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化平台管理

微缔云平台MES-C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
& 微缔云平台MES-C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微缔云平台MES-C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videasoft&
videasoft&
videasoft&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发布时间:
09:11:39&&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微缔云平台MES-C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云计算&的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云计算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户所处理的数据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里。
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或机构)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些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转。保证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供用户使用。用户只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可以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访问这些服务即可,而不需关心存储或计算发生在哪个服务设备上。
云计算已经成为当前最流行的IT概念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考虑如何用云计算平台来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云计算平台具有高可扩展性、超大规模、高可用性、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如何利用云计算搭建企业信息化平台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大型企业可利用哪些云计算搭建企业信息化平台。
微缔MES依据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特别是私有云的建设,以虚拟化为基础,以构建企业级计算虚拟化池和存储虚拟化池为目标,搭建企业云计算平台,并给出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MES能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能对此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这种对状态变化的迅速响应使MES能够减少企业内部没有附加值的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的生产运作过程,从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厂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产回报率。MES还通过双向的直接通讯在企业内部和整个产品供应链中提供有关产品行为的关键任务信息。&
随着现代制作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集团化、全球化、精益化、协同化必将是最终的发展目标。数字化协同制造企业也是时下比较时髦的一个概念。MES作为一个跟第一线交互的系统,必定是数字化系统制造企业的重要基础。这样一来,微缔MES云平台系统也就应用而生。全球性的多区域的制造企业必将要求MES具备很多能适应云计算的特征。云计算专注的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微缔MES专注的是与生产现场实时的数据交换,注重的是信息的安全性和实时性。
对于有足够实力的全球性制造巨头,投巨资建造属于自己的私有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但是MES作为一种关注车间现场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同的工厂、不同的产品制造、不同的管理手段都会导致MES系统的差异化增加。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无疑只有驾于私有云上的MES框架化的产品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对于很多中小型的制造企业来讲,没有实力来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如果采用公有云的话,信息安全很难完全保证,这个时候同样采取MES框架化的产品一样可以实现部分的云端化,一些核心的模组需要和现场实时交互的模组部署在安全的局域网内,想一些需要提供给客户或者第三方的报表类模组等分析类模组完全可以采用公有云的价格优势来部署。
随着MES技术框架的越来越成熟,云端技术的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相信无论是制造企业的巨头级公司还是发展初期的中小制造企业都会从云计算的发展中获益。微缔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将企业的业务作为彼此链接的、可重复的业务任务或服务来进行整合,使得构建在不同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帮助企业快速地实施应用。
以上为微缔云平台MES系统部分功能!
& & & & & 了解更多,mes系统 &装备制造mes
&&&&&模具本产品网址:/b2b/videasoft/sell/itemid-.html&第十期(总第98期)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促进两化融合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本文以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分析了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推进两化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要选好模式,更要注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才能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企业信息化在信息化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把企业信息化列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方针,抓住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发展、紧密依存的内在本质,为我国企业今后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如何与世界接轨、如何跻身世界一流企业明确了思路和发展方向。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信息技术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上升到支撑企业创新的战略举措,用它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例如,中远集团建设了国际领先的信息化系统,很好地支撑了中远集团全球物流业的高效运转,而且为中远集团从跨国经营步入跨国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联想集团通过实施信息化,年均降低成本6亿多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因此而有了较大的提升。统一集团利用信息化手段使企业实现了跨区域的虚拟运营;携程网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了传统旅行业,向超过1500多万会员提供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商旅管理等全方位的旅行服务,成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海尔集团的流程再造和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企业信息化所发挥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功不可没。企业信息化既是企业自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它不仅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还能为社会经济资源的快速流动和高效运转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减少库存和积压,大大推进生产率的提高。传统工业借助信息化可以实现由低效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高效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促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企业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产品设计数字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CAD的应用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企业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自动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为特征;第三个阶段是企业管理信息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这个阶段中大致分为三个过程:第一是从80年代中期到1995年前后,以会计电算化为特征;第二是从1995年至1997年,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第三是自1997年至今,以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企业信息技术与工业行业有效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极大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化工、医药、机械、建材、陶瓷、纺织、轻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全市90%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MIS、CAD、CAM、CIMS、ERP等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管理,企业逐步向工艺设计电脑化、生产制造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方向发展。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了90%,60%以上的建成企业网站。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62%以上,开发成本降低37%以上。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达到28%,对于水泥、玻璃等行业节能减排的贡献率超过了50%。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涌现了金晶集团、鲁泰集团、新华制药、瑞阳制药等一批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先进企业,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虽然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是一批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但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市企业信息化规模、层次和总体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低,企业都在孤立建设和实施自己的信息化网络与系统,形成&信息孤岛&,资源浪费严重。&&&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率低。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功能建得多、使用得少,投入大、见效小,造成了资源浪费。&&&信息化产品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结构不合理、复制性差、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有的企业领导存在&信息短视&,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信息化培训不到位,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融资渠道不畅。&&&&三、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要选好模式&&信息化建设模式的选择,是企业的战略选择,战略定位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按建设主体分,企业信息化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业自建模式,一类是外包租用模式。企业自建模式的特点是:投入大、成本高,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严格。目前我国大多数信息化先行企业采用的是这种自建模式。采用此种方式,将会对企业在资金投入、运行维护费用、信息化人才配备和信息技术更新换代上带来较大的负担和压力,比较而言,这种模式建设速度慢、周期长。外包租用&ASP模式&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是由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信息化服务,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化应用系统和平台由应用服务提供商投资建设,企业资金压力不大。同时不需要配备专门的系统维护人才,节约了人力成本和日常维护费用。对于一些传统方式不易解决的问题,如跨地区管理、分支机构众多、扩展应用和升级换代等,ASP可以提供更加快捷、方便、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要结合企业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作出正确的战略定位与选择。&&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应首选&ASP模式&。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资金、人才短缺,采用&ASP模式&可以克服以上不足,是中小企业低成本、短时间切入信息化,参与市场竞争的最佳选择。还没有实施信息化的大型企业,尤其是那些分支机构多、跨区域范围大、管理分散的大企业同样适合采用&ASP模式&。对于那些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可以采用自行建设模式,也可以采用外包租用&ASP模式&。世界前500强企业中,有很多企业将信息化职能以及非核心业务采用外包租用&ASP模式&,以求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核心领域内做专、做强、做大。&&&&四、推进企业信息化要注意发挥三方面积极性&&企业是信息化应用的主体,信息化要在企业中深入推进并发挥实效,离不开企业认识的到位、人员素质的到位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配合。此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多数企业对信息化还比较陌生,投身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还不够,就需要政府、信息服务机构更积极地发挥作用。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需要建立公共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与运作相结合,需要信誉高、服务可靠性强的品牌信息服务机构携手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提供服务,需要各个企业在这个公共平台上实现信息、资源和利益的共享。&&(一)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应用第三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在推进企业信息化上,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营造良好环境。在信息化政策、信息网络和平台建设、组织协调、培训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配套制度体系,组织好培训和交流。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搞好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建设,是新形势下政府营造信息化良好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信息化环境包括信息应用服务的可靠性、可获得性以及通用性。政府应加快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国家信息主干网,逐步打破和消除地区间、行业间、部门间的网络分割壁垒、资源垄断和体制性障碍。目前通信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利用,政府可以指定或以招标的方式明确当地的主导通信运营商搭建一个统一的、公共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各类信息服务机构均在此平台上提供应用服务,各个企业可以采用外包租用公共信息化平台的方式实现企业信息化。此外,完备的法律法规是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运行的保证。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网上税务、网上商检、网上认证、物流配送系统等电子商务配套的制度体系。同时要积极引导广大对信息化还不熟悉的企业认识、接受、启动信息化,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二)信息服务机构要积极参与服务平台搭建和运营&&当前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开始注重以搭建第三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来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各地的主导通信运营商比较适合担任这个平台的主要建设者。因为主导通信运营商都是特大型国有企业,企业实力雄厚,具有很强的网络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目前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通信部门已经扮演起主体信息服务机构的角色。我国通信运营商正在由传统的通信运营商朝着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成为主体信息服务机构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具备,可经由政府指定或以竞争的方式担负起主体信息服务机构的责任和使命。由主体信息服务机构构建一个基于电信级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整合信息服务。&&(三)企业应真正发挥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实践表明: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健全机构、搞好培训、务实推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几个最重要的保障。&&领导重视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一个由管理、技术、财务、人力专家等成员组成的信息化决策和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信息化的决策和日常管理工作,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无条件建立机构的企业可以采取&借脑&的方式,把好信息化科学决策关。&&企业信息化切忌贪大求洋,要着重解决企业当前的实际问题,并在推进方式上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做到务实推进。有的企业把推进信息化搞得很复杂,功能设计很多、实际应用很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适应信息化系统,不但信息化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浪费了资源,还给企业管理增加了麻烦。而有的企业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做简单了,系统功能实用,操作方便,人人会用,同时在实现方式上通过外包租用快速切入信息化,企业有什么信息化需求直接向信息服务机构提出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简单是一种美。复杂了,玄妙了,人们就难以领会、不易行动了。&&&企业要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让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再来培训和带动企业的广大员工,提升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素质,为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科&陈伟)刊头题字:王顶岐&&&&&&&&&&&&&&&&&&&&&&&&&&&&编辑:宣传科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9月29日印发发送范围:经信委机关、各行业协会、有关企业&(共印:50份)建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年
建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
【摘要】:正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勘察设计行业企事业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70.7【正文快照】: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勘察设计行业企事业单位项目管理现状及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人手,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I岌刃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伟军,袁剑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侯永春,王润;[J];江苏建筑;2003年03期
赵嵩正,靳铭;[J];榆林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瑾,赵嵩正,肖伟,邓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登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张进明;[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魏从刚;[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田丰春;[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张益林;[D];湖南大学;2005年
王磊;[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丁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何满良;[D];长安大学;2006年
马可阳;[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程钊;[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向宁;[J];四川地质学报;2004年04期
王红兵;车春鹂;;[J];建筑经济;2006年10期
甘月玫;周良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李端良;;[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4期
苏斌;;[J];物流技术;2009年06期
柳利东;;[J];山西科技;2009年04期
刘杰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06期
薛永武;;[J];中国建设信息;2011年04期
江雷;刘晓慧;;[J];电子政务;2010年Z1期
康炜;郭晓芳;;[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向宁;;[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陈永伟;;[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刘晓霞;;[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张玉敏;;[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许俊;董书鸣;张晟;;[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崔文霞;;[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马智亮;;[A];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程旭;;[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黄鑽;;[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刘振环;胡强;;[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振卿;[N];白银日报;2006年
张虎;[N];中国纺织报;2007年
伍振;[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盛瑜 通讯员
郑锋;[N];吐鲁番报(汉);2008年
徐铃燕?张育慧;[N];中国财经报;2008年
彭刚;[N];中国企业报;2001年
无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林 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广文;[N];国际商报;2003年
李静 记者
彭华;[N];雅安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顺国;[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张文炬;[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韩景敏;[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谈可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冯守中;[D];天津大学;2004年
丁大勇;[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王乾坤;[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刘少兵;[D];中南大学;2009年
王宏庭;[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蓝敏;[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雪峰;[D];吉林大学;2010年
郭睿;[D];吉林大学;2011年
杨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陈岩辉;[D];复旦大学;2010年
张处放;[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仰飞;[D];湖南大学;2005年
吕仁礼;[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胡斌;[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袁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李彦强;[D];浙江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现
【摘要】: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由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和IT厂商参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环境、实现“共享资源,协同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现》运用软件工程基础理论,通过对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流程及需求、总体框架和平台功能及实现的研究,提出了将“IT通、资金通、管理通、项目通、人才通”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应用服务,在技术实现上采用了先进的J2EE体系结构,应用SSH (Spring+Struts +Hibernate)框架,以及Web2.0模式下Ajax技术和WebService技术,设计实现了单点登录、内容管理(CMS)等系统支撑平台,在权限管理、计费管理、广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J2EE和面向服务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本人在大量需求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的业务流程、系统架构、技术架构和功能模块设计,对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IT通、管理通、资金通进行了详细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技术实现,并对使用的单点登录、内容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论文的编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P311.52【目录】:
摘要4-5ABSTRACT5-9第一章 绪论9-2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0 1.2 北京市中小企业的基本状况10-13
1.2.1 北京市中小企业的总量及行业分布10-11
1.2.2 北京市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信息化现状11-12
1.2.3 北京市中小企业的机遇和挑战12-13 1.3 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13-16
1.3.1 平台建设的必要性13-14
1.3.2 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需求调研14-16 1.4 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条件和基础16-17
1.4.1 北京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举措16-17
1.4.2 现有基础17 1.5 国内外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7-19
1.5.1 先进经验17-19
1.5.2 教训反思19 1.6 本文章节结构及作者完成的主要工作19-21
1.6.1 本文章节结构19-20
1.6.2 作者完成的主要工作介绍20-21第二章 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业务流程分析21-26 2.1 总体业务流程图及流程说明21 2.2 细分业务流程图及流程说明21-26
2.2.1 在线职业诊断22
2.2.2 离线职业诊断22-23
2.2.3 在线职业规划23
2.2.4 离线职业规划23-24
2.2.5 在线企业管理咨询24-25
2.2.6 离线企业管理咨询25-26第三章 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总体规划26-36 3.1 服务平台的建设目的26 3.2 服务平台的建设原则26-27 3.3 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27-28
3.3.1 遵循软件运营服务(SaaS)的设计理念27
3.3.2 采用软件运营服务生态系统的运营模式27-28 3.4 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28-29 3.5 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29-30 3.6 服务平台的网络结构30-31 3.7 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31-32 3.8 服务平台的权限和计费设置32-36
3.8.1 权限管理32-34
3.8.2 计费管理34-35
3.8.3 广告管理35-36第四章 北京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设计36-56 4.1 服务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36-44
4.1.1 IT通功能模块框图36
4.1.2 IT通功能设计36-39
4.1.3 管理通功能模块框图39-40
4.1.4 管理通功能设计40-42
4.1.5 资金通功能模块框图42-43
4.1.6 资金通功能设计43-44 4.2 服务平台的数据库结构设计(片断)44-49 4.3 服务平台的技术路线和架构49-54 4.4 服务平台的软硬件环境设计54-56
4.4.1 服务平台的服务器选择55
4.4.2 服务平台的操作系统选择55
4.4.3 服务平台的数据库选择55
4.4.4 服务平台的中间件产品选择55
4.4.5 服务平台的开发工具选择55-56第五章 本公共服务平台采用的关键技术及源代码样例56-66 5.1 单点登录56-58 5.2 内容管理模块58-63 5.3 权限管理63-66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6-68 6.1 主要结论66 6.2 在建设思路上的一点浅见66-67 6.3 尚存不足67 6.4 展望67-68致谢68-69参考文献69-71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岳剑波;[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年02期
王雅轩;[J];情报科学;2002年02期
汪勇,吕小梅;[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新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徐伟;[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罗汉洋;[J];商业研究;2004年15期
高琴;;[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毛海峰;[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3期
陈芙蓉,武永娜;[J];档案学研究;2005年03期
李红喜,张英俊;[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曾微泊;;[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年05期
张辉,隋佳;[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刘颖;[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琴;张媛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蒋彤;;[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高华;;[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龚炳铮;;[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郭晓岩;尹涛;吕廷杰;;[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童国华;[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赵筱媛;[D];吉林大学;2005年
黄杰;[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黄萃;[D];武汉大学;2005年
张海涛;[D];吉林大学;2006年
吴宪忠;[D];吉林大学;2007年
杨从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王艳霞;[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吴大刚;[D];吉林大学;2007年
覃京燕;[D];清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菡密;[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杜立辉;[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张阳;[D];河海大学;2005年
杨涛;[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0年
钱继钰;[D];浙江大学;2002年
蒋秀兰;[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殷雅竹;[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陈优芳;[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史灵歌;[D];郑州大学;2002年
傅晓;[D];重庆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其翔;吕廷杰;;[J];商业时代;2006年30期
吴永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雪梅,罗春水;[J];情报科学;2000年11期
王雅轩,王永彬;[J];情报科学;2001年05期
,王永彬;[J];中国信息导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林夫;;[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02期
季金奎;[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05期
张岩;;[J];微型机与应用;2006年06期
李德升;;[J];上海信息化;2008年03期
白云川;;[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08期
;[J];每周电脑报;2000年21期
范向琪;[J];信息系统工程;2001年06期
孙海健;[J];当代通信;2004年10期
魏慧章;[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8期
黄友瑞;[J];中国新通信;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波;;[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刘凤祥;;[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王晓静;;[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赵冠华;赵天燕;朱玮;邓金花;;[A];决策与管理研究()——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魏溯华;周静海;周琳;李伟;王国业;刘洋;;[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王曙光;王刚;;[A];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采购招标制度创新试点实证研究"课题组;;[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年
王文芳;;[A];2006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6年
龚炳铮;;[A];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九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6年
;[A];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钟世龙;[N];中国电子报;2008年
本报实习记者 刘丽丽;[N];计算机世界;2005年
洪黎明;[N];人民邮电;200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N];中国电子报;2008年
王亚楼?通讯员
杨亚琴;[N];郑州日报;2008年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
李健;[N];科技日报;2003年
卫华;[N];中国税务报;2008年
胡虎;[N];人民邮电;2011年
关勇;[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中国万网首席执行官 张向东;[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庆武;[D];华侨大学;2007年
陈静;[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韩敏;[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刘韧;[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郭明武;[D];武汉大学;2010年
胥军;[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董春;[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戚铭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马仁钊;[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黄喜;[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述东;[D];广西大学;2004年
庄园;[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折玉晶;[D];西北大学;2011年
朱冬梅;[D];复旦大学;2010年
尤靖;[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马栋之;[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张阳;[D];河海大学;2005年
倪明;[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叶雪琴;[D];江南大学;2007年
刘尔康;[D];兰州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