,将这些企业分成三个方块进行探讨。   (一)第一方块――主力阵容   这个方块是中国办公家具的主力阵容,笔者将其分为四个梯队进行论述。   1. 第一梯队   代表厂商:震旦、美时   (1)震旦(AURORA)   震旦是台湾最大的办公家具公司,高峰期仅在台湾地区就有近5亿人民币营业额,在大陆经营超过10年,拥有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浦东震旦大楼、私人博物馆、世博会展馆和众多的荣誉……但雄厚的资金、强大的研发团队、扎实的经营基础以及得天独厚的机会(震旦在台湾最大的竞争者优美,因股市问题,财力大损,无法支持其在大陆的品牌――优比成为震旦在大陆强有力的竞争者)……换来的却是现在不到5个亿的营业额。震旦的停滞,造就了众多的竞争者。   目前,这个人员流动异常的公司,让当年在台湾为其建立基础的笔者,不禁为其扼腕长叹。震旦,这个最有实力成为中国最大办公家具的企业,却因其不断的错误策略,丧失了称雄于办公家具领域的各种契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   ●震旦台湾创办人―上海震旦主事者―职业经理人,三者之间存在专业认知和授权信任问题。虽然目前已任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其家族成员也策略性退出企业,但成效仍有待观察;   ●没有制定良好的人才成长激励制度,人才流动大,使震旦成了业界的人才训练所和“黄埔军校”。震旦10年间换了近10位总经理……关键人物频繁而非正常的流动,对企业造成严重硬伤:影响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助长经营管理的短期行为,使业绩得不到持续稳定的增长;抬高人力成本;削弱员工士气和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加上大多数人才只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和经验(如懂管理的人不懂办公家具,懂办公家具的人不懂管理等),很难称得上全才,因此操盘者对办公家具的未来走向无法把握,不管是在具体的业绩,还是在企业宏观的运作思路上,都无法给创办人满意的答卷,使创办人逐渐不把重心放在办公家具上,殊为可惜;   ●当年仿效台湾的作法,一口气在大陆成立近百家的直营网点,这是对大陆市场的不了解,也是错误的第一步;   ●没有针对大陆不同区域(如沿海、中部、西部等)的审美趣味和消费习惯、消费水平,研发不同价位的产品和建立不同的销售渠道;   ●高估自己的品牌价值,毛利过高,但求盈利不求市场份额,错失市场扩张机会;   ●对如何提升中国办公环境没有竭尽全力;   ●全面性产品研发、生产和物流配置不够周全;   ●品牌推广有战略上的错误,不能在震旦AURORA―办公家具―消费者间连成一线;   ●行销手法保守,创新不够,无法提升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接受度;   ●现在回头走经销路线,但若没有合理的PIC运作,依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沉醉于自我满足,不知市场的变化。在无法扩大市场的情况下,经营者只求缩减费用,完全是守势操作,但阵地恐怕是越来越难守;   ●在广州家具展和上海家具展都不露身影,错失可以表现其在行业领导地位的机会。   美时(LAMEX)   原本是香港最大的办公家具上市公司,代理众多国际性产品,专业能力强,很多人都想成为其经销加盟商,美时的产品从梵高到一系列系统家具都曾是某些企业仿冒的对象,东莞的生产基地更是其早期的大陆公司,但自从被美国家具集团HNI(旗下有知名的Allsteel、Gunlocke、Paoli、HON……品牌)并购后,至今在市场上没有见到当年的作为。因笔者和Stealcase合作期间(当时Steelcase在香港总代理即是Lamex),与美时的负责人成为知交,所以也为美时感到惋惜。   ●Lamex由在香港上市到被借壳卖掉,让人感觉经营者由专业经营转为资本运作;   ●当年高门槛的加盟策略,因市场的改变和经销商的创新不足,没有把握PIC原则,使经销依然走上飞单局面;   ●针对市场的主力产品和区域产品不明显,缺乏科学有效的渠道;   ●Lamex在香港的强项是代理产品销售,东莞生产基地则以板类、屏风为主,对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的钢制产品,不如后进的台湾厂商,被震旦、优比、三久瓜分市场;   ●人员流失很大,当年的许多营销人才现在都成为第二梯队厂商的营销总监;   ●新产品价位高但门槛不高,使仿冒成为可能,更给其加盟者提供了挂正牌卖仿制品的机会;   ●以往在广州家具展和上海家具展都有最大的展位,但被HNI并购后却淡出这个舞台,品牌的光环逐渐暗淡。   2.第二梯队   代表厂商:、圣奥、荣业文仪、百利、兆生、欧林、优比、三久、诚丰、中泰(高明)、长江、健威、华润励致、冠美、黎明文仪、东方、天坛、春光名美、中瑞、华洲文仪、科誉、铭立、优唛、雅风、东港、中泰龙……   以上这些企业,有些正在上升阶段(甚至宣称营业额已超过震旦),有些在停滞,有些在没落,但是基本上都到了经营的转型期。   这些厂商的经营者,大部分白手起家并成就了一番事业,他们大都才智过人,但也有无法突破的思维(关于这点,笔者在下期的《办公家具》杂志另有文章论述),如主观性很强,不容易接受外来意见等。   这个梯队的厂商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尤其是广州家具展和上海家具展上的主角(因为震旦和美时都看不到身影)。但感觉每年各家在展位设计、产品设计,甚至观念的表达上都没有创新和突破,诺大的展位,只有豪华的装饰和产品的陈列,没有对提升办公环境理念的表达和着墨,没有展现设计―艺术―文化的基本内涵,缺少底蕴。而其局部的份额,又遭到新崛起的第三梯队厂商的蚕食。   3.第三梯队   代表厂商:合肥蓝天、北京京泰、成都更新、成都米兰、南宁金鼎、广州鑫诺、深圳优合……   这个梯队的营业额基本在五千万以上,特征是大多数是省内的强者,其经营者年轻、有干劲、有想法,他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他们有的或许可以一路突破称霸,有的或许可以进入第二梯队,有的或许就此停顿……他们的表现也许不够全面,但是局部的思维和作法甚至可以超越第一和第二梯队的厂牌,这是值得拭目以待的一个群体。   4.第四梯队   这个梯队的营业额在五千万以下,是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特征比较复杂,充满变化和混乱,有进取者,也有破坏者,一切不可估量,也很难下定义。如果这一梯队的经营有所规范,则市场前景更广阔。   (二)第二方块――办公椅外销企业   代表厂商:国靖、联友、富佳、南洋、华邦、恒林、永艺、星威……   这个方块以外销办公椅为主,营业额相当大。因为外销的办公椅不仅进入办公室、公共空间,还进入家庭。但在美国次贷危机、人工和原料成本增加、外销政策改变等情况下,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笔者从2000年开始为国靖设计国内第一张弯管网椅,加上行销和内销的运作经验,在此给这个方块的企业一些建言:   ●FOB美金50元以下的产品,利基和竞争力相对减弱,这些份额将逐渐由越南等国家的产品取代;   ●能制造并控制金额在150美元以下的全功能模组化网椅跟工艺水平高的皮椅才有利基;   ●从1994年Herman Miller跨世纪网椅Aeror诞生将近15年,网椅的发展是否到了瓶颈?去年芝加哥NEOCON展上,Steelcase推出的Amia椅,今年NEOCON上Gunlocke的Olla椅,都背离了网椅思维,或许值得参考,复合多样材料应该是一个方向;   ●经过一轮销售期后,原来没有生产椅子的国内厂商,也加入了椅子生产,如震旦,原来其椅子大都由国靖、富佳等供应,但现在已改成自己研发生产,所以,只有能正确处理和广大销售商的关系,并能供应价位极度合理的高门槛模组化椅子,才有机会在内销上取胜;   ●外销型公司也要具备行销观念,懂得包装自己,不仅要在产品研发,甚至还要在平面、展厅、包装、色彩等方面重视设计,以此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横向拓宽视野,纵向放远眼光。着手建立现代化生产线椅子厂和部品卫星体系,才能形成完整的生产链,获得国外大厂的认可,其高端产品也才有机会在中国OEM生产;   全世界目前年销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当中有90%由台湾厂商OEM或ODM生产。想一想笔记本电脑的数量,就可推断办公椅的市场有多大了。   (三)第三方块――海外兵团   这个方块主要指国际知名品牌,如Steelcase、Herman Miller、Haworth Allsteel、Staples、Kokuyo、Okamura、Uchida、Vitra、Wilkhahn……它们在中国的运作和思维,这里只提三点,以后再专文论述。   ●Haworth早在上海外高桥设有组配厂,Steelcase在深圳已设厂并且并购Ultra,Herman Miller在宁波设立组配厂……目前都是小规模投入,其目标客户暂时定在世界500强公司、外资和金融公司、创意公司等高端企业,之后再逐步稳健拓展。他们在北京、上海设立了类似推广办公环境观念的办公生活展示厅,并和专业设计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是值得国内厂商学习的;   ●史泰博是有名的办公用品公司,在取得北京奥运会办公家具独家供应商身份后,目前创建了新品牌UNICUBE(尤易博),开始着手项目市场的攻占(原北京震旦营销总监也为其所用),这也是外商的一种思维;   ●在某代理商处,笔者看到厂商销售产品的全部资料都是英文,甚至连要点转述成中文的都没有,从中可见其本土化的速度之慢。在和其国内营销人员的接触中,深深感受到这些海外兵团所用的人员,大多是会外语的却不见得懂办公家具,懂办公家具的又不会外语,所以专业化国际人才的缺失,或许是外商无法大力跨步的原因之一吧。   国外大厂有其多年的专业和完整的经营规划和雄厚的资金,理论上他们不会忽视中国这个大市场,或许他们在准备、在等待、在酝酿,因此,这个方块是值得专文探讨的。   办公家具未来展望   一、市场发展概要   ●从个人GDP的逐步增加,预测202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市场;   ●估计往后10年,中国公共家具市场每年至少可以保持10%的成长空间。若以2007年占有1620亿的份额,10年后的情形大致可估算。所以,10年后形成一家以上、年营业额百亿以上的公司是可预期的;   ●营业额1亿、5亿、10亿、20亿、50亿、100亿将成为门槛和目标;   ●重视居家环境的观念将逐步扩展到办公领域。对办公环境的要求,同时将成为单位留住人才的要素之一;   ●政府可仿效日本通产省成立新办公室推进委员会,这不仅可改善办公环境,还会扩大办公家具的市场;   ●应该创建一套最适合中国人未来发展的办公环境和家具模式;   ●国际大厂势必走向本土化,甚至会和国内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市场;   ●绿色、环保的诉求,将成为产品和空间设计的主轴;   ●适合采用日本的办公家具经营模式,由办公家具逐渐到各专业化的公共家具(如学校、医院、酒店、商场、金融、物流、剧场等),甚至SOHO和家庭书房,办公家具的蛋糕将更大;   ●家具教学要和市场接轨,应该有办公家具的专门学校或科系,这样才能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人才;   ●广州或上海办公家具展将和科隆ORGATEC、芝加哥NEOCON成为鼎足而立的世界三大办公家具展;   ●办公家具行业将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上市板块,资本运作更加健全和合理化;   ●办公家具行业将会和设计、艺术、文化、时尚、IT行业结合,更加生活化;   ●国内将会完成一套数据化的中国办公环境调查,以作为发展指标;   ●不管是生产板式、钢制的企业,还是生产屏风、办公椅的企业,都应有全自动化的设备和技术;   ●“办公家具―基金会―博物馆―家具收藏―文化保护”的新思维将逐渐形成,并在业内获得普遍的共识;   ●中国在明清时期家具创作达到颠峰,但这百年来却迷失了方向,找回自己的路是当代家具人的目标;   ●中国家具协会办公家具专业委员会应发挥更大的更新观念、服务厂商、推动办公家具发展的作用。steelcase是美国办公家具顶尖品牌,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公司自己生产的?_百度知道中国办公家具行业的发展
太原威盛家具厂
全国服务电话:&&&&
您现在位置:-&威盛动态
中国办公家具行业的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 15:40:49&
纵观我国办公家具行业的发展历程,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驱动下,实现着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尚处于发展期的我国办公家具行业技术仍需完善,产品市场也亟待拓展。
  中国办公家具网作为我国办公家具行业横向发展的重要枢纽,在我国办公家具行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其网络平台的宣传及导向优势为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并以行业资讯、展会信息、产品供求等专业模块为支撑,加快行业制度创新及技术创新的步伐。
  中国办公家具网将以开拓中国办公家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目标,从专业化的角度分析市场、解剖市场,以审时度势的战略性调整助力着我国办公家具行业由发展期到成熟期的完美过渡。
 中国的家具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是世界的生产大国及出口大国了。过去30年,中国的工业,当然包括家具业,是以引进外贸,来样加工(OEM)及出口为主的。
 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很不相同,我们是引进外资,而不是其它落后国家那样只想借入美元,借贷是需要还的,并且还得付利息,山西办公家具批发搞不好还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控制。引进外资就不同了,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设备、资金和材料,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加工后出口的。
  我曾经在电视节目中,听到一位军事专家在大力批评中国的OEM,其实军事专家是不懂经济的,就像设计师、文学家……等等不懂经济一样,一谈到经济问题,就错误百出。
  当时中国引进外资搞OEM,是因为:
  ●外汇短缺:
  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外汇短缺,1985年,外汇储备仅有几十亿美元。
  1993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已高达14%,而外汇储备也只有200多亿美元,幸好这个时期,大量台资适时涌入,中国政府还将人民币大幅贬值,才得以维持国内外平衡。
  ●缺外贸和外贸渠道
  OEM就是利用外商的外贸经验、渠道等等,迅速开展业务,赚取外汇,以支持高速的发展的国内经济,假如没有外商现有的产品和市场,靠中国人自己去摸索,去开发市场,那中国这30年的经济发展,一定十分缓慢,就像开放前的印度经济。
  ●四亿过剩人口的就业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有四亿人口,他们从来没有就业过,都积压在农村,劳动力不能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边际生产率为零,这批人口出来工作,不但赚了钱(他们所赚的,比在农村的农民的收入不知高多少倍),同时获得了劳动纪律以及生产技术的训练,其社会效率非常大。
  但是今天的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了,世界第一。2013年吸引外资及对外投资,双双增长,我们可以预期,在2014、2015年,对外投资可能会超过吸引外资的金额,成为净对外投资国。
  过去,我们依靠外资,依靠出口,现在情况转变了,反过头来了,轮到我们对外投资了,下个30年,对外投资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天地转,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天地转了,我们的家具业怎样转呢?让我做预测,其实是不恰当的,企业管理本来就是一门总结性的学科,从来不是指导性的,更不是预测性的。自工业革命之后,经过一百年,才有了管理学科,现在要以企业管理的视角,来预测今后30年家具业的发展,是有点天马行空的。
  因此,我只能将现有的情况,结合实际发展趋势,进行逻辑推理。
  就算当一回算命先生。
  我将这预测分生产、外销和内销来分别探讨:
  1)生产:
  过去的30年(),家具的生产力大概提高了5倍,现在大约是200,000―250,000元/人/年,这样的生产力,仍然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据调查,我们从事家具业的人口,大概有5,000,000人,其中一半从事商业流通等业务,另一半从事生产制造,也就是2,500,000人。
  因此,我们的总生产,应该是在5,000―6,000亿之间(中国家协估计一万亿以上,统计局则报告不到3,000亿,相差很大,因此我以人均产值乘工人数来估计),其中2,500亿(FOB)出口,其它内销(2,500―3,000亿内销为出厂价,经销商零售乘3,因此内销市场应为7,000―8,000亿)国内市场已超过美国的市场了。
  在讨论今后的生产,我只关注两点:
  ――生产力:假如我们的生产力不能持续的提高,那么不进则退,我们肯定会被那些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取代。
  生产力不提高,任何的加薪就是“纯”加薪,纯粹在提高产品的成本,我们将在世界市场上失去竞争力。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生产力徘徊不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过去30年的经验来看,假设我们的生产力每10 -12年翻一番,那么到2038年或者更早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达到1,000,000元/人/年。
  我们的目标是:1,000,000元/人/年,这是今日日本家具业的生产力指标。
  ――劳动力的年龄老化:
  我们的劳动力,目前平均年龄大约为40岁。20年内,他们大部分都会退休。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些工人在退休之前,以及退休之后的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我把生产力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看:山西办公家具批发
  第一个10年(年)
  假设我们的生产力在2018年能达到400,000元/人/年左右,而我们的劳动力,也会有20-30%左右退休,由于生产力有所提高,因此这10年的劳动供给基本平衡。
  当然在这期间,还是会有一些年轻的新工人,会加入这个行业的,而这段时间,建筑业可能不太景气,因此也会释放一些工人到各行各业,因此,直接参与家具生产的工人,应该还有2,000,000人左右。
  第二个10年(年)
  中国这时的工业化程度应该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各行各业的生产力都会得到大幅的提高(假如我们没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家具业的生产力,应该可以达到800,000元/人/年,我们原有的劳动队伍,会减少50%以上,他们都达到退休年龄。这一阶段,直接参与生产的产业工人,应该在1,200,000人左右,甚至会低过1,000,000人,其中少过30%是传统的木工,其它70%是普工或新产业工人。
  这时期的劳动力供给,基本上还是平衡的。
  第三个10年(年)
  在这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应该十分成熟了,各种软硬件配套都齐备了。工人工资应该达到今天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我们家具业的生产力,应该达到1,000,000元/人/年,整个产业的工人数应该在一百万人以下,而且都是“新工人”,他们受较好的教育,懂电脑、数控等新设备。
  留下来的传统木工,就非常少了,因此产品的形式应该都是拆装的,因为整装需要很好的木工技术。
  这时,很多零部件应该都是外包,甚至到东南亚国家去生产,那是家具业大生产的时代:
  ●工人数可以更低;
  ●以上这种状态,可能在第二个10年就已形成,逐步进入第三个10年。
  以上这些预测,都是立足于生产力的逐年提高,但中国是否能够如此一帆风顺?难说。最近,美国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最新研究发现,中国生产力的增长,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来,首次变为负增长。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劳动力、能源、信贷和土地等成本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投入产出率在下降,这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特征。过去巴西、马来西亚等其它新兴经济体,在经过初期快速发展之后,也陷入了这种状态。
  这个研究会在报告中说:过度建设、产能过剩以及效率低下的国企产品,进入市场会拖累经济增长。
  他们用全要素生产力(TFP)来计算,,中国的TFP提升3.3%,但,却下滑至-0.9%。
  这一现实,是对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生产力的提升,我以上的预测就会变成空话。
  家具业怎样提高生产力呢?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山西办公家具批发
  ―― 生产自动化,大量使用廉价自动化设备、CNC及工业机器人。
  这里必须强调廉价自动化(low-cost-automation),自动化必须是廉价的,这样才能普及。让为生产企业服务的公司代为设计,量身订制。
  ―― 设计统一化,不能像今天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设计,几百几千种,日本、美国,他们全国也就只有那么几种设计,品种少了,才能进行社会化分工、才能量产、生产力才能提高。
  ―― 生产分工,地区产业集群发挥效用,区内生产分工,像马来西亚的麻坡、意大利的乌地奈。
  2)销 售
  我们以出口及内销来分别讨论:
  1.出口:
  中国家具的出口,已占世界家具的总贸易量的40%左右,我认为这已达到最高峰,像过去30年那样,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是不会再发生了,并且我们还可能已经是处于“守势”――如何保住这出口的份额,因为:
  ――其它落后国家也在发展,比如越南、印尼以及将来的印度,工资远比中国低,并且有许多其它的优势,比如印尼有丰富的木材资源。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像美国对中国木质卧房家具的反倾销等等措施,都会限制中国家具的出口。
  ――不可替代的资源性原料,比如藤家具,中国没有产藤,而资源国印尼却限制出口。
  ――偏好,比如有人偏好意大利家具。
  因此,中国家具的出口,今后的发展,会有以下的趋势:
  ●从OEM走向ODM,自主设计,否则利润越来越薄,甚至低过银行利息,有了自主设计,就有差异性,才能有合理的价格。
  当然,将来能走向自主品牌(OBM)更好,但品牌的建立,不是那么简单,不是现在人们口头上说的那样,有机会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
  ●走向两极化,中国的厂家,要么生产高档家具(自主设计、自主品牌),不然就以自动化大量生产规格化的大众产品。
  中间产品、中档少样多样的产品,可能得让东南亚国家生产。
  ●期待中国会出现几个国际性的家具品牌,目前我们还没有,最多只有行业内的品牌,像宜家家具这样的国际品牌,我们一家都没有,期待今后30年内出现。
  内销市场,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美国的内销市场经验,内销可以分为4个阶段,过去我讲过了,现在简单说一下:
  ―― 供不应求:二战后市场(中国是在70-80年代初),市场供不应求;
  ―― 销售年代:家具市场大量需求时,在中国相当于80-90年代,这时大卖场出现,铺越多点,生意量越多;
  ―― 营销年代: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中国是2003年前后,市场就必须脱离大卖场,开独立店,进行营销手段;
  ―― 关联的年代:2003年前后,市场就出现供过于求了,而且越来越严重。在成熟的市场,一家企业没有能力拓展品牌,甚至没有能力应付市场、顾客的需求,因此将相关联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一个品牌,使用一个设计和市场运作工具,比如美国的La-z-boy、FBI等公司。
  我们的市场早已过了销售的年代,供应已经大大地超过需求,本应进入营销的年代。
  然而我们大部分的经销商、零售业者,因为在销售的年代吃到了甜头,因此舍不得离开大卖场;更或者是由于大卖场过分地发展,因此拖住了经销商;但最大的原因,恐怕是经销商自身的实力不足,没有能力离开大卖场,独立到外面开店,那些有能力的经销商,却看不到这些,以为自己还处于销售的年代,只要拼命开店、布点就行了,几乎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战略,因此,产品也没有太多差异化。
  我们的经销商、零售商,至今还是被大卖场拖着走,因此市场被越分越薄,利润也越薄,许多企业因此倒闭。
  我曾经将全国的大卖场的总面积来除国内市山西办公家具批发场总销售,大约每平米每年在大卖场的平均销售是6,000元人民币左右。美国的家具零售全国平均每平米每年28,800元人民币,和我们相差了五倍。
  现在在大卖场的零售店,租金占营业额的30%以上,超过50%的,比比皆是,如果继续下去,是一个对零售商的残酷的绝杀过程。
  电商(e-commerce)
  由于市场的这种状态,给了家具电商一个绝好的机遇。
  电商进入市场了,在短短的5-6年间,造就了美乐乐、林氏木业等企业,目前电商年营业额超过一亿元的企业,已超过10家,前面这两家,年营业额都已超过20亿。
  电商的成功案例,被市场充分介绍并且夸大,因此会造成更多的企业,想方设法与e-commerce沾边,最终希望摆脱大卖场,投身e-commerce。目的是减少开支、降低成本,把货卖出去、企业存活下来。
  因此我预测将来的内销市场,会分为三大块:
  1. 小企业
  会脱离目前的大卖场,投身由IT人搞的电商平台(或O2O),形成低成本的另一种形式的“电商大卖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由此而绝杀了原有的传统大卖场。
  当然,这种“卖场”的体验店,不会在市区的好地点,不会建得美轮美奂。
  2. 中型企业
  必须形成关联企业,一些质量差不多、品类不同的企业,会联合在一起,共用一个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业务。
  中型企业如果不联合在一起,是很难生存的,这类企业,一定得生产高档产品,或有特点的产品,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3. 大企业
  都会建立自己的线上线下。
  将来线上的建立会越来越容易,各种技术会规范化、标准化,而将来的消费人,即今天我们的90后、00后……他们已习惯于线上购物,因此上网查找,是他们的习惯。
  一般来说,大型企业都是提供大众产品,小型企业提供订制或廉价产品。
  中型企业提供高档产品,因此他们的体验店,就不能像大、小型企业一样,不能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体验,包括空间、颜色、舒适感等等。这种体验店可能比今天我们的家具店还复杂,需要更多的个人服务。
  电子商务其实是企业运营的其中一项技术,将来大家普遍采用了,可能就不会被另列出来,所有大、中、小的企业,都会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上采用这一技术。
  因此将来我们的业态,会:
 ――公开、公平、公正。
  电子商务使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大地降低,产品的质量、材料、结构、价格都会公开化,你可以骗消费人,但骗不了同行,同行会检举你。
  你用猪皮当牛皮使,同行会立即指出,一旦你失去信誉,你就别想混下去,因此交易会更公平、公正,顾客会货比30家,300家。
  ―― 这就会迫使你的产品,走向差异化,一定要和别人不同,否则相似产品,相互厮杀都会死掉。
  从相互模仿→自行设计
  ―― 会不会自建品牌呢?将来的市场,人们记住的是网址网站,不是品牌,除非你用品牌当为网站,但不太会发生现在这样一间企业十几个品牌(网站)的现象,一个网站能维护已经不错了。
  ―― 广告宣传,将来会越来越少的企业采用目前的报纸、电视广告,而改用网络的宣传方式,比如买下关键词等等。
  美乐乐的高扬告诉我,在传统媒体上打广告,对家具有兴趣的人不会超过1%,而如果只打单一产品的广告(比如沙发),感兴趣的人可能只有0.2%,因此效率非常低,而且这些广告的效果,无法获得计量的反馈,不像网络宣传,任何关键词的点击,都会被记录下来,可以做为量化的评估。
以上种种猜测,是以今天的科技与业态为基础的推理,搞不好线上、线下很快被另一种电子技术所超越,形成新的业态,谁知道呢?移动商务不是正在冒头?之后又会怎样,谁也说不准。
太原市威盛家具厂
联系人:郑经理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黄坡家具基地
主营产品:太原办公家具厂家直销|山西办公家具批发|太原办公家具定做|太原屏风隔断施工|山西书柜加工|山西沙发厂家直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湘潭生产办公家具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